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opulation structures and spatial patterns of two unpalatable Arisaema species(Araceae) with and without clonal reproduction in a riparian forest intensively grazed by Sika deer 被引量:1
1
作者 Tetsuya K.Matsumoto Muneto Hirob +1 位作者 Yasuaki Akaji Yuko Miyazaki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1期155-162,共8页
General decline of understory cover can result from increased abundance of and foraging pressure by deer.But population size and degree of aggregation can increase for unpalatable understory plants that escape foragin... General decline of understory cover can result from increased abundance of and foraging pressure by deer.But population size and degree of aggregation can increase for unpalatable understory plants that escape foraging pressure.Clonal reproduction can enable unpalatable plant species to increase their population sizes while trending toward spatially aggregated distributions.However,the detail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onal reproduction in unpalatable plants and their dynamics under intensive deer herbivory are not clear.We compared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s and spatial patterns of two coexisting unpalatable plant species,Arisaema ovale(with clonal reproduction)and A.peninsulae(without clonal reproduction)in a riparian forest intensively grazed by Sika deer,and examined the null hypothesis that the extent of spatial aggregation and local population size would not differ between the clonal and non-clonal Arisaema species.In a 0.36-ha plot,A.ovale had a larger population size(1087 individuals)with a higher abundance ratio of small plants(p<0.01)than A.peninsulae(84 individuals).Analyses of spatial point processes showed that both populations were spatially aggregated(p<0.05).The spatial aggregation of A.peninsulae,however,became weaker than that of A.ovale,when we excluded one dense patch originating from irregular seed dispersion.These results,excluding the aggregated distribution observed in A.peninsulae,suggested a substantial contribution of clonal reproduction to the expansion of the local A.ovale population following intensive grazing by Sika de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isaema ovale Arisaema peninsulae deer herbivory Spatial pattern Unpalatable plant
下载PDF
基于斯基泰卧鹿纹样的首饰设计应用
2
作者 田姝裕 李举子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CAS 2024年第3期85-96,共12页
