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pping the Dementia Research Area at the Micro-Level Using Co-terms Analysis and Positioning for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1
作者 Bu-Yeo Kim Jong Seok Kang +1 位作者 ung-Soo Han Won Kyung Jeon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2014年第9期706-711,共6页
Objective: To identify the position of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in dementia research field using mapping technology. Methods: Keywords for dementia and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for treating dementia were used ... Objective: To identify the position of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in dementia research field using mapping technology. Methods: Keywords for dementia and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for treating dementia were used to extract scientific articles from the Web of Science database from January 2000 to July 2010. A co- occurrence matrix was created based on the concurrent set of author's keywords occurring in each scientific article, and technology network maps were created from similarity index matrices. Results: Twenty specialized research areas were identified in the dementia field, and the relationship strength was 0.2-0.6. Many research fields were associated with diagnosis and risk factors for dementia. Additionally, the mechanism or cause of dementia is an actively studied field.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for treating dementia was located on a map near the cortical dementia diagnosis and therapy, and frontotemporal dementia research field with a relationship strength of 0.53 and 0.31-0.33 respectively, which demonstrates that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for dementia occupies an independent research area with a relationship to existing scientific research fields. Conclusion: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can provide an alternative and complementary approach for treating dementia as evidenced by a scientific mapping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entia mapping positionin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原文传递
A Clinical Investigation on Zhi Ling Tang for Treatment of Senile Dementia 被引量:1
2
作者 闫乐法 刘百波 +7 位作者 郭文君 李光宗 李义清 高汉义 崔华勤 孙鲁妍 王梅 毛树章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2期83-86,共4页
Zhi Ling Tang (ZLT [symbol: see text], a TCM prescription designed for replenishing essence, supplementing marrow, invigorating qi, warming yang, removing blood stasis and phlegm, tonifying the brain, and invigorating... Zhi Ling Tang (ZLT [symbol: see text], a TCM prescription designed for replenishing essence, supplementing marrow, invigorating qi, warming yang, removing blood stasis and phlegm, tonifying the brain, and invigorating mental activity) was used in 32 cases of senile dementia (SD). After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serum cholesterol (Tch), triglyceride (TG), and plasma lipid peroxides (LPO) were lowered; the content of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 and the activity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in RBC significantly elevated, the cerebral blood flow was increased; latent period of P300 and P3 waves was shortened while the amplitude of P3 elevated; and topographic electroencephalogram, revised Hasegawa dementia scales (HDS) scores (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ed Alzheimer Disease dementia Vascular Diagnosis Differential Drugs Chinese herbal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P300 Female Humans Male medicine Chinese traditional Middle Aged Superoxide Dismutase
下载PDF
香萱益神方对血管性认知障碍大鼠模型海马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调节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贺麟婷 李欧 +1 位作者 徐建 沙中玮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81-88,共8页
