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rief maternal exposure of rats to the xenobiotics dibutyl phthalate or diethylstilbestrol alters adult-type Leydig cell development in male offspring 被引量:6
1
作者 Richard Ivell Kee Heng +1 位作者 Helen Nicholson Ravinder Anand-Ivell 《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2期261-268,I0009,共9页
Maternal exposure to estrogenic xenobiotics or phthalates has been implicated in the distortion of early male reproductive development, referred to in humans as the testicular dysgenesis syndrome. It is not known, how... Maternal exposure to estrogenic xenobiotics or phthalates has been implicated in the distortion of early male reproductive development, referred to in humans as the testicular dysgenesis syndrome. It is not known, however, whether such early gestational and/or lactational exposure can influence the later adult-type Leydig cell phenotype. In this study,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exposed to dibutyl phthalate (DBP; from gestational day (GD) 14.5 to postnatal day (PND) 6) or diethylstilbestrol (DES; from GD14o5 to GD16.5) during a short gestationalllactational window, and male offspring subsequently analysed for various postnatal testicular parameters. All offspring remained in good health throughout the study. Maternal xenobiotic treatment appeared to modify specific Leydig cell gene expression in male offspring, particularly during the dynamic phase of mid-puberty, with serum INSL3 concentrations showing that these compounds led to a faster attainment of peak values, and a modest acceleration of the pubertal trajectory. Part of this effect appeared to be due to a treatment-specific impact on Leydig cell proliferation during puberty for both xenobiotics. Taken together, these results support the notion that maternal exposure to certain xenobiotics can also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dult-type Leydig cell population, possibly through an effect on the Leydig stem cell pop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ethylstilbestrol (DES) INSL3 Leydig cells dibutyl phthalate dbp puberty TESTIS
下载PDF
Removal of a type of endocrine disruptors—di-n-butyl phthalate from water by ozonation 被引量:7
2
作者 LI Hai-van QU Jiu-hui LIU Hui-jua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5期845-851,共7页
Ozonation of synthetic water containing a type of endocrine disruptor-di-n-butyl phthalate (DBP) was examined. Key impact factors such as pH, temperature, ionic strength, ozone dosage and initial DBP concentration w... Ozonation of synthetic water containing a type of endocrine disruptor-di-n-butyl phthalate (DBP) was examined. Key impact factors such as pH, temperature, ionic strength, ozone dosage and initial DBP concentration were investigated. In addition, the activities of radicals on uncatalysed and catalysed ozonation were studied. The degradation intermediate products were followed and the kinetic of the ozonation were assessed as well. Results revealed that ozonation of DBP followed two mechanisms. Firstly, the reaction rate of direct ozonation was slower at lower pH, temperature, and ionic strength. Secondly, when these factors were increased for indirect radical reaction, higher percentage of DBP was remov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initial ozone dosage and the decrease of the initial DBP concentration. In addition, tea-butanol, humic substances and Fe(Ⅱ) affected DBP ozonation through the radical pathway. It was determined that ozonation was restrained by adding tea-butanol for its radical inhibition effect. Furthermore, humic substances enhanced the reaction to some extent, but a slight negative effect would be encountered if the optimum dosage was exceeded. As a matter of fact, Mn(Ⅱ) affected the ozonation by "active sites" mechanism. In the experiment, three different kinds of intermediate products were produced during ozonation, but the amount of products for each one of them decreased as pH, temperature, ionic strength and initial ozone dosage increased. A kinetic equation of the reaction between ozone and DBP was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n-butyl phthalate dbp OZONATION key impact factors reaction kinetics degradation intermediate products
