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sign and research on a variable ballast system for deep-sea manned submersibles 被引量:7
1
作者 邱中梁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2008年第4期255-260,共6页
Variable ballast systems are necessary for manned submersibles to adjust their buoyancy.In this paper,the design of a variable ballast system for a manned submersible is described.The variable ballast system uses a su... Variable ballast systems are necessary for manned submersibles to adjust their buoyancy.In this paper,the design of a variable ballast system for a manned submersible is described.The variable ballast system uses a super high pressure hydraulic seawater system.A super high pressure seawater pump and a deep-sea brushless DC motor are used to pump seawater into or from the variable ballast tank,increasing or decreasing the weight of the manned submersible.A magnetostrictive linear displacement transducer can detect the seawater level in the variable ballast tank.Some seawater valves are used to control pumping direction and control on-off states.The design and testing procedure for the valves is described.Finally,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variable ballast systems and seawater hydraulic systems is projec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sea manned submersible variable ballast system WEIGHT seawater pump seawater hydraulic system
下载PDF
Path Following Control of A Deep-Sea Manned Submersible Based upon NTSM 被引量:7
2
作者 马岭 崔维成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SCIE EI 2005年第4期625-636,共12页
In this paper, a robust path following control law is proposed for a deep-sea manned submersible maneuvering along a predeterminated path. Developed in China, the submersible is underactuated in the horizontal plane i... In this paper, a robust path following control law is proposed for a deep-sea manned submersible maneuvering along a predeterminated path. Developed in China, the submersible is underactuated in the horizontal plane in that it is actuated by two perpendicular thrusts in this plane. The advanced non-singular terminal sliding mode (NTSM) is implemented for the design of the path following controller, which can ensure the convergence of the motion system in finite time and improve its robustness against parametric uncertainties and environmental disturbances. In the process of controller design, the close-loop stability is considered and proved by Lyapunov' s stability theory.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numerical simulations are provided to verify the control law for path following of the deep-sea manned submersi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th following deep-sea manned submersible terminal sliding mode control ROBUSTNESS