目的探究香萱益神方对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法复制的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模型大鼠海马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方法42只Wistar大鼠随机挑选12只作为假手术组,其余采用MCAO法建立VCI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的24只大鼠分为模型组和香萱... 目的探究香萱益神方对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法复制的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模型大鼠海马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方法42只Wistar大鼠随机挑选12只作为假手术组,其余采用MCAO法建立VCI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的24只大鼠分为模型组和香萱益神方组,每组12只。香萱益神方组大鼠给予香萱益神方7.46g/kg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纯净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6周。分别于造模2周后和中药干预6周后行新物体识别实验检测大鼠认知功能,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观察香萱益神方干预后大鼠脑组织缺血区域大小的变化;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检测香萱益神方对VCI大鼠海马CA1区及齿状回(DG)区神经元结构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香萱益神方对VCI大鼠海马CA1区及DG区小胶质细胞离子钙结合衔接分子1(Iba1)的激活情况;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小胶质细胞标记物Iba1、M1型促炎症因子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白细胞分化抗原86(CD86)和M2型抑炎症因子精氨酸-1(Arg-1)、C型凝集素CD206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Iba1、iNOS、CD86、Arg-1和CD206mRNA的表达。结果新物体识别结果显示,与模型组大鼠比较,香萱益神方组大鼠新物体探索次数识别指数与探索时间识别指数提高(P<0.05),提示VCI模型大鼠认知功能改善。TTC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大鼠比较,香萱益神方组大鼠脑梗死面积减少(P<0.05)。HE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香萱益神方组大鼠海马CA1区和DG区锥体细胞形态改善,核固缩减少,细胞间隙缩小,断裂带减少,深染程度降低。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香萱益神方组大鼠海马CA1区和DG区Iba1阳性细胞数减少(P<0.05),胞体形态变细。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香萱益神方组大鼠海马组织Iba1、iNOS、CD86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5),Arg-1、CD206蛋白水平升高(P<0.05)。RT-qPCR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香萱益神方组大鼠海马组织Iba1、iNOS、CD86 mRNA水平下降(P<0.05),Arg-1、CD206 mRNA水平升高(P<0.05)。结论香萱益神方可能通过调节小胶质细胞促炎表型M1型和抗炎表型M2型极化,抑制海马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从而保护海马神经元,改善大鼠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障碍 痴呆 香萱益神方 炎症反应 海马神经元 中药研究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探讨中药穴位贴敷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4
作者 邓浩健 卢燕妮 +6 位作者 黄高飞 刘路培 甘起云 韦林华 黄英华 王锐 甘涛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24期3065-3072,共8页
目的基于CiteSpace探讨中药穴位贴敷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现状并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关于中药穴位贴敷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2012年1月1日至2022年12... 目的基于CiteSpace探讨中药穴位贴敷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现状并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关于中药穴位贴敷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201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采用文献计量学和CiteSpace 5.8.R1软件对文献的作者、研究机构以及关键词等信息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经过筛选,共纳入157篇符合标准的中文文献。作者合作网络分析显示,潘佩光为中药穴位贴敷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领域发文量最多的作者,但未能形成稳定的核心研究团队及机构,且缺少桥梁性机构;关键词分析显示,中药穴位贴敷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症状指征类、中医治疗方法和中药制剂、疾病类别、手术类型等相关领域;中药穴位贴敷与其他中医外治法联合使用,在预防及治疗术后并发症和危重疑难症状方面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预计未来该研究领域将进一步关注中药穴位贴敷在增强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机制解析、标准化治疗流程的建立以及长期效果跟踪评价等方面。结论中药穴位敷贴在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为了推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建议加强跨学科研究团队之间的协作,以促进知识的交流和资源的共享。此外,有必要鼓励开展高质量的临床试验和基础实验,以进一步明确中药穴位敷贴在腹部术后康复中的作用机制和优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穴位贴敷 腹部术后 胃肠功能恢复 知识图谱 CITESPACE
下载PDF
基于“态靶辨治-正虚毒泛”探讨胃癌免疫调控
5
作者 吴思雨 隋博文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12期35-41,共7页
基于“态靶辨治”的新型诊疗模式,立足胃癌“正虚毒泛”的核心病机,中西合参,宏观调“态”,微观打“靶”,探讨胃癌发生过程中免疫紊乱的“偏态”现象,以及中药在免疫调控中的“精准用药”,以期为胃癌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胃癌 态靶辨治 正虚毒泛 中医理论 中药 免疫调控
下载PDF
基于《辅行诀》所载“汤液经法图”解析心病治疗的经方时方与医案 被引量:6
6
作者 郭红叶 田佳鑫 +1 位作者 张爽 金锐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72-478,共7页
