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深度学习模型及组合模型的沙漠面积预测研究
1
作者 陈省 张建杰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0-176,共7页
沙漠化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影响着许多国家和地区。准确地预测沙漠面积对于制定有效的沙漠化防治策略至关重要。文中使用不同的模型对沙漠面积进行预测,试图找到一种预测准确度高且性能优良的模型。以新疆若羌县东部地区沙漠为研究对象... 沙漠化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影响着许多国家和地区。准确地预测沙漠面积对于制定有效的沙漠化防治策略至关重要。文中使用不同的模型对沙漠面积进行预测,试图找到一种预测准确度高且性能优良的模型。以新疆若羌县东部地区沙漠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ARIMA、RNN、LSTM、GRU、ARIMA-RNN、ARIMA-LSTM、ARIMA-GRU模型对沙漠面积进行预测,使用均方误差、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评估模型的性能。实验发现:ARIMA模型预测准确度最低且模型性能最差,深度学习模型的预测准确度最高可达约96.74%;组合模型的预测准确度最低可达约93.08%,其中ARIMA-GRU组合模型的预测准确度最高约为97.46%。实验表明,深度学习模型在沙漠面积预测中预测准确度高且性能良好,组合模型能够提高沙漠面积预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能避免单一模型预测的局限性和风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化 深度学习 组合模型 沙漠面积 模型预测 ARIMA
下载PDF
Stable oxygen-hydrogen isotopes reveal water use strategies of Tamarix taklamakanensis in the Taklimakan Desert, China 被引量:6
2
作者 DONG Zhengwu LI Shengyu +3 位作者 ZHAO Ying LEI Jiaqiang WANG Yongdong LICongjuan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20年第1期115-129,共15页
Tamarix taklamakanensis,a dominant species in the Taklimakan Desert of China,plays a crucial role in stabilizing sand dunes and maintaining regional ecosystem stability.This study aimed to determine the water use stra... Tamarix taklamakanensis,a dominant species in the Taklimakan Desert of China,plays a crucial role in stabilizing sand dunes and maintaining regional ecosystem stability.This study aimed to determine the water use strategies of T.taklamakanensis in the Taklimakan Desert under a falling groundwater depth.Four typical T.taklamakanensis nabkha habitats(sandy desert of Tazhong site,saline desert-alluvial plain of Qiemo site,desert-oasis ecotone of Qira site and desert-oasis ecotone of Aral site)were selected with different climate,soil,groundwater and plant cover conditions.Stable isotope values of hydrogen and oxygen were measured for plant xylem water,soil water(soil depths within 0–500 cm),snowmelt water and groundwater in the different habitats.Four potential water sources for T.taklamakanensis,defined as shallow,middle and deep soil water,as well as groundwater,were investigated using a Bayesian isotope mixing model.It was found that groundwater in the Taklimakan Desert was not completely recharged by precipitation,but through the river runoff from snowmelt water in the nearby mountain