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lineation of“5P”Prospecting Regions Using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in Mianluening Area,Shaanxi Province
1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2期87-87,共1页
关键词 delineation of Prospecting Regions Using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in Mianluening area Shaanxi Province
下载PDF
Review of the Water Footprint Project within Geographically Delineated Area
2
作者 Stella Symeonidou Dimitra Vagio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B)》 2015年第10期513-520,共8页
During the last decade, there has been an intensive research activity concerning the concept of the Water Footprint (WF) approach, which was firstly introduced by Arjen Hoekstra in 2002. WF is an indicator of direct... During the last decade, there has been an intensive research activity concerning the concept of the Water Footprint (WF) approach, which was firstly introduced by Arjen Hoekstra in 2002. WF is an indicator of direct and indirect freshwater use of a consumer or producer that takes into account water consumption in every step (intermediate and final) along the production chain and services. The concept can be implemented in various levels such as products, consumers, producers, nations and river basins etc.. The water footprint within a geographically delineated area equals the sum of the process water footprints of all processes taking place in the area. The aim of current research is a review of the most important WF studies, with a special focus on applications within regional, basin and administrative unit level. National and global scales are not included in the current paper. The article presents the most widespread methodologies and approaches that attempt to evaluate water footprints of specific defined areas and highlights their recent advances as well as shortcomings in the constantly evolving research effor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footprint REVIEW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geographically delineated area.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3-D Parallel Electrical Technology Detecting the Water-Rich Areas
3
作者 Xuan Wang Liquan Guo 《Open Journal of Geology》 2014年第10期518-523,共6页
Coal working face is damaged more and more seriously by water below the coal face floor. Therefore, floor water detection is a must in the process of extraction. This article aims to introducing application and princi... Coal working face is damaged more and more seriously by water below the coal face floor. Therefore, floor water detection is a must in the process of extraction. This article aims to introducing application and principle of the two-gateways parallel 3-D electrical technology and the arrangement of the observation system. The authors use this method to detect the water under the floor of a mine in north of Anhui.