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tomic Dissection of the Femoral Vein at the Bamako Anatomy Laboratory
1
作者 Babou Ba Abdoulaye Kanté +6 位作者 Tata Touré Moumouna Koné Fousseyni Guissé Drissa Traoré Tièman Coulibaly Nouhoun Ongoiba A.K.Koumare 《Forensic Medicine and Anatomy Research》 2019年第4期76-84,共9页
Objectives: The purpose of this work was to measure the dimensions of the femoral veins, to describe the affluent and the variations of the femoral veins. Methodology: Twenty-four femoral veins of 12 fresh adult cadav... Objectives: The purpose of this work was to measure the dimensions of the femoral veins, to describe the affluent and the variations of the femoral veins. Methodology: Twenty-four femoral veins of 12 fresh adult cadavers were dissected and photographed. Results: The diameter of the superficial, deep and common femoral veins was respectively 8.75 mm;7.60 mm and 13.95 mm. The common femoral vein was 80.70 mm long. At the level of the superficial vein, the modal disposition was noted in 79.17%;as anatomical variations, it was split in 2 cases, the presence of a collateral canal in 1 case and in 2, and it received a quadricipital muscle vein. At the level of the deep femoral vein, the modal disposition was noted in 16.67%, and the anatomical variations were noted in 83.33% where it received no affluent in the femoral trine. The modal disposition was noted in 91.67% at the level of the mode of birth of the common femoral vein, in 16.67% at the level of its tributaries. The anatomical variations were noted in 8.33% in the mode of birth of the femoral vein, in 83.33% in which the common femoral vein received, in addition to the large saphenous vein, other tributaries, the most frequent of which were the quadricipital veins and the circumflex femoral veins. Conclusion: The diameter of the femoral veins is important. The main tributaries of the common femoral vein are GVS, VQ and circumflex femoral veins. The femoral variations are numerous and important to know to avoid a possible misdiagnosis in case of their thromb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moral vein Common Femoral vein deep Femoral vein Superficial Femoral vein circumflex Lateral vein of the Thigh circumflex vein Medial Thigh Quadriceps vein Large Saphenous vein Anatomic Variation deep Femoral artery
下载PDF
同期神经化血管化髂骨瓣修复下颌骨及神经缺损
2
作者 王磊 史敬存 《口腔疾病防治》 2023年第9期609-617,共9页
