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围岩应力状态的超大断面隧道深浅埋判定研究
1
作者 陈雪锋 黄太强 +2 位作者 任兆丹 张俊儒 屈建荣 《建筑技术开发》 2024年第5期76-79,共4页
随着目前公路隧道跨度越来越大,而超大跨扁平隧道由于其特殊的形状,使得拱部受力较上圆形隧道更为不利且开挖的影响范围也更大,因此现有深浅埋分界方法的适用性尚需考证。研究采用数值计算与经验公式方法,对比不同跨度、不同围岩级别下... 随着目前公路隧道跨度越来越大,而超大跨扁平隧道由于其特殊的形状,使得拱部受力较上圆形隧道更为不利且开挖的影响范围也更大,因此现有深浅埋分界方法的适用性尚需考证。研究采用数值计算与经验公式方法,对比不同跨度、不同围岩级别下超大跨扁平隧道的深浅埋分界,得到适用于此工程的判定方法,同时确定其深浅埋分界范围。研究结果表明:1)主应力旋转轴理论与规范经验法相互补充、相互验证,具有着一定的可操作性,大跨扁平隧道深浅埋分界的判定应结合2种方法综合得到;2)当隧道跨度在19 m左右时,Ⅲ级围岩深浅埋分界值为6 m,Ⅳ级围岩深浅埋分界值为14 m,Ⅴ级围岩深浅埋分界值为34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断面 深浅埋 界限划分 数值计算法
下载PDF
深埋藏锌多金属矿床开拓方案的选择
2
作者 李杰琼 《有色矿冶》 2024年第1期17-20,共4页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更加的科学化、合理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我国目前依然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阶段,对金属资源有一定的需求。对于埋藏较深的锌多金属矿床的开发与利用显得尤为重要,合理的开拓方案...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更加的科学化、合理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我国目前依然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阶段,对金属资源有一定的需求。对于埋藏较深的锌多金属矿床的开发与利用显得尤为重要,合理的开拓方案更是重中之重,开拓方案的选择涉及到基建期工程量、矿山建设投资及矿山投产的时间。综合矿体的赋存条件、基建投资、经济效益等多方面因素,对该矿两个矿区同时建设或接续开采、对一矿是否分期开采进行了充分的论证与分析,为同类矿山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拓方案 深埋藏 接续开采
下载PDF
埋藏过程对深层-超深层碎屑岩成岩作用及优质储层发育的影响——以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白垩统清水河组为例
3
作者 陈思芮 鲜本忠 +4 位作者 纪友亮 李嘉奇 田荣恒 王鹏宇 唐禾元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3-336,共14页
以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白垩统清水河组为例,综合利用岩石薄片、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稳定同位素组成及流体包裹体等技术手段,开展前陆盆地埋藏过程对深层—超深层碎屑岩成岩作用及优质储层发育影响的研究。研究表明,清水河组依次经历了“... 以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白垩统清水河组为例,综合利用岩石薄片、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稳定同位素组成及流体包裹体等技术手段,开展前陆盆地埋藏过程对深层—超深层碎屑岩成岩作用及优质储层发育影响的研究。研究表明,清水河组依次经历了“缓慢浅埋”、“构造抬升”、“渐进深埋”与“快速深埋”4个埋藏阶段。“缓慢浅埋”与“构造抬升”不仅能够缓解储层颗粒间的机械压实作用,还有利于长期保持开放型的成岩体系;既能够促进大气淡水对储层易溶组分的充分溶解,还能够抑制溶蚀产物的沉淀。晚期“快速深埋”过程促成流体超压的发育,一方面有效地抑制压实、胶结作用对原生孔隙的破坏,另一方面也促进储层微裂缝的大量发育,提高了晚期有机酸充注产生的溶蚀效果。基于孔隙度演化史的定量恢复,证实长期“缓慢浅埋”与“构造抬升”过程对深层—超深层优质碎屑岩储层发育的贡献最大,其次为晚期“快速深埋”过程,“渐进深埋”过程则几乎没有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超深层 碎屑岩储层 成岩作用 埋藏方式 下白垩统清水河组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深埋煤层回采巷道支护参数优化设计
4
作者 陈亮亮 林明恒 张孝坡 《山东煤炭科技》 2024年第4期20-23,29,共5页
深部煤层受高地应力及采动应力的影响,巷道围岩破碎松散,支护问题较为突出,围岩变形速度快,持续变形时间较长。以古城煤矿3103轨道顺槽的支护方案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计算对支护参数进行优化,采用巷道顶帮强支、强护,底板弱支、弱护,围... 深部煤层受高地应力及采动应力的影响,巷道围岩破碎松散,支护问题较为突出,围岩变形速度快,持续变形时间较长。以古城煤矿3103轨道顺槽的支护方案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计算对支护参数进行优化,采用巷道顶帮强支、强护,底板弱支、弱护,围岩钻孔卸压的“强+弱+卸”三位一体综合围岩控制技术,巷道围岩变形量有所减小,两帮支护效果较为明显,围岩变形量分别减少了37%和14%,优化支护方案符合煤矿的安全生产要求,保证了巷道在掘进过程中安全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 煤巷 支护 优化
下载PDF
叠落式暗挖隧道连接方法比选分析
5
作者 靳天睿 刘飞 +2 位作者 李哲 李月阳 王伟锋 《市政技术》 2024年第5期54-62,共9页