ranges.The surface soil water content was quickly depleted by strong evaporation,groundwater depth was relatively shallow and the height of T.taklamakanensis nabkha was relatively low,thus T.taklamakanensis primarily utilized the middle(23%±1%)and deep(31%±5%)soil water and groundwater(36%±2%)within the sandy desert habitat.T.taklamakanensis mainly used the deep soil water(55%±4%)and a small amount of groundwater(25%±2%)within the saline desert-alluvial plain habitat,where the soil water content was relatively high and the groundwater depth was shallow.In contrast,within the desert-oasis ecotone in the Qira and Aral sites,T.taklamakanensis primarily utilized the deep soil water(35%±1%and 38%±2%,respectively)and may also use groundwater because the height of T.taklamakanensis nabkha was relatively high in these habitats and the soil water content was relatively low,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the reduced groundwater depth due to excessive water resourc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by surrounding cities.Consequently,T.taklamakanensis showed distinct water use strategies among the different habitats and primarily depended on the relatively stable water sources(deep soil water and groundwater),reflecting its adaptations to the different habitats in the arid desert environment.These findings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n determining the water sources and water use strategies of T.taklamakanensis in the Taklimakan Dese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marix taklamakanensis water use strategies stable isotopes Bayesian isotope mixing model deep soil water GROUNDWATER Taklimakan desert
下载PDF
南疆沙漠区超深层高密度地震采集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徐雷良 宋智强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3-92,共10页
中国新疆南部沙漠区奥陶系油气储量丰富,是西部地区重要的油气勘探开发领域。该区地质目标勘探存在三方面难点,包括目的层埋藏深(一般超过7000 m)、地质目标是小尺度断溶体、地表为巨厚沙漠,常规地震采集资料的分辨率难以满足油气开发... 中国新疆南部沙漠区奥陶系油气储量丰富,是西部地区重要的油气勘探开发领域。该区地质目标勘探存在三方面难点,包括目的层埋藏深(一般超过7000 m)、地质目标是小尺度断溶体、地表为巨厚沙漠,常规地震采集资料的分辨率难以满足油气开发需求。高密度地震采集技术是目前业界公认的解决隐蔽油气藏开发的重要技术,在中国东部地区已取得显著效果。将高密度地震采集技术引入南疆沙漠区进行试验研究,形成了针对南疆沙漠超深目标的小组合+高密度采集技术,其中25 m×25 m面元、约400次覆盖、330万/km2炮道密度、横纵比0.7是适用于该区的观测系统参数,两串小组合+适中的井深药量对拓宽高频效果显著。最终断溶体成像精度得到显著提高,表明上述地震采集技术组合适用于南疆沙漠超深层目标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疆沙漠超深层 高密度 小组合 观测系统 面元 覆盖次数 走滑断裂
下载PDF
沙漠深层地震资料层间多次波压制方法研究
4
作者 杨金龙 《中国科技纵横》 2023年第12期95-97,共3页
