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recovery time after fire and fire severity on stand structure and soil of larch forest in the Kanas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Northwest China 被引量:4
1
作者 LIU Xiaoju PAN Cunde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19年第6期811-823,共13页
Forest recovery may be influenced by several factors, of which fire is the most critical.However, moderate-and long-term effects of fire on forest recovery are less researched in Northwest China.Thus, the effects of d... Forest recovery may be influenced by several factors, of which fire is the most critical.However, moderate-and long-term effects of fire on forest recovery are less researched in Northwest China.Thus,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forest recovery time after fire(1917(served as the control), 1974, 1983 and 1995) and fire severities(low, moderate and high) on larch(Larix sibirica Ledeb.) forest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Kanas National Nature Reserve(KNNR), Northwest China in 2017.This paper analyzed post-fire changes in stand density, total basal area(TBA), litter mass, soil organic carbon(SOC) and soil nutrients(total nitrogen, total phosphorus and total potassium) with one-way analyses of variance.Results indicate that litter mass, TBA, SOC and soil nutrients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recovery time after fire and decreasing fire severity, while the stand density showed an opposite response.The effects of fire disturbance on SOC and soil nutrients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soil depth.Moreover, we found that the time of more than 43 a is needed to recover the litter mass, TBA, SOC and soil nutrients to the pre-fire level.In conclusion, high-severity fire caused the greatest variations in stand structure and soil of larch forest, and low-severity fire was more advantageous for post-fire forest stand structure and soil recovery in the KNNR.Therefore, low-severity fire can be an efficient management mean through reducing the accumulation of forest floor fuel of post-fire forests in the KNNR, Northwest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re severity recovery time litter mass total basal area soil organic carbon total nitrogen total phosphorus total potassium
下载PDF
Spatiotemporal Changes in Soil Nutrients:A Case Study in Taihu Region of China 被引量:3
2
作者 LIU Lei-lei ZHU Yan +4 位作者 LIU Xiao-jun CAO Wei-xing XU Mao WANG Xu-kui WANG En-li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1期187-194,共8页
The accurate assessment of the spatiotemporal changes in soil nutrients influenced by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provides the basis for development of management strategies to maintain soil fertility and balance soil nut... The accurate assessment of the spatiotemporal changes in soil nutrients influenced by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provides the basis for development of management strategies to maintain soil