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4篇文章
< 1 2 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liberative Democracy”的创新解析
1
作者 阳煜琳 丁漩 《科技创新导报》 2009年第31期161-161,共1页
"deliberative democracy"作为当代中西方共同关注的重要政治理论,恰当的中文译法对于该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及发挥的启发作用影响极大。本文通过对目前汉语界对"deliberative democracy"的几种译法的分析,结合该理论... "deliberative democracy"作为当代中西方共同关注的重要政治理论,恰当的中文译法对于该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及发挥的启发作用影响极大。本文通过对目前汉语界对"deliberative democracy"的几种译法的分析,结合该理论的内涵意义,提出在中国政治语境下的恰当中文译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iberative DEMOCRACY 中文译法 中国政治语境
下载PDF
Reflections on the Peasants' Subjectivity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Deliberative Democracy 被引量:1
2
作者 Pan Kun Huang Jie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94-305,共12页
The subjectivity of China's people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s essentially different from Western capital deliberative democracy. And the people's subjectivity naturally manifests as peasant's subjectivity i... The subjectivity of China's people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s essentially different from Western capital deliberative democracy. And the people's subjectivity naturally manifests as peasant's subjectivity in the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n rural areas. Combined with normative analysis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rural deliberation practice,peasants' subjectivity can be summarized as broad equality of participation,completeness of the program,as well as final benefit of the result. However,there are some hidden dangers which may give rise to alienation development of deliberative politics in the current dilemma of rural deliberation practice.The fundamental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lies in combining subjectivity and institutionalization together to develop the rural deliberative democr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民营企业 资本企业 经济学
下载PD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Establishment in Environmental Policies: alternatives for the Environmental Conflict Resolution
3
作者 M. Mazilu M. Ciobanu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0年第4期77-84,共8页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can not be addressed in all their depth and complexity, and the most viable solutions can be made only by direct and continuous reference to the large issu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can not be addressed in all their depth and complexity, and the most viable solutions can be made only by direct and continuous reference to the large issu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as a whole.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re indissoluble, the first is where we all live, and development is what we all do to improve our fate in this environment. A main cause is the attitude of economic operators towards the environment, an attitude according to which profit should be pursued immediately, while nature protection is left for later. Ecological crisis is a new phenomenon, but derived from anthropological crisis. This reflects, at a global level, man's inner crisis. Every man in part, and not people or humanity in general, is responsible for this crisis. Individual responsibility is not a question of quality, but a question of quantity. The ecological crisis is linked to the personal and social life of man as a whole. The convenience, lack of respect for things, irrational waste, lack of measure, irresponsibility, injustice, exploitation, winning dirty money, eudemonism, which manifest on all aspects of life and human activity, are factors that provoke it. And, unfortunately, they maintain 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logical crisis ENVIRONMENT environmental policy deliberative policy sustainability.
