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ing the Efficacy of Dexmedetomidine When Used as an Adjuvant to Bupivacaine in Supraclavicular Brachial Plexus Blocks under Ultrasound-Guided 被引量:1
1
作者 Elsayed Mohamed Abdelzaam 《Open Journal of Anesthesiology》 2019年第5期99-109,共11页
Background: Ultrasound-guided for regional anesthesia offers many potential benefits in the emergency setting. Analgesia can be explicitly targeted to the region of pain and provide relief for many hours and decrease ... Background: Ultrasound-guided for regional anesthesia offers many potential benefits in the emergency setting. Analgesia can be explicitly targeted to the region of pain and provide relief for many hours and decrease needing to the large volume of local anesthetic. The aim of the work: Comparing the efficacy of dexmedetomidine when used as an adjuvant to bupivacaine in supraclavicular brachial plexus blocks on the onset of sensory, motor blockade and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Patients and methods: This prospective, randomized, single-blind clinical study conducted on 60 patients underwent upper limb surgery done by ultrasound-guided supraclavicular brachial plexus block;these patients allocated into two equal groups: Group I (control) received 20 ccs (19 cc bupivacaine 0.5% + 1 cc saline), Group II received 20 cc (19 cc bupivacaine 0.5% + 1 cc volume of Dexmedetomidine 1 ug/kg). Results: Demographic data and surg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comparable in both groups. The onset times for sensory and motor blocks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in Group II than Group I (P Conclusion: We recommend adding Dexmedetomidine to local anesthetics in peripheral nerve blocks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prolonged time of both sensory and motor blocks and prolonged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xmedetomidine BUPIVACAINE SUPRACLAVICULAR brachial plexus blocks ULTRASOUND-GUIDED
下载PDF
Hemodynamic instability following intravenous dexmedetomidine infusion for sedation under brachial plexus block: Two case reports 被引量:1
2
作者 Ye Sull Kim Chanhong Lee +2 位作者 Jeongmin Oh Seonhwa Nam A Ram Doo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3年第30期7469-7474,共6页
BACKGROUND Dexmedetomidine(DMED)is frequently used as a sedative in several medical fields.The benefits of DMED include enhanced quality of regional anesthesia,prolonged analgesia,and postoperative opioid-sparing when... BACKGROUND Dexmedetomidine(DMED)is frequently used as a sedative in several medical fields.The benefits of DMED include enhanced quality of regional anesthesia,prolonged analgesia,and postoperative opioid-sparing when administered intravenously or perineurally in combination with regional anesthesia.Severe hemodynamic complications,such as profound bradycardia and hypotension,can occur after DMED administration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or overdosage;however,there are few reports of complications with DMED administration following brachial plexus block(BPB).CASE SUMMARY We present two cases of hemodynamic instability that occurred following the initial loading of DMED under supraclavicular BPB.A healthy 29-year-old man without any medical history showed profound bradycardia after receiving a loading dose of DMED 0.9μg/kg for 9 min.DMED administration was promptly stopped,and after receiving a second dose of atropine,the heart rate recovered.A 62-year-old woman with a history of cardiomyopathy became hypotensive abruptly,requiring the administration of inotrope and vasopressors after receiving a reduced loading dose of 0.5μg/kg for 10 min.Half of the recommended loading dose of DMED was administered due to the underlying heart dysfunction.Decrea-sed blood pressure was maintained despite the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of ephedrine.With continuous infusion of dopamine and norepinephrine,the vital signs were maintained within normal ranges.Inotropic and vasopressor support was required for over 6 h after the initial loading dose of DMED.CONCLUSION DMED administration following BPB could trigger hemodynamic instability in patients with decreased cardiac function as well as in healthy individu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xmedetomidine brachial plexus block Profound bradycardia Complication HYPOTENSION Instability Case report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Patient Satisfaction between Brachial Plexus Block (Axillary Approach) and General Anesthesia for Surgical Treatment of Distal Radius Fractures: A Historical Cohort Study 被引量:1
3
作者 Noriaki Matsumura Satoki Inoue +4 位作者 Hidenobu Iwagami Yumiko Kondo Kazuya Inoue Yasuhito Tanaka Akihiro Okuda 《Open Journal of Anesthesiology》 2020年第12期422-434,共13页
