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lood Flow Simulation in the Femoral Artery
1
作者 Camilo A.Naranjo Andrés F.Villa +3 位作者 Juan C.Vélez Ricardo A.Prato Alberto J.Cadena Juan P.Tello 《Journal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S CSCD 2018年第3期269-279,共11页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lood flow simulation in two dimensions over the real geometry of the femoral artery. The Navier-Stokes equations are solved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to obtain the di...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lood flow simulation in two dimensions over the real geometry of the femoral artery. The Navier-Stokes equations are solved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to obtain the distributions of the blood pressure and flow velocity in multiple instants of time and different places of the femoral artery and thus determine the current condition of the blood vessels. The velocity field shows a laminar behavior,where, the velocity is higher in the center of the artery and decreases as the blood flow approaches artery walls. In spite of all artery and blood flow properties not being considered, the values of pressure and velocity obtained are within the normal ranges. Finally the model is used to verify if there exist irregularities in the blood flow in both healthy subjects and sick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ood flow femoral artery finite elements NAVIER-STOKES PRESSURE VELOCITY
下载PDF
颈内动脉狭窄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
2
作者 彭红梅 张东威 +2 位作者 左涛 刘宝治 陈阳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0期1273-1280,共8页
目的:基于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条件,探究对颈内动脉进行不同程度人工干预狭窄的颈动脉模型的血流动力学特性,并从血流动力学角度分析颈内动脉位置处产生狭窄及由于其狭窄导致脑部供血疾病的原因。方法:采集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提供的... 目的:基于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条件,探究对颈内动脉进行不同程度人工干预狭窄的颈动脉模型的血流动力学特性,并从血流动力学角度分析颈内动脉位置处产生狭窄及由于其狭窄导致脑部供血疾病的原因。方法:采集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提供的健康个体二维CT数据,应用医学建模软件MIMICS20.0将二维的颈动脉CT数据进行三维模型重建,然后借助3-Matic Medical软件,对颈动脉模型中的颈内动脉同一位置进行不同程度的人为干预狭窄,得到颈内动脉25%、50%、75%狭窄程度的颈动脉模型。经格式转化、边界条件设置、网格划分等操作后,导入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14.5进行颈动脉血管及血液两相流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与分析。结果:比较颈内动脉同一位置3种不同狭窄程度下的血液流线及速度矢量图可知,随着狭窄程度的增大,颈动脉窦处血液的涡旋流动现象迅速减弱,而颈内动脉狭窄处上方和下方血液出现明显的涡旋流动,并且血液流动出现选择性偏流。颈内动脉狭窄程度从25%到50%再到75%的过程中,狭窄处的血管壁面压力始终较低,狭窄下方的血管壁面压力逐渐增大,为高压力区域。狭窄处为高切应力区域,并且狭窄位置上方和下方的低切应力范围明显变大。结论: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人为干预狭窄获取模型的技术进行实验研究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颈内动脉狭窄从25%到50%再到75%时,颈动脉的血液流场发生明显改变,颈内动脉出现明显的涡旋流动现象,血管壁面的力学性质也发生一定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狭窄 三维血管重建 数值模拟 两相流 计算流体力学
下载PDF
基于Bi-UNet的无创动脉血压波形重建算法 被引量:1
3
作者 潘嘉婷 梁丽诗 陈真诚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66-71,共6页
提出了一种非侵入性的深度学习方法,用于光电容积脉搏波信号重构动脉血压信号。设计的Bi-UNet模型采用U-Net作为特征提取器,设计了双向时间处理器模块,用于提取基于个体模型的时间依赖信息。双向时间处理器模块利用BiLSTM网络有效地分... 提出了一种非侵入性的深度学习方法,用于光电容积脉搏波信号重构动脉血压信号。设计的Bi-UNet模型采用U-Net作为特征提取器,设计了双向时间处理器模块,用于提取基于个体模型的时间依赖信息。双向时间处理器模块利用BiLSTM网络有效地分析正向和反向的时间序列数据。此外,笔者采用了深度监督方法,即训练模型关注数据的各个层面特征,以提高预测波形的准确性。本文模型在重要的动脉血压波形指标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血压上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达到了2.89、1.55和1.52 mmHg,标准差分别达到了2.43、1.79和1.47 mmHg。这些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相比现有技术的优越性,并展示了其在实施和应用中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重建 无创 动脉血压波形 光电容积脉搏波 深度学习
