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velopment of the Sumdo Suture in the Lhasa Block, Tibet, China
1
作者 CHEN Songyong YANG Jingsui +2 位作者 ZHANG Cong XU Xiangzhen LI Zhaol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S1期7-,共1页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is a composite continental fragment formed by collision of multiple terranes and island arcs.The Lhasa terrane,which is located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plateau,is bounded by the Yarlung–...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is a composite continental fragment formed by collision of multiple terranes and island arcs.The Lhasa terrane,which is located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plateau,is bounded by the Yarlung–Zangbo suture to the south and Bangong-Nujiang suture to the north.An E–W–trending belt of(ultra)-high pressure eclogite was discovered in the Sumdo region of the Lhasa terrane.Careful field studies combined with petrological,geochemical and isotopic analyses show that the Sumdo eclogites mark a Carboniferous–Permian suture zone,at least 100 km long,containing ophiolite fragments,eclogites and Indosinian post–orogenic granitoids.This suture divides the Lhasa block into a northern and southern segment.Sumdo eclogite occurs about 200 km east of Lhasa city,and extends over 100km in an E–W direction.Sumdo eclogites were accompanied by garnet amphibolite and plagioclaseamphiboliteformedbyretrograde metamorphism of the eclogites.The eclogites were derived from oceanic basalts.LA–ICPMS U–Pb dating of zircon from the Sumdo eclogites indicates a Permian metamorphic age(260–270 Ma)and a Carboniferous protolith age of 303±4.8 MaThe ophiolite fragments in the Sumdo suture zone are composed of the ultramafic rocks,MORB–type basalt,OIB–type basalt and island arc basaltic andesite,some of which are intruded by post-collisional granites.The ultramafic body,a typical tectonic block in the suture zone,is completely serpentinized.Its geochemical features suggest that it is composed of harzburgite,typical of depleted mantle peridotite.The MORB and OIB–type basalts crop out in the Chasagang Formation,and the basaltic andesite crops out in the Leilongku Formation,both of which make up the Sumdo Group.Zircons from the OIB–type basalt with typical magmatic characteristics yield an average U–Pb age of306(95%)Ma,suggesting formation in a Paleo–Tethyan basin in the Carboniferous.U–Pb dating of zircon from the basaltic andesites yielded a concordant age of 265±3.1Ma,similar to the metamorphic age(266–270 Ma)of the eclogites,suggesting formation during subduction of the oceanic crust.Indosinian granodiorite with an age of194±4.3 Ma crops out north of the Sumdo suture.These granodiorites are similar to the late Indochina granites in the Lhasa block,and most likely formed during continent-arc collision or during closure of the