下载PDF
Deliberative Governance as an Instrumental Mechanism: A Study of Different Types of Environmental Deliberations
4
作者 Lang Youxing Ge Junliang Wen Yi(翻译)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20年第6期1-22,共22页
Deliberative governance of environmental issues indicates that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has undergone a transformation from relying on government authority for solutions to reaching consensus among participants.This c... Deliberative governance of environmental issues indicates that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has undergone a transformation from relying on government authority for solutions to reaching consensus among participants.This can be regarded as an important strategy for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In this paper,the practices of environmental deliberation in China are classified into four types by the attributes of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the relationships of participants as:response-,autonomy-,consultation-,and supervision-based.On the basis of the government’s interests and motives to engage in environmental deliberations,we analyze its practice orientations from five perspectives:scope of issues,functions,participants,procedures,and methods.Then we point out that environmental deliberations have both public and instrumental governance motives,but the governance motive,which aims for governance effectiveness and social control,is more conspicuous.We further conclude that the value pursuit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for public reasons is to some extent replaced by an instrumental deliberative motive that intends to address specific environmental issues,standardize public participation orderliness,safeguard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strengthen organizational functions,provide consultation on environmental policies,and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ose poli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iberative governance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types of deliberation instrumental mechanisms
下载PDF
税收法定原则三阶:中西协商民主税收立法史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建人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7-216,共10页
税收法定原则是人类社会商品经济发展和民主政治完善的必由之路,其制度基因密码是协商民主。税收法定原则呈现出两个层面的三级阶梯递进模式:在法律层面,它包含议会自主立法、授权立法、平移立法三级立法模式;在政治层面,它经历英国、... 税收法定原则是人类社会商品经济发展和民主政治完善的必由之路,其制度基因密码是协商民主。税收法定原则呈现出两个层面的三级阶梯递进模式:在法律层面,它包含议会自主立法、授权立法、平移立法三级立法模式;在政治层面,它经历英国、美国、中国三级协商民主政治制度。科学理解税收法定原则应当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本原理,既客观肯定英国古典税收法定原则的历史进步性,又充分关注美国现代税收法定原则的时代变革性,同时还应当甄别其由阶级局限性和政治保守性决定的反协商民主的阶级本质。新时代中国税收法定原则具有包容、吸纳西方先进历史经验的开放性,能够全面、真正践行协商民主,在全国人大主导下,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热情和智力,实现税收立法效率最大化和立法质量最优化,真正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法定原则 协商民主 自主立法 授权立法 平移立法