颌骨大型缺损的功能性重建是口腔颌面外科临床的重点问题,自体骨移植是主要的方法。然而,自体骨移植后的骨质易吸收,即使通过吻合血管,移植骨的自发性疏松化仍然严重影响牙种植及功能恢复。因此,血管化自体骨移植的疏松化成为颌骨重建... 颌骨大型缺损的功能性重建是口腔颌面外科临床的重点问题,自体骨移植是主要的方法。然而,自体骨移植后的骨质易吸收,即使通过吻合血管,移植骨的自发性疏松化仍然严重影响牙种植及功能恢复。因此,血管化自体骨移植的疏松化成为颌骨重建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尚无预防措施。血供充足的自体骨无法避免自身疏松化的问题提示:血供之外被长期忽略的神经等系统因素可能调控移植骨内环境。笔者基于前期神经微环境调控间充质干细胞的系列研究,通过构建神经化血管化髂骨瓣动物模型及尸体解剖,提出了同期神经支配的血管化髂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新术式。神经化血管化髂骨瓣移植是在髂骨瓣(骨肌皮瓣)植入受区并行血管吻合后,对同时获取的支配髂骨的髂腹股沟神经(传统方法一般忽略并牺牲)与下牙槽神经近心端及颏神经行显微缝合。笔者团队通过开展临床回顾性研究和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证实同期神经化血管化髂骨瓣移植的新方法不仅抵御骨质吸收,而且能够恢复唇等周围软组织的感觉,可解决颌骨重建后感觉缺失及疏松化的关键问题,保证了牙种植义齿的成功,并提出“血供+神经”双系统骨移植的新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缺损 下颌骨重建 游离髂骨瓣 血管化 旋髂深动静脉 髂腹股沟神经 下颌神经 颏神经 神经支配 骨质疏松症 感觉
下载PDF
血管化髂骨肌瓣的应用解剖学特点及其在颌骨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3
作者 张扬 祝庆海 +2 位作者 张永杰 王晨星 叶金海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03-608,共6页
目的:通过髂腹股沟区血管及穿支的解剖学及影像学研究,探讨旋髂深动脉(deep circumflex iliac artery,DCIA)来源的髂骨(肌)穿支嵌合皮瓣的可行性及安全性,为不同复合组织缺损的皮瓣修复方案提供应用解剖学和影像学依据。方法:选取6例12... 目的:通过髂腹股沟区血管及穿支的解剖学及影像学研究,探讨旋髂深动脉(deep circumflex iliac artery,DCIA)来源的髂骨(肌)穿支嵌合皮瓣的可行性及安全性,为不同复合组织缺损的皮瓣修复方案提供应用解剖学和影像学依据。方法:选取6例12侧中国成人标本,采用双侧股动脉逆行灌注红色乳胶后进行解剖学研究,分析DCIA及其穿支在髂腹股沟区各个层面的分布、走行、长度、管径等特征;同时对12例下肢CTA进行DCIA血管蒂长度、管径、主要分支位置等进行测量,并与解剖学数据进行比较。对2020年8月—2021年1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6例下颌骨肿瘤患者,行下颌骨节段性切除术,同期髂骨肌筋膜瓣修复重建,观察患者受区术后外形、咬合功能重建,供区外观和功能恢复情况。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例12侧人体标本髂腹股沟区解剖发现穿腹部浅筋膜层外径>0.5 mm的DCIA穿支共19条,穿支血管分布在髂前上棘后方5 cm,且位于髂嵴内侧5 cm(长)×3 cm(宽)的区域内。DCIA血管蒂长度为(6.73±1.06)cm,血管蒂起始位置外径测量值为(2.55±0.29)mm,DCIA皮穿支穿深筋膜处外径为(1.12±0.14)mm。在12例下肢CTA分析中发现,DCIA血管蒂长度为(6.98±0.62)cm,血管蒂起始位置管径测量值为(2.35±0.20)mm。6例采用髂骨腹内斜肌筋膜嵌合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患者,髂骨肌瓣均顺利存活。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下颌外形、功能恢复良好,口内肌筋膜瓣黏膜化。术后CT发现植入髂骨无明显体积改变,供区行走、负重基本正常,未出现腹疝等并发症。结论:DCIA及主要分支在髂腹股沟区走行、分布较恒定,可根据不同缺损区情况,制备基于DCIA的不同组织类型嵌合皮瓣以满足修复要求。供区未见明显并发症,是下颌骨缺损修复重建较为理想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化髂骨瓣 旋髂深动脉 应用解剖 颌骨缺损修复
下载PDF
旋髂深动脉穿支嵌合髂骨皮瓣修复下颌骨复合性缺损 被引量:13
4
作者 陈洁 蒋灿华 +3 位作者 闵安杰 任辉 高政阳 翦新春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6-280,共5页
目的探讨旋髂深动脉穿支嵌合髂骨皮瓣(DCIAPF)在下颌骨复合性缺损重建中的应用价值与优缺点。方法 2014年3—7月应用DCIAPF游离移植一期修复6例下颌骨及软组织复合缺损患者。根据术前定位的旋髂深动脉皮肤穿支设计并逆行切取皮岛,随后... 目的探讨旋髂深动脉穿支嵌合髂骨皮瓣(DCIAPF)在下颌骨复合性缺损重建中的应用价值与优缺点。方法 2014年3—7月应用DCIAPF游离移植一期修复6例下颌骨及软组织复合缺损患者。根据术前定位的旋髂深动脉皮肤穿支设计并逆行切取皮岛,随后于腹股沟区顺行解剖血管蒂并切取髂骨瓣,继续解剖旋髂深血管直至终末段与皮岛相续。完成DCIAPF切取后供区分层严密关闭以预防腹疝。结果 6例患者所制备的髂骨瓣长5.0~11.0 cm,皮岛3.5 cm×5.0 cm^7.0 cm×10.0 cm,供区均一期关闭未行植皮。1例皮岛穿支来自旋髂浅血管需另行吻合,其余5例成功制备为DCIAPF。移植的髂骨皮瓣均成活,仅1例因行皮岛修薄处理出现表皮剥脱和少量边缘坏死,经修剪及换药处理后愈合。术后随访3~6个月,牙槽嵴高度恢复满意,供区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 DCIAPF血运丰富可靠,能提供足够的骨量供下颌骨重建并恢复牙槽嵴高度,为后期义齿修复创造有利条件;其皮肤穿支解剖较为恒定,携带皮岛组织量大,摆放灵活,供区隐蔽,是下颌骨复合性缺损修复重建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髂深动脉 穿支嵌合皮瓣 下颌骨缺损 修复重建
下载PDF