Paleo-Tethyan Ocean.A four–stage model for the evolution of the Sumdo Paleo–Tethyan suture is proposed:1)From the Ordovician to the Devonian Gondwanaland was part of an epicontinental sea;2)In the Carboniferous,continental rifting produced a local basin,which then evolved into a Paleo-Tethyan ocean basin,dividing the Lhasa block into two segments;3)From the Permian to the early Triassic,Paleo-Tethyan oceanic crust was subducted northward and;4)In the middle Triassic and early Jurassic,the two fragments collided to form the modern Lhasa blo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ET OIB development of the Sumdo Suture in the Lhasa block China
下载PDF
Contract for Development of Zhaodong Block Signed in Beijing
2
《China Oil & Gas》 CAS 2001年第3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Contract for development of Zhaodong block Signed in Beijing
下载PDF
Block I of Shengtuo Oilfield Broughtunder Development
3
《China Oil & Gas》 CAS 1997年第2期121-121,共1页
关键词 block I of Shengtuo Oilfield Broughtunder development In
下载PDF
Cartilage and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using adipose stromal/stem cells spheroids as building blocks 被引量:1
4
作者 Gabriela S Kronemberger Renata Akemi Morais Matsui +2 位作者 Guilherme de Almeida Santos de Castro e Miranda JoséMauro Granjeiro Leandra Santos Baptista 《World Journal of Stem Cells》 SCIE 2020年第2期110-122,共13页
Scaffold-free techniques in the developmental tissue engineering area are designed to mimic in vivo embryonic processes with the aim of biofabricating,in vitro,tissues with more authentic properties.Cell clusters call... Scaffold-free techniques in the developmental tissue engineering area are designed to mimic in vivo embryonic processes with the aim of biofabricating,in vitro,tissues with more authentic properties.Cell clusters called spheroids are the basis for scaffold-free tissue engineering.In this review,we explore the use of spheroids from adult mesenchymal stem/stromal cells as a model in the developmental engineering area in order to mimic the developmental stages of cartilage and bone tissues.Spheroids from adult mesenchymal stromal/stem cells lineages recapitulate crucial events in bone and cartilage formation during embryogenesis,and are capable of spontaneously fusing to other spheroids,making them ideal building blocks for bone and cartilage tissue engineering.Here,we discuss data from ours and other labs on the use of adipose stromal/stem cell spheroids in chondrogenesis and osteogenesis in vitro.Overall,recent studies support the notion that spheroids are ideal"building blocks"for tissue engineering by“bottom-up”approaches,which are based on tissue assembly by advanced techniques such as three-dimensional bioprinting.Further studies on the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that orchestrate spheroid fusion are now crucial to support continued development of bottom-up tissue engineering approaches such as three-dimensional bioprin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ipose stromal/stem cells SPHEROIDS BUILDING-blockS BOTTOM-UP developmental tissue engineering Cartilage and bone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髋关节囊周神经阻滞在小儿髋关节手术中的应用