下载PDF
Study on the Overload and Dwell-Fatigue Property of Titanium Alloy in Manned Deep Submersible 被引量:2
3
作者 WANG Ke WU Li +1 位作者 LI Yong-zheng SUN Xiao-peng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20年第5期738-745,共8页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cean technology, the deep-sea manned submersible is regarded as a high-tech equipment for the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of ocean resources. The safety of manned cabin has a decisive 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cean technology, the deep-sea manned submersible is regarded as a high-tech equipment for the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of ocean resources. The safety of manned cabin has a decisive effect on the whole system. Ti-6 Al-4 V with the superior strength-to-weight ratio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has been used for the manned cabin. The manned cabin experiences loading spectrum with different maximum stresses and different dwell time during their service life. The load sequence effects on dwell fatigue crack growth behavior of Ti-6 Al-4 V under different dwell time are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ly in this paper.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crack tip plastic zone is enlarged by the dwell time and the overload retardation zone increases with dwell time under the same overload rate. A dwell fatigue crack growth model is proposed by modifying the crack tip plastic zone under the loading history with combinations of the single overload and dwell time factors are included in the modified model.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data, the overload retardation zone and the crack growth rates of Ti-6 Al-4 V are predicted by the modified model. A reasonable model for the load sequence effect on the dwell fatigue crack growth rates of Ti-6 Al-4 V is verif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ned cabin dwell fatigue crack growth rate TI-6AL-4V load sequence effect
下载PDF
Thermal comfort and thermoregulation in manned space flight 被引量:2
4
作者 Zhen-zhong YANG Jin-xue FEI Xue-jun YU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6期518-524,共7页
Exposure to thermal environment is one of the main concerns for manned space exploration. By focusing on the works performed on thermoregulation at microgravity or simulated microgravity, we endeavored to review the i... Exposure to thermal environment is one of the main concerns for manned space exploration. By focusing on the works performed on thermoregulation at microgravity or simulated microgravity, we endeavored to review