fertility and balance soil nutrients. In this paper, we combined spatial measurements from 2 157 soil samples and geostatistical analysis to assess the spatiotemporal changes in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total nitrogen (TN), available phosphorus (AP) and available potassium content (AK) from the first soil survey (in the 1980s) to the second soil survey (in the 2000s) in the Taihu region of Jiangsu Province in Chin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verage soil nutrients in three soil types all exhibited the increased levels in the 2000s (except for AK in the yellow brown soil).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soil nutrient contents increased (except for TN in the paddy soil).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the 20 years led to increases in SOC, TN, AP and AK by 74, 82, 89 and 65%, respectively, of the Taihu areas analyzed. From the 1980s to 2000s all the nugget/sill ratios of soil nutrients indices were between 25 and 75% (except for AK in the yellow brown soil in the 2000s), indicating moderate spatial dependence. The ratio of AP in the yellow brown soil in the 2000s was 88.74%, showing weak spatial dependence. The spatial correlation range values for SOC, TN, AP and AK in the 2000s all decreased. The main areas showing declines in SOC, TN and AP were in the northwest. For AK, the main region with declining levels was in the east and middle of western areas. Apparently, the increase in soil nutrients in the Taihu region can be mainly attributed to the large increase in fertilizer inputs, change in crop systems and enhanced residues management since the 1980s. Future emphasis should be placed on avoiding excess fertilizer inputs and balancing the effects of the fertilizers in soi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 fertility spatiotemporal variability soil organic carbon total nitrogen PHOSPHORUS potassium
下载PDF
我国籽实和饲草燕麦土壤钾素丰缺指标与推荐施钾量初步研究
3
作者 孙洪仁 王显国 +2 位作者 张运龙 杜雪燕 李林霞 《中国奶牛》 2024年第6期54-59,共6页
为了给我国燕麦测土施钾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零散实验数据整合法”和“养分平衡-地力差减法新应用公式”,开展了我国燕麦土壤钾素丰缺指标与推荐施钾量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燕麦土壤速效钾第1~3级丰缺指标依次为≥258、117~258和&l... 为了给我国燕麦测土施钾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零散实验数据整合法”和“养分平衡-地力差减法新应用公式”,开展了我国燕麦土壤钾素丰缺指标与推荐施钾量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燕麦土壤速效钾第1~3级丰缺指标依次为≥258、117~258和<117mg/kg,全钾第1~4级丰缺指标依次为≥31、21~31、11~21和<11 g/kg。当钾肥当季利用率40%~60%时,目标产量1.5~6.0t/hm^(2)籽实燕麦第1~4级土壤推荐施钾量分别为0、10~60、20~120和30~180kg/hm^(2);目标产量4.5~15t/hm^(2)饲草燕麦第1~4级土壤推荐施钾量依次为0、18~90、36~180和54~270kg/hm^(2)。本研究初步建立了我国籽实和饲草燕麦土壤钾素丰缺指标推荐施肥系统,为我国燕麦测土施钾奠定了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燕麦 测土施肥 速效钾 全钾 丰缺指标 钾肥 施肥量
下载PDF
基质土壤与氮钾配合施用对菜用甘薯品质的影响
4
作者 陈雅亚 董晓丽 +5 位作者 柴沙沙 王连军 雷剑 靳晓杰 杨新笋 张文英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86,共10页