5
作者 王亚琴 陈培章 +3 位作者 张凯 石翊飒 罗炜 黄生辉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3-228,共6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髋关节囊周神经(pericapsular nerve group,PENG)阻滞与骶管阻滞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手术患儿中的镇痛效果,初步探讨超声引导下PENG阻滞用于小儿髋关节手术的有效性及安全...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髋关节囊周神经(pericapsular nerve group,PENG)阻滞与骶管阻滞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手术患儿中的镇痛效果,初步探讨超声引导下PENG阻滞用于小儿髋关节手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择期行全身麻醉下单侧DDH开放复位手术的患儿40例,年龄1~5岁,体重10~21 kg,ASA分级Ⅰ~Ⅱ级,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骶管阻滞组(C组)和髋关节囊周神经阻滞组(P组),每组各20例。患儿均于全身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行超声引导下区域阻滞,2组均采用0.2%罗哌卡因1 mL/kg。记录术中舒芬太尼和七氟醚的总用量,术后1 h、2 h、4 h、8 h、12 h、18 h、24 h、36 h、48 h的疼痛行为评分(face legs activity cry consolability,FLACC),术后48 h内首次补救镇痛时间和补救镇痛总量(布洛芬混悬液),术后住院时间、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家长满意度评分。结果与C组比较,P组术后首次补救镇痛时间明显延长[4(4,8)h比12(8,40.5)h],补救镇痛布洛芬总量明显减少[(227.0±142.2)mg比(142.0±114.4)mg],家长满意度评分更高[(3.0±0.7)分比(3.4±0.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舒芬太尼消耗量[(9.1±3.4)μg比(8.8±2.6)μg]、七氟醚消耗量[(29.0±4.8)mL比(28.8±5.6)mL]、术后住院时间[(7.2±1.2)d比(6.9±0.9)d]、术后各时点FLACC评分及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骶管阻滞相比,超声引导下PENG阻滞可明显延长DDH患儿术后48 h内的首次补救镇痛时间,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用量,家长满意度更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探索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髋关节囊周神经阻滞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外科手术 儿童
下载PDF
维氏气单胞菌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阻滞
6
作者 熊广泽 张怡晴 +2 位作者 刘子琦 张铭琪 张焱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0-639,共10页
维氏气单胞菌是一种能感染人-兽-水生动物的革兰氏阴性病原菌。本试验分析了不同密度(2.2×10^(8)、1.1×10^(8)cfu/mL和5.5×10^(7)cfu/mL)的维氏气单胞菌对斑马鱼胚胎在受精后3 h到56 h胚胎形态学发育的影响及原因。通过... 维氏气单胞菌是一种能感染人-兽-水生动物的革兰氏阴性病原菌。本试验分析了不同密度(2.2×10^(8)、1.1×10^(8)cfu/mL和5.5×10^(7)cfu/mL)的维氏气单胞菌对斑马鱼胚胎在受精后3 h到56 h胚胎形态学发育的影响及原因。通过形态学观察及数据统计、转录组分析和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维氏气单胞菌浸染斑马鱼胚胎后,不仅导致其死亡率增高,而且存活胚胎的发育显著延迟。维氏气单胞菌的密度越高,胚胎发育延迟的程度就越高,在密度为2.2×10^(8)cfu/mL的维氏气单胞菌感染下,斑马鱼胚胎发育时期阻滞在受精后8~14 h。转录组结果显示,维氏气单胞菌影响了斑马鱼胚胎与发育过程相关的基因表达,受影响的大部分基因的功能集中在中胚层的发育,尤其是胚胎的背腹侧分化中。本试验结果表明,维氏气单胞菌对斑马鱼发育具有一定的阻滞作用,原因可能是维氏气单胞菌改变了中胚层发育背腹侧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或其上游调控因子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氏气单胞菌 斑马鱼 发育阻滞 胚胎
下载PDF
哺乳动物早期胚胎体外发育阻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7
作者 王敏康 刘冀珑 +1 位作者 陈永福 陈大元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91-395,共5页
