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velopment of Mining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for Seafloor Massive Sulfide Deposits 被引量:20
1
作者 LIU Shaojun HU Jianhua +2 位作者 ZHANG Ruiqiang DAI Yu YANG Hengling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5期863-870,共8页
Seafloor massive sulfide(SMS) deposits which consist of Au, Ag, Cu, and other metal elements, have been a target of commercial mining in recent decades. The demand for established and reliable commercial mining syst... Seafloor massive sulfide(SMS) deposits which consist of Au, Ag, Cu, and other metal elements, have been a target of commercial mining in recent decades. The demand for established and reliable commercial mining system for SMS deposits is increasing within the marine mining industry. The current status and progress of mining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for SMS deposits are introduced. First, the mining technology and other recent developments of SMS deposits are comprehensively explained and analyzed. The seafloor production tools manufactured by Nautilus Minerals and similar mining tools from Japan for SMS deposits are compared and discussed in turn. Second, SMS deposit mining technology research being conducted in China is described, and a new SMS deposits mining tool i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environmental requirement. Finally, some new trends of mining technology of SMS deposits a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All of these conclusions and results have reference value and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research of SMS deposit mining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 sea mining equipment mining key technology seafloor massive sulfide deposits new technology
下载PDF
深水斜坡沉积特征与控制因素——以澳大利亚柔布克盆地为例
2
作者 姜露珊 栾锡武 +3 位作者 李作福 肖菲 金龙 薛洋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5-55,共11页
深水斜坡沉积规律对深水油气勘探开发以及深水地质灾害防护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为揭示澳大利亚柔布克盆地新近纪深水斜坡沉积特征与控制因素,利用高分辨率二维地震资料,划分了斜坡沉积地层层序,在地震剖面上识别出7个三级层序界面和6... 深水斜坡沉积规律对深水油气勘探开发以及深水地质灾害防护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为揭示澳大利亚柔布克盆地新近纪深水斜坡沉积特征与控制因素,利用高分辨率二维地震资料,划分了斜坡沉积地层层序,在地震剖面上识别出7个三级层序界面和6个地震层序。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新近纪主要形成了进积型、加积-进积混合型和退积型沉积层序;柔布克盆地深水区发育前积型碳酸盐岩、硅质碎屑三角洲和滑塌3种斜坡沉积;研究区深水斜坡沉积受多种因素共同控制,中渐新世—晚中新世,斜坡沉积主要受相对海平面升降、古气候变化和物源供给的控制,而晚中新世之后,向北漂移的澳大利亚板块与班达岛弧发生碰撞,深水斜坡沉积主要受构造活动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斜坡沉积 控制因素 深水油气 反射地震 柔布克盆地