下载PDF
公共价值创造的“协商-共识”过程模型 被引量:2
6
作者 李亚 赵雨帆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52,共11页
政策环境的多元价值属性对决策者提出挑战,如何超越具体价值分歧并在实践中创造公共价值,是公共价值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聚焦政策冲突情境,通过引入协商式政策分析的核心思路,构建了公共价值创造的“协商-共识”过程模型。该模型... 政策环境的多元价值属性对决策者提出挑战,如何超越具体价值分歧并在实践中创造公共价值,是公共价值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聚焦政策冲突情境,通过引入协商式政策分析的核心思路,构建了公共价值创造的“协商-共识”过程模型。该模型包括主体参与、协商对话、寻求共识三个关键环节。在特定外部环境与条件以及专业支持和辅助下,有分歧的相关方有望实现公共价值创造,为政策合法化和政策执行奠定基础。这一过程可在多种场域中实现。选取美国枪支管控和北京市某胡同修缮整治两个案例,初步验证了“协商-共识”过程模型在公共价值创造实践中的解释力和可行性。中美两国的差异化国情也表明“协商-共识”过程模型在不同制度环境中都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价值 创造 过程模型 协商式政策分析 “协商-共识”
下载PDF
女性参与基层协商民主的数量代表如何影响实质代表——基于实地实验数据的分析
7
作者 杨麒君 郭夏娟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8-51,157,共15页
协商民主强调公平审慎的公共对话,但在实践中常面临性别不平等问题。对此诸多学者从女性数量代表出发寻求化解路径,但数量代表的实际有效性备受争议。女性在基层公共协商中的数量代表能否真正推进实质代表水平?如果能,数量代表是如何发... 协商民主强调公平审慎的公共对话,但在实践中常面临性别不平等问题。对此诸多学者从女性数量代表出发寻求化解路径,但数量代表的实际有效性备受争议。女性在基层公共协商中的数量代表能否真正推进实质代表水平?如果能,数量代表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围绕此,以温岭财政预算民主恳谈会为例,运用实地实验方法,从过程维度探析女性数量代表作用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基层公共协商中女性数量代表对互动行为和女性利益表达都有显著积极作用,并连同发言规则、权威干预两个调节变量,构成协商过程中影响女性实质代表的整体作用机制,这对协商民主实践机制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民主 女性参与 数量代表 实质代表
下载PDF
数字协商民主治理有效的内在逻辑与优化路径——以Y市政协云平台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詹国辉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57,共14页
协商民主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地化实践的重要一环,如何推动协商民主的数字化改革已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地方性治理实践的重要课题。面向数字化情景构建数字协商民主的分析框架,有助于从整体视角厘清全过程人民民主地方性实践的理论逻辑... 协商民主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地化实践的重要一环,如何推动协商民主的数字化改革已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地方性治理实践的重要课题。面向数字化情景构建数字协商民主的分析框架,有助于从整体视角厘清全过程人民民主地方性实践的理论逻辑,着力提升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阐释效度。基于此,通过对Y市政协云平台的案例分析发现:Y市以“一网一微一端”、六大在线系统、三大特色版块架构出数字政协云平台,借助这一平台充分发挥数字赋能优势,扩大数字协商半径,推动深度协商;高效服务委员,促进充分表达;提供数据支撑,保障科学履职;数字热点采集,助力民主监督。这些构成了数字协商民主治理有效的内在逻辑。但在数字协商民主的地方性实践中仍面临数字素养阙如、协同机制受限、技术延伸不足、平台建设难以持续、法律制度建设不完善、公共伦理风险等多维治理实践困境,引致数字协商民主的治理限度。为此,通过重塑数字认知与意识、有序构建协同机制、夯实数字技术的保障效应、激发平台建设的新活力、健全法律制度以及重构伦理安全等多维路径,力图促成数字协商民主的有效治理,进一步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数字协商民主 数字赋能 政协云平台
下载PDF
正式程序与微观策略:基层协商民主的“双轨”模型
9
作者 侯秋宇 唐有财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89-97,共9页
与西方协商民主强调“理性对话—达成共识”的路径不同,中国的基层协商民主实践表明,纵向协商仅通过理性对话、搭建平台并不能达成共识,甚至还会存在一定的民众抗争,因此需要在正式协商程序之外做大量的关系建构、思想工作和情感沟通,... 与西方协商民主强调“理性对话—达成共识”的路径不同,中国的基层协商民主实践表明,纵向协商仅通过理性对话、搭建平台并不能达成共识,甚至还会存在一定的民众抗争,因此需要在正式协商程序之外做大量的关系建构、思想工作和情感沟通,呈现出协商民主的“双轨模型”。基于对上海市一老旧小区改造的案例研究发现,本土基层协商民主一方面是一条程序性、制度性、官方性的“明轨”,包括以“理性对话”“平等参与”“公开平台”“程序正义”等为核心要素的基本协商民主路径;另一方面是一条来源于具体实践的暗轨,包括话语、身份、情感、利益等具体的微观实践策略。只有“双轨”并行,才能推动协商民主真正有效地运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协商民主 基层治理 正式程序 微观策略 “双轨”模型