the investigation on space thermal environmental physiology. First of all, the application of medical requirements for the crew module design from normal thermal comfort to accidental thermal emergencies in a space craft will be addressed. Then, alterations in the autonomic and behavioral temperature regulation caused by the effect of weightlessness both in space flight and its simulation on the ground are also discussed. Furthermore, countermeasures like exercise training, simulated natural ventilation, encouraged drink, etc., in the protection of thermoregulation during space flight is presented. Finally, the challenge of space thermal environment physiology faced in the future is figured ou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航天飞行 体温调节 热舒适性 模拟微重力 环境生理学 空间飞行 太空探索 应用程序
下载PDF
深海载人平台舱壁结露调温除湿方法
5
作者 郭杨阳 吴宪 +1 位作者 赵远辉 周鑫涛 《船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47-252,共6页
为降低深海载人平台任务期间舱室降温除湿产生的功率损耗,提高平台能源利用率。提出了舱壁结露以低功耗调节深海载人平台舱室温度与湿度的方法。建立了舱室热传递和含湿量模型,分析了典型工况下结露面积、风速、分段结露方式对舱内温度... 为降低深海载人平台任务期间舱室降温除湿产生的功率损耗,提高平台能源利用率。提出了舱壁结露以低功耗调节深海载人平台舱室温度与湿度的方法。建立了舱室热传递和含湿量模型,分析了典型工况下结露面积、风速、分段结露方式对舱内温度和湿度变化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设置结露区可以实现对深海载人平台舱室温度和相对湿度的超低功耗调节;增大结露区面积可以降低深海载人平台舱室温度和相对湿度,在特定的时间段提高结露区风速可以显著降低舱室相对湿度;采用分段结露方式可以减小海水温度变化带来的舱室温度和湿度波动,使深海载人平台下潜阶段和定深作业阶段均处于合适的温度和湿度范围。舱壁结露降温除湿方法几乎零能耗且仿真计算结果显示该方法可将舱室温湿度调节至接近要求范围,为深海载人平台舱室温湿度控制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载人平台 舱温 舱湿 舱壁结露 数学模型
下载PDF
载人密闭舱室FTA-FBN舒适度评估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陈登凯 张献 +1 位作者 朱梦雅 孙意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0-106,共7页
为改善载人密闭舱室整体舒适度,提升作业人员的生理、心理舒适性与工作效率。对载人密闭舱室舒适度评估方法展开深入探究,在完成舱室整体舒适度评估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明确影响舱室综合舒适度的基本事件并进行重要度排序,从而更有针对... 为改善载人密闭舱室整体舒适度,提升作业人员的生理、心理舒适性与工作效率。对载人密闭舱室舒适度评估方法展开深入探究,在完成舱室整体舒适度评估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明确影响舱室综合舒适度的基本事件并进行重要度排序,从而更有针对性的改进和指导载人密闭舱室设计。构建了载人密闭舱室舒适度故障树分析(Fault tree analysis,FTA)模型,将载人密闭舱室舒适度影响因素划分生理环境、物理因素、主观感受3个中间等级,下行提取17个基本事件,综合模糊贝叶斯(Fuzzy bayesian networks,FBN)方法进行正向诊断,评估载人密闭舱室的整体舒适性;展开逆向因果推理,寻找造成舱室不舒适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实例探究中选取西北工业大学载人密闭实验室进行整体舒适度评估,并通过16位被试人员的主观评价验证了载人密闭舱室FTA-FBN舒适度评估方法的有效性与可靠性;逆向推理计算各基本事件对舱室整体舒适度的影响概率并进行排序,指出载人密闭舱室设计改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密闭舱室 模糊贝叶斯网络 故障树 舒适度评价 网络推理
下载PDF
载人潜水器舱室空间舒适性复合评估方法 被引量:9
7
作者 张帅 何卫平 +3 位作者 陈登凯 叶聪 徐伟哲 樊皓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3-89,193,共8页
