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velopment of a compact DOI-TOF detector module for high-performance PET systems 被引量:5
1
作者 Qing-Yang Wei Tian-Peng Xu +4 位作者 Tian-Tian Dai Shi Wang Ya-Qiang Liu Yu Gu Tian-Yu Ma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4期1-7,共7页
To increase spatial resolution and signal-to-noise ratio in PET imaging,we present in this paper the design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a PET detector module combining both depth-of-interaction(DOI) and time-offligh... To increase spatial resolution and signal-to-noise ratio in PET imaging,we present in this paper the design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a PET detector module combining both depth-of-interaction(DOI) and time-offlight(TOF) capabilities.The detector module consists of a staggered dual-layer LYSO block with2 mm × 2 mm × 7 mm crystals.MR-compatible SiPM sensors(MicroFJ-30035-TSV,SensL) are assembled into an 8× 8 array.SiPM signals from both fast and slow outputs are read out by a 128-channel ASIC chip.To test its performance,a flood histogram is acquired with a ^(22)Na point source on top of the detector,and the energy resolution and the coincidence resolving time(CRT) value for each individual crystal are measured.The flood histogram shows excellent crystal separation in both layers.The average energy resolution at 511 keV is 14.0 and 12.7%at the bottom and top layers,respectively.The average CRT of a single crystal is 635 and 565 ps at the bottom and top layers,respectively.In conclusion,the compact DOI-TOF PET detector module is of excellent crystal identification capability,good energy resolution and reasonable time resolution and has promising application prospective in clinical TOF PET,PET/MRI,and brain PET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SIPM depth of interaction (doi) TIME-of-FLIGHT (Tof)
下载PDF
Imaging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 depth-of-interaction PET with a new method of sinogram generation:A Monte Carlo simulation study 被引量:1
2
作者 XIA Yan MA Tianyu +3 位作者 LIU Yaqiang SUN Xishan WANG Shi SHAO Yiping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3期144-150,共7页
In conventional PET systems,the parallax error degrades image resolution and causes image distortion.To remedy this,a PET ring diameter has to be much larger than the required size of field of view(FOV),and therefore ... In conventional PET systems,the parallax error degrades image resolution and causes image distortion.To remedy this,a PET ring diameter has to be much larger than the required size of field of view(FOV),and therefore the cost goes up.Measurement of depth-of-interaction(DOI)information is effective to reduce the parallax error and improve the image quality.This study is aimed at developing a practical method to incorporate DOI information in PET sinogram generation and image reconstruction processes and evaluate its efficacy through Monte Carlo simulation.An animal PET system with 30-mm long LSO crystals and 2-mm DOI measurement accuracy