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nthesis,Crystal Structure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Novel Di-n-butyl Tin Di-carboxylate
1
作者 WANG Yan-hua DU Da-feng ZHU Chao-guang DUXi-guang ZHU Dong-sheng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6期851-855,共5页
A novel macrocyclic complex 2{[(n-Bu2Sn)4O2-L2]2DMF} was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4-(1,2- dithioethylene)methylene-3,5-disoxo-1,6-heptadiene-1,7-dis-(o-formy~)-dis-p-phenoxyacetic acid(LH2, compound 1) w... A novel macrocyclic complex 2{[(n-Bu2Sn)4O2-L2]2DMF} was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4-(1,2- dithioethylene)methylene-3,5-disoxo-1,6-heptadiene-1,7-dis-(o-formy~)-dis-p-phenoxyacetic acid(LH2, compound 1) with di-n-butyltin oxide. Compound 1 and complex 2 were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FTIR spectroscopy, and ~H NMR spectroscopy.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complex 2 was determined by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There are two crystallographic independent molecules in complex 2, and each molecule structure is centro-symmetric and features a central rhombus cyclic Bu4Sn2O2 unit with two exocyclic Sn atoms linked at the O atoms of the four-membered ring. In molecule A, the four Sn atoms are five-coordinated. However, in molecule B, the four Sn atoms have two different coordination geometries, the endocyclic Sn atoms are five-coordinated and the exocyclic Sn atoms are four-coordinated. The dicarboxylate ligands in molecules A and B bridge exocylic or endocyclic tin atoms, forming two macroheterocycles with 26 atoms. Pilot studies have indicated that complex 2 has good anti- bacterial and antitumour activ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ganotin(IV) carboxylate di-n-butyl tin di-carboxylate di-n-butyl tin oxide Crystal structur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nti-tumour activity
下载PDF
两个具有Sn4O8簇结构的二丁基锡芳氧乙酸酯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除草活性
2
作者 谭宇星 冯泳兰 +3 位作者 张复兴 庾江喜 蒋伍玖 邝代治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49-658,共10页
以二丁基氧化锡分别与苯氧乙酸(L1)、邻氯苯氧乙酸(L2)反应,合成了2个四核二丁基锡芳氧乙酸酯配合物[(o-R—C6H4—OCH_(2)COOSn(n-Bu)_(2))_(2)O]_(2)(R=H (C1)、Cl (C2))。经元素分析、IR、^(1)H和^(13)C NMR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其... 以二丁基氧化锡分别与苯氧乙酸(L1)、邻氯苯氧乙酸(L2)反应,合成了2个四核二丁基锡芳氧乙酸酯配合物[(o-R—C6H4—OCH_(2)COOSn(n-Bu)_(2))_(2)O]_(2)(R=H (C1)、Cl (C2))。经元素分析、IR、^(1)H和^(13)C NMR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其结构。在配合物C1、C2的独立分子中,分别存在1个以Sn2O_(2)平面四元环为中心的Sn4O_(4)梯形结构,梯的两侧分别由羧基的2个O原子与梯边的Sn—O—Sn链桥联成六元环,形成一个含Sn4O8的锡氧簇结构。配合物在220℃(C1)、250℃(C2)的空气气氛下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除草活性结果表明,配合物C1对决明具有较好的生长调节作用,配合物C2在50 mg·L^(-1)浓度下可高效、选择性地抑制刺苋的茎和根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丁基锡芳氧乙酸酯 合成 晶体结构 热稳定性 除草活性
下载PDF
无毒增塑剂柠檬酸三丁酯的绿色催化合成 被引量:2
3
作者 杜晓晗 陆豪杰 《化学世界》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622-625,629,共5页
以锡粉和碘代正丁烷为原料合成了氧化二正丁基锡,研究了以氧化二正丁基锡为催化剂合成无毒增塑剂柠檬酸三丁酯(TBC),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醇酸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对产品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氧化二正丁... 以锡粉和碘代正丁烷为原料合成了氧化二正丁基锡,研究了以氧化二正丁基锡为催化剂合成无毒增塑剂柠檬酸三丁酯(TBC),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醇酸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对产品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氧化二正丁基锡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的最佳条件为:n(正丁醇)∶n(柠檬酸)=4.5∶1,催化剂用量为柠檬酸质量的0.5%,反应温度120~130℃,在最佳反应条件下,柠檬酸三丁酯收率可达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毒增塑剂 绿色催化 氧化二正丁基锡 合成
下载PDF
无毒增塑剂柠檬酸三(2-乙基)己酯的合成 被引量:5