探究不同基质土壤中追施不同氮钾肥对菜用甘薯茎尖品质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以湖北主栽菜用甘薯“鄂菜薯10号”为供试材料,在泥炭土、有机基质栽培土、田间土中追施不同氮钾肥处理,测定菜用甘薯在不同处理下可溶性总糖、蔗糖、硝酸盐、... 探究不同基质土壤中追施不同氮钾肥对菜用甘薯茎尖品质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以湖北主栽菜用甘薯“鄂菜薯10号”为供试材料,在泥炭土、有机基质栽培土、田间土中追施不同氮钾肥处理,测定菜用甘薯在不同处理下可溶性总糖、蔗糖、硝酸盐、总黄酮、总酚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增施氮肥降低了菜用甘薯茎尖总酚、总黄酮、绿原酸质量分数,提高了蔗糖和硝酸盐质量分数;钾肥降低了可溶性总糖质量分数;3种基质土壤类型对菜用甘薯硝酸盐呈显著正相关性.综合而言,3种基质土壤中田间土种植菜用甘薯总糖和多酚类物质积累最多,泥炭土中氮、钾肥追施量分别为3.22 g/m 2,0.69 g/m 2,有机基质栽培土每次追施钾肥0.69 g/m 2,田间土不施肥时可溶性总糖、蔗糖、总黄酮、总酚、绿原酸等积累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用甘薯 土壤肥力 氮钾施肥 糖分积累 总酚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测定土壤中的全硫
5
作者 王斌 毛静 +1 位作者 张勇 巩琪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7-231,共5页
硫元素在植物中属于重要的中量元素,是继氮、磷、钾后第4位主要营养成分,是所有植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硫在植物生长发育及代谢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土壤中全硫能够反映出土壤硫的生态和环境效应,因此,对土壤中全硫的... 硫元素在植物中属于重要的中量元素,是继氮、磷、钾后第4位主要营养成分,是所有植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硫在植物生长发育及代谢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土壤中全硫能够反映出土壤硫的生态和环境效应,因此,对土壤中全硫的测定显得至关重要。以硝酸-双氧水为消解体系,对土壤样品进行消解,将土壤中不同形态的硫转化为可溶性无机硫,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土壤中全硫含量。称取0.25 g土壤样品,加入10 mL硝酸、5 mL双氧水,在150℃电热板上消解样品,剩余体积为2 mL左右时取下,样品冷却至室温后定容至25 mL,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测定硫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分析谱线为182.037 nm时具有灵敏度好、干扰少的优点,以硫含量为横坐标,强度为纵坐标建立线性回归曲线,其线性回归曲线为Y=0.001195C+0.037420,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99。在优化的条件下,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7和23 mg/kg。为了验证方法精密度,选择不同含量级别的国家标准物质平行测定6次,结果显示,相对标准偏差为2.2%~6.8%;绝对偏差为2~171 mg/kg,所有测定结果符合相应国家标准物质推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硫 土壤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测定
下载PDF
土壤缓效钾测定数据的技术提升措施
6
作者 柯艳 耶曼 李小桂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167-169,共3页
土壤中蕴含丰富的钾元素,其中缓效钾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使土壤中的钾元素得到补充,起到重要的缓冲作用。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现阶段在开展土壤缓效钾测定时,如何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提高钾元素的分析速度,降低成本,为我国农... 土壤中蕴含丰富的钾元素,其中缓效钾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使土壤中的钾元素得到补充,起到重要的缓冲作用。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现阶段在开展土壤缓效钾测定时,如何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提高钾元素的分析速度,降低成本,为我国农业领域的进一步快速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缓效钾 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 全钾 速效钾
下载PDF
采用重金属消解仪加热法测定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研究
7
作者 谢黄琼 丘能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110-112,共3页
对土壤样品中有机质含量的测定,现有的重铬酸钾氧化法通常采用石墨炉和油浴加热后再测定,此两种加热方法存在操作难度大、受热不均、环境不够友好等问题。本文通过采用重金属消解仪加热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确定最佳消解温度为200℃,... 对土壤样品中有机质含量的测定,现有的重铬酸钾氧化法通常采用石墨炉和油浴加热后再测定,此两种加热方法存在操作难度大、受热不均、环境不够友好等问题。本文通过采用重金属消解仪加热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确定最佳消解温度为200℃,消解时间为8 min。平行实验后,相对标准偏差为0.22%。而采用石墨炉加热法和油浴加热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86%和1.70%,说明重金属消解仪加热法精密度优于石墨炉加热法和油浴加热法,而且操作过程简单、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 土壤 重铬酸钾氧化法 重金属消解仪加热法 测定