沙漠地区受复杂近地表和复杂地质条件的影响,深层地震资料信噪比低,有效信号弱,多次波能量强,现有的数据驱动的多次波预测和压制方法很难奏效,严重影响工区构造、断裂及储层的成像质量,造成综合解释的困难。因此,针对沙漠深层地震资料特... 沙漠地区受复杂近地表和复杂地质条件的影响,深层地震资料信噪比低,有效信号弱,多次波能量强,现有的数据驱动的多次波预测和压制方法很难奏效,严重影响工区构造、断裂及储层的成像质量,造成综合解释的困难。因此,针对沙漠深层地震资料特点,提出一种在提高资料信噪比的基础上多方法联合多次波压制的新思路。西部某沙漠区实际资料的测试结果表明:新思路提高了沙漠审查资料信噪比,有效压制了深层多次波,保护了有效信号,进一步提高了地震资料中断裂和储层成像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地区 深层资料 低信噪比 五维规则化 逆散射级数 多次波压制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复杂沙漠背景SAR目标检测 被引量:10
5
作者 夏勇 田西兰 +1 位作者 常沛 蔡红军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5-309,318,共6页
SAR目标检测,因成像场景大、背景复杂多变而极具挑战。传统基于恒虚警率的SAR目标检测方法极易受背景干扰。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复杂沙漠背景SAR目标端对端检测识别系统。即采用小规模沙漠背景下的SAR图像数据对Faster-... SAR目标检测,因成像场景大、背景复杂多变而极具挑战。传统基于恒虚警率的SAR目标检测方法极易受背景干扰。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复杂沙漠背景SAR目标端对端检测识别系统。即采用小规模沙漠背景下的SAR图像数据对Faster-RCNN网络进行迁移训练,一体化完成典型目标的检测与识别。基于合成数据集Desert-SAR的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检测速度更快、准确率更高、鲁棒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沙漠背景 合成孔径雷达 目标检测
下载PDF
新疆金窝子矿区深穿透地球化学对比研究 被引量:31
6
作者 王学求 刘占元 +2 位作者 叶荣 程志中 傅渊慧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47-250,254,共5页
在新疆金窝子金矿区,利用2种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金属活动态提取方法和电地球化学方法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这些方法可以在隐伏矿上方有效地发现异常。在干旱荒漠区由于氧化作用和蒸发作用强烈,地表形成氧化地球化学障和大量盐类... 在新疆金窝子金矿区,利用2种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金属活动态提取方法和电地球化学方法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这些方法可以在隐伏矿上方有效地发现异常。在干旱荒漠区由于氧化作用和蒸发作用强烈,地表形成氧化地球化学障和大量盐类的蒸发地球化学障,这些地球化学障可以捕获由深部迁移至地表的含矿信息,因此,用深穿透地球化学的铁锰氧化物膜提取和盐类蒸发障良好导电性能的电提取可以有效地指示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穿透地球化学 隐伏矿 干旱荒漠 对比试验 金属活动态提取方法 电地球化学方法 探矿
下载PDF
阿拉善沙漠湿沙层水分来源同位素示踪 被引量:17
7
作者 陈建生 陈茜茜 王婷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6-206,共11页
为弄清阿拉善沙漠湿沙层的水分来源,在该地区进行了人工模拟降水入渗的示踪试验。模拟单次降水量为59 mm,观察剖面最大入渗深度仅为46 cm,这一结果表明该地区的降水几乎不能通过沙层入渗到地下水中。对4个沙丘湿沙层剖面中不同深度的含... 为弄清阿拉善沙漠湿沙层的水分来源,在该地区进行了人工模拟降水入渗的示踪试验。模拟单次降水量为59 mm,观察剖面最大入渗深度仅为46 cm,这一结果表明该地区的降水几乎不能通过沙层入渗到地下水中。对4个沙丘湿沙层剖面中不同深度的含水率、Cl-、δD与δ18O进行了分析,数据显示在蒸发能力极强的阿拉善地区,地下水是以薄膜水的形式,通过蒸发、凝结向地表运动,最终蒸发排泄。泉水、井水、湖水与土壤水中的同位素特征表明具有相同的补给源,均来自于地下水。推断横穿阿拉善地块的杂多-雅布赖断裂带与狼山-日喀则断裂带中可能存在地下水深循环通道,青藏高原河流、湖泊的渗漏水可能是阿拉善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示踪 地下水深循环 阿拉善沙漠 模拟降水试验
下载PDF
干旱戈壁区金属元素的垂向变化与分散——以新疆金窝子金矿为例 被引量:5
8
作者 文雪琴 王学求 +3 位作者 叶荣 刘占元 程志中 迟清华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8-44,51,共8页
