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颈癌组织中TESTIN和DMBT1蛋白表达水平与其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志强 魏艳玲 高静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7期855-859,共5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TESTIN和脑恶性肿瘤缺失基因1(DMBT1)蛋白表达水平与其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宫颈癌(宫颈癌组,47例)、同期的宫颈内瘤样病变(CIN组,40例)及正常宫颈(对照组,40例)组织中TESTIN及DMBT1蛋白表...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TESTIN和脑恶性肿瘤缺失基因1(DMBT1)蛋白表达水平与其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宫颈癌(宫颈癌组,47例)、同期的宫颈内瘤样病变(CIN组,40例)及正常宫颈(对照组,40例)组织中TESTIN及DMBT1蛋白表达阳性率,比较不同病理特征的宫颈癌组织中TESTIN及DMBT1表达水平;采用Spearman方法分析宫颈癌组织中TESTIN及DMBT1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宫颈癌组TESTIN和DMBT1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CIN组和对照组(P<0.05);低分化宫颈癌组织中TESTIN级DMBT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中、高分化宫颈癌组织(P<0.05),有淋巴转移宫颈癌组织的TESTIN和DMBT1表达显著低于无转移宫颈癌组织(P<0.05);Spearman分析显示,宫颈癌组织TESTIN及DMBT1阴性表达淋巴结转移和低分化显著相关。结论:宫颈癌组织中TESTIN和DMBT1蛋白明显低表达,且与宫颈癌分期、转移及侵袭密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宫颈疾病 基因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 脑恶性肿瘤缺失基因1
下载PDF
DMBT1过表达对食管癌细胞系EC9706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光斌 贺涛 张宁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1759-1763,共5页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候选抑癌基因DMBT1的食管癌细胞系EC9706,并分析转染前后其增殖特点、转移侵袭能力的变化.方法:脂质体介导法将DMBT1的全长表达质粒转染食管癌细胞系EC9706,G418筛选阳性克隆细胞,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DMBT1蛋白及...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候选抑癌基因DMBT1的食管癌细胞系EC9706,并分析转染前后其增殖特点、转移侵袭能力的变化.方法:脂质体介导法将DMBT1的全长表达质粒转染食管癌细胞系EC9706,G418筛选阳性克隆细胞,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DMBT1蛋白及mRNA水平变化,MTT法绘制细胞生存曲线及无血清条件下测细胞生存抑制率,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趋化迁移能力变化.结果:通过稳定转染后,DMBT1蛋白水平及mRNA水平均比对照组提高3.2倍以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实验组细胞增殖速度、倍增时间、对数生长期等均比对照组细胞更为缓慢,在无血清培基中增殖抑制率随时间延长不断增高,实验组迁移细胞数为206±25,对照组为367±42,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在体外成功建立稳定表达DMBT1的细胞系,DMBT1过表达在体外显著抑制食管癌细胞系EC9706的生长增殖及趋化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恶性肿瘤缺失基因1 稳定转染 食管癌
下载PDF
鼻咽癌组织中脑恶性肿瘤缺失基因1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建斌 刘新彦 +3 位作者 李志强 王丽坤 路继成 李晓丽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7期798-801,806,共5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组织中脑恶性肿瘤缺失基因1(DMBT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选取48例鼻咽癌患者的鼻咽癌组织、48例正常鼻咽部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组织中DMBT1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DMBT1蛋白表... 目的:探讨鼻咽癌组织中脑恶性肿瘤缺失基因1(DMBT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选取48例鼻咽癌患者的鼻咽癌组织、48例正常鼻咽部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组织中DMBT1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DMBT1蛋白表达与鼻咽癌患者性别、年龄,鼻咽癌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颈部淋巴转移的关系。结果:DMBT1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31.25%)低于正常鼻咽部组织(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鼻咽癌组织中DMBT1 mRNA表达明显低于正常鼻咽部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BT1蛋白表达与鼻咽癌的临床分期、细胞分化程度及有无颈淋巴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无关(P>0.05)。结论:DMBT1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水平降低,与鼻咽癌的浸润转移及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淋巴转移 细胞分化 肿瘤分期 实时定量PCR 脑恶性肿瘤缺失基因1