下载PDF
磷块岩成矿过程及其稀土元素富集机理综述
3
作者 雷梦丹 钟日晨 +9 位作者 崔浩 王赵依 陈缓 李艳霞 于畅 邓依 凌一凡 李默洁 黎子萌 陈昂快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99-1217,共19页
磷块岩矿床是以细晶磷灰石为主要矿石矿物的一种海相沉积磷矿床,形成于古元古代后6个历史时期的上升流地区,与生物活动重要节点、大陆风化加剧时期密切相关。磷块岩矿床的形成受海平面升降、微生物活动与沉积物孔隙水中的物理化学条件... 磷块岩矿床是以细晶磷灰石为主要矿石矿物的一种海相沉积磷矿床,形成于古元古代后6个历史时期的上升流地区,与生物活动重要节点、大陆风化加剧时期密切相关。磷块岩矿床的形成受海平面升降、微生物活动与沉积物孔隙水中的物理化学条件等因素控制,而形成高品质磷块岩矿床的关键是极低的沉积速率与周期性的海底风暴。部分磷块岩中超常富集中重稀土元素,是潜在的稀土资源来源。磷块岩中稀土元素的主要赋存矿物为细晶磷灰石,其中的稀土元素主要来源于沉积时期的海水和早期成岩时期的沉积物孔隙水,并以吸附或晶格替代的方式储存于细晶磷灰石中。稀土元素可以通过形成稀土-碳酸盐络合物等方式吸附于海洋微粒表面,当氧化还原条件变化时,海洋微粒分解并将稀土元素释放至沉积物孔隙水中。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发现不同海洋微粒对于稀土元素的吸附具有选择性,从而导致不同的孔隙水具有不同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进而影响磷块岩矿床中细晶磷灰石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细晶磷灰石对于稀土元素的富集不具有选择性,故受海水影响较大时呈现重稀土元素富集特征,而受孔隙水影响较大时则呈现中稀土元素凸起特征。由于超常富集稀土元素的磷块岩矿床常呈现中稀土元素凸起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这与海底热液输入的铁锰氧化物的稀土元素配分特征以及早期成岩过程中孔隙水的稀土元素配分特征相符,这或许指示着海底热液活动输入的铁锰氧化物及早期成岩过程对于磷块岩矿床稀土元素富集过程的影响。本文从磷块岩矿床的特征、时空分布及成矿的控制要素等方面对于磷块岩矿床的成矿过程进行了综述,从磷块岩矿床的稀土元素含量及稀土元素异常分析磷块岩成矿过程中稀土元素的富集行为和分异行为,并讨论了超常富集稀土元素的磷块岩中稀土元素可能存在的富集机理。研究磷块岩成矿过程及其稀土元素富集机理,可以为超常富集稀土元素的磷块岩矿床的勘查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对于保障稀土资源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块岩 稀土元素 深海沉积物 早期成岩过程 铁锰氧化物
下载PDF
深海富稀土沉积物中稀土资源特征及其分离提取现状 被引量:1
4
作者 欧阳安妮 熊文良 +4 位作者 周政 陆蕾 于淼 王汾连 赵开乐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1-77,共7页
这是一篇矿业工程领域的文章。深海富稀土沉积物作为一种潜在的稀土资源,是陆地稀土资源的重要补充,预期会成为最先开发的深海矿产之一。本文分析了四个深海富稀土沉积物富集区(西太平洋富稀土沉积物富集区、东南太平洋富稀土沉积物富... 这是一篇矿业工程领域的文章。深海富稀土沉积物作为一种潜在的稀土资源,是陆地稀土资源的重要补充,预期会成为最先开发的深海矿产之一。本文分析了四个深海富稀土沉积物富集区(西太平洋富稀土沉积物富集区、东南太平洋富稀土沉积物富集区、中-东太平洋富稀土沉积物富集区和中印度洋海盆-沃顿海盆富稀土沉积物富集区),总结了深海稀土的基本资源特征(总储量大、分布差异大、主要赋存矿物为生物磷灰石等),并对目前分离和提取深海稀土主要采用的两种方法(酸浸-萃取分离技术和分级-浮选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酸浸-萃取分离技术有着稀土元素回收率低、酸耗过大的缺点,而分级-浮选方法能够在低酸耗的情况下实现对沉积物中稀土元素的高效富集,是从深海富稀土沉积物中分离提取稀土资源的重要发展方向,最后据此给出了未来也需加强深海富稀土沉积物资源高效分级以及原位开采浸出技术等相关研发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业工程 深海富稀土沉积物 生物磷灰石 酸浸萃取 浮选
下载PDF
西北太平洋多金属结核矿区沉积物沉降特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詹琳 于鑫雨 +1 位作者 韩录维 夏建新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21,29,共6页