was simulated and list-mode PET data were collected.A sinogram generation method was proposed to bin each coincidence event to the correct LOR location according to both incident crystal indices and DOI positions of the two annihilation photons.The sinograms were reconstructed with an iterative OSMAPEM(ordered subset maximum a posteriori expectation maximization)algorithm.Two phantoms(a rod source phantom and a Derenzo phantom)were simulated,and the benefits of DOI were investigated in terms of reconstructed source diameter(FWHM)and source positioning accuracy.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works well to incorporate DOI information in data processing,which not only overcomes the image distortion problem but also significantly improves image resolution and resolution uniformity and results in satisfactory image qu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特卡罗模拟 PET 性能评价 图像分辨率 LSO晶体 成像 图像失真 图像质量
下载PDF
基于交通事故深度调查数据的行人头部损伤特征研究
3
作者 常意 石亮亮 +3 位作者 程阔 王国杰 崔淑娟 段伟建 《汽车工程学报》 2024年第3期455-462,共8页
基于未来出行交通事故场景研究(Future Mobile Traffic Accident Scenario Study,FASS)数据库中135例人车碰撞事故深度调查数据,对造成行人头部损伤的来源及车速对头部损伤来源的影响进行了统计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检验法,建立... 基于未来出行交通事故场景研究(Future Mobile Traffic Accident Scenario Study,FASS)数据库中135例人车碰撞事故深度调查数据,对造成行人头部损伤的来源及车速对头部损伤来源的影响进行了统计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检验法,建立了车辆速度区间与头部平均MAIS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行人头部致伤物主要来源于车辆,占比约58%,其次为地面,占比约40%。行人事故中,碰撞车速对行人头部损伤来源的分布情况有一定的影响,当车速低于30 km/h时,行人头部损伤主要来源为地面,当车速为[30,50]km/h时,车辆和地面对行人头部造成的损伤风险相近,当车速高于50 km/h时,行人头部损伤主要致伤物来源为车辆。因此,在进行交通损伤流行病学研究、交通损伤事故数据库构建时,特别是在中低速碰撞中,应重视地面对头部造成损伤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故深度调查 行人事故 头部损伤 损伤来源 相关性 未来出行交通事故场景研究
下载PDF
化妆品眼刺激性评价中角膜损伤生物标志物研究
4
作者 谢珍 黄微 +3 位作者 张劲松 陈舒怀 瞿霖吉 匡荣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1-167,共7页
针对离体兔眼(IRE)试验只适用于筛选严重眼刺激性(UN GHS第1类)的缺陷,建立IRE试验结合基于细胞活性生物标记物的荧光染色方法用于评价化妆品眼刺激性。通过IRE试验条件的探索,包括测试浓度和后暴露时间,对市售化妆品进行眼刺激性检测,... 针对离体兔眼(IRE)试验只适用于筛选严重眼刺激性(UN GHS第1类)的缺陷,建立IRE试验结合基于细胞活性生物标记物的荧光染色方法用于评价化妆品眼刺激性。通过IRE试验条件的探索,包括测试浓度和后暴露时间,对市售化妆品进行眼刺激性检测,同时对角膜进行冰冻切片并染色,鬼笔环肽对丝状肌动蛋白进行染色,DAPI染色胞核后,测量损伤深度(depth of injury,DOI),并比较体外DOI、体内DOI及Draize试验结果,建立预测模型。结果显示通过DOI检测,可对化妆品无刺激性至中刺激性进行检测,表明在离体兔眼中,基于细胞活力的DOI测量可作为角膜损伤的生物标志物,适用于化妆品眼刺激性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体兔眼 化妆品 眼刺激性 鬼比环肽 损伤深度
下载PDF
黄芪甲苷提取物干预牙周炎模型大鼠对牙周组织炎性损伤的影响
5
作者 谭佳妮 王忠良 林睿媛 《生物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49-53,共5页
目的:分析黄芪甲苷提取物干预牙周炎模型大鼠对牙周组织炎性损伤的影响。方法:取健康成年的雄性SD大鼠进行造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研究组(造模后注射黄芪甲苷提取物)和对照组(造模后注射氯化钠溶液),比较实验前和实验后... 目的:分析黄芪甲苷提取物干预牙周炎模型大鼠对牙周组织炎性损伤的影响。方法:取健康成年的雄性SD大鼠进行造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研究组(造模后注射黄芪甲苷提取物)和对照组(造模后注射氯化钠溶液),比较实验前和实验后两组大鼠探诊深度(PD)、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炎症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IL-12]和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大鼠的PD、PLI、SBI、TNF-α含量、IL-6含量、IL-12含量显著降低。