旋髂深动脉穿支皮瓣的数字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金联洲 周小兵 +2 位作者 胡斯旺 戴开宇 唐茂林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60-263,共4页
目的为旋髂深动脉穿支骨皮瓣的设计与安全截取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选6具未经固定处理的尸体,采用改良明胶/氧化铅灌注技术进行动脉灌注,层次解剖观测腰区外径≥0.5 mm的穿支,测量其管径及其走行、分支、分布情况并拍摄X线片。利用Photo... 目的为旋髂深动脉穿支骨皮瓣的设计与安全截取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选6具未经固定处理的尸体,采用改良明胶/氧化铅灌注技术进行动脉灌注,层次解剖观测腰区外径≥0.5 mm的穿支,测量其管径及其走行、分支、分布情况并拍摄X线片。利用Photoshop与Scion Image软件分析穿支供血的趋向性及每个分支的供血面积等。另选1具未固定处理的男尸,采用羧甲基纤维素/氧化铅水凝胶行一次性全身动脉造影,并进行CT扫描与三维重建。结果旋髂深动脉穿支(DCIAP)的出现率为92%,平均每侧为1.6支,直径0.7mm,其穿支出现于髂前上棘后方5~10cm,髂嵴上方12~35mm之间,供血范围为31 cm2。结论旋髂深动脉起源、行程及其穿支较恒定,具备穿支骨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可截取穿支皮瓣(肌皮瓣或骨皮瓣)进行游离移植或转位,用于复合组织缺损的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 旋髂深动脉 血管造影 三维重建 数字解剖学
下载PDF
旋髂深动脉穿支骨皮瓣3D可视化模型的制备 被引量:13
6
作者 金联洲 崔怀瑞 +3 位作者 戴开宇 胡斯旺 周小兵 唐茂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建立旋髂深动脉及穿支的数字化可视模型,为临床上旋髂深动脉穿支骨皮瓣的设计与安全截取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2具新鲜男尸,分别采用羧甲基纤维素/氧化铅水凝胶及明胶/氧化铅行一次性全身动脉造影,并进行连续螺旋CT扫描,运用Mimic... 目的:建立旋髂深动脉及穿支的数字化可视模型,为临床上旋髂深动脉穿支骨皮瓣的设计与安全截取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2具新鲜男尸,分别采用羧甲基纤维素/氧化铅水凝胶及明胶/氧化铅行一次性全身动脉造影,并进行连续螺旋CT扫描,运用Mimics软件,在计算机上对腰区相关重要结构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和立体显示。结果:该数字化可视模型能够清晰显示髋骨、髂外动脉、旋髂深动脉及其供血皮瓣的形态、位置及毗邻关系,并可任意方向的旋转观察。结论:重建的三维模型可以提供正常腰区皮瓣的三维动态解剖,为临床术前皮瓣设计提供了直观的数字化解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 旋髂深动脉 血管造影 三维重建 数字解剖学
下载PDF
旋髂深动脉嵌合组织瓣的解剖学基础 被引量:15
7
作者 郑和平 康庆林 张发惠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7,共5页
目的:为旋髂深动脉嵌合组织瓣的设计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40侧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尸体标本上,以髂前上棘和腹股沟韧带为标志,解剖观测旋髂深动脉的起源、走行、分支与分布;1侧新鲜标本摹拟手术设计。结果:根据旋髂深动脉的行... 目的:为旋髂深动脉嵌合组织瓣的设计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40侧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尸体标本上,以髂前上棘和腹股沟韧带为标志,解剖观测旋髂深动脉的起源、走行、分支与分布;1侧新鲜标本摹拟手术设计。结果:根据旋髂深动脉的行程可将其分为腹股沟段、髂嵴内段和髂嵴上段。①腹股沟段沿途发出(2~4)支、外径为0.2~1.8mm的腹壁肌支至邻近肌肉,其中优势肌支长(9.0±0.5)cm,外径为(1.4±0.1)mm;②髂嵴内段沿途发出(2~8)支、外径为0.2~0.7mm肌骨支穿过肌肉附丽进入髂嵴前部;③髂嵴上段延续为肌皮穿支并穿过深筋膜支配11cm×14cm的皮肤。结论:以旋髂深动脉蒂,可切取以腹股沟段的腹壁优势肌支肌瓣、髂嵴内段的肌骨支骨瓣和终末段的肌皮穿支皮瓣,从而形成嵌合组织瓣。临床可根据需要选择一种或多种嵌合组织瓣修复骨合并软组织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髂深动脉 髂骨 穿支皮瓣 嵌合皮瓣
下载PDF
旋髂深动脉穿支的解剖与旋髂深动脉穿支嵌合髂骨皮瓣修复下颌骨复合缺损 被引量:5
8
作者 陈永锋 洪虓 +5 位作者 刘亮 展昭均 李孝亮 蒲春华 陈士文 廖圣恺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54-759,共6页
