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双手术间清创模式治疗脊柱内固定术后早期深部感染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施美蓉 陈素平 +4 位作者 董琼虹 林秀华 裴彬宏 苏增标 曹杰 《护士进修杂志》 2023年第9期847-851,共5页
目的比较单双手术间清创模式治疗脊柱内固定术后早期深部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126例脊柱内固定术后早期深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配合方法,分为双手术间组36例,采用双手术间清创模... 目的比较单双手术间清创模式治疗脊柱内固定术后早期深部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126例脊柱内固定术后早期深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配合方法,分为双手术间组36例,采用双手术间清创模式;双手术台组30例,采用单手术间内双手术台清创模式;对照组60例,采用单手术间内单手术台清创模式。记录手术一般情况、感染控制情况及安全性等数据。结果双手术间组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双手术台组和对照组(P<0.01),但后2组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住院时间长于其余2组(P<0.01),但双手术间组和双手术台组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的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双手术间组缝合前器械表面细菌附着数为0,低于其余两组(P<0.01),而双手术台组和对照组间附着细菌菌种与术前相似(P>0.05)。双手术间组术后感染复发率2.78%(1/36)、双手术台组16.67%(5/30)、对照组21.67(13/60),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手术间组伤口甲级愈合率97.22%(35/36)、双手术台组为80.00%(24/30)、对照组则为66.67%(40/60),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间护理不良事件及麻醉不良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手术间清创模式治疗脊柱内固定术后早期深部感染,虽然可能会增加手术配合的难度,但可以减少术后感染复发率,相比单手术间清创模式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内固定术后 深部感染 清创手术 双手术间 手术配合 感染控制
下载PDF
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后早期深部感染的因素分析及治疗 被引量:14
2
作者 俞兴 徐林 +4 位作者 毕连涌 柳根哲 李鹏洋 曲弋 焦勇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33-437,共5页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后早期深部感染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2011年1 492例行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患者术后早期深部感染的发生率,根据是否发生感染将患者分为两组:感染组11例,非感染组1 481例...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后早期深部感染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2011年1 492例行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患者术后早期深部感染的发生率,根据是否发生感染将患者分为两组:感染组11例,非感染组1 481例,进行感染风险因素评分(infection risk factor score,RFS),比较两组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分析保留内置物情况下彻底清创、持续冲洗负压引流结合静脉滴注抗菌药物治疗的成功率、分析失败因素及处理策略,探讨何种状况下需清创同期取出内固定。结果 1 492例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后早期深部切口感染11例(0.74%),感染组与非感染组RFS分别为2.64±0.24和0.78±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9例保留内置物情况下采用彻底清创、持续冲洗负压引流,结合静脉滴注抗菌药物,治疗成功6例。另3例2次清创取出内固定后继续冲洗引流:2例感染彻底控制、1例伤口愈合后1个月血液感染继发颅内感染、感染性休克死亡;2例术前长期口服激素同时RFS≥3分患者,采用彻底清创、持续冲洗负压引流,结合静脉滴注抗菌药物同时取出内固定,感染彻底控制。结论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后早期深部感染发生率相对较低,保留内置物情况下彻底清创后持续冲洗负压引流结合静脉滴注应用抗菌药物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术前长期口服激素同时RFS≥3分患者,彻底清创同时取出内固定有利于感染彻底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路内固定术 深部感染 治疗 冲洗引流
下载PDF
持续闭式冲洗引流治疗脊柱后路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后切口深部感染的体会 被引量:2
3
作者 周云龙 《西南军医》 2014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总结持续闭式冲洗引流治疗脊柱后路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后切口深部感染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5月脊柱内固定、自体骨或异体骨植骨融合术后切口深部感染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表现主要为切口脓性分泌物、体温升... 目的总结持续闭式冲洗引流治疗脊柱后路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后切口深部感染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5月脊柱内固定、自体骨或异体骨植骨融合术后切口深部感染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表现主要为切口脓性分泌物、体温升高和局部疼痛等,血液学及细菌学检查确定有无细菌性感染;所有患者在诊断切口深部感染明确后,全部行切口拆开,清创,闭式冲洗引流联合敏感抗生素的治疗。结果随访4个月~3年,平均2.1年。闭式冲洗引流后7日局部症状消失,引流液清亮后拔管4例,7~14日拔管13例,14~21日拔管9例;引流后21日,全身症状消失、血常规、CRP、血沉正常后停用抗生素13例,36日停用抗生素13例。5例形成慢性窦道,经久不愈,1年后取出内固定后愈合。所有患者在随访期间未见断钉与断棒。结论联合敏感抗生素加闭式冲洗引流治疗脊柱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后切口深部感染有利于及时控制感染,疗效肯定且没有必要取出内固定物及植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后路内固定融合 切口深部感染 闭式冲洗引流 脊柱内固定移除
下载PDF
脊柱内固定术后深部感染致病菌检出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韦东 范吉文 +5 位作者 郑明辉 凌杜华 张宇婧 钟锦涛 谭炜浩 瞿东滨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67-871,共5页