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wo-gateways parallel 3-D electrical technology can accurately locate the water-rich areas, providing the basis for drilling drainage and grouting constr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Two-Gateways PARALLEL 3-D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al Face FLOOR water-rich areas
下载PDF
北部湾港平陆运河江海联运方案研究
4
作者 姚海元 李露露 +4 位作者 胡怡 陈正勇 孙平 冯宏琳 金哲飞 《水运工程》 2024年第9期14-19,共6页
平陆运河始于西江航运干线中上游的西津枢纽水库支流平塘江口,终于北部湾港,是优化提升全国水运网络、加快建设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的联网工程,是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标志性工程。根据《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 平陆运河始于西江航运干线中上游的西津枢纽水库支流平塘江口,终于北部湾港,是优化提升全国水运网络、加快建设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的联网工程,是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标志性工程。根据《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部署,北部湾港总体规划正在编制,需要统筹考虑平陆运河江海联运枢纽空间布局和平面布置方案。综合考虑平陆运河江海联运量、北部湾港各港区建港条件和资源容量,以及既有港口资源利用情况,按照“就近转运、用足存量”的原则,因地制宜提出分货类的江海联运枢纽布局,制定了大小泊位能力匹配、运输组织高效的平面布置方案,同时也提出明确防城港域航区划分、研究开通防城港水运疏港通道(皇城坳运河)、有序推进现状码头升级改造等建议,为平陆运河建设投产后江海联运平稳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陆运河 江海联运 北部湾港 皇城坳运河 航区划定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完整性的自然保护地边界划定方法--以欧美地区的实践为例
5
作者 李咏华 姚松 高欣芸 《华中建筑》 2024年第4期142-146,共5页
科学划定自然保护地的边界关系到保护目标的实现和管理措施的制定,是自然保护地规划和建设的首要环节。该文以欧美地区的实践案例为例,介绍了基于生态系统完整性的自然保护地边界划定方法。首先对现有自然保护地边界划定方法进行梳理,... 科学划定自然保护地的边界关系到保护目标的实现和管理措施的制定,是自然保护地规划和建设的首要环节。该文以欧美地区的实践案例为例,介绍了基于生态系统完整性的自然保护地边界划定方法。首先对现有自然保护地边界划定方法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介绍了面向实施的景观单元(Operational Landscape Units)的概念和划定流程;其次梳理了韦斯特布鲁克圩田保护边界划定和旧金山湾海岸带保护边界划定的案例;最后为我国自然保护地的边界划定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实施的景观单元 自然保护地 生态系统完整性 边界划定 生态过程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干热岩开发利用前景评估——基于开采优化数值模拟的认识
6
作者 江晓雪 朱传庆 +2 位作者 丁蕊 谢芳 邱楠生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3-103,共11页
渤海湾盆地的大地热流高,5000 m埋深地层平均温度为175℃,热储岩性以低孔低渗的变质岩、火成岩为主,具备形成干热岩资源的条件。基于大地热流、岩石热导率、生热率等热参数,利用COMSOL软件建立三维水热耦合的干热岩开采模型、分析不同... 渤海湾盆地的大地热流高,5000 m埋深地层平均温度为175℃,热储岩性以低孔低渗的变质岩、火成岩为主,具备形成干热岩资源的条件。基于大地热流、岩石热导率、生热率等热参数,利用COMSOL软件建立三维水热耦合的干热岩开采模型、分析不同井间距、注采速率、布井方式等差异开采方案下在100 a内对热储层温度的影响随开发时间的变化,选取最优方案并估算干热岩资源。结果表明:注采速率一定时,随着开采时间的增加,开采井水温度下降速率与井间距成反比;当注采井间距一定时,注采速率越大,开采井水温度下降越快,发生“热突破”的时间越早;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两采两注”布井方案比“一采一注”布井方案获得的热量更多,开采效率更高。基于上述认识,确定研究区最优开采方案为:年限50 a、井间距400 m、注采量90 m^(3)/h、“两采两注”方式。此方案下,可获得开采井水平均温度为172℃,对应全渤海湾盆地可采资源量为3.28×10^(19)J/a。以河北任丘市为例,按照民用住宅热负荷指标100 W/m^(2)计算,利用最优方案进行干热岩的开采,仅需157.75 km^(2)干热岩有利区即可满足全市居民供暖需求。因此,开发利用研究区干热岩资源,可增强华北地区能源供应保障能力,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能源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岩 数值模拟 有利区圈定 开发方案优化 地热资源估算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引江补汉工程取水口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
