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XYHYDROGEN COMBUSTION AND DETONATION DRIVEN SHOCK TUBE 被引量:2
1
作者 俞鸿儒 《Acta Mechanica Sinica》 SCIE EI CAS CSCD 1999年第2期97-107,共11页
The performance of combustion driver ignited by multi-spark plugs distributed along axial direction has been analysed and tested. An improved ignition method with three circumferential equidistributed ignitors at main... The performance of combustion driver ignited by multi-spark plugs distributed along axial direction has been analysed and tested. An improved ignition method with three circumferential equidistributed ignitors at main diaphragm has been presented, by which the produced incident shock waves have higher repeatability, and better steadiness in the pressure, temperature and velocity fields of flow behind the incidence shock, and thus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aerodynamic experiment. The attachment of a damping section at the end of the driver can eliminate the high reflection pressure produced by detonation wave, and the backward detonation driver can be employed to generate high enthalpy and high density test flow. The incident shock wave produced by this method is well repeated and with weak attenuation. The reflection wave caused by the contracted section at the main diaphragm will weaken the unfavorable effect of rarefaction wave behind the detonation wave,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forward detonation driver can be applied in the practice. For incident shock wave of identical strength, the initial pressure of the forward detonation driver is about 1 order of magnitude lower than that of backward deton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bustion driver detonation driver gaseous detonation shock tube shock tunnel
下载PDF
激波管模拟产生近场爆炸冲击波
2
作者 张仕忠 李进平 +2 位作者 康越 胡剑桥 陈宏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5-146,共12页