下载PDF
构建党建统领视域下公立医院三级议事决策“三新”运行体系
10
作者 郑国管 李晨辉 +1 位作者 黄皓喆 宿凌恺 《现代医院》 2024年第4期501-503,522,共4页
本文深入剖析新时期公立医院党组织在议事决策中的新定位,通过双向进入、会前沟通、民主决策新机制的优化和完善,对议事决策中的组织、职位及议事流程中的新路径进行系统重构,提出党建统领视域下公立医院三级议事决策“三新”运行体系,... 本文深入剖析新时期公立医院党组织在议事决策中的新定位,通过双向进入、会前沟通、民主决策新机制的优化和完善,对议事决策中的组织、职位及议事流程中的新路径进行系统重构,提出党建统领视域下公立医院三级议事决策“三新”运行体系,为加强党的领导和有形有效覆盖,深化公立医院内部改革及治理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党建统领 议事决策机制 优化路径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协商民主:作用机理、风险挑战及实践进路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媚霞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1-18,共8页
更高程度的民主以更为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基础,这是由民主发展的历史逻辑和社会发展的实践逻辑共同决定的。在传统协商民主的实践中,随着社会结构的日益松散和国家治理的愈加复杂,凝聚社会共识的成本不断增加。因此,迫切需要引入新的治理... 更高程度的民主以更为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基础,这是由民主发展的历史逻辑和社会发展的实践逻辑共同决定的。在传统协商民主的实践中,随着社会结构的日益松散和国家治理的愈加复杂,凝聚社会共识的成本不断增加。因此,迫切需要引入新的治理工具,从而激发协商民主的内生动力和活力。数字技术通过多元主体协同化共治、协商程序数字化运行、公共服务精准化供给赋能协商民主,有效增强了协商民主的实践效能。然而,数字技术赋能协商民主并非万能,存在主体理性消解、价值理性偏离、公共理性缺失等风险。因此,在数字技术赋能协商民主的实践进路中,必须提升协商主体的数字素养、强化数字技术的应用管理、优化协商民主的自身参数,以确保数字技术赋能效应的持续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协商民主 赋能效应
下载PDF
制度-事务脱嵌:基层协商民主困境的生成机理及其治理机制
12
作者 韩玉祥 许珍珍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1-143,共13页
基层协商民主已基本实现良善之治,但亦面临着一些实践困境。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困境根源于“制度—事务脱嵌”。“制度—事务脱嵌”理论指出,治理事务是影响基层协商民主制度的关键变量,制度脱嵌于治理事务会导致基层协商民主出现实践... 基层协商民主已基本实现良善之治,但亦面临着一些实践困境。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困境根源于“制度—事务脱嵌”。“制度—事务脱嵌”理论指出,治理事务是影响基层协商民主制度的关键变量,制度脱嵌于治理事务会导致基层协商民主出现实践困境。基层治理事务至少包括3类事务,即自主决策事务、动员式执行事务、依规执行事务。但是,当前的基层协商民主制度仅仅适配于某一类或两类事务,无法全部嵌入3类事务。当基层协商民主制度与部分事务脱嵌时,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在脱嵌性事务中难以发挥作用,各类主体会采取相应的策略加以应付。于是,基层协商民主在脱嵌性事务中出现基层干部变通式执行、人民群众政治冷漠、政治精英过度参与、治理效果相对欠佳的实践困境。为此,基层协商民主困境的治理机制需着力于克服“制度—事务脱嵌”问题,让基层协商民主的制度设计能够嵌入治理事务之中,朝着分类运转的制度设计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协商民主 协商民主困境 脱嵌 治理事务 协商治理
下载PDF
引领动员与规则生产: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建设的双重路径——基于31个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13
作者 韩瑞波 彭娟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8-72,共15页
推进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建设,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深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既有研究虽已涉及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但以单维度的因果分析为主,无法有效呈现复杂环境下多重因素的复合影响。基于协商系统理论,通... 推进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建设,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深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既有研究虽已涉及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但以单维度的因果分析为主,无法有效呈现复杂环境下多重因素的复合影响。基于协商系统理论,通过省思协商系统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建构分析框架,提炼出文化引导、资源整合、主体参与、空间营造、程序规范五个变量,在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试点单位中抽取31个案例进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实践已生成“引领动员型”和“规则生产型”两种基本路径。