哺乳动物胚胎在体外培养中普遍存在早期发育阻滞的现象。对此 ,人们用形态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显微操作等手段开展了磷酸、葡萄糖、次黄嘌呤和细胞质因素对早期胚胎发育阻滞的影响的研究。本文综合分析了共培养系统的优缺点。说... 哺乳动物胚胎在体外培养中普遍存在早期发育阻滞的现象。对此 ,人们用形态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显微操作等手段开展了磷酸、葡萄糖、次黄嘌呤和细胞质因素对早期胚胎发育阻滞的影响的研究。本文综合分析了共培养系统的优缺点。说明了采用完全成分已知的培养液对进行有关研究的必要性。列出了有效运用于克服小鼠、大鼠、仓鼠、兔、猪、羊、牛、猴等动物早期胚胎阻滞的成分已知的培养液的名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细胞阻滞 葡萄糖 磷酸 阻滞机理 共培养 简单培养液 哺乳动物 早期胚胎发育
下载PDF
推进早期胚胎发育正常调控过渡的输卵管细胞因子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逸平 沈虹 +1 位作者 顾正 左嘉客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7年第1期85-92,共8页
本研究对兔输卵管上皮细胞(ROEC)分泌蛋白(ROPs)的特征及功能作了初步研究和分析。RORs分子量介于135—44kD,可分为3组,其中第2、3组为酸性糖蛋白。经糖苷酶消化,第3组ROPs显著地降解为分子量接近3... 本研究对兔输卵管上皮细胞(ROEC)分泌蛋白(ROPs)的特征及功能作了初步研究和分析。RORs分子量介于135—44kD,可分为3组,其中第2、3组为酸性糖蛋白。经糖苷酶消化,第3组ROPs显著地降解为分子量接近30kD的蛋白。利用制备的抗总ROPs多抗(Arop-T)以及针对不同分子量ROP的抗血清(Arop-Ⅰ、Arop-Ⅱ和Arop-Ⅲ),分别进行功能分析发现,Arop-T和Arop-Ⅰ能使受精卵发育完全阻断;Arop-Ⅱ阻断受精卵发育的百分率为75%;Arop-Ⅲ无特异性地阻断受精卵发育的作用。结合我们已报道的研究结果,推测ROP-68和ROP-55就是具备启动早期胚胎合子型基因开放、实现正常发育调控过渡功能的输卵管细胞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细胞因子 胚胎 发育
下载PDF
克服早胚发育阻断的兔输卵管因子“DPF-1”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沈虹 刘传聚 +3 位作者 顾正 吕吉宁 成国祥 左嘉客 《实验生物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403-412,共10页
兔64 kDa输卵管蛋白(DPF-1)具克服小鼠早胚发育阻断的作用。进一步分析的结果表明DPF-1的等电点介于7.2-8.1;其合成与分泌对雌激素或孕激素无明显依赖性,能穿越透明带,紧密附着在早胚细胞膜周围。借助于Western blotting分析法,发现DPF-... 兔64 kDa输卵管蛋白(DPF-1)具克服小鼠早胚发育阻断的作用。进一步分析的结果表明DPF-1的等电点介于7.2-8.1;其合成与分泌对雌激素或孕激素无明显依赖性,能穿越透明带,紧密附着在早胚细胞膜周围。借助于Western blotting分析法,发现DPF-1的分布具组织专一性,仅存在于输卵管,而新西兰白兔子宫、卵巢、肝脏、心脏、肺、脾脏、骨骼肌、小肠和脑等组织中皆未发现;在所检测的小鼠和金黄田鼠输卵管中,也显示出DPF-1相关分子,小鼠的为71 kDa和32 kDa输卵管蛋白,金黄田鼠的为68 kDa和49 kDa输卵管蛋白。值得注意的是,以DPF-1主动免疫的雌性小鼠,经交配,输卵管中的44.8%早胚发育遭阻断,提示DPF-1在克服早胚发育阻断并实现由母型向合子型基因调控过渡的过程中可能起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因子 DPF-1 胚发育
下载PDF
克服小鼠早期胚胎体外培养发育阻滞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山灵 王勇胜 +2 位作者 高立功 丛银峰 张涌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7,共4页
为探讨不同培养基及共培养对克服小鼠早期胚胎体外发育阻滞的影响,用不同成分组成的5种常用培养液对小鼠早期胚胎进行体外培养,后以KSOM作为基础培养基,KSOMFBS为对照,分别与小鼠输卵管上皮细胞(MOEC)和卵丘细胞(CC)进行共培养... 为探讨不同培养基及共培养对克服小鼠早期胚胎体外发育阻滞的影响,用不同成分组成的5种常用培养液对小鼠早期胚胎进行体外培养,后以KSOM作为基础培养基,KSOMFBS为对照,分别与小鼠输卵管上皮细胞(MOEC)和卵丘细胞(CC)进行共培养,观察从2细胞发育到4细胞的胚胎数和囊胚数的变化。结果发现5种培养液中从2-细胞发育到4-细胞的胚胎率为30.5%~43.5%,差异不显著。KSOM组囊胚率为40.9%,显著高于其他各组(27.9%~30.0%)。共培养后,各组中克服发育阻滞的胚胎数和囊胚数均有显著提高,其中添加胎牛血清组4细胞胚胎数和囊胚数显著高于不添加组,输卵管上皮细胞组显著高于卵丘细胞组。结果显示共培养对克服小鼠2-细胞发育阻滞作用明显,添加胎牛血清效果明显好于不添加,输卵管上皮细胞共培养效果好于卵丘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早期胚胎 体外培养 发育阻滞
下载PDF
兔输卵管因子DPF-1的cDNA克隆及鉴定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传聚 沈虹 +3 位作者 顾正 吕吉宁 成国祥 左嘉客 《实验生物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395-401,共7页