目的探讨旋髂深动脉(DCIA)穿支血管的解剖与如何提高以旋髂深动脉穿支嵌合髂骨皮瓣(DCIAPF)修复下颌骨复合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6具12侧乳胶灌注动脉血管的成人标本进行解剖,显露DCIA及其穿支血管,观察穿支血管的起始部位、分布... 目的探讨旋髂深动脉(DCIA)穿支血管的解剖与如何提高以旋髂深动脉穿支嵌合髂骨皮瓣(DCIAPF)修复下颌骨复合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6具12侧乳胶灌注动脉血管的成人标本进行解剖,显露DCIA及其穿支血管,观察穿支血管的起始部位、分布、数量及走向,并测量其起始处血管外径。结合解剖学结果和影像学检查,并在数字化手术导板辅助下,设计及切取DCIAPF,修复4例下颌骨体部及软组织复合缺损。结果DCIA穿支血管分为腹壁肌支、肌骨支和肌皮穿支。腹壁肌支全由DCIA的腹股沟段发出的占66.7%,腹股沟段和髂骨段均有穿支发出的占33.3%。肌骨支全由髂嵴内段发出占75%,腹股沟段和髂嵴内段均有穿支发出的占25%,且发自腹股沟段的穿支均为1支。肌皮穿支为1支的占58.3%,为2支的占41.7%。临床应用4例DCIAPF均成活,供区伤口恢复良好。术后1月,患者面部外形及口腔形态恢复满意,咬合关系良好,供区无明显功能障碍,影像学检查示下颌骨缺损重建效果好。结论熟悉DCIA穿支血管的解剖特点,结合影像学检查,在数字化外科技术辅助下,有助于更好的切取DCIAPF和修复下颌骨(体部或下颌角)及口腔软组织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髂深动脉 穿支嵌合皮瓣 下颌骨缺损 数字化外科 修复重建
下载PDF
以旋髂深血管或腹壁主要升支为蒂腹膜瓣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4
9
作者 洪志坚 曹文建 +1 位作者 邱大学 陈一飞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65-167,共3页
在12具灌注红色乳胶和墨汁的成人尸体的显微解剖发现,旋髂深动脉的腹壁主要升支为腹前外侧壁层腹膜的主要营养血管。腹壁主要升支大多起于旋髂深动脉的腹股沟段,走行于腹内斜肌和腹模肌之间,并向深面发支营养壁层腹膜。腹壁主要升... 在12具灌注红色乳胶和墨汁的成人尸体的显微解剖发现,旋髂深动脉的腹壁主要升支为腹前外侧壁层腹膜的主要营养血管。腹壁主要升支大多起于旋髂深动脉的腹股沟段,走行于腹内斜肌和腹模肌之间,并向深面发支营养壁层腹膜。腹壁主要升支起始处动脉口径1.4±0.4mm,伴行静脉口径2.0±0.6mm,长为9.0±3.4cm。结果提示:以旅髂深动脉或腹壁主要升支为蒂可形成腹膜组织瓣,可局部转位或游离移植用于修复尿道、输尿管、肝外胆道和中等口径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瓣 旋髂深动脉 腹壁主要升支
下载PDF
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转移对股骨头血供重建的影像学评价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敏 孙玉强 +2 位作者 周浩 叶湛 孙晓海 《中国骨伤》 CAS 2009年第8期609-611,共3页
目的:通过对术后股骨颈骨折患者两侧旋髂深血管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以及股骨头的ECT、MRI检查,探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转移对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血供重建的作用。方法:45例股骨颈囊内骨折,男30例... 目的:通过对术后股骨颈骨折患者两侧旋髂深血管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以及股骨头的ECT、MRI检查,探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转移对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血供重建的作用。方法:45例股骨颈囊内骨折,男30例,女15例;年龄16~50岁,平均36.5岁;病程6~25d,平均10.2d。头下型20例,头颈型10例,经颈型15例。应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转移结合空心拉力螺钉固定治疗,术后平均随访3年6个月,对术后两侧旋髂深血管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并行股骨头的ECT、MRI检查,动态观察转移血管的充盈情况并监测受区血供重建变化。结果:术后3周,38例行DSA检查显示,转移的旋髂深血管均通畅;7例行CTA的患者中2例显影不确切,再次DSA检查见血管通畅。术后1年以后的DSA或CTA检查均显示转移血管通畅。术后3、6、12个月ECT检查显示患侧的股骨头内核素浓集,分布均匀,两侧股骨头的放射性比值(ROI)的患侧与健侧的比值(D/N)均大于1.0,D/N平均值术后3个月为(2.12±0.21),术后6个月为(2.04±0.14),术后12个月为(1.71±0.11),术后3、6个月之间的D/N值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2个月的D/N值较术后3、6个月明显下降(P<0.05)。但MR检查未发现股骨头密度下降、形态改变。结论:DSA、CTA、ECT、MRI证实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可以为股骨头提供有效的血供,有利于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血供的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旋髂深血管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下载PDF
