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霍什布拉克铅锌矿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志丹 薛春纪 +2 位作者 董新丰 王思程 张岩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40-550,共11页
霍什布拉克铅锌矿床是新疆西南天山地区晚古生代碳酸盐岩容矿的重要矿床。本文采用高精度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对主要矿石矿物(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和热液脉石矿物方解石进行了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研究表明,黄铁矿、方铅... 霍什布拉克铅锌矿床是新疆西南天山地区晚古生代碳酸盐岩容矿的重要矿床。本文采用高精度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对主要矿石矿物(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和热液脉石矿物方解石进行了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研究表明,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方解石具有较为相似的稀土元素特征,Eu正异常明显,弱负或弱正Ce异常指示成矿流体最初由相对氧化的条件演化为还原条件。与霍什布拉克岩体、容矿围岩的稀土元素组成进行对比后发现,硫化物及热液方解石稀土元素配分曲线部分与重结晶泥晶灰岩重合,结合前人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认为容矿坦盖塔尔组碳酸盐岩为成矿提供了必要的成矿物质及成矿流体组分。Ga/In值显示闪锌矿为低温成矿;硫化物明显富集LREE,Hf/Sm、Nb/La和Th/La值小于1,显示铅锌成矿过程中成矿流体主体以富Cl为特征;Y/Ho、Zr/Hf和Nb/Ta值变化范围相对较小,表明成矿期流体性质相对较为稳定,基本未混入外来流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硫化物矿物 热液方解石 霍什布拉克铅锌矿 新疆
下载PDF
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中铂族矿物的主要类型和产出特征:热液蚀变过程中铂族元素的富集机理 被引量:7
2
作者 董宇 魏博 王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875-2888,I0025,I0026,共16页
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是我国最主要的铂族元素(PGE)资源产地,其矿石受热液蚀变作用影响明显,并产出多种铂族矿物(PGM)。岩浆演化和热液蚀变过程中PGE的迁移富集机制和PGM的成因,一直是研究PGE地球化学行为非常关注的问题。本文对金川铜镍... 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是我国最主要的铂族元素(PGE)资源产地,其矿石受热液蚀变作用影响明显,并产出多种铂族矿物(PGM)。岩浆演化和热液蚀变过程中PGE的迁移富集机制和PGM的成因,一直是研究PGE地球化学行为非常关注的问题。本文对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中PGM的研究发现,其主要类型包括含PGE的硫砷化物(硫砷铱矿)和砷化物(砷铂矿),Pd的铋化物、碲化物和硒化物,以及少量其他铂族矿物。其中,硫砷铱矿可包裹于各种贱金属硫化物(镍黄铁矿、磁黄铁矿和黄铜矿)中,表明硫砷铱矿可能结晶于早期的含As硫化物熔体,随后被包裹于硫化物熔体冷凝分异产生的单硫化物固溶体(MSS)和中间硫化物固溶体(ISS)中。硫化物熔体中的As可能主要通过地壳混染作用加入幔源岩浆。大量铋钯矿(PdBi)呈微细乳滴状包裹于黄铜矿中,为晚期ISS冷凝形成黄铜矿过程中出溶的产物。少量铋钯矿(PdBi_(2))呈不规则状充填于矿物裂隙,与次生磁铁矿脉紧密共生,并随矿石的蚀变程度增加,铋钯矿的化学成分由PdBi逐渐向PdBi_(2)转变,表明这部分铋钯矿为后期热液蚀变产物。铋碲钯矿和钯的硒化物则主要产出于镍黄铁矿裂隙且与次生磁铁矿紧密共生,指示明显的热液成因。钯的硒化物的出现表明,岩浆期后酸性、高盐度、高氧逸度的富Cl^(-)流体对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中Pd的迁移和富集起到了关键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 铂族矿物 贱金属硫化物 热液蚀变
