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首次从湖南猪源大肠杆菌中检出mcr-1阳性IncI2(Delta)质粒
1
作者 黄康溦 周鹏程 +2 位作者 田晨宇 兰怡 孙志良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278-5286,共9页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耐药基因的广泛传播及多重耐药细菌的出现,导致抗生素的使用面临严峻挑战,致使毒性较强的多黏菌素又重新引起业界的重视,为此对多黏菌素耐药情况的研究也变得十分重要。为了调查畜牧场中多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的流行情...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耐药基因的广泛传播及多重耐药细菌的出现,导致抗生素的使用面临严峻挑战,致使毒性较强的多黏菌素又重新引起业界的重视,为此对多黏菌素耐药情况的研究也变得十分重要。为了调查畜牧场中多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的流行情况,本研究选择我国湖南省某猪场240份肠肛拭子样品,培养分离鉴定出含有mcr-1耐药基因的大肠杆菌菌株,选取多黏菌素等10种抗菌药物对分离的菌株进行耐药性试验,对所有含mcr-1耐药基因的大肠杆菌阳性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whole-genome sequencing,WGS),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技术进行大肠杆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分离出的172株大肠杆菌中,来自不同个体的9株携带mcr-1基因的大肠杆菌均表现出多重耐药现象;MLST分析共鉴定出ST10、ST196、ST46和ST5229共4种分型和4种血清型(O83:H5,O16:H7,O16:H51,O9:H4)。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所有阳性菌株均未发现与mcr-1基因传播有关的典型可移动遗传元件ISApl1,但均检出可能会导致mcr-1传播的IV型分泌系统基因。质粒接合转移试验与单倍型的MLST多态性结果表明,mcr-1基因主要以质粒介导的水平传播为主。本研究是国际上首次在猪源细菌中检出常见于人医临床细菌的携带有mcr-1抗性基因的IncI2(Delta)质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黏菌素 mcr-1 IncI2(delta)质粒 多重耐药 大肠杆菌
下载PDF
人Delta-like-1胞外区在CHO细胞的表达纯化及对造血祖细胞的扩增作用 被引量:7
2
作者 鲁茁壮 吴祖泽 +3 位作者 刘红军 张群伟 贾向旭 王立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22-226,共5页
Notch信号通路在调控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克隆表达人Notch配体Delta like 1(Dll 1)的胞外区 (hDll 1ext) ,并观察其对脐带血造血祖细胞的扩增作用。从人骨髓单个核细胞中提取总RNA ,用RT PCR的方法扩增Delta lik... Notch信号通路在调控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克隆表达人Notch配体Delta like 1(Dll 1)的胞外区 (hDll 1ext) ,并观察其对脐带血造血祖细胞的扩增作用。从人骨髓单个核细胞中提取总RNA ,用RT PCR的方法扩增Delta like 1基因胞外区 ,克隆到T载体。测序正确后 ,亚克隆到pcDNA3.1/Myc His(+)A表达载体。用脂质体转染CHO细胞 ,G4 18筛选单克隆 ,Western印迹检测hDll 1ext的分泌表达情况。选择表达量高的细胞克隆 ,扩增并收集上清。用金属亲和层析柱从上清中纯化融合蛋白hDll 1ext。利用免疫磁性分离方法分离脐带血CD34+ 细胞。结果表明 ,RT PCR方法检测到脐带血CD34+ 细胞表达Notch 1受体。在含rhIL 3,rhSCF及rhVEGF的脐带血CD34+ 细胞无血清培养体系中 ,加入纯化的hDll 1ext,通过集落培养检测hDll 1ext对造血祖细胞的扩增作用。含hDll 1ext组中CFU Mix和HPP CFC数量是对照组的 1.5倍 ,结论 :重组的hD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ta-like-1 NOTCH CHO细胞 造血祖细胞
下载PDF
Notch配体Delta-1对人牙髓干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何飞 杨峥嵘 谭颖徽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5年第8期435-438,共4页
目的:探讨Notch配体Delta-1对人牙髓干细胞(dentalpulpstemcells,DPSCs)体外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用Delta-1-EGFP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培养的人牙髓干细胞,获得稳定高表达人Delta-1蛋白的人牙髓干细胞系;利用CFU-F计数、四唑盐(MTT)比色... 目的:探讨Notch配体Delta-1对人牙髓干细胞(dentalpulpstemcells,DPSCs)体外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用Delta-1-EGFP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培养的人牙髓干细胞,获得稳定高表达人Delta-1蛋白的人牙髓干细胞系;利用CFU-F计数、四唑盐(MTT)比色法及流式细胞仪等方法检测Delta-1基因转导人牙髓干细胞的克隆形成率、细胞生长曲线和细胞周期变化。结果:与正常牙髓干细胞相比,Delta-1转导人牙髓干细胞的CFU-F计数为62~89clones/103cell,约为前者的10倍;接种1~7d,转导细胞的活细胞数量增加显著;S期细胞比例及增殖指数,分别从转导前的20.6%和35.8%提高到63.8%和75.7%。结论:Notch配体Delta-1可显著促进人牙髓干细胞的体外增殖,Notch-Delta-1信号转导途径在人牙髓干细胞的自我更新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 delta-1 牙髓干细胞 增殖
下载PDF
Notch配体Delta-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伟 胡红梅 +1 位作者 陈彩芬 黄玉珊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898-2900,共3页