斯基泰是欧亚草原铁器时期的游牧民族代表,其卧鹿纹不仅能够反映草原的历史文化与宗教信仰,独树一帜的程式化表现手法也使其成为了草原动物图腾的艺术形象代表。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的考证,分别从艺术与宗教的角度角度论述了卧鹿纹的重... 斯基泰是欧亚草原铁器时期的游牧民族代表,其卧鹿纹不仅能够反映草原的历史文化与宗教信仰,独树一帜的程式化表现手法也使其成为了草原动物图腾的艺术形象代表。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的考证,分别从艺术与宗教的角度角度论述了卧鹿纹的重要意义,并以当代形式美的法则为参考,总结了斯基泰卧鹿纹的美学特征主要在构图上的比例与尺度美、视觉上的对称与均衡美、细节上的节奏与韵律美。通过现代设计案例分析,梳理出保留元素特征、借鉴传统工艺、填充辅助元素的设计方法。最后在设计实践部分,运用图案的解构与重构方式将其与本土祥云纹相融合,设计出包含两种文化元素的新首饰,同时也为后来的设计工作者打开文化融合设计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基泰 欧亚草原 鹿形纹样 首饰设计 考古学 文化融合
下载PDF
穆棱林区野生东北马鹿种群冬季食物组成模式与植物代谢产物的关系
3
作者 王琳 周良俊 +2 位作者 魏楷丽 张明海 张玮琪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7170-7180,共11页
高纬度地带,在冬季食物资源有限的环境中,野生大型有蹄类动物满足营养需求的同时,需要对植物中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平衡,回避有害物质并选择对机体有益的成分,从而形成特定的食物组成模式。以东北马鹿(Cervus elaphus xanthopygus)为研究对... 高纬度地带,在冬季食物资源有限的环境中,野生大型有蹄类动物满足营养需求的同时,需要对植物中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平衡,回避有害物质并选择对机体有益的成分,从而形成特定的食物组成模式。以东北马鹿(Cervus elaphus xanthopygus)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11月,在黑龙江穆棱东北红豆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采集东北马鹿粪便和植物样本。通过粪便显微分析法确定保护区内马鹿冬季食物组成,采用k-means聚类分析揭示马鹿冬季食物组成模式。应用广泛靶向代谢组技术对部分植物中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进行全覆盖定性和相对定量检测,将食物组成与次生代谢产物数据整合,进行曼特尔检验(Mantel test)分析,以探究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对马鹿种群内食物组成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区内马鹿种群冬季共采食30种植物,其中木本植物占92.48%;且种群内分别呈现出以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簇毛槭(Acer barbinerve),毛榛子(Corylus mandshurica)为主要食物的不同食物组成模式。广泛靶向代谢组技术共检测出638种次生代谢产物,有25种代谢物与马鹿采食频率显著相关,其中多数萜类物质抑制马鹿采食,而鞣质类物质对马鹿的采食选择有一定的正向作用;Mantel test结果显示,上述25种物质中黄酮、鞣质、萜类化合物相对含量与不同马鹿个体食物组成显著相关,说明这些代谢物相对含量和性质的差异会造成种群内不同个体食物组成的差异,是种群内形成不同食物组成模式的原因之一。从植物次生代谢产物角度揭示了该地区东北马鹿种群冬季食物组成模式呈现差异的可能因素,为进一步研究大型有蹄类营养策略和植物化学防御关系提供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马鹿 食物组成模式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 广泛靶向代谢组
下载PDF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梅花鹿的空间遗传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4
作者 段兴汉 吴峰 +2 位作者 张素青 鲍蕾 王红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7181-7192,共12页
东北梅花鹿是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主要的大型食草动物之一,是东北虎豹的主要猎物,对针阔混交林群落的维持有关键的作用,探究其遗传多样性及空间遗传格局对东北梅花鹿的保护以及国家公园生态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在国家公园珲春保护区内,通... 东北梅花鹿是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主要的大型食草动物之一,是东北虎豹的主要猎物,对针阔混交林群落的维持有关键的作用,探究其遗传多样性及空间遗传格局对东北梅花鹿的保护以及国家公园生态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在国家公园珲春保护区内,通过非损伤方法获得遗传样本,利用微卫星标记,研究该梅花鹿种群的空间遗传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本研究区梅花鹿种群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721,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有限的扩散能力常常导致种群在遗传距离上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模式,本研究区梅花鹿种群在0-1km距离等级内在遗传距离上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现象,据此可推测,该地区梅花鹿扩散距离为1km左右。