下载PDF
血塞通注射液联合气压治疗仪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何春磊 张帅杰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7期98-100,共3页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联合气压治疗仪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9月该院收治的103例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1例与观察组52例。对照组采用气压治疗仪治疗,观察组...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联合气压治疗仪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9月该院收治的103例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1例与观察组52例。对照组采用气压治疗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治疗前后股静脉血流水平、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D-二聚体(D-D)]水平、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77%(3/52),低于对照组的21.57%(1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股静脉血流平均速度、血流峰速度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T、APTT均长于对照组,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两组D-D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M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血塞通注射液联合气压治疗仪预防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显著,可改善凝血功能指标水平,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运动功能,其效果优于单纯气压治疗仪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偏瘫 下肢深静脉血栓 血塞通注射液 气压治疗仪 股静脉血流 凝血功能
下载PDF
一种基于Fractal-DenseNet的电磁血管断层图像重建算法
5
作者 杨丹 王雨佳 +1 位作者 辛采凝 徐彬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31-937,共7页
针对电磁血管断层图像重建中存在的欠定性、病态性,提出一种基于Fractal-DenseNet的电磁血管断层图像重建算法.基于血流磁电耦合效应的血管断层图像重建原理,将FractalNet的分形思想与DenseNet的密集紧密连接思想相结合,构建了一种适用... 针对电磁血管断层图像重建中存在的欠定性、病态性,提出一种基于Fractal-DenseNet的电磁血管断层图像重建算法.基于血流磁电耦合效应的血管断层图像重建原理,将FractalNet的分形思想与DenseNet的密集紧密连接思想相结合,构建了一种适用于反演血液流速分布的Fractal-DenseNet网络模型,用于血管断层图像重建.通过人体前臂尺动脉血流磁电耦合测量模型,建立血管断层剖面流速和血流磁电效应引起的电压信号的对应数据对,分别作为网络模型输入和输出;通过监督学习,实现基于血管断层流速分布的血管断层图像重建.结果表明:Fractal-DenseNet重建结果的均方根误差和相关系数分别为0.0078,99.28%;本文算法具有良好的抗噪性,可在复杂边界条件下实现血管断层图像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断层图像重建 Fractal-DenseNet 血流磁电耦合效应 人体前臂尺动脉 监督学习
下载PDF
下肢气压仪预防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及其对凝血指标的影响
6
作者 段兴兴 梁未丹 梁燕宁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7期1162-1164,1148,共4页
目的:探讨下肢气压仪预防宫外孕失血性休克(Hemorrhagic shock,HS)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效果及其对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我科收治的80例宫外孕H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 目的:探讨下肢气压仪预防宫外孕失血性休克(Hemorrhagic shock,HS)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效果及其对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我科收治的80例宫外孕H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护理组和气压仪组,各40例。护理组采取集束化护理,气压仪组在护理组基础上增加下肢气压仪干预。对比两组患者DVT发生率、凝血指标、下肢静脉血流速度。结果:气压仪组、护理组发生DVT的例数分别为1例、8例。气压仪组的DVT发生率显著低于护理组(χ^(2)=4.507,P=0.034)。干预2 d、7 d后,气压仪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均长于护理组,D二聚体(D dimer,D-D)水平低于护理组(P<0.05);气压仪组的股总静脉、股深静脉、腘静脉的血流速度均大于护理组(P<0.05)。结论:下肢气压仪能显著加快宫外孕HS患者的下肢血液循环,并能改善凝血指标,有效预防术后DVT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气压仪 宫外孕失血性休克 下肢深静脉血栓 凝血指标 股静脉血流
下载PDF
