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黄河三角洲次生柽柳退化林更替改造模式分析评价
被引量:1
- 1
-
-
作者
乔艳辉
亓玉昆
王月海
刘光明
-
机构
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林业发展服务中心
-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70-376,共7页
-
基金
山东省林业科技创新项目“滨海盐碱地退化防护林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LYCX07-2018-38)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低效防护林恢复及重建关键技术研究”(2017GSF17115)。
-
文摘
为筛选出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柽柳退化林更替改造的最优林分模式,指导生产中天然次生柽柳林的保护与改造,以黄河三角洲次生柽柳退化林更替改造形成的4种林分和未进行改造的次生柽柳林(对照)为研究对象,对其林分(生长)状况、林地植被和土壤理化特征等方面的效应进行了比较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1)次生柽柳退化林分更替改造5 a后的林分状况(林分郁闭度、林木保存率、胸径、树高、冠幅)虽因林分模式不同而有较大差异,但都明显好于次生柽柳退化林分。(2)在植被的种类和生长情况方面,更替改造后形成的林分生境明显好于次生柽柳退化林,林下植物种类增多,耐重—中度盐碱植物种类减少,耐轻—中度盐碱植物种类增加。(3)更替改造的4种林分在土壤孔隙度、有机质及养分含量的指标上均得到显著提高,土壤密度、pH值和含盐量呈降低趋势,土壤理化状况得到明显改善。(4)对林分(生长)状况和土壤理化指标的综合评价分析显示,更替改造的4种林分模式和未进行改造的柽柳退化林分的效应综合评价为:刺槐林>白榆林>白蜡林>盐柳林>次生柽柳退化林。依据柽柳退化林更替改造的4种模式在林分状况、林地土壤理化指标、林下植被的比较分析及综合评价,以刺槐林为最佳,白榆林次之,白蜡林较差,盐柳林最差,不宜选用。
-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
次生柽柳林
退化林分
更替改造模式
-
Keywords
Yellow River delta
secondary Tamarix chinensis
degradedforest
alternate transformation mode
-
分类号
S756.4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