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generation of photosynthetic capacity in mixotrophic plants, Chimaphila japonica and Pyrola decorata (Ericaceae) 被引量:1
1
作者 Jiaojun Yu Chaobo Wang Xun Gong 《Plant Diversity》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0-88,共9页
The evolution of photosynthesis is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mixotrophic plants.Previous inferences proposed that mixotrophic taxa tend to retain most genes relating to photosynthetic functions but vary in plastid gene ... The evolution of photosynthesis is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mixotrophic plants.Previous inferences proposed that mixotrophic taxa tend to retain most genes relating to photosynthetic functions but vary in plastid gene content.However,no sequence data are available to test this hypothesis in Ericaceae.To investigate changes in plastid genomes that may result from a transition from autotrophy to mixotrophy,the plastomes of two mixotrophic plants,Pyrola decorata and Chimaphila japonica,were sequenced at Illumina's Genome Analyzer and compared to the published plastome of the autotrophic plant Rhododendron simsii,which also belongs to Ericaceae.The greatest discrepancy between mixotrophic and autotrophic plants was that ndh genes for both P.decorata and C.japonica plastomes have nearly all become pseudogenes.P.decorata and C.japonica also retained all genes directly involved in photosynthesis under strong selection.The calculated rate of nonsynonymous nucleotide substitutions and synonymous substitutions of protein-coding genes(dN/dS) showed that substitution rates in shade plants were appare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sunlight plants.The two mixotrophic plastomes were generally very similar to that of non-parasitic plants,although ndh genes were largely pseudogenized.Photosynthesis genes under strong selection were retained in the two mixotrophs,however,with greatly increased substitution rates.Further research is needed to gain a clearer understanding of the evolution of autotrophy and mixotrophy in Ericace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maphila japonica Pyrola decorata Mixotroph Plastid genome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普通鹿蹄草中的黄酮苷类成分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园园 陈晓辉 +1 位作者 孙艳艳 毕开顺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7-370,共4页
建立了普通鹿蹄草中5种黄酮苷(金丝桃苷、异槲皮苷、2"-O-没食子酰基金丝桃苷、槲皮素-3-O-呋喃阿拉伯糖苷和槲皮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采用Zorbax Extend—C18色谱柱(250mm×4.6mm,5izm),以乙腈-水(体积比14:86)... 建立了普通鹿蹄草中5种黄酮苷(金丝桃苷、异槲皮苷、2"-O-没食子酰基金丝桃苷、槲皮素-3-O-呋喃阿拉伯糖苷和槲皮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采用Zorbax Extend—C18色谱柱(250mm×4.6mm,5izm),以乙腈-水(体积比14:86)为流动相,在波长为350nm处检测。在此条件下,样品中5种黄酮苷分离良好且无杂质峰干扰,低、中、高浓度下的回收率为96.3%~104.2%,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5%。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以作为普通鹿蹄草药材及相关制剂质量控制的一个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黄酮苷 普通鹿蹄草
