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饮用水自来水管网消毒剂投加应用
1
作者 曾鸣 张昆 骆明成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S02期308-314,共7页
为解决C市T区深丘区域管网水中余氯含量长期较低,无法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大于0.05 mg/L要求的问题,研究设计了一套人工投加消毒剂的装置。该装置因地制宜,在考虑现场条件极其简陋、人员素质较为低下等因素的基础... 为解决C市T区深丘区域管网水中余氯含量长期较低,无法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大于0.05 mg/L要求的问题,研究设计了一套人工投加消毒剂的装置。该装置因地制宜,在考虑现场条件极其简陋、人员素质较为低下等因素的基础上,排除使用常规的液氯以及次氯酸钠作为消毒介质,选用较为安全的漂白粉配置的消毒剂,在一级加压站水箱与水泵之间的管道上,利用水泵前端的负压抽吸作用,让消毒剂自流进入管道。随后利用水泵叶轮的搅拌作用,将消毒剂与原水充分混合,完成投加。加氯水通过二级加压站再次搅拌以及高位水箱的短时储存进入市政管网。通过国家水质检测网C市检测站对该区域用户终端水质2020年、2021年和2022年这3年的9月—12月的余氯监测结果比较中发现,通过该装置投加了消毒剂后,自来水中余氯含量全面提高,所有监测点水质均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大于0.05 mg/L的要求,区域水质余氯含量低的安全隐患全面解决。该装置设计巧妙,投加点选择恰当,消毒剂选用合理,效果显著,是农村饮用水管理工作中的一个创新。在有效解决该区域自来水余氯含量较低问题的示范作用下,该装置可以推广到我国广大农村类似区域,为我国发展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丘区域 余氯含量 投加装置 设计巧妙 消除隐患
下载PDF
渤海海域渤中19-6构造带深层潜山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104
2
作者 侯明才 曹海洋 +6 位作者 李慧勇 陈安清 韦阿娟 陈扬 王粤川 周雪威 叶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3-44,共12页
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西南部的渤中19-6深层潜山构造带是新近勘探发现的特大型含油气区,该区的储层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储层发育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为此,基于对钻井岩心、井壁岩心、岩石薄片的观察和描述,结合区域构造... 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西南部的渤中19-6深层潜山构造带是新近勘探发现的特大型含油气区,该区的储层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储层发育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为此,基于对钻井岩心、井壁岩心、岩石薄片的观察和描述,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录井及测井等资料,对该区潜山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类型、物性特征等进行分析,探讨控制储层发育的内在因素,研究储层展布规律。结果表明:(1)渤中19-6构造带深层潜山储层是由太古界潜山变质花岗岩主体及上覆的古近系古新统—始新统孔店组砂砾岩组成的泛潜山储集系统,形成砂砾岩孔隙带+风化壳溶蚀裂缝带+内幕裂缝带的多层次储层结构,储层成因复杂、类型多样;(2)太古界变质花岗岩潜山储集体内部在垂向上可划分为风化壳、内幕裂缝带和致密带,具有孔隙型和裂缝型的双重特性;(3)潜山风化壳主要受到强烈的溶蚀淋滤作用叠加断裂作用的影响,形成裂缝—孔隙型储集空间,内幕裂缝带储层的发育规模与分布受控于3期裂缝的叠加作用,燕山期以来是潜山裂缝的主要发育时期;(4)孔店组砂砾岩为典型的筛积沉积,后期溶蚀作用为其主要的控制因素;(5)混合岩化作用及超临界流体隐爆作用对储层发育起到了建设性作用。结论认为,渤中19-6构造带发育砂砾岩+变质岩潜山储集系统的认识,有助于确定该区下一步油气勘探的目标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渤海海域 渤中19-6潜山构造带 太古代 深层变质花岗岩储层 古近纪 砂砾岩储层 溶蚀作用 构造裂缝
