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rphological and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of Two Strains of Dermatophytes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力 史国友 +7 位作者 王梅梅 赵琳琳 黄园勇 陈霄磊 袁丽杰 熊亚南 司道文 朱丽华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13年第6期917-922,共6页
In this study, we used traditional morphological and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methods to preliminarily identify two strains of dermatophytes. The two strains were observed under the micro- scope. And then the dermatop... In this study, we used traditional morphological and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methods to preliminarily identify two strains of dermatophytes. The two strains were observed under the micro- scope. And then the dermatophytes were cultured on Sabouraud's dextrose agar (SDA). The 18S rRNA regions of the two dermatophyte strains were amplifi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nd the PCR products were sequenced and compared with GenBank data. BLAST tools and DNAMAN soft- ware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sequences. To further determine highly homologous sequences, a phy- logenetic tree was constructed using the Neighbor-Joining method. The two strains of dermatophytes were identified by traditional morphological identification as Epidermophyton floccosurn and Micro- sporum ferrugineum. The 18S rRNA sequence analyses showed high similarities to 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 isolate Cll5LM-UFPR and Ascomycete sp. LB68A1A2. Epidermophyton and Cladosporium belong to dermatophyte, while Microsporum ferrugineum and Ascomycete belong to mi- crosporum. The two novel strains of dermatophytes were therefore identified as 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 isolate C115LM-UFPR (JN650537, Cladosporium ) and Ascomycete sp. LB68A1A2 (AY770409, Ascomycete 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rmatophyte IDENTIFICA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gene sequencing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a Low-cost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based Method for Studying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in Developing Rice Leaves
2
作者 Yin-Wan Wendy Fung Hoi Yee Chow +2 位作者 Tik Wan Law Biao Dong Hoi Shan Kwa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6期614-621,共8页
Gene expression studies are important for revealing gene functions putatively involved in biological processes. We were interested in identifying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during leaf development in rice. We comb... Gene expression studies are important for revealing gene functions putatively involved in biological processes. We were interested in identifying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during leaf development in rice. We combined the RNA arbitrarily primed-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AP.PCR) and dot blot hybridization methods to screen a rice leaf primordium cDNA library. Three developmental stages during vegetative growth were examined. The cDNA clones