STRUCTURE分析表明,珲春地区梅花鹿种群不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各种空间变量可以显著影响物种的遗传分化。本研究选取海拔、坡度、坡向、地表起伏率、人类干扰5个变量,研究其对梅花鹿种群遗传结构的影响,这5个变量多被认为与大中型哺乳动物扩散阻碍相关。依据5个变量建立了336个阻力模型,并进行偏曼特尔检验。其中,依据海拔、坡向、地表起伏率、人类干扰假设建立的246个阻力模型与遗传距离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综合所有变量的15个生境适宜性模型阻力模型与遗传距离的关系也都不显著。在依据坡度假设建构的75个阻力模型中,只有1个模型与遗传距离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该模型同时也是在控制空间自相关影响后,在所有模型中与遗传距离相关性最高的模型。根据该模型推测,最适宜梅花鹿扩散的坡度为10°,梅花鹿可能倾向于利用缓坡进行扩散。结果对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梅花鹿种群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遗传格局 梅花鹿 遗传多样性 非损伤方法 微卫星
下载PDF
鄂伦春族狍皮袍纹样研究
5
作者 赵晓彦 王赫德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65-275,共11页
目的鄂伦春族狍皮袍纹样是其民族传统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千百年创造积累下来的文化成果,是见证民族发展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深入解析狍皮袍纹样创生发展轨迹,探讨其深刻的文化内涵,能够为当代学者探索北方游猎民族造物活动及服饰纹... 目的鄂伦春族狍皮袍纹样是其民族传统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千百年创造积累下来的文化成果,是见证民族发展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深入解析狍皮袍纹样创生发展轨迹,探讨其深刻的文化内涵,能够为当代学者探索北方游猎民族造物活动及服饰纹样的演变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历史文献、典籍图册以及狍皮袍实物形成图文互证,结合田野调研,从皮袍结构与纹样及纹样的题材、形式、工艺等方面进行设计分析,并从自然崇拜之观念、美好期盼之理想、文化符号之体现、交流互鉴之融汇、中华民族之认同等角度进行文化解读。结果从设计的角度看,狍皮袍纹样体现了鄂伦春人高超的艺术才智与朴素的造物思想;从文化的角度看,狍皮袍纹样中蕴含着鄂伦春族的精神信仰与民族认同。结论鄂伦春族狍皮袍纹样创生于原始的游猎文化生态环境中,带有本源文化的属性与特征,可以成为探究服饰纹样起源、发展和流变的形式范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伦春族 狍皮袍 纹样
下载PDF
基于CLO 3D技术的对鹿纹在女西装中的设计研究
6
作者 许靖雯 马燕红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23年第12期22-25,33,共5页
以虚拟女西装作为研究对象,以唐代织锦上的红地联珠对鹿纹图案创新为载体,利用二维平面设计方式对其单独纹样、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的构成方式进行重组并运用在女西装设计中。利用CLO 3D技术对设计的女西装进行三维虚拟制版、样片缝合、... 以虚拟女西装作为研究对象,以唐代织锦上的红地联珠对鹿纹图案创新为载体,利用二维平面设计方式对其单独纹样、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的构成方式进行重组并运用在女西装设计中。利用CLO 3D技术对设计的女西装进行三维虚拟制版、样片缝合、面料和印花图案模拟等操作,完成女西装的三维虚拟设计,为定制女西装的虚拟设计与创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O 3D 对鹿纹 女西装创新设计 虚拟展示
下载PDF
4种鹿科动物被毛显微形态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24
7
作者 侯森林 郭海涛 薛晓明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2-104,F0003,共4页
应用扫描电镜、偏振光显微镜及光学娃微镜对黄麂、黑麂、白唇鹿和狍的背部、腹部、颈部和臀部的毛的髓质指数和鳞片花纹类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麂背、臀、腹、颈等4个部位的毛髓质指数区间为60.5%-84.5%,黑麂4个部位的毛髓质... 应用扫描电镜、偏振光显微镜及光学娃微镜对黄麂、黑麂、白唇鹿和狍的背部、腹部、颈部和臀部的毛的髓质指数和鳞片花纹类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麂背、臀、腹、颈等4个部位的毛髓质指数区间为60.5%-84.5%,黑麂4个部位的毛髓质指数区间为62.8%-80.2%,白唇鹿4个部位的毛髓质指数区间为60.1%-90.2%,狍4个部位的毛髓质指数区间为85.8%-93.2%。4种动物的毛鳞片花纹类型较单一,主要包括杂波型、扁平型、镶嵌型和冠状型等,其排列顺序不尽相同。用毛的显微形态学特征对4种动物进行识别具有可行性,但有一定的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质指数 鳞片花纹类型 鹿科动物
