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ssessment of strain bursting in deep tunnelling by using the finite-discrete element method 被引量:8
1
作者 Ioannis Vazaios Mark S.Diederichs Nicholas Vlachopoulos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CIE CSCD 2019年第1期12-37,共26页
Rockbursting in deep tunnelling is a complex phenomenon posing significant challenges both at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stages of an underground excavation within hard rock masses and under high in situ stresses. Wh... Rockbursting in deep tunnelling is a complex phenomenon posing significant challenges both at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stages of an underground excavation within hard rock masses and under high in situ stresses. While local experience, field monitoring, and informed data-rich analysis are some of the tools commonly used to manage the hazards and the associated risks, advanced numerical techniques based on discontinuum modelling have also shown potential in assisting in the assessment of rockbursting. In this study, the hybrid finite-discrete element method(FDEM) is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failure and fracturing processes, and the mechanisms of energy storage and rapid release resulting in bursting, as well as to assess its utility as part of the design process of underground excavations.Following the calibration of the numerical model to simulate a deep excavation in a hard, massive rock mass, discrete fracture network(DFN) geometries are integrated into the model in order to examine the impact of rock structure on rockbursting under high in situ stresses. The obtained analysis results not only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explicitly simulating pre-existing joints within the model, as they affect the mobilised failure mechanisms and the intensity of strain bursting phenomena, but also show how the employed joint network geometry, the field stress conditions, and their interaction influence the extent and depth of the excavation induced damage. Furthermore, a rigorous analysis of the mass and velocity of the ejected rock blocks and comparison of the obtained data with well-established semi-empirical approaches demonstrate the potential of the method to provide realistic estimates of the kinetic energy released during bursting for determining the energy support dem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kBURST Finite-discrete element method(FDEM) deep tunnelLING hard rock EXCAVATIONS Brittle fracturing DISCRETE fracture network(DFN)
下载PDF
不同三维应力条件下硬岩巷道围岩的破坏特征及能量分布
2