激波管可以在实验室环境下模拟爆炸产生冲击波,具有参数易于控制和测量手段准确多样等优势,在爆炸冲击效应的研究中被广泛应用。但与真实爆炸相比,尤其是近场爆炸,激波管产生的冲击波存在正压作用时间难以缩短、超压峰值难以提升的困难... 激波管可以在实验室环境下模拟爆炸产生冲击波,具有参数易于控制和测量手段准确多样等优势,在爆炸冲击效应的研究中被广泛应用。但与真实爆炸相比,尤其是近场爆炸,激波管产生的冲击波存在正压作用时间难以缩短、超压峰值难以提升的困难。通过对激波管运行理论和数值模拟分析发现:缩短正压作用时间的关键是让反射稀疏波尽快追上入射激波;提升超压峰值的关键是提高驱动气体的驱动能力。为此,设计了一种驱动段为锥形截面的激波管,使得反射稀疏波更快地追上入射激波,从而有效减小激波管设备长度并缩短正压作用时间;同时,采用正向爆轰驱动技术,利用化学能代替高压空气驱动提高驱动气体声速,在低爆轰初始压力下可以获得高的超压峰值。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入射激波马赫数(MS=2.0)相同条件下,相对于等截面驱动方式,采用锥形截面驱动方式时,激波管长度可以减少近2/3,正压作用时间可以缩短近1/2。激波管实验结果表明,锥形截面驱动激波管产生的超压曲线满足近场爆炸冲击波形要求,并获得了超压峰值为64.7~813.4 kPa、正压作用时间为1.7~4.8 ms的爆炸冲击波波形。该研究可为近场爆炸冲击波致伤及装备防护效应评价实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冲击波 激波管 爆轰驱动 近场爆炸
下载PDF
冷阴极触发管工作稳定性研究
3
作者 郑松 邱春富 +1 位作者 赵永昌 展学磊 《真空电子技术》 2024年第4期37-41,46,共6页
随着直列式爆炸箔起爆/点火技术的发展,对其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高压开关是该技术中的关键元器件,使用环境也十分苛刻,要求高压开关的电阻和电感小、导通能力高、寿命长、稳定可靠。现普遍使用的一种高压开关—冷阴极触发管自... 随着直列式爆炸箔起爆/点火技术的发展,对其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高压开关是该技术中的关键元器件,使用环境也十分苛刻,要求高压开关的电阻和电感小、导通能力高、寿命长、稳定可靠。现普遍使用的一种高压开关—冷阴极触发管自击穿电压和延迟时间的稳定性直接影响了直列式点火技术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过分析放电机理、改善电极表面状态、优化老炼方案并通过试验对比分析,对其工作稳定性进行研究,得出结论:采用电化学抛光提高电极表面状态,小电流和大电流老炼方案稳定放电特性的措施提高了冷阴极触发管自击穿电压和延迟时间的稳定性,提高了冷阴极触发管在直列式爆炸箔起爆/点火技术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列式爆炸箔起爆/点火 冷阴极触发管 电化学抛光 老炼 工作稳定性
下载PDF
约束条件下聚能装置对乳化炸药引爆距离影响的研究
4
作者 刘忠磊 王旭华 +6 位作者 王应魁 李中辉 梁龙 孙永 田成林 王涛 王旭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1-178,共8页
为研究“聚能装置+乳化炸药”在隧道光面爆破中实现周边孔空气间隔装药的可行性以及聚能装置对炸药引爆距离的改良效果,在高原某地区开展了实地试验。采用无缝钢管模拟隧道周边孔进行两节及多节“乳化炸药+聚能装置”的引爆及2#岩石乳... 为研究“聚能装置+乳化炸药”在隧道光面爆破中实现周边孔空气间隔装药的可行性以及聚能装置对炸药引爆距离的改良效果,在高原某地区开展了实地试验。采用无缝钢管模拟隧道周边孔进行两节及多节“乳化炸药+聚能装置”的引爆及2#岩石乳化炸药的殉爆试验研究,通过多组实验得出最大稳定引爆及殉爆距离。试验结果表明:在无缝钢管内,长度15 cm的聚能炸药和2#岩石乳化炸药的最大稳定引爆和殉爆距离分别为230 cm和115 cm,多节聚能炸药最大稳定引爆距离达到80 cm。由于聚能装置对爆轰波的径向约束作用,同时前端的圆锥形金属药型罩爆炸所形成的聚能射流大大增加了轴向上的冲击波能量,使得乳化炸药在无缝钢管中的引爆距离显著增加,应用于隧道周边孔可代替导爆索实现空气间隔装药,增强光面爆破效果,节约成本节省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面爆破 聚能装置 引爆距离 无缝钢管 聚能射流
下载PDF
基于弯型预爆管的煤油燃料旋转爆轰发动机起爆实验研究
5
作者 刘国秋 蔡承霖 +2 位作者 孙宇航 郑权 翁春生 《弹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4,56,共10页
为了研究采用弯型预爆管的预爆轰式连续旋转爆轰发动机点火起爆过程和旋转爆轰波的传播特性,设计了H 2/O 2弯型预爆轰管的预爆轰点火装置,进行了预爆轰点火实验,并研究了应用该预爆轰管的煤油/富氧空气旋转爆轰发动机的起爆特性。借助... 为了研究采用弯型预爆管的预爆轰式连续旋转爆轰发动机点火起爆过程和旋转爆轰波的传播特性,设计了H 2/O 2弯型预爆轰管的预爆轰点火装置,进行了预爆轰点火实验,并研究了应用该预爆轰管的煤油/富氧空气旋转爆轰发动机的起爆特性。借助高频动态压力传感器和高速摄影,分别记录了实验过程中的压力信号与流场动态变化过程,分析了旋转爆轰波的起爆过程以及传播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初始爆轰波在到达燃烧室入口后迅速膨胀解耦,形成两个沿相反方向传播的压力波,并且压力峰值迅速衰减;成功起爆后,爆轰波在燃烧室内以双波对撞模态自持传播,每一周期内双波发生对撞的位置不断变化;当煤油质量流量增加时,燃烧室内形成稳定旋转爆轰的时间间隔增加;在稳定工作范围内,提高当量比可以增加爆轰波的平均传播速度。该实验验证了将该弯型预爆管应用于煤油/富氧空气旋转爆轰发动机点火的可行性,进一步揭示了煤油/富氧空气旋转爆轰发动机的起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轰发动机 弯型预爆轰管 液态燃料 起爆