目的:分析脊柱内固定术后深部感染致病菌谱及影响致病菌检出率的因素,为提高致病菌检出率、规范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9年1月南方医院骨科学科脊柱骨科诊断为脊柱内固定手术后深部感染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致病菌... 目的:分析脊柱内固定术后深部感染致病菌谱及影响致病菌检出率的因素,为提高致病菌检出率、规范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9年1月南方医院骨科学科脊柱骨科诊断为脊柱内固定手术后深部感染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致病菌检出种类及检出率,探讨年龄、性别、手术类型、手术部位、手术时间、手术节段、感染类型(早发性及迟发性感染)、取样时间(初次手术后至样本收集的时间)、取样前抗生素干预与否、抗生素干预时间(取样前抗生素治疗的天数)等因素对致病菌检出率的影响。结果:符合纳入标准89例患者中,38例血培养或切口组织培养阳性,检出率为42.7%,其中单一病原菌31例,混合感染7例。共培养出47株病原菌,革兰氏阳性细菌26株,革兰氏阴性菌20株,真菌1株。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3株,27.7%)、大肠埃希菌(8株,17.0%)、表皮葡萄球菌(5株,10.6%)、铜绿假单胞菌(5株,10.6%)。感染类型(P=0.002)、取样时间(P=0.044)及抗生素干预(P<0.001)均影响致病菌的检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手术类型、手术部位、手术时间、手术节段、抗生素干预时间对检出率无影响(P<0.05)。结论:脊柱内固定术后深部感染致病菌检出率为42.7%,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迟发性感染更易培养出致病菌,抗生素干预及取样时间均可影响致病菌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疾病 内固定术 深部感染 致病菌 检出率
下载PDF
两种不同引流方式治疗腰椎融合术后切口深部感染的远期疗效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翰宇 蔡俊笙 +2 位作者 陈光熙 肖祥池 程志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3603-3606,共4页
目的分析腰椎融合术后切口深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末次随访结果以评估其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至2014年广东省中医院所收治腰椎融合术后切口深部感染患者住院天数、直接经济负担及手术次数,分析其末次随访的VAS评分以评价远期... 目的分析腰椎融合术后切口深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末次随访结果以评估其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至2014年广东省中医院所收治腰椎融合术后切口深部感染患者住院天数、直接经济负担及手术次数,分析其末次随访的VAS评分以评价远期疗效及生活质量。结果 32例患者中,4例患者死亡,2例患者联系方式失效,26例患者获得有效随访。根据其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常规负压引流组与真空负压引流组:常规负压引流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中位数为19.00 d,感染所造成的直接经济负担的中位数为36 208.40元,手术次数中位数为1.00,末次随访VAS评分中位数为3.00;真空负压引流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中位数为61.00 d,感染所造成的直接经济负担的中位数为70 822.47元,手术次数中位数为3.00,末次随访VAS评分中位数为2.00。两组间比较发现,住院天数、感染所造成的直接经济负担及手术次数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末次随访VAS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负压引流及真空负压引流技术都是治疗腰椎融合术后切口感染的有效手段,而相比于真空负压引流技术,常规负压引流减少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减少了手术清创次数,同时也降低了医疗资源的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深部感染 腰椎融合术 住院天数 经济负担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腰椎融合术后切口深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仕永 姚汝斌 +4 位作者 任莉荣 谢葵 黄少晓 龚向东 杨开舜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72-879,共8页
目的:回顾分析腰椎后路手术深部切口感染与同期手术无感染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深部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脊柱外科接受腰椎后路固定融合术且随访1年以上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病历资... 目的:回顾分析腰椎后路手术深部切口感染与同期手术无感染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深部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脊柱外科接受腰椎后路固定融合术且随访1年以上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切口深部感染诊断标准确定术后深部切口感染病例,将患者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吸烟、饮酒、糖尿病、高血压、痛风、尿路感染、肺部疾病,术前血液学指标,手术相关因素,输血量、术后白蛋白、术后留置尿管时间进行分析,确定深部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有907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符合切口深部感染诊断标准的患者共20例,男女各10例,平均年龄58.9±7.8岁。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BMI、饮酒、糖尿病、尿路感染、输血与感染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Backward LR法)显示BMI>25kg/m^2(P=0.031),既往饮酒(P=0.049),糖尿病(P=0.006),尿路感染(P<0.001),术后引流少(P=0.040),术后输血(P=0.001)是发生深部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尿路感染、糖尿病、饮酒病史、高BMI是深部切口感染的四个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14.92、5.53、3.10、2.78)。结论:术前尿路感染、糖尿病、饮酒病史、BMI>25kg/m^2以及术后引流少、输血多是腰椎退行性疾病后路固定融合术后深部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这些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措施,有助于降低切口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变性疾病 腰椎后路固定融合术 深部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