在地铁叠落隧道中,上下层隧道的受力和变形是设计控制的核心问题,因为下层隧道在深埋情况下承担着上部结构传递的荷载,因此关乎着叠落隧道工程建设的成败。传统的叠落隧道模型无法考虑施工过程中下层隧道变形对上层隧道内力、变形的连... 在地铁叠落隧道中,上下层隧道的受力和变形是设计控制的核心问题,因为下层隧道在深埋情况下承担着上部结构传递的荷载,因此关乎着叠落隧道工程建设的成败。传统的叠落隧道模型无法考虑施工过程中下层隧道变形对上层隧道内力、变形的连带影响,且无法考虑上层隧道刚度、承载力、变形的发挥对下层隧道产生的“遮拦效应”。因此,针对目前叠落隧道在设计方法上的不足,为探究上下层隧道不同连接方式对工程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更为贴近实际且可以精确地计算下层隧道在深埋情况下承担上部结构传递的荷载的设计模型,并依托北京市某地铁区间暗挖段深埋叠落隧道,采用有限单元法分别建立了带有弹性连接的模型和传统的叠落隧道模型,并进行了计算,分析了不同方法得出的衬砌变形量与内力,然后通过与传统模型曲线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分析结果表明:连接模型计算的内力大于传统模型,传统模型的计算结果受参数选取的影响偏于保守,不够安全;连接模型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岩石与上下层隧道开挖的相互作用,从而模拟出岩石地层中暗挖隧道的实际受力状态,所得结论对于同类型地铁叠落隧道工程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解决了在设计叠落隧道时传统模型选取单一隧道计算其内力与变形的局限性,提高了叠落隧道结构分析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落隧道 深埋暗挖 数值模拟 弹性连接 连接模型
下载PDF
异形钢护筒围护大直径深埋地下管道改迁技术研究与应用
6
作者 楼岱 宗文亮 +1 位作者 杨波 林楠 《中国市政工程》 2024年第1期86-89,157,共5页
随着地下空间的快速开发,地下工程建设的深度也在增加,实际工程中面临着一大批大直径深埋管道的改迁问题。为了安全可靠地对大直径深埋地下管道进行改迁割接,研究1种异形钢护筒结构对地下管道改迁的施工技术;分别从异形钢护筒内径与企... 随着地下空间的快速开发,地下工程建设的深度也在增加,实际工程中面临着一大批大直径深埋管道的改迁问题。为了安全可靠地对大直径深埋地下管道进行改迁割接,研究1种异形钢护筒结构对地下管道改迁的施工技术;分别从异形钢护筒内径与企口尺寸、壁厚、下沉激振力、坑底MJS地基加固、地下管道走向边界定位等方面做出具体分析。在宁波市鄞州大道综合管廊工程中,运用该施工技术,对1条横穿盾构轴线的DN1600原水管,完成顺利改迁。通过工程实践,验证该技术适用于淤泥质软土地区大直径深埋地下管道改迁,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形钢护筒 大直径 深埋 改迁 地下管道 MJS地基加固
下载PDF
Origin of deep carbonate reservoir in northeastern Sichuan Basin:New insights from in-situ hydrothermal diamond anvil cell experiments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单明 刘波 +4 位作者 秦善 张学丰 田永净 郭荣涛 刘建强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6期1450-1464,共15页
In situ Raman analysis on the segregated near-equilibrium carbonate-fluid interaction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room temperature-260 °C) and pressures(13-812 MPa) in a hydrothermal diamond anvil cell(HDAC) reveals... In situ Raman analysis on the segregated near-equilibrium carbonate-fluid interaction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room temperature-260 °C) and pressures(13-812 MPa) in a hydrothermal diamond anvil cell(HDAC) reveals the preservation mechanism of porosity in deep carbonate reservoirs in the northeastern Sichuan Basin. The carbonate-fluid interaction was investigated by separately heating carbonate minerals and rocks with four different acid solutions(saturated CO2 and H2 S solutions, HCl, CH3COOH) in a sealed sample chamber. A minor continuous precipitation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s and pressures was observed during the experiments which caused minor sample volume change. The closed system is a preservation of pores and burial dissolution may not be the dominant diagenesis in the origin of porosity. Thin section photomicrographs observations in Changxing and Feixianguan