下载PDF
射流声阻抗差异对爆轰管口流场结构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6
作者 范振华 黄孝龙 +3 位作者 侯子伟 李宁 康杨 翁春生 《弹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0,共10页
为研究射流环境中声阻抗差异对爆轰管口流场结构的影响规律,建立爆轰管内外流场的轴对称模型,采用OpenFoam平台的rhoReactingCentralFoam求解器进行耦合求解。通过在管口处构建氩气、氢气和空气混合物、氦气3种自由射流区域,结合管口处... 为研究射流环境中声阻抗差异对爆轰管口流场结构的影响规律,建立爆轰管内外流场的轴对称模型,采用OpenFoam平台的rhoReactingCentralFoam求解器进行耦合求解。通过在管口处构建氩气、氢气和空气混合物、氦气3种自由射流区域,结合管口处是静止空气时的仿真结果,分析了管内外介质声阻抗差异对爆轰流场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氩气射流和静止空气会使爆轰波溢出管外时,在声阻抗间断面处形成反射激波;氦气射流会使爆轰波溢出管外时,在声阻抗间断面处形成反射稀疏波;氢气和空气混合物射流则对该过程无影响。在氩气射流和静止空气中形成的马赫盘减小到基本消失,滑移线和其后的超音速区域在马赫盘附近相遇;氢气和空气混合物射流和氦气射流中的马赫盘减小后仍保持一定大小,滑移线和其后的超音速区会在离马赫盘较远的地方相遇。自由射流与可爆混合物的声阻抗差异会使前导激波波阵面发生变形并改变其指向性。氩气射流中的前导激波阵面在靠近中心轴线处弯曲程度减小,静止空气中的前导激波大致呈现球面波的形态,氢气和空气混合物射流与氦气射流中的前导激波阵面发生凸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ENFOAM 爆轰 管口流场 射流声阻抗 流场结构
下载PDF
矩形管下气相螺旋爆轰的结构及传播方式
7
作者 贾旭飞 张道平 +1 位作者 董刚 归明月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4,共14页
为探索极限条件下矩形管道截面长宽比对于螺旋爆轰传播的影响,采用基于五阶WENO有限差分格式和两步总包反应模型的Euler方程,对三维气相螺旋爆轰波在矩形截面管道中的结构及其传播方式进行了数值研究。通过模拟不同管道截面尺寸下爆轰... 为探索极限条件下矩形管道截面长宽比对于螺旋爆轰传播的影响,采用基于五阶WENO有限差分格式和两步总包反应模型的Euler方程,对三维气相螺旋爆轰波在矩形截面管道中的结构及其传播方式进行了数值研究。通过模拟不同管道截面尺寸下爆轰波的三波线运动轨迹、流场分布及高压印记结构,揭示了截面几何尺寸对气相临界爆轰波稳定传播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螺旋爆轰能在一定范围的小管道截面尺寸内通过横、竖两条三波线及其相互作用形成的斜三波线的运动来维持传播;随着管道截面尺寸长宽比的增加,螺旋爆轰在壁面上形成的高压印记逐渐由倾斜的条带结构变成局部点状分布结构,波阵面上的斜三波线的轨迹也由方管中沿着单一方向的圆周运动逐渐发展为具有转向机制的复杂运动轨迹;当长宽比进一步增加时,三维螺旋爆轰存在向二维结构的单头爆轰结构退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爆轰 矩形管道 三波线 两步总包反应
下载PDF
基于信息技术的锅炉四管泄爆风险管理系统设计
8
作者 史泽东 《今日自动化》 2024年第7期186-188,共3页
为解决火电厂锅炉泄漏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信息技术的锅炉四管泄爆风险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可实现对锅炉泄漏风险的实时监测、预测和应急响应,为火电厂的安全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 信息技术 锅炉四管 泄爆风险
下载PDF
电子-导爆索雷管混合起爆网络在黄金洞金矿的应用
9
作者 李欢 曹艳武 《黄金》 CAS 2024年第3期20-23,共4页