本文选择被风化物覆盖(4米至几十米厚)的金窝子金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矿体上方风化层和非矿上方的垂直剖面中的各种金属元素的总量及活动态含量,以获得金属元素在风化层中的活动规律,为化探找矿提供方法依据。结果发现金等的某种活动... 本文选择被风化物覆盖(4米至几十米厚)的金窝子金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矿体上方风化层和非矿上方的垂直剖面中的各种金属元素的总量及活动态含量,以获得金属元素在风化层中的活动规律,为化探找矿提供方法依据。结果发现金等的某种活动态的分布模式在矿体上方呈现双层分布,即他们趋向于在垂直剖面的底部与顶部富集,而在中部降低。可以解释为元素在剖面底部风化层中的富集是由于金继承了矿体的风化产物,而在地表或近地表的富集是由于从矿体迁移至地表的元素被粘土物质和铁锰氧化物膜所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穿透地球化学 元素地球化学变化 迁移机制 荒漠覆盖区 金窝子金矿
下载PDF
新疆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荒漠优势种体内的水分来源 被引量:22
9
作者 马辉英 杨晓东 +4 位作者 吕光辉 何学敏 张雪妮 汪溪远 李岩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29-840,共12页
植物体内各水分来源的比例反映植物的适应特征,在水分作为限制因子的荒漠区,其更是物种间生态位分化、荒漠多样性维持的重要机理之一。通过检测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内4个生境(荒漠、河岸林、盐沼地和沙丘)的8科14种优势种的木质部,以... 植物体内各水分来源的比例反映植物的适应特征,在水分作为限制因子的荒漠区,其更是物种间生态位分化、荒漠多样性维持的重要机理之一。通过检测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内4个生境(荒漠、河岸林、盐沼地和沙丘)的8科14种优势种的木质部,以及当地河水、地下水、4层不同深度(0—40,40—70,70—100 cm和100—150 cm)土壤水的稳定氧同位素值(δ^(18)O),估算各物种和各科植物体内各种水分来源的比例,随后依据根系的空间位置再将14种植物分成13个中深根系和1个浅根系物种,进一步利用δ^(18)O值分析深浅根系植物间的水分差别,以及各水源间的补给关系。结果表明:(1)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内,不同物种体内水分来源存在差别。将所有优势物种按科属归类后,类似物种水平,不同科属植物体内的水分来源也存在差别;(2)地下水是大部分植物的主要补给水源,多数植物很少利用0—40 cm表层土壤水;(3)深浅根系植物的水分来源不同,深根系植物主要利用地下水和河水,而浅根系植物主要利用土壤水;(4)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内,地下水补给河水,随后两者共同从土壤深层至浅层依次补给土壤水。综上可知:干旱荒漠内,水源可利用性的多样化,导致不同区域植物体内各水分来源的比例存在差别。在离河岸距离、地下水位高低、土壤表层盐渍化程度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多年生和盐渍环境生长的植物,趋向于吸收地下水、河水和深层土壤水,相反,一年生或短命植物趋向于利用其能触及到的各种水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来源 Δ18O 深根系植物 浅根系植物 荒漠 大气凝结水
下载PDF
顺北超深断控体地震多信息约束速度建模 被引量:13
10
作者 朱立华 马灵伟 +2 位作者 白英哲 蔡杰雄 高厚强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64-873,共10页
奥陶系碳酸盐岩断控体是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重要的油气储集类型,深大走滑断裂控制着该类断控体储层的发育与分布。由于走滑断裂断距小,断控体储层非均质性强,加之沙漠地表、二叠系高速火成岩及目的层埋藏深度大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使得超... 奥陶系碳酸盐岩断控体是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重要的油气储集类型,深大走滑断裂控制着该类断控体储层的发育与分布。由于走滑断裂断距小,断控体储层非均质性强,加之沙漠地表、二叠系高速火成岩及目的层埋藏深度大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使得超深走滑断裂成像准确性差、精度低,从而制约了顺北油田的勘探开发。针对上述问题,采用多信息约束的速度建模策略,提高了速度建模精度,提升了断控体的成像品质。首先,通过精细的地震预处理消除浅表层影响,获得较高品质的叠前时间偏移成像地震资料;其次,利用叠前时间偏移成像资料开展地震属性分析,获取二叠系火成岩和深大断裂的构造和属性信息;第三,将构造和属性信息作为约束条件开展火成岩局部层析速度建模和断控体高斯束速度建模,如此反复迭代,提高了二叠系火成岩和深大断裂速度建模精度,有效消除了火成岩岩性及速度横向变化引起的假断裂,提高了深大断裂的成像精度。形成的超深断控体多信息约束速度建模方法与流程成功应用于顺北地区,实现了超深断控体储层的地震高精度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地表 超深断控体 多信息约束 火成岩建模 深大断裂建模
下载PDF