组间比较发现:黄芪甲苷提取物干预的研究组大鼠PD[(2.26±0.38)mm]、PLI[(0.61±0.15)分]和SBI[(1.38±0.3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大鼠PD[(3.49±0.42)mm]、PLI[(1.52±0.76)分]和SBI[(2.54±0.47)分];研究组大鼠TNF-α[(136.55±5.26)pg/mg]、IL-6[(41.09±2.71)pg/mg]和IL-12[(32.01±4.06)pg/mg]显著低于对照组大鼠TNF-α[(194.26±7.26)pg/mg]、IL-6[(65.39±4.28)pg/mg]和IL-12[(45.03±5.00)pg/mg];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62%)显著高于对照组(82.98%)。结论:黄芪甲苷提取物可以减轻大鼠牙周炎模型的炎症损伤,降低探诊深度、菌斑指数和龈沟出血指数,值得进一步在牙周炎治疗中探究其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提取物 牙周炎 炎性损伤 探诊深度 菌斑指数
下载PDF
Review of the initial treatment and avoidance of scald injuries 被引量:1
6
作者 Ryan T Bourdon Brittany B Nelson-Cheeseman John P Abraham 《World Journal of Dermatology》 2017年第2期17-26,共10页
Scald injuries,which describe burns to living tissue from hot liquids,are a very common injury that occur across geographical,social,economic,and national boundaries.Despite their ubiquitous nature,a complete understa... Scald injuries,which describe burns to living tissue from hot liquids,are a very common injury that occur across geographical,social,economic,and national boundaries.Despite their ubiquitous nature,a 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ditions which are required to cause scald burns is not yet available.In addition,clear guidance to medical practitioners is available through various guidelines however in actual situations,the extent of the burn is not fully known and this lack of knowledge complicates care.Here,a comprehensive review is made of the available knowledge of temperatures and scald durations which lead to skin-burn injuries.The range of volumes and liquid temperatures are typical of those found in heated consumer beverages.This review can help medical practitioners design initial treatment protocols and can be used by manufacturers of hot-liquid products to avoid the most severe burns.Next,within the context of this ability to quantify burn depths,a review of current burn treatment guidelines is given.Included in this review is a visual recognition of the extent of burns into the dermal layer as well as decision guidelines for selection of patients which would benefit from referral to a dedicated burn center.It is hoped that by bringing together both the quantified burn-depth information and current treatment guidelines,this review can be used as a resource for persons in the medical,manufacturing,beverage service,and other industries to reduce the human impact of scald inju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ALD injury SKIN BURNS Biological heating Hot beverages BURN depth
下载PDF
越过地面障碍物时绊倒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赵彩俊 易灿南 +1 位作者 李竹 黄明亮 《人类工效学》 2023年第2期37-42,共6页