4
作者 杜晓晗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9-171,共3页
以柠檬酸和2-乙基己醇为原料,用氧化二正丁基锡为催化剂合成了无毒增塑剂柠檬酸三(2-乙基)己酯,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醇酸摩尔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对合成的产品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氧化二正丁基... 以柠檬酸和2-乙基己醇为原料,用氧化二正丁基锡为催化剂合成了无毒增塑剂柠檬酸三(2-乙基)己酯,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醇酸摩尔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对合成的产品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氧化二正丁基锡催化合成柠檬酸三(2-乙基)己酯的最佳反应条件为n(柠檬酸)∶n(2-乙基己醇)=1∶3.60,催化剂用量为柠檬酸质量的0.5%,反应时间为120min,反应温度为150~160℃,在最佳反应条件下,柠檬酸三(2-乙基)己酯收率在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毒 柠檬酸三(2-乙基)己酯 氧化二正丁基锡 催化合成
下载PDF
二个基于二(三)丁基锡乙酸酯的锡氧簇合物的制备和结构
5
作者 冯泳兰 朱晴雯 黄敦达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108-114,共7页
本文报道具有梯状架构Sn_(4)O_(4)的二丁基锡乙酸酯(1)和一维链状配位聚合物三丁基锡乙酸酯锡氧簇合物(2),化合物1,C_(36)H_(78)O_(8)Sn_(4),M=1113.74,单斜晶系C2/c空间群,a=2.5064(2),b=1.14776(8),c=3.5155(2)nm,β=91.173(2)°,... 本文报道具有梯状架构Sn_(4)O_(4)的二丁基锡乙酸酯(1)和一维链状配位聚合物三丁基锡乙酸酯锡氧簇合物(2),化合物1,C_(36)H_(78)O_(8)Sn_(4),M=1113.74,单斜晶系C2/c空间群,a=2.5064(2),b=1.14776(8),c=3.5155(2)nm,β=91.173(2)°,V=10.1113(13)nm^(3),Z=8,D=1.463g/cm^(3),最终R_(1)=0.0523和wR_(2)=0.1453,由μ^(2)-O和μ^(3)-O分别桥联2个和3个二丁基锡形成平面梯状结构,平面上、下的丁基由于空间影响而不能自由移动,梯状结构相对稳定。化合物2,C_(56)H_(120)O_(8)Sn_(4),M=1396.27,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a=1.0399(3),b=2.1012(5),c=1.6607(4),β=92.600(4),V=3.6248(16)nm^(3),Z=2,D=1.279g/cm^(3),R_(1)=0.0468,wR_(2)=0.1367。通过羧基与三丁基锡双齿桥联,形成一维链状配位聚合物。中心锡原子与5个配位原子组成五配位畸形三角双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三)丁基锡乙酸酯 锡氧簇合物 晶体结构
下载PDF
GC测定二-(2,6-二氟苯甲酰异羟肟酸)二正丁基合锡中有机溶剂残留量 被引量:2
6
作者 郑娟 高竹妍 +1 位作者 李云兰 李青山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7-69,共3页
目的建立原料药二-(2,6-二氟苯甲酰异羟肟酸)二正丁基合锡中的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FID检测器,DB-1毛细管柱,柱温50℃,进样口温度200℃,检测器温度220℃,流速为2.0 mL.min-1,分流比为50∶1,以1,2-二... 目的建立原料药二-(2,6-二氟苯甲酰异羟肟酸)二正丁基合锡中的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FID检测器,DB-1毛细管柱,柱温50℃,进样口温度200℃,检测器温度220℃,流速为2.0 mL.min-1,分流比为50∶1,以1,2-二氯乙烷为内标测定溶剂残留量。结果甲醇、正己烷、甲苯在考察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范围分别为9~375μg.mL-1(r=0.999 8),0.87~36.25μg.mL-1(r=0.999 7),2.67~111.25μg.mL-1(r=0.999 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1%(RSD=2.5%)、98.3%(RSD=2.7%)、99.7%(RSD=1.3%)。结论本方法快速、简单、结果准确,可用于二-(2,6-二氟苯甲酰异羟肟酸)二正丁基合锡中的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二-(2 6-二氟苯甲酰异羟肟酸)二正丁基合锡 有机溶剂残留
原文传递
二-(4-氯苯甲酰异羟肟酸)二正丁基合锡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研究
7
作者 平耀东 张丽峰 +1 位作者 张艳华 李青山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065-1068,共4页
目的体外研究二-(4-氯苯甲酰异羟肟酸)二正丁基合锡(DBDCT)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及酶促动力学,并探讨参与其代谢的主要CYP450同工酶亚型。方法 优化二-(4-氯苯甲酰异羟肟酸)二正丁基合锡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的孵育条件,并对其在不同酶... 目的体外研究二-(4-氯苯甲酰异羟肟酸)二正丁基合锡(DBDCT)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及酶促动力学,并探讨参与其代谢的主要CYP450同工酶亚型。方法 优化二-(4-氯苯甲酰异羟肟酸)二正丁基合锡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的孵育条件,并对其在不同酶源中的酶促动力学进行研究;通过体外抑制实验初步探讨参与二-(4-氯苯甲酰异羟肟酸)二正丁基合锡代谢的主要CYP450同工酶的亚型。结果 不同酶源代谢实验显示,苯巴比妥(PB)、地塞米松(Dex)诱导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而β-萘黄酮(BNF)组和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抑制实验显示酮康唑对二-(4-氯苯甲酰异羟肟酸)二正丁基合锡的代谢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结论二-(4-氯苯甲酰异羟肟酸)二正丁基合锡在大鼠肝微粒体中代谢较快,CYP3A在催化二-(4-氯苯甲酰异羟肟酸)二正丁基合锡代谢中起了主导作用,CYP2C9可能部分参与,而CYP1A对二-(4-氯苯甲酰异羟肟酸)二正丁基合锡的代谢无明显催化作用;提示二-(4-氯苯甲酰异羟肟酸)二正丁基合锡与经上述同工酶代谢的药物联合应用时,应注意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4-氯苯甲酰异羟肟酸)二正丁基合锡 体外代谢 高效液相色谱法 肝微粒体 细胞色素P450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