Formations demonstrate that eogenetic pores such as moldic or intragranular pores with late small euhedral minerals, intergranular, intercrystal and biological cavity pores are the main pore types for the reservoirs. Early fast deep burial makes the porous carbonate sediments get into the closed system as soon as possible and preserves the pores created in the early diagenetic stage to mak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the deep reservoir quality. The anomalous high porosity at a given depth may come from the inheritance of primary pores and eogenetic porosity is fundamental to carbonate reservoir development. The favorable factors for deep reservoir origin include durable meteoric leaching, early fast deep burial, early dolomitization, etc. This deep pores preservation mechanism may be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further exploration in deep carbonate reservoirs in the northeastern Sichuan Bas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THERMAL diamond ANVIL cell (HDAC) closed system early fast deep burial porosity preservation SICHUAN Basin
下载PDF
Ground stability of underground gateroad with 1 km burial depth: A case study from Xingdong coal mine, China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广超 何富连 +1 位作者 来永辉 贾红果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6期1386-1398,共13页
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案例分析、现场试验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分析千米埋深煤矿巷道围岩稳定性。首先,在试验巷道进行了地应力监测与煤岩体力学性能测试;然后,通过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试验巷道围岩位移场、应力场、塑性区与锚杆... 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案例分析、现场试验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分析千米埋深煤矿巷道围岩稳定性。首先,在试验巷道进行了地应力监测与煤岩体力学性能测试;然后,通过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试验巷道围岩位移场、应力场、塑性区与锚杆受力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软岩特性与高地应力是深部巷道失稳的主要因素,高应力引起的剪切滑移破坏是深部巷道围岩的主要破坏模式;不合理的支护方式,特别是锚杆索长度短且预紧力低、缺少高强二次支护、底板无支护等亦是巷道失稳的原因。基于上述研究,提出了集长锚杆索、可缩性环形支架、注浆加固于一体的联合加固措施,并通过现场监测验证了支护方案的合理性。本文研究成果为深入理解千米深井巷道破坏机制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稳定性 案例 煤矿 中国 FLAC3D 岩石性质 不稳定性 高压力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深层碳酸盐岩建造-改造作用与多类型储层有序性分布 被引量:2
9
作者 樊太亮 高志前 吴俊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8,共18页
我国深层海相碳酸盐具有埋藏深度大、地质时代老、地质演化过程复杂等特点,其储层形成和分布受到众多因素制约,是海相油气勘探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总结了团队在塔里木盆地长期研究成果,从深层碳酸盐岩建造和改造作用出发,揭示塔里... 我国深层海相碳酸盐具有埋藏深度大、地质时代老、地质演化过程复杂等特点,其储层形成和分布受到众多因素制约,是海相油气勘探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总结了团队在塔里木盆地长期研究成果,从深层碳酸盐岩建造和改造作用出发,揭示塔里木盆地多类型碳酸盐岩储层的主要发育条件和有序性分布。(1)塔里木盆地台地格局、地层发育演化及后期的埋藏与改造,均是盆缘构造事件在盆内的构造-沉积作用响应。早古生代盆地经历了地貌张裂分化与小型裂陷群形成、地貌挤压分化与层间不整合发育、古隆起与大型不整合作用、多期不整合叠加与古隆起埋藏改造等演化过程。(2)碳酸盐岩台地沉积过程中存在着不同尺度、不同类型的分异演化作用,可分为雏形期、建造期、鼎盛期和分解-消亡期,相应的台地边缘演化经历了缓斜坡、进积镶边、加积镶边和退积陡坡等建造过程,控制着台缘礁滩、台内滩、早期白云岩化潮坪等有利于规模化储集岩发育的沉积相带分布。