下载PDF
渤海海域前古近系深层潜山类型及其成因 被引量:31
3
作者 徐长贵 侯明才 +5 位作者 王粤川 陈安清 黄志发 罗小平 韩建辉 徐云龙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1-32,共12页
锦州南潜山油田和渤中19-6潜山大气田的发现揭示出渤海海域深层潜山具有巨大的油气勘探潜力。但是,该区复杂多样的潜山结构导致潜山分类方案繁多,制约了对渤海海域潜山类型及油气成藏规律的认识。为此,基于该区已钻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在... 锦州南潜山油田和渤中19-6潜山大气田的发现揭示出渤海海域深层潜山具有巨大的油气勘探潜力。但是,该区复杂多样的潜山结构导致潜山分类方案繁多,制约了对渤海海域潜山类型及油气成藏规律的认识。为此,基于该区已钻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在区域地质背景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渤海海域潜山地层结构和断裂分布特征,明确潜山构造特征和潜山演化动力力学机制,讨论潜山分类方案,进而评价潜山带的油气勘探潜力。研究结果表明:(1)中生代以来的历次构造运动奠定了渤海海域潜山构造的发育基础,侏罗纪—白垩纪的燕山运动主导了潜山内幕构造样式和外部形态的形成,新生代以来的晚期断陷走滑活动对潜山具有加强及定型作用;(2)渤海海域前古近系构造层自下而上可划分为太古界—元古界构造层、古生界构造层和中生界构造层;(3)潜山构造样式可划分为挤压褶皱、伸展断裂、走滑、反转、底辟等5种类型;(4)渤海海域潜山具有多成因、多结构、多岩性、多形态的复杂特征,依据潜山的"成因—结构"分类原则将其划分为2大类7小类,其中侵蚀残丘型潜山和拉张断垒型潜山具有较好的油气勘探前景。结论认为,渤中低凸起PL7-1中生界潜山与辽西凸起SZ36-1潜山具有较好的油气勘探前景,辽西凸起南端、渤海海域西部的沙垒田凸起西侧—歧口凹陷和渤中凹陷西南缓坡带是有利的潜山油气成藏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渤海海域 深层潜山 构造解析 构造层 断裂分布 成因分类 油气勘探
下载PDF
渤海海域深层潜山油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气来源 被引量:22
4
作者 李慧勇 徐云龙 +2 位作者 王飞龙 罗小平 于海波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5-56,共12页
渤海湾盆地渤海海域渤中19-6深层潜山构造带周缘发育多个富烃深次洼,油气聚集条件复杂,对其油气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主要来源认识尚不明确。为此,利用饱和烃及轻烃色谱、色谱—质谱、天然气组分及碳同位素组分检测等地球化学测试技术... 渤海湾盆地渤海海域渤中19-6深层潜山构造带周缘发育多个富烃深次洼,油气聚集条件复杂,对其油气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主要来源认识尚不明确。为此,利用饱和烃及轻烃色谱、色谱—质谱、天然气组分及碳同位素组分检测等地球化学测试技术对该潜山构造带的原油、天然气与其周缘富烃深次洼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运用油—源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技术,系统研究了渤中19-6潜山构造带油气的来源与特征。结果表明:(1)渤中19-6深层潜山构造带周缘凹陷主要发育古近系东营组二段下亚段、东营组三段、沙河街组一段及沙河街组三段上亚段等4套烃源岩,其中东三段和沙三上亚段烃源岩为其主力烃源灶,有机质丰度较高,为偏腐泥混合型有机质类型,已进入生烃高峰期;(2)深层太古界潜山及上覆古近系孔店组天然气为典型的油型气,具有不同成熟度天然气混合特征,成藏过程具有多阶段性;(3)浅层与深层油气来源都具有3套烃源岩混源输入的特征,但仍存在着差异性,其中浅层油气来源以东三段烃源岩的输入为主,并且可能存在着东二下亚段烃源岩的输入,而深层油气来源则以沙三上亚段烃源岩的输入为主。结论认为,该区油气源条件复杂,油气源主要以周缘富烃深次洼内沙三上亚段烃源岩为主,其深层凝析气藏表现出多期次油型气输入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渤海海域 渤中凹陷南部 深层潜山 有机地球化学 烃源灶 生物标志化合物 油源对比
下载PDF
南海西部深水区潜山储层分带特征与有利储层预测 被引量:10
5
作者 宋爱学 杨计海 +3 位作者 杨金海 胡斌 王丽君 卢昕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4-63,共10页