下载PDF
圈养马麝夏秋冬活动格局的比较 被引量:42
8
作者 孟秀祥 杨奇森 +5 位作者 冯祚建 夏霖 王培民 蒋应文 白正清 李国林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7-97,共11页
20 0 0年 6月至 2 0 0 1年 1月间 ,在甘肃兴隆山保护区麝场对 46只圈养马麝进行扫描取样观察 ,记录其站立及运动、摄食、反刍和静卧 4种行为 ,并对各行为的发生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圈养马麝的活动有昼夜节律和季节变化 ,夏季... 20 0 0年 6月至 2 0 0 1年 1月间 ,在甘肃兴隆山保护区麝场对 46只圈养马麝进行扫描取样观察 ,记录其站立及运动、摄食、反刍和静卧 4种行为 ,并对各行为的发生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圈养马麝的活动有昼夜节律和季节变化 ,夏季活动型属于晨昏型偏夜型 ,秋季偏向昼夜型 ,冬季也属昼夜型但趋于白昼活动 ;除季节间分布不一的晨昏活动高峰期外 ,3个季节均有相对恒定的午夜 (2 2 :0 0~ 0 1 :3 0 )活动高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养马麝 活动格局 季节 行为生态
下载PDF
圈养马麝发情交配后期的日活动格局 被引量:12
9
作者 孟秀祥 杨奇森 +3 位作者 冯祚建 夏霖 蒋应文 王培民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5-42,共8页
20 0 1年 1月 ,对 46只圈养马麝进行了行为取样 ,记录了四种行为状态 ,站立及运动、摄食、反刍、静卧。区分性别和年龄组 ,比较各组在发情后期的活动格局。在发情末期 ,马麝呈现多高峰的日活动节律 ,清晨的活动高峰不明显 ,故而包含于... 20 0 1年 1月 ,对 46只圈养马麝进行了行为取样 ,记录了四种行为状态 ,站立及运动、摄食、反刍、静卧。区分性别和年龄组 ,比较各组在发情后期的活动格局。在发情末期 ,马麝呈现多高峰的日活动节律 ,清晨的活动高峰不明显 ,故而包含于持续时间极长 (0 7:0 0~ 1 4:3 0时 )的上午活动高峰 ,另具黄昏(1 6:3 0~ 1 8:0 0时 )和午夜 (2 1 :0 0~ 0 0 :3 0时 )活动高峰。发情后期 ,马麝的活动节律主要受圈养条件、气温和生理状态的影响 ,摄食高峰的初次出现与喂饲时间有关 ,在喂饲前后发生反刍高峰 ,这是对饲料限量投放的一种适应 ;为适应冬季夜间的低气温 ,马麝在夜间趋向于静卧 ,而在较暖的昼间活动 ,以减少热量消耗 ;马麝雌体的发情交配状态影响其活动性 ,已交配受孕的雌体活动性降低。雄体的活动格局也受年龄和近期交配经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养 马麝 发情交配后期 日活动格局
下载PDF
鼷鹿云南亚种(Tragulus javanicus williamsoni)的核型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施立明 陈玉泽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89年第1期41-44,共4页
本文以染色体分带技术,发现鼷鹿云南亚种的染色体数目为2n=32。全部为双胃染色体,NF=64。所有染色体着丝点区分布有C带,多数染色体的端部或两端也有C带。某些染色体还有插入C带。Y染色体C带阳性,有一Ag-NORs。文章对鼷鹿云南亚种染色体... 本文以染色体分带技术,发现鼷鹿云南亚种的染色体数目为2n=32。全部为双胃染色体,NF=64。所有染色体着丝点区分布有C带,多数染色体的端部或两端也有C带。某些染色体还有插入C带。Y染色体C带阳性,有一Ag-NORs。文章对鼷鹿云南亚种染色体独特的C带分布以及和核型进化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鼷鹿 云南亚种 核型
下载PDF
麝类行为谱的初步建构及行为型的描述性定义 被引量:31
11
作者 孟秀祥 冯金朝 +4 位作者 周宜君 杨奇森 冯祚建 薛程 徐宏发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6-50,共5页
2005年1月至2006年2月对甘肃兴隆山麝场、福建上杭麝场、四川都江堰麝场、陕西镇坪麝场及上海崇明岛麝场的圈养林麝、原麝和马麝的行为进行了观察和记录,制定了圈养麝类动物的焦点取样行为谱、扫描取样行为谱、刻板行为谱和冲突行为谱,... 2005年1月至2006年2月对甘肃兴隆山麝场、福建上杭麝场、四川都江堰麝场、陕西镇坪麝场及上海崇明岛麝场的圈养林麝、原麝和马麝的行为进行了观察和记录,制定了圈养麝类动物的焦点取样行为谱、扫描取样行为谱、刻板行为谱和冲突行为谱,并区分和定义了扫描行为谱的站立及运动、摄食、反刍和静卧等4类行为型,通过辨识行为的基本单元,定义了其所有事件记录行为谱所包含的静卧、站立凝视、运动、摄食、反刍、蹭尾、尿粪标记、环境探究、尾阴探究、自我指向、亲和、警觉、冲突、刻板、繁殖行为及杂类行为等16种行为类,并描述性地定义了各行为类下所含行为型,此外,定义了麝的刻板行为谱,含食异物、刻板舔刮、狂奔、往返走、立台、跳墙和搭蹄凝视等7种刻板行为型,以及圈养麝的冲突行为谱,含威胁、进攻、取代、追击和防御等5种行为亚类,并描述和定义了各行为亚类下的行为型。本研究的行为谱建构和行为型定义可为麝类行为生态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养 麝类动物(Moschus spp.) 行为谱 行为型
下载PDF
散放麋鹿的警戒行为模式、警戒距离及其季节差异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春旺 蒋志刚 汤宋华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42-947,共6页