<b><span>Background:</span></b><span> Distal radius fracture surgery is performed under general (GA) or regional anesthesia with brachial plexus block (NB). </span><span>Wheth... <b><span>Background:</span></b><span> Distal radius fracture surgery is performed under general (GA) or regional anesthesia with brachial plexus block (NB). </span><span>Whether anesthesia type affects patient outcomes is unclear. </span><span>This study retrospectively compared patient satisfaction between GA and NB after surgery. </span><b><span>Methods: </span></b><span>This was a historical cohort study of 80 (34 GA and 46 NB) patients who underwent volar plate fixation of distal radius fractures. Propensity score analysis was used to generate a set of matched cases (NB) and controls (GA), yielding 14 matched patient-pairs. The simplified patient satisfaction scale was compared for primary outcomes. Secondary outcomes were anesthesia and surgery duration, hospital stay length, adverse events, postoperative analgesic requirement, and wrist range of motion (ROM) 2 weeks and 3 months postoperatively.</span><span> </span><b><span>Results:</span></b><span> After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patients in almost all cases in both groups were “Satisfied” (effect size: 0.1, p</span><span> </span><span>=</span><span> </span><span>0.572), indicating littl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dverse events and postoperative analgesic use observed before matching disappeared after matching. Anesthesia duration and hospital stay length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in the NB group (effect size: </span><span>-</span><span>1.27 and </span><span>-</span><span>0.77, p</span><span> </span><span>=</span><span> </span><span>0.00074 and p</span><span> </span><span>=</span><span> </span><span>0.0388, respectively), as was surgery duration (effect size: </span><span>-</span><span>0.84, p</span><span> </span><span>=</span><span> </span><span>0.0122) after matching. Similar to before matching, wrist ROM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the NB group (effect size: 1.11, p</span><span> </span><span>=</span><span> </span><span>0.0279) in the early postoperative period, but the difference disappeared at 3 months postoperatively.</span><span> </span><b><span>Conclusions:</span></b><span> Patient satisfaction between distal radius fracture surgery under GA and NB was similar. Nerve block could help shorten hospital stay length and surgery duration and improve postoperative functional recovery.</sp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trasound-Guided brachial plexus block (axillary Approach) General Anesthesia Patient Satisfaction Distal Radius Fracture
下载PDF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鹏 邹丽丽 张晓娟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0期15-19,共5页
目的:探究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吴忠市人民医院进行肩关节镜手术的患者86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采用BI... 目的:探究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吴忠市人民医院进行肩关节镜手术的患者86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采用BIS监测下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及观察组(采用BIS监测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各43例。对比两组不同时刻[麻醉前(T_(0))、气管插管即刻(T_(1))、切皮时(T_(2))、拔管时(T_(3))]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BIS值;对比两组麻醉苏醒后及术后2、12 h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肌力评分;对比两组术中舒芬太尼用量;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T_(0)时,两组HR、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2)、T_(3)时,观察组HR、MA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_(0)、T_(1)、T_(2)时,两组BI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_(3)时BIS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苏醒后及术后6、12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肌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BIS监测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显著,可稳定血流动力学,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较轻,对肌力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 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肩关节镜手术 肌力评分
下载PDF
喉罩全身麻醉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对肱骨近端骨软骨瘤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晓欣 段志祥 +1 位作者 邵甜 卢玉蓉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558-560,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喉罩全身麻醉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对肱骨近端骨软骨瘤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11月在运城市中心医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肱骨近端骨软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接受麻醉方案的不同... 目的探讨喉罩全身麻醉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对肱骨近端骨软骨瘤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11月在运城市中心医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肱骨近端骨软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接受麻醉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术中采用喉罩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对照组术中采用喉罩全身麻醉。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_(0))、置入喉罩时(t_(1))及拔除喉罩时(t_(2))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统计两组患者苏醒时间及术后6、12和24 h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4和12 h的应激反应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统计麻醉恢复室中的并发症情况。结果t_(0)时,两组患者MAP及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2)时,观察组患者MAP分别为(94.53±8.11)、(92.63±6.10)mmHg,心率分别为(119.35±10.18)、(120.41±9.55)次/min,均低于对照组[MAP:(113.71±8.45)、(116.55±8.66)mmHg;心率:(135.79±11.85)、(138.35±10.96)次/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为(5.71±1.45)min,短于对照组[(10.93±2.2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4、12、24 h VAS评分均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12 h,观察组NE、AngⅡ、丙二醛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稍低于对照组(27.50%),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全身麻醉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应用于肱骨近端骨软骨瘤手术患者能有效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缩短苏醒时间,减轻术后疼痛,抑制术后的应激反应,能够兼顾安全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软骨瘤 血流动力学 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喉罩全身麻醉 应激反应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肌间沟臂丛和肩胛上神经阻滞麻醉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6