7
作者 张可可 刘金珍 +2 位作者 王中敏 刘扬扬 吴比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6-62,共7页
引江补汉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后续水源,为保障汉江中下游干流水质安全和湖北省补水区城乡生活供水安全,有必要在工程取水口周边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在充分考虑水质保护要求、交通航运、港口建设发展、应急响应需求等因素的基础... 引江补汉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后续水源,为保障汉江中下游干流水质安全和湖北省补水区城乡生活供水安全,有必要在工程取水口周边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在充分考虑水质保护要求、交通航运、港口建设发展、应急响应需求等因素的基础上,针对三峡调度运行不同水位情况、工程引水代表流量和相应水质条件设计工况情景,基于水动力水质模型计算和应急响应时间估算结果,提出引江补汉工程龙潭溪取水口水源保护区范围建议,为将来保护区划定提供技术支撑。计算结果表明,以龙潭溪取水口为中心划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径向距离应≥1.3 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保护区划分 水动力模型 溢油事故 应急响应 引江补汉工程
下载PDF
太行山北段赤瓦屋铜钼矿及外围地-物-化-遥综合信息找矿靶区预测 被引量:1
8
作者 栾卓然 马国玺 +6 位作者 李谦谦 吕凤军 许立风 安跃辉 袁兆宪 王丰翔 汪海城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39-1160,共22页
【研究目的】赤瓦屋铜钼矿位于太行山北段成矿带,属于找矿突破战略的重点勘查区域,目前找矿工作进入瓶颈期,本研究对下一步找矿突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研究方法】本文基于对赋矿岩体、矿床地质特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遥感地质的... 【研究目的】赤瓦屋铜钼矿位于太行山北段成矿带,属于找矿突破战略的重点勘查区域,目前找矿工作进入瓶颈期,本研究对下一步找矿突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研究方法】本文基于对赋矿岩体、矿床地质特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遥感地质的综合研究,分析找矿标志。【研究结果】认为赤瓦屋铜钼矿与深部花岗斑岩有关,具有斑岩型矿床的典型矿化特征,形成于早白垩世;研究区环形构造发育,大型环形构造与赤瓦屋岩体及外围隐伏岩体有关,小微型环形构造多数与隐蔽爆破角砾岩或隐伏小岩株有关;地球化学异常及遥感蚀变异常的空间分布吻合程度高,对矿化具有显著的控制作用;提出了4个找矿靶区。【结论】在赤瓦屋岩体内部应把确定隐爆角砾岩体和隐伏花岗斑岩体的空间位置作为找矿工作的重点,以寻找Cu、Mo矿为主;外围应以Cu、Au、Ag多金属矿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钼矿 综合找矿信息 靶区预测 太行山北段 赤瓦屋 河北省 矿产勘查工程
下载PDF
勉县—略阳—宁强矿集区找矿模型与找矿预测
9
作者 王瑞廷 庞振甲 +4 位作者 李青锋 成欢 冀月飞 袁波 石小峰 《矿产勘查》 2024年第8期1409-1424,共16页
勉县—略阳—宁强矿集区(勉略宁矿集区)构造、岩浆活动强烈,矿种及矿化类型多样,成矿条件优越,已建成各类矿山上百处,是陕西省重要的金属矿产基地。然而,这些矿山多建于20世纪中后期,目前多已面临资源枯竭。自21世纪初以来,勉略宁矿集... 勉县—略阳—宁强矿集区(勉略宁矿集区)构造、岩浆活动强烈,矿种及矿化类型多样,成矿条件优越,已建成各类矿山上百处,是陕西省重要的金属矿产基地。然而,这些矿山多建于20世纪中后期,目前多已面临资源枯竭。自21世纪初以来,勉略宁矿集区虽实施了多项矿产勘查项目,但找矿成果均不理想。笔者依托近10余年来承担的科研项目和各类找矿项目,通过对矿集区典型矿床的深入研究,详细总结了矿集区成矿规律、控矿因素、找矿标志等;在此基础上划分了4个成矿系统、10个矿床成矿系列及11个矿床成因类型,建立了矿集区综合成矿模式及“三位一体”找矿模型;建立了区内“地质研究+物化探+钻探验证”的一套有效找矿方法技术组合;通过综合研究开展了深部找矿预测,圈定了10个找矿远景区和16个找矿靶区,依据研究成果及所圈定的找矿靶区,实施找矿工程验证,探获新增金资源量1368 t、铁资源量586万t、铜资源量6.75万t、铅锌资源量10.89万t、锰资源量649.42万t,新增资源量有效延长了矿山服务年限,资源量潜在价值39亿元,实现了矿集区重大找矿突破,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勉略宁矿集区 成矿规律 找矿标志 找矿模型 靶区圈定及验证
下载PDF
深源矿致异常提取方法对比及应用:以山东齐河-禹城地区航磁数据为例
10
作者 高秀鹤 于长春 +2 位作者 李行素 葛藤菲 何敬梓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4,共10页