To understand the pattern of vigilance behavior in Père David’s deer and its adaptation to human disturbance,we carried out an experiment in the Dafeng Père David’s Deer Nature Reserve.In a large paddock,w... To understand the pattern of vigilance behavior in Père David’s deer and its adaptation to human disturbance,we carried out an experiment in the Dafeng Père David’s Deer Nature Reserve.In a large paddock,we observed vigilance behaviors of free-ranging Père David’s deer.In spring and summer,we used a laser-range finder to measure the alert-distance of the Père David’s deer group in the large paddock.Our data indicate that the vigilance behaviors in Père David’s deer included scanning,stare,walking away,flee,alarm calls and pawing ground for alert.After statistical analysis,we found that:(1)the expression of vigilance behavior in Père David’s deer was depend on intensity of human disturbance;(2)keeping seasonal factors constant,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different types of alert distances;furthermore,the stare distance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the distance of walking away and fleeing;(3)the stare distance in semi-free ranging Père David’s deer in summer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in spring,but the distances of walking away and the distances of fleeing exhibit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seasons.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1)the main factor affecting vigilance behavior in Père David’s deer was human disturbance under the captive breeding situation and(2)Père David’s deer adopted different vigilance behavior in response to human disturbance under different circumstances.In animal conservation,it is important to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igilance behavior and human disturb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麋鹿 警戒模式 警戒距离 人类干扰
下载PDF
水鹿的舔盐活动模式呈现性别和季节差异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盼 刘明冲 +6 位作者 罗欢 王鹏彦 洪明生 唐卓 周材权 张晋东 白文科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18,共6页
舔盐是部分植食性动物通过舔舐盐土或盐井补充体内盐分和矿物质的特殊行为,舔盐行为节律特征分析是有蹄类动物活动模式研究的重要组成内容,深入分析野生动物的特殊行为及活动模式,有利于了解其资源利用特征及生存规律。本研究利用远程... 舔盐是部分植食性动物通过舔舐盐土或盐井补充体内盐分和矿物质的特殊行为,舔盐行为节律特征分析是有蹄类动物活动模式研究的重要组成内容,深入分析野生动物的特殊行为及活动模式,有利于了解其资源利用特征及生存规律。本研究利用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对卧龙自然保护区天然盐井(臭水沟)进行24 h监测,分析了水鹿的舔盐活动模式。结果表明:(1)在天然盐井区域的出现率,雌性水鹿高于雄性,成体高于亚成体(幼体);(2)水鹿的舔盐频率在秋季最高,冬季最低,且水鹿的舔盐活动主要在夜晚进行,秋季到达盐井的时间(18:00)早于春夏季节(20:00);(3)雌性水鹿在秋季具有明显的舔盐频率高峰,而雄性水鹿春、夏、秋季的舔盐频率都较高;(4)成体水鹿的舔盐高峰出现在秋季,而亚成体(幼体)的舔盐频率从春季到冬季呈现逐步递减的趋势,且舔盐高峰时间先于成体水鹿。盐井是水鹿活动频繁的区域,在对具有舔盐习性的物种开展保护的同时应考虑对盐井等必需生境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鹿 舔盐行为 活动模式 远程视频监控系统
下载PDF