下载PDF
土壤消解前处理过程赶酸时间对土壤中总铬测定结果的影响探究
8
作者 安广靖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4年第4期110-112,共3页
土壤中重金属元素总铬的测定结果经常受土壤前处理消解过程的影响,造成测定结果偏低,消解前处理的具体步骤决定了分析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在进行大规模土壤样品前处理时,需要兼顾准确性和前处理效率。在全消解法和微波消解法的选择中,因... 土壤中重金属元素总铬的测定结果经常受土壤前处理消解过程的影响,造成测定结果偏低,消解前处理的具体步骤决定了分析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在进行大规模土壤样品前处理时,需要兼顾准确性和前处理效率。在全消解法和微波消解法的选择中,因为微波消解法有速度快、成本低及污染小的优点,更适用于大批量土壤样品的前处理。本文以此为背景,首先介绍了微波消解、土壤消解前处理赶酸时间的定义,随后,在探讨和实验土壤前处理微波消解法消解的过程中,通过减少赶酸时间和赶酸过程是否加盖来进行比对。本研究采用《土壤质量总铬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137-1997)[1],并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进行验证,发现适当缩短赶酸时间可以减少前处理过程中总铬的损失,从而提高了测定值的准确性。希望这些研究能够给人以启发,为日后进行类似大批量土壤样品的前处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检测 消解前处理 赶酸时间 总铬测定
下载PDF
土壤钾素形态转化机制与测定方法优化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王火焰 周健民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5-42,共8页
土壤钾素形态转化在土壤钾肥力提升与评价、钾肥高效施用技术和植物钾素营养调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些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钾素研究团队在土壤不同钾素形态的区分方法及其含量范围、植物高效利用土壤钾的机制、土壤非... 土壤钾素形态转化在土壤钾肥力提升与评价、钾肥高效施用技术和植物钾素营养调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些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钾素研究团队在土壤不同钾素形态的区分方法及其含量范围、植物高效利用土壤钾的机制、土壤非交换态钾的释放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尤其是土壤非交换态钾的生物有效性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基于强的四苯硼钠法,土壤非交换态钾含量在不同种类的土壤中存在最大值,通过交换和扩散提取的土壤非交换态钾可占土壤全钾的20%~60%。矿物非交换态钾释放主要取决于其他离子含量和环境钾浓度,植物高效吸收非交换态钾也主要取决于根系吸收低浓度钾的能力。证实土壤非交换态钾的形成和释放对土壤保钾能力及土壤钾的生物有效性起重要作用,建立了土壤非交换态钾总量的测定方法、土壤钾素变化测定方法以及土壤有效钾分级测定的方法体系。这些研究结果可为土壤钾素肥力的准确评价、预测和土壤钾素相关研究提供有力的方法手段,并将推动土壤钾素研究由定性、半定量向定量研究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交换态钾 土壤钾素变化 生物有效性分级 四苯硼钠 测定方法
下载PDF
一种快速测定土壤中总汞的方法研究
10
作者 冷鹃 肖爱平 +2 位作者 刘亮亮 廖丽萍 刘开阳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3年第4期6-8,26,共4页
本研究建立常温冷溶消化-原子荧光光谱快速测定土壤中总汞的方法,采用逆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体积比1∶3)常温冷溶消化处理样品,经原子荧光光谱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当试样称样量为0.25 g,定容体积为25 mL时,总汞的检出限为0.000113 mg/kg... 本研究建立常温冷溶消化-原子荧光光谱快速测定土壤中总汞的方法,采用逆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体积比1∶3)常温冷溶消化处理样品,经原子荧光光谱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当试样称样量为0.25 g,定容体积为25 mL时,总汞的检出限为0.000113 mg/kg,方法线性范围为0.0~1.0μg/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3个不同质量浓度水平的精密度介于2.95%~6.69%,加标回收率为94.7%~103.8%,准确度符合质控样要求。本方法操作简便、检测效率高、检测速度快、检出限低,适用于土壤中总汞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总汞 快速测定 逆王水 常温冷溶
下载PDF
祁连山典型流域青海云杉林土壤氮磷钾空间变异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瑞浩 赵维俊 +4 位作者 王坤 敬文茂 张丽霞 于丹丹 刘淑英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24,共8页