带血管神经蒂股薄肌瓣重建尿道括约肌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9
7
作者 马大军 谭宏 +2 位作者 刘亚国 李鑫 刘兴国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1-133,共3页
目的 :为带血管神经蒂股薄肌瓣转位重建尿道括约肌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35例成人下肢标本上 ,对股薄肌的形态、主要血管、神经的来源 ,血管神经蒂的长度、入肌部位等进行解剖观测。结果 :股薄肌全长 (42 .0± 0 .6 )cm ,肌腹... 目的 :为带血管神经蒂股薄肌瓣转位重建尿道括约肌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35例成人下肢标本上 ,对股薄肌的形态、主要血管、神经的来源 ,血管神经蒂的长度、入肌部位等进行解剖观测。结果 :股薄肌全长 (42 .0± 0 .6 )cm ,肌腹长 (31.0± 3 .8)cm ;肌腱长 (10 .9± 0 .9)cm ;股薄肌的血供主要来源于股深动脉的股薄肌支 ,该分支起始处外径 (2 .1± 0 .6 )mm ,血管蒂长 (9.2± 0 .9)cm ,入肌部位在股薄肌中、上 1/3交界处前缘的深面 ;股薄肌的神经支配 ,均恒定地来自闭孔神经前支 ,该神经在闭膜管处 ,横径为(1.7± 0 .4)mm ;厚 (0 .5± 0 .2 )mm ,从闭膜管至入肌点处长 (10 .4± 1.4)cm。结论 :带血管神经蒂股薄肌瓣转位重建尿道括约肌术 ,经尸体摹拟实验 ,证明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薄肌 尿道括约肌重建 股深动脉 闭孔神经 肌瓣 应用解剖
下载PDF
股深动脉血流重建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田庆刚 张浩伟 +2 位作者 张生彬 宋士鹏 张阳德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88-90,共3页
目的分析股深动脉血流重建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治疗于我院的3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股深动脉血流重建的治疗方法。对比治疗前后踝/肱血压指数和间歇性跛行距离。结果所有患... 目的分析股深动脉血流重建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治疗于我院的3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股深动脉血流重建的治疗方法。对比治疗前后踝/肱血压指数和间歇性跛行距离。结果所有患者治疗结束后患侧肢体温度较术前均有了显著的提高,肢体疼痛明显减轻或者消失。有患肢溃疡的患者于术后1月左右愈合。26例患者静息痛消失,10例好转,2例无效,于术后1周截肢治疗。出现坏疽的患者经截肢治疗后创面均愈合。随访患者半年,术后踝/肱指数平均为(0.58±0.15),间歇性跛行距离平均为(500.3±132.7)m,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明显,P<0.05。结论股深动脉血流重建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患者术后间歇性跛行距离及踝/肱血压指数较治疗前显著提高,适合在此类患者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深动脉血流重建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以第1或第2穿动脉为蒂骨瓣转位重建股骨距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5
9
作者 刘经南 张发惠 黄长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为带血管蒂骨瓣转位重建股骨距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30侧经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对第1、2穿动脉起始、走行、分支分布和骨膜支进行详细的解剖学观察。结果:股深动脉在小转子尖下4.5±1.3cm、9... 目的:为带血管蒂骨瓣转位重建股骨距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30侧经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对第1、2穿动脉起始、走行、分支分布和骨膜支进行详细的解剖学观察。结果:股深动脉在小转子尖下4.5±1.3cm、9.3±2.7cm处分别发出第1、2穿动脉,外径分别为2.8±0.7mm、2.4±0.6mm。穿动脉发出1~3支外径在1.0mm以上的肌骨膜支,分布于股骨后部中上段骨膜。结论:可以第1或第2穿动脉为蒂设计股骨瓣,可转位重建股骨距或修复股骨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深血管 穿动脉 股骨瓣 股骨距 重建 解剖学
下载PDF
注射毒品致感染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35例血管修复体会 被引量:5
10
作者 钟武 何延政 +3 位作者 龙汉安 杨辉 曾宏 刘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23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注射毒品致感染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特点及血管修复重建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6年12月35例因注射毒品致感染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行血管重建治疗经过。采用腹股沟韧带上方切口,经腹膜后控制髂外动脉,并在动脉瘤... 目的:探讨注射毒品致感染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特点及血管修复重建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6年12月35例因注射毒品致感染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行血管重建治疗经过。采用腹股沟韧带上方切口,经腹膜后控制髂外动脉,并在动脉瘤远端暴露股浅动脉并控制,切除动脉瘤,均用人造血管重建。结果:20例患者经正常解剖途径作血管重建,其中,15例切口愈合不佳,11例在术后3个月人造血管感染,术后1年,10例人造血管闭塞;15例患者经解剖外途径作血管重建,其中,5例切口愈合不佳,6例在术后3个月人造血管感染,术后1年,5例人造血管闭塞。结论:经解剖外途径血管重建是治疗注射毒品致感染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动脉假性动脉瘤 人造血管 修复重建