作者 齐梦圆 徐进 赵燕鹏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9期184-187,共4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肌间沟臂丛和肩胛上神经阻滞麻醉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23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120例肩关节镜手术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组(n=60)、参照组(n=60)。联合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联合肌间沟臂丛和...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肌间沟臂丛和肩胛上神经阻滞麻醉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23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120例肩关节镜手术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组(n=60)、参照组(n=60)。联合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联合肌间沟臂丛和肩胛上神经阻滞麻醉,参照组给予肌间沟臂丛和肩胛上神经阻滞麻醉。比较患者不同时间点的镇痛效果[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最大肺活量(VC_(max))、用力肺活量(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FVC)差异;记录患者不良反应。结果在手术结束时、术后30 min及6 h时,组间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24 h、48 h时,联合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诱导后10 min、30 min及手术结束时,两组患者MAP、HR、SpO_(2)水平均较术前降低,且联合组高于参照组(P<0.05);术后24 h时,两组患者VC_(max)、FVC、FEV_(1)/FVC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联合组高于参照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肩关节镜手术的患者中,在肌间沟臂丛和肩胛上神经阻滞的基础上联合右美托咪定能够延长术后镇痛时间,减少侵入性操作引起的疼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且具有肺功能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镜手术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肩胛上神经阻滞 右美托咪定 镇痛效果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患者上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7
作者 胡明娟 赵锦芳 李永辉 《临床研究》 2024年第3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上肢骨折手术中采用右美托咪定(DEX)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在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06例老年上肢骨折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上肢骨折手术中采用右美托咪定(DEX)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在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06例老年上肢骨折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咪达唑仑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研究组采用DEX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入室时(T_(0))、手术开始10 min(T_(1))、切皮时(T_(2))、手术开始30 min(T_(3))、手术结束时(T_(4))镇静评分、神经阻滞效果、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T_(2)、T_(3)、T_(4)Ramsay镇静评分低于T_(1),但研究组T_(2)、T_(3)、T_(4)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感觉阻滞、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感觉阻滞、运动阻滞的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_(1)、T_(2)、T_(3)、T_(4)心率、血压低于T_(0),但研究组T_(3)、T_(4)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77%)低于对照组(1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上肢骨折手术中采用DEX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可提高镇静效果,具有良好的神经阻滞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对血流动力学指标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老年上肢骨折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在老年上肢骨折患者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观察
8
作者 李丹 吕磊 +2 位作者 王二凯 杨百武 李玉为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7期54-60,共7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老年上肢骨折患者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80例老年上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臂丛神经阻滞+芬太尼,观察组行臂丛神经阻...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老年上肢骨折患者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80例老年上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臂丛神经阻滞+芬太尼,观察组行臂丛神经阻滞+芬太尼+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神经阻滞前(T_(1))、神经阻滞即刻(T_(2))、麻醉后10 min(T_(3))、手术开始后5 min(T_(4))、手术开始后30 min(T_(5))、术毕(T_(6))的血流动力学[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Ramsay镇静评分,T_(1)、T_(5)、T_(6)时应激激素水平[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麻醉前、术后24 h、术后72 h前列腺素(PG)E2、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麻醉前及术后1、3、7 d认知功能。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T_(1)~T_(6)时MAP、HR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的MAP、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82和8.632,P=0.047和0.000);(2)两组的MAP、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931和12.023,均P=0.000);(3)两组MAP、HR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269和9.438,均P=0.000)。观察组与对照组T_(1)~T_(6)时刻Ramsay镇静评分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的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023,P=0.000);(2)两组的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632,P=0.000);(3)两组Ramsay镇静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225,P=0.000)。观察组与对照组T_(1)、T_(5)、T_(6)时NE、E及Cor水平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的NE、E及Cor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125、37.523和22.057,均P=0.000);(2)两组的NE、E及Cor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354、23.727和18.636,均P=0.000);(3)两组NE、E及Cor水平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635、28.079和20.547,均P=0.000)。观察组与对照组麻醉前、术后24 h、72 h血清PGE2、NGF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的血清PGE2、NGF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252和39.524,均P=0.000);(2)两组的血清PGE2、NG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635和25.419,均P=0.000);(3)两组血清PGE2、NGF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736和28.447,均P=0.000)。观察组与对照组麻醉前、术后1、3、7 d认知功能评分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的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225,P=0.000);(2)两组的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872,P=0.000);(3)两组认知功能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029,P=0.000)。结论右美托咪定在老年上肢骨折臂丛神经阻滞中镇静效果好,可有效减轻患者术中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术后疼痛感,促进术后认知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臂丛神经阻滞 上肢骨折 交感神经反应 应激激素