为改善载人潜水器舱室空间舒适性,针对深海载人潜水器强约束条件下舱室空间舒适性特征,提出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舱室可视化空间舒适性多源复合评估方法.该方法以虚拟仿真技术为基础,将载人潜水器舱室空间三维数字化数据与潜航员人体数据... 为改善载人潜水器舱室空间舒适性,针对深海载人潜水器强约束条件下舱室空间舒适性特征,提出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舱室可视化空间舒适性多源复合评估方法.该方法以虚拟仿真技术为基础,将载人潜水器舱室空间三维数字化数据与潜航员人体数据相结合,构建数字化虚拟仿真模型;以快速相应与评估为标准,将人体舒适性进行分区,并对载人潜水器空间与功能特征进行系统的分析,依托人体生理学特征获取人体舒适性区域特征及空间约束映射,建立7项评估指标;结合6项人因评估工具构建舒适性多源复合评估模型,采用虚拟仿真技术开发空间舒适性可视化评估系统,并通过某型载人潜水器舱室空间优化设计,对舒适性多源复合评估方法和可视化评估原型系统进行可行性验证.研究表明,不同的任务作业姿态严重影响人体舒适性评估的准确性,狭小的舱室空间及舱内设备的布局进一步增大了作业姿态评估的难度.采用空间舒适性复合评估方法能够准确的描述多种姿态下空间舒适性程度,同时多源和可视化的技术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空间设计方案评估效率以及评估结果的可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潜水器 舱室设计 空间舒适性 人机工效 虚拟仿真
下载PDF
载人潜水器马氏体镍钢载人舱设计 被引量:6
8
作者 杨青松 胡勇 +1 位作者 姜旭胤 姜磊 《船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2-76,共5页
"蛟龙"号与"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均使用钛合金作为载人舱的耐压结构材料,而俄罗斯"和平"号载人潜水器使用马氏体镍钢材料设计与制造载人舱及其他耐压罐体。对于这种超高强度钢用于载人舱的设计制造,国... "蛟龙"号与"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均使用钛合金作为载人舱的耐压结构材料,而俄罗斯"和平"号载人潜水器使用马氏体镍钢材料设计与制造载人舱及其他耐压罐体。对于这种超高强度钢用于载人舱的设计制造,国内尚无应用经验。文章对马氏体镍钢载人舱的结构设计、结构计算和规范适用性进行研究,总结马氏体镍钢用于载人潜水器耐压结构设计与计算的经验,以期推进马氏体镍钢在我国深海装备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潜水器 马氏体镍钢 载人舱 结构设计 结构计算
下载PDF
载人航天器独立飞行时密封舱内流动换热及热湿分析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程文龙 赵锐 +1 位作者 黄家荣 卢威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410-2416,共7页
载人航天器密封舱以通风换热方式对舱内人员及其设备进行散热,控制舱内温度,利用冷凝干燥组件调节舱内湿度。针对某一处于独立飞行状态下、由返回舱和轨道舱组成的密封舱,采用数值模拟软件I-DEAS对其速度场、温度场以及湿度场进行了稳... 载人航天器密封舱以通风换热方式对舱内人员及其设备进行散热,控制舱内温度,利用冷凝干燥组件调节舱内湿度。针对某一处于独立飞行状态下、由返回舱和轨道舱组成的密封舱,采用数值模拟软件I-DEAS对其速度场、温度场以及湿度场进行了稳态数值分析,研究了密封舱内的温度分配和湿度分布,并对密封舱的温湿控制方案的合理性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航天器 密封舱 流动场 温度场 湿度场
下载PDF
载人航天器密封舱内流动换热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潘维 钟奇 +2 位作者 麻慧涛 满广龙 姜军 《航天器工程》 2008年第3期51-56,共6页
航天器密封舱主要以通风换热的方式排出舱内人员及设备的散热,从而控制舱内的温度水平。计算机数值模拟是研究舱内通风换热问题的有效方法。文章利用数值模拟软件I-DEAS,针对设定载人航天器,对其在轨状态下密封舱内复杂的流动换热进行... 航天器密封舱主要以通风换热的方式排出舱内人员及设备的散热,从而控制舱内的温度水平。计算机数值模拟是研究舱内通风换热问题的有效方法。文章利用数值模拟软件I-DEAS,针对设定载人航天器,对其在轨状态下密封舱内复杂的流动换热进行稳态数值模拟,研究系统能量的流动和分配,评价通风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航天器 数值模拟 密封舱 流动
下载PDF
舱内功能及人机工效导向的载人潜水器工作舱布局设计方法 被引量:14
11
作者 陈登凯 范昱 +1 位作者 张帅 曲俊霖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1-50,共10页
[目的]大深度载人潜水器因球壳体积狭小带来的工作舱布局难的问题主要依靠设备的合理排布和对工作区域的优化调整来解决。以往的舱室设计多根据人体肌肉疲劳度要求进行设计,易造成设备排布过分集中或超出有限空间的现象,有可能引起设备... [目的]大深度载人潜水器因球壳体积狭小带来的工作舱布局难的问题主要依靠设备的合理排布和对工作区域的优化调整来解决。以往的舱室设计多根据人体肌肉疲劳度要求进行设计,易造成设备排布过分集中或超出有限空间的现象,有可能引起设备安装、使用和维护上空间不足的问题,而注重舱内功能和人机工效这2种目标导向的设计方法则可避免这些问题。[方法]通过分析2种导向下的舱内功能系统约束与人机工效约束,提出以2种约束为基础的工作舱布局设计方法,形成针对大深度潜水器的舱室布局设计流程。以"蛟龙"号潜水器的舱内布局设计为例,按照所提出的流程进行方案设计,并利用JACK仿真分析系统等工具进行人机综合评价。[结果]结果显示,所给出的设计方案能给潜航员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省力的工作环境,所提出的2种导向下的布局设计方法合理有效。[结论]以舱内功能和人机工效为导向所做的方法研究解决了大深度潜水器狭小空间布局的问题,对同类多设备狭小空间的舱室布局设计有可借鉴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潜水器 工作舱 布局设计方法 人机工效导向 舱内功能系统约束