前者主要依托于中国共产党强大的政治动能和组织优势,借助组织嵌入、资源整合和文化培育等多重动员机制,促成政党组织力与协商实践的深度融合,衔接和整合多方主体行动,挖掘和利用乡村地方性知识,引领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细节和发展方向。后者将制度规则视为关键变量,以规范性制度文件、现代化管理方法以及信息化治理技术将议事协商的流程机制和运行规范确定下来,为协商主体行为提供具体而清晰的程序保障和积极约束,使议事协商过程和结果充分反映公共意志和公共诉求。两种协商实践路径共同发力助推协商系统的优化升级,有效推进了复杂治理和简约治理双重导向下的乡村治理现代化建设,形塑了政党特色鲜明的中国式政治民主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民主 协商民主 协商系统 政党引领 乡村治理
下载PDF
分布式协商:协商代表驱动乡村高质量协商的内在逻辑——以华中S村为例
14
作者 张大维 马致远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43,共14页
乡村协商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实践形式,而协商代表作为乡村协商中的能动因素对乡村协商质量具有显著影响,但具体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条件尚缺乏足够的讨论。通过建构分布式协商的概念框架,试图在“结构—过程—功能”三维视角下考... 乡村协商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实践形式,而协商代表作为乡村协商中的能动因素对乡村协商质量具有显著影响,但具体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条件尚缺乏足够的讨论。通过建构分布式协商的概念框架,试图在“结构—过程—功能”三维视角下考察协商代表驱动乡村高质量协商的影响因素和逻辑机制。基于对华中S村L湾组协商推动绿植项目落地的调查,发现协商代表需要在对象、主体、内容、方式四个维度形成分布衔接的代表结构,以解决协商代表结构产生的规范性问题。同时,还要通过设置分类议题、分层单元、分步递进的多元化协商形态,将“代表链条”有机嵌入具体的协商进程之中,以实现结构性的代表链条与过程性的协商形态深度融合。由此在协商的系统层面上实现主体的包容性、环节的衔接性、要素的多样性的协商功能,趋向于形成一种乡村高质量协商的实然状态。分布式协商是中国基层代表治理的有益探索,其内含的协商代表与协商形态双向互嵌所呈现出的高质量协商是乡村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呈现。而乡村协商代表作为中国基层治理现代化研究中新的生长点和延伸点,既是对传统代表研究的深化拓展,也是对西方代表理论的超越,将不断丰富和拓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内涵和实践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代表 协商系统 高质量协商 分布式协商 乡村振兴
下载PDF
海外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研究述评
15
作者 涂雨过 《西部学刊》 2024年第1期17-20,共4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海外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研究有所增多。通过选择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中2013年至2022年间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主题的文献,分析发现:发表过相关成果的海外期刊有《中国观察》《当代中国》等;作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海外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研究有所增多。通过选择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中2013年至2022年间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主题的文献,分析发现:发表过相关成果的海外期刊有《中国观察》《当代中国》等;作者绝大部分来自中国和美国的顶尖学府或者研究机构;主要议题包括协商民主、统一战线、运行机制等。海外研究在明确的问题意识、系统的研究理论与多样的研究方式上具有较强的优势,但存在以偏概全等不足。因此,我们既要借鉴海外研究的不同视角、方法和观点,也要辩证地看待海外研究,减少其带来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政协 海外中国研究 协商民主
下载PDF
戴维·霍尔与新英格兰清教政治研究
16
作者 孙宏哲 《政治思想史》 CSSCI 2024年第1期133-147,200,共16页
哈佛神学院戴维·霍尔教授是20世纪下半叶与21世纪初著名的新英格兰清教史家,其主要研究方向是新英格兰清教社会史与文化史。然而,霍尔的社会史与文化史研究也包含对新英格兰清教政治的大量探讨。近年来,霍尔更对新英格兰清教政治... 哈佛神学院戴维·霍尔教授是20世纪下半叶与21世纪初著名的新英格兰清教史家,其主要研究方向是新英格兰清教社会史与文化史。然而,霍尔的社会史与文化史研究也包含对新英格兰清教政治的大量探讨。近年来,霍尔更对新英格兰清教政治做出了直接和全面的论述。总体来看,霍尔继承了佩里·米勒以来为新英格兰清教徒“平反”的传统,将他们视作伟大的政治家。在2008年后的特定历史情境中,霍尔对新英格兰清教政治的态度也发生了细微变化,对其做了毫无保留的热情歌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维·霍尔 新英格兰 清教 政治研究 协商民主
下载PDF
协商式司法民主理念下的陪审制适用
