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3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_2 emission cap planning for Chengdu-Chongqing economic zone 被引量:3
1
作者 Peng Yi Ning Duan +2 位作者 Fahe Chai Yaxuan Xu Youjiang 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1期142-146,共5页
The SO 2 emission sources of the Chengdu-Chongqing economic zone were divided into 556 emissions units according to four different categories,which are city,industry,point sources,and area sources.The CALPUFF model wa... The SO 2 emission sources of the Chengdu-Chongqing economic zone were divided into 556 emissions units according to four different categories,which are city,industry,point sources,and area sources.The CALPUFF model was used to calculate the contribution of each unit,and consequently obtain an influence-transferring matrix.To ensure that the SO 2 concentrations of 46 cities and counties in the Chengdu-Chongqing economic zone meet air quality standards,an emission optimization model was developed to calculate optimal emissions of each emission unit under different development scenarios.The result showed the optimal emissions of SO 2 by different provinces and industries.To achieve the target of restricting and optimizing development,corresponding planning programs were developed for every distri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ngdu-chongqing economic zone SO2 emission cap planning optimal distribution.
原文传递
数字经济赋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庆华 刘倩 潘婷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6-140,共15页
基于2008—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城市数据,采用CRITIC-熵权法与TOPSIS相结合的方法测算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考察数字经济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推动... 基于2008—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城市数据,采用CRITIC-熵权法与TOPSIS相结合的方法测算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考察数字经济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二,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效果在技术创新水平较高的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此外,数字经济推动了流域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但现阶段并不利于非流域地区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第三,数字经济显著提升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和质量效益,但在促进制造业绿色发展和提升制造业产业基础能力方面并不明显。为此,应发挥成都、重庆双城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增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制造业区域协同发展力度,夯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数字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技术创新
下载PDF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逻辑、实践创新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毅 许晨杨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52,共12页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深入贯彻党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实践途径。成渝地区历经从经济区建设到城市群发展、再到双城经济圈构建的区域协调发展实践进程,基于对跨域治理需求的现实考量,通过调整府际关系、...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深入贯彻党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实践途径。成渝地区历经从经济区建设到城市群发展、再到双城经济圈构建的区域协调发展实践进程,基于对跨域治理需求的现实考量,通过调整府际关系、强化地方政府间合作、构建横向行政协调机制,以突破行政区划限制、促进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实现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层面的均衡发展。新时代十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合作领域、协调机制、利益共享、政策执行方面创新制度体系,实践混合共力型的区域协调发展模式。但是未来在区域规划、利益格局、组织协同、资源配置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仍面临诸多阻碍因素,需要从理念重塑、外部支持与内部保障三个维度进行路径优化。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向高质量阶段迈进意义重大,进一步从规划层面、执行层面、效能层面探索制度措施和协作策略,为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区域发展新格局提供实践经验和路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区域协调发展 跨域治理 府际关系 协同治理 合作机制
下载PDF