基于Geomatics的南京东郊野生动物景观安全格局分析——以露牙獐为例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明阳 周奇 +1 位作者 黄文奇 刘方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2年第4期70-75,共6页
以南京东郊中型哺乳动物露牙獐为研究对象,采用2007—2009年47个物种痕迹点和江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8个环境变量为主要信息源,在空间信息技术Geomatics支持下,采用最大熵法(Maxent)生态位模型,建立潜在生境预测模型。通过ArcGIS空间... 以南京东郊中型哺乳动物露牙獐为研究对象,采用2007—2009年47个物种痕迹点和江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8个环境变量为主要信息源,在空间信息技术Geomatics支持下,采用最大熵法(Maxent)生态位模型,建立潜在生境预测模型。通过ArcGIS空间分析模块,构建露牙獐景观安全格局。结果表明:在快速交通网络的囚笼效应作用下,保护对象露牙獐的潜在生境呈高度破碎化空间分布格局;在影响露牙獐潜在生境的生态环境因子中,距公路距离(41.9%)、距铁路距离(17.8%)、距居民点距离(14.7%)3个因子的贡献率占74.4%;在研究区域,露牙獐有3个呈大陆-岛屿复合种群关系的栖息地,4条栖息地的源间联接通道,3个位于山间谷地和鞍部的战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安全格局 露牙獐 地球空间信息技术 南京东郊
下载PDF
海南坡鹿活动习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袁喜才 陈万成 李善元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02-107,共6页
1985年4月至1987年9月我们在海南大田自然保护区对海南坡鹿的活动习性进行了常年的野外观察研究。发现海南坡鹿是昼夜活动的草食动物。日间活动范围不大,在无干扰的情况下。一般不超过30—40hm。春季发情交配季节经常在较开旷的生境中活... 1985年4月至1987年9月我们在海南大田自然保护区对海南坡鹿的活动习性进行了常年的野外观察研究。发现海南坡鹿是昼夜活动的草食动物。日间活动范围不大,在无干扰的情况下。一般不超过30—40hm。春季发情交配季节经常在较开旷的生境中活动,尤其喜欢火烧迹地。秋季雄性生茸,雌性产仔期间多在林间及林缘活动,行为比较隐蔽。海南坡鹿性喜群居,平时以小群或单独个体活动,交配期群集活动频繁,经常集成较大的群。在观察时觅食与休息反刍,遇见频率占总遇见头次的97.6%。12月至翌年6月,日间多以觅食为主。每日上午与傍晚各出现一次觅食高峰期;7月至11月。日间以休息反刍为主。仅傍晚出现一次明显的觅食高峰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坡鹿 活动习性 集群模式
下载PDF
马麝(Moschus sifanicus)的分娩时间格局 被引量:2
16
作者 孟秀祥 杨奇森 +2 位作者 冯祚建 施哲梅 蒋应文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0-35,共6页
   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马麝分娩从 5 月开始产仔, 分娩季节 (75%的分娩累计完成时间) 长27天, 平均分娩日期为5月31日±1 85天, 气候和食物的季节变化决定野生马麝的分娩定时和同期化格局; 保护区内的圈养马麝多在...    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马麝分娩从 5 月开始产仔, 分娩季节 (75%的分娩累计完成时间) 长27天, 平均分娩日期为5月31日±1 85天, 气候和食物的季节变化决定野生马麝的分娩定时和同期化格局; 保护区内的圈养马麝多在6月分娩, 分娩季节长54天, 同期化比野生马麝为弱, 圈养马麝的分娩时间格局受气候、食物等因子的影响。此外, 圈养种群内个体间的相互作用及各饲养区的管理模式也对马麝的分娩定时产生效应, 性经历影响其分娩的时间格局, 初产雌麝 (primiparous) 的平均分娩日期 6 月 29 日±4 29 天, 比经产雌麝 (multiparous) 迟 (6月19 日±1 47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麝 野生 圈养 分娩季节 产仔 分娩时间 气候 食物 同期 性经历
下载PDF
圈养马麝(Moschus sifanicus)发情交配节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孟秀祥 杨奇森 +2 位作者 冯祚建 蒋应文 施泽梅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5-51,共7页
在1997~2000年间,甘肃兴隆山麝场的圈养马麝发情交配的时间节律保持相对年间恒定,1996年麝场进行了大规模的圈群间动物调整,导致该年的马麝圈群进入发情较迟,发情持续时间也较其他年份长。总体上,圈养马麝的发情持续时间达3个月,... 在1997~2000年间,甘肃兴隆山麝场的圈养马麝发情交配的时间节律保持相对年间恒定,1996年麝场进行了大规模的圈群间动物调整,导致该年的马麝圈群进入发情较迟,发情持续时间也较其他年份长。总体上,圈养马麝的发情持续时间达3个月,而66%的的发情交配发生于1个月内(从11月21日~12月21日),发情季节(75%的发情完成累计时间)长36天。雌性圈养马麝发情的时间格局受圈养环境的季节性因子影响。饲养人员的饲养风格及各个饲养区内雌性马麝的社会行为的调节效应,各饲养区动物的发情时间格局有显著差异。年龄可影响马麝的发情交配,5.5岁龄以上的马麝发情定时更早。上一年度的繁殖成功与否和当年动物发情迟早无显著相关。野捕圈养麝群和其F1代圈群间的发情时间格局无显著差异。有较多发情周期的个体并不比发情周期仅1~2次的个体更早进入发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麝(Moschus sifanicus) 发情 定时 同期化