showing different hybridization patterns were further analyzed and verified. Here we demonstrate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RAP-PCR and dot blot hybridization could provide an efficient and relatively low-cost cDNA library screening approach to discover genes not previously known to be associated with leaf development in rice, We believe that the findings described here will help to elucidat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developmental processes of rice lea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NA clones DEVELOPMENT dot blot hybridization PRIMORDIUM RNA arbitrarily primed-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原文传递
AP-PCR基因指纹用于变形链球菌传播株与非传播株的筛选 被引量:4
3
作者 李颂 刘天佳 +3 位作者 庄姮 杨锦波 杨德琴 刘昭慧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92-395,共4页
目的 应用AP_PCR基因指纹筛选变形链球菌 (mutansstreptococci,MS)的传播株 (transmittedstrains)与非传播株 (nontransmittedstrains) ,探讨影响MS传播的因素。方法 选取 2 0对口腔中已定居有MS的儿童 (3~ 4岁 )与他们的母亲 ,取牙... 目的 应用AP_PCR基因指纹筛选变形链球菌 (mutansstreptococci,MS)的传播株 (transmittedstrains)与非传播株 (nontransmittedstrains) ,探讨影响MS传播的因素。方法 选取 2 0对口腔中已定居有MS的儿童 (3~ 4岁 )与他们的母亲 ,取牙面菌斑样本涂于轻唾—杆菌肽培养基。每人随机挑取 4 5株分离株 ,提取染色体DNA ,AP_PCR基因指纹检测。结果 ①从 2 0 0个分离株中共分辨出 4 5个不同的基因型 ,其中 10位 (5 0 % )母亲和 15位 (75 % )儿童分别带有 1种类型 ,另 5位 (2 5 % )儿童带 2种类型 ,另 10位 (5 0 % )母亲带有 2种或 2种以上类型 (2位母亲带有 5种型 ) ,表明人群口腔中定居的MS存在基因多态性 ;②比较母亲与其子女MS基因型的相似性发现 ,2 0对母子中16对 (80 % )有相似基因型出现 ,提示MS在此人群中的高传播现象 ;③对有传播现象的 16位母亲的S.mutans进行传播株与非传播株的筛选发现 ,10 (5 0 % )位母亲口腔中传播株与非传播株共存 ,表明并非所有基因型的S .mutans都能传播。结论 ①AP_PCR基因指纹能清晰地分辨出S.mutans的传播株和非传播株 ;②在S .mutans的母婴传播过程中某一型菌株的优先传播是普遍存在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PCR 基因指纹 变形链球菌 传播株 非传播株 筛选 龋病
下载PDF
全托儿童口腔变形链球菌水平传播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邹静 尚冉 +1 位作者 凌均棨 周学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88-390,共3页
目的通过对幼儿园全托儿童之间口腔变形链球菌水平传播的研究,为儿童龋病预防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择24名3~4岁全托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无龋组和有龋组各12名.采用无菌牙签采集牙面菌斑,厌氧培养48 h,根据变形链球菌的典型形态挑取单个... 目的通过对幼儿园全托儿童之间口腔变形链球菌水平传播的研究,为儿童龋病预防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择24名3~4岁全托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无龋组和有龋组各12名.采用无菌牙签采集牙面菌斑,厌氧培养48 h,根据变形链球菌的典型形态挑取单个菌落进行次代纯培养,经形态学和微量生化鉴定后将分离的菌株行AP-PCR扩增,对来自不同个体基因型相似的菌株再进行DNA指纹分析.结果 24名受检儿童中,变形链球菌检出率为66.7%,无龋组和有龋组检出率分别为58.3%和75.0%.经AP-PCR扩增,24名儿童口腔中检测出29个不同基因型的变形链球菌,其中携带2个以上基因型儿童占45.8%.经DNA指纹分析,有2种基因型在11名全托儿童口腔中有重复检出.结论变形链球菌在全托儿童口腔中可能存在水平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链球菌 基因型 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法 DNA指纹分析
下载PDF
厚朴的任意引物PCR指纹图谱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苏应娟 朱建明 +3 位作者 王艇 李雪雁 曾庆文 夏念和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45-548,共4页
目的 鉴别中药材厚朴、凹叶厚朴及其常见的伪品和混淆品。方法 采用任意引物 PCR (arbitrarilyprim ed PCR,AP- PCR)技术扩增植物基因组 DNA样品。结果  AP- PCR技术获得清晰可靠的 DNA指纹图谱 ,根据琼脂糖凝胶上显示的 DNA带型差... 目的 鉴别中药材厚朴、凹叶厚朴及其常见的伪品和混淆品。方法 采用任意引物 PCR (arbitrarilyprim ed PCR,AP- PCR)技术扩增植物基因组 DNA样品。结果  AP- PCR技术获得清晰可靠的 DNA指纹图谱 ,根据琼脂糖凝胶上显示的 DNA带型差异可迅捷地区分厚朴、凹叶厚朴及其伪品、混淆品。结论 为应用 AP- PCR技术在分子水平上鉴别中药材厚朴 ,保证引种的准确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 任意引物 PCR指纹图谱 AP-PCR