基于能值分析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业绿色发展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昌洪 唐笛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6-33,共8页
农业绿色发展是实现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大举措。依据能值理论与方法,利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业绿色发展相关数据,计量分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农业生态系统投入能值、产出能值等系统指标,通过能值自给率... 农业绿色发展是实现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大举措。依据能值理论与方法,利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业绿色发展相关数据,计量分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农业生态系统投入能值、产出能值等系统指标,通过能值自给率、能值投资率、可持续指标等能值指标分析区域农业绿色发展状况,得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业绿色发展可持续性良好、具有农业绿色发展竞争优势、农业生态系统对环境造成较大压力等结论,据此提出该区域农业绿色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绿色发展 能值分析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下载PDF
成渝双城经济圈职业教育协同提升的现实审视与困境突破 被引量:1
5
作者 韦吉飞 唐铃博 汪桠如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4年第5期90-100,共11页
作为与产业发展和民生就业关系最紧密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成渝双城经济圈职业教育协同提升已经具备充分的认知动力,包括由经济利益驱使、团队协作、管理调控需要等构成的外源动力及区域发展需要构成... 作为与产业发展和民生就业关系最紧密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成渝双城经济圈职业教育协同提升已经具备充分的认知动力,包括由经济利益驱使、团队协作、管理调控需要等构成的外源动力及区域发展需要构成的内源动力。协同理论作为成渝双城经济圈职业教育协同提升的理论向导,对标首都经济圈进一步发现成渝职业教育协同提升过程中存在的现实困境,提出战略顶层设计、资源同城共享、产教同化激励、健全共同体平台等实践路径,以期为相关决策的制定与落实提供方向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双城经济圈 职业教育 协同提升
下载PDF
以行政协同治理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推进机关事务标准化工作范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敏 李小玲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0-305,共16页
随着区域协同发展政策战略地位的不断提高,区域协同研究正如火如荼,但现阶段学界尚有待阐明区域协同瓶颈之因并提出解决之法及相应的区域协同新机制。本研究试图聚焦于此,在理论层面梳理区域协同瓶颈产生机制与区域协同新机制,并对成渝... 随着区域协同发展政策战略地位的不断提高,区域协同研究正如火如荼,但现阶段学界尚有待阐明区域协同瓶颈之因并提出解决之法及相应的区域协同新机制。本研究试图聚焦于此,在理论层面梳理区域协同瓶颈产生机制与区域协同新机制,并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推进机关事务标准化工作进行案例分析与问卷调查,在实证层面检验本研究的两个理论框架。案例分析发现,以机关事务为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存在治理尺度差异,这与中央政策调控共同构成协同的内外动机,驱动成渝地区深化合作意愿,卷入区域协同;与此同时,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在两地机关事务标准化协同工作中亦有所披露,并阻碍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协同发展。问卷调查数据进一步验证案例分析结果:推进协同地区加强行政治理协同、推进治理尺度统一具有紧要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进标准化执行助推区域协同发展,标准化的行政治理协同增强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互信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消解行政壁垒和地方保护主义;此外,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干部协同卷入的奖惩机制不完善,行政治理协同还需大力推进,两地协同仍有较强的地方本位意识。基于此,本研究认为,地方保护现象是长久以来中国实行区域分治所衍生的治理产物,消弭地方保护主义、强化区域一体化思维成为协同瓶颈破局之必然要求,而基于行政尺度视角出发的行政协同治理则可能通过为地区卷入协同建构与区域空间相适配的治理尺度,从而成为区域协同必然的路径选择。并且,协同是基于时间矢量上不断发展变换的过程,地方政府应当通过牢牢把握不同阶段中区域协同“动机—路径—目的”三核心元素以寻求合理的区域协同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保护 区域协同发展 行政协同治理 区域协同新机制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机关事务协同标准化
下载PDF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数字化要素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效应
7
作者 陈堂 陈光 陈鹏羽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12期85-93,共9页
数字要素赋能已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升级的新途径,然而,目前缺乏对其在地理、经济和数字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基建”)等距离特征条件下数字化要素产生的空间效应的深入研究。为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政... 数字要素赋能已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升级的新途径,然而,目前缺乏对其在地理、经济和数字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基建”)等距离特征条件下数字化要素产生的空间效应的深入研究。为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政策层面提供理论支持,从数字化创新环境、数字化创新技术、数字化人力资本、数字化劳动力、数字化资本等维度构建数字化要素评价体系,选取2012—2021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空间面板数据,基于地理、经济和数字新基建距离特征建立内生增长模型,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数字化要素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结果表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数字化要素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禀赋差异特征和时空集聚特征,且域间集聚差异在逐步扩大,3种距离特征下“成都+重庆”中心城市产业呈现出显著的生态化、集群化和丛林化特征,其他地区产业发展呈现出显著的专业化特征,对中心城市的空间依赖性越来越强。