下载PDF
罗哌卡因联合艾司氯胺酮在小儿多指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9
作者 齐文勇 党友 +1 位作者 王普育 吴召森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1期2012-2016,共5页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联合艾司氯胺酮在小儿多指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6月在医院接受多指切除术治疗的109例患儿纳入研究,按麻醉方案分为对照组(54例)、研究组(55例)。均接受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其中接受罗哌...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联合艾司氯胺酮在小儿多指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6月在医院接受多指切除术治疗的109例患儿纳入研究,按麻醉方案分为对照组(54例)、研究组(55例)。均接受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其中接受罗哌卡因麻醉的纳入对照组,接受罗哌卡因联合艾司氯胺酮麻醉的纳入研究组。比较两组手术及麻醉情况。以术前(T_(0))、切皮时(T_(1))、切皮后10 min(T_(0))、20 min(T_(3))、30 min(T_(4))为时间节点,比较两组生命体征指标[心率、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水平。比较不同时间点(术前和术后3、6、12、24 h)儿童疼痛行为(FLACC)量表评分及不良反应、综合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T_(2)~T_(4)时心率、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3、6、12、24 h FLAC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满意度[96.36%(53/55)]高于对照组[81.48%(44/54)](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45%(3/55)]与对照组[9.26%(5/5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哌卡因联合艾司氯胺酮麻醉在小儿多指手术中的镇痛效果确切,能有效稳定术中患儿血流动力学水平,且安全性可靠,患儿家属对其整体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艾司氯胺酮 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小儿多指切除手术 血流动力学水平 镇痛效果
下载PDF
非麻醉状态下闭合复位与腋路臂丛神经阻滞下闭合复位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效果情况对比
10
作者 周开亮 吴声忠 +2 位作者 林廉洋 黄志勇 郭圣峰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50-54,96,共6页
目的:分析非麻醉状态下闭合复位与腋路臂丛神经阻滞下闭合复位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效果情况对比。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行桡骨远端骨折治疗的0~16岁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实验组44例... 目的:分析非麻醉状态下闭合复位与腋路臂丛神经阻滞下闭合复位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效果情况对比。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行桡骨远端骨折治疗的0~16岁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实验组44例。对照组行非麻醉状态下闭合复位,实验组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下闭合复位。检测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平均心率、平均呼吸情况;记录患者复位前后腕关节活动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患者自身疼痛程度进行评估;记录复位成功率和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复位后,实验组MAP、平均心率、平均呼吸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桡偏度、掌曲度、旋前度、旋后度水平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即刻、12 h、24 h、48 h实验组VAS评分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复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总并发症发生率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非麻醉状态下闭合复位比较,腋路臂丛神经阻滞下闭合复位可降低儿童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血压、心率、呼吸、疼痛情况,改善腕关节功能,提高复位成功率,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 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儿童桡骨远端骨折 复位成功率 疼痛感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在锁骨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1
作者 计美平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6期52-54,共3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在锁骨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60例锁骨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臂丛神经阻滞,研究组实施...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在锁骨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60例锁骨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臂丛神经阻滞,研究组实施右美托咪定联合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麻醉相关指标(运动阻滞维持时间、感觉阻滞维持时间)水平,不同时间[麻醉前(T_(0))、麻醉后15 min(T_(1))、麻醉后30 min(T_(2))及术毕(T_(3))]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平均动脉压)水平,手术前后应激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运动阻滞维持时间、感觉阻滞维持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1)~T_(3)时,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水平均低于T_(0)时,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两组NE、Cor、E水平均高于术前,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应用于锁骨骨折手术患者可改善麻醉相关指标水平,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降低应激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臂丛神经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骨折 右美托咪定 臂丛神经阻滞 血流动力学 应激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孟氏骨折手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12
作者 全海琴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8期61-64,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孟氏骨折手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72例孟氏骨折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行超声引导下肌间...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孟氏骨折手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72例孟氏骨折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行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行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麻醉相关指标水平、麻醉优良率、运动阻滞有效率和术后24 h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麻醉操作时间、麻醉持续时间均长于对照组,麻醉阻滞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94.44%(34/36),高于对照组的75.00%(2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运动阻滞有效率为86.11%(31/36),高于对照组的55.56%(2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3/36),低于对照组的27.78%(1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应用于孟氏骨折手术患儿可缩短麻醉阻滞起效时间,延长麻醉持续时间,提高麻醉优良率和运动阻滞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效果,但需延长麻醉操作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氏骨折 超声引导下 肌间沟 腋路 臂丛 神经阻滞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复合罗哌卡因在腋路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效果