下载PDF
圈养雄獐的行为格局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杰 孟秀祥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72-175,共4页
于2003年12月到2004年3月,采用焦点动物取样和连续记录的方法,在浙江省嵊州市河麂种源繁育基地对成年雄獐和1岁龄雄獐在交配季节与非交配季节的行为格局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在交配季节还是在非交配季节,成年雄獐与1岁龄雄獐... 于2003年12月到2004年3月,采用焦点动物取样和连续记录的方法,在浙江省嵊州市河麂种源繁育基地对成年雄獐和1岁龄雄獐在交配季节与非交配季节的行为格局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在交配季节还是在非交配季节,成年雄獐与1岁龄雄獐的行为模式均无显著的差异(P>0.05);但与非交配季节相比,雄獐在交配季节移动时间显著增加(P<0.05),卧息时间明显减少(P<0.05),而冲突行为和尾阴探究行为显著增加(P<0.05).最后对圈养雄獐的饲养管理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獐 行为格局 圈养
下载PDF
驯养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的繁殖节律:分娩定时及同步化 被引量:4
19
作者 孙军平 蔡永华 +4 位作者 杨营 王静 付文龙 程建国 孟秀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11-1616,共6页
于2013年3—10月在四川马尔康麝场开展,记录了178例驯养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的分娩,分析了其分娩定时、同步化及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马尔康麝场的驯养林麝分娩发生于5—7月间,分娩期长达66d,平均分娩时间为5月25日(17.60±... 于2013年3—10月在四川马尔康麝场开展,记录了178例驯养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的分娩,分析了其分娩定时、同步化及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马尔康麝场的驯养林麝分娩发生于5—7月间,分娩期长达66d,平均分娩时间为5月25日(17.60±0.98,n=178),分娩季节(75%的分娩完成时间)长22d(即5月7日至5月28日间)。马尔康林麝分娩的强季节性是对当地季节性水热条件和食物资源的适应。驯养林麝的分娩时间与其年龄的相关不显著(r=-0.121,P=0.106>0.05),虽亚成体雌麝(2—3岁)的分娩时间(5月26日,18.81±1.47,n=75)有迟于成体麝((4—9岁)(5月24日,16.97±1.41,n=95)和老龄雌麝(≥10岁)(5月21日,13.63±2.24,n=8)的趋势,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0.05)。此外,麝场各饲养区内的雌麝分娩时间格局无显著差异(P>0.05),泥地基底的改装圈舍内的雌麝分娩(5月22日,15.31±1.48,n=62)略早于砖地基底的原装圈舍雌麝分娩(5月26日,18.82±1.27,n=116),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驯养 时间格局 分娩定时 同步化
下载PDF
近代汉民族服饰品中鹿纹审美形态及功能探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侯雨薇 梁惠娥 王中杰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6-82,共7页
鹿纹作为中国传统吉祥纹样之一,常被运用在服饰品中,不仅体现出吉祥福禄的美好意蕴,还能满足穿戴者日常使用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然而,在已经进行创新设计的传统动物纹中,鹿纹却出现较少。文章基于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收藏实物,选... 鹿纹作为中国传统吉祥纹样之一,常被运用在服饰品中,不仅体现出吉祥福禄的美好意蕴,还能满足穿戴者日常使用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然而,在已经进行创新设计的传统动物纹中,鹿纹却出现较少。文章基于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收藏实物,选取近代汉族民间服饰品中的云肩、肚兜、荷包等为研究载体,运用美学原理从鹿纹的造型、色彩、组合搭配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探析传统服饰品中鹿纹的装饰功能与社会精神功能,揭示近代汉族民间服饰品中鹿纹的审美价值,为传统鹿纹的创新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并梳理完善传统服饰品中动物纹的使用体系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族 民间服饰品 鹿纹 审美形态 功能探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