目的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克隆Delta-1结构基因,构建Delta-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方法通过Genbank公布的Delta-1基因的序列分析,设计合适的酶切位点,将Delta-1基因定向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 DNA3.1中,完成Delta-1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并用生物学... 目的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克隆Delta-1结构基因,构建Delta-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方法通过Genbank公布的Delta-1基因的序列分析,设计合适的酶切位点,将Delta-1基因定向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 DNA3.1中,完成Delta-1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并用生物学软件对Delta-1基因序列测定及分析。结果经酶切将Delta-1基因定向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 DNA3.1中,序列分析结果表明,pc DNA3.1-Delta-1基因序列与Genbank Delta-1序列相比,氨基酸编码是相同的。结论成功构建了Delta-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ta-1 构建 载体
下载PDF
Notch配体Delta-like-1和Jagged-1 mRNA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表达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费成明 顾树程 +3 位作者 赵佑山 郭娟 李晓 常春康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56-1660,共5页
本研究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Notch信号通路配体Delta-like-1和Jagged-1 mRNA表达水平,探讨其与M DS发病的关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38例M DS患者和16例正常对照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Delta-lik... 本研究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Notch信号通路配体Delta-like-1和Jagged-1 mRNA表达水平,探讨其与M DS发病的关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38例M DS患者和16例正常对照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Delta-like-1和Jagged-1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表明,MDS患者的Delta-like-1和Jagged-1 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在WHO分组中,RA/RARS、RCMD及RAEB组Delta-like-1的表达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RARB组Jagged-1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Delta-like-1表达与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有显著相关性(r=0.502,P<0.05)。伴染色体异常M DS组Deltalike-1和Jagged-1 mRNA表达水平较无染色体异常M DS组明显升高(P<0.05)。在IPSS分组中,较高危组Deltalike-1表达显著高于较低危组(P<0.01),而Jagged-1表达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 SC中Delta-like-1和Jagged-1高表达可能参与了M DS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NOTCH信号通路 delta-like-1 JAGGED-1
下载PDF
Delta阿片受体、β-arrestin1、Bcl-2在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脾脏组织中的表达及乌梅丸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柯琴梅 吴霁 范恒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164-1170,共7页
目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脾脏组织Delta阿片受体、β-arrestin1、Bcl-2 mRNA和蛋白表达及乌梅丸的干预作用,旨在研究乌梅丸治疗结肠炎的机制.方法:56只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结肠炎模型组、美沙拉嗪组、... 目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脾脏组织Delta阿片受体、β-arrestin1、Bcl-2 mRNA和蛋白表达及乌梅丸的干预作用,旨在研究乌梅丸治疗结肠炎的机制.方法:56只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结肠炎模型组、美沙拉嗪组、乌梅丸组(每组14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3组均应用2,4,6-三硝基苯磺酸灌肠.模型建成2 d后,空白对照组和结肠炎模型组分别以蒸馏水3 mL/只灌胃,美莎拉嗪组用美莎拉嗪混悬液(浓度50 g/L)、乌梅丸组用乌梅丸液(浓度0.51 g/L)以3 mL/只灌胃,连续给药15 d后取脾脏组织,应用Realtime-PCR检测Delta阿片受体、β-arrestin1、Bcl-2 mRNA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Delta阿片受体、β-arrestin1、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空白对照组Delta阿片受体、β-arrestin1及Bcl-2 mRNA的相对表达分别为1.11±0.10、1.05±0.06及1.06±0.04;蛋白的相对表达分别为0.48±0.08、0.62±0.07及0.76±0.10.结肠炎模型组Delta阿片受体、β-arrestin1及Bcl-2的mRNA的相对表达分别为2.50±0.25、3.27±0.41及2.48±0.43;蛋白的相对表达分别为1.04±0.17、1.50±0.15及1.26±0.20.美沙拉嗪组Delta阿片受体、β-arrestin1及Bcl-2 mRNA的相对表达分别为1.52±0.09、1.63±0.27及1.56±0.09;蛋白的相对表达分别为0.68±0.17、0.77±0.15及0.96±0.16.