针对全面推行电子雷管后企业爆破成本大幅上升的问题,提出采用电子-导爆索雷管混合起爆网络的起爆方法,利用导爆索起爆周边孔的方式替换电子雷管的使用。通过开展现场单因素试验,确定了电子-导爆索雷管混合起爆网络采用分段并联连接,周... 针对全面推行电子雷管后企业爆破成本大幅上升的问题,提出采用电子-导爆索雷管混合起爆网络的起爆方法,利用导爆索起爆周边孔的方式替换电子雷管的使用。通过开展现场单因素试验,确定了电子-导爆索雷管混合起爆网络采用分段并联连接,周边孔和非周边孔分别采用不耦合间隔或连续装药,采用电子雷管进行毫秒间隔延时起爆等方式,获得的试验效果最佳。通过成本对比分析,推行新的起爆方法后,爆破成本将节约17.37%,每年节约成本约560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爆管雷管 电子雷管 导爆索 混合起爆网络 毫秒级
下载PDF
锅炉水冷壁管爆管原因研究
10
作者 刘智航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7期69-71,共3页
一台蒸汽锅炉的水冷壁管在同一部位连续发生爆管,严重威胁生产安全。文章通过研究爆口管材的材质、力学性能、金相组织以及锅炉结构和水冷壁中的流量分配等,分析爆管原因,并提出循环回路的优化措施,以期为后续类似问题的处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冷壁管 变形 爆管 原因分析 循环回路
下载PDF
铝粉-空气混合物燃烧转爆轰(DDT)过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刘晓利 李鸿志 +2 位作者 郭建国 叶经方 管雪元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17-228,共12页
在水平粉尘爆轰管上分别对2μm、5μm和13μm三种粒径的铝粉-空气混合物进行了弱点火条件下燃烧转爆轰的实验研究。实验分别考察了粉尘浓度、颗粒尺度及扬尘方法等因素对爆轰特性(如爆轰速度、最大压力等)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水平粉尘爆轰管上分别对2μm、5μm和13μm三种粒径的铝粉-空气混合物进行了弱点火条件下燃烧转爆轰的实验研究。实验分别考察了粉尘浓度、颗粒尺度及扬尘方法等因素对爆轰特性(如爆轰速度、最大压力等)的影响。结果表明,2μm球形铝粉最大爆轰压力达7.8MPa、稳态爆速达1.95km/s;5μm铝粉亦有爆轰特征,但状态较弱;13μm的铝粉达不到爆轰。混合物的浓度对爆轰参数有影响,并存在最优浓度,在此浓度下,爆轰参数取得最大值,而且最优浓度的值随粉尘颗粒直径增加而增大。扬尘方法对爆轰特性有影响,预混粉尘与激波卷扬粉尘对比实验表明,其压力与速度的典型差别分别高达300%与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爆炸 铝粉 燃烧 爆轰理论
下载PDF
金属圆管内爆轰波相互作用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张世文 华劲松 +4 位作者 刘仓理 韩长生 王德生 孙学林 张振涛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9-225,共7页
采用动力学有限元程序,针对大变形带来的网格扭曲造成计算的锁死现象进行了ALE技术处理,结合高速摄影和X光照相实验结果,对金属圆管内爆轰波的相互作用效应进行数值模拟,给出了爆轰波对碰作用下金属圆管运动计算结果,复现了金属圆管对... 采用动力学有限元程序,针对大变形带来的网格扭曲造成计算的锁死现象进行了ALE技术处理,结合高速摄影和X光照相实验结果,对金属圆管内爆轰波的相互作用效应进行数值模拟,给出了爆轰波对碰作用下金属圆管运动计算结果,复现了金属圆管对碰区鼓包现象,计算结果与实验吻合较好。可以预见,基于该方法能够初步分析影响金属圆管运动规律的诸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爆轰波 ALE算法 金属圆管
下载PDF
Z型管道中气体火焰传播规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杨志 周凯元 +1 位作者 谢立军 刘庚冉 《火灾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11-115,共5页
本文实验研究了丙烷/氧气/空气的当量比气体燃烧火焰通过两个90°弯管形成的“z”型管道的传播规律,通过改变第一个弯管前加速段的长度和改变气体浓度,实验研究了稳定爆轰波,非稳定爆轰波以及爆燃火焰通过“z”型管道的传播规律... 本文实验研究了丙烷/氧气/空气的当量比气体燃烧火焰通过两个90°弯管形成的“z”型管道的传播规律,通过改变第一个弯管前加速段的长度和改变气体浓度,实验研究了稳定爆轰波,非稳定爆轰波以及爆燃火焰通过“z”型管道的传播规律。利用光电传感器记录弯管前后的火焰传播速度,运用燃烧理论和爆轰波的理论对实验结果做了分析。结果表明:稳定爆轰波通过“z”型管道时传播速度有明显的下降;但“z”型管道对非稳定爆轰波的传播作用受到非稳定爆轰波自身速度的影响;爆燃火焰通过“z”型管道时火焰传播速度的变化呈现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燃气体火焰 爆轰 非稳定爆轰 爆燃 “z”型管道