下载PDF
超高速撞击声发射信号在加筋壁板中传播的模态转换现象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治东 庞宝君 刘刚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114-118,共5页
为应对空间碎片对载人密封舱的撞击威胁,一种基于声发射的在轨感知系统被应用于载人密封舱,通过采集撞击产生的声发射信号,感知撞击事件并定位由此产生的气体泄漏源或潜在泄漏源。载人密封舱舱壁通常由周期性加筋板焊接而成,声发射信号... 为应对空间碎片对载人密封舱的撞击威胁,一种基于声发射的在轨感知系统被应用于载人密封舱,通过采集撞击产生的声发射信号,感知撞击事件并定位由此产生的气体泄漏源或潜在泄漏源。载人密封舱舱壁通常由周期性加筋板焊接而成,声发射信号在筋体处会发生复杂的散射现象。针对散射现象中的模态转换现象,采用数值仿真手段,研究了超高速撞击声发射信号所含各模态板波在筋体处的模态转换特性,结果表明:S0、A0、S2阶板波经过筋体后会分别部分转换为A0、S0、A1阶板波;A1阶板波经过筋体后会部分转换为S0阶板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转换 声发射信号 超高速撞击 载人密封舱
下载PDF
载人航天器生活舱内湿度场的稳态数值模拟 被引量:11
13
作者 黄家荣 范含林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9-353,共5页
研究载人航天器生活舱内部的湿度情况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生活舱设备外形和结构相当复杂,难以建模,因此按照速度梯度、湿度梯度较大的优先原则,合理选择简化舱体结构及舱内设备。采用基于有限元网格的控制容积法对计算区域离散,对离散方... 研究载人航天器生活舱内部的湿度情况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生活舱设备外形和结构相当复杂,难以建模,因此按照速度梯度、湿度梯度较大的优先原则,合理选择简化舱体结构及舱内设备。采用基于有限元网格的控制容积法对计算区域离散,对离散方程组求解得出水汽质量浓度分布后,结合舱内温度场通过一定的转换关系最终得到了生活舱内部的湿度分布。数值分析结果表明生活舱内处于相对湿度较高的状态下,提示还需进一步采取措施以改善舱内湿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航天器 生活舱 相对湿度 稳态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全海深载人潜水器载人舱缩比结构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芳 杨青松 +1 位作者 胡勇 崔维成 《中国造船》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2-71,共10页
"十三五"期间中国提出了"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的海洋战略。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即是"深海进入"的重要装备,其核心部件载人舱的材料选择、设计标准、制造工艺以及结构安全评判就成为需要解决的技... "十三五"期间中国提出了"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的海洋战略。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即是"深海进入"的重要装备,其核心部件载人舱的材料选择、设计标准、制造工艺以及结构安全评判就成为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论文针对超高强度马氏体镍钢C250制造的载人舱缩比结构模型,进行压力筒静水压力测试;并对结构应力、极限载荷和体积收缩率进行测试,以研究超高强度马氏体镍钢应用于深海载人舱的设计、计算与制造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海深载人潜水器 载人舱 马氏体镍钢 结构应力 极限载荷 体积收缩率
下载PDF
一种载人航天器气压控制系统仿真模型 被引量:7
15
作者 靳健 杨晨 侯永青 《航天器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1-57,共7页
为支持航天员在轨驻留,载人航天器须利用气压控制系统将密封舱内的氧分压和总压控制在指标范围内。为分析气压控制系统的工作性能,文章提出了一种气压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利用关键参数和主要特性描述公式对气压控制系统的主要要素进行定义... 为支持航天员在轨驻留,载人航天器须利用气压控制系统将密封舱内的氧分压和总压控制在指标范围内。为分析气压控制系统的工作性能,文章提出了一种气压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利用关键参数和主要特性描述公式对气压控制系统的主要要素进行定义,形成了密封舱、航天员、供氧组件、供氮组件、舱体漏孔等的数学模型,并定义了要素之间的接口关系。将正常模式和舱体泄漏模式下的仿真模型计算结果与载人航天器相关地面试验数据进行对比,证明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最后,利用仿真模型分析了舱体容积和漏孔通径大小对密封舱氧分压和总压变化趋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航天器 密封舱 氧分压 总压