下载PDF
DMBT1基因在结肠癌组织内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4
作者 袁香庆 刘端祺 +3 位作者 王越英 唐槐静 熊美华 赫捷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738-739,共2页
为探讨DMBT1基因表达与结肠癌转移的关系 ,应用RT PCR的方法检测结肠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正常组织内DMBT1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 ,结肠癌组织内及其相应癌旁正常组织内DMBT1基因的表达率分别为 36 1% (13/ 36 ) ,91 7% (33/ 36 ) ;伴有... 为探讨DMBT1基因表达与结肠癌转移的关系 ,应用RT PCR的方法检测结肠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正常组织内DMBT1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 ,结肠癌组织内及其相应癌旁正常组织内DMBT1基因的表达率分别为 36 1% (13/ 36 ) ,91 7% (33/ 36 ) ;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DMBT1表达率 (13 0 % )均低于不伴淋巴结转移的组织 (76 9% ) (P <0 0 5 ) ;肿瘤浸润至深肌层以下DMBT1表达率降低 (P <0 0 5 ) ;Dukes分期A +B期表达率为 73 3% (11/ 15 ) ,C +D为 9 5 % (2 / 2 1) ,两者有显著差异 (P <0 0 1)。实验表明 ,DMBT1基因表达率降低与结肠癌转移存在相关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MBT1基因 结肠肿瘤 淋巴转移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DMBT1过表达对胆囊癌细胞系GBC-SD粘附增殖的影响
5
作者 贺涛 张玲 +4 位作者 崔宏 王云检 黄长山 黄涛 韩风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0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目的:观察DMBT1体外过表达对胆囊癌细胞同质、异质粘附能力及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以脂质体为介导在体外建立稳定表达DMBT1的胆囊癌细胞系,细胞分组:GBC-SD/DMBT1,转染DMBT1组;GBC-SD/Vector,转染空载体组;GBC-SD,未处理组;平板克... 目的:观察DMBT1体外过表达对胆囊癌细胞同质、异质粘附能力及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以脂质体为介导在体外建立稳定表达DMBT1的胆囊癌细胞系,细胞分组:GBC-SD/DMBT1,转染DMBT1组;GBC-SD/Vector,转染空载体组;GBC-SD,未处理组;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集落形成能力,细胞聚集实验观察细胞同质粘附能力,层粘蛋白实验及人脐静脉上皮细胞(HUVEC)粘附实验观察细胞异质粘附能力。统计学采用配对或独立样本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平板克隆实验发现GBC-SD/DMBT1组克隆形成数20±3,GBC-SD/Vector组4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聚集实验表明GBC-SD/DMBT1聚集指数在振摇时间40、60min时分别为0.471±0.041、0.610±0.050,显著高于GBC-SD/Vector(40、60min时分别为0.250±0.024、0.312±0.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层粘蛋白Ln粘附实验表明GBC-SD/DMBT1在培养60、90min时残留细胞吸光度分别为0.157±0.008及0.139±0.010显著低于GBC-SD/Vector(60、90min时分别为0.347±0.026、0.476±0.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人脐静脉粘附表明GBC-SD/DMBT1粘附率为0.341±0.042、GBC-SD/vector粘附率为0.694±0.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MBT1在体外过表达抑制胆囊癌细胞的增殖能力,促进胆囊癌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粘附,抑制细胞与基质或异种细胞的粘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恶性肿瘤缺失基因1 胆囊癌 粘附 增殖
下载PDF
嘧啶并嘧啶酮类化合物作为L3MBTL1选择性络合剂的设计与合成
6
作者 周皓 车鑫 +2 位作者 彭丽 王娜 柏旭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93-1301,共9页
用嘧啶并嘧啶酮替换Lethal 3 malignant brain tumor 1(L3MBTL1)小分子络合剂UNC669分子中的芳香部分,合成了一系列嘧啶并嘧啶酮类化合物.采用同质邻近发光放大法(Alpha Screen)测试了其活性,得到IC50值为1.21μmol/L的化合物8a;通过... 用嘧啶并嘧啶酮替换Lethal 3 malignant brain tumor 1(L3MBTL1)小分子络合剂UNC669分子中的芳香部分,合成了一系列嘧啶并嘧啶酮类化合物.采用同质邻近发光放大法(Alpha Screen)测试了其活性,得到IC50值为1.21μmol/L的化合物8a;通过对其5位基团进行改造,最终获得了3个选择性L3MBTL1络合剂8g,8o与8p,它们仅对L3MBTL1有活性,对其同源蛋白L3MBTL3在内的其它甲基化识别蛋白则无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嘧啶并嘧啶酮 L3MBTL1 选择性络合剂