下载PDF
太白山雅美鹿蹄草群落植物种间关联性 被引量:6
3
作者 余贝贝 康永祥 +2 位作者 张世姣 苏悦 曾珵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74-77,82,共5页
在对太白山22个雅美鹿蹄草群落110个样方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方差比率法、基于2×2列联表的χ2统计量以及种间关联指数(Jaccard指数、Dice指数和Ochiai指数)的测定,对该群落植物种间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雅美鹿蹄草所在群落中24个... 在对太白山22个雅美鹿蹄草群落110个样方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方差比率法、基于2×2列联表的χ2统计量以及种间关联指数(Jaccard指数、Dice指数和Ochiai指数)的测定,对该群落植物种间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雅美鹿蹄草所在群落中24个物种在总体上呈不显著正关联(R=1.326>1);正负关联种对数之比为0.90;5个种对为显著正关联,2个种对为极显著正关联,其他关联程度均低于显著水平。雅美鹿蹄草群落Jaccard指数(J),J<0.25的种对占84.43%,0.25≤J<0.50的种对占12.31%,J≥0.5的种对占3.26%;Dice指数与Ochiai指数也有同样的趋势,说明各物种关联程度较低,趋于独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美鹿蹄草 种间关联 χ2检验 Jaccard指数
下载PDF
普通鹿蹄草品质与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的关系 被引量:6
4
作者 耿增超 孟令军 刘建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73-982,共10页
以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采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通径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对秦岭太白山区不同生境下野生普通鹿蹄草有效成分(总黄酮、单宁、金丝桃苷、槲皮素和抗氧化活性(DPPHIC50)与其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性质的关系... 以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采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通径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对秦岭太白山区不同生境下野生普通鹿蹄草有效成分(总黄酮、单宁、金丝桃苷、槲皮素和抗氧化活性(DPPHIC50)与其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性质的关系做了研究。结论如下:(1)根际土壤速效钾、pH和脲酶与单个有效成分含量之间呈现出显著或极显著作用,而非根际土壤速效钾与5种有效成分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2)根际土壤速效钾、pH、转化酶和脲酶是影响普通鹿蹄草有效成分含量的主导因子,而非根际土壤有效氮、速效钾、pH和转化酶是综合影响其含量的主导因子。(3)根际土壤速效钾是影响普通鹿蹄草有效成分含量的主要决策因素,而pH、转化酶和脲酶是其主要限制因素;非根际土壤有效氮和速效钾是影响普通鹿蹄草有效成分含量的主要决策因素,而pH和转化酶是其主要限制因素。由此得出,普通鹿蹄草有效成分含量受根际和非根际多种土壤因子的综合影响,且土壤速效钾含量、pH、转化酶是影响其含量的共同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鹿蹄草 品质 根际 有效成分 土壤因子
下载PDF
太白山雅美鹿蹄草和鹿蹄草种群分布格局 被引量:3
5
作者 苏悦 康永祥 +2 位作者 张世姣 余贝贝 薛利艳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9-93,99,共6页
应用扩散系数(C)、负二项参数(K)、平均拥挤度(M*)、聚块性指数(PA,I)4种聚集度指标,均匀度法,最近邻体法和Iwao方程对太白山雅美鹿蹄草和鹿蹄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种鹿蹄草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Iwao方程表... 应用扩散系数(C)、负二项参数(K)、平均拥挤度(M*)、聚块性指数(PA,I)4种聚集度指标,均匀度法,最近邻体法和Iwao方程对太白山雅美鹿蹄草和鹿蹄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种鹿蹄草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Iwao方程表明,2种群分布的基本成分均是个体群,但雅美鹿蹄草种群个体间相互吸引,鹿蹄草种群个体间相互排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美鹿蹄草 鹿蹄草 种群 分布格局
下载PDF