下载PDF
沈阳地区儿童变形链球菌群细菌母子传播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晓芳 刘淑杰 许学斌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68-270,共3页
目的 :研究中国沈阳地区儿童变形链球菌群细菌 (Mutansstreptococci,MS)的母子传播情况。方法 :选取 16对母子的唾液 ,在选择培养基上培养后计数MS的菌落数量 ,用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arbitrarilyprimedpolymerasechainreaction ,AP_P... 目的 :研究中国沈阳地区儿童变形链球菌群细菌 (Mutansstreptococci,MS)的母子传播情况。方法 :选取 16对母子的唾液 ,在选择培养基上培养后计数MS的菌落数量 ,用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arbitrarilyprimedpolymerasechainreaction ,AP_PCR)鉴定其基因型。结果 :儿童口腔中 5 6 5 %的MS基因型与母亲一致 ;而且母亲与儿童唾液MS计数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沈阳地区儿童口腔MS主要来源于母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阳地区 变形链球菌 聚合酶链反应 母子传播 龋齿 儿童
下载PDF
高龋者口腔中c血清型变形链球菌的基因组指纹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郭丽宏 史俊南 +2 位作者 肖晓蓉 朱硃 张静仪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1期609-613,共5页
目的 :确定高龋者口腔中c血清型变形链球菌的基因型分布。方法 :从 2 0例高龋者口腔中分离出c血清型变形链球菌 ,采用chelex法提取细菌染色体DNA ,通过AP -PCR进行临床分离株的基因组指纹分析。结果 :共分离获得了 87株c血清型变形链球... 目的 :确定高龋者口腔中c血清型变形链球菌的基因型分布。方法 :从 2 0例高龋者口腔中分离出c血清型变形链球菌 ,采用chelex法提取细菌染色体DNA ,通过AP -PCR进行临床分离株的基因组指纹分析。结果 :共分离获得了 87株c血清型变形链球菌 ,不同个体所携带的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的基因型不同 ,同一个体可携带不同基因型的c血清型变形链球菌 ,2 6.7%的高龋者携带 1种基因型 ,60 .0 %携带 2种基因型 ,13 .3 %携带 3种基因型。结论 :大多数高龋者口腔中定植有 2种或 2种以上基因型c血清型变形链球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链球菌 随机引物聚合酶链法 基因型
下载PDF
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反应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分型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邓群 沈茜 +3 位作者 张乐之 薛文清 许育 王靖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41-243,共3页
目的建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反应(AP-PCR)基因分型的方法用于;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优化AP-PCR方法并与抗生素敏感谱分型法比较,评价AP-FCR基因分型法的可靠性与分辨力;并... 目的建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反应(AP-PCR)基因分型的方法用于;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优化AP-PCR方法并与抗生素敏感谱分型法比较,评价AP-FCR基因分型法的可靠性与分辨力;并对49株MRSA进行AP-RCR基因分型。结果49株医院感染的MRSA可分为10个AP-PCR谱型,主要谱型为 A3型,分型率 100%;其中 41株 MRSA为流行病学相关株。结论 AP-PCR基因分型是一种经济、快捷、可靠的分型方法;是在分子水平上对微生物感染进行病原学、发病机理及流行病学研究较理想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分型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AP-PCR
下载PDF
细菌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反应分析中随机引物的筛选与反应体系的优化 被引量:4
9
作者 吴海寰 叶明亮 李晓娣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1104-1106,共3页
目的 筛选出最佳随机引物并优化其反应体系用于 8种细菌的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AP PCR)分析。方法 对 2 0 0条随机引物进行过筛 ,应用反应曲面设计 (RSD)进行AP PCR反应体系的优化。结果  8种细菌各有 1条最佳随机引物 ,相应的优... 目的 筛选出最佳随机引物并优化其反应体系用于 8种细菌的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AP PCR)分析。方法 对 2 0 0条随机引物进行过筛 ,应用反应曲面设计 (RSD)进行AP PCR反应体系的优化。结果  8种细菌各有 1条最佳随机引物 ,相应的优化反应体系 (关键反应成分 )浓度差别较大 ,其中模板浓度差别最大达 10 0倍。结论 以最佳随机引物及优化反应体系 ,才可使AP PCR分型条件“标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引物
下载PDF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9
10
作者 熊薇 王洪波 涂敏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19-123,共5页