下载PDF
恶性脑肿瘤缺失蛋白1作为新型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贾红炜 杨志伟 +2 位作者 侯亚男 柳亚南 杜全胜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1年第1期82-86,共5页
恶性脑肿瘤缺失蛋白1(deleted in malignant brain tumor protein 1,DMBT1)广泛表达于人类各组织中,其中在上皮细胞和相关腺体中表达最强。DMBT1是一种天然防御蛋白,参与先天免疫、炎症和上皮细胞分化过程,在病变过程相关的疾病中发挥... 恶性脑肿瘤缺失蛋白1(deleted in malignant brain tumor protein 1,DMBT1)广泛表达于人类各组织中,其中在上皮细胞和相关腺体中表达最强。DMBT1是一种天然防御蛋白,参与先天免疫、炎症和上皮细胞分化过程,在病变过程相关的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通过对DMBT1在肿瘤、炎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表达进一步综述,发现DMBT1有可能成为一种新型反映肿瘤、炎症及ARDS等疾病的临床生物标志物,希望临床医生对DMBT1有新的认识,开展临床研究进行证实,为DMBT1成为新型临床生物标志物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脑肿瘤缺失蛋白1(DMBT1) 肿瘤 炎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榄香烯乳联合更昔洛韦对C6脑肿瘤干细胞侵袭能力及TIMP-1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强 段青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4期4826-4829,共4页
目的:研究榄香烯乳联合更昔洛韦对C6脑肿瘤干细胞(BTSCs)侵袭能力及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从大鼠C6恶性胶质瘤细胞株中分离培养传代3次的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其中干细胞标志物CD133、Nestin蛋白... 目的:研究榄香烯乳联合更昔洛韦对C6脑肿瘤干细胞(BTSCs)侵袭能力及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从大鼠C6恶性胶质瘤细胞株中分离培养传代3次的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其中干细胞标志物CD133、Nestin蛋白表达情况。将2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更昔洛韦组(ig,216 mg/kg)、榄香烯乳组(尾iv,36 mg/kg)和联用组(ig更昔洛韦216 mg/kg+尾iv榄香烯乳36 mg/kg),每组5只,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10 d。于末次给药后2 h采集各组大鼠血液并分离血清,分别与C6 BTSCs在体外培养基中共同培养24 h。采用Boyden侵袭试验检测C6 BTSCs的细胞侵袭能力,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测定C6 BTSCs的TIMP-1 mRNA表达情况。结果:传代3次后的细胞中CD133、Nestin蛋白有明显表达,表明其为BTSCs。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更昔洛韦组、榄香烯乳组和联用组C6 BTSCs的细胞侵袭率均明显下降、TIMP-1 mRNA表达均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更昔洛韦组和榄香烯乳组比较,联用组C6 BTSCs的细胞侵袭率明显下降、TIMP-1 mRNA表达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榄香烯乳联合更昔洛韦可明显抑制C6 BTSCs的细胞侵袭,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TIMP-1的生成有关,且联用效果强于单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6恶性胶质瘤细胞株 脑肿瘤干细胞 榄香烯乳注射液 更昔洛韦分散片 细胞侵袭 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
下载PDF
脑恶性肿瘤缺失基因1对子宫内膜癌的作用及其机制
9
作者 何琳 杨志峰 +2 位作者 袁鸿 宋冉 刘丹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524-529,共6页
目的:探究脑恶性肿瘤缺失基因1(DMBT1)对子宫内膜癌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子宫内膜癌组织(子宫内膜癌组)及正常对照组织(正常对照组)各31例,RT-PCR和免疫组化(IHC)检测组织中DMBT1 mRNA和蛋白表达;选取人子宫内膜上皮细胞... 目的:探究脑恶性肿瘤缺失基因1(DMBT1)对子宫内膜癌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子宫内膜癌组织(子宫内膜癌组)及正常对照组织(正常对照组)各31例,RT-PCR和免疫组化(IHC)检测组织中DMBT1 mRNA和蛋白表达;选取人子宫内膜上皮细胞EEC(EEC组)和人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Ishikawa组)进行体外研究,将Ishikawa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NC)组、DMBT1组和DMBT1+galectin-3组,按照分组进行DMBT1和galectin-3过表达载体及其NC的转染,RT-PCR检测细胞中DMBT1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DMBT1和galectin-3蛋白表达;CCK-8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结果:子宫内膜癌组中DMBT1 mRNA表达和IHC评分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子宫内膜癌细胞中DMBT1 mRNA和蛋白表达较子宫正常细胞明显降低(P<0.05)。