复方鹿衔草口服液对大鼠异丙基肾上腺素性心肌梗塞保护作用及其机理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新毅 穆俊霞 王朝宏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42-44,367,共4页
本实验采用 Rona 氏法造成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坏死模型,观察了复方鹿衔草口服液的作用及其对自由基代谢的影响,结果该复方能明显减轻大鼠造模后心肌损害程度和血清 SGOT 改变,提高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 本实验采用 Rona 氏法造成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坏死模型,观察了复方鹿衔草口服液的作用及其对自由基代谢的影响,结果该复方能明显减轻大鼠造模后心肌损害程度和血清 SGOT 改变,提高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提示本方具有对抗自由基损伤,保护缺血心肌细胞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异丙基肾上腺素 鹿衔草 自由基
下载PDF
不同产地雅美鹿蹄草中4种化学元素含量及形态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吕振江 王冬梅 李登武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6-129,162,共5页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不同产地雅美鹿蹄草(Pyrola decorata)及不同形态的Ca、Zn、Fe、Mg 4种元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同一产地雅美鹿蹄草中4种元素含量不同;不同产地雅美鹿蹄草中Ca元素含量最高,为53.444mg.g-1,Zn含量最低,为0.2...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不同产地雅美鹿蹄草(Pyrola decorata)及不同形态的Ca、Zn、Fe、Mg 4种元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同一产地雅美鹿蹄草中4种元素含量不同;不同产地雅美鹿蹄草中Ca元素含量最高,为53.444mg.g-1,Zn含量最低,为0.209mg.g-1,且Ca、Zn、Fe元素差异极显著,青海互助产地Ca、Zn元素含量最高,陕西山阳产地Fe元素含量最高;Mg元素含量差异不显著,变化范围为1.015~1.097mg.g-1。形态分析表明,4种元素总提取率在39.11%~54.73%之间,浸留比在76.17%~185.51%之间,悬浮态颗粒吸附率在8.34%~10.23%之间。雅美鹿蹄草中4种元素含量丰富,水煎提取后仍有部分元素存留在残渣中,可进一步的提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美鹿蹄草 化学元素 形态分析
下载PDF
鹿衔草对β淀粉样蛋白诱导损伤的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
8
作者 杨曦亮 林宗豪 +5 位作者 盛治政 杨芳 徐兵 鹿扩建 袁琼 胡霞敏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9期947-951,共5页
目的探讨鹿衔草不同溶剂提取物及分离的单体化合物(熊果酸)对β淀粉样蛋白(Aβ25-35)诱导损伤的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Aβ25-35所致PC12细胞损伤模型,设置空白对照组、二甲亚砜(DMSO)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各给药组;给药组包括鹿... 目的探讨鹿衔草不同溶剂提取物及分离的单体化合物(熊果酸)对β淀粉样蛋白(Aβ25-35)诱导损伤的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Aβ25-35所致PC12细胞损伤模型,设置空白对照组、二甲亚砜(DMSO)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各给药组;给药组包括鹿衔草石油醚提取物部位(PE)组、乙酸乙酯提取物部位(AE)组、正丁醇提取物部位(BE)组、50%乙醇提取物部位(HEE)组、水提取物部位(WE)组和熊果酸组。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最佳给药浓度,酶联免疫检测仪在490 nm波长处测定培养液中活细胞的数量。结果提取物浓度为5.0 mg·m L-1时,PE组、AE组、BE组、WE组、HEE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9.3%,77.2%,79.2%,75.1%,74.0%;500μg·L-1熊果酸组细胞存活率88.9%。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细胞存活率均显著升高(均P<0.01),且PE和熊果酸保护作用更明显。结论鹿衔草的不同溶剂提取物和分离的单体化合物熊果酸对Aβ25-35诱导损伤的PC12细胞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衔草 熊果酸 Β淀粉样蛋白 PC12细胞
下载PDF
鹿蹄草对两种储粮害虫成虫的毒力测定 被引量:2
9
作者 巩蔼 《粮食储藏》 2004年第6期18-19,共2页