13
作者 孙晓伟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7期68-71,共4页
目的:观察艾司氯胺酮复合罗哌卡因在腋路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于该院接受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76例手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两组均行腋路臂丛神... 目的:观察艾司氯胺酮复合罗哌卡因在腋路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于该院接受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76例手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两组均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对照组应用罗哌卡因麻醉,研究组应用艾司氯胺酮复合罗哌卡因麻醉,比较两组不同时刻[入室时(T0)、阻滞15 min(T1)、阻滞30 min(T2)、术毕(T3)]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水平,臂丛神经阻滞效果,感觉与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手术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及术后24 h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T0~T3时,两组MAP、心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臂丛神经阻滞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感觉与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感觉与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 h,研究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氯胺酮复合罗哌卡因应用于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可延长感觉与运动阻滞持续时间,降低VAS评分,效果优于单纯罗哌卡因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罗哌卡因 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手外伤 血流动力学指标 疼痛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上肢骨折患者术中的麻醉效果研究
14
作者 孙婉婉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4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上肢骨折患者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12月-2023年1月收治的98例上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采用...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上肢骨折患者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12月-2023年1月收治的98例上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比2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应激反应、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_(1~4)时间点,观察组心率、血氧饱和度及平均动脉压指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4)时间点,观察组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觉阻滞维持时间、运动阻滞维持时间均长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上肢骨折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可取得更为理想的麻醉效果,积极减少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有效延长阻滞时间,且安全性较高,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骨折 右美托咪定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麻醉效果
下载PDF
盐酸右美托咪定与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联合应用于老年骨折患者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15
作者 施岳柱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8期35-38,共4页
目的研究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联合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在老年骨折患者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4年3月在江苏省南通市启东中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上肢骨折患者资料,以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 目的研究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联合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在老年骨折患者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4年3月在江苏省南通市启东中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上肢骨折患者资料,以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常规组应用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臂丛神经阻滞,而探究组则联合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与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进行臂丛神经阻滞。对比两组的麻醉效果、生命体征、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麻醉后,两组的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探究组在感觉、运动阻滞维持时间和镇痛持续时间方面长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探究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比常规组更为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探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00%(3/50),低于对照组的14.00%(7/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78,P>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与盐酸罗哌卡因联合应用于老年骨折患者的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能延长麻醉及镇痛时间,稳定生命体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麻醉安全性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 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 臂丛神经阻滞 麻醉效果 安全性 老年骨折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对上肢骨折手术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16
作者 徐晓 邹亚媛 +1 位作者 陈滨 刘佳 《中外医疗》 2024年第6期98-101,共4页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联合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对上肢骨折手术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便利选取于2020年1月—2023年5月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收治的103例上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联合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对上肢骨折手术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便利选取于2020年1月—2023年5月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收治的103例上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2例,对照组51例。对照组给予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右美托咪定麻醉方案。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即刻(T_(0))、麻醉5 min(T_(1))、术中30 min(T_(2))、术毕即刻(T_(3))平均动脉压及心率,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价两组患者术后1 d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T_(0)、T_(3)各时间点动脉压波动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T_(0)、T_(3)各时间点心率波动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1 d睡眠质量为(7.63±2.58)分,高于对照组的(11.28±2.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73,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超声引导下的臂丛神经阻滞有助于提升上肢骨折手术患者睡眠质量,并且能够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稳定,对上肢骨折手术患者的治疗过程产生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臂丛神经阻滞 上肢骨折手术 动脉压 心率 睡眠质量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上肢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7