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混合脱钙人牙基质材料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效果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乐明 冯建书 +1 位作者 付强 王江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1期101-104,共4页
目的探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混合脱钙人牙基质材料(DTM)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10月石家庄市第三医院骨科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1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83例。对照组给予带旋髂深血管... 目的探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混合脱钙人牙基质材料(DTM)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10月石家庄市第三医院骨科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1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83例。对照组给予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植入治疗,研究组给予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混合DTM植入治疗,比较两组间髋关节症状及功能评分、血清骨钙素(BGP)、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Ⅰ型原胶原C端肽(CTX-Ⅰ)水平、SF-36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较低,日本骨科学会(JOA)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较高,血清BGP、PINP、CTX-Ⅰ水平较低,SF-36生活质量评分中生理总分、心理总分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混合DTM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确切,能够降低血清BGP、PINP、CTX-Ⅰ水平,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减轻髋关节疼痛症状,改善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 脱钙人牙基质材料 疗效
下载PDF
睾丸静脉与旋髂深静脉吻合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亚国 徐达传 +3 位作者 钟世镇 龚奉璋 黄诗存 李明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8年第3期161-162,190,共3页
在35侧成年男性标本上对旋髂深静脉和腹环上方5cm段的睾丸静脉进行了观测。根据应用解剖学研究,设计了睾丸静脉与旋髂深静脉吻合的术式,并在临床上对15例精索静脉曲张的病人施行了该术式,均获得满意的效果。旋髂深静脉主干平均外径6.1mm... 在35侧成年男性标本上对旋髂深静脉和腹环上方5cm段的睾丸静脉进行了观测。根据应用解剖学研究,设计了睾丸静脉与旋髂深静脉吻合的术式,并在临床上对15例精索静脉曲张的病人施行了该术式,均获得满意的效果。旋髂深静脉主干平均外径6.1mm;长14.2mm,其属支上支和下支汇入主干前外径分别为3.0mm和2.8mm。睾丸静脉在腹环上5cm段,平均2.5支,外径2.2mm。文中讨论了与该术式有关的应用解剖学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静脉 旋髂深静脉 精索静脉曲张
下载PDF
旋髂深动脉及其临近结构的观测 被引量:4
13
作者 乔跃兵 陈志宏 +1 位作者 杜金凯 齐聪儒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274-275,共2页
目的 :研究旋髂深动脉与临近结构的位置关系 ,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应用成年尸体2 0具 (40侧 ,男尸 12具、女尸 8具 ) ,观测旋髂深动脉、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股外侧皮神经及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结果 :旋髂深动脉与... 目的 :研究旋髂深动脉与临近结构的位置关系 ,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应用成年尸体2 0具 (40侧 ,男尸 12具、女尸 8具 ) ,观测旋髂深动脉、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股外侧皮神经及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结果 :旋髂深动脉与神经之间有密切的毗邻关系。结论 :临床上在作髂骨瓣移植分离切断旋髂深动脉及其分支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髂深动脉 髂腹下神经 髂腹股沟神经 股外侧皮神经
下载PDF