下载PDF
云南省元江县大班壁矿区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3
作者 白磊 马亚雄 范景丹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9年第3期83-85,共3页
大班壁矿区地处哀牢山山脉的中南段,位于云南省元江县城西南方,与墨江县界毗邻,区域上处于唐古拉—昌都—兰坪—思茅褶皱系南部之墨江—绿春褶皱带内。该褶皱带范围受墨江断裂带与哀牢山断裂带所限定,呈北西向之帚状。大班壁矿区内已有... 大班壁矿区地处哀牢山山脉的中南段,位于云南省元江县城西南方,与墨江县界毗邻,区域上处于唐古拉—昌都—兰坪—思茅褶皱系南部之墨江—绿春褶皱带内。该褶皱带范围受墨江断裂带与哀牢山断裂带所限定,呈北西向之帚状。大班壁矿区内已有探明的硅酸镍风化壳型矿床,本文通过分析矿区地质背景及成矿地质条件,并将其与金厂岩体东西接触带成型的热液型金、镍、铜矿床进行类比,认为矿区具有寻找热液型硫化镍多金属矿床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镍矿床 热液型硫化镍多金属矿床 大班壁
下载PDF
深海热液金属硫化物矿电性结构 被引量:11
4
作者 席振铢 李瑞雪 +1 位作者 宋刚 周胜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95-1401,共7页
深海热液金属硫化物矿位于水深数千米的大洋洋底,其形态、规模及电性参数难为人知,迄今尚未有由实测数据推导其电性结构的研究.依托于"大洋一号",在大西洋洋中脊、西南印度洋洋中脊实施了多次深海热液金属硫化物矿探测试验,实地采集... 深海热液金属硫化物矿位于水深数千米的大洋洋底,其形态、规模及电性参数难为人知,迄今尚未有由实测数据推导其电性结构的研究.依托于"大洋一号",在大西洋洋中脊、西南印度洋洋中脊实施了多次深海热液金属硫化物矿探测试验,实地采集热液金属硫化物矿瞬变电磁响应数据,并对试验数据进行反演分析.分析表明:大西洋TAG(trans-Atlantic geotraverse)热液区及西南印度洋49°4′E,37°5′S热液区内,深海热液金属硫化物矿形似生长于洋壳内的"蘑菇",矿体呈透镜状或似层状结构,分布于热液喷口的卤水池内,电阻率约为0.1Ω·m,规模为50~250m,厚度范围为20~50m;热液烟囱直径为10~50m,周围岩石发生热液蚀变,蚀变岩石电阻率在0.2~0.5Ω·m,以热液通道为中心呈圈层状变化.依据深海热液金属硫化物矿的形态特征及电性参数,矿体的电性结构模型可简化为T型异常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热液金属硫化物矿 TAG热液区 西南印度洋热液区 电性结构 海底地球物理
原文传递
金属硫化物矿床的成矿热液硫同位素示踪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云峰 杨红梅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95-602,共8页
国内外诸多学者对如何利用硫同位素来示踪金属硫化物矿床中硫的来源进行了不断的探索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总结金属硫化物矿床中含硫热液矿物的硫同位素组成(δ^(34)S)特征基础上,阐述了准确确定成矿流体的总硫同位素组成(δ^(34)S... 国内外诸多学者对如何利用硫同位素来示踪金属硫化物矿床中硫的来源进行了不断的探索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总结金属硫化物矿床中含硫热液矿物的硫同位素组成(δ^(34)S)特征基础上,阐述了准确确定成矿流体的总硫同位素组成(δ^(34)S∑S值)是判别金属硫化物矿床中硫来源的关键,并总结和简要评述了获取成矿流体δ^(34)S∑S的3种方法(物理—化学平衡分析法、矿物共生组合分析法和Pinckey-Rafter法)以及应用实例。据此指出3点:1在应用硫同位素示踪硫的来源时,须针对不同类型金属硫化物矿床的具体特征,选择合适的方法以便成功获取δ^(34)S∑S;2目前δ^(34)S∑S的获取方法和应用基础是硫同位素的分馏达到平衡状态,对于低温或快速侵位条件下可能形成的非平衡状态的含硫热液矿物的δ^(34)S的特征仍待深入研究;3分别研究不同形态硫的δ^(34)S,并讨论不同形态硫的来源、形成环境和过程是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对示踪金属硫化物矿床的硫源可能更为有效和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硫化物矿床 成矿热液 总硫同位素组成(δ34S∑S) 示踪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