腾格里沙漠人工植被区固沙灌木影响深层土壤水分的动态模拟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定海 李新荣 陈永乐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273-3279,共7页
灌木是我国沙漠地区主要的优势植物类型,固沙灌木的存在有益于沙丘的固定进而有利于退化沙漠生态系统的生态恢复。基于腾格里沙漠沙坡头地区50多年的人工植被区长期观测研究,建立生态-水文模型模拟了该地区固沙灌木盖度和深层土壤水分... 灌木是我国沙漠地区主要的优势植物类型,固沙灌木的存在有益于沙丘的固定进而有利于退化沙漠生态系统的生态恢复。基于腾格里沙漠沙坡头地区50多年的人工植被区长期观测研究,建立生态-水文模型模拟了该地区固沙灌木盖度和深层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固沙灌木的建立改变了沙区原有的生态-水文过程,在固沙灌木建立40多年后,固沙灌木的盖度和深层土壤水分达到了新的平衡状态。灌木盖度逐渐稳定在(10±0.9)%左右,而深层土壤水分稳定在(2.58±0.2)%左右。因此,在年均降雨量为186mm的腾格里沙漠沙坡头地区,土壤水分的最大植被承载力为:灌木和生物土壤结皮的盖度分别维持在10%和60%,深层土壤水分维持在3%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沙灌木 灌木盖度 深层土壤水分 生态-水文模型 腾格里沙漠
下载PDF
贵州岩溶石漠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初探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竹如 李明琴 +1 位作者 李燕 朱克亮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3年第5期43-46,共4页
通过对贵州麻山地区、北盘江峡谷区、安顺地区石漠化现状的调查,从碳酸盐类岩石组合、沉积相、水文地质和地貌条件分析,认为:厚层、质纯的碳酸盐类岩石连续沉积累计厚度大的地区,易发生石漠,是其形成的物质基础;在贵州高原向北、东、南... 通过对贵州麻山地区、北盘江峡谷区、安顺地区石漠化现状的调查,从碳酸盐类岩石组合、沉积相、水文地质和地貌条件分析,认为:厚层、质纯的碳酸盐类岩石连续沉积累计厚度大的地区,易发生石漠,是其形成的物质基础;在贵州高原向北、东、南三面倾斜的斜坡上,“乌江期”地貌发育形成的峰丛峡谷、峰丛洼地中,内外自然营力作用是石漠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河流溯源侵蚀尚未进入的分水岭上,残丘溶原、峰林盆地中,为岩溶生态良好区,但因不合理的人文开发诱发石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岩溶石漠化 碳酸盐岩组合 地下水埋深 岩溶地貌类型 水文地质 地貌
下载PDF
B-P混杂纤维沙漠砂混凝土深梁受剪分形特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罗玲 李桐 +1 位作者 刘雪梅 王博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1-69,M0006,共10页
以沙漠砂替代率、纤维掺量以及纤维混杂比为变量,制作9根尺寸为1800 mm×200 mm×500 mm的深梁,以位移控制加载进行受剪试验。运用分形理论对深梁加载全过程中表面裂缝发展进行定量分析,探讨了深梁表面裂缝分形维数与分级荷载... 以沙漠砂替代率、纤维掺量以及纤维混杂比为变量,制作9根尺寸为1800 mm×200 mm×500 mm的深梁,以位移控制加载进行受剪试验。运用分形理论对深梁加载全过程中表面裂缝发展进行定量分析,探讨了深梁表面裂缝分形维数与分级荷载、极限荷载、跨中挠度以及损伤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纤维的掺入有效抑制了深梁表面裂缝的发展。无论是在加载过程中还是在极限荷载状态下,深梁表面裂缝均具有良好的分形特征,极限荷载作用下的分形维数在1.3附近。分形维数与分级荷载、跨中挠度呈对数关系,拟合系数均在0.94以上。随着荷载的增大,深梁表面裂缝的复杂程度与其内部的损伤程度同步增大,两者拟合程度较高且成指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砂混凝土 分形维数 混杂纤维 深梁
下载PDF
大直径顶管穿越沙漠深部护壁浆液体系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李昌 赵跃奇 +2 位作者 隆威 郭银来 朱自强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3-172,共10页
大直径顶管穿越沙漠深部顶进阻力大、地层稳定性差、易垮塌、冒顶、护壁困难,砂层多夹有最大直径达4 cm的圆砾,管道最大埋深达50 m,国内外尚无顶管护壁浆液能有效稳定深部砂层降低顶进阻力。本文提出粘土-CMC聚合物浆液用作沙漠深部大... 大直径顶管穿越沙漠深部顶进阻力大、地层稳定性差、易垮塌、冒顶、护壁困难,砂层多夹有最大直径达4 cm的圆砾,管道最大埋深达50 m,国内外尚无顶管护壁浆液能有效稳定深部砂层降低顶进阻力。本文提出粘土-CMC聚合物浆液用作沙漠深部大直径顶管护壁,探讨浆液护壁及渗透机理,研究浆液性能随材料加量变化的关系,重点分析流变性、失水造壁性、润滑性的变化规律,得出浆液最优化配比。工程应用表明,该护壁浆液能有效稳定砂层,保护隧洞,降低顶进阻力,大直径顶管成功穿越沙漠深部,最大轴线偏差未超过50 mm,顶力未出现急速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顶管 护壁浆液 沙漠深部 失水造壁性