下载PDF
高药粉粘附性导爆管的设计及性能测试 被引量:10
14
作者 钱华 刘大斌 +5 位作者 甘德淮 韦锦初 邓昭明 侯建华 朱长江 鲍国钢 《爆破器材》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7-40,共4页
针对导爆药的塑料粘附性差而导致导爆管破孔率高及导爆管雷管易拒爆的现状,采用共混改性和分子定向迁移理论,通过配方优化,开发出一系列高药粉粘附性的导爆管专用塑料。根据导爆管传爆过程中对药粉粘附性的要求,确定了导爆药脱落率为16... 针对导爆药的塑料粘附性差而导致导爆管破孔率高及导爆管雷管易拒爆的现状,采用共混改性和分子定向迁移理论,通过配方优化,开发出一系列高药粉粘附性的导爆管专用塑料。根据导爆管传爆过程中对药粉粘附性的要求,确定了导爆药脱落率为16.0%的导爆管最佳专用塑料配方。试验表明:与常用牌号N210和1I2A制备的导爆管相比,高药粉粘附性导爆管震动后每15 m的破孔数由N210、1I2A制备时的4个、2个下降到0;50℃下每15m的破孔数由N210、1I2A制备时的4个、2个下降到0;雷管拒爆现象由N210、1I2A制备时的10%、6%下降到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爆管 传爆可靠性 破孔 拒爆 塑料
下载PDF
扰流片对汽油/空气脉冲爆震发动机爆震波压力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郑殿峰 王家骅 +1 位作者 张会强 林文漪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49-552,共4页
在汽油 空气吸气式脉冲爆震发动机(PDE)协调工作的基础上,利用动态压力传感器测量了爆震波峰值压力。研究了圆环型扰流片的堵塞比、片数和间距对爆震波峰值压力的影响,以及上游扰流片间和下游扰流片间压力波峰值压力的变化。研究表明:... 在汽油 空气吸气式脉冲爆震发动机(PDE)协调工作的基础上,利用动态压力传感器测量了爆震波峰值压力。研究了圆环型扰流片的堵塞比、片数和间距对爆震波峰值压力的影响,以及上游扰流片间和下游扰流片间压力波峰值压力的变化。研究表明:一定结构的PDE,扰流片存在合理的堵塞比和间距以及最少片数。试验得到最佳堵塞比为44 5%左右,最佳片间距为爆震管内径的2倍左右,最少片数为6片。这些结果对PDE和扰流器的优化设计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爆震发动机 扰流器 爆震波 试验
下载PDF
爆轰驱动激波管缝合激波马赫数计算 被引量:17
16
作者 李进平 冯珩 +1 位作者 姜宗林 俞鸿儒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1-296,共6页
采用数值求解的方法得出了氢氧爆轰驱动激波管的缝合状态参数。以空气为试验气体时,缝合激波马赫数随着H2摩尔浓度的增加而增加,H2摩尔浓度达到90%左右时达到最大。当缝合马赫数较高时,需要考虑高温真实气体效应的影响,缝合激波马赫数... 采用数值求解的方法得出了氢氧爆轰驱动激波管的缝合状态参数。以空气为试验气体时,缝合激波马赫数随着H2摩尔浓度的增加而增加,H2摩尔浓度达到90%左右时达到最大。当缝合马赫数较高时,需要考虑高温真实气体效应的影响,缝合激波马赫数较理想气体的高。以氢空气混合气为试验气体时,缝合激波马赫数较以空气为试验气体的小。通过调整驱动气体与被驱动气体的初始参数,可以得到即能恰好消除Taylor波又能缝合的运行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爆轰 激波管 缝合状态
下载PDF
无起爆药雷管内管装药密度对燃烧转爆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苏俊 刘玉存 +1 位作者 王建华 于国强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2-87,共6页
起爆药雷管生产中产生大量有毒废水,且其运输、贮存存在安全隐患。为克服这些困难,笔者自行制备无起爆药雷管。采用圆筒式金属内管中装填超细PETN(季戊四醇四硝酸酯),作为起爆元件,代替起爆药部分,研究装药密度对内管燃烧转爆轰(DDT)的... 起爆药雷管生产中产生大量有毒废水,且其运输、贮存存在安全隐患。为克服这些困难,笔者自行制备无起爆药雷管。采用圆筒式金属内管中装填超细PETN(季戊四醇四硝酸酯),作为起爆元件,代替起爆药部分,研究装药密度对内管燃烧转爆轰(DDT)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内管壁厚1~2 mm,内径Φ4.0 mm,长25 mm,装压密度为0.8~1.14 g/cm3的范围内,内管能可靠实现燃烧转爆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起爆药雷管 内管 装药密度 燃烧转爆轰(DDT)