深部磁铁矿体的埋深较大,且目标矿体和成矿岩体产生的磁异常往往相互耦合、干扰,加之航磁测量的观测面高,导致深源矿致航磁异常的信号一般较弱。因此,难以从原始航磁异常图中直接圈定深部磁铁矿靶区。位场分离技术是提取矿致异常的有效... 深部磁铁矿体的埋深较大,且目标矿体和成矿岩体产生的磁异常往往相互耦合、干扰,加之航磁测量的观测面高,导致深源矿致航磁异常的信号一般较弱。因此,难以从原始航磁异常图中直接圈定深部磁铁矿靶区。位场分离技术是提取矿致异常的有效途径,但位场分离方法众多,且使用便捷性、提取效果存在差异,筛选适用于深部磁铁矿的矿致异常提取方法以及讨论相关参数调节方法具有较大的理论和实用价值。本文对比研究了6种常用的位场分离方法,分析了各方法参数调节的便捷性和有效性。通过模型试验,从全区和靶区两个尺度对比了各方法对矿致异常的提取效果。山东齐河—禹城厚覆盖区的深部赋存接触交代成因的磁铁矿床,是深部矿产的典型代表,本文根据该区地质模型建立理论磁性模型,验证了深部矿致异常提取的可行性。实测数据处理部分,提出基于标志剖面交互调节相关参数以及验证矿致异常提取效果,最终提取的矿致异常结果与已知的钻孔见矿信息匹配,表明该结果与实际的矿致异常相关性较高,可为后续矿体靶区圈定和钻孔位置布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探测 磁铁矿 航空磁测 位场分离 靶区圈定
下载PDF
招平断裂带中段三维地质模型与深部成矿预测
11
作者 薛欢欢 杨真亮 +7 位作者 宋明春 徐明璞 李军鹏 宋林君 刘天鹏 刘雪婷 张腾 王鲁艳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77-989,共13页
招平断裂带是胶东三大千吨级金成矿带之一。该断裂带中段的焦格庄—夏甸一带主要矿床的探矿深度已达2 km,其深部及外围仍有较大的找矿空间。为了详细掌握该区域的找矿前景,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供基础依据,采用平面地质图、图切... 招平断裂带是胶东三大千吨级金成矿带之一。该断裂带中段的焦格庄—夏甸一带主要矿床的探矿深度已达2 km,其深部及外围仍有较大的找矿空间。为了详细掌握该区域的找矿前景,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供基础依据,采用平面地质图、图切地质剖面和探矿工程数据,结合重磁电三维物性反演,利用人机交互式建模技术,建立了-4000 m以浅三维地质体模型。通过对三维地质模型进行空间分析发现,控矿断裂由浅部至深部呈倾角陡、缓交替的阶梯式变化,在断裂倾角陡、缓转折段和倾角较缓段,金矿化富集程度高,金矿体具有向NE侧伏和等间距分布规律。基于构造走向转折地段、构造倾角转折部位、构造表面变化率、矿体倾向等间距性和矿体侧伏5个特征变量建立了招平断裂带中段综合找矿预测模型,圈定深部找矿靶区12处。将5个特征变量叠加的信息量值作为关联要素,预测金潜在矿产资源为416 t。经对靶区进行初步钻探验证,发现了工业矿体,实现了招平断裂带中段新的找矿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模型 深部成矿预测 大数据 靶区圈定 招平断裂带
下载PDF
高原湖泊流域面山区域划定方法及实现路径研究——以云南省阳宗海流域为例
12
作者 刘岳雄 李文国 +2 位作者 刘芳 李森 王耠熠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4年第5期91-93,共3页
面山区域是面向湖泊的山体区域,是山脊线靠近湖泊一侧但未受到前方山体遮挡的区域,也是从湖泊水面视角可以观测的山体区域。云南省已出台滇池、阳宗海、抚仙湖等湖泊的保护条例,其中明确提出“面山”的概念,但面山区域范围缺乏明确的划... 面山区域是面向湖泊的山体区域,是山脊线靠近湖泊一侧但未受到前方山体遮挡的区域,也是从湖泊水面视角可以观测的山体区域。云南省已出台滇池、阳宗海、抚仙湖等湖泊的保护条例,其中明确提出“面山”的概念,但面山区域范围缺乏明确的划定方法。以阳宗海流域为例,探索高原湖泊流域面山区域划定方法及实现路径,提出面山区域保护的具体措施。总体来说,要强化面山区域空间管控,加强面山区域保护与修复,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湖泊 流域 面山区域 划定方法 实现路径 保护 修复
下载PDF
县(市)中心城区范围确定方法研究——以吉林省永吉县为例
13
作者 王庆峰 王明田 +1 位作者 李崇雷 韩燕 《小城镇建设》 2024年第3期52-59,共8页
中心城区是县(市)级总体规划的重要概念和规划层次,但长期以来存在概念内涵不明晰、划定方法无规范的问题。本文采用理论研究与项目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中心城区的概念和相关研究进行辨析梳理,并结合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需求重新... 中心城区是县(市)级总体规划的重要概念和规划层次,但长期以来存在概念内涵不明晰、划定方法无规范的问题。本文采用理论研究与项目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中心城区的概念和相关研究进行辨析梳理,并结合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需求重新提出中心城区的概念内涵。其次,借鉴城区范围确定技术规程和城镇开发边界划定要求,结合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管实践提出中心城区范围确定的技术流程。最后选取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中心城区对方法进行验证及优化,保障方法的规范、合理、易操作,以期为后续的规划审批、体检评估和法规标准修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县(市)级规划 中心城区 城镇开发边界 范围确定 永吉县
下载PDF