下载PDF
沙漠砂混凝土深梁裂缝试验
15
作者 秦拥军 张逸飞 +1 位作者 李向阳 杨雳鹏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59-763,769,共6页
为了对沙漠砂混凝土深梁裂缝进行研究,设计了沙漠砂掺量、剪跨比、箍筋配筋率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因素,对9根沙漠砂混凝土深梁进行试验。试件采用位移控制的方式进行加载,根据不同国家规范中深梁裂缝宽度的计算公式对沙漠砂混凝土深梁的最... 为了对沙漠砂混凝土深梁裂缝进行研究,设计了沙漠砂掺量、剪跨比、箍筋配筋率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因素,对9根沙漠砂混凝土深梁进行试验。试件采用位移控制的方式进行加载,根据不同国家规范中深梁裂缝宽度的计算公式对沙漠砂混凝土深梁的最大裂缝宽度进行了理论值计算,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同一剪力值下,试件裂缝宽度随着剪跨比、混凝土强度、箍筋配筋率的增加,分别呈现增大、减小、减小的趋势,随沙漠砂掺量的增加则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将美国ACI 318-11、欧洲EN 1992-1-1:2004和中国GB 50010—2010规范中的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发现中国规范对沙漠砂混凝土深梁最大裂缝宽度进行的理论值计算与试验值最为接近,且变异系数较小,建议采用中国规范进行最大裂缝宽度理论值的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砂混凝土 深梁 最大裂缝宽度 剪跨比 箍筋配筋率
下载PDF
干旱荒漠景观区金属微粒迁移机制浅析
16
作者 刘攀峰 文美兰 +3 位作者 张佳莉 罗先熔 郑超杰 高文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33,共15页
干旱荒漠景观区面积辽阔,找矿潜力巨大,受限于常规地球化学勘查方法,被认为是勘查地球化学的难点重点区。本研究简要总结干旱荒漠景观区潜在的金属微粒向上迁移的机制,依据其作用范围分为:潜水面以下的机制,包括地下水作用、压力泵机制... 干旱荒漠景观区面积辽阔,找矿潜力巨大,受限于常规地球化学勘查方法,被认为是勘查地球化学的难点重点区。本研究简要总结干旱荒漠景观区潜在的金属微粒向上迁移的机制,依据其作用范围分为:潜水面以下的机制,包括地下水作用、压力泵机制、地气流和电化学迁移机制;潜水面以上的机制,包括毛细管作用、植物吸收、气态物质迁移和生物扰动。研究中介绍各迁移机制的作用原理、有效性及其局限性,认为每种机制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均能以不同形式运移相关的金属微粒,但由于复杂的地形地貌、漫长的地质演化,任何机制不可能独立单一地存在,彼此间相互协同作用。另外,潜水面以上与包气带有关的机制主要发生在沉积地段的运移覆盖层中,在开展深穿透地球化学(地气类方法、选择性提取方法、植物地球化学方法和地球电化学方法)找矿之前,有必要了解研究区古气候、沉积物性质和地貌演化史,便于合理选择采样层位和采样介质,尽可能发现由金属运移机制引起的综合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穿透地球化学 迁移机制 金属微粒 干旱荒漠景观区
下载PDF
半干旱荒漠草原覆盖区地气测量方法研究——以内蒙古维拉斯托锌铜多金属矿床为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郭祥义 叶荣 +4 位作者 鲁美 韩志轩 王永康 张文慧 王可祥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89-800,共12页
半干旱荒漠草原是我国重要的地貌景观类型,由于长期受风成沙的干扰,常规化探方法在该区找矿效果不理想。本文以位于内蒙古半干旱荒漠草原覆盖区的维拉斯托锌铜多金属矿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地气测量实验。同时,为筛选地气组分中的有效指示... 半干旱荒漠草原是我国重要的地貌景观类型,由于长期受风成沙的干扰,常规化探方法在该区找矿效果不理想。本文以位于内蒙古半干旱荒漠草原覆盖区的维拉斯托锌铜多金属矿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地气测量实验。同时,为筛选地气组分中的有效指示元素,对矿石矿物进行了采样分析。结果表明该矿区矿石矿物主要为闪锌矿、黄铜矿、磁黄铁矿、毒砂,成矿元素主要为Cu、Zn、Ag、As、Fe,部分矿石中Pb、Bi、Cd、Mn、Ni含量较高。地气组分中异常元素种类与矿石成矿及伴生元素一致,且异常位置与隐伏矿体基本吻合。地气与矿石、围岩的稀土元素(REE)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图解显示,异常区地气REE配分特征与矿石接近,说明地气成分继承了隐伏矿体的地球化学信息。以上研究证明地气测量可作为半干旱荒漠草原覆盖区寻找隐伏锌铜多金属矿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荒漠草原 深穿透地球化学 地气测量 锌铜多金属矿 维拉斯托 内蒙古