乌梅丸组Delta阿片受体、β-arrestin1及Bcl-2 mRNA的相对表达分别为1.54±0.13、1.54±0.14及1.57±0.15;蛋白的相对表达分别为0.68±0.14、0.74±0.19及0.93±0.1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结肠炎模型组Delta阿片受体、β-arrestin1、Bcl-2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结肠炎模型组相比,乌梅丸组、美沙拉嗪组Delta阿片受体、β-arrestin1、Bcl-2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且乌梅丸组和美沙拉嗪组Delta阿片受体、β-arrestin1、Bcl-2 mRNA和蛋白表达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乌梅丸下调UC大鼠脾脏组织Delta阿片受体、β-arrestin1、Bcl-2 mRNA和蛋白表达发挥治疗结肠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梅丸 TNBS诱导的结肠炎 delta阿片受体 -arrestin1 BCL-2
下载PDF
PLC delta1基因在上皮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7
作者 何剑辉 杨国奋 +1 位作者 蔡木炎 谢丹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40-544,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PLC delta1在上皮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LC delta1在223例上皮性卵巢肿瘤(183例卵巢癌和对照组40例交界性卵巢肿瘤)组织芯片中的表达;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PLC del...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PLC delta1在上皮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LC delta1在223例上皮性卵巢肿瘤(183例卵巢癌和对照组40例交界性卵巢肿瘤)组织芯片中的表达;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PLC delta1的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关系。【结果】在有效检测的197例上皮性卵巢肿瘤标本中,大多数(25例,80.6%)交界性肿瘤呈现正常表达,而在卵巢癌中,多数(91例54.8%)肿瘤出现PLC delta1的过度表达,两者存在显著差异(P<0.0001);而且PLC delta1在卵巢癌中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患者年龄有显著的相关性(P<0.0001)。【结论】PLC delta1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过度表达与肿瘤的恶性进展密切相关,可能是未来检测卵巢癌的一种有价值的新肿瘤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PLC delta1 癌基因
下载PDF
Jagged1与Delta1对树突状细胞的影响
8
作者 滕振平 邢飞跃 曾耀英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1-3,7,共4页
Jagged 1与Delta1是Notch信号通路中的两个配体,近来研究表明,它们能影响树突状细胞的分化和成熟,并通过树突状细胞等抗原提呈细胞介导T辅助细胞的不同分化,可能为免疫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药物靶点。
关键词 JAGGED 1 delta1 树突状细胞
下载PDF
Notch配体Delta-like 1对小鼠骨髓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分化和抗原呈递功能的影响
9
作者 陈韵如 丰帆 +2 位作者 尹郸丹 梁英民 韩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704-708,共5页
本研究探讨Notch配体Delta-like 1(Dll1)对小鼠骨髓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分化及其抗原呈递功能的影响。在GM-CSF和IL-4存在条件下,用OP9-Dll1和OP9-GFP细胞分别与小鼠骨髓细胞共培养8天,经肿瘤抗原刺激成熟。用流式... 本研究探讨Notch配体Delta-like 1(Dll1)对小鼠骨髓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分化及其抗原呈递功能的影响。在GM-CSF和IL-4存在条件下,用OP9-Dll1和OP9-GFP细胞分别与小鼠骨髓细胞共培养8天,经肿瘤抗原刺激成熟。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MHCII、CD80和CD86的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肿瘤抗原刺激后DC培养上清细胞因子IL-12和IL-10的水平,通过混合T淋巴细胞反应观察DC对T细胞的促增殖能力。结果表明:与GFP组相比,Dll1组的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明显增多(p<0.05)。肿瘤抗原刺激后,Dll1组DC表面MHCII、CD80和CD86表达量更高。DC分泌的IL-1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IL-10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Dll1组DC具有更强的促T细胞增殖活性。结论:OP9-Dll1促进小鼠骨髓细胞向DC分化并增强其抗原呈递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NOTCH delta-like 1 T细胞 骨髓细胞
下载PDF
Levels of soluble delta-like ligand 1 in the serum and cerebrospinal fluid of tuberculous meningitis patients 被引量:1
10
作者 Jinghong Li Jinyi Li Yanjie Jia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11期874-878,共5页