作者 陶明 赵瑞 +3 位作者 赵华涛 王一清 曹文卓 王少锋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3487-3502,共16页
为了研究开挖巷道围岩在不同三维应力条件下的破坏特征,采用TRW3000岩石真三轴电液伺服试验系统对含圆孔花岗岩试件进行三轴加载试验,并利用微型高清摄像系统实时记录圆孔附近的失效过程。结果表明,低应力条件下,圆孔内壁主要发生层裂破... 为了研究开挖巷道围岩在不同三维应力条件下的破坏特征,采用TRW3000岩石真三轴电液伺服试验系统对含圆孔花岗岩试件进行三轴加载试验,并利用微型高清摄像系统实时记录圆孔附近的失效过程。结果表明,低应力条件下,圆孔内壁主要发生层裂破坏;高应力条件下,圆孔周边主要发生岩爆破坏。增加水平方向的应力可以抑制围岩发生岩爆。进一步数值模拟不同应力条件下圆孔周边的应变能密度(SED)演化过程。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水平应力的增加,圆孔周边的SED分布逐渐减小;圆孔周边SED分布与实验记录的损伤分布基本一致,主要表现为蝶形、耳形和环形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硬岩巷道 真三轴试验 水平应力差 破坏特征 能量分布
下载PDF
深部硬岩巷道围岩变形特征及其控制技术
3
作者 秦绍龙 赵兴东 +2 位作者 呼亚洲 欧阳效熙 张武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13,共5页
为探究深部硬岩巷道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变形特性,本文以纱岭金矿-1465 m深部主巷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工程地质调查获取了围岩的结构面信息,并计算岩体中的优势节理组和RQD值,对其地质环境和岩体条件进行概述。采用振弦式微应变传感器对... 为探究深部硬岩巷道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变形特性,本文以纱岭金矿-1465 m深部主巷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工程地质调查获取了围岩的结构面信息,并计算岩体中的优势节理组和RQD值,对其地质环境和岩体条件进行概述。采用振弦式微应变传感器对调查点巷道的围岩进行监测,提取巷道顶板和两帮距离揭露面不同深度围岩随时间的变形数据,总结和分析深部硬岩巷道在高应力和复杂地质条件下围岩的变形特征。基于岩体条件和围岩变形规律提出该巷道宜采用“树脂锚杆+金属网+喷射混凝土”支护,并应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Phase 2对该支护方式进行有效性检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支护方式可有效降低围岩的变形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硬岩巷道 工程地质调查 微应变监测 围岩变形特性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坚硬岩石巷道中深孔掏槽爆破试验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陈士海 魏海霞 薛爱芝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1期3498-3502,共5页
针对普遍存在的硬岩中爆破效果差的问题,在双阳煤矿坚硬岩石巷道进行中深孔爆破试验,得到各种不同掏槽形式爆破的试验效果,通过比较得出复式桶式掏槽完全适合于中深孔爆破,炮眼利用率高。最后总结出巷道掘进爆破的一些很有价值的成果,... 针对普遍存在的硬岩中爆破效果差的问题,在双阳煤矿坚硬岩石巷道进行中深孔爆破试验,得到各种不同掏槽形式爆破的试验效果,通过比较得出复式桶式掏槽完全适合于中深孔爆破,炮眼利用率高。最后总结出巷道掘进爆破的一些很有价值的成果,给出避免炸药发生钝化效应的最小炮孔间距,理论计算掏槽眼的装药长度,并根据双阳煤矿的实际施工情况,给出具体改进建议以及提高爆破效果技术措施,在原有装备水平的前提下,通过调整生产组织,大幅度提高掘进工效,降低掘进成本,取得相当可观经济效益。试验成果可供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掏槽爆破 掏槽形式 中深孔爆破 坚硬岩石 巷道
下载PDF
深埋硬岩特长隧道快速掘进技术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李自强 于丽 +1 位作者 王明年 代仲宇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2-237,共6页
对于深埋硬岩隧道,快速掘进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缩短工期,从而带来极高的经济效益。选择合理的爆破进尺以减少对围岩的损害是保证快速掘进的前提,同时配合高效的施工方式才能实现快速掘进。采用数值模拟方式,以虹梯关隧道为例,通过松动... 对于深埋硬岩隧道,快速掘进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缩短工期,从而带来极高的经济效益。选择合理的爆破进尺以减少对围岩的损害是保证快速掘进的前提,同时配合高效的施工方式才能实现快速掘进。采用数值模拟方式,以虹梯关隧道为例,通过松动圈厚度及变形量大小对3,3.5,4,5 m各爆破进尺下围岩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得出快速掘进的理论爆破进尺并应用于工程实际。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场施工组织提出深埋硬岩隧道的快速掘进的合理进尺,即Ⅱ级围岩可采用3.5~4 m爆破进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硬岩特长隧道 快速掘进 爆破施工 合理进尺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深部直墙拱形隧洞围岩板裂破坏的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宫凤强 罗勇 刘冬桥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91-1100,共10页