下载PDF
西部沙漠区中深层地震数据近地表Q补偿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一惠 王小卫 +2 位作者 张涛 赵玉莲 杨维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44-953,共10页
中国西部沙漠地区采集的地震数据分辨率低,且频带较窄,这主要是由近地表低降速带对地震波的吸收衰减作用所致。因此,降低近地表低降速带对地震波的吸收衰减作用和提高地震数据的分辨率对沙漠工区地震数据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概述... 中国西部沙漠地区采集的地震数据分辨率低,且频带较窄,这主要是由近地表低降速带对地震波的吸收衰减作用所致。因此,降低近地表低降速带对地震波的吸收衰减作用和提高地震数据的分辨率对沙漠工区地震数据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概述了谱比法和峰值频移法的方法原理;然后将这两种方法应用于西部某沙漠工区地震勘探资料的Q值估计,并分析其适用条件与补偿效果,用于指导选择适合工区的Q值估计方法;通过对比相位补偿、振幅补偿和相位振幅同时补偿方法的不同效果,形成一套适用于研究工区的近地表Q值求取与补偿的处理流程。数值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谱比法,峰值频移法对近地表低速层的Q值估计更适合本工区;且相位振幅组合补偿方法对地震波的吸收衰减补偿作用效果显著。中深层地震数据的补偿结果表明,将利用峰值频移法估算得到的Q值与相位振幅组合补偿方法相结合,既可保持地震数据低频成分,又有效提高了地震数据的高频成分,进而有效拓宽了地震数据的频带,提高了地震数据的分辨率和信噪比,使得复杂构造区域的成像更加清晰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品质因子 Q补偿 谱比法 峰值频移法 近地表吸收衰减 提高分辨率 西部沙漠区 中深层
下载PDF
基于卷积网络的沙漠腹地绿洲植物群落自动分类方法 被引量:16
19
作者 尼加提.卡斯木 师庆东 +2 位作者 刘素红 比拉力.依明 李浩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17-225,共9页
为解决沙漠腹地绿洲遥感图像植物群落背景较易混淆,仅用传统的基于像元光谱信息的图像处理方法未能充分利用其图像特征信息,使得提取效果不佳的问题,针对地物类内特征复杂、类间边界模糊的特点,以连续分布的区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 为解决沙漠腹地绿洲遥感图像植物群落背景较易混淆,仅用传统的基于像元光谱信息的图像处理方法未能充分利用其图像特征信息,使得提取效果不佳的问题,针对地物类内特征复杂、类间边界模糊的特点,以连续分布的区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植物群落自动分类方法。切分无人机影像获得规则块图像,利用基于CNN的VGGNet和Res Net模型分别对块图像的特征进行抽象与学习,以自动获取更加深层抽象、更具代表性的图像块深层特征,从而实现对植物群落分布区域的提取,以原图像与结果图像叠加的形式输出植物群落自动分类结果。采用了不同梯度的样本数量作为训练样本,利用文中提出的方法分析了不同梯度的训练样本数量对自动分类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训练样本数量对分类精度具有明显的影响;提高其泛化能力后,Res Net50模型与VGG19模型的建模精度从86. 00%、83. 33%分别提升到92. 56%、90. 29%; Res Net50模型分类精度为83. 53%~91. 83%,而VGG19模型分类精度为80. 97%~89. 56%,与传统的监督分类方法比较,深度卷积网络明显提高了分类精度。分类结果表明,训练样本数量不低于200时,基于CNN的Res Net50模型表现出最佳的分类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腹地 植物群落 自动分类 CNN深度卷积网络 VGGNet模型 ResNet模型
下载PDF
沙特近海典型沙漠地质条件下的深基坑降水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存利 《中国港湾建设》 2015年第9期51-53,共3页
结合工程实例对沙特朱拜勒冷却水工程的泵房深基坑降水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对轻型井点和明排两种降水技术的结合、创新应用进行了阐述,全面验算和验证了在沙特近海典型沙漠地质条件下深基坑"1.5级轻型井点+护脚明排"降水方法... 结合工程实例对沙特朱拜勒冷却水工程的泵房深基坑降水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对轻型井点和明排两种降水技术的结合、创新应用进行了阐述,全面验算和验证了在沙特近海典型沙漠地质条件下深基坑"1.5级轻型井点+护脚明排"降水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井点降水 护脚明排降水 沙特 近海沙漠地质 深基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