花岗岩潜山是南海西部琼东南盆地深水区重要的油气勘探领域。研究表明储层是潜山油气成藏的关键,但受制于现有地震资料品质,潜山有利储层预测难度大。本文结合已钻井岩电参数分析,通过精细井震对比,开展潜山有利地震相识别与纵向相带划... 花岗岩潜山是南海西部琼东南盆地深水区重要的油气勘探领域。研究表明储层是潜山油气成藏的关键,但受制于现有地震资料品质,潜山有利储层预测难度大。本文结合已钻井岩电参数分析,通过精细井震对比,开展潜山有利地震相识别与纵向相带划分,将潜山储层划分为风化带与裂缝带;综合正演模型技术,分析潜山有利储集相带的地球物理特征,确定优势地震相,建立了风化带与裂缝带的岩电-地震识别标志。针对基底资料低信噪比现状,应用蚂蚁体、曲率体等属性融合技术,结合区域构造演化与断裂展布研究,精细刻画裂缝产状,减少预测多解性,有效提高了潜山裂缝型储层预测精度,在研究区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有力促进了下步的勘探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东南盆地 深水区 潜山 裂缝预测 正演模拟 蚂蚁体 曲率体 属性融合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松南低凸起基岩潜山地球物理特征及评价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孙万元 邓勇 +3 位作者 胡林 刘仕友 廖键 汪锐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2021年第3期323-330,共8页
基岩潜山油气藏具有背斜构造、整装油气田的特点,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琼东南盆地深水区钻探W8-1井实钻气层为88.4 m,探井揭开深水区基岩潜山勘探的序幕。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基岩潜山具有埋深浅、风化程度高的特点,潜山埋深约为1000 m,风... 基岩潜山油气藏具有背斜构造、整装油气田的特点,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琼东南盆地深水区钻探W8-1井实钻气层为88.4 m,探井揭开深水区基岩潜山勘探的序幕。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基岩潜山具有埋深浅、风化程度高的特点,潜山埋深约为1000 m,风化壳孔隙度达到23%。上覆泥岩厚度薄与高孔风化壳的储盖组合导致基岩潜山顶界面反射为非波峰反射特征,需要针对性开展潜山界面识别以及潜山内幕储集性评价。从琼东南盆地基岩潜山岩石物理规律出发,探索潜山风化壳岩石物理敏感参数,建立不同风化程度地震响应特征模板,应用叠前反演、AVO分析等多属性综合预测潜山顶界面,运用DBSCAN波形聚类技术扫描潜山内幕与已钻井类似波形特征区域、变方位角裂缝扫描预测潜山内幕储集性。经多属性联合预测多个潜在有利目标,钻探W8-3井获得高产气流,证实该技术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岩潜山 松南低凸起 琼东南深水 风化壳顶界面 裂缝预测
下载PDF
叠后多属性在潜山断裂系统描述中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邹雅铭 刘道理 +4 位作者 黄媛 刘徐敏 陶禹 张星宇 陈双全 《石油科学通报》 CAS 2023年第6期725-737,共13页
南海北部深水区白云凹陷区域毗邻生烃超压带,成藏条件优越,拥有巨大的勘探潜力,同时深层潜山圈闭发育,潜山内幕裂缝带是油气运移通道。因此,针对深层潜山有利圈闭预测是该区油气勘探的一个重要方向。受构造作用及风化作用的影响,潜山内... 南海北部深水区白云凹陷区域毗邻生烃超压带,成藏条件优越,拥有巨大的勘探潜力,同时深层潜山圈闭发育,潜山内幕裂缝带是油气运移通道。因此,针对深层潜山有利圈闭预测是该区油气勘探的一个重要方向。受构造作用及风化作用的影响,潜山内幕地震响应特征表现为杂乱反射、弱反射和空白反射的特点,这无疑增加了储层预测的难度。针对上述问题,论文充分利用叠后地震数据开展多属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套分级分尺度的叠后地震潜山储层预测方案及技术流程。该方法主要依据断裂尺度大小与地震数据分辨率的相对大小关系,将断裂划分为大尺度断层、亚断层和微断裂,并利用不同叠后地震属性来分级描述。首先,在人工构造解释的基础上,利用叠后地震数据的本征值相干属性来刻画亚断裂,并在滤波处理的基础上,采用倾角增强、断层增强和线性增强对大尺度断裂进行精细刻画。其次,对比分析曲率属性体和最大似然属性,优选最大似然属性对中小尺度微断裂进行刻画,确定裂缝发育区。最后,在分级刻画的基础上进行多属性叠合刻画微断裂发育带。选取南海北部深水区白云凹陷东潜山勘探区进行了实际应用,通过对不同尺度大小的断裂目标体进行不同属性的描述和多属性叠合解释,提高了对潜山微断裂发育带的刻画精度,确定了潜山有利储层目标区域。实际数据应用结果表明:叠后多属性断裂系统描述方案可以很好地进行断裂型储层的分级描述,并在地质认识的基础上确定优质目标区。论文提出的分级分尺度储层断裂刻画方案可在其他类似的潜山油气勘探开发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区 潜山 亚断层 裂缝预测 多尺度