下载PDF
危重患者股动脉与颈总动脉血流量的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友岱 宋孟龙 +2 位作者 李依 周平 董芸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7年第5期50-52,共3页
目的探究危重患者股动脉(Qfa)与颈总动脉血流量(Qcca)的相互关系。方法 2013年8月至2016年6月,使用多普勒超声,采集了689位危重患者的1240对血流量数据,其中31%病例为感染性休克。结果股动脉与颈总动脉血流量相关(r=0.4,P<0.001)。... 目的探究危重患者股动脉(Qfa)与颈总动脉血流量(Qcca)的相互关系。方法 2013年8月至2016年6月,使用多普勒超声,采集了689位危重患者的1240对血流量数据,其中31%病例为感染性休克。结果股动脉与颈总动脉血流量相关(r=0.4,P<0.001)。股动脉血流量和颈总动脉血流量变化甚大,分别为38~2220 ml/min、38~1550 ml/min。其比值0.14~6.9。拟合的线性公式为Qcca=0.3183Qfa+266.21 ml/min。结论使用超声测量危重患者的股动脉和颈总动脉血流量对判断危重患者的病情,指导其治疗是有较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动脉 颈总动脉 多普勒超声 血流量
下载PDF
3种血液透析通路临床应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雷文晖 邹海 +3 位作者 金烈 朱潮涌 毛明锋 王剑 《浙江医学》 CAS 2014年第24期2018-2021,共4页
目的评价股动脉-股深动脉人造血管动脉搭桥在血液透析中的有效性。方法选择18例行股动脉-股深动脉人造血管搭桥术(A组)、20例自体动静脉内瘘(B组)及25例半永久性血液透析通路(双腔带Cuff导管)(C组)患者,随访并分析比较3组患者术后3、6... 目的评价股动脉-股深动脉人造血管动脉搭桥在血液透析中的有效性。方法选择18例行股动脉-股深动脉人造血管搭桥术(A组)、20例自体动静脉内瘘(B组)及25例半永久性血液透析通路(双腔带Cuff导管)(C组)患者,随访并分析比较3组患者术后3、6个月及1年感染率、术后通畅率、血白蛋白、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尿素清除指数(Kt/v)值。结果 A组与B、C组比较,3个时点感染率、通畅率、血白蛋白、血红蛋白、Kt/v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但C反应蛋白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内通畅率、感染率与白体动静脉内瘘、半永久性血液透析通路无统计学差异;股动脉-股深动脉人造血管搭桥术后血白蛋白、血红蛋白、Kt/v值与自体动静脉内瘘、半永久性血液透析通路无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股动脉- 股深动脉人造血管搭桥 自体动静脉内瘘 半永久性血液透析通路
下载PDF
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加青 魏丽红 郑献召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第5期531-534,共4页
目的观察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对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46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评价脑卒中影响量表(SIS),观察患者生活质量变化。结果 SIS的8个维度治疗后1个... 目的观察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对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46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评价脑卒中影响量表(SIS),观察患者生活质量变化。结果 SIS的8个维度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与治疗前分别比较,除交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各维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0.01)。结论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有助颈动脉狭窄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性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生活质量 脑卒中 血流重建 脑灌注
下载PDF
足底动静脉泵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慧明 金洪举 黄勇军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1年第5期571-575,共5页
目的探讨足底动静脉泵对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北京老年医院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102例患者临床资料,从中选取术后应用常规DVT预防措施的51例患者作为常规组,... 目的探讨足底动静脉泵对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北京老年医院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102例患者临床资料,从中选取术后应用常规DVT预防措施的51例患者作为常规组,选取术后应用足底动静脉泵预防DVT的5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和术后DVT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及双下肢股静脉、腘静脉的血流速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完全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下肢DVT的发生率为3.92%(2/51),低于常规组患者的17.65%(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PT、APTT、TT均长于常规组患者,FDP、D-D水平均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双下肢左股静脉、右股静脉、左腘静脉、右腘静脉的血流速度均快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底动静脉泵能够通过加快患者双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减轻患者术后血液高凝状态,提高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下肢DVT发生的预防效果,可于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底动静脉泵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深静脉血栓形成 