(3)多级次不整合和断裂-流体改造是优质储层形成的重要机制。多期区域构造活动和周期性海平面变化控制了不同级别的不整合面发育,海平面下降主导的层序界面导致碳酸盐岩周期性暴露,形成了不同规模的层间岩溶和同沉积岩溶,区域构造运动所对应的大型不整合控制了大规模表生岩溶储层发育,不同规模的断裂和裂缝既是储层发育带,也是流体活动和改造的主要区带。(4)塔北-顺北地区不整合发育强度和断裂活动强度由北向南有序变化,控制了碳酸盐岩储层类型与分布的有序性变化,自北向南依次发育雅克拉断凸潜山型白云岩储层、塔河主体区古风化壳型岩溶储层、塔河斜坡区层控型岩溶储层、塔河覆盖区断溶型储层和顺北断控型储层,反映出由剥蚀区至覆盖区不整合控储作用逐渐变弱,而断裂控储作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碳酸盐岩 建造-改造作用 储层有序分布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晚期快速埋藏过程中微裂缝对深层不同成岩强度碎屑岩储集层的改造作用——来自准噶尔盆地南缘白垩系清水河组成岩物理模拟的启示 被引量:1
10
作者 靳军 鲜本忠 +3 位作者 连丽霞 陈思芮 王剑 李嘉奇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9-321,共13页
以准噶尔盆地南缘白垩系清水河组埋藏史为约束,利用露头区低成熟砂岩样品开展成岩物理模拟实验,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探讨微裂缝对不同成岩强度储集层的改造作用及其对优质储集层发育的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大尺度微裂缝主要形成于晚期快... 以准噶尔盆地南缘白垩系清水河组埋藏史为约束,利用露头区低成熟砂岩样品开展成岩物理模拟实验,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探讨微裂缝对不同成岩强度储集层的改造作用及其对优质储集层发育的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大尺度微裂缝主要形成于晚期快速埋深阶段,形成时间与有机酸充注基本发生在同一时期。微裂缝的发育为油气在深层、超深层碎屑岩中的运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为有机酸沿着微裂缝进入储集层促进胶结物与颗粒发生晚期持续性溶蚀提供了可能。快速埋深前储集层的基质孔隙、微裂缝的发育与否决定了快速埋深过程形成的微裂缝对储集层的改善程度。快速埋深前基质孔隙与微裂缝越发育、胶结程度越低,晚期快速埋深中的微裂缝越发育、溶蚀程度越高,储集层质量的改善程度越明显,实验中储集层渗透率最大增加55%。如果快速埋深前储集层胶结作用强烈、基质孔隙缺乏但已局部发育微裂缝,则晚期快速埋深中的微裂缝发育程度也相对较高,可使渗透率增加43%。但如果快速埋深前储集层的胶结作用强烈、基质孔隙缺乏,且不存在微裂缝,那么晚期快速埋深形成的微裂缝有限,渗透率仅增加16%。晚期快速埋深过程中大尺度微裂缝的形成及其对有机酸溶蚀的促进,是深层、超深层优质储集层发育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埋深 微裂缝 物理模拟 深层储集层 白垩系清水河组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CCUS-EOR开发同步埋存阶段长度的确定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高峰 曹亚明 +1 位作者 解志薇 刘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8-173,共6页
CCUS-EOR开发周期分为同步埋存和深度埋存两大阶段,确定同步埋存阶段长度是CCUS-EOR开发方案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CO_(2)驱产油量变化情况,可将同步埋存阶段进一步划分为上产期、稳产期和递减期。上产期的时间长度由见气见效时的累... CCUS-EOR开发周期分为同步埋存和深度埋存两大阶段,确定同步埋存阶段长度是CCUS-EOR开发方案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CO_(2)驱产油量变化情况,可将同步埋存阶段进一步划分为上产期、稳产期和递减期。上产期的时间长度由见气见效时的累积注入量与年注气速度计算,稳产期的时间长度即稳产年限借助气驱“油墙”集中采出时间测算,递减期内的阶段采出程度变化情况则利用典型产量递减规律研究,气驱产量递减率和稳产期采油速度需根据气驱增产倍数概念确定,从而建立了CO_(2)驱阶段采出程度评价数学模型,提出将阶段采出程度逼近最终采收率的时刻作为同步埋存阶段与深度埋存阶段的转换点并引入阶段转换判据;同步埋存阶段长度扣除上产期和稳产年限即为递减期的时间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US-EOR开发 同步埋存 深度埋存 阶段采出程度评价模型 阶段转换判据 CO_(2)驱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构造变形迁移与三大地质事件的关系及其地质意义
12
作者 杜德道 李洪辉 +7 位作者 闫磊 周东延 曹颖辉 杨敏 王珊 董洪奎 马德波 徐兆辉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79-397,共19页