下载PDF
载人飞船密封舱热舒适性评价 被引量:4
16
作者 于新刚 满广龙 范宇峰 《载人航天》 CSCD 2014年第5期461-464,共4页
结合在轨飞行数据,采用PMV-PPD模型对载人飞船密封舱热舒适性进行了评估,基于在轨飞行数据计算了载人飞船PMV值,分析了密封舱空气温度、湿度以及舱内壁温度对热舒适性的影响。同时针对目前载人飞船实际情况,提出了通过提高舱壁辐射温度... 结合在轨飞行数据,采用PMV-PPD模型对载人飞船密封舱热舒适性进行了评估,基于在轨飞行数据计算了载人飞船PMV值,分析了密封舱空气温度、湿度以及舱内壁温度对热舒适性的影响。同时针对目前载人飞船实际情况,提出了通过提高舱壁辐射温度改善密封舱热舒适性的方法,可为后续的载人航天器特别是载人飞船密封舱在热控设计中提高热舒适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舒适性 密封舱 载人飞船 温度
下载PDF
载人航天器密封舱内火灾流场特性数值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赵建贺 王冉 +2 位作者 俞进 石泳 赵新攀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3年第6期610-615,共6页
为获得微重力环境下载人航天器密封舱内火灾发生时的流场分布规律,建立简化的密封舱模型,利用FDS软件对不同火源位置、通风场景下的火灾进行了数值仿真,得到了烟气温度、浓度分布规律。仿真结果可为密封舱内火灾探测器的合理安装布局提... 为获得微重力环境下载人航天器密封舱内火灾发生时的流场分布规律,建立简化的密封舱模型,利用FDS软件对不同火源位置、通风场景下的火灾进行了数值仿真,得到了烟气温度、浓度分布规律。仿真结果可为密封舱内火灾探测器的合理安装布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航天器 密封舱 微重力 火灾 流场 仿真研究
下载PDF
载人航天器密封舱噪声控制与试验 被引量:9
18
作者 魏传锋 张伟 +1 位作者 曹剑峰 郝平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3年第1期91-93,共3页
载人航天器密封舱为航天员工作和生活的场所,需对航天员工作区和睡眠区进行噪声控制。文章以某中期驻留载人航天器为例,对其密封舱内的主要噪声源进行识别,并从吸声、隔声、消声、减振4个方面针对主要噪声源进行噪声控制。根据航天器实... 载人航天器密封舱为航天员工作和生活的场所,需对航天员工作区和睡眠区进行噪声控制。文章以某中期驻留载人航天器为例,对其密封舱内的主要噪声源进行识别,并从吸声、隔声、消声、减振4个方面针对主要噪声源进行噪声控制。根据航天器实际噪声源和控制措施,构建了噪声计算模型,通过仿真分析获取了舱体内声压级水平分布,并对舱内噪声分布进行实际测试。仿真结果和测试结果表明噪声控制方案满足指标要求,噪声源识别准确,控制措施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航天器 密封舱 噪声控制 仿真分析 测试试验
下载PDF
多舱段载人航天器氧分压控制仿真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靳健 徐进 侯永青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09-1415,共7页
为确保乘员安全性,载人航天器需通过氧分压控制系统将密封舱内的氧分压控制在指标范围内.提出了一种两舱段载人航天器密封舱氧分压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包括密封舱体、乘员、供氧组件、舱间通风(IMV)等多个子模块.通过与相关试验数据进行对... 为确保乘员安全性,载人航天器需通过氧分压控制系统将密封舱内的氧分压控制在指标范围内.提出了一种两舱段载人航天器密封舱氧分压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包括密封舱体、乘员、供氧组件、舱间通风(IMV)等多个子模块.通过与相关试验数据进行对比,证明了数学模型的准确性.针对由两个容积为60 m3密封舱组成的组合体,利用该模型分析了乘员驻留位置、舱间通风量、氧分压监测模式对两舱氧分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舱间通风量为0.5 m3/min且6人驻留在氧分压非主控舱时,两舱氧分压上限差别达到2.2 k Pa.两舱氧分压差别会随着舱间通风量的增加而减小.单舱监测模式和两舱监测模式对两舱氧分压影响并不显著,当舱间通风量超过1.5 m3/min时,两种控制模式的氧分压控制效果趋于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航天器 密封舱 氧分压 舱间通风(IMV) 监测模式
下载PDF
钛合金深潜器载人舱疲劳寿命预报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芳 王莹莹 +1 位作者 王珂 崔维成 《钛工业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6,共6页
对钛合金载人舱的结构形式、材料特性、载荷历程进行了描述,重点介绍了考虑载荷循环和保载特性下的Ti-6Al-4V ELI合金蠕变-疲劳寿命预报模型的研究进展,以及基于这些模型的可靠性评估方法,为提出一个合理的钛合金球壳剩余极限强度随时... 对钛合金载人舱的结构形式、材料特性、载荷历程进行了描述,重点介绍了考虑载荷循环和保载特性下的Ti-6Al-4V ELI合金蠕变-疲劳寿命预报模型的研究进展,以及基于这些模型的可靠性评估方法,为提出一个合理的钛合金球壳剩余极限强度随时间的衰减规律的分析方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钛合金 载人球 疲劳寿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