下载PDF
螺旋式脉冲爆震发动机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玮 邱华 +2 位作者 范玮 熊姹 严传俊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16,22,共6页
目前以碳氢燃料与空气可爆混合物的直管爆震室存在较长的爆燃向爆震转变(Deflagration to Detonation Transition,简称'DDT')距离,从而导致发动机整机长度过长等问题。为解决此问题,采用8种螺旋构型的爆震管替代现有国内外普遍... 目前以碳氢燃料与空气可爆混合物的直管爆震室存在较长的爆燃向爆震转变(Deflagration to Detonation Transition,简称'DDT')距离,从而导致发动机整机长度过长等问题。为解决此问题,采用8种螺旋构型的爆震管替代现有国内外普遍研究的直管构型的爆震管进行了一系列实验。首先对不同螺旋结构的爆震管进行冷态流阻特性实验,得出了螺旋结构参数和流阻的关系;再结合冷态实验结果,选取4种螺旋结构进行了热态爆震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有螺旋结构均可获得充分发展的爆震波;螺旋爆震管缓燃向爆震转变时间随螺旋中轴线曲率半径增加而减小;相对于长2.0m的直管爆震管,螺旋爆震管DDT时间缩短了0.415~0.589ms,DDT距离沿螺旋线方向缩短了0.35m,爆震管轴向长度缩短了0.78~1.28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爆震 螺旋爆震管 DDT 实验
下载PDF
铝粉——空气混合物的爆轰管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晓利 李鸿志 +1 位作者 叶经方 管雪元 《弹道学报》 EI CSCD 1993年第2期76-82,共7页
为新建成的内径158mm、长23m水平粉尘爆轰管开发了一种新的扬尘技术,并进行了弱点火条件下微细铝粉——空气混合物爆轰波的一系列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平均粒径为2μm的球形铝粉——空气混合物最大爆轰压力约4.3MPa,爆轰速度达到1.64km/s... 为新建成的内径158mm、长23m水平粉尘爆轰管开发了一种新的扬尘技术,并进行了弱点火条件下微细铝粉——空气混合物爆轰波的一系列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平均粒径为2μm的球形铝粉——空气混合物最大爆轰压力约4.3MPa,爆轰速度达到1.64km/s;预混粉尘与激波卷扬粉尘对比实验表明,扬尘方法对爆轰参数有明显影响,其压力与速度差分别高达300%与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尘技术 燃烧 铝粉 爆轰管
下载PDF
示踪剂的添加对导爆管传爆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段红珍 钱华 +3 位作者 万方 潘峰 杨祖一 刘大斌 《爆破器材》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7,共3页
为了对导爆管进行溯源,在导爆管中添加一定量的惰性示踪剂,同时对添加不同示踪剂及同种示踪剂不同量的聚乙烯导爆管进行爆速、起爆感度以及传爆性能的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温度为25℃时,示踪剂A与母体导爆药(RDX与Al粉)的比例在0.1/99.9... 为了对导爆管进行溯源,在导爆管中添加一定量的惰性示踪剂,同时对添加不同示踪剂及同种示踪剂不同量的聚乙烯导爆管进行爆速、起爆感度以及传爆性能的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温度为25℃时,示踪剂A与母体导爆药(RDX与Al粉)的比例在0.1/99.9~10/90范围内,爆速的变化范围为1745~1854 m/s,同时添加相同比例的示踪剂A、B、C混合物为总装药量的0.6%与1.5%,爆速分别为1852 m/s与1827 m/s,都符合工业导爆管爆速的要求;另外,添加示踪剂的导爆管均被可靠起爆,未见其感度降低和传爆不可靠。说明示踪剂的添加既满足了导爆管的溯源功能,又不影响导爆管的起爆与传爆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导爆管 示踪剂 爆速 传爆性能 起爆感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