目的了解MRSA的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住院患者分离的160株MRSA的耐药性;采用随机引物(AP)-PCR法对其中的36株MRSA作同源性分析。结果160株MRSA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复方磺胺甲噁唑的敏感率分别为100%、1... 目的了解MRSA的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住院患者分离的160株MRSA的耐药性;采用随机引物(AP)-PCR法对其中的36株MRSA作同源性分析。结果160株MRSA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复方磺胺甲噁唑的敏感率分别为100%、100%和95%;对红霉素、庆大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97.5%、87%和59%;左氧氟沙星的中介率为26%。36株MRSA的AP-PCR图谱有10种类型(A~J型),主要型别为A型12株、B型7株及C型6株,ICU的25株,分别为A型10株、B型6株、C型3株、D型3株及F、I、J各1株。结论医院获得性MRSA是多重耐药菌,ICU的MRSA菌株主要基因型为A、B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随机引物PCR法分型大肠艾希菌及其在判断医院感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晓娣 公衍文 +3 位作者 侯晓琦 吕波 薛燕 叶明亮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6期1-2,共2页
目的 对大肠艾希菌 (艾希菌 )进行随机引物 PCR(AP- PCR)法基因分型并应用于医院感染的判断。方法 以优化的随机引物、反应体系和扩增条件对临床分离的 16 1株艾希菌进行 AP- PCR法基因分型并按指纹图上 DNA条带数及片段大小绘制基因... 目的 对大肠艾希菌 (艾希菌 )进行随机引物 PCR(AP- PCR)法基因分型并应用于医院感染的判断。方法 以优化的随机引物、反应体系和扩增条件对临床分离的 16 1株艾希菌进行 AP- PCR法基因分型并按指纹图上 DNA条带数及片段大小绘制基因分型图谱 ,同时对艾希菌的医院内感染进行了观察与分析。结果 16 1株艾希菌共得 AP- PCR型 12 0种 ;艾希菌的医院内感染确实存在。结论  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艾希菌 随机引物PCR 医院内感染 医院感染 基因分型 AP PCR法 PCR) DNA 片段
下载PDF
不同龋敏感者口腔变形链球菌基因型与产酸性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伟 贺新兰 +5 位作者 胡红梅 张铮辉 王蔚 周鹏 汤洪 刘兴容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00-503,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龋敏感者口腔变形链球菌基因型与产酸性的关系.方法:①随机选取50例24—32岁的高龋、中龋及无龋者,取牙面菌斑样本接种于MS培养基上,每人随机挑取2—5株临床分离株,提取细菌染色体DNA,采用AP—PCR法对不同龋敏感者... 目的:研究不同龋敏感者口腔变形链球菌基因型与产酸性的关系.方法:①随机选取50例24—32岁的高龋、中龋及无龋者,取牙面菌斑样本接种于MS培养基上,每人随机挑取2—5株临床分离株,提取细菌染色体DNA,采用AP—PCR法对不同龋敏感者口腔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进行基因分型.②以pH0.5为间隔配制pH4.0~7.0系列的,含50mg/L葡萄糖的MS液体培养基,对不同基因型口腔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进行厌氧培养48h,用精密pH计检测培养基上清液的pH值.结果:①14例高龋个体中有3例为1种基因型,5例有2种基因型,6例有3种基因型;9例中龋个体中有4例为一种基因型,3例有2种基因型,2例有3种基因型;13例无龋个体中有12例为1种基因型,1例有2种基因型.②不同基因型的变形链球菌培养基上清液的pH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基因型越多的细菌其产酸能力越强.结论:①龋敏感越高的个体其口腔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基因型越多;②不同基因型的变形链球菌pH值的检测,基因型越多的细菌其产酸能力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敏感者 随机引物聚合酶链法 基因型 链球菌 变异
下载PDF
羊水ABH血型物质测定与ABO血型基因分型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江 逯心敏 +1 位作者 郭渝 胡伟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02-1303,1307,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羊水ABH血型物质和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基因技术检测胎儿羊水细胞ABO血型基因型,鉴定胎儿ABO血型。方法选取妊娠16~25周的孕妇53例,抽取羊水,利用间接凝集实验测定羊水ABH血型物质;将羊水细胞进... 目的通过检测羊水ABH血型物质和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基因技术检测胎儿羊水细胞ABO血型基因型,鉴定胎儿ABO血型。方法选取妊娠16~25周的孕妇53例,抽取羊水,利用间接凝集实验测定羊水ABH血型物质;将羊水细胞进行分离,提取羊水细胞DNA,运用PCR—SSP技术分析其ABO血型基因型。结果16例羊水标本为非分泌型,占30.2%,37例羊水标本为分泌型,占69.8%;48例羊水标本通过PCRSSP方法检测出了AB0血型的基因型。经基因鉴定的胎儿羊水细胞ABO血型与羊水分泌型ABH血型物质检测结果一致。结论PCR—SSP技术可以准确地检测胎儿羊水细胞的AB()血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血型系统 羊水 细胞 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ABH血型物质
下载PDF