17
作者 樊传明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9,共18页
陪审制在其良好状态下,不仅以富有民主意蕴的方式裁决个案,而且将诉讼作为制度入口,让民众以具有约束力的方式参与某些议题的公共治理。按照协商式理念完善和适用人民陪审员制度,是在司法场域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路径。首先,... 陪审制在其良好状态下,不仅以富有民主意蕴的方式裁决个案,而且将诉讼作为制度入口,让民众以具有约束力的方式参与某些议题的公共治理。按照协商式理念完善和适用人民陪审员制度,是在司法场域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路径。首先,应当由相当数量的陪审员组成决策小团体,其成员具有典型性意义上的代表性,接近“普遍听众”角色,引入多样化的决策智识资源。其次,注重投票表决前的论辩与评议过程,让相应的规则设置满足正当性要求,程序法和证据法致力于塑造“理想言谈情境”。最后,强调表决规则的高度一致性,寻求具有最大可接受性的方案。人民陪审制的规范文本和运行实践表明了与协商式民主理念的总体契合性,但也显示出诸多偏离。应当尊重既有立法,考量司法实践可行性,按照协商式民主理念调整人民陪审制的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协商式民主 陪审制 大合议庭
下载PDF
数字协商民主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纾解策略——基于青岛市“倾听与商量”数字协商民主平台的TOE分析
18
作者 陈洪连 蒋天昊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127-139,共13页
数字技术的快速变革,全方位重塑了既往协商民主的政治实践形式。数字协商民主通过场域重构、技术赋权、组织优化、意义重构等方式,提升了多元主体合作共事能力、密切联系群众能力、实时监督反馈等能力。同时,数字协商民主仍面临“数字... 数字技术的快速变革,全方位重塑了既往协商民主的政治实践形式。数字协商民主通过场域重构、技术赋权、组织优化、意义重构等方式,提升了多元主体合作共事能力、密切联系群众能力、实时监督反馈等能力。同时,数字协商民主仍面临“数字鸿沟”产生新的不平等、僵化的科层制组织制约多元主体协同共治、协商对话伦理失范造成舆情管控压力陡增等现实困境。为推动数字协商民主良性发展,提升数字协商民主的治理效能,需要以党组织嵌入破除科层壁垒,以技术普及消弭“数字鸿沟”,以培育参与式政治文化优化民主环境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协商民主 全过程人民民主 TOE框架
下载PDF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话语体系的历史生成和现实构建
19
作者 李莉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1期40-44,共5页
新时代构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话语体系能够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需求,是有效应对西方民主话语霸权的关键性举措,更是新时代坚定人民“四个自信”的必然要求。文章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国初期、改革开放时期、新时代以... 新时代构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话语体系能够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需求,是有效应对西方民主话语霸权的关键性举措,更是新时代坚定人民“四个自信”的必然要求。文章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国初期、改革开放时期、新时代以来四个阶段的协商民主的发展情况,来厘清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话语体系历史生成,并提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体系的发展进程、强化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话语体系的表达能力、明确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性地位等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话语体系的现实构建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话语体系 历史生成 国际话语权
下载PDF
老城区公房腾退中的争议及其化解——基于北京市《向前一步》协商节目的研究
20
作者 王欢 李亚 《城市观察》 2024年第3期145-157,163,164,共15页
老城区公房腾退涉及多方利益和价值分歧,面临着复杂争议。北京电视台的《向前一步》协商对话节目有多期聚焦于此,在问题解决上颇有成效。研究创新性地运用协商式政策分析框架,对节目中老城区公房腾退系列协商开展政策分析,剖析老城区公... 老城区公房腾退涉及多方利益和价值分歧,面临着复杂争议。北京电视台的《向前一步》协商对话节目有多期聚焦于此,在问题解决上颇有成效。研究创新性地运用协商式政策分析框架,对节目中老城区公房腾退系列协商开展政策分析,剖析老城区公房腾退的主要相关方、利益诉求、争议分歧、共识方式,发现其中的争议主要集中在安置方案、经济补偿与奖励、自建房管理等方面,通过理性论辩、专家解释、政策解读、事实核查和实地调查等共识方式能够缩小分歧。在此基础上,探讨北京老城区公房腾退的深层次矛盾,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也初步验证了基于媒体协商节目开展政策分析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城区更新 公房腾退 《向前一步》 协商式政策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