深海沉积物的沉降特性是计算多金属结核开采引起的羽状流影响范围的重要依据。通过沉积物静水沉降实验,得到了不同粒径组沉积物的沉降速度,并分析了西太平洋深海沉积物的沉降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西太平洋深海海底沉积物主要由黏性细颗... 深海沉积物的沉降特性是计算多金属结核开采引起的羽状流影响范围的重要依据。通过沉积物静水沉降实验,得到了不同粒径组沉积物的沉降速度,并分析了西太平洋深海沉积物的沉降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西太平洋深海海底沉积物主要由黏性细颗粒组成,中值粒径为3~4μm,最大粒径为240.3μm。粒径大于32μm的粗颗粒沉积物的沉降速度在3.33~8.33 mm/s之间,粒径小于32μm的细颗粒沉积物的沉降速度范围在0.01~3.33 mm/s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采矿 沉积物 粒径 沉降速度
下载PDF
Deep water bottom current deposition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被引量:49
6
作者 SHAO Lei LI XueJie +5 位作者 GENG JianHua PANG Xiong LEI YongChang QIAO PeiJun WANG LiaoLiang WANG HongBin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7年第7期1060-1066,共7页
There are some active bottom currents on the northern continental slope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Reflection seismic profiles show that the bottom current channels occur in the water depth range of 1000 to 2700 m,... There are some active bottom currents on the northern continental slope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Reflection seismic profiles show that the bottom current channels occur in the water depth range of 1000 to 2700 m,extending from the NE to the SW,leading to accumulation of discontinuous drifts with higher sedimentation rates on the eastern side of the channel. The stacking pattern of the layers sug-gests that these drifts propagated southwestward,follow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bottom currents. One sedimentary drift to the southeast of the Dongsha Islands has the highest sedimentation rate of 97cm/ka in the last 12 ka. The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diment layers indicate that these bottom currents are most likley caused by the water movement of a branch of the West Pacific Ocean Current,which enters the northern SCS via the Bashi Strait. Once formed,the bottom currents trans-port sediments along the northern slope of SCS southwestward and finally disappear into the central basin of the SCS. Due to the bottom current activity,the deep-sea sedimentary process in the northern SCS is comple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 water bottom current deep sea depositION SEDIMENTARY DRIFT reflection seismic profile South China sea
原文传递
太平洋C—C区中国矿区深海沉积物的强度特性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王树仁 阳宁 王贵满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1-24,共4页