人类白细胞抗原-E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艳 吴振村 +1 位作者 程健君 贾天军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0-193,共4页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E(HLA-E)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张家口地区汉族女性乳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法对中国张家口地区200例乳腺癌患者和114例健康对照人群HLA-E等位基因进行检测。结果乳腺...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E(HLA-E)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张家口地区汉族女性乳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法对中国张家口地区200例乳腺癌患者和114例健康对照人群HLA-E等位基因进行检测。结果乳腺癌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均检出两种等位基因:HLA-E*0101和HLA-E*0103;共检出三种基因型:HLA-E*0101/HLA-E*0101、HLA-E*0101/HLA-E*0103和HLA-E*0103/HLA-E*0103。其中HLA-E*0103等位基因和HLA-E*0103/H L A-E*0 1 0 3基因型在乳腺癌患者组的分布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携带HLA-E*0103/HLA-E*0103基因型的个体乳腺癌发病风险明显增加(OR=2.05,P=0.004)。结论 HLA-E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张家口地区汉族女性乳腺癌遗传易感性相关,并且HLA-E*0103/HLA-E*0103等位基因可能是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E 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 乳腺癌 多态性
下载PDF
应用AP-PCR鉴定浅部真菌病病原菌菌种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磊 曾维惠 +1 位作者 聂建军 覃静净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18-520,共3页
目的研究应用任意引物聚合酶链反应(AP-PCR)对浅部真菌病病原菌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的意义。方法应用OPAA11(5′-ACCCGACCTG-3′),OPAA17(5′-GAGCCCGACT-3′),OPD18(5′-GAGAGC-CAAC-3′)和OPU15(5′-ACGGGCCAGT-3′)四种随机引物,随机... 目的研究应用任意引物聚合酶链反应(AP-PCR)对浅部真菌病病原菌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的意义。方法应用OPAA11(5′-ACCCGACCTG-3′),OPAA17(5′-GAGCCCGACT-3′),OPD18(5′-GAGAGC-CAAC-3′)和OPU15(5′-ACGGGCCAGT-3′)四种随机引物,随机扩增从浅部真菌病患者的皮屑或甲屑标本中提取的真菌DNA。结果从各标本提取所得的红色毛癣菌、许兰毛癣菌、紫色毛癣菌、犬小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及石膏样小孢子菌DNA经OPAA11,OPAA17,OPD18或OPU15扩增后,产生的电泳带型在不同菌种间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AP-PCR对于浅部真菌病病原菌的鉴定具有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部真菌 聚合酶链反应 任意引物
下载PDF
HLA-E基因多态性及血浆可溶性HLA-E水平与乳腺癌遗传易患性的关系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艳 吴振村 +1 位作者 唐玉红 贾天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24-527,共4页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E(HLA-E)基因多态性及血浆可溶性HLA-E(sHLA-E)水平与中国张家口地区汉族女性乳腺癌遗传易患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法对中国张家口地区200例乳腺癌患者和228例健康对照人群HLA-...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E(HLA-E)基因多态性及血浆可溶性HLA-E(sHLA-E)水平与中国张家口地区汉族女性乳腺癌遗传易患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法对中国张家口地区200例乳腺癌患者和228例健康对照人群HLA-E等位基因进行检测;同时用ELISA检测乳腺癌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sHLA-E水平。结果乳腺癌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均检出2种等位基因:HLA-E*0101和HLA-E*0103;3种基因型:HLA-E*0101/HLA-E*0101、HLA-E*0101/HLA-E*0103和HLA-E*0103/HLA-E*0103。其中HLA-E*0103等位基因和HLA-E*0103/HLA-E*0103基因型在乳腺癌患者组的分布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携带HLA-E*0103/HLA-E*0103基因型的个体乳腺癌发病风险明显增加;血浆sHLA-E水平在乳腺癌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分布无明显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携带HLA-E*0103/HLA-E*0103基因型患者血浆sHLA-E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HLA-E基因多态性及血浆sHLA-E水平与乳腺癌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HLA-E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张家口地区汉族女性乳腺癌遗传易患性相关;HLA-E*0103/HLA-E*0103基因型可能是中国张家口地区汉族女性乳腺癌的易感基因;而血浆sHLA-E水平可能与乳腺癌的遗传易患性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E 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 乳腺癌 多态性