下载PDF
试井解释技术在华北探区深潜山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鹿贞昆 康汝坤 +1 位作者 华莹 周洪霞 《油气井测试》 2012年第5期24-25,76,共2页
华北探区深潜山储层主要以雾迷山组灰质白云岩和奥陶系灰岩为主,储层裂缝孔洞的不均匀发育,导致储层的非均质性较强,通过研究认为华北探区深潜山储层主要发育裂缝孔洞系统,而随着储层裂缝孔洞发育程度和连通程度的不同,测试曲线呈现均... 华北探区深潜山储层主要以雾迷山组灰质白云岩和奥陶系灰岩为主,储层裂缝孔洞的不均匀发育,导致储层的非均质性较强,通过研究认为华北探区深潜山储层主要发育裂缝孔洞系统,而随着储层裂缝孔洞发育程度和连通程度的不同,测试曲线呈现均质径向流动特征、双重介质流动特征和致密的基质孔隙型流动特征,通过对测试曲线特征的研究,可对白云岩、灰岩的裂缝孔洞发育和连通程度做出判断,从而加深储层认识,指导下步措施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探区 深潜山储层 曲线特征应用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中生界潜山裂缝发育特征及形成机理——以松南低凸起Y8区为例 被引量:16
9
作者 周杰 杨希冰 +3 位作者 杨金海 吴昊 何小胡 宋爱学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共9页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松南低凸起中生界花岗岩潜山领域勘探获得重大突破,揭示该盆地深水区基岩潜山领域具有较大的勘探前景,裂缝是影响该领域潜山储层发育主控因素之一。利用成像测井、井壁取心和薄片分析等资料,对松南低凸起Y8区中生界花...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松南低凸起中生界花岗岩潜山领域勘探获得重大突破,揭示该盆地深水区基岩潜山领域具有较大的勘探前景,裂缝是影响该领域潜山储层发育主控因素之一。利用成像测井、井壁取心和薄片分析等资料,对松南低凸起Y8区中生界花岗岩潜山天然裂缝发育特征及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中生界花岗岩潜山储层发育构造裂缝、溶蚀裂缝和成岩缝等3种类型,以发育中—高角度构造缝为主,多为NNW—SSE走向,其中90%为未充填缝及有效缝,主要为3期发育,垂向上可根据裂缝参数分为风化裂缝带和内幕裂缝带。岩性、构造及溶蚀改造是控制该地区潜山裂缝发育的关键因素,花岗岩储层长石与石英含量超过80%,有利于裂缝发育;印支期以来的多期构造运动有利于形成网状裂缝系统,大气淡水及深部热液溶蚀改造进一步增大了裂缝发育深度,进而改善了花岗岩储层物性,扩大了花岗岩储层规模,并提高了油气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东南盆地 深水区 松南低凸起 中生界 潜山裂缝 发育特征 形成机理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松南低凸起油气复式聚集条件与成藏模式 被引量:10
10
作者 郭明刚 曾小宇 +5 位作者 江汝锋 朱继田 孙志鹏 毛雪莲 满晓 何小胡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17年第4期577-587,共11页
文章利用钻井、测井、地化以及地震资料,分析研究了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松南低凸起的油气成藏条件。松南低凸起位于中央坳陷带5大(潜在)富生烃凹陷包围中,烃源充足。中新世早期三亚组大型海底扇、中新世早期—渐新世晚期陵水组生... 文章利用钻井、测井、地化以及地震资料,分析研究了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松南低凸起的油气成藏条件。松南低凸起位于中央坳陷带5大(潜在)富生烃凹陷包围中,烃源充足。中新世早期三亚组大型海底扇、中新世早期—渐新世晚期陵水组生物礁、渐新世早期崖城组扇三角洲—滨海相沉积、前古近系古潜山风化壳等多类型储层发育。生烃凹陷深部沟源断裂、崖城组大型疏导砂体和多条古构造脊构成了本地区主要的垂向+侧向输导体系。多层系多类型大中型构造、构造+岩性圈闭发育。研究表明,多成藏要素的耦合促使松南低凸起成为深水区的独有的复式油气聚集区,其成藏模式为它源-侧向-复式成藏,主要成藏组合是三亚组海底扇、三亚组—陵水组生物礁、前古近系古潜山,成藏主控因素为储层与运移。此结论可为南海北部深水区进一步的勘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东南盆地 深水区 松南低凸起 生物礁 古潜山 复式油气聚集区 海南省