DMBT1组细胞中DMBT1蛋白表达较NC组明显升高(P<0.05),细胞在24 h、48 h和72 h的OD值较NC组明显降低(P<0.05),细胞迁移数和侵袭数较NC组明显降低(P<0.05),galectin-3蛋白表达较NC组明显降低(P<0.05);DMBT1+galectin-3组细胞中galectin-3蛋白表达较DMBT1组明显升高(P<0.05),细胞在48 h和72 h的OD值较DMBT1组明显升高(P<0.05),细胞迁移数和侵袭数较DMBT1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DMBT1表达下调,DMBT1可能通过抑制galectin-3的表达,从而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脑恶性肿瘤缺失基因1 GALECTin-3 细胞
下载PDF
恶性脑肿瘤缺失蛋白1在脓毒症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大鼠中的表达和作用
10
作者 葛晨 张一凡 +6 位作者 贾红炜 罗钰泉 祖一文 杨志伟 贾丽静 王景梅 杜全胜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2-157,共6页
目的观察恶性脑肿瘤缺失蛋白1(DMBT1)在脓毒症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大鼠中的表达及其与ARDS相关生物标志物的关系。方法取48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Sham)组和ARDS模型组,两组再根据术后6、12、24 h分为3... 目的观察恶性脑肿瘤缺失蛋白1(DMBT1)在脓毒症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大鼠中的表达及其与ARDS相关生物标志物的关系。方法取48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Sham)组和ARDS模型组,两组再根据术后6、12、24 h分为3个亚组,每个亚组8只。Sham组单纯开腹暴露盲肠;ARDS模型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致ARDS模型。分别于术后6、12、24 h观察大鼠的一般表现;取大鼠腹主动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DMBT1、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SP-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IL-6、IL-10)水平。取肺组织,测定肺湿/干质量(W/D)比值;苏木素-伊红(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同时进行肺组织损伤评分;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DMBT1蛋白在肺组织中的表达。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血清DMBT1与SP-D、VEGF、IL-6、IL-10及肺组织损伤评分的相关性。结果ARDS模型组大鼠术后出现明显病态表现,光镜下可见肺泡结构破坏、炎症细胞浸润、肺泡出血等,术后12 h起肺组织损伤评分较Sham组明显升高(分:3.35±0.13比1.16±0.07,P<0.05),且肺W/D比值较Sham组明显增加(5.36±0.44比4.38±0.35,P<0.05),存在肺水肿,提示脓毒症致ARDS模型制备成功。ELISA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ARDS模型组大鼠血清DMBT1、SP-D、VEGF、IL-6水平均随时间延长呈逐渐升高趋势,IL-10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与Sham组比较,ARDS模型组血清及肺组织DMBT1的蛋白表达于术后6 h起即明显升高〔血清(ng/L):231.96±19.17比187.44±10.19,肺组织(DMBT1/β-actin):2.05±0.19比0.93±0.25,均P<0.05〕,而血清SP-D、VEGF、IL-6、IL-10水平则于术后12 h起明显升高〔SP-D(ng/L):73.35±8.05比43.28±5.77,VEGF(ng/L):89.85±8.47比43.19±5.11,IL-6(ng/L):36.01±2.48比17.49±1.77,IL-10(ng/L):84.55±8.41比39.83±5.02,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RDS模型组大鼠术后12 h和24 h血清DMBT1与血清SP-D、VEGF、IL-6、IL-10及肺损伤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12 h:r值分别为0.946、0.942、0.931、0.936、0.748,24 h:r值分别为0.892、0.945、0.951、0.918、0.973,均P<0.05)。结论DMBT1可能通过影响肺泡上皮细胞、肺泡毛细血管和炎症反应成为ARDS的一种新型早期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脑肿瘤缺失蛋白1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脓毒症 生物标志物 肺泡上皮细胞损伤 毛细血管通透性 炎症反应
原文传递
恶性脑瘤缺失1基因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1
作者 李云 宋自芳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265-2266,共2页