骨膜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14
作者 张信英 贾继峰 +5 位作者 毕郑钢 杨卫良 王文波 李文庆 于钟毓 邵振恒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2年第5期353-355,407,共4页
本文介绍了应用骨膜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新方法。手术采用改良的Smith-Peterson切口,切取以旋髂深动静脉为蒂的髂骨骨膜,然后将其移植于刮除坏死组织后的股骨头残腔中。带血循的骨膜也置于股骨头的残腔中,成骨后和股骨头融为一体... 本文介绍了应用骨膜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新方法。手术采用改良的Smith-Peterson切口,切取以旋髂深动静脉为蒂的髂骨骨膜,然后将其移植于刮除坏死组织后的股骨头残腔中。带血循的骨膜也置于股骨头的残腔中,成骨后和股骨头融为一体,防止了股骨头的塌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坏死 股骨 骨膜 移植术
下载PDF
带旋髂深动脉髂骨瓣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跟骨及软组织缺损
15
作者 叶文斌 郭志民 +1 位作者 丁真奇 陈长青 《临床骨科杂志》 2011年第5期515-517,共3页
目的探讨带旋髂深动脉髂骨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跟骨及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游离带旋髂深动脉髂骨瓣联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6例跟骨及软组织缺损患者。结果 6例皮瓣骨瓣全部成活。3例皮瓣发生部分边缘性坏死,... 目的探讨带旋髂深动脉髂骨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跟骨及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游离带旋髂深动脉髂骨瓣联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6例跟骨及软组织缺损患者。结果 6例皮瓣骨瓣全部成活。3例皮瓣发生部分边缘性坏死,经换药后创面愈合;1例因跟腱修复失败,二期行踝关节融合术。患者均获得6~20个月随访。术后小腿及足部均有良好外形及部分感觉,部分患者经锻炼后恢复承重功能。结论以带旋髂深动脉髂骨瓣联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跟骨及软组织缺损可行,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软组织损伤 跟骨 缺损 旋髂深动脉
下载PDF
旋髂深动脉的解剖学研究
16
作者 丁家明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1992年第3期5-8,共4页
观测100侧(男89,女31)旋髂深动脉的起点,起端口径及与股外侧皮神经的关系,为解剖学及临床提供了参考材料。
关键词 旋髂深动脉 起源 口径
下载PDF
成人带蒂旋髂深动脉髂骨瓣的应用解剖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余宏富 路云翔 +3 位作者 陈郁鲜 彭优 徐达政 李智勇 《新医学》 CAS 2021年第9期692-696,共5页
目的了解旋髂深动脉(DCIA)的起始、长度及与髂骨的关系,为带蒂DCIA髂骨瓣移植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解剖6具(男3具、女3具)甲醛水溶液固定的成人躯体标本的12支DCIA,系统观测DCIA的起始、长度及与... 目的了解旋髂深动脉(DCIA)的起始、长度及与髂骨的关系,为带蒂DCIA髂骨瓣移植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解剖6具(男3具、女3具)甲醛水溶液固定的成人躯体标本的12支DCIA,系统观测DCIA的起始、长度及与髂骨的关系。记录1例女性病例术中所测的髂骨瓣截骨大小、起始、长度及与髂骨的关系。结果6具成人躯体标本的12支DCIA均起源于髂外动脉,DCIA起始处外径为(2.26±0.21)mm,髂骨瓣血管蒂长为(5.89±0.33)cm,DCIA髂骨段长度为(1.34±0.29)cm,DCIA总长为(7.23±0.66)cm,DCIA与髂骨的垂直距离为(0.90±0.20)cm,男女及左右侧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例女性病例术中测得截取髂骨大小为4.0 cm×0.8 cm,DCIA与髂前上棘的垂直距离为1.1 cm,远端DCIA距髂骨的垂直距离为1.0 cm,最后在距髂前上棘1.5 cm处与腹腔的血管相通,该处DCIA血管外径为0.6 mm,最终获得的带蒂髂骨瓣血管蒂长度为7.8 cm。结论通过DCIA可获取的血管蒂长度较长,血管外径理想,切取髂前上棘上方骨瓣不仅能使血管蒂达到合适长度,且能够保证髂骨瓣具有有效的血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尸体解剖 股骨颈骨折 旋髂深动脉 髂骨瓣
下载PDF
精索静脉曲张的一种手术疗法——睾丸静脉与旋髂深静脉吻合 被引量:1
18
作者 龚奉璋 黄诗存 +3 位作者 李明义 刘亚国 徐达传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47-48,64,共2页
对35侧成人男尸的旋髂深静脉和腹环上方5cm 段的睾丸静脉作了解剖学观察,在此基础上我们对15例精索静脉曲张病人,进行睾丸静脉与旋髂深静脉吻合术,获得满意效果.