通过船上测试的方法 ,对我国矿区沉积物的强度进行了测试和分析 ,结果表明沉积物的剪切强度随深度加大而变大 ,不同站位的沉积物由于类型不同其剪切强度随深度的变化也不一样 ,有的甚至还有较大的差别。同时发现深海沉积物的剪切强度在... 通过船上测试的方法 ,对我国矿区沉积物的强度进行了测试和分析 ,结果表明沉积物的剪切强度随深度加大而变大 ,不同站位的沉积物由于类型不同其剪切强度随深度的变化也不一样 ,有的甚至还有较大的差别。同时发现深海沉积物的剪切强度在某一深度有一较为明显的剧增台阶 ,且它与沉积物的半液态层的深度相对应 ,半液态层的剪切强度一般都在 1kPa以下。因此 ,集矿机设计的原则应是既要保障足够的牵引力 ,又要考虑沉积物的触变特性 ,以便使集矿机不致对深海沉积物产生太大的扰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沉积物 强度特性 深海采矿 集矿机 锰结核
下载PDF
内波、内潮汐沉积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25
8
作者 何幼斌 罗顺社 高振中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10,共6页
内波、内潮汐沉积是近 10多年来沉积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简要介绍了海洋学方面有关内波、内潮汐的认识、观测和研究 ,回顾了内波、内潮汐沉积的研究历程 ,重点介绍了已发现的内波、内潮汐沉积的特征、沉积层序、微相类型、沉积模式以... 内波、内潮汐沉积是近 10多年来沉积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简要介绍了海洋学方面有关内波、内潮汐的认识、观测和研究 ,回顾了内波、内潮汐沉积的研究历程 ,重点介绍了已发现的内波、内潮汐沉积的特征、沉积层序、微相类型、沉积模式以及深海大型沉积物波的内波成因机理 ,阐述了内波、内潮汐沉积的研究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波 内潮汐 深海 深水沉积 沉积微相 进展
下载PDF
中印度洋洋盆GC11岩心富稀土深海沉积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9
9
作者 张霄宇 黄牧 +1 位作者 石学法 黄大松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1-61,共11页
对中印度洋洋盆的沉积GC11岩心开展了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析研究,根据主微量元素相关性特征、稀土元素富集程度以及澳大利亚后太古代平均页岩归一化模式特征,初步探讨了GC11岩心的沉积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影响稀土元素富集的... 对中印度洋洋盆的沉积GC11岩心开展了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析研究,根据主微量元素相关性特征、稀土元素富集程度以及澳大利亚后太古代平均页岩归一化模式特征,初步探讨了GC11岩心的沉积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影响稀土元素富集的可能因素。研究表明,GC11岩心稀土元素总量在400.64×10^?6~742.74×10^?6,平均值为658.41×10^?6,略低于邻近海域的GC02岩心,与沃顿海盆DSDP213岩心中含沸石型深海粘土层位中的稀土元素含量相当。δCe负异常明显,(La/Yb)N为0.42,显示重稀土相对富集的特点。稀土元素与P2O5呈显著正相关性,CaO/P2O5的平均值为2.3,表明生物钙磷灰石可能是稀土元素的主要载体矿物,而铁锰水合物可能对富集稀土元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影响不大;GC11岩心中δCe负异常程度远低于GC02岩心,略低于DSDP213岩心,中稀土富集特征与GC02和DSDP213岩心基本一致。不同程度陆源物质的混入可能是导致以上不同岩心中稀土元素富集程度和分馏特征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稀土深海沉积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物质来源 中印度洋洋盆 GC11岩心
下载PDF
应力事件与浊流沉积的时空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前裕 钟广法 +1 位作者 耿建华 邵磊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166-1171,共6页
地球系统科学针对不同的地质、构造、生物和气候现象开展综合研究,分析其内在机理的联系.结合当前国际地学前缘的发展态势,认为应力场和浊流沉积的综合研究将在揭示灾难性地质现象的控制机理、阐明油气资源的成因与分布的同时,为探讨地... 地球系统科学针对不同的地质、构造、生物和气候现象开展综合研究,分析其内在机理的联系.结合当前国际地学前缘的发展态势,认为应力场和浊流沉积的综合研究将在揭示灾难性地质现象的控制机理、阐明油气资源的成因与分布的同时,为探讨地壳构造变化提供区域性指标.这些指标不仅指示地壳活动的阶段性,还将有助于恢复地幔-地壳-地貌-水流的系统演化历史.特别是深海浊流沉积的综合研究,可望成为“走向深海大洋”、开展深海地学综合研究的另一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 浊流沉积 应力场 地震 油气资源 地球系统科学