水利工程管理保护范围遥感划定方法研究与应用
14
作者 胡小青 马壮 +1 位作者 詹红丽 刘长全 《水利信息化》 2024年第4期75-81,共7页
针对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保护范围划定工作无现行规范标准指导,也无既定可适用的流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无人机高分影像的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划定流程与方法。对无人机高分影像进行分类和信息提取,结合GPS勘测及空间数据输入,按照提出的判别... 针对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保护范围划定工作无现行规范标准指导,也无既定可适用的流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无人机高分影像的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划定流程与方法。对无人机高分影像进行分类和信息提取,结合GPS勘测及空间数据输入,按照提出的判别方法、划定流程进行水利工程管理保护范围的划定,可明确具体的划定范围值。将划定方法在北京市通州区水利工程管理保护范围划定工作中予以应用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无人机高分影像的水利工程管理范围的划定方法不仅可用于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保护范围的划定,也可为大中型水利工程的具体划定提供参考,对加强水利工程的实施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保护范围 遥感划定方法 无人机影像 水利工程
下载PDF
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关键技术分析
15
作者 吕婷婷 屈婧祎 《工程建设(维泽科技)》 2024年第5期192-194,共3页
地下水是我国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近年来,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为了有效防治地下水污染,科学划定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成为了当务之急。文章通过对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关键技术... 地下水是我国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近年来,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为了有效防治地下水污染,科学划定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成为了当务之急。文章通过对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关键技术的研究,为我国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污染 防治重点区 划定 关键技术
下载PDF
面向实施的城市更新片区划定与传导路径探索——以余姚市为例
16
作者 周平 安文雅 宋仁豪 《浙江建筑》 2024年第5期78-82,共5页
以实施为导向,总结在城市更新实施层面普遍存在的问题要点作为更新片区划定的校对条件,并对更新片区在指标层面和实施层面的向下传导作出指引。基于余姚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及古城余韵更新片区策划的项目实践,探索规划层面以更新片区为... 以实施为导向,总结在城市更新实施层面普遍存在的问题要点作为更新片区划定的校对条件,并对更新片区在指标层面和实施层面的向下传导作出指引。基于余姚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及古城余韵更新片区策划的项目实践,探索规划层面以更新片区为抓手落实标准规范要求、统筹利益平衡的方法路径,为更新片区内单元之间的利益平衡、公共要素的落实及更新项目的有序推进提供有效支撑,以期为提高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的可实施性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施导向 城市更新 片区统筹 更新片区划定 传导机制
下载PDF
城镇集中建设区二级规划分区划定管控思路研究——以云南省普洱市主城区为例
17
作者 代磊 苏振宇 《住区》 2024年第5期98-107,共10页
国土空间规划建立了全域全覆盖的分区用途管控体系并构建了城镇集中建设区二级规划分区。但关于城镇集中建设区下不同类型分区的具体划定方法、边界基准、管控机制等内容尚未明确,相关研究也尚不充分。本研究根据相关技术指南中的工作要... 国土空间规划建立了全域全覆盖的分区用途管控体系并构建了城镇集中建设区二级规划分区。但关于城镇集中建设区下不同类型分区的具体划定方法、边界基准、管控机制等内容尚未明确,相关研究也尚不充分。本研究根据相关技术指南中的工作要求,构建城镇集中建设区二级规划分区“调查-分析-规划”的完整技术路径,并对划前评估、划定步骤、边界规模控制等问题开展探讨。同时借鉴相关优秀经验,提出用途管控规则传导机制、功能混合2个方面的建议。最后,以普洱市主城区为例进行实践,验证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划分方法与刚弹结合的管控规则,形成编管一体、有效传导、多维综合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城镇集中建设区划定管控工作方法,为分区划分实践提供有效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分区 城镇集中建设区 划定管控方法 普洱市 城市规划