用鹿蹄草 (Pyroladecorata)的萃取物对玉米象 (Sitophiluszeamais)和谷蠹(Rhizoperthadominica)进行了毒力测定。测定结果为 :玉米象 y =1.9799x + 2 .976 1,谷蠹 y=1.74 0 7x + 2 .8173,加入增效醚后 ,玉米象 y =1.86 0 3x + 3.6 897,... 用鹿蹄草 (Pyroladecorata)的萃取物对玉米象 (Sitophiluszeamais)和谷蠹(Rhizoperthadominica)进行了毒力测定。测定结果为 :玉米象 y =1.9799x + 2 .976 1,谷蠹 y=1.74 0 7x + 2 .8173,加入增效醚后 ,玉米象 y =1.86 0 3x + 3.6 897,谷蠹 y =1.5 779x + 2 .875 1。实验结果表明鹿蹄草对以上两种害虫均有毒力 ,加入增效醚 ,对玉米象的毒力有所增加 ,但对谷蠹无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蹄草 储粮害虫 成虫 毒力测定 玉米象 谷蠹 萃取物
下载PDF
鹿衔草及其伪品红花鹿蹄草的鉴别
10
作者 唐波 陈智 +1 位作者 孙怡鋆 金卓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5期519-522,共4页
目的:建立鹿衔草及其伪品红花鹿蹄草的鉴别方法。方法:分别对鹿蹄草、普通鹿蹄草、红花鹿蹄草从原植物形态、药材性状、叶横切面的显微特征、薄层鉴别方面进行比较。结果:鹿蹄草和普通鹿蹄草与红花鹿蹄草原植物在叶形、叶面特征、花色... 目的:建立鹿衔草及其伪品红花鹿蹄草的鉴别方法。方法:分别对鹿蹄草、普通鹿蹄草、红花鹿蹄草从原植物形态、药材性状、叶横切面的显微特征、薄层鉴别方面进行比较。结果:鹿蹄草和普通鹿蹄草与红花鹿蹄草原植物在叶形、叶面特征、花色、花萼形状等方面有显著区别;药材在叶形、花萼形状方面也有显著区别;在叶的横切面和薄层鉴别方面,鹿衔草及其伪品红花鹿蹄草亦有差异。结论:鹿衔草药材及其伪品红花鹿蹄草可通过原植物形态、性状、显微特征及薄层色谱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衔草 鹿蹄草 普通鹿蹄草 红花鹿蹄草 伪品 鉴别
下载PDF
普通鹿蹄草的化学成分Ⅰ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园园 陈晓辉 +1 位作者 金哲史 毕开顺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114-117,共4页
目的:研究普通鹿蹄草Pyrola decorata H.Andres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分子排阻色谱、ODS柱色谱以及制备HPLC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乙酸乙酯层和正丁醇层中... 目的:研究普通鹿蹄草Pyrola decorata H.Andres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分子排阻色谱、ODS柱色谱以及制备HPLC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乙酸乙酯层和正丁醇层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梅笠草素(1)、齐墩果酸(2)、熊果酸(3)、鹿蹄草素(4)、香草酸(5)、pomolicacid(6)、maslinic acid(7)、colosic acid(8)、3-β-O-α-L-arabinopyranosyl siaresinolic acid-28-O-β-D-glucopyranosyl ester(9)和ziyuglycoside I(10)。结论:化合物1~10为首次从普通鹿蹄草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6~10为首次从鹿蹄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鹿蹄草 化学成分 ziyuglycosideI
原文传递
响应面法优化鹿衔草总黄酮的酶联半仿生法提取工艺 被引量:10
12
作者 雒馨怡 陈晓辉 +1 位作者 毕开顺 李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9-22,共4页
目的:优选鹿衔草中总黄酮的酶联半仿生法提取工艺。方法:以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加酶量、料液比、酶解时间、提取时间、提取温度5个因素进行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利用响应面法优选提取工艺。结果:优选的提取... 目的:优选鹿衔草中总黄酮的酶联半仿生法提取工艺。方法:以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加酶量、料液比、酶解时间、提取时间、提取温度5个因素进行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利用响应面法优选提取工艺。结果:优选的提取工艺为加酶量1.25 mg.g-1,料液比1∶65,酶解时间1.0 h,提取时间1.75 h,提取温度85℃,总黄酮提取率达5.54%,与预测值5.68%较为接近。结论:采用响应面法优选的提取工艺合理可行,具有良好预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酶联半仿生法 鹿衔草 总黄酮
原文传递
普通鹿蹄草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园园 陈晓辉 +1 位作者 金哲史 毕开顺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6-98,共3页