下载PDF
母子口腔中变形链球菌基因型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晓燕 李颂 梅陵宣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39-442,共4页
目的:分析高龋、无龋儿童及其母亲口腔中变形链球菌(S.mutans)菌株的基因型,探讨S.mutans基因型与致龋活性的关系。方法:试剂盒法提取细菌染色体DNA,对20名儿童(高龋组10名,无龋组10名)及其母亲的共800株S.mutans临床分离株进行AP-PCR... 目的:分析高龋、无龋儿童及其母亲口腔中变形链球菌(S.mutans)菌株的基因型,探讨S.mutans基因型与致龋活性的关系。方法:试剂盒法提取细菌染色体DNA,对20名儿童(高龋组10名,无龋组10名)及其母亲的共800株S.mutans临床分离株进行AP-PCR基因型分析。结果:高龋儿童携带的S.mutans基因型数目多于无龋儿童(P<0.05),高龋儿童的母亲携带的S.mutans基因型数目显著多于无龋儿童的母亲(P<0.01),高龋儿童母亲的DMFT值显著高于无龋儿童母亲(P<0.01),高龋组和无龋组的共有基因型数目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龋个体比无龋个体携带更多的S.mutans基因型,个体携带的S.mutans基因型数目与其致龋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链球菌 基因型 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人类白细胞抗原与急性前葡萄膜炎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8
作者 杜红艳 杜鹏程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87-88,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前葡萄膜炎(acute anterior uveitis,AAU)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lyte antigen,HLA-B27)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sequence special pr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SP-PCR)基因检测技术,对AAU患者进行H... 目的:探讨急性前葡萄膜炎(acute anterior uveitis,AAU)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lyte antigen,HLA-B27)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sequence special pr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SP-PCR)基因检测技术,对AAU患者进行HLA-B27基因检测,观察HLA-B27阳性与阴性AAU临床特征并加以分析。结果:在36例AAU患者中,HLA-B27抗原阳性29例,阳性率81%,37例健康对照组,阳性9例,阳性率24%,两者有显著性差异(χ2=23.12,P<0.01)。结论:HLA-B27与AAU明显相关,HLA-B27阳性与阴性患者有一定程度的差异,常伴有全身脊柱关节病,采用SSP-PCR基因检测技术测定HLA-B27快速、简单、准确性高、客观性强,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B27 多聚合酶链式反应 急性前葡萄膜炎
下载PDF
随机引物PCR法基因分型肺炎克雷伯菌 被引量:4
19
作者 叶明亮 刁亚林 侯晓琦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8期1403-1405,共3页
目的:对肺炎克雷伯菌进行随机引物PCR(AP-PCR)法基因分型。方法:以单一随机引物及优化的反应体系对临床分离的199株肺炎克雷伯菌(K.pneumoniae)进行AP-PCR分析并按指纹图上DNA条带数及片段大小绘制基因分型图谱。结果:199株临床分离K.pn... 目的:对肺炎克雷伯菌进行随机引物PCR(AP-PCR)法基因分型。方法:以单一随机引物及优化的反应体系对临床分离的199株肺炎克雷伯菌(K.pneumoniae)进行AP-PCR分析并按指纹图上DNA条带数及片段大小绘制基因分型图谱。结果:199株临床分离K.pneumoniae共得158种AP-PCR型。结论:AP-PCR法可将K.pneumoniae分型158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雷伯菌 肺炎/遗传学 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型
下载PDF
ABO疑难血型基因分型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明元 周晓华 +1 位作者 狄文英 孙旻吉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9年第4期393-394,共2页
目的:研究ABO血型基因分型的意义。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基因定型方法对ABO疑难血型进行检测。结果:本研究建立了稳定的PCR-SSP基因分型方法,对10例疑难标本准确进行了基因分型。结论:ABO型基因分型技术可以... 目的:研究ABO血型基因分型的意义。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基因定型方法对ABO疑难血型进行检测。结果:本研究建立了稳定的PCR-SSP基因分型方法,对10例疑难标本准确进行了基因分型。结论:ABO型基因分型技术可以应用于ABO血型疑难样本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血型 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 基因分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