In this study, the levels of soluble delta-like ligand 1 in cerebmspinal fluid and serum of 50 patients with tuberculous meningitis, 30 patients with viral meningitis, 20 patients with purulent meningitis and 40 subje... In this study, the levels of soluble delta-like ligand 1 in cerebmspinal fluid and serum of 50 patients with tuberculous meningitis, 30 patients with viral meningitis, 20 patients with purulent meningitis and 40 subjects without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isease were determined using an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The mean levels of soluble delta-like ligand 1 in both cerebrospinal fluid and serum from patients with tuberculous meningiti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compared with those from patients with viral meningitis or purulent meningitis or from subjects without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isease. Meanwhile, the level of soluble delta-like ligand 1 gradually decreased as tuberculous meningitis patients recovered. If patients deteriorated after treatment, the level of soluble delta-like ligand 1 in cerebrospinal fluid gradually increased. There was no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evel of soluble delta-like ligand 1 and the protein level/cell number in cerebrospinal fluid. Our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levels of soluble delta-like ligand 1 in cerebrospinal fluid and serum are reliable markers for the diagnosis of tuberculous meningitis and for monitoring treatment progress. At the same time, this index is not influenced by protein levels or cell numbers in cerebrospinal flui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ta-like ligand 1 cerebrospinal fluid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tuberculous meningitis
下载PDF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血清Myostatin、DLL1与心室重构指标和预后的关系研究
11
作者 苗艳丽 李红净 +1 位作者 周海静 吴海涛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841-846,共6页
目的探讨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血清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Delta样缺口配体1(DLL1)与心室重构指标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117例HFpEF患者为HFpEF组,另选取同期10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 目的探讨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血清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Delta样缺口配体1(DLL1)与心室重构指标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117例HFpEF患者为HFpEF组,另选取同期10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HFpEF组与对照组血清Myostatin、DLL1水平和心室重构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HFpEF患者血清Myostatin、DLL1与心室重构指标的相关性。根据随访1年的预后状况,将HFpEF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FpEF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yostatin、DLL1水平对HFpEF患者预后不良的评估价值。结果HFpEF组血清Myostatin、DLL1水平及LVEDD、LVPWT、IVST、LVMI均高于对照组(P<0.05)。HFpEF患者血清Myostatin、DLL1与LVEDD、LVPWT、IVST、LVMI均呈正相关(P<0.05)。随访1年后,HFpEF患者预后不良发生率为33.33%(39/1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有高血压和LVEDD、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Myostatin、DLL1升高为HFpEF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Myostatin联合DLL1预测HFpEF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结论HFpEF患者血清Myostatin、DLL1水平升高,且与心室重构加重和预后不良有关。血清Myostatin、DLL1联合检测对HFpEF患者预后不良具有较好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肌肉生长抑制素 delta样缺口配体1 心室重构 预后
下载PDF
H.pylori阳性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与miR-191/PLCd1表达的关系分析
12
作者 杨丙信 徐菱遥 +3 位作者 郭二涛 王航宇 谭莉霞 武利萍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1126-1130,共5页