下载PDF
云南兰坪—思茅盆地勐野井钾盐矿床物质组分对成因的指示 被引量:24
11
作者 高翔 方勤方 +4 位作者 姚薇 彭强 董娟 秦红 邸迎伟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29-536,共8页
云南兰坪—思茅盆地勐野井钾盐矿床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古代固体钾盐矿床。长期以来一直认为该矿床为海源陆相成因,也有人提出成矿物质还有其他来源,但并未给出确凿的证据。为了查明该矿床的物源及成因,本文采用XRD、ICP-MS、电子探针(EPMA... 云南兰坪—思茅盆地勐野井钾盐矿床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古代固体钾盐矿床。长期以来一直认为该矿床为海源陆相成因,也有人提出成矿物质还有其他来源,但并未给出确凿的证据。为了查明该矿床的物源及成因,本文采用XRD、ICP-MS、电子探针(EPMA)和显微镜等方法对云南江城勐野井钾盐矿床物质组分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矿床的成因进行剖析,指出成矿物质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为海水。微量元素Br在勐野井组盐层中的均值为578×10-6,远大于200×10-6,指示海源;同时在底板扒沙河组石英砂岩中存在少量海相矿物——海绿石。二为深部热液。勐野井组灰绿色泥岩中存在大量富含钴镍的黄铁矿;其次,盐层裂隙的充填物出现含钴镍的羟碳钴镍石;同时在扒沙河组砂岩中普遍见到含铜矿物——蓝铜矿和孔雀石等。由于该矿床地处强烈构造活动带,这些富含Cu、Co、Ni的矿物指示,Cu、Co、Ni等金属元素来源于深部热液。因此,云南勐野井钾盐矿床除海水提供成矿物质外,深部热液亦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物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因 深部热液 海水 勐野井钾盐矿床 云南兰坪-思茅盆地
下载PDF
南海深水块体搬运沉积体系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被引量:23
12
作者 王大伟 吴时国 +1 位作者 吕福亮 王彬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19,共6页
依据块体搬运沉积体系的地球物理识别特征,利用最新采集的二维和三维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在南海深水区域的琼东南盆地、白云凹陷和文莱深水地层中发现了块体搬运沉积体系(MTDs);建立典型MTDs的沉积模式,探讨MTDs的深水油气勘探意义。结果... 依据块体搬运沉积体系的地球物理识别特征,利用最新采集的二维和三维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在南海深水区域的琼东南盆地、白云凹陷和文莱深水地层中发现了块体搬运沉积体系(MTDs);建立典型MTDs的沉积模式,探讨MTDs的深水油气勘探意义。结果表明:MTDs表现为弱振幅和反射杂乱的特点,发育正断层、逆冲断层、挤压脊和褶皱等沉积构造;典型的MTDs可以划分为头部拉张区域、体部滑移-挤压区域和趾部挤压区域3个结构单元;MTDs主要是富泥沉积物,在深水油气勘探中往往充当良好盖层,容易与浊流沉积体系一起形成深水地层圈闭,也有部分MTDs是富砂沉积物,可以成为潜在油气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深水 块体搬运沉积体系 沉积模式 地震识别特征
下载PDF
南海北部新近系深水低位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13
13
作者 冉怀江 林畅松 +1 位作者 朱筱敏 秦成岗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6-50,153,共5页
南海北部是中国重要的油气探区,该地区的深水低位沉积研究是目前油气勘探的热点。在地震、测井及岩心等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层序地层以及沉积分析方法,对南海北部新近系重点层序(SQzj2和SQhj2)的深水低位沉积层序特征及其控制因... 南海北部是中国重要的油气探区,该地区的深水低位沉积研究是目前油气勘探的热点。在地震、测井及岩心等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层序地层以及沉积分析方法,对南海北部新近系重点层序(SQzj2和SQhj2)的深水低位沉积层序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区陆坡深水低位域沉积主要包括陆架边缘三角洲、低位扇、下切水道充填等;新近系深水低位沉积体系的展布以及层序结构的演化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盆地古构造地貌、断裂陆架坡折带、构造沉降(速率)、沉积物供给及相对海平面变化等因素的控制,其中持续的构造沉降是研究区深水低位沉积体系展布及充填演化的主要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 新近系 深水 低位域沉积 控制因素