凝血功能 静脉血流速度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PFNA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6
15
作者 陈海波 王惠仪 +1 位作者 王婷 潘海燕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年第3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术后下肢静脉血流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行PFNA术治疗的26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随机将其等分...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术后下肢静脉血流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行PFNA术治疗的26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预见性护理。随访4周,比较两组患者下肢DVT发生情况、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凝血相关指标及DVT发生时间。结果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后1,2,4周患者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D-二聚体(D-D)水平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DVT发生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显著改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PFNA术后相关血液高凝状态,增加下肢静脉流速,降低下肢DVT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 下肢静脉血流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血流重建术及动脉结扎术治疗慢性感染性股部动脉假性动脉瘤的疗效比较
16
作者 龙淼云 黎洪浩 +3 位作者 黄明清 罗定远 彭新治 王培顺 《临床外科杂志》 2011年第8期563-564,共2页
目的探讨毒品注射所致的慢性感染性股部动脉假性动脉瘤(CIFA)的合理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血管外科2007年7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44例CIFA患者按住院号单双号分组,单号为第一组(20例)行主干动脉血流重建术,双号为第二组(24例)... 目的探讨毒品注射所致的慢性感染性股部动脉假性动脉瘤(CIFA)的合理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血管外科2007年7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44例CIFA患者按住院号单双号分组,单号为第一组(20例)行主干动脉血流重建术,双号为第二组(24例)行主干动脉结扎术。结果第一组14例(70%)术后无任何并发症。6例(30%)术后出现严重感染.取出移植物后行二期血流重建术;第二组20例(83.3%)术后无任何并发症,4例(16.7%)出现间歇性跛行因而行二期血流重建术。所有患者行一期或二期手术后均康复出院,无一例患者行截肢术。两组最终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第二组一期手术成功率显著高于第一组(P〈0.05),第二组出现严重并发症并行二期血流重建的病例显著低于第一组(P〈0.05)。随访5个月至3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间歇性跛行等缺血性症状及患肢缺血性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主干动脉结扎术是CIFA的合理手术方式,必要时可行二期血流重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假性动脉瘤 结扎 血流重建
下载PDF
迈之灵联合舒洛地特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潇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18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评价迈之灵联合舒洛地特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就诊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100例,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舒洛地特软胶囊,250 LSU/次,2次/日,治疗组在对照组... 目的评价迈之灵联合舒洛地特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就诊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100例,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舒洛地特软胶囊,250 LSU/次,2次/日,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迈之灵片,2片/次,2次/日。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动脉血流指标(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治疗前后小腿的周径。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2.00%、9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流速度和搏动指数均显著提高,而阻力指数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小腿周径均显著下降,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迈之灵联合舒洛地特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临床症状,调节动脉血流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迈之灵 舒洛地特软胶囊 下肢深静脉血栓 动脉血流指标 小腿周径