为了解深部直墙拱形隧洞板裂破坏的发生过程和机制,采用TRW-3000真三轴试验系统对含直墙拱形孔洞的红砂岩立方体试样(100 mm×100 mm×100 mm)进行了真三轴试验,模拟了深度500 m初始地应力环境下直墙拱形隧洞板裂破坏过程,并利... 为了解深部直墙拱形隧洞板裂破坏的发生过程和机制,采用TRW-3000真三轴试验系统对含直墙拱形孔洞的红砂岩立方体试样(100 mm×100 mm×100 mm)进行了真三轴试验,模拟了深度500 m初始地应力环境下直墙拱形隧洞板裂破坏过程,并利用岩样内部破坏视频监控系统对试验过程进行实时记录和监测。试验完成后,对试验过程中孔洞侧壁破坏过程、破坏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与同等深度的圆形孔洞洞壁破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竖直应力为最大主应力和水平径向应力为最小主应力的条件下,直墙拱形孔洞破坏主要发生在两侧拱脚和拱腰之间,靠近自由面的围岩破裂为近似平行于最大主应力的板状薄岩片,呈典型的张拉板裂破裂特征;随最大主应力的增加,板裂破坏逐渐向孔洞水平径向发展,板裂岩片呈现中间厚、两翼薄的弧形特征,最终形成对称的V型槽破坏区,并具有明显的时间效应。与圆形孔洞的动力破坏特征相比,直墙拱形孔洞主要偏于静力破坏,且初始破坏所需应力水平高,孔洞侧壁在高应力环境中破坏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硬岩 直墙拱形隧洞 板裂 岩爆 真三轴试验 张拉破坏
下载PDF
饱和含水量下三维高应力圆形隧道的破坏过程及特征 被引量:2
7
作者 司雪峰 黄麟淇 +1 位作者 宫凤强 李夕兵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8期2696-2708,共13页
采用真三轴试验系统对含圆形贯穿孔洞的立方体花岗岩试样进行真三轴压缩试验,研究饱和含水量(SWC)对圆形隧道围岩破坏过程和特征的影响。SWC条件下板裂化破坏可分为4个阶段:平静阶段、屈曲变形阶段、岩片逐渐屈曲和剥落阶段及形成对称的... 采用真三轴试验系统对含圆形贯穿孔洞的立方体花岗岩试样进行真三轴压缩试验,研究饱和含水量(SWC)对圆形隧道围岩破坏过程和特征的影响。SWC条件下板裂化破坏可分为4个阶段:平静阶段、屈曲变形阶段、岩片逐渐屈曲和剥落阶段及形成对称的V型槽阶段。当水平轴向应力和垂直应力保持不变时,板裂化破坏的严重程度随着侧向应力的增加而降低。在自然含水量条件下,圆形孔洞边墙发生具有动态破坏特征的强岩爆;在SWC条件下,破坏的严重程度降低,圆形孔洞围岩发生板裂化破坏,表现出渐进的静态破坏特征。因此,在深部地下工程中,水可以降低围岩破坏的严重程度,对岩爆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硬岩 圆形隧道 饱和含水量 岩爆 板裂化破坏 三维高应力 V型槽
下载PDF
深部硬岩开挖隧洞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8
作者 黄志平 朱万成 +2 位作者 张鹏海 唐春安 唐烈先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605-612,共8页
通过RFPA方法考虑岩石材料的细观非均匀特性,对深埋硬岩隧洞全断面一次开挖和分断面多次开挖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直观呈现隧道围岩破裂面位置与形态渐进破坏诱致失稳的演化全过程,并与现场破坏情况对比研究,旨在揭示两种不同施工过程中应... 通过RFPA方法考虑岩石材料的细观非均匀特性,对深埋硬岩隧洞全断面一次开挖和分断面多次开挖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直观呈现隧道围岩破裂面位置与形态渐进破坏诱致失稳的演化全过程,并与现场破坏情况对比研究,旨在揭示两种不同施工过程中应力演化、位移扩展、能量释放多个特征方面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及其破坏机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隧洞围岩稳定性采用分断面多次开挖优于全断面一次开挖方式,为应对1#引水隧洞TBM掘进到锦屏山核部强岩爆风险,排引2#横通道往西洞段采用钻爆法超前实施导洞方案为最佳。虽然分断面开挖可以显著地降低围岩破坏风险,但不能彻底排除多次扩挖过程中围岩大塌方的情况,则建议这些洞段直接钻爆扩挖到位,让TBM步进安全通过为宜。同时深埋硬岩"城门型"隧道的破坏机制是来自侧壁破坏为主而拱形部位不存在压力拱破坏,与浅埋隧道的破坏在拱顶的破坏机制有明显区别,对认识隧道破坏机制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岩 稳定性分析 深埋隧洞 围岩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不同岩层倾角深埋硬岩隧道围岩开挖变形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赖天文 雷浩 +1 位作者 刘志强 李德武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9-76,共8页