目的 观察人胆囊癌组织中恶性脑瘤缺失1(DMBT1)基因的表达.方法 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12例人中晚期胆囊癌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DMBT1mRNA的相对表达量,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上述组织中DMBT1蛋白表达.结果 ... 目的 观察人胆囊癌组织中恶性脑瘤缺失1(DMBT1)基因的表达.方法 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12例人中晚期胆囊癌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DMBT1mRNA的相对表达量,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上述组织中DMBT1蛋白表达.结果 91.7%(11/12)的胆囊癌组织中DMBT1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或缺失,而癌旁组织中83.3%(10/12)该基因表达上调和蛋白表达增加,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 胆囊癌组织中DMBT1表达处于下调或缺失状态,可能在胆囊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恶性脑瘤缺失1基因
原文传递
稳定转染DMBT1对胆囊癌细胞株GBC-SD糖链表达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玲 贺涛 +3 位作者 黄长山 王云检 黄涛 韩风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844-1846,共3页
目的应用已建立的稳定表达候选抑癌基因DMBT1的胆囊癌细胞株GBC-SD,探讨转染前后细胞糖链的变化及其机制。方法针对已成功建立的稳定表达DMBT1的胆囊癌细胞株GBC—SD,细胞分组:GBC—SD/DMBT1,转染DMBT1组;GBC—SD/Vector,转染... 目的应用已建立的稳定表达候选抑癌基因DMBT1的胆囊癌细胞株GBC-SD,探讨转染前后细胞糖链的变化及其机制。方法针对已成功建立的稳定表达DMBT1的胆囊癌细胞株GBC—SD,细胞分组:GBC—SD/DMBT1,转染DMBT1组;GBC—SD/Vector,转染空载体组;GBC-SD,未处理组;标记2种凝集素探针,即蔓陀萝凝集素(DSA)、刀豆素A(ConA),检测转染前后细胞表达糖链类型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生物素标记的两种凝集素DSA与ConA在细胞表面的结合;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印迹进一步检测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V(GnT—V)表达。结果凝集素探针实验及生物素标记表明实验组多表达ConA结合型糖链,对照组多表达DSA结合型糖链;RT-PCR及免疫印迹进一步发现实验组表达GnT—V相对灰度值分别为0.32,0.47,显著低于对照组(0.62,0.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MBT1在体外过表达促进胆囊癌细胞由表达3、4天线、偏2天线转而向2天线型转变.至少部分依赖于GnT—V活性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恶性肿瘤缺失基因1 胆囊癌 糖链
原文传递
尼妥珠单抗联合顺铂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新彦 李建斌 +5 位作者 李志强 王丽坤 路继成 李晓丽 刘晓燕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1504-1507,共4页
目的观察尼妥珠单抗联合顺铂对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其与患者病理组织脑恶性肿瘤缺失基因1(DMBT1)和TESTIN表达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收治83例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给予尼妥珠单抗200 mg+顺铂40mg·m^(-2),静脉滴注,每周1... 目的观察尼妥珠单抗联合顺铂对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其与患者病理组织脑恶性肿瘤缺失基因1(DMBT1)和TESTIN表达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收治83例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给予尼妥珠单抗200 mg+顺铂40mg·m^(-2),静脉滴注,每周1次,连续治疗6周。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治疗前后DMBT1和TESTIN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及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显示,DMBT1阳性共28例(33.73%),TESTIN阳性共26例(31.33%);鼻咽癌患者病理组织DMBT1、TESTIN蛋白阳性表达与其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有显著相关性(P<0.01),而与患者性别、年龄无显著相关性(P>0.05)。患者1年生存率为95.18%,且DMBT1及TESTIN阳性表达患者完全缓解(CR)分别为25.00%,34.62%;总缓解率(RR)分别为71.43%,80.77%。其CR及RR均分别显著高于DMBT1及TESTIN阴性表达者(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鼻咽癌患者病理组织DMBT1及TESTIN阳性表达与其临床疗效正相关(P<0.01)。结论尼妥珠单抗联合顺铂对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其与患者病理组织DMBT1及TESTIN蛋白阳性表达具有显著正相关性,两者均可作为鼻咽癌患者临床疗效的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尼妥珠单抗 顺铂 脑恶性肿瘤缺失基因1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