赋能产业结构升级方面,3种距离特征下,数字化要素对域内带来空间效应、对域外带来空间外溢效应,资源禀赋对域内具有空间促进作用、对域外具有空间抑制作用;在地理距离特征条件下,数字化技术创新对域外具有空间抑制作用;在数字新基建距离特征条件下,数字化人力资本具有空间抑制作用。此外,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可以修正静态空间面板模型产生的过高空间估计误差。据此,建议加强成渝两极协同发展,形成两地产业的梯度化分工格局,实现成渝“双核”驱动相邻区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要素 数字赋能 产业结构升级 距离特征 空间效应 空间计量模型 区域创新发展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下载PDF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推进数字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
8
作者 刘丽娜 陈实 王德振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47-54,共8页
数字服务业是成渝地区布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一大战略重点。本文首先通过从政府官网收集相关政策、统计年鉴和报告、从知网收集相关学术论文、从权威媒体收集相关报道,建构了文本数据库。然后基于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文本数据进行词汇... 数字服务业是成渝地区布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一大战略重点。本文首先通过从政府官网收集相关政策、统计年鉴和报告、从知网收集相关学术论文、从权威媒体收集相关报道,建构了文本数据库。然后基于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文本数据进行词汇云分析、开放编码、主轴编码、选择编码和理论饱和度检验,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推进数字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模型。最后从加强政府制度保障、加速产业转型发展与生态化体系建设、构建统一大市场等方面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数字服务业 高质量发展 扎根理论
下载PDF
基于“极化—涓滴”理论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休耕地分区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江雅婷 赵伟 +1 位作者 骆佳玲 谢海浪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3-82,共10页
研究目的:将“极化—涓滴”理论引入耕地休耕研究,探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休耕地分区管制策略与技术方法。研究方法:PSR模型、灰色预测模型、GIS空间分析法。研究结果:(1)研究区耕地利用极化度整体较高,需加强耕地养护。(2)以耕地保有... 研究目的:将“极化—涓滴”理论引入耕地休耕研究,探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休耕地分区管制策略与技术方法。研究方法:PSR模型、灰色预测模型、GIS空间分析法。研究结果:(1)研究区耕地利用极化度整体较高,需加强耕地养护。(2)以耕地保有量为休耕规模约束条件,得出目标年可休耕规模共397.66万hm^(2),占研究区耕地总面积的35.11%,呈“中”“东”两大主要集聚区。(3)根据综合休耕指数,将研究区划分为优先休耕区、重点休耕区、有条件休耕区和后备休耕区,针对不同类型区特点制定个性化的休耕模式及实施机制。研究结论:休耕地分区受“极化度”和“休耕规模”双重约束,未来应关注耕地健康状况,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分区开展休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休耕 分区 “极化—涓滴”理论 粮食安全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下载PDF
绿色技术创新、节能减排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磊 朱江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6,共16页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增长极,迫切要求依托绿色技术创新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2005—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市级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系统GMM模型探究绿色技术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并识别绿色创新的...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增长极,迫切要求依托绿色技术创新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2005—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市级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系统GMM模型探究绿色技术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并识别绿色创新的节能减排渠道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绿色技术创新显著促进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高质量发展;“节能效应”是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的有效路径,但“减排效应”存在明显的遮掩效应;因技术异质性和城市区位异质性,不同特征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虽均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但影响机制存在明显差异性。应加强绿色技术创新政策支持,推动绿色创新协同发展,加大绿色技术创新投入力度,完善产学研绿色创新合作机制,优化节能减排考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技术创新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高质量发展 节能减排效应
下载PDF
成渝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测度与障碍因子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垚 李富田 孙书毓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3-51,共9页