研究目的:深埋硬岩顺层构造由于其分层特性和结构形式的特点决定了在这样的地质环境中开挖隧道,其围岩受力之后的变形和破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以拟建某高铁黄草隧道为例,就深埋隧道顺层硬岩组合围岩在不同岩层倾角下的开挖损伤变形... 研究目的:深埋硬岩顺层构造由于其分层特性和结构形式的特点决定了在这样的地质环境中开挖隧道,其围岩受力之后的变形和破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以拟建某高铁黄草隧道为例,就深埋隧道顺层硬岩组合围岩在不同岩层倾角下的开挖损伤变形开展数值模拟分析评价,主要研究不同岩层倾角下的隧道围岩变形、围岩屈服渐进性及稳定性,并给出强度折减至极限状态时硬岩组合隧道围岩的变形破坏模式.研究结论:(1)随着岩层倾角的增大,顺层硬岩组合隧道主变形从岩层弯曲变形逐渐向顺层滑移变形转变,倾角增大至一定程度时(>75°),垂直层面局部位移相对较大,在滑移变形为主的基础上弯曲变形程度加大;(2)硬岩组合的开挖引起洞室周边一定范围内的围岩发生屈服,岩层倾角变化导致围岩屈服区范围大小发生改变,倾角为30°时屈服范围最大,以此为界减小或增大倾角,屈服区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减小趋势;(3)岩层倾角存在界限值,硬岩组合黄草隧道为40°,小于或大于该值稳定安全系数均减小,10°~75°区间内稳定安全系数变化幅度最高达17%;(4)强度折减条件下,围岩破坏模式略有变化,表现为:倾角≤30°时,垂直于层面方向的位移量和破坏范围大,围岩以层裂(弯曲折断)破坏模式为主;当倾角>60°时,顺层面方向破裂范围大,但垂直层面破坏优先启动;(5)本研究成果对促进该高铁的顺利建设和今后类似工程的建设有着理论指导意义和工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隧道 硬岩组合 不同岩层倾角 开挖损伤 数值计算
下载PDF
准直管磨料射流在岩石上切割深槽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晓红 王建生 +4 位作者 杨林 雷玉勇 卢义玉 朱勇 孙家骏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95-398,共4页
为了提高坚硬岩石巷道的掘进速度和质量,提出了将准直管磨料射流用于岩石巷道掘进的新型方案,并讨论了其组成和工作特点,分析了准直管磨料射流装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重点研究了磨料在准直管中的加速过程及准直管结构和工作参数对切... 为了提高坚硬岩石巷道的掘进速度和质量,提出了将准直管磨料射流用于岩石巷道掘进的新型方案,并讨论了其组成和工作特点,分析了准直管磨料射流装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重点研究了磨料在准直管中的加速过程及准直管结构和工作参数对切割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准直管长度在04~30m范围内磨料射流在岩石上切割效果基本不变,为开发新型的掘进系统提供了初步的理论基础和设计论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直管磨料射流 切割深槽 切割岩石 岩巷掘进
下载PDF
Characterization of transient groundwater flow through a high arch dam foundation during reservoir impounding 被引量:6
11
作者 Yifeng Chen Jiamin Hong +1 位作者 Shaolong Tang Chuangbing Zhou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CIE CSCD 2016年第4期462-471,共10页
Numerous deep underground projects have been designed and constructed in China, which are beyond the current specifications in terms of scale and construction difficulty. The severe failure problems induced by high in... Numerous deep underground projects have been designed and constructed in China, which are beyond the current specifications in terms of scale and construction difficulty. The severe failure problems induced by high in situ stress, such as rockburst, spalling, damage of deep surrounding rocks, and timedependent damage, were observed during construction of these projects. To address these problems, the dynamic design method for deep hard rock tunnels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disintegration