基于祁连山中段排露沟流域海拔2600~3300 m的带状青海云杉林中0~10、10~20、20~40 cm的土壤TN、TP、TK的测定分析数据,运用经典统计学、地统计学的方法对其土壤TN、TP、TK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及空间分布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 基于祁连山中段排露沟流域海拔2600~3300 m的带状青海云杉林中0~10、10~20、20~40 cm的土壤TN、TP、TK的测定分析数据,运用经典统计学、地统计学的方法对其土壤TN、TP、TK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及空间分布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土壤TN含量为1.34~8.98 g·kg^(-1),土壤TP含量为0.46~1.12 g·kg^(-1),土壤TK含量为9.75~24.17 g·kg^(-1);不同土层土壤TN、TP、TK变异系数为13.26%~35.47%,均属中等程度变异;2)10~20 cm TP的块金系数为0.617,属于中等空间相关性,其余块金系数均<0.25,具有强烈空间相关性;3)克里格插值结果显示,土壤TN、TP含量随海拔的升高而升高,土壤TK含量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不同土层土壤TN、TP、TK含量的空间变异性特征,与海拔、土壤母质及云杉林枯落物等结构性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TN 土壤TP 土壤TK 空间变异 祁连山 青海云杉林
下载PDF
陕西省关中地区耕地土壤属性变化趋势研究
12
作者 林小丁 窦春宇 +5 位作者 张彩云 刘力 张丽娜 杨敏 杨学云 张树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53-1862,共10页
【目的】土壤肥力显著影响作物产量,了解区域耕地土壤肥力历史变化趋势有助于指导农户施肥,以提升耕地肥力,促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方法】利用陕西省关中地区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40年(1980—2020年)发表的文献、土壤志等相关数据,采... 【目的】土壤肥力显著影响作物产量,了解区域耕地土壤肥力历史变化趋势有助于指导农户施肥,以提升耕地肥力,促进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方法】利用陕西省关中地区第二次土壤普查以来40年(1980—2020年)发表的文献、土壤志等相关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pH以及容重的变化趋势。【结果】1980—2020年,以10年为1个阶段,土壤有机质含量在4个阶段的中值依次为11.0、11.1、13.6和18.5 g/kg,整体呈显著上升趋势。土壤全氮含量在最后10年的中值为0.95 g/kg,与前3个10年相比显著提高。土壤碱解氮含量在最后10年的中值(58 mg/kg)与第一个10年(53 mg/kg)相比有提高。土壤全磷含量4个10年中值依次为0.70、0.76、0.82和1.03 g/kg,整体呈显著增加趋势。土壤有效磷含量在最后10年的中值为21.9 mg/kg,与前3个10年相比显著提高,且最后10年中80%含量数据均超过农学阈值(14 mg/kg)。土壤全钾含量4个10年中值依次为19.3、19.9、18.6和19.6 g/kg,整体变化不明显。土壤速效钾含量在2011—2020年的中值为212 mg/kg,与前3个10年含量(163、149、158 mg/kg)相比显著提高。土壤pH在最后10年的中值(7.76)与前3个10年(8.10、7.90、8.00)相比显著下降。而土壤容重4个10年中值依次为1.32、1.31、1.32和1.30 g/cm3,整体变化不明显。【结论】陕西省关中地区耕地土壤40年来化学肥力中仅全钾含量变化不明显,近10~20年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比前20年显著增加,pH显著下降;土壤容重变化不明显。今后关中地区养分管理和耕作制度需要进一步调整,以提升养分利用效率及土壤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土壤全氮 土壤碱解氮 土壤有效磷 土壤速效钾 土壤pH 土壤容重
下载PDF
土壤中总铬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杜永 王双双 《分析仪器》 CAS 2023年第2期10-15,共6页
总铬是我国土壤环境监测的重要指标。本文重点归纳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在土壤中总铬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内容主要包括:分光光度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X射... 总铬是我国土壤环境监测的重要指标。本文重点归纳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在土壤中总铬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内容主要包括:分光光度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分析技术,同时阐述了土壤总铬测定方法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总铬 测定方法 研究进展
下载PDF
Major Soil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Major Tea-Growing Areas in India 被引量:2
14
作者 Tanmoy KARAK Ranjit Kumar PAUL +4 位作者 Romesh Kumar BORUAH Indira SONAR Biswajyoti BORDOLOI Amrit Kumar DUTTA Borsha BORKOTOKY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2期316-328,共13页