目的 探讨地面障碍物深度、高度及行走者步频对越过障碍时绊倒风险,旨在减少劳动场所职业跌倒伤害。方法 设计3因子步态实验,3因子包括障碍深度(5和10 cm)、障碍高度(1,5和15 cm)和步频(95和125 step/min)。实验招募共计8名男性大学生... 目的 探讨地面障碍物深度、高度及行走者步频对越过障碍时绊倒风险,旨在减少劳动场所职业跌倒伤害。方法 设计3因子步态实验,3因子包括障碍深度(5和10 cm)、障碍高度(1,5和15 cm)和步频(95和125 step/min)。实验招募共计8名男性大学生作为受测者,运用Vicon动作捕捉系统收集不同步频下,越过不同深度及高度障碍时受测者的步态数据,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障碍深度对越过障碍时脚到障碍最小间隙(MFCs)没有显著的影响(P>0.05),障碍高度对MFCs具有显著的影响(P<0.0001),越过障碍时步长受步频的影响是显著的(P<0.05),建立MFCs与步长、实验3因子的线性逐步回归模型。结论 越过障碍时可以不考虑障碍深度的影响,随着障碍高度的增大、步频的加快,绊倒风险不断增大;采取增加抬脚高度、增大步长的策略可以减小越过障碍时的绊倒风险。本研究为控制越过地面障碍时绊倒风险,减少跌倒伤害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健康 跌伤 事故预防 障碍高度 障碍深度 步频 越过障碍 绊倒风险 生产安全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损伤伴发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解剖学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广銮 郭宗磊 +2 位作者 戈进 黄栋 王业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63-668,共6页
背景:多项研究表明胫骨平台后倾角增大是前交叉韧带损伤的重要危险因素,可能会促使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的发生,但目前关于半月板损伤解剖危险因素的研究较少。目的:在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情况下探讨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的胫骨近端解剖学危险... 背景:多项研究表明胫骨平台后倾角增大是前交叉韧带损伤的重要危险因素,可能会促使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的发生,但目前关于半月板损伤解剖危险因素的研究较少。目的:在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情况下探讨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的胫骨近端解剖学危险因素,提高临床医生对特定前交叉韧带损伤人群的警惕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连续收治的107例诊断为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临床及影像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伴发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的51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单纯前交叉韧带损伤的56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在术前MRI上以设盲方式测量比较两组内外侧胫骨平台后倾角及半月板后倾角、外侧/内侧胫骨平台后倾角差值和半月板后倾角差值、内侧胫骨平台深度。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患者的外侧胫骨平台后倾角、外侧半月板后倾角以及外侧/内侧胫骨平台后倾角的不对称性、内侧胫骨平台深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内侧胫骨平台后倾角、内侧半月板后倾角及外侧/内侧半月板后倾角不对称性均大于对照组(P<0.05);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内侧胫骨平台后倾角是前交叉韧带损伤伴发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③ROC曲线显示内侧胫骨平台后倾角对前交叉韧带损伤伴发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有一定的预测价值;④结论:内侧胫骨平台后倾角增大、内侧半月板后倾角增大及外侧/内侧半月板后倾角不对称性增大是前交叉韧带损伤伴发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的重要危险因素。该研究为诊断伴发的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提供了重要信息,从而避免漏诊;且为临床上考虑尽早进行韧带修复以降低半月板撕裂的风险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损伤 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 MRI成像 解剖危险因素 内侧胫骨平台后倾角 内侧半月板后倾角 外侧/内侧后倾角差值 内侧胫骨平台深度
下载PDF
深部吸痰对ICU重症患者SPO_(2)、气道黏膜损伤的影响
9
作者 刘传侠 雷胜霞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22期3453-3455,3459,共4页
目的研究深部吸痰对重症监护室(ICU)重症患者血氧饱和度(SPO_(2))、气道黏膜损伤影响。方法选定2022年ICU住院的72例重症患者,根据吸痰方法的不同分为浅部组和深部组,每组36例。浅部组给予浅部吸痰,深部组给予深部吸痰,比较2组24 h吸痰... 目的研究深部吸痰对重症监护室(ICU)重症患者血氧饱和度(SPO_(2))、气道黏膜损伤影响。方法选定2022年ICU住院的72例重症患者,根据吸痰方法的不同分为浅部组和深部组,每组36例。浅部组给予浅部吸痰,深部组给予深部吸痰,比较2组24 h吸痰次数、单次吸痰量、吸痰间隔时间、SpO_(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清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气道黏膜损伤、刺激性咳嗽发生率。结果深部组24 h吸痰次数低于浅部组(P<0.05),深部组单次吸痰量高于浅部组(P<0.05),深部组吸痰间隔时间长于浅部组,(P<0.05)。深部组吸痰5 s后SpO_(2)低于浅部组(P<0.05),深部组吸痰5 s后MAP、HR高于浅部组(P<0.05)。深部组吸痰3 d后血清hs-CRP、IL-6均高于浅部组(P<0.05)。深部组气道黏膜损伤、刺激性咳嗽发生率高于浅部组(P<0.05)。结论深部吸痰虽然可减少ICU重症患者吸痰次数,延长吸痰间隔时间,但会引起SpO_(2)等血流动力学波动,不能抑制IL-6等炎性介质释放,还会增加气道黏膜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痰深度 重症监护室 血氧饱和度 气道黏膜损伤