下载PDF
渤黄海区核心价值与重要保护范围划定探讨
18
作者 白玲 于国旭 +6 位作者 张朝晖 马炜 蒋亚芳 魏艳秀 庄鸿飞 田静 刘增力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4年第3期198-207,共10页
海洋类型国家公园建设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渤黄海海洋海岛生态地理区是我国国家公园空间布局的39个自然生态地理区中的海洋生态区之一。首先对该区域进行核心价值与重要保护范围划定探讨,提出长岛作为北方典型的海洋海岛生态系统,是... 海洋类型国家公园建设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渤黄海海洋海岛生态地理区是我国国家公园空间布局的39个自然生态地理区中的海洋生态区之一。首先对该区域进行核心价值与重要保护范围划定探讨,提出长岛作为北方典型的海洋海岛生态系统,是渤黄海区的优先保护区域。然后,综合评价长岛国家公园的核心价值主要有:温带海岛-浅海湿地-海洋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珍稀物种重要栖息地和洄游、迁徙通道,独特罕见的海洋、海岛地质遗迹景观3方面。同时,根据《国家公园设立规范》的相关要求,逐级开展长岛国家公园评估区划定、优先保护区域识别和国家公园范围确定。最后,围绕目前研究尚且不足的几个问题展开讨论及建议。研究为我国海洋类型国家公园建立进行实践性探索,提出一套科学可行的国家公园范围划定技术方法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黄海区 海洋类型国家公园 核心价值 范围划定
下载PDF
山坝地域结构中县域城乡社区生活圈划定方法研究
19
作者 温晓诣 刘馨 王雪凝 《城市建筑》 2024年第21期98-105,共8页
新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体系提出构建不同层次和类型、功能复合、安全韧性的城乡生活圈,在总体规划层面如何划定城乡社区生活圈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山坝相间是我国西南地区典型的地理特征,山坝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居民出行特征... 新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体系提出构建不同层次和类型、功能复合、安全韧性的城乡生活圈,在总体规划层面如何划定城乡社区生活圈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山坝相间是我国西南地区典型的地理特征,山坝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居民出行特征,以及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文章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所倡导的建设包容、安全、有风险抵御能力和可持续的城市及人类住区的目标出发,从地理特征分析入手,提出结合山坝地域结构特征的城乡社区生活圈划定方法:以山坝地域的实际出行时间的差异性框定城乡社区生活圈的基础范围;结合西南地区多民族聚集特征,以及多民族生活交往需求,修正城乡社区生活圈范围;通过抽样调查方法,验证划定范围及公共服务布局的准确性。最后,利用手机信令数据,分析人口分布的时空差异,判断城乡社区生活圈人口活动的空间结构特征,优化分区分级公共服务中心体系的布局和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坝地域 国土空间 城乡社区生活圈 划定方法 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
下载PDF
非潮汐河流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经验值划分法及实例应用 被引量:10
20
作者 易雯 付青 +4 位作者 郑丙辉 陈小文 吕小明 李彤 刘军 《水资源保护》 CAS 2011年第4期62-66,共5页
为提高河流型水源保护区经验法划分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借鉴国外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的相关理念,在充分考虑我国南方非潮汐河段河流型水源地类型、主要污染源、水文水动力特征、管理监督等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预警的非潮... 为提高河流型水源保护区经验法划分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借鉴国外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的相关理念,在充分考虑我国南方非潮汐河段河流型水源地类型、主要污染源、水文水动力特征、管理监督等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预警的非潮汐河段河流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经验值划分方法,并以此划分了广东省M市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跟踪验证监测显示,划分范围基本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河流型饮用水水源 划分技术 经验值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