process of surrounding rocks using associated dynamic control theories and technologies. Seven steps are basically employed:(i) determination of design objective,(ii) characteristics of site, rock mass and project, and identification of constraint conditions,(iii) selection or development of global design strategy,(iv)determination of modeling method and software,(v) preliminary design,(vi) comprehensive integrated method and dynamic feedback analysis, and(vii) final design. This dynamic method was appli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eadrace tunnels at Jinping II hydropower station. The key technical issues encountered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deep hard rock tunnels, such as in situ stress distribution along the tunnels,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constitutive model of deep hard rocks, determination of mechanical parameters of surrounding rocks, stability evaluation of surrounding rocks, and optimization design of rock support and lining, have been adequately addressed. The proposed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can provide guidance for deep underground projects characterized with similar geological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 hard rock tunnels Dynamic design method rockburst In situ stress Constitutive model
下载PDF
虹梯关特长公路隧道快速掘进综合技术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自强 王明年 +2 位作者 代仲宇 谢文强 于丽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7-111,共5页
以虹梯关特长公路隧道为依托,采用有限元方法,从循环进尺和施工通风方式2个方面分析了深埋硬岩段不同爆破进尺下围岩松动圈的发展规律和变形量大小。结果表明:Ⅱ级围岩条件下快速掘进的合理爆破进尺为3.3 m以上但不超过4 m,结合现场监... 以虹梯关特长公路隧道为依托,采用有限元方法,从循环进尺和施工通风方式2个方面分析了深埋硬岩段不同爆破进尺下围岩松动圈的发展规律和变形量大小。结果表明:Ⅱ级围岩条件下快速掘进的合理爆破进尺为3.3 m以上但不超过4 m,结合现场监控量测将设计预留变形量调整为2 cm;施工通风风管长度不超过1 000 m,建议将风机设在距离横通道50 m处。最后对现场施工组织进行了优化,掌子面开挖和锚喷封闭工作同时进行,测量放样与人工排线同时开展,进一步压缩各工序时间,最终使得虹梯关特长公路隧道快速掘进达到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深埋硬岩 快速掘进 综合技术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考虑剪胀效应的深埋硬岩隧洞岩爆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3
作者 陶帅 王玮 廖孟柯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5年第1期207-211,218,共6页
基于摩擦强度在粘聚力发生显著劣化后才起作用的本构模型(CWFS模型),将Russense岩爆判据引入数值模拟过程中,研究了不同剪胀角取值对隧洞围岩岩爆区及最大最小主应力差值在70~80MPa之间单元分布规律的影响,并将计算结果与采用Mohr-Coul... 基于摩擦强度在粘聚力发生显著劣化后才起作用的本构模型(CWFS模型),将Russense岩爆判据引入数值模拟过程中,研究了不同剪胀角取值对隧洞围岩岩爆区及最大最小主应力差值在70~80MPa之间单元分布规律的影响,并将计算结果与采用Mohr-Coulomb应变软化本构模型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基于Russense岩爆判据的CWFS本构模型模拟出了隧洞围岩发生脆性破坏形成的V型破坏区,且破坏区内的单元均发生了严重岩爆;随着剪胀角的增加,岩爆区的面积显著增大,发生岩爆的单元数明显增多;围岩最大最小主应力差值在70~80 MPa之间的单元在围岩内部均形成了邻近V型岩爆区外轮廓线的V型区域,而采用Mohr-Coulomb应变软化本构模型则没有计算出围岩中的剪切破坏区,仅计算出了拉破坏区,围岩最大最小主应力差值在70~80MPa之间的单元没有形成V型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隧洞 硬岩 剪胀角 岩爆判据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深埋软硬共存隧洞变形特征分析及施工对策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传庆 张洋 +2 位作者 周辉 刘宁 孙峰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40-1046,共7页