敦煌遗书《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药》传承的“汤液经法图”展示了一套严谨的五味配伍成方体系。从陶弘景的论述来看,“汤液经法图”可能是源于商·伊尹《汤液经法》的内容,是中医组方配伍的总源头,能够用于解析各类方剂的配伍规律,包括... 敦煌遗书《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药》传承的“汤液经法图”展示了一套严谨的五味配伍成方体系。从陶弘景的论述来看,“汤液经法图”可能是源于商·伊尹《汤液经法》的内容,是中医组方配伍的总源头,能够用于解析各类方剂的配伍规律,包括仲景经方、历代时方、现代中成药和各家医案。该文以心病为例证,确定“汤液经法图”体系下的心病辨证思路和治疗原则,同时对大小补泻心包汤、瓜蒌薤白白酒汤、黄连阿胶汤、安神定志丸、稳心颗粒和治疗怔忡的医案方进行解析,明确其配伍结构和药证相符的本质,探讨“汤液经法图”对不同类型方剂进行方解的适用性,展现这些方剂五味补泻组方的原义和深义,为该理论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液经法图 心病 中药 组方配伍 辅行诀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120例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 被引量:6
7
作者 刘海顺 《亚太传统医药》 2013年第9期186-187,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对照试验的方法,将120例病例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另一组为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结果: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明显优于...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对照试验的方法,将120例病例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另一组为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结果: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5.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能够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血管性痴呆 补阳还五汤
下载PDF
基于“微生物-脑-肠轴”探析中医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思路 被引量:6
8
作者 韩欢 王康锋 +3 位作者 侯翰如 刘长宁 李明襄 张立娟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3年第3期1-5,共5页
神经系统和胃肠系统在生理、病理上都有着紧密的联系,脑-肠轴学说的提出进一步证实了大脑与胃肠系统之间紧密相关。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可通过作用于脑-肠轴影响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和发展进程。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微生物-脑... 神经系统和胃肠系统在生理、病理上都有着紧密的联系,脑-肠轴学说的提出进一步证实了大脑与胃肠系统之间紧密相关。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可通过作用于脑-肠轴影响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和发展进程。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微生物-脑-肠轴”作为切入点,提出从肠治脑的方法,探讨中医(中药、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思路,以期为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 微生物-脑-肠轴 肠道菌群 中药 针灸
下载PDF
基于个性化需求的中药斗谱系统的构建 被引量:2
9
作者 覃德春 张文森 +2 位作者 文洪宇 魏知 黄彦 《中国中医急症》 2016年第12期2256-2259,共4页
目的构建一种适应不同需求的快速生成中药斗谱的软件系统。方法以可扩展的中药信息数据库为基础,设计"四叶草组合"的药格布局,综合中药斗谱传统规则编制系统软件。通过链接中药临床使用信息数据库,采集中药临床数据,统计运行... 目的构建一种适应不同需求的快速生成中药斗谱的软件系统。方法以可扩展的中药信息数据库为基础,设计"四叶草组合"的药格布局,综合中药斗谱传统规则编制系统软件。通过链接中药临床使用信息数据库,采集中药临床数据,统计运行指定时间段实时更新的动态资料数据生成斗谱。结果不同形式饮片散片与小包装在夏季、冬季及全年度的使用中,药味构成比具统计学意义,表明散片与小包装的使用具有不同特点,不同形式饮片的斗谱分开管理确有必要;散片在不同四季使用中的构成比具统计学意义,表明中药使用与季节具有一定相关性,斗谱不同四季分开管理确有必要。结论该系统可实现不同需求中药斗谱的实时有效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斗谱系统 个性化需求 四叶草组合 药格布局 中药斗谱规则 调配禁忌 系统验证
下载PDF
血管性认知障碍中小胶质细胞的炎症反应及中药干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怿霞 徐建 +1 位作者 李文娟 潘燕君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2年第10期99-103,共5页
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是脑血管病变及其危险因素导致的临床卒中或亚临床血管性脑损伤,涉及至少一个认知域受损的临床综合征。小胶质细胞是大脑内神经炎症的主要调节者和释放者,兼具神经细胞保护和神经毒性双重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可... 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是脑血管病变及其危险因素导致的临床卒中或亚临床血管性脑损伤,涉及至少一个认知域受损的临床综合征。小胶质细胞是大脑内神经炎症的主要调节者和释放者,兼具神经细胞保护和神经毒性双重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可作为判断VCI病情、预测预后的重要标志物。而通过中药(提取物、制剂、复方)干预小胶质细胞来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近年来颇受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但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痴呆 脑卒中 小胶质细胞 炎症反应 中药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中医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韦羡萍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22期35-38,共4页
随着血管性痴呆患者数量的逐年增加,疾病给患者和家庭带来的精神压力及经济负担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如何预防和治疗血管性痴呆成为医学上急需解决的问题。血管性痴呆属于中医学健忘、善忘、呆病的范畴,中医学认为其病因病机涉及虚、瘀... 随着血管性痴呆患者数量的逐年增加,疾病给患者和家庭带来的精神压力及经济负担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如何预防和治疗血管性痴呆成为医学上急需解决的问题。血管性痴呆属于中医学健忘、善忘、呆病的范畴,中医学认为其病因病机涉及虚、瘀、痰、火、风等多种因素。中医通过辨证论治在治疗血管性痴呆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和潜力,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本文通过查询近年来中医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相关文献,从中药复方、中成药和中医外治三个方面论述中医治疗血管性痴呆的近况,给科研工作者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中药复方治疗 中成药治疗 中医外治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