目的分析H.pylori阳性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与miR-191/磷脂酶C-delta-1(phospholipase C-delta-1,PLCd1)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H.pylori阳性胃癌患者86例作为H.pylori组,80例H.pylori阴性胃癌患者作为无H.pyl... 目的分析H.pylori阳性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与miR-191/磷脂酶C-delta-1(phospholipase C-delta-1,PLCd1)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H.pylori阳性胃癌患者86例作为H.pylori组,80例H.pylori阴性胃癌患者作为无H.pylori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miR-191、PLCd1表达及两者比值miR-191/PLCd1在两组间的差异;分析胃癌组织miR-191、PLCd1表达在H.pylori阳性胃癌患者中的相关性;比较并分析H.pylori阳性胃癌患者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与癌组织miR-191/PLCd1比值的差异和相关性。结果H.pylori组和无H.pylori组癌组织miR-191相对表达量及miR-191/PLCd1比值均显著高于其癌旁组织(P<0.05),H.pylori组癌组织miR-191相对表达量及miR-191/PLCd1比值高于无H.pylori组癌组织(P<0.05);H.pylori组和无H.pylori组癌组织PLCd1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其癌旁组织(P<0.05),H.pylori组癌组织PLCd1相对表达量低于无H.pylori组癌组织(P<0.05)。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癌组织miR-191相对表达量与PLCd1相对表达量呈负相关(r=-0.649,P<0.05)。H.pylori阳性胃癌患者中,浸润深度T_(3)~T_(4)者癌组织miR-191/PLCd1比值明显高于T_(1)~T_(2)者(P<0.05),淋巴结转移者癌组织miR-191/PLCd1比值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显示,癌组织miR-191/PLCd1比值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775、0.728,P<0.05)。结论癌组织miR-191/PLCd1比值与H.pylori阳性胃癌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胃癌诊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幽门螺杆菌 微小RNA-191 磷脂酶C-delta-1 临床特征 病理特征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S区块山西组山1段沉积微相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春伟 马瑶 《中外能源》 CAS 2024年第3期36-43,共8页
上古生界山西组山1段为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S区块的主力产气层,厘清其沉积相特征,对指导该地区的天然气勘探具有一定意义。运用沉积学基础原理和方法,综合岩心观察、测井曲线、微量元素特征、沉积构造及古生物化石等资料,对苏里格气... 上古生界山西组山1段为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S区块的主力产气层,厘清其沉积相特征,对指导该地区的天然气勘探具有一定意义。运用沉积学基础原理和方法,综合岩心观察、测井曲线、微量元素特征、沉积构造及古生物化石等资料,对苏里格气田S区块山1段进行系统研究。并结合单井相、沉积相连井剖面及砂地比特征,刻画山1段沉积微相展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岩性主要为中-细砂岩,总体表现出牵引流的沉积特征,沉积环境为气候较湿润的弱还原-还原的水下沉积环境。岩心上见冲刷面、板状交错层理、平行层理和水平层理等沉积构造,古生物化石以碳化植物茎杆化石或植物叶片化石印模为主。山1段为曲流河三角洲前缘沉积,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席状砂沉积微相,主要发育近北南向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研究区最主要的储集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曲流河 三角洲前缘 牵引流 沉积环境 沉积微相
下载PDF
中国ETF期权Delta对冲收益的日夜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彦初 汤昊文 钱潮阳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6-158,共23页
期权市场是现代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期权市场Delta对冲收益的日夜特征,对于理解期权市场运行机制以及降低金融市场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我国2015年—2021年股票ETF期权数据,研究了期权Delta对冲收益的日夜特征.研究结果表... 期权市场是现代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期权市场Delta对冲收益的日夜特征,对于理解期权市场运行机制以及降低金融市场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我国2015年—2021年股票ETF期权数据,研究了期权Delta对冲收益的日夜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Delta对冲的隔夜收益为负、日内收益不显著;认购期权和认沽期权的Delta对冲收益具有非对称性,即认购期权日内为负、隔夜为正,而认沽期权恰好相反.即使替换为基于波动率和标的资产价格关系的对冲模型,非对称性异象仍然存在.这些发现不同于美国期权市场的Delta对冲收益日内为正、隔夜为负的特征.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可能的成因:从风险溢价看,波动率风险溢价可以解释总体上负的隔夜对冲收益,但是不能解释Delta对冲收益的非对称性;从模型误差看,模型误差与标的资产收益共同作用影响了Delta对冲收益;从交易制度看,T+1交易制度约束造成了标的资产日夜收益反转,进而导致了对冲收益的非对称性,并且T+1交易制度约束越强,对冲收益的非对称性越明显.本文将丰富我国期权市场Delta对冲效率、交易制度对金融市场影响的相关研究,有利于提高投资者的风险管理水平、增进监管者对市场行为的理解,从而推动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F期权 delta对冲收益 日内和隔夜 风险溢价 模型误差 T+1交易制度
下载PDF
miR-19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靶基因的预测 被引量:9
15