塔里木盆地经历多期构造运动,形成多期断裂系统和隆凹构造,在地质历史的演化过程中,均发生了横向迁移。通过大量二维地震资料解释和断裂分析,结合地层残余厚度及分布状况,参考重点层系构造图,经研究发现,不同地质时期的断裂系统具有按... 塔里木盆地经历多期构造运动,形成多期断裂系统和隆凹构造,在地质历史的演化过程中,均发生了横向迁移。通过大量二维地震资料解释和断裂分析,结合地层残余厚度及分布状况,参考重点层系构造图,经研究发现,不同地质时期的断裂系统具有按照先后顺序有规律的横向迁移特征。同时,不同时期塔里木盆地隆凹格局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塔里木盆地独有的早期深埋、中期二叠纪火山活动及晚期快速沉降三大地质事件的发生,地层沉积沉降和构造隆升的不均衡性,使得烃源岩在平面上的演化程度呈现不均一性。按现今构造单元可分为古隆起生烃终止区、古隆起阶段生烃区、凹陷生烃衰竭区、凹陷阶段生烃区和凹陷周期持续生烃区等5类烃源岩演化区。现今台盆区仅有阿满过渡带、塔北隆起中段、草湖次凹、麦盖提斜坡及塔西南山前等5个地区发育有效烃源岩,持续生烃或阶段生烃,为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晚期成藏提供了不竭的烃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形迹 隆凹格局 早期深埋 生烃终止 火山活动 晚期快速沉降
下载PDF
TBM法施工深埋输水隧洞变形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燕波 《西北水电》 2023年第2期59-63,共5页
深埋输水隧洞施工过程中的变形机理研究,对指导工程设计、施工、变形监测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某实际工程为例,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计算分析了隧洞开挖过程中围岩及喷混凝土支护结构的变形、不同工况下支护结构的受力状态以及围岩... 深埋输水隧洞施工过程中的变形机理研究,对指导工程设计、施工、变形监测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某实际工程为例,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计算分析了隧洞开挖过程中围岩及喷混凝土支护结构的变形、不同工况下支护结构的受力状态以及围岩的塑性变形情况,并通过正交试验对参数明感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隧洞变形以向隧洞临空面变形为主,隧洞变形开始于距掌子面约1倍洞径、结束于掌子面超过2倍洞泾,且75%的变形均发生在开挖后;支护结构受力主要以环向压应力为主,受力最大的部位主要在洞底内侧;洞边墙围岩塑性变形比洞顶、洞底大约20%;洞泾和外水压力对隧洞受力和变形的影响十分显著,喷混凝土支护距掌子面距离和掘进步长敏感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M 深埋 输水隧洞 变形 正交试验
下载PDF
Reformation of deep clastic reservoirs with different diagenetic intensities by microfractures during late rapid deep burial: Implications from diagenetic physical simulation of Cretaceous Qingshuihe Formation in the southern margin of Junggar Basin, NW China
14
作者 JIN Jun XIAN Benzhong +3 位作者 LIAN Lixia CHEN Sirui WANG Jian LI Jiaqi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SCIE 2023年第2期346-359,共14页
Constrained by the geological burial history of Cretaceous Qingshuihe Formation in the southern margin of Junggar Basin, the diagenetic physical simulation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with the low-mature sandstone samp... Constrained by the geological burial history of Cretaceous Qingshuihe Formation in the southern margin of Junggar Basin, the diagenetic physical simulation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with the low-mature sandstone samples taken from the outcrop area. Then, coupling with the regional geological data, the reformation of reservoirs with different diagenetic intensities by microfractures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microfractures for development of high-quality reservoirs we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arge-scale microfractures were formed in the stage of late rapid deep burial, roughly equivalent to the period when organic acids were filled. The microfractures created good conditions for migration of oil and gas in deep and ultra-deep clastic rocks, and also enabled the transport of organic acids to the reservoirs for ensuing the late continuous dissolution of cements and particles. The existence of matrix pores and microfractures in the reservoirs before the rapid deep burial determined how the microfractures formed