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方丘陵山区生态足迹计算和分析——以韩江上游梅江区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正栋 周永章 +2 位作者 夏斌 盛莹 郑光湖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5-118,共4页
可持续性度量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生态足迹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状况的定量测度,反映了人类对自然利用程度。以2003年梅江区统计年鉴的数据为依据,对梅江区2003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梅江区2003年人均生态足迹为0.958... 可持续性度量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生态足迹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状况的定量测度,反映了人类对自然利用程度。以2003年梅江区统计年鉴的数据为依据,对梅江区2003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梅江区2003年人均生态足迹为0.958 3 hm2/cap,实有人均生态生产性面积为0.226 7 hm2/cap,人均生态赤字为0.731 5 hm2/cap。梅江区生态足迹及其赤字主要来源于能源、水域、耕地和草地类产品的消费,林地类产品和建设用地类产品出现了一定的盈余。在剖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梅江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足迹供给/需求 生态赤字/盈余 梅江区 韩江流域
下载PDF
生态足迹视角下我国能源贸易转型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岩 何山水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7年第4期83-88,共6页
对外开放政策使我国贸易取得了巨大顺差,经济取得长足的发展。随着贸易和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日益增长,为满足增长的能源需求,能源贸易进口快速增长,能源贸易基本处于逆差状态。由于能源消费的增加,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资源面临枯竭,为此... 对外开放政策使我国贸易取得了巨大顺差,经济取得长足的发展。随着贸易和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日益增长,为满足增长的能源需求,能源贸易进口快速增长,能源贸易基本处于逆差状态。由于能源消费的增加,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资源面临枯竭,为此,十七大提出控制能源消费,建设生态文明。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展现我国良好形象。在此背景下,基于我国能源贸易发展现状,构建能源贸易生态足迹账户并对我国能源贸易生态足迹进行测算,结果显示:应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国际能源合作,鼓励企业海外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 逆差 生态足迹 转型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方法的西安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高全成 徐经贵 邹博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60-64,共5页
为给西安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行的理论依据,基于生态足迹模型,利用《西安市统计年鉴》等统计资料中的数据对西安市2003~2010年的生态足迹需求量与供给量进行了计算与分析。分析认为:近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快速增长、消费水... 为给西安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行的理论依据,基于生态足迹模型,利用《西安市统计年鉴》等统计资料中的数据对西安市2003~2010年的生态足迹需求量与供给量进行了计算与分析。分析认为:近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快速增长、消费水平提高,西安市生态足迹需求量的上升且生态赤字逐年增大、经济不可持续发展,因此重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将有利于西安市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市 生态足迹需求量 生态足迹供给量 生态赤字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的毕节试验区生态承载力动态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秦如培 张绍辉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14年第1期86-90,100,共6页
为了了解毕节试验区的生态环境是否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运用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的理论和计算方法对毕节试验区1987 ~2007年的生态状况进行评估,计算得出毕节试验区人均生态足迹从1987年的0.3875 hm2增长到2007年的0.7549 hm2还得出... 为了了解毕节试验区的生态环境是否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运用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的理论和计算方法对毕节试验区1987 ~2007年的生态状况进行评估,计算得出毕节试验区人均生态足迹从1987年的0.3875 hm2增长到2007年的0.7549 hm2还得出了人均生态承载力从1996年到2007年在0.4848 hm2到0.5669hm2之间浮动,并根据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结果求出毕节试验区的生态赤字<0,生态承载力供需平衡指数>1,从而得出毕节试验区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并依据相应的计算分析结果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赤字 生态承载力供需平衡指数 毕节生态试验区
下载PDF
碳足迹税、生态补偿与资源型经济产业转型 被引量:4
5
作者 熊振兴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9-96,共8页
碳足迹是从需求侧量化的产品内在的能耗所引发的碳排放,它对实现碳生态补偿和加强需求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核算能源消费的碳足迹并量化相应碳汇气体调节功能生态产品的价值,提出基于碳足迹税的生态价值补偿方案,创新了服务类生态... 碳足迹是从需求侧量化的产品内在的能耗所引发的碳排放,它对实现碳生态补偿和加强需求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核算能源消费的碳足迹并量化相应碳汇气体调节功能生态产品的价值,提出基于碳足迹税的生态价值补偿方案,创新了服务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在此基础上,以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例,构建CGE模型,分析碳足迹税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从要素密集度、投入产出和经济增长结构等方面比较分析资源型经济产业结构转型效应。研究发现:碳足迹对资源型经济转型具有积极作用,能够促进要素投入的集约化、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实现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减量化,推动技术密集型产业增长,有助于引导低能耗低排放的高新产业发展,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因此,我们建议通过碳足迹税引导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足迹 生态补偿 产业转型 资源型经济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需求侧管理
下载PDF
基于三维生态足迹的渭河流域甘肃段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
6
作者 吕啸 赵双红 +4 位作者 周冬梅 高雅娟 陈建坤 马静 朱小燕 《农学学报》 2024年第7期36-46,共11页
渭河流域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是实现黄河流域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关键。本研究以渭河流域甘肃段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足迹理论和改进的三维生态足迹模型,评估了2005—2020年期间该区域的生态安全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基于此,对... 渭河流域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是实现黄河流域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关键。本研究以渭河流域甘肃段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足迹理论和改进的三维生态足迹模型,评估了2005—2020年期间该区域的生态安全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基于此,对渭河流域的生态可持续性以及资源供需平衡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时段内,渭河流域甘肃段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赤字均呈增长趋势,其中生态足迹的增速超过了生态承载力的增速,导致生态赤字持续增加,反映出该地区资源供给不足以满足需求。生态足迹分析的广度与深度均有所增加,反映出该区域存量资本被过度利用,且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对资源流量的占用水平上升,而水域和草地的占用水平下降。此外,生态足迹的变化受多种因素驱动,包括自然环境、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等,其中建成区面积、城镇化率、人均GDP和各产业产值与之正相关。研究还发现,区域土地的生态可持续性已从基本平衡转变为轻度不可持续状态,并且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适度人口比例实际人口的比例下降,人口增长空间减小,使得生态可持续性难以稳定保障。本研究为黄河流域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省公顷 渭河流域甘肃段 生态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生态赤字 三维生态足迹模型 资源供需 环境经济 社会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