复合地层中深埋隧洞围岩变形特征复杂,软硬共存类复合地层中围岩力学特性差异巨大,开挖力学响应极其复杂,给现有设计和分析理论提出了重要挑战。锦屏二级水电站深埋引水隧洞西端3#隧洞绿泥石片岩洞段围岩即共存绿泥石片岩和大理岩,软岩... 复合地层中深埋隧洞围岩变形特征复杂,软硬共存类复合地层中围岩力学特性差异巨大,开挖力学响应极其复杂,给现有设计和分析理论提出了重要挑战。锦屏二级水电站深埋引水隧洞西端3#隧洞绿泥石片岩洞段围岩即共存绿泥石片岩和大理岩,软岩挤压和硬岩破裂共生,且二者相互影响,通过现场详细地质勘察和地质条件分析,结合临洞监测成果分析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掌握了围岩变形特征,基于此,考虑后续施工可控变形量和支护厚度得出挤压洞段扩挖尺寸,并给出了相应洞段后续施工风险的应对策略。这为此类深埋隧洞工程相关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地层 深埋隧洞 软硬共存 变形特征 应对策略
下载PDF
坚硬岩石巷道中深孔爆破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姚军峰 肖青林 宗琦 《煤炭技术》 CAS 2007年第5期54-58,共5页
中深孔爆破,可提高单循环进尺,更充分利用工时,减少辅助作业时间;可充分利用设备潜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可大量节省爆破器材和钎具消耗,从而加快巷道掘进速度和获得较大的经济效应,岩巷进度从原来的60 m/M提高到120 m/M,对岩巷进尺可以推... 中深孔爆破,可提高单循环进尺,更充分利用工时,减少辅助作业时间;可充分利用设备潜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可大量节省爆破器材和钎具消耗,从而加快巷道掘进速度和获得较大的经济效应,岩巷进度从原来的60 m/M提高到120 m/M,对岩巷进尺可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面爆破 中深孔爆破 坚硬岩石巷道
下载PDF
基于弹性应变能的深埋硬岩隧道岩爆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徐汪豪 陶力铭 +3 位作者 徐晨 方勇 张睿 唐协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822-1829,共8页
隧道掘进引起的应力调整会导致围岩的弹性应变能分布发生改变,其中弹性应变能大幅跃升区域的围岩发生岩爆的可能性极高。依托米仓山特长隧道,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手段,基于弹性应变能理论研究了隧道掘进过程中弹性应变能的变化规律。研究... 隧道掘进引起的应力调整会导致围岩的弹性应变能分布发生改变,其中弹性应变能大幅跃升区域的围岩发生岩爆的可能性极高。依托米仓山特长隧道,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手段,基于弹性应变能理论研究了隧道掘进过程中弹性应变能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高地应力条件下隧道掘进会导致明显的卸荷作用,引起围岩应力的重分布,从而导致掌子面附近区域弹性应变能剧烈改变,其中掌子面及其前方7 m范围内围岩的弹性应变能呈现下降趋势,掌子面后方围岩弹性应变能呈现增加趋势;拱顶部位弹性应变能增加幅度为3. 56倍、边墙部位弹性应变能增加幅度为3. 73倍、基底部位弹性应变能增加幅度为4. 66倍,存在发生岩爆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硬岩隧道 岩爆 高地应力 弹性应变能 数值模拟 米仓山特长隧道
下载PDF
基于岩爆危险性评价的川藏铁路某深埋硬岩隧道线路方案比选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仕阔 李涵睿 +2 位作者 周航 陈兴强 刘彤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1-90,共10页
川藏铁路穿越区域地形起伏大,区域地质构造作用强烈,隧道建设中面临的高地应力问题异常复杂,特别是深埋硬岩隧道中的岩爆灾害问题,成为制约选线、设计乃至施工建设的难题。由于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如果岩爆评价指标针对性不强,往往会... 川藏铁路穿越区域地形起伏大,区域地质构造作用强烈,隧道建设中面临的高地应力问题异常复杂,特别是深埋硬岩隧道中的岩爆灾害问题,成为制约选线、设计乃至施工建设的难题。由于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如果岩爆评价指标针对性不强,往往会造成评价结果与实际偏差较大。通过综合分析影响岩爆的关键因素,选取岩石单轴抗压强度与洞壁最大主应力比、洞壁最大切向应力与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比、岩石强度脆性系数、岩石弹性能指数及岩体完整性系数建立了岩爆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基于理想点的基本理论及计算规则,构建了一种岩爆危险性评价模型。通过计算各里程段与理想点的距离,对新建川藏铁路某隧道的3种线路方案进行岩爆风险评估的综合比选。研究结果表明B线路总岩爆段落占比24.9%,其中不可控岩爆段落占比13.4%,比另外两条比选方案低4%左右,综合对比B线路为最优方案。该方法可为深埋硬岩隧道地质综合选线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爆危险性评价 川藏铁路 深埋硬岩隧道 理想点法 线路比选