during rapid deep burial improved the reservoir quality. If matrix pores and microfractures were more developed and the cementation degree was lower before the rapid deep burial, the microfractures would be more developed and the dissolution degree would be higher during the late rapid deep burial, and so the reservoir quality would be improved more greatly, which can increase the reservoir permeability by up to 55%. If cementation was very strong, but matrix pores were not developed and microfractures existed locally before the rapid deep burial, the microfractures would also be more developed during the late rapid deep burial, which can increase the reservoir permeability by 43%. If cementation was strong, matrix pores were absent, and microfractures were not developed, limited microfractures would be formed during the late rapid deep burial, which can increase the reservoir permeability by only 16%. Formation of large-scale microfractures during late rapid deep burial and promotion of such microfractures to the dissolution of organic acids are considered as key diagenetic factor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eep and ultra-deep high-quality reservoi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id deep burial MICROFRACTURE physical simulation deep reservoir Cretaceous Qingshuihe Formation Junggar Basin
下载PDF
秸秆深埋条件下不同施氮水平对农田黑土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15
作者 吕雪梅 许思思 +3 位作者 王耀 陈一民 隋跃宇 焦晓光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32期84-90,共7页
秸秆还田是调控土壤肥力的重要农业措施,能够影响土壤酶活性。为探讨秸秆深埋对不同氮肥水平下土壤磷酸酶活性及土壤磷素的影响,本研究以农田黑土为研究对象,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设置无秸秆、秸秆深埋为主因素,4个氮肥水平(纯N,0、135、18... 秸秆还田是调控土壤肥力的重要农业措施,能够影响土壤酶活性。为探讨秸秆深埋对不同氮肥水平下土壤磷酸酶活性及土壤磷素的影响,本研究以农田黑土为研究对象,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设置无秸秆、秸秆深埋为主因素,4个氮肥水平(纯N,0、135、180、225 kg/hm^(2))为副因素,测定了土壤磷酸酶活性及土壤全磷、有效磷含量。结果表明:(1)土壤磷酸酶活性随玉米生育期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拔节期达到最高,收获期时降至最低。与无秸秆处理相比,秸秆深埋处理显著提高土壤磷酸酶的活性(P<0.05),且磷酸酶的活性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在施氮量为180 kg/hm^(2)时磷酸酶活性最高,为344.66 mg/(g·24 h);(2)与无秸秆处理相比,秸秆深埋处理增加全磷、有效磷的含量,但差异并不显著(P>0.05)。各处理中有效磷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在秸秆深埋处理下在施氮量为180 kg/hm^(2)时有效磷的含量达到最高,为102.17 mg/kg。(3)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磷酸酶活性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土壤全磷含量未达到差异显著水平(P>0.05)。综上,秸秆深埋在N180处理时土壤中的磷酸酶活性、有效磷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深埋 氮肥水平 农田黑土 磷酸酶活性 相关性
下载PDF
基于联合反演的近间距深埋管线探测技术研究
16