下载PDF
菲律宾海深水环境下浅地层沉积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方中华 李攀峰 +4 位作者 杨源 杨慧良 陆凯 杨佳佳 单瑞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3-60,共8页
本文依托菲律宾海浅地层剖面资料,结合前人已发表的该区域样品资料和钻孔资料,对九州-帕劳海脊以及与海脊相邻的西菲律宾海盆和帕里西维拉海盆浅层沉积物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认为海底以下浅层沉积物一般存在3个波阻抗界面,根据其... 本文依托菲律宾海浅地层剖面资料,结合前人已发表的该区域样品资料和钻孔资料,对九州-帕劳海脊以及与海脊相邻的西菲律宾海盆和帕里西维拉海盆浅层沉积物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认为海底以下浅层沉积物一般存在3个波阻抗界面,根据其反射特征划分为4个基本类型,并对剖面特征的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在沉积物的沉积过程中,沉积物供给、构造活动、地形以及水动力条件等都对深水沉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菲律宾海浅地层沉积特征和控制因素的分析,可为进一步开展菲律宾海深水浅层沉积物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律宾海 浅地层 沉积特征 深水沉积 沉积机理
下载PDF
海底热液沉积物中流体包裹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5
作者 于增慧 翟世奎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3-96,共4页
最近几年新兴起的海底热液沉积物中流体包裹体的研究可以解决许多利用常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方法无法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 ,本文总结了该领域研究工作的进展 ,探讨了技术手段或方法上的发展及局限性 ,提出对热液沉积物中透明矿物的大范围... 最近几年新兴起的海底热液沉积物中流体包裹体的研究可以解决许多利用常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方法无法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 ,本文总结了该领域研究工作的进展 ,探讨了技术手段或方法上的发展及局限性 ,提出对热液沉积物中透明矿物的大范围显微测温对比分析和非透明矿物分温度段释放包裹体气体相结合 ,从而获取不同类型和不同成矿阶段包裹体物化指标及成分特征 ,进而研究热液循环机制及成矿作用过程的思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液沉积物 流体包裹体 分温度段 深海 海底热液
下载PDF
中国南海西北次海盆西北陆缘洋陆过渡区深水沉积体系特征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慧 解习农 +1 位作者 David Van Rooij 苏明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42-449,共8页
高分辨率二维地震资料显示中国南海西北次海盆西北陆缘(水深1 000 m及以下)发育如下深水沉积体系:珠江口盆地南部隆起区缓坡带(水深约1 000~1 500 m、坡度【1.2°)出露神狐南海山,该海山附近发育'海山相关等深流沉积体系',... 高分辨率二维地震资料显示中国南海西北次海盆西北陆缘(水深1 000 m及以下)发育如下深水沉积体系:珠江口盆地南部隆起区缓坡带(水深约1 000~1 500 m、坡度【1.2°)出露神狐南海山,该海山附近发育'海山相关等深流沉积体系',可能受南海中层水循环(自西向东)底流控制;神狐南海山以南水深约1 500~2 500 m的陆坡区(坡度】2°)普遍发生坡移,发育'重力流滑塌体系'和'峡谷体系',鲜见等深流沉积;下陆坡区(水深】2 500 m,坡度稍缓【2°)滑塌现象明显减少,主要发育'峡谷体系'以及'席状等深流沉积体系',席状等深流沉积体系可能受分散的、流速较低的南海深层水循环底流控制。地震沉积记录显示,神狐南海山附近等深流侵蚀特征最早出现于晚中新世早期,其后至现今该区较稳定发育等深流沉积/侵蚀的加积序列,说明南海西北次海盆西北陆缘的稳定底流沉积/侵蚀可追溯至晚中新世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沉积体系 底流 等深流沉积 中国南海
下载PDF
陆相盐湖层序地层学研究简述 被引量:14
17
作者 胡光明 纪友亮 张亚京 《盐湖研究》 CSCD 2006年第1期55-59,共5页