下载PDF
渤海深层变质岩潜山油藏裂缝主控因素及预测 被引量:13
11
作者 郑华 康凯 +2 位作者 刘卫林 龚敏 陈善斌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9-38,共10页
渤中13-2大型潜山地区是渤海海域发现的首个亿吨级深层变质岩潜山油藏。通过已钻井的岩心、薄片、测试、测井等资料,从构造演化、成岩作用、古地貌特征等方面,阐述了研究区潜山储集空间类型、裂缝发育主控因素及分布规律,为研究区的高... 渤中13-2大型潜山地区是渤海海域发现的首个亿吨级深层变质岩潜山油藏。通过已钻井的岩心、薄片、测试、测井等资料,从构造演化、成岩作用、古地貌特征等方面,阐述了研究区潜山储集空间类型、裂缝发育主控因素及分布规律,为研究区的高效开发奠定基础。研究结果表明:(1)多期次构造运动是导致裂缝形成的主控因素,风化淋滤和裂缝充填是造成储层纵向差异的主要原因。(2)利用结构张量场与绕射波耦合属性可以有效指导研究区储层平面预测,根据最大似然属性体能够较好地预测潜山裂缝走向。(3)平面上靠近大断层附近裂缝发育较好,纵向上风化带裂缝好于内幕带裂缝,渤中13-2地区主力层段风化带储层可划分为4类,Ⅰ类储层最好,主要位于构造高部位;Ⅱ类储层次之,主要位于构造腰部;Ⅲ类储层较差,主要位于距离断层较近区域的构造翼部;Ⅳ类储层最差,主要位于距离大断层较远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淋滤作用 结构张量场 绕射波 深层 裂缝 变质岩潜山 渤中13-2地区 渤海海域
下载PDF
某微丘区深路堑勘察
12
作者 杨凤伟 王剑锋 《山西建筑》 2018年第30期61-63,共3页
某微丘区深路堑岩土体由石英正长岩组成,岩石节理、裂隙较发育。通过现场勘察,根据各岩土设计参数,结合地区经验,分析路堑边坡的稳定性,提出深路堑开挖方式及防护措施建议。
关键词 微丘区 深路堑 勘察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东区中生界潜山天然气来源及成藏模式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杨希冰 周杰 +4 位作者 杨金海 何小胡 吴昊 甘军 游君君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83-292,共10页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东区花岗岩潜山已获得重大勘探突破,显示了较好的勘探前景。基于地球化学分析,利用最新的钻井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分析了松南低凸起Y8区块天然气的来源、潜山的关键成藏条件及成藏模式。结果表明,Y8区块天然气的碳...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东区花岗岩潜山已获得重大勘探突破,显示了较好的勘探前景。基于地球化学分析,利用最新的钻井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分析了松南低凸起Y8区块天然气的来源、潜山的关键成藏条件及成藏模式。结果表明,Y8区块天然气的碳同位素、凝析油的碳同位素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与深水区东区松南凹陷中天然气及伴生凝析油的特征类似,与深水区西区陵水凹陷中L17气田和L18气田的油气差异较大,揭示深水区东区烃源岩中陆源有机质的输入相对更占优势,Y8区块天然气主要来源于松南凹陷。松南低凸起的基底为印支期花岗岩,受构造、岩性、风化淋滤作用及热液溶蚀作用控制,形成了"裂缝+风化溶蚀型"潜山储层和"鱼骨刺"式鼻状构造脊。裂缝带和基底深大断裂构成了油气运移的高速通道。断裂与裂缝的大量发育增加了源、储的接触面积。生烃中心与凸起区的源-储压差大,天然气由北向南、由凹陷向凸起区呈长距离侧向接力式运移。松南低凸起上近凹陷方向的Y1区块具有较大潜力。松南低凸起的中生界花岗岩潜山有望成为琼东南盆地下一个千亿立方米级天然气聚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东南盆地 松南低凸起 深水区 花岗岩潜山 成藏模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