下载PDF
抽穗期不同灌水深度下水稻群体与大气的温度差异 被引量:25
10
作者 张彬 郑建初 +4 位作者 黄山 田云录 彭兰 卞新民 张卫建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7-92,共6页
于2005年选用3个水稻品种(扬稻6号、扬粳9538和武香粳14)在抽穗开花期设置无水(0cm)、浅水(2~4cm)和深水(10cm以上)3个水分处理,研究水分管理对水稻不同部位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30—15:00,田间灌水深度显著影响水稻植株不同部位... 于2005年选用3个水稻品种(扬稻6号、扬粳9538和武香粳14)在抽穗开花期设置无水(0cm)、浅水(2~4cm)和深水(10cm以上)3个水分处理,研究水分管理对水稻不同部位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30—15:00,田间灌水深度显著影响水稻植株不同部位的温度.田间水位越高,水稻各部位的温度越低,大气温度与植株不同部位的温度的差值越高.深水管理下,3个品种大气与水稻穗部、植株中部和田面温差的平均值分别比无水管理高1.37、2.98和4.12℃,比浅水管理高0.67、1.59和2.17℃;而浅水管理大气与下穗部、植株中部和田面温差的平均值分别比无水管理高0.71、1.39和1.95℃.不同品种大气与水稻各部位的温度差值也存在差异.对田面-植株中部-穗部温度传递特性的分析表明,不同水深管理下的水稻群体内部温度的变化梯度符合热学传递原理,说明在抽穗期高温来临之前提高田间水深对降低或缓解水稻高温热害具有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灌水深度 植株温度 高温热害 全球变暖
下载PDF
PET探测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华锋 鲍超 山下贵司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39-41,共3页
正电子放射层析技术 (PET)是科学研究强有力的工具。文中综述了PET探测器的研究状况 ,并着重介绍了深度检出型探测器和基于半导体器件的探测器研究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 深度检出型 PET探测器 半导体器件
下载PDF
小动物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仪探测器发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昆 李真 +2 位作者 杨永鑫 王文理 任秋实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8-226,共9页
小动物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仪(PET)探测器的性能直接决定系统的性能,设计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探测器单元是小动物PET研究的热点。综述几款经典的环形探测器、平板型探测器以及商业化小动物PET的特点和性能,主要从组成探测器单元的晶体... 小动物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仪(PET)探测器的性能直接决定系统的性能,设计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探测器单元是小动物PET研究的热点。综述几款经典的环形探测器、平板型探测器以及商业化小动物PET的特点和性能,主要从组成探测器单元的晶体、光电倍增管层面分析总结小动物PET探测器技术的发展状况,并且展望小动物PET在新的深度效应(DOI)方法、半导体探测器以及通用电子学设计方面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动物PET 探测器 深度效应(doi)方法 半导体探测器 通用电子学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回归的高速公路车-车碰撞事故深度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褚端峰 吴超仲 +3 位作者 李顺喜 李浩然 谢飞 乐中耀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3-108,共6页
我国现行的汽车碰撞试验主要参考国外相关法规、标准等,须针对我国实际的道路交通事故形态特征进行深度分析,提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汽车碰撞试验指标。搜集重庆市高速公路在近5 a发生的194起车-车碰撞事故信息,对其进行深度事故分析,... 我国现行的汽车碰撞试验主要参考国外相关法规、标准等,须针对我国实际的道路交通事故形态特征进行深度分析,提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汽车碰撞试验指标。搜集重庆市高速公路在近5 a发生的194起车-车碰撞事故信息,对其进行深度事故分析,得出重叠率、质量比、碰撞方位、车身形变程度与乘员损伤程度等事故形态特征的统计分布。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乘员损伤程度同重叠率、质量比、碰撞方位、车身形变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高速公路的车-车碰撞事故中,主碰车辆碰撞方位为1点,重叠率为2/3~1,或主碰车与被碰车质量比为0.1~0.5时的事故量较大;主碰车辆碰撞方位为12点,重叠率为0~1/3,或质量比小于0.5时,乘员发生严重损伤的概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GISTIC回归 车-车碰撞试验 高速公路 事故深度分析 乘员损伤程度
下载PDF
基于逻辑回归的二轮车-汽车碰撞事故深度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胡林 方胜勇 +1 位作者 黄晶 陈强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88-1293,共6页