作者 郭鹏辉 杜燕蕾 聂玉强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5期2347-2352,共6页
目的:分析胃癌组织中miR-191的表达及预测其靶基因,并检测靶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胃癌及配对癌旁正常组织标本50例,应用基于SYBRGreenⅠ的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miR-191的表达情况,后用2-??CT方法进行相对定量分析.利用... 目的:分析胃癌组织中miR-191的表达及预测其靶基因,并检测靶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胃癌及配对癌旁正常组织标本50例,应用基于SYBRGreenⅠ的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miR-191的表达情况,后用2-??CT方法进行相对定量分析.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miR-191进行靶基因预测.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靶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miR-191表达情况的关系.结果:miR-19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0.0314(0.0037-0.4924)vs0.0240(0.0037-0.1593),P<0.05],miR-191与临床病理特征(性别、年龄、病理组织分型、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无显著相关性.对miR-191预测得到磷脂酶C-delta1(phospholipaseC-delta1,PLCD1)、SOX4等9个靶基因,其中SOX4和NDST1被证明是miR-191的靶基因.PLCD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56.7%vs96.7%,P<0.01),且其与miR-191在胃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90%vs30%,r=-0.639,P<0.01).结论:miR-191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可能通过调控PLCD1对胃癌的发病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miR-191 实时荧光定量PCR 磷脂酶C-delta1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靖边—安塞地区延长组长1段沉积相特征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起琮 李文厚 +2 位作者 赵虹 王岚 屈红军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7-111,共5页
目的探讨鄂尔多斯盆地靖边—安塞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1段的沉积相特征及展布。方法根据野外考察资料,利用地层对比及测井相分析方法,划分了靖边—安塞地区长1段沉积相类型。结果靖边—安塞地区晚三叠世末期为湖泊—三角洲沉积环境,沉积... 目的探讨鄂尔多斯盆地靖边—安塞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1段的沉积相特征及展布。方法根据野外考察资料,利用地层对比及测井相分析方法,划分了靖边—安塞地区长1段沉积相类型。结果靖边—安塞地区晚三叠世末期为湖泊—三角洲沉积环境,沉积中心在子长地区;沉积相自下至上依次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深湖;沉积序列自下至上以粒度由粗到细的正旋回为主。结论长1期湖盆的演化受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东西向构造带控制,该湖盆中的湖相暗色泥岩有可能成为子长等地区另一套重要的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三角洲 延长组长1 沉积相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三叉神经痛大鼠中钙通道α2δ-1亚单位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霞 白晓峰 张倩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4-316,共3页
目的研究大鼠眶下神经结扎后钙通道α2δ-1亚单位(Cavα2δ-1)表达的变化,探讨Cavα2δ-1与三叉神经痛的关系。方法将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神经结扎组和假手术对照组,每组6只。用铬肠线轻松结扎神经结扎组大鼠的眶下神经,建立三叉神经的... 目的研究大鼠眶下神经结扎后钙通道α2δ-1亚单位(Cavα2δ-1)表达的变化,探讨Cavα2δ-1与三叉神经痛的关系。方法将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神经结扎组和假手术对照组,每组6只。用铬肠线轻松结扎神经结扎组大鼠的眶下神经,建立三叉神经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动物模型;假手术对照组仅暴露神经,不结扎。术前1 d,术后第3、6、9、12、15天测定机械刺激反应阈值。术后第15天收集三叉神经节(TG)和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及颈段第一、二脊髓背侧角(Vc/C2)组织,采用Western印迹杂交法测定Cavα2δ-1蛋白浓度。结果神经结扎组大鼠术侧机械刺激反应阈值在术后逐渐降低,与术前比较,术后第9、12、15天机械刺激反应阈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5天神经结扎组术侧TG和Vc/C2中Cavα2δ-1表达明显上调(P<0.01)。结论 Cavα2δ-1参与了大鼠三叉神经痛的发生发展,为进一步探讨三叉神经痛发病机制提供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通道α2δ-1亚单位 三叉神经痛 眶下神经结扎
下载PDF
DLL1在骨形态形成蛋白9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廉静 杨伦韵 +3 位作者 曹俊杰 罗进勇 何百成 唐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8-43,共6页