目的:研究普通鹿蹄草Pyrola decorata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分子排阻色谱、聚酰胺柱色谱、ODS柱色谱以及制备HPLC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乙酸乙酯层和正丁醇... 目的:研究普通鹿蹄草Pyrola decorata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分子排阻色谱、聚酰胺柱色谱、ODS柱色谱以及制备HPLC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乙酸乙酯层和正丁醇层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1)、金丝桃苷(2)、异槲皮苷(3)、槲皮素3-O-呋喃阿拉伯糖苷(4)、槲皮苷(5)、没食子酸(6)、2″-O-没食子酰基金丝桃苷(7)。结论:化合物1,3,5,6为首次从普通鹿蹄草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鹿蹄草 化学成分 黄酮
原文传递
鹿衔草中异高熊果苷、高熊果苷血药浓度测定及大鼠灌胃给药后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园园 张玉杰 +4 位作者 王秀丽 李磊 李曼曼 李颖 杨洁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建立大鼠血浆中异高熊果苷和高熊果苷浓度测定的方法,并用于大鼠灌胃鹿衔草提取液后的药动学研究。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Zobax Extend C18,流动相为甲醇-水(6∶94,V/V),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 目的:建立大鼠血浆中异高熊果苷和高熊果苷浓度测定的方法,并用于大鼠灌胃鹿衔草提取液后的药动学研究。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Zobax Extend C18,流动相为甲醇-水(6∶94,V/V),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μl。6只Wistar大鼠灌胃鹿衔草提取液(10 ml/kg,异高熊果苷、高雄果苷质量浓度分别为2.02、2.10 mg/ml)0、10、15、20、25、30、40 min,1、1.5、2、3、4、6 h后眼眶采血并测定血药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异高熊果苷、高熊果苷质量浓度在0.6-6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精密度的RSD均小于10%,准确度为91.9%-111.4%,稳定性的RSD均小于10%,提取回收率为90.1%-98.3%。大鼠灌胃给予鹿衔草药液后,异高熊果苷、高熊果苷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均符合二室模型,cmax分别为(18.5±3.4)、(35.1±6.4)μg/ml,tmax分别为(0.6±0.1)、(0.5±0.1)h,AUC0-∞分别为(37.7±4.5)、(52.7±10.0)μg·h/ml,CL分别为(0.54±0.06)、(0.41±0.10)L/h。结论:本方法可靠、灵敏、简便。鹿蹄草素可能不是鹿衔草的抗菌有效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衔草 大鼠 异高熊果苷 高熊果苷 药动学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基于层次-向量法分析的普通鹿蹄草品质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吕振江 王冬梅 李登武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92-1003,共12页
采用层次-向量法,从生态因子、有效成分含量、抗氧化活性3个层次,分析了层次间关系,研究了生态因子对普通鹿蹄草(Pyroladecorata)品质的影响,揭示影响其有效成分含量的生态主导因子。结果表明:不同地区普通鹿蹄草的4种有效成分含量及抗... 采用层次-向量法,从生态因子、有效成分含量、抗氧化活性3个层次,分析了层次间关系,研究了生态因子对普通鹿蹄草(Pyroladecorata)品质的影响,揭示影响其有效成分含量的生态主导因子。结果表明:不同地区普通鹿蹄草的4种有效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差异显著。抗氧化活性(DPPHIC50值)与单宁、金丝桃苷、槲皮素含量呈负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829、–0.378和–0.749,与总黄酮含量表现为正相关(p=0.260)。单宁含量和槲皮素含量是影响抗氧化活性的重要指标,其含量增加时DPPHIC50值下降,抗氧化活性增强。年平均气温、一月份平均气温、年积温、年极高气温、无霜期、土壤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和有机质是影响有效成分含量的主要因子,其中土壤因子对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更显著。土壤因子对单宁和槲皮素含量的影响最大,对金丝桃苷含量影响最小;气候因子对4种有效成分含量影响较弱且对各成分的影响程度基本相同。研究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生境,尤其是土壤因子可有效地提高普通鹿蹄草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因子 层次-向量分析法 普通鹿蹄草
原文传递
中国鳞伞属拟火菇亚属新记录种 被引量:2
16
作者 田恩静 图力古尔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5-279,共5页
报道了中国鳞伞属Pholiota拟火菇亚属Subgen.Flammuloides的3个新记录种:暗红褐鳞伞P.decorata、黄盘鳞伞P.fulvodisca和杂纹鳞伞P.virgata,并提供详尽的形态描述和线条图。研究标本存放于吉林农业大学菌物标本馆(HMJAU)。
关键词 球盖菇科 暗红褐鳞伞 黄盘鳞伞 杂纹鳞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