下载PDF
深埋高地应力隧道勘察期岩爆烈度概率分级预测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威军 范俊奇 +3 位作者 李天斌 郭鹏 曾鹏 巨广宏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4-123,共10页
岩爆是地下工程开挖过程中硬质岩体存储的弹性应变能突然、迅速释放的动态过程。我国西南山区正在建设或拟建大量深埋长大隧道,勘察阶段岩爆的准确预测对有效设计和控制投资十分重要。从隧道工程勘察阶段线路比选与设计需求出发,针对隧... 岩爆是地下工程开挖过程中硬质岩体存储的弹性应变能突然、迅速释放的动态过程。我国西南山区正在建设或拟建大量深埋长大隧道,勘察阶段岩爆的准确预测对有效设计和控制投资十分重要。从隧道工程勘察阶段线路比选与设计需求出发,针对隧道勘查期岩爆灾害预测指标获取难、预测精度低的问题,以该阶段岩爆预测指标的易获取性为前提,利用贝叶斯网络解决不确定性问题的有效性来反映岩爆烈度与各影响因素的相关关系。基于473组岩爆灾害案例,采用4个预测指标(地应力、地质构造、围岩级别和岩石强度)来构建岩爆烈度朴素贝叶斯概率分级预测模型,利用十折交叉验证方法确定模型预测精度达84.47%。将该模型应用于雅安—叶城高速公路跑马山1号隧道岩爆段落,预测结果显示:28次岩爆预测中有24次正确、4次错误,准确率高达85.71%;其中2组错误预测中,现场判别为轻微-中等岩爆,而本文模型预测为轻微岩爆。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贝叶斯网络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研究成果可为我国西南山区深埋长大硬岩隧道勘察设计期岩爆灾害预测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硬岩隧道 勘察阶段 岩爆灾害 分级概率预测 贝叶斯网络
下载PDF
硬岩巷道快速掘进设备及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徐辉东 刘宁 +3 位作者 潘锐 岳中文 翟国栋 杨幸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共3页
为了解决煤矿硬岩巷道掘进施工效率低、成本高、安全隐患大的问题,研制了集钻孔、锚护、挖掘、运料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化钻装锚掘进机,与大直径中深孔爆破技术、高效运输方案、平行作业方案等相结合,形成硬岩巷道智能化快速施工工法。... 为了解决煤矿硬岩巷道掘进施工效率低、成本高、安全隐患大的问题,研制了集钻孔、锚护、挖掘、运料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化钻装锚掘进机,与大直径中深孔爆破技术、高效运输方案、平行作业方案等相结合,形成硬岩巷道智能化快速施工工法。以五阳煤矿为工程应用对象,分别采用智能化钻装锚掘进机的一体式机械化作业方案和含常规多种设备的分体式机械化作业方案进行掘进试验,结果表明一体式机械化作业方案施工效率高、成本低、作业安全性高,为硬岩巷道安全高效掘进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岩巷道 钻装锚掘进机 智能化 深孔爆破 一体式作业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硬质岩深竖井反井施工技术及竖井围岩压力取值探讨 被引量:12
20
作者 郭继林 张俊儒 +1 位作者 李小刚 李洪涛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85-591,共7页
以福建漳(州)永(安)高速公路官田隧道通风竖井为工程依托,针对该竖井径深比较小的特点,对传统的钻机反井正向扩大法进行了工艺改进,使用空气潜孔锤代替传统反井钻机钻头,合理控制钻压并使用减压式钻进,有效地减小了导孔的倾斜度,并... 以福建漳(州)永(安)高速公路官田隧道通风竖井为工程依托,针对该竖井径深比较小的特点,对传统的钻机反井正向扩大法进行了工艺改进,使用空气潜孔锤代替传统反井钻机钻头,合理控制钻压并使用减压式钻进,有效地减小了导孔的倾斜度,并减小了钻头的磨损,实现了竖井的快速施工,形成一套用于径深比较小(小于1.3%)的深竖井反井施工技术;同时引入自动监测和无线传输技术对硬质岩深竖井的水平围岩压力进行测试,测试断面埋深在180-320 m,实测围岩压力为0.01-0.03 MPa,是JTG/T D70—2010《公路隧道设计细则》中秦巴列维奇公式计算值的24%-46%,而且跟埋深无直接关系;建议今后在竖井设计中对围岩压力取值适当优化,并通过更多的试验样本和工程实践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硬质岩 深竖井 反井施工技术 空气潜孔锤 径深比 自动监测 无线传输技术 围岩压力取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