以兔输卵管上皮细胞的polyA^+RNA为模板反转录合成cDNA,并构建了重组cDNA文库。库容量为2×10~6pfu/ml,重组体与非重组体比例为1000:1。以制备的豚鼠抗兔DPF-1(64 kDa)多克隆抗体克隆筛选到4个免疫阳性重组体(DPF-1.1、DPF-1.2、DPF... 以兔输卵管上皮细胞的polyA^+RNA为模板反转录合成cDNA,并构建了重组cDNA文库。库容量为2×10~6pfu/ml,重组体与非重组体比例为1000:1。以制备的豚鼠抗兔DPF-1(64 kDa)多克隆抗体克隆筛选到4个免疫阳性重组体(DPF-1.1、DPF-1.2、DPF-1.3和DPF-1.4),并被纯化。表位选择结果显示:DPF-1.1、DPF-1.2和DPF-1.3选择吸附的抗体可识别DPF-1和分子量为44 kDa的蛋白质。DPF-1.1、DPF-1.2和DPF-1.3经EcoRⅠ-NotⅠ双酶切后,得到的插入片段的长度分别为0.8 kb,1.2 kb,1.2 kb;纯化后亚克隆进p^(Bluescript)KS质粒,构建成重组质粒p^(DPF-1.1)、p^(DPF-1.2)和p^(DPF-1.3)。杂交结果表明,这些重组质粒可交叉杂交,说明它们拥有共同的核酸序列。点和Northern印迹分析结果显示,编码DPF-1的基因仅在输卵管组织中表达,具明显的组织专一性,且polyA+RNA的长度约为2.1 kb。本研究为揭示DPF-1的分子结构、功能及表达调控的机制奠定了基础。同时亦可望最终证实DPF-1的确切生物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因子 DPF-1 CDNA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时加用右美托咪定对小儿发育性髋脱位矫形术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朱丰 赵聪聪 +4 位作者 覃倩 种皓 郑少强 周雁 王庚 《医学综述》 2019年第23期4613-4620,共8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骶管阻滞时加用右美托咪定对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矫形术术中、术后镇痛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就诊并行择期小儿DDH矫形术的4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骶管阻滞时加用右美托咪定对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矫形术术中、术后镇痛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就诊并行择期小儿DDH矫形术的4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患儿均行静脉吸入复合全麻,均在联合超声引导下行骶管阻滞,其中试验组使用0.20%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剂量1μg/kg)混合液,混合液使用量为1 mL/kg;对照组单纯使用0.20%罗哌卡因,容量为1 mL/kg。在骶管注药前和注药后5、10、20、30、60、120、180 min分别记录两组患儿心率和平均动脉压(MAP),并记录两组患儿术中丙泊酚和芬太尼用量。测定术后2、4、6、12、24、36和48 h的改良面部表情评分(FLACC)以及术后首次觅求系统性镇痛药物的时间;采用Ramsay评分法评估术后拔管即刻、回病房即刻及回病房2 h后的镇静程度;记录围手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患儿家属对术后镇痛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儿注药后10、20、30、60 min的心率较对照组低,两组患儿注药后心率及MAP较注药前显著变化,且各时间点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术中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患儿术中芬太尼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对术后首次觅求系统性镇痛药物(乙酰氨基酚)的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18(16,20)h比16(12,18)h](P<0.05)。试验组患儿术后12、24 h的FLACC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术后12、24、36、48 h的FLACC评分均高于术后2、4、6 h(P<0.05)。所有患儿术后均未采用肌内注射盐酸哌替啶方式镇痛。试验组患儿心动过缓发生率高于对照组[30.4%(7/23)比4.3%(1/23)](P<0.05)。试验组患儿拔管后即刻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儿均未出现过度镇静。两组患儿家属对于术后镇痛的满意度均较高。结论1μg/kg右美托咪定联合0.20%罗哌卡因用于小儿DDH矫形术骶管阻滞的术中及术后镇痛效果较满意,与单独使用罗哌卡因相比,患儿术后首次觅求镇痛药物的时间延后,并可改善术后12 h和24 h时镇痛评分,无明显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骶管阻滞 右美托咪定 镇痛作用
下载PDF
小儿发育性髋脱位矫正术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麻醉效果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小宇 《武警医学》 CAS 2019年第8期672-675,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发育性髋脱位矫正术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效果。方法选取2016-06至2018-06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进行小儿发育性髋脱位矫正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试验组予以超声引导定位骶管阻滞麻醉,对照组常规使用0. 2%... 目的探讨小儿发育性髋脱位矫正术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效果。