以中国交通事故深入研究(CIDAS)数据库的二轮车-汽车碰撞事故为样本案例,运用PC-Crash软件进行事故重建,获得碰撞信息;对事故案例进行深度分析,得出质量比、保险杠高度、保险杠宽度、碰撞速度、碰撞类型与骑乘人员损伤程度等事故特征... 以中国交通事故深入研究(CIDAS)数据库的二轮车-汽车碰撞事故为样本案例,运用PC-Crash软件进行事故重建,获得碰撞信息;对事故案例进行深度分析,得出质量比、保险杠高度、保险杠宽度、碰撞速度、碰撞类型与骑乘人员损伤程度等事故特征参数的统计分布;利用逻辑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二轮车骑乘人员损伤程度与质量比、保险杠高度、保险杠宽度、碰撞速度和碰撞类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城市道路环境的碰撞事故中,质量比大于20;汽车的碰撞速度大于40km/h;二轮车速度为20~30km/h;保险杠高度为0.4~0.5m;前端碰撞情况下造成骑乘人员受致命伤的概率最大。此结果可为制定有利于二轮车骑乘人员损伤保护的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轮车-汽车碰撞 CIDAS 事故深度分析 骑乘人员损伤 逻辑回归分析
下载PDF
基于蛇形光路的PET探测器作用深度提取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魏清阳 戴甜甜 +1 位作者 谷宇 李向东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2-68,共7页
为实现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探测器的作用深度(Depth Of Interaction,DOI)信息获取,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分光技术的探测器设计方案.探测器采用晶体单元与硅光电倍增管(Silicon Photomultiplier,SiPM)一对... 为实现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探测器的作用深度(Depth Of Interaction,DOI)信息获取,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分光技术的探测器设计方案.探测器采用晶体单元与硅光电倍增管(Silicon Photomultiplier,SiPM)一对一耦合、蛇形光路的设计和单端Anger加权读出方法进行DOI解码.基于GATE软件进行蒙特卡罗模拟,建立8×1的LSO晶体阵列(单根晶体尺寸3.1×3.1×20mm3);模拟泛场照射获取位置查找表;并进行不同深度的模拟,获得各晶体在各深度的空间分辨率.结果显示所模拟的探测器模块DOI分辨率在1.0~6.7mm之间,平均值为3.2mm.本文提出的基于蛇形光路的PET探测器方案能在维持系统成本和复杂度的前提下实现DOI解码,提升PET系统的成像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 硅光电倍增管 作用深度(doi) 分光技术 蛇形光路
下载PDF
缓解超级早稻灌浆结实期高温热害的灌水深度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郭立君 肖小平 +6 位作者 程凯凯 李超 杨茜 唐海明 汤文光 彭志红 汪柯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2-70,共9页
【目的】揭示不同灌水深度对超级早稻灌浆结实期高温热害的缓解效应,明确适宜灌水深度。【方法】以超级早稻"陵两优268"为材料,在自然高温热害条件下设置田间试验,设置常规灌溉(灌水深度2.5 cm,CK)、灌水深度5、7.5、10cm共计... 【目的】揭示不同灌水深度对超级早稻灌浆结实期高温热害的缓解效应,明确适宜灌水深度。【方法】以超级早稻"陵两优268"为材料,在自然高温热害条件下设置田间试验,设置常规灌溉(灌水深度2.5 cm,CK)、灌水深度5、7.5、10cm共计4个灌水深度,测定水稻群体温度、剑叶生理指标、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分析不同灌水深度对超级早稻灌浆结实期高温热害的缓解情况。【结果】增加灌水深度超级早稲群体平均温度降低0.6~1.9℃。增加灌水深度22 d后,超级早稻剑叶的SPAD值衰减率比对照降低8.89%~25.87%,剑叶MDA量降低1.89~2.51 nmol/g(湿质量),剑叶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提高,渗透调节物质量增加。随着高温热害持续发展和生育期推进,CAT活性下降,而POD、SOD活性提高,但增加灌水深度对剑叶POD、SOD活性影响较小。水稻结实率提高2.88%~5.06%、千粒质量提高0.53~0.93 g,产量增加2.9%~7.9%。【结论】有效缓解"陵两优268"灌浆结实期高温热害的灌水深度为7.5~1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早稻 灌浆结实期 高温热害 灌水深度 缓解效应
下载PDF
脑损伤患者镇静目标的设定和调节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璇 周建新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2-104,共3页
脑损伤患者镇静深度调节的基础在于镇静目的。当以非特异性器官功能保护为目的时,轻度镇静同样适用于脑损伤患者;当以脑保护为主要目的时,对颅高压和脑代谢的控制,可作为调节镇静深度的依据。
关键词 脑损伤 重症医学 镇静 深度 目的
下载PDF
脑电麻醉深度多参数监护仪用于全身麻醉的临床研究
18
作者 刘春鸣 黄泽良 +2 位作者 罗明高 赵敏 唐育民 《中国处方药》 2020年第7期158-159,共2页
目的探讨脑电麻醉深度多参数监护仪用于全身麻醉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纳入全麻患者共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50例,根据临床经验判断麻醉深度调整用药,B组50例,根据麻醉深度监测意识深度指数(IoC1)、疼痛伤害刺激敏感程度指数(... 目的探讨脑电麻醉深度多参数监护仪用于全身麻醉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纳入全麻患者共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50例,根据临床经验判断麻醉深度调整用药,B组50例,根据麻醉深度监测意识深度指数(IoC1)、疼痛伤害刺激敏感程度指数(IoC2)、肌电指数(EMG)参数判断麻醉深度并调整用药;记录麻醉诱导插管时间,术毕清醒拨管时间,心率波动、血压波动不良事件、镇静、镇痛、肌松药物用量及调整用药频度等。结果B组患者诱导插管时间显著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用药频率调整次数显著多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电麻醉深度多参数监护仪用于全身麻醉判断麻醉深度并调整用药,可缩短诱导插管时间,提高麻醉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深度指数 疼痛伤害刺激敏感程度指数 全身麻醉