陆相盐湖盐源复杂多样,主要有陆源、海源和地壳深部三大类。前两类主要通过蒸发成盐,气候起着关键作用,形成的陆相盐湖低水位和高水位体系域中盐岩发育,湖侵体系域中盐岩相对不发育;第三类主要通过兑卤成盐,作为深层卤水通道的深大断裂... 陆相盐湖盐源复杂多样,主要有陆源、海源和地壳深部三大类。前两类主要通过蒸发成盐,气候起着关键作用,形成的陆相盐湖低水位和高水位体系域中盐岩发育,湖侵体系域中盐岩相对不发育;第三类主要通过兑卤成盐,作为深层卤水通道的深大断裂的活动期次控制了盐岩的发育,盐岩主要发育在湖侵体系域,高水位体系域次之,低水位体系域中盐岩一般不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湖 蒸发成盐 兑卤成盐 海侵 深层卤水
下载PDF
走向多极:碎屑沉积学研究的十对热点问题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昌民 朱锐 +1 位作者 赵康 胡威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1,共11页
在分析碎屑沉积学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主要热点问题进行概括。碎屑沉积学研究处于活跃时期,研究领域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多极化趋势,可以概括为"一竖一横""一粗一细""一深一浅""一大一小""... 在分析碎屑沉积学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主要热点问题进行概括。碎屑沉积学研究处于活跃时期,研究领域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多极化趋势,可以概括为"一竖一横""一粗一细""一深一浅""一大一小""一前一后""一远一近""一分一合""一长一短""一热一冷""一急一缓"等十对热点问题。沉积相模式研究方法从垂向剖面分析法向建筑结构要素分析法发展;在对细粒沉积物进行研究的同时,粗粒沉积体系研究取得成果;异常重力流、浅水三角洲研究十分活跃,深海沉积模式不断丰富;研究视野向大到星际研究、小到微生物沉积构造研究两方面延伸;物源和疏松沉积物变形研究不断深入;深时气候和地球未来环境变化研究成为沉积学关注的焦点;分支河道体系和汇流盆地水系研究成为源汇体系研究的新动向;长达数十甚至数百公里的大型冲积体系研究越来越多;不同气候带环境下河流和湖泊沉积的多样性研究越来越深入;季节性河流沉积特征揭示大量古气候和古环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岩 碎屑沉积学 研究进展 沉积相模式 异常重力流 深海沉积模式 浅水三角洲 源汇分析 大型冲击体系
下载PDF
北京猿人洞堆积旋回与黄土和深海气候旋回对比 被引量:7
19
作者 黄培华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05-311,共7页
北京猿人洞13个堆积层可划分为7个堆积旋回。每个旋回早期的堆积层(砂、粉砂、粘土和钙扳层),含有暖温带气候特征的哺乳动物和孢粉组合;晚期的堆积层(洞穴角砾与巨砾层),含有温带较干冷气候特征的哺乳动物和孢粉组合。堆积层年代测定数... 北京猿人洞13个堆积层可划分为7个堆积旋回。每个旋回早期的堆积层(砂、粉砂、粘土和钙扳层),含有暖温带气候特征的哺乳动物和孢粉组合;晚期的堆积层(洞穴角砾与巨砾层),含有温带较干冷气候特征的哺乳动物和孢粉组合。堆积层年代测定数据表明北京猿人洞7个堆积旋回形成于更新世中期,年代为128—730ka,与中国黄土层 L_2—S_7,相当,可与深海氧同位素阶段6—19和气候旋回 C—I 对比。北京猿人在此洞断续生活了约35万年,即从距今约60万年的第5堆积旋回(δ^(18)O 第14阶段)至距今约25万年的第2堆积旋回(δ^(18)O第8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猿人洞 堆积旋回 气候旋回
下载PDF
关于大洋多金属结核技术经济评价方法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脉直 陈宗团 张吉林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79-87,共9页
本文从矿床技术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了对大洋多金属结核进行技术经济评价的内容和方法。笔者以我国的东太平洋C-C区的实际调查资料为依据,探讨了在该区建一年产300万吨干结核的矿场。生产周期为30年,同时回收Mn、Cu、Co... 本文从矿床技术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了对大洋多金属结核进行技术经济评价的内容和方法。笔者以我国的东太平洋C-C区的实际调查资料为依据,探讨了在该区建一年产300万吨干结核的矿场。生产周期为30年,同时回收Mn、Cu、Co、Ni四种金属,冶炼厂址设在上海或青岛,并以1990年的国际市场金属价格为基础,通过投入产出分析,研究了影响大洋多金属结核开发企业投资构成的因素,分析了企业静态和动态条件下的经济效益。研究表明,大洋多金属结核资源的勘探开发,虽投资巨大,技术复杂,且有很大的风险,但却是一项有利可图的事业。只要法律问题能得到保障,海洋环境污染问题能有效的加以控制,不对生态构成严重的破坏,再过30-50年,或者更长一点时间,大洋多金属结核的商业性开采必将成为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结核 技术经济评价 矿床 资源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