方法选取2016-06至2018-06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进行小儿发育性髋脱位矫正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试验组予以超声引导定位骶管阻滞麻醉,对照组常规使用0. 2%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记录两组患儿的穿刺情况;记录两组患儿的罗哌卡因用量、切皮前后血压(BP)及心率(HR)变化;记录术中芬太尼用量;记录术后2、4、6、12、24 h及48 h的患儿疼痛FLACC评分及患儿首次使用乙酰氨基酚时间;记录患儿睡眠障碍镇静评分(Ramsay评分),评价患儿术后12 h的镇静情况;记录患儿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的穿针调整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 <0. 05);而试验组的穿刺时间[(13. 42±2. 50) min]长于对照组[(5. 73±2. 12)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患儿的罗哌卡因用量高于对照组(P <0. 05);试验组患儿术后首次觅求对乙酰氨基酚时间[(19. 6±3. 2) h]明显晚于对照组[(11. 4±4. 1)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2 h,试验组的FLACC评分(1. 6±0. 9)明显低于对照组(4. 3±1. 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但试验组术后12 h的Ramsay评分要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在小儿DDH矫正术采用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可提供术后24 h有效镇痛,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骶管阻滞 发育性髋脱位 小儿 麻醉
下载PDF
低渗透砂岩气藏开发指标数值模拟预测 被引量:8
14
作者 贾成业 姬鹏程 +2 位作者 贾爱林 孟德伟 张啸枫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0-104,共5页
以苏里格气田苏14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地质建模和数值模拟技术,建立气藏精细地质模型并进行数值计算,对低渗透砂岩气藏不同井网井距下的开发指标进行预测。计算结果表明:针对苏里格型砂体规模较小、储量丰度低的低渗透砂岩气藏,800m&#... 以苏里格气田苏14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地质建模和数值模拟技术,建立气藏精细地质模型并进行数值计算,对低渗透砂岩气藏不同井网井距下的开发指标进行预测。计算结果表明:针对苏里格型砂体规模较小、储量丰度低的低渗透砂岩气藏,800m×600m井网为最优井网,可以实现单井累计采气量和区块生产井数最大化;在800m×600m井网、区块整体稳产10年的情况下,单井最终采出量为2160×104m3,稳产期采收率为12.90%,气田最终采收率为29.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14区 随机地质建模 数值模拟 开发指标 低渗透砂岩气藏
下载PDF
早期胚胎体外培养相关细胞因子研究进展
15
作者 周宛蓉 《菏泽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115-117,共3页
综述了五种细胞因子(表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白血病抑制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于克服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阻滞发挥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细胞因子 早期胚胎 发育阻滞
下载PDF
体外胚胎培养是胚胎工程技术的关键环节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楠 林忠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9期4735-4742,共8页
背景:体外早期胚胎的培养是胚胎工程技术的主要环节之一。目的:近年来,随着科学家的研究对胚胎发育和体外胚胎培养有了新认识和进展。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90年1月至2018年10月PubMed数据库相关文献,检索词为“Embryo Engineering;Pre-... 背景:体外早期胚胎的培养是胚胎工程技术的主要环节之一。目的:近年来,随着科学家的研究对胚胎发育和体外胚胎培养有了新认识和进展。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90年1月至2018年10月PubMed数据库相关文献,检索词为“Embryo Engineering;Pre-implantation Embryo;In vitro embryo culture;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文献语言限制在英文。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纳入76条进行分析探讨。