本文以新发展理念为核心指标构建综合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对成渝城市群2011—2020年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进行测度,深入剖析了成渝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静态格局和动态演进趋势,并使用障碍度模型测算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 本文以新发展理念为核心指标构建综合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对成渝城市群2011—2020年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进行测度,深入剖析了成渝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静态格局和动态演进趋势,并使用障碍度模型测算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研究发现,成渝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地区间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但有逐年收窄的趋势;空间分布上,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态势;自然断点分组中,高水平和较高水平城市数量少,较低水平和低水平城市数量较多,但随着时间发展较高水平、较低水平城市数量逐渐增加,结构趋近于“橄榄型”;分项指标中,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个子维度呈现不同的分布形态和演进趋势,主要准则层障碍因子为创新、开放和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城市群 经济高质量发展 熵权TOPSIS法 核密度估计 障碍度模型
下载PDF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逻辑基础、进展成效与政策建议 被引量:2
12
作者 鲁旺 唐宇驰 +9 位作者 周康祥 叶铖 康鉴 杨相玲 杨升智 崔锋 高华强 钟洁 刘可 赵晓恒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0-373,389,共5页
目的:探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的意义、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方法:采用文献分析、统计分析、专家咨询、现场调研、典型案例等研究方法,为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画像。结果:成... 目的:探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的意义、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方法:采用文献分析、统计分析、专家咨询、现场调研、典型案例等研究方法,为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画像。结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具有历史、时代、现实、价值四重逻辑基础,重庆、四川卫生健康交流合作拥有良好发展基础,随着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推进一体化发展已经成为提升区域卫生健康整体服务能级的有效手段,也是不断满足两地人民群众健康期盼的必然选择,2020至2022年一体化发展已经使得两地群众享受健康服务“便利”、减少看病就医“负担”、获得健康水平“提升”。结论:建议从愿景层、规划层、目标层、路径层等方面构筑一体化发展总体框架,及时出台国家、重庆、四川共同谋划推进的顶层设计方案,依托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加快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医学中心,推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着力建设成渝健康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卫生健康一体化 进展成效
下载PDF
成渝双城经济圈土地利用碳排放空间格局及碳平衡分区
13
作者 邓元杰 陈航 +4 位作者 海宜峰 周佳妮 吉则丁的 罗洎 李兰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37-346,共10页
[目的]在“双碳”目标下,研究土地利用对碳排放、碳吸收以及碳平衡的影响,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依据。[方法]以成渝经济圈作为研究区,基于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数据,并采用系数法测算研究区2000-2022年的碳收支量并探讨其时空格局差异,通过... [目的]在“双碳”目标下,研究土地利用对碳排放、碳吸收以及碳平衡的影响,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依据。[方法]以成渝经济圈作为研究区,基于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数据,并采用系数法测算研究区2000-2022年的碳收支量并探讨其时空格局差异,通过经济贡献率和生态承载系数从多角度对处理后的结果进行碳平衡分区,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策略。[结果]①碳排放量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耕地和建设用地是最主要的碳源,在空间上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域的成都平原地区以及重庆市区。②碳吸收总量呈现上升趋势,碳汇的主要来源为林地,在空间上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域周边的山区。③净碳排放总量增幅达273%。实现碳平衡县域由23个减少至10个。④基于碳平衡分析,根据净碳排放量、经济贡献率等指标,将优质农产品产区等区域划分为低碳发展区,人稠地窄的核心发达区域划分为碳强度控制区,传统工业区域划分为高碳优化区,将生态屏障区划分为碳汇功能区。[结论]成渝经济圈碳排放时空差异具有相应规律性,碳吸收空间较稳定,可以根据国土分区优化方案对土地资源利用结构进一步进行更精细化调整,推动经济圈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碳排放 碳平衡 国土空间优化 成渝双城经济圈
下载PDF
公路基础设施对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影响——来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证据 被引量:2
14
作者 任晓红 冯知滔 +1 位作者 沈佳 潘颖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24年第1期100-114,共15页