关键词 睾丸 精索静脉曲张 旋髂深静脉
下载PDF
应用旋髂深动脉皮瓣乳房再造的解剖学研究
19
作者 陈茹 穆籣 +4 位作者 张寒 张妍 刘温悦 严义坪 陈巍巍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8期1361-1364,1370,共5页
目的:探讨以旋髂深动脉及其分支为供应血管的旋髂深动脉皮瓣(Rubens'皮瓣)解剖学基础,为乳房再造尤其是组织缺损大的胸壁修复提供更多组织利用空间。方法:对4例8侧新鲜尸体标本进行大体解剖,以游标卡尺测量旋髂深动脉自髂外动脉发... 目的:探讨以旋髂深动脉及其分支为供应血管的旋髂深动脉皮瓣(Rubens'皮瓣)解剖学基础,为乳房再造尤其是组织缺损大的胸壁修复提供更多组织利用空间。方法:对4例8侧新鲜尸体标本进行大体解剖,以游标卡尺测量旋髂深动脉自髂外动脉发出起点位置、起点管径、分支数量、起点至第一分支距离、最粗穿支管径、主干血管长度等,并对1例2侧新鲜标本进行手术模拟。结果:在本次进行解剖学研究的4例8侧标本中,旋髂深动脉发自股动脉走行至髂外动脉处,起点外径平均为(3.97±0.86)mm,分支数量平均为(9.16±6.22)支,起点至第一分支距离平均为(15.87±9.24)mm,平均穿支数目为(3.12±1.34)支,最粗穿支管径平均为(1.48±1.02)mm,且与腹壁下动脉之间有丰富的血管网吻合,主干血管长度平均为(132.51±48.24)mm。在进行手术模拟的1例2侧新鲜标本中,以旋髂深动脉为蒂的Rubens'皮瓣包含层次依次为皮肤、皮下组织、部分腹外斜肌、部分腹内斜肌、部分腹横肌肌袖,皮瓣体表范围长轴平均为(13.21±2.33)cm,短轴平均为(6.42±2.12)cm。对其中1例模拟成功的皮瓣用排水法测得的皮瓣体积为146.8 mL。结论:以旋髂深动脉及其分支为供应血管的Rubens'皮瓣,紧邻腹部皮瓣,利用人体髂腰部组织量较大的特点,切取皮瓣后对供区损伤较小,既有明显的瘦腰效果,又是延伸腹部皮瓣进行乳房再造及胸壁缺损修复的较好手段,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bens'皮瓣 旋髂深动脉 乳房再造 解剖学
下载PDF
CT血管造影在血管化髂骨肌瓣临床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兰玉燕 孙黎波 +1 位作者 张力 周航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3-306,共4页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在血管化髂骨肌瓣临床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9月,收治的12例拟行血管化髂骨肌瓣修复手术的患者。术前行CT血管造影,利用影像工作站(Philips Medical Systems),观察并测...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在血管化髂骨肌瓣临床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9月,收治的12例拟行血管化髂骨肌瓣修复手术的患者。术前行CT血管造影,利用影像工作站(Philips Medical Systems),观察并测量旋髂深动脉(deep circumflex iliac artery,DCI)起始管径、起始点与双侧髂前上棘连线的成角以及起始点至髂前上棘的距离。依据成角的角度及距离行旋髂深动脉起始点体表定位,并模拟血管化髂骨肌瓣切取。结果:旋髂深动脉起始管径(2.8±0.61)mm,旋髂深动脉起始点与双侧髂前上棘连线的成角(55±1.7)°,旋髂深动脉起始点距髂前上棘的距离为(65.1±1.24)mm。依据重建影像可以成功模拟血管化髂骨肌瓣的切取。结论:CT血管造影可以准确显示旋髂深动脉的解剖位置,能够指导血管化髂骨肌瓣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血管造影 旋髂深动脉 髂骨肌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