结果与结论:在严格遵循医学伦理学原则条件下开展的胚胎体外培养体系是动物胚胎工程的一项关键技术,是保证运用胚胎生物技术顺利生产体外胚胎的基础,通过改良体外胚胎培养体系,可以使体外培养环境更加接近体内环境,提高体外胚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工程 体外胚胎培养 辅助生殖技术 植入前胚胎 培养体系 营养物质 发育阻滞 生长因子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髂前上棘水平髂筋膜间隙阻滞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手术患儿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丽艳 康定坤 +2 位作者 于国军 姚娜 赵彦春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20-1024,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髂前上棘水平髂筋膜间隙阻滞用于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手术患儿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拟行髋臼成形及股骨截骨手术患儿59例,男14例,女45例,年龄1~5岁,体重9.5~21.0 kg,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超...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髂前上棘水平髂筋膜间隙阻滞用于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手术患儿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拟行髋臼成形及股骨截骨手术患儿59例,男14例,女45例,年龄1~5岁,体重9.5~21.0 kg,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超声引导下髂前上棘水平髂筋膜间隙阻滞组(UF组,n=30)和单纯全麻组(GA组,n=29)。UF组插管后行超声引导下患侧髂前上棘水平髂筋膜间隙阻滞,0.2%罗哌卡因0.8~1.0 ml/kg,最大用量小于20 ml,30 min后开始手术。GA组不行阻滞直接开始手术。记录麻醉诱导前1 min、手术开始后1、10、30、60 min、手术结束时的MAP、HR和呼出气七氟醚浓度(C_(ET)Sev)以及术中芬太尼、瑞芬太尼和丙泊酚使用量、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拔管后10、20、30 min、出室时的苏醒期躁动(PAED)评分,术后4、8、12、24、48 h的FLACC疼痛评分和曲马多补救镇痛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手术开始后1 min至手术结束时,UF组C_(ET)Sev明显低于GA组(P<0.05)。UF组术中芬太尼、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用量均明显少于GA组(P<0.05),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明显短于GA组(P<0.05)。拔管后10、20、30 min时UF组PAED评分均明显低于GA组(P<0.05)。术后4、8、12 h,UF组FLACC评分明显低于GA组(P<0.05)。GA组有6例(21%)需曲马多补救镇痛,UF组无一例补救镇痛(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髂前上棘水平髂筋膜间隙阻滞可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手术患儿提供较为完善的镇痛,减少全麻药和阿片类药物用量,促进术后早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髂筋膜间隙阻滞 小儿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下载PDF
浅析砖石砌块建筑在当今状态下的可发展性
18
作者 王雷 《福建建筑》 2015年第1期11-13,共3页
通过结合砖石建筑的发展现状,分析现代技术下的砖石砌块材料的改进和利用,并结合它自身或对相关技术领域的价值,提出砖石砌体建筑不可替代且不会消失的观点,并对砖石砌体建筑的可发展性做出论述。
关键词 砖石砌块材料 发展现状 价值 可发展性
下载PDF
组蛋白精氨酸甲基化酶3对人体外培养发育阻滞胚胎的调控作用
19
作者 张武文 李世峰 +3 位作者 李凯 李丽 尹萍 童国庆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20年第8期1305-1313,共9页
人IVF(in vitro fertilization)培养的胚胎常易发生发育阻滞,这极大地降低了IVF的治疗效率。近年来发现,组蛋白精氨酸甲基化酶3(PRMT3)在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其对阻滞胚胎发育的作用及机制仍不清楚。该研究利用IVF废... 人IVF(in vitro fertilization)培养的胚胎常易发生发育阻滞,这极大地降低了IVF的治疗效率。近年来发现,组蛋白精氨酸甲基化酶3(PRMT3)在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其对阻滞胚胎发育的作用及机制仍不清楚。该研究利用IVF废弃的胚胎为实验材料。采用Q-PCR和Confocal检测早期不同发育时期胚胎中PRMT3的核酸和蛋白表达情况,以及H4R3me2a甲基化水平的变化情况。另外,在阻滞胚胎中过表达PRMT3蛋白,观察阻滞胚胎的进一步发育。研究结果表明,与正常发育胚胎相比,阻滞胚胎中PRMT3核酸和蛋白的表达均呈现显著下降(P<0.05);同时,阻滞胚胎中H4R3me2a的甲基化水平也明显降低(P<0.05)。过表达PRMT3蛋白能够挽救部分阻滞胚胎的发育,甚至个别阻滞胚胎还能够发育到囊胚阶段。总之,早期发育胚胎中PRMT3表达的降低或缺失可能是导致胚胎发育阻滞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PRMT3是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必需且非常重要的关键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发育 发育阻滞 组蛋白精氨酸甲基化酶3 体外受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