了解公路基础设施对城市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影响可以为城市规划和交通建设提供理论参考。本文基于2010—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1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耦合协调模型测度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水平,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门... 了解公路基础设施对城市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影响可以为城市规划和交通建设提供理论参考。本文基于2010—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1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耦合协调模型测度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水平,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研究公路基础设施对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2010—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6个城市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重庆和成都远高于其他城市,其余协调发展水平较好的城市主要集中于“双核”周围;公路密度与城市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水平呈正相关,人口密度为负相关,而私营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化程度、科技创新能力以及教育水平等都呈正相关;长期来看,公路密度的增加对城市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依然显著,且呈现边际效用递增的趋势;当公路密度小于2.043时,对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影响系数为0.118,而公路密度超过2.043时,影响系数则增加到0.144,说明公路密度对城市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呈现出逐渐递增的非线性特征。当地应长期重视公路基础设施的建设,积极响应国家路网建设,差异化制定投资发展规划,推动交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公路基础设施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固定效应模型 面板门槛模型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旅游业竞争力时空特征演变研究
15
作者 时朋飞 徐艳清 +2 位作者 龙荟冰 田子业 李星明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79,共9页
本文基于高质量发展背景,从竞争和合作两个维度构建了城市旅游业竞争力模型,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研究区域,借助线性加权法、社会网络分析法剖析了该地区城市旅游业竞争力的时空演化特征。研究表明:(1)成渝地区城市旅游业竞争力呈... 本文基于高质量发展背景,从竞争和合作两个维度构建了城市旅游业竞争力模型,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研究区域,借助线性加权法、社会网络分析法剖析了该地区城市旅游业竞争力的时空演化特征。研究表明:(1)成渝地区城市旅游业竞争力呈明显分层特征,成渝两地长期位居前两个层次,而其他城市出现低水平俱乐部趋同,同时位序变化不明显,且中间呈现序位缺失态势;(2)城市旅游业竞争力受内部和外部竞争力的共同影响,内部竞争力起着关键作用,外部竞争力具有调节作用;(3)成渝地区城市旅游业竞争力在空间上呈现以成都和重庆为双核心的蛛网结构,成都与重庆扮演着“发动机”的角色,同时整体空间网络逐渐趋于复杂、稳定。(4)成渝地区城市旅游业竞争力核心区范围扩大,核心区城市旅游业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大于边缘区城市,同时边缘区城市的内外部联系均较为松散。上述结论在该地区城市旅游吸引指数时空演化特征分析中再次得到证实。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培育与打造旅游业发展增长极提升旅游业全要素效率、完善多维度合作与交通体系等举措,以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旅游业竞争力水平向高阶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旅游业竞争力 时空特征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下载PDF
共同富裕背景下成渝双城经济圈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路径研究
16
作者 白虹雨 朱德全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5期82-88,共7页
在共同富裕背景下,如何有效促进成渝双城经济圈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是教育强国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内容。共同富裕的推进需要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而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和民生富裕紧密相关。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结... 在共同富裕背景下,如何有效促进成渝双城经济圈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是教育强国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内容。共同富裕的推进需要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而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和民生富裕紧密相关。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结合系统论与协同论,在分析成渝地区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基本样态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存在的政策支持引导不足、产教融合程度不深、协同发展程度不高等三个问题,提出完善顶层引领、创建联动平台、增强人才供给的策略建议,以“制度富裕”“人才富裕”“教育富裕”解除“共治”之困、去除“共建”之乏、解决“共赢”之难,为成渝两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掌好舵、搭好桥、铺好路,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职业教育协同发展从“共建”到“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成渝双城经济圈 职业教育 协同发展
下载PDF
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体育消费新场景培育路径探索 被引量:3
17
作者 何浩 李娜娜 吴浩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16-124,共9页