作者 胡周文 杨水华 +2 位作者 曾令响 邝金坚 刘国超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23年第2期197-204,共8页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和非开挖管线施工技术的普遍应用,近间距平行管线和深埋管线成为了管线探测的热点和难点。受方法以及资料的限制,前人仅利用频率域电磁法(Frequency Domain Electromagnetic Method, FDEM)中单一水平磁场剖面数据...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和非开挖管线施工技术的普遍应用,近间距平行管线和深埋管线成为了管线探测的热点和难点。受方法以及资料的限制,前人仅利用频率域电磁法(Frequency Domain Electromagnetic Method, FDEM)中单一水平磁场剖面数据来反演求解近间距平行和深埋管线的位置和埋深,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结果。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联合反演新思路,即联合水平磁场和垂直磁场剖面数据进行反演。首先从原理上详细阐述了现有方法的不足,然后重点推导了联合反演算法定位定深的原理公式,最后用工程实例展示了算法优势和效果。结果表明:相比于常规的“拟合反演法”,本文算法求解快速、全自动、已知信息依赖小,能明显减小25%及以上的均方误差;定位定深精度满足规范要求;非常适用于近间距平行和深埋管线探测生产工作中,为疑难管线的探测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二乘法 FDEM 近间距 深埋管线
下载PDF
深埋条件下曲线顶管顶力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要倩雅 王梓任 +1 位作者 姚永宽 任强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3期206-210,共5页
在设计顶管时,顶力计算是非常关键的一环,是千斤顶、中继间、后背墙、顶进长度的重要设计依据。在深埋条件下,试图从普氏理论出发,考虑土体产生的压力拱效应,先计算顶管在直线顶进时的管侧摩阻力,再利用静力学理论对曲线顶管进行力学分... 在设计顶管时,顶力计算是非常关键的一环,是千斤顶、中继间、后背墙、顶进长度的重要设计依据。在深埋条件下,试图从普氏理论出发,考虑土体产生的压力拱效应,先计算顶管在直线顶进时的管侧摩阻力,再利用静力学理论对曲线顶管进行力学分析,分析曲线顶管顶力增大的原因,提出一个新的曲线顶管顶力计算公式。并利用实际工程实测结果与计算结果相比较,发现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较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条件 曲线顶管顶力 普氏理论 静力学
下载PDF
柔性污水管道深埋施工技术研究
18
作者 宋振国 马桂杰 杨志 《建筑技术开发》 2023年第12期53-55,共3页
为提升柔性污水管道排水效果,研究利用拉森钢板桩的沟槽支护方案指导深埋施工作业,并具体分析了沟槽开挖、钢板桩支护、喷射混凝土封闭、柔性污水管道安装4个方面的施工技术要点。通过有限元分析法,对该深埋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为提升柔性污水管道排水效果,研究利用拉森钢板桩的沟槽支护方案指导深埋施工作业,并具体分析了沟槽开挖、钢板桩支护、喷射混凝土封闭、柔性污水管道安装4个方面的施工技术要点。通过有限元分析法,对该深埋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得出:应用该深埋施工技术后,随着荷载的增大,柔性污水管道的流速越小,其变形率越大,但并未超过最大允许变形率。即应用该施工技术后,柔性污水管道的流速与变形率均符合使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污水管道 深埋施工技术 喷射混凝土
下载PDF
超深埋大直径盾构法调蓄隧道的防水设计
19
作者 吴炜枫 陆明 《中国建筑防水》 2023年第11期49-53,共5页
针对上海苏州河段超深埋、衬砌需承受内外水压的大直径盾构法调蓄隧道,论述了管片接缝防水设计的思路,其包含接缝密封垫的防水指标要求、双道密封垫的设置原因、衬砌变形缝防水、螺孔防水、嵌缝及手孔封堵等内容,并重点介绍了密封垫的... 针对上海苏州河段超深埋、衬砌需承受内外水压的大直径盾构法调蓄隧道,论述了管片接缝防水设计的思路,其包含接缝密封垫的防水指标要求、双道密封垫的设置原因、衬砌变形缝防水、螺孔防水、嵌缝及手孔封堵等内容,并重点介绍了密封垫的材质、断面构造形式、锚固式密封垫的应用情况以及密封垫的水压试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埋 大直径盾构法调蓄隧道 管片接缝 弹性橡胶密封垫 锚固式密封垫
下载PDF
深埋黏土中锚板抗拔锚固机制研究
20
作者 何佳林 程永辉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23年第12期23-26,共4页
锚板作为一种常见的抗拔基础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承载性能好等特点,在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目前有关锚板抗拔承载机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浅埋条件下,有关深埋条件下黏土中锚板抗拔承载机理的分析尚不充分。基于此,开展了室内可视... 锚板作为一种常见的抗拔基础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承载性能好等特点,在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目前有关锚板抗拔承载机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浅埋条件下,有关深埋条件下黏土中锚板抗拔承载机理的分析尚不充分。基于此,开展了室内可视化拉拔模型试验,测试拉拔过程荷载随位移变化规律,记录锚周土体变形破坏发展过程,并由锚周土体变形形态推导出了锚板抗拔承载力的计算公式。研究表明,拉拔过程中,上拔荷载随位移增长先后经历了线性快速增长阶段、增长趋缓阶段以及衰减阶段;在上拔荷载作用下,锚周土体也依次经历了压密阶段、锥形压缩体形成阶段以及破坏后阶段,与荷载变形相对应;试验结果合理可靠,能为工程实际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板 深埋条件 黏土 抗拔承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