下载PDF
腺苷对实验性股动脉狭窄远段微细血管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佳惠 史树堂 +2 位作者 鲍红图 郑立双 郗昕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3期253-255,共3页
探讨腺苷对实验性股动脉狭窄远段微细血管的影响。选用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股动脉结扎)与对照组(股动脉下仅穿线,不结扎),根据检测方法的不同各分为光学微血管造影组、双光子荧光显微镜组和Adora2a受体免疫组织化学组,分别于尾静... 探讨腺苷对实验性股动脉狭窄远段微细血管的影响。选用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股动脉结扎)与对照组(股动脉下仅穿线,不结扎),根据检测方法的不同各分为光学微血管造影组、双光子荧光显微镜组和Adora2a受体免疫组织化学组,分别于尾静脉持续注射腺苷。腺苷可减少实验组股动脉狭窄远段的血流量及微细血管数量,且实验组腺苷Adora2a受体表达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腺苷在股动脉实验性狭窄模型中有缩血管作用,该作用与腺苷Adora2a受体含量的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 股动脉狭窄 血流量 微细血管 Adora2a受体
下载PDF
沙疗对不同狭窄程度股动脉分叉管血流脉动动力学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乔钰淇 富荣昌 章立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18-1224,共7页
背景:研究表明,维医沙疗对降低股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目的:通过对比沙疗前后 4 种狭窄模型的血流速度以及壁面切应力,研究沙疗对股动脉分叉管不同狭窄模型 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方法:研究方案的实施符合新... 背景:研究表明,维医沙疗对降低股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目的:通过对比沙疗前后 4 种狭窄模型的血流速度以及壁面切应力,研究沙疗对股动脉分叉管不同狭窄模型 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方法:研究方案的实施符合新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对研究的相关伦理要求,受者均对试验过程完全知情同意。 采用医用软件 Mimics10.01、逆向工程软件 Geomagic Studio 2012 与三维 CAD 软件 UG 8.5 将 1 名受试者 的下肢 CT 数据进行分离、优化,得到人体股动脉分叉血管几何模型。依照下肢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所致的 血管狭窄分级标准,将位于股动脉分叉管侧壁的斑块狭窄程度分别设置为 0%(正常)、15%(正常)、30%(轻度) 和 50%(中度)。运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进行数值模拟仿真,沙疗前血液流态选择 Laminar 层流模型, 沙疗后血液选择标准 κ-ε 紊流模型,进行沙疗前后血流速度和壁面切应力分析。 结果与结论:①沙疗后的血流最大速度较沙疗前增大了 0.35-0.45 m/s;②沙疗后动脉狭窄处的壁面切应力较 沙疗前增大了 5-11 Pa,50%狭窄率模型中狭窄处的壁面切应力达到了 41 Pa;③结果说明,沙疗后动脉粥 样硬化斑块扩大的趋势有所减弱,但 50%(中度)以上狭窄率的患者沙疗后有斑块破裂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疗 股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血流动力学 计算流体力学 血流速度 壁面切应力
下载PDF
股深动脉重建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下肢缺血的疗效 被引量:11
20
作者 马波民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15期42-44,55,共4页
目的探讨股深动脉重建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OD)患者下肢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FontaineⅢ、Ⅳ期LEAOD患者45例,对患者应用股深动脉重建手术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临床有效率为95.6%,合并有溃疡和坏疽的患者中有超... 目的探讨股深动脉重建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OD)患者下肢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FontaineⅢ、Ⅳ期LEAOD患者45例,对患者应用股深动脉重建手术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临床有效率为95.6%,合并有溃疡和坏疽的患者中有超过70%的病例创面在5周内愈合,接受治疗的患者在随访期的血管通畅率均超过90%,本组患者治疗半年后的踝/肱指数(ABI)和间歇性跛行距离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结论股深动脉重建手术治疗FontaineⅢ、Ⅳ期LEAOD患者下股缺血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可获得较高的远期血管通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闭塞症 外科手术治疗 人工血管 股深动脉重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