基于场景理论、空间生产理论和场域理论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体育消费新场景进行探究,综合分析体育消费新场景的生成机理与培育路径。结果表明,城市体育消费新场景具有体验性、互动性、创新性、时尚性等特点。在城市体育消费新场景... 基于场景理论、空间生产理论和场域理论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体育消费新场景进行探究,综合分析体育消费新场景的生成机理与培育路径。结果表明,城市体育消费新场景具有体验性、互动性、创新性、时尚性等特点。在城市体育消费新场景培育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区位因素、项目因素、技术因素的影响。通过将闲置工业空间转型为体育场馆,将时尚体育项目嵌入商业空间,打造体育服务综合体等方式来实现体育消费新场景空间的打造。通过优化消费环境、创新商业模式、促进产业融合、培育消费群体来推动体育消费新场景项目的健康发展。不同体育消费新场景的培育应共享体育产业扶持政策、体育产业科创成果,共创体育产业特色聚集区。应进一步破除地区市场壁垒,推动区域内人才、资本、信息、技术、数据要素的自由流通,协同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消费 新质生产力 高质量发展 体育产业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休闲体育
下载PDF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联盟协同困境与发展路径
18
作者 宋慧玲 谭萍 董洋吉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85-92,共8页
2020年以来,在国家和川渝两省市政策推动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发展初见成效,涵盖多个学科、涉及多个领域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联盟相继成立。分析33个高层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联盟现状,应用博弈论方法,探讨川渝两地... 2020年以来,在国家和川渝两省市政策推动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发展初见成效,涵盖多个学科、涉及多个领域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联盟相继成立。分析33个高层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联盟现状,应用博弈论方法,探讨川渝两地教育行政部门支持力度的“囚徒困境”、联盟成员贡献的“智猪博弈”和联盟形象评价的“信号博弈”,研究联盟利益相关方策略选择的内在机理。针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联盟运行存在的问题,从做好教育联盟一体化发展顶层设计、创新合作模式促进联盟资源共建共享和发挥社会力量在教育联盟中的重要作用3个方面提出改善建议,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联盟建设和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教育联盟 协同困境 发展路径 博弈论
下载PDF
数字经济、人口结构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苟兴朝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 2024年第3期42-57,共16页
文章基于2011—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6个地(市)的面板数据,采用改进熵值法测度双城经济圈数字经济和经济发展质量水平,运用复合生态系统模型分析数字经济、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质量三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指数,运用普通面板回归模型... 文章基于2011—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6个地(市)的面板数据,采用改进熵值法测度双城经济圈数字经济和经济发展质量水平,运用复合生态系统模型分析数字经济、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质量三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指数,运用普通面板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于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应、人口结构转型的中介效应以及地方金融监管和财政科技支出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双城经济圈数字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但地(市)间差距较大,双核城市明显高于其他非核城市;(2)双城经济圈数字经济、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质量的耦合协调度不断提升,但整体上仍处于初级和中级协调阶段;(3)数字经济有力地促进了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而且人口结构转型升级发挥了显著的中介作用,金融监管和财政科技支出发挥了强有力的调节作用。为推进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应全面推进数字经济圈建设,合力打造数字经济高地;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做好“人口文章”,持续释放“人口红利”;对数字经济实施科学适度审慎的市场监管,不断提升财政支持科技的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人口结构 经济高质量发展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下载PDF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影响因素及其趋势预测
20
作者 苟兴朝 杨继瑞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57-69,共13页
构建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对2011—2020年成渝双城经济圈经济发展质量进行评估与多维度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对双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然后利用灰色模型预测并比较2021—2035年双城... 构建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对2011—2020年成渝双城经济圈经济发展质量进行评估与多维度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对双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然后利用灰色模型预测并比较2021—2035年双城经济圈与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整体水平逐步提升,但区域差距较大,各维度发展水平差异明显;(2)数字经济、新型城镇化、金融发展等因素对于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影响不同,且有不同的空间效应;(3)未来15年内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水平将稳步提升,与其他三个城市群的差距逐步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高质量发展 影响因素 预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