Major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ea-growing soils are of paramount importance for better management in a sustainable fashion.Therefore,this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understand the major soil chemical properties of major ... Major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ea-growing soils are of paramount importance for better management in a sustainable fashion.Therefore,this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understand the major soil chemical properties of major tea(Camellia sinensis L.)-growing areas,Dibrugarh and Tinsukia districts,in the state of Assam,India.A total of 991 surface 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15 large tea estates(TEs) for analysis of their major chemical properties.Soil pH ranged from 3.61 to 6.81.Total organic carbon and total nitrogen ranged from 2.4 to 47.3 and 0.24 to 3.60 g kg^(-1),respectively.All soils were sufficiently rich in plant-available potassium(as K_2O),which ranged from 127.71 to 252.33 mg kg^(-1),exceeding the amount prescribed for optimum tea yield of > 100 mg kg^(-1).Plant-available sulfur among soil samples widely varied from 4 to 129 mg kg^(-1).Results of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analysis for homogenous grouping of the 15 TEs based on soil chemical properties showed that the 15 TEs could be classified into three distinct groups which consisted of6,8 and 1 TEs,respectively.Based on the Kolmogorov-Smirnov(K-S) test,the best fitted theoretical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s were found out for different soil chemical properties.It could be concluded that a balanced fertilizer application would be needed as a part of tea improvement program using soil chemical t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化学性质 茶叶 印度 产区 柯尔莫哥洛夫 土壤样品 土壤PH值 TES
原文传递
质量法在土壤水溶性盐总量测定中的应用
15
作者 罗冰 陈丹丹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23年第6期176-178,共3页
通过试验的方式分析了土壤水溶性盐总量测定中的质量法应用改进。经分析发现,将离心法用作浸提方式,取代传统抽滤法,并做好离心参数的设置,不仅可获得精准的测定结果,也可以实现测定流程的简化与测定成本的节约。希望通过本次分析,可为... 通过试验的方式分析了土壤水溶性盐总量测定中的质量法应用改进。经分析发现,将离心法用作浸提方式,取代传统抽滤法,并做好离心参数的设置,不仅可获得精准的测定结果,也可以实现测定流程的简化与测定成本的节约。希望通过本次分析,可为质量法在土壤水溶性盐总量测定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盐分 盐总量测定 质量法
下载PDF
石墨消解-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用于土壤全氮快速测定
16
作者 梁炬荣 陆金丹 杨伟明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4期158-160,163,共4页
建立了一种基于石墨消解‐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快速测定土壤样品中全氮的方法。对样品取样量、石墨消解时间控制、重铬酸钾-硫酸消解溶液用量等实验影响要素进行了研究,得出最优实验参数是土壤取样量在0.0500~0.1000 g、消解时间在8~10 ... 建立了一种基于石墨消解‐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快速测定土壤样品中全氮的方法。对样品取样量、石墨消解时间控制、重铬酸钾-硫酸消解溶液用量等实验影响要素进行了研究,得出最优实验参数是土壤取样量在0.0500~0.1000 g、消解时间在8~10 min以及7~10 mL的重铬酸钾-硫酸消解溶液。在此实验参数下,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8%~6.6%,检出限为50 mg/kg,加标回收率为89.3%~98.1%。本方法通过测量3个国家土壤标准物质,并与凯氏法测定土壤全氮进行对照,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间无显著性差异。该方法采用石墨消解前处理后,消解液直接上机检测,简便快捷,定量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大批量土壤中全氮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消解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 土壤 全氮 快速测定
下载PDF
采用催化热解-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的总汞研究
17