作者 李小磊 邵丹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5期609-610,共2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上肢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上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基础组(43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和联合组(43例,右美托咪定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MAP、HR、麻醉效果及麻醉不良反...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上肢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上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基础组(43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和联合组(43例,右美托咪定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MAP、HR、麻醉效果及麻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麻醉前、麻醉1 min,两组的MAP、HR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麻醉30 min、术毕,联合组MAP高于基础组,HR低于基础组(P<0.05)。联合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短于基础组,感觉阻滞维持时间、运动阻滞维持时间长于基础组(P<0.05)。联合组低血压发生率为2.33%,低于基础组的18.60%(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可明显维持上肢骨折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提高麻醉效果,降低患者低血压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骨折手术 右美托咪定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麻醉效果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臂丛神经阻滞对肱骨骨折患者术中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18
作者 陈志芳 刘特龙 乐子兰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2211-2213,2293,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臂丛神经阻滞(Brachial plexus block,BPB)对肱骨骨折患者术中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62例肱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臂丛神经阻滞(Brachial plexus block,BPB)对肱骨骨折患者术中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62例肱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n=31)。两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分别采用罗哌卡因或罗哌卡因复合DEX进行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麻醉阻滞情况(麻醉阻滞起效和持续时间),采用无创便携式血压检测仪测定不同时刻血流动力学(心率、平均动脉压)、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测定不同时刻的疼痛评分,记录并观察麻醉副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麻醉阻滞起效和持续时间更优(P<0.05)。T2、T3、T4时,试验组的心率高于对照组(P<0.05)。T2、T3、T4时,试验组的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8 h、12 h、24 h、48 h时,试验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围术期,两组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复合DEX应用于BPB中可以提高患者麻醉效果,改善血流动力学,减轻术后疼痛,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罗哌卡因 右美托咪定 臂丛神经阻滞 肱骨骨折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肱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19
作者 朱丹萍 刘赛宇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9期121-123,127,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肱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50例老年肱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B超引导下臂...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肱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50例老年肱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研究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神经阻滞效果、心血管意外事件发生情况、苏醒质量,并对两组观察结果进行统计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阻滞后10min(T1)、阻滞后30min(T2)、手术开始30min(T3)、手术结束即刻(T4)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感觉阻滞、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感觉阻滞、运动阻滞维持时间更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心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率更低,呼之睁眼时间、呼之握拳时间、苏醒时间更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肱骨骨折手术中,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更为明确。此麻醉方案能够显著稳定患者在围术期的心率与血压水平,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并显著提升患者的苏醒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右美托咪定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血流动力学 神经阻滞效果
下载PDF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臂丛阻滞用于小儿多指手术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44
20
作者 杨世辉 孙维国 +3 位作者 李永乐 陈祥楠 漆冬梅 孙艺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33-836,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复合罗哌卡因腋路臂丛阻滞用于小儿多指手术的比较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小儿多指手术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不同剂量Dex组(D1-3组)和对照组(C组)。D1-3组腋路臂丛用药分别为Dex 0.25、0.5、0.75μg/kg+0....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复合罗哌卡因腋路臂丛阻滞用于小儿多指手术的比较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小儿多指手术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不同剂量Dex组(D1-3组)和对照组(C组)。D1-3组腋路臂丛用药分别为Dex 0.25、0.5、0.75μg/kg+0.25%罗哌卡因0.20 m L/kg,C组为0.25%罗哌卡因0.20 m L/kg。记录阻滞完成、起效、维持及术后苏醒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D2组及D3组在起效时间及术后苏醒时间上均比C组短,而维持时间长,D3组比D1组在起效时间及术后苏醒时间上均缩短,而维持时间长。D1-3组的阻滞成功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1-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并发症方面,4组未出现血肿病例,各有1例患儿出现喉返神经阻滞,各有1例呼吸抑制,2或3例霍纳综合征,D3组出现1例患儿心率<70 min,经处理均安全恢复。结论单纯罗哌卡因或复合Dex臂丛神经阻滞,均可以用于小儿多指手术,中剂量Dex(0.5μg/kg)+0.25%罗哌卡因0.20 m L/kg的配伍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多指手术 右美托咪定 罗哌卡因 神经阻滞 臂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