目的探讨Notch配体Delta-like1(DLL1)在骨形态形成蛋白9(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 9,BMP9)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成骨分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利用DLL1重组腺病毒上调永生化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immo... 目的探讨Notch配体Delta-like1(DLL1)在骨形态形成蛋白9(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 9,BMP9)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成骨分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利用DLL1重组腺病毒上调永生化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immortalized mouse embryonic fibroblasts,i MEF)中DLL1 mRNA的表达,分别采用细胞化学染色、活性测定对早期成骨指标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和晚期成骨指标钙盐沉积的影响;其次裸鼠皮下异位成骨实验进一步了解DLL1的体内成骨作用;最后用qRT-PCR、Western blot和荧光素酶检测DLL1对BMP9经典信号通路中Ⅰ型受体、Smad1/5/8磷酸化和Smad结合元件(smad-binding element,SBE)转录活性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LL1在体外能明显促进BMP9诱导的MSCs早期成骨指标ALP活性和晚期成骨指标钙盐沉积的生成;同时也能明显促进BMP9诱导的MSCs裸鼠皮下异位成骨作用;BMP9信号通路中ALK2表达明显增加,而对ALK1则没有影响;Smad1/5/8蛋白量没有明显变化,而p-Smad1/5/8蛋白及SBE活性明显增加(P<0.05)。结论 DLL1可以促进BMP9诱导的MSCs成骨分化,可能通过影响BMP9信号通路来实现其促成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delta-like1 骨形态发生蛋白9 NOTCH信号通路
下载PDF
益气化瘀化痰养阴方对肝纤维化大鼠PPARγ与DLK1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陈文龙 曹文富 +2 位作者 李强 高世娇 何英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8-34,共7页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化痰养阴方(黄芪、白术、川芎、姜黄、半夏、海藻、白芍、鳖甲)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超微结构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与Delta样蛋白1(DLK1)表达的影响。方法 110只雄性大鼠,正常组10只,余100只大鼠采用&q...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化痰养阴方(黄芪、白术、川芎、姜黄、半夏、海藻、白芍、鳖甲)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超微结构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与Delta样蛋白1(DLK1)表达的影响。方法 110只雄性大鼠,正常组10只,余100只大鼠采用"皮下注射CCl4+高脂低蛋白饲料+酒精饮料"诱导肝纤维化大鼠模型,成模后再随机分为肝纤维化模型组、秋水仙碱治疗组、益气化瘀化痰养阴方低、中及高剂量组。正常组和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采用光镜观察肝组织结构,电镜观察肝组织及细胞超微结构,RT-PCR法检测大鼠肝组织PPARγ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PPARγ与DLK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益气化瘀化痰养阴方中、高剂量组及秋水仙碱组肝组织内纤维化程度有不同程度减轻,肝组织PPARγ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DLK1大分子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中、高剂量益气化瘀化痰养阴方可抑制大鼠肝组织纤维化,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增加肝组织内PPARγ的表达,抑制DLK1大分子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化瘀化痰养阴方 肝纤维化 肝组织结构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delta样蛋白1 大鼠
下载PDF
POLD1基因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4
20
作者 欧贤红 廖柳凤 +1 位作者 刘华钢 徐恒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1-155,共5页
目的:探讨DNA聚合酶δ催化亚基基因(DNApolymerase delta catalytic subunit gene1POLD1)及其编码蛋白p125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用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20例,分别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和Western blot... 目的:探讨DNA聚合酶δ催化亚基基因(DNApolymerase delta catalytic subunit gene1POLD1)及其编码蛋白p125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用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20例,分别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POLD1基因表达,同时分析POLD1基因产物p125蛋白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肝癌组织中POLD1基因表达明显升高(0.70±0.34vs0.37±0.23P<0.05);其编码蛋白p125表达与POLD1基因表达一致,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0.63±0.19vs0.39±0.21,P<0.05).p125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大小和临床分期有关(P<0.05),而与HBV是否感染、性别及年龄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与POLD1基因表达有关检测其蛋白产物p125有利于判断肝癌的恶性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原发性肝癌 DNA聚合酶δ催 化亚基基因1:p125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