作者 李娜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23年第4期26-29,共4页
工业的快速发展对土壤结构等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导致生态环境污染日渐严重,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根据研究调查显示,汞会以各种形态存在于自然界内,而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需要... 工业的快速发展对土壤结构等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导致生态环境污染日渐严重,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根据研究调查显示,汞会以各种形态存在于自然界内,而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测定土壤以及沉积物中汞含量,进而针对实际情况制定解决方法。可以采用催化热解-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测量,而这主要是因为其操作较为简单,步骤较少,分析消耗时间较短,且测定数据准确性更高,因此被大范围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热解-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土壤 沉积物 总汞测定
下载PDF
田间土壤钾素有效性影响因素及其评估 被引量:37
18
作者 王筝 鲁剑巍 +1 位作者 张文君 李小坤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98-904,共7页
在全球性人口和资源的双重压力下,充分利用土壤有效钾素和科学地施用钾肥,对提高作物产量和保障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意义重大。本文参考已有研究成果并结合自己最近的研究结果,综述了影响农田土壤钾素有效性及其正确评估的若干因素。... 在全球性人口和资源的双重压力下,充分利用土壤有效钾素和科学地施用钾肥,对提高作物产量和保障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意义重大。本文参考已有研究成果并结合自己最近的研究结果,综述了影响农田土壤钾素有效性及其正确评估的若干因素。在影响土壤钾素有效化的众多因素中,土壤黏土矿物类型、黏粒含量及气候水热条件是影响土壤钾素有效性评估的主要因素;耕作措施改变了自然条件下土壤钾库有效钾的数量和土壤钾素的有效转化;土壤有效钾的测定也是客观评价土壤供钾能力的重要环节,进而影响着农田钾素养分管理策略,这一因素在实践中常被忽视。文章最后还提出了今后该领域研究需要开展的主要内容和一些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效钾 自然因素 耕作方式 采样时间 测钾方法 钾素评估
下载PDF
运用四苯硼钠法准确测定土壤有效钾素变化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4
19
作者 王火焰 朱树国 +3 位作者 周健民 吴礼树 杜昌文 陈小琴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1-237,共7页
通过室内实验探讨了四苯硼钠法用来测定土壤有效K素变化的效果及其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四苯硼钠法提取的土壤K量因四苯硼钠浓度、提取时间以及提取温度而有显著的变化。选择较高的四苯硼钠浓度、较长的提取时间或较高的提取温度均会显... 通过室内实验探讨了四苯硼钠法用来测定土壤有效K素变化的效果及其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四苯硼钠法提取的土壤K量因四苯硼钠浓度、提取时间以及提取温度而有显著的变化。选择较高的四苯硼钠浓度、较长的提取时间或较高的提取温度均会显著促进四苯硼钠对土壤中非交换性K的提取。研究初步提出的一种土壤有效K素变化的测定方法,从12种土壤中提取的K量分别为各土壤常规缓效K值的2.3~7.4倍。当土壤添加100~2500mg/kg的外源K后,12种土壤中用该法测定的K素变化的回收率绝大多数在90%~110%之间,平均为101.9%±8.2%,说明改进后的四苯硼钠法将可以用来测定土壤中的有效K素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四苯硼钠 测定方法
下载PDF
连续流动分析法测定土壤中全磷、全钾的含量 被引量:21
20
作者 吴玉萍 李应金 +2 位作者 赵立红 刘亚丽 夏振远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941-1945,共5页
为了提高土壤样品中全磷和全钾含量的检测效率,研究了连续流动法在土壤全磷、全钾含量测定中的应用,对土壤样品的前处理条件和连续流动法测定土壤样品中全磷、全钾含量的回收率、精确度进行了试验,并与国标法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 为了提高土壤样品中全磷和全钾含量的检测效率,研究了连续流动法在土壤全磷、全钾含量测定中的应用,对土壤样品的前处理条件和连续流动法测定土壤样品中全磷、全钾含量的回收率、精确度进行了试验,并与国标法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硝酸-氢氟酸-高氯酸体系微波消解,连续流动法测定土壤样品中全磷、全钾含量较理想,连续流动法在土壤样品中全磷、全钾含量的检测效率及方法稳定性上具备优势.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全磷在0.06%~2.28%、全钾在0.03%~1.66%;全磷、全钾的检出限分别为0.01、0.05 g/kg,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7%、105.2%;该方法的测定结果与国标法无显著性差异.方法为土壤中全磷、全钾的检测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检测分析方法,对土壤中全磷、全钾大量样品的检测和快速指导生产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流动分析法 全磷 全钾 土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