下载PDF
麻醉深度监测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全凭静脉麻醉中对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唐雷 李娜 +1 位作者 万运强 李继东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9期120-124,共5页
目的 分析麻醉深度监测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全凭静脉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全凭静脉麻醉下行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100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按是否根据意识指数(IoC)进行麻醉深度监测分为IoC组(n = 59)与对照组(n = 41),IoC组麻... 目的 分析麻醉深度监测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全凭静脉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全凭静脉麻醉下行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100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按是否根据意识指数(IoC)进行麻醉深度监测分为IoC组(n = 59)与对照组(n = 41),IoC组麻醉期间根据IoC的变化调节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对照组根据生命体征的变化调节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统计2组丙泊酚、瑞芬太尼总用量、输注时间及靶浓度调整次数,记录两组患者自主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出手术室时间,比较2组警觉/镇静评分(OAA/S)结果,统计2组围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1)IoC组丙泊酚用量低于对照组,瑞芬太尼用量高于对照组,瑞芬太尼靶浓度调整次数较对照组高(P < 0.05);(2)IoC组自主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皆短于对照组(P < 0.05);(3)两组OAA/S评分分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4)IoC组血压异常及总围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麻醉深度监测可指导乳腺癌根治术全凭静脉麻醉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提高患者苏醒质量,减少丙泊酚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麻醉深度 镇静指数 镇痛/抗伤害指数 瑞芬太尼 丙泊酚
下载PDF
吸痰深度标定对预防老年机械通气患者气道黏膜损伤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应强 宋文静 王莹 《天津护理》 2020年第3期290-293,共4页
目的:探讨吸痰深度标定对ICU老年机械通气患者气道黏膜损伤的预防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4月至10月入住ICU的60例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开放式吸痰方式,观察组标定... 目的:探讨吸痰深度标定对ICU老年机械通气患者气道黏膜损伤的预防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4月至10月入住ICU的60例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开放式吸痰方式,观察组标定吸痰管进入气道深度进行气道吸引,对照组采用吸痰管进入气道遇阻力回提1 cm的深度进行气道吸引。两组患者分别于气管插管当日和3日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观察隆突处黏膜损伤情况,并记录两组患者每日吸痰次数,在气管插管当日和3日对两组患者进行肺部感染评分(CPIS)。结果:两组患者每日吸痰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吸痰次数对隆突处黏膜损伤的影响。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当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气道黏膜均无损伤,气管插管3日后,再次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发现,观察组隆突处黏膜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气管插管当日和3日CPIS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定吸痰的深度,可以有效预防老年机械通气患者吸痰引起的气道黏膜损伤,达到有效吸痰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痰深度 ICU 机械通气 老年患者 气道黏膜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