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患者血小板输注致迟发性血清学输血反应的临床特征及输血策略
1
作者 刘敏 彭涛 +5 位作者 于晶晶 赵瑞娟 房伟伟 蔡鹃 陈思梦 李喜莹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91-494,500,共5页
目的分析肿瘤患者血小板输注后发生迟发性血清学输血反应(delayed serologic transfusion reactions,DSTR)的临床表现,并探讨其输血策略。方法对本院2015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期间所有输注血小板后,抗体筛查阳性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 目的分析肿瘤患者血小板输注后发生迟发性血清学输血反应(delayed serologic transfusion reactions,DSTR)的临床表现,并探讨其输血策略。方法对本院2015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期间所有输注血小板后,抗体筛查阳性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统计DSTR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输血策略。结果本研究共查阅2553名患者6057例次血小板输注。8名患者发生了DSTR,共接受血小板21个治疗量,5名患者后续输注红细胞。检测到Rh系统抗体7名(抗-E 4名,抗-c、E 1名,抗-C 1名和抗-c 1名)和Kell系统抗体1名。结论肿瘤患者输注血小板后也可能发生DSTR,产生红细胞抗体,再次输血时需密切关注抗体情况,进行匹配性输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患者 血小板输注 迟发性血清学输血反应
下载PDF
迟发性血清学输血反应患者输血相容性检测的特征分析——附6例报告 被引量:1
2
作者 许基平 杨光 +1 位作者 练正秋 李玲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880-884,共5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迟发性血清学输血反应患者输血相容性检测特点,为临床安全有效、科学合理输血提供参考。方法 2020年4月至2021年7月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或四川省人民医院申请血型鉴定、意外抗体筛查及输血的患者共6名,鉴定患者ABO和Rh... 目的 回顾性分析迟发性血清学输血反应患者输血相容性检测特点,为临床安全有效、科学合理输血提供参考。方法 2020年4月至2021年7月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或四川省人民医院申请血型鉴定、意外抗体筛查及输血的患者共6名,鉴定患者ABO和RhD血型、意外抗体筛查、交叉合血、抗体鉴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采用微柱法,采用酸放散液鉴定红细胞表面致敏抗体,聚乙二醇增强抗原抗体反应;毛细管高速离心技术分离患者自身红细胞和输入红细胞,血清学方法检测红细胞表面抗原;同时总结患者输入抗原阳性红细胞前后特点。结果 1、2号患者血浆中检出抗-E,红细胞放散液中检出抗-c,-E,而3、4、5、6号患者血浆及红细胞放散液中分别检出抗-C、抗-E、抗-JKa、抗-Fyb,毛细管高速离心后6名患者血液标本远心端检出相应抗原阳性红细胞。结论 对于多次输血且近期有输血史患者,检测到新出现的、有临床意义的红细胞抗体,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或红细胞抗体筛查阳性而患者无溶血的临床症状,应怀疑发生迟发性血清学输血反应,并及时启动输血反应调查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抗体 迟发性血清学输血反应 双群 混合视野 毛细管离心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成分输血及部分输血反应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徐文皓 赵佑山 +1 位作者 肖超 常春康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689-693,共5页
目的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s,MDS)患者输血及输血反应以实现单病种输血管理持续改进。方法收集2003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MDS输血患者诊疗信息,包括成分输血(悬浮红细胞和/或单采血小板)及输血反应。结果799例... 目的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s,MDS)患者输血及输血反应以实现单病种输血管理持续改进。方法收集2003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MDS输血患者诊疗信息,包括成分输血(悬浮红细胞和/或单采血小板)及输血反应。结果799例MDS患者平均输注红细胞(27.46±43.11)单位,血小板(16.41±24.81)单位,输血量与性别和血型无关。输血反应发生率18.27%(146/799)。最常见的依次为迟发性血型血清学反应(delayed serologic transfusion reaction,DSTR)9.01%(72/799)、非溶血性发热反应4.76%(38/799)和过敏反应4.38%(35/799)。与全体入组输血患者相比,DSTR女性多见(P<0.05),年龄较大,RBC用量较高(P均<0.01);86.11%为Rh系统(62/72),40.28%含有≥2个抗体(29/72);部分患者DSTR产生时间与RBC输注量无关。结论MDS输血患者人均输血量高、输血反应尤其是DSTR风险较大。建议为MDS患者制定严格限制输血计划,并使用Rh表型匹配红细胞血液制品。探讨MDS患者不同时期的免疫状态有助于为DSTR发病机制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和治疗措施并可适当调整抗体筛查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殖性肿瘤 成分输血 输血反应 迟发性血型血清学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