下载PDF
Vapor Pressures of Di-n-Butyl Phthalate and Di-iso-Butyl Hexahydrophthalate at Reduced Pressures
3
作者 齐欣 徐立勇 +1 位作者 高正红 刘志华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EI CAS 2004年第3期229-232,共4页
In this paper the measured values of the vapor pressures by ebulliometer method of two important maleic anhydride recovery solvents, di-n-butyl phthalate (DBP) and di-iso-butyl hexahydrophthalate (DIBE), between 0.63... In this paper the measured values of the vapor pressures by ebulliometer method of two important maleic anhydride recovery solvents, di-n-butyl phthalate (DBP) and di-iso-butyl hexahydrophthalate (DIBE), between 0.63—17.79 kPa and 0.49—30.95 kPa,are reported respectively.A comparison of the data of DBP with the published data has been made, which shows good consistency. For the convenient use of these vapor pressures, Cragoe equation, Antoine equation and Kirchhoff equation are selected to correlate them. The correlating results show that Antoine equation is the best one of the three equations to fit for the vapor pressures of the two solvents. According to Clausius-Clapeyron equation, the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ural logarithm of pressure and reciprocal of temperature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molar latent heats of evaporation of the two organic solvents. The molar latent heats of evaporation of DBP and DIBE are 75.1 kJ/mol and 67.7 kJ/mol,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por pressure measurement di-n-butyl phthalate (dbp) di-iso-butyl hexahydrophthalate (DIBE) correlation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张金红 徐畅 +4 位作者 张凤川 张津辉 侯奕 朱毅宏 吴祖泽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5-29,共5页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DBP)在体外对肺巨细胞癌细胞 (PG)和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 (HL-60 )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经 DBP处理过的 PG细胞 ,DNA断裂 ,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上呈现出特异的断裂带 ;流式细胞术分析表明 ,DBP能提高 PG细胞的凋亡率 ...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DBP)在体外对肺巨细胞癌细胞 (PG)和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 (HL-60 )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经 DBP处理过的 PG细胞 ,DNA断裂 ,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上呈现出特异的断裂带 ;流式细胞术分析表明 ,DBP能提高 PG细胞的凋亡率 ,并且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斑点杂交的结果显示 ,被 DBP处理过的 HL-60细胞中某些原癌基因、抑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的 m RNA表达水平都有所下降 ,这提示 DBP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肿瘤细胞 细胞凋亡 诱导机制 增殖抑制 原癌基因 抑癌基因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4
5
作者 李文英 熊丽 +3 位作者 刘荣 蒋园 胡芹芹 王黎明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17-122,共6页
为了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将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暴露于DBP5个浓度组中96h急性染毒,测得其半致死浓度(96h-LC50)为8.51mg·L-1,从而得出其安全浓度为0.85mg·L-1.在此基础上,等对数浓度差设置... 为了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将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暴露于DBP5个浓度组中96h急性染毒,测得其半致死浓度(96h-LC50)为8.51mg·L-1,从而得出其安全浓度为0.85mg·L-1.在此基础上,等对数浓度差设置4个质量浓度0.38、0.85、1.90、4.25mg·L-1进行20d慢性染毒,期间每5d测定斑马鱼的体重、肝重和鳃重,同时测定斑马鱼肝脏、鳃中SOD酶和ATPase活性.结果表明,斑马鱼比肝重总体随DBP浓度的增加和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升高(p<0.01),而比鳃重总体变化不大.随DBP浓度增大和暴露时间延长,斑马鱼肝脏、鳃中SOD酶和ATPase活性均显著受到抑制(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毒性 斑马鱼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腺三磷酸酶(ATPase)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斜生栅藻的致毒效应研究 被引量:43
6
作者 胡芹芹 熊丽 +1 位作者 田裴秀子 李文英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87-92,共6页
为了评估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了DBP对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的急性毒性效应.实验设置5个暴露组(5、10、20、50、100mg·L-1)和1个对照组(0mg·L-1),暴露96h后分别测定... 为了评估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了DBP对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的急性毒性效应.实验设置5个暴露组(5、10、20、50、100mg·L-1)和1个对照组(0mg·L-1),暴露96h后分别测定DBP对斜生栅藻生长量、光合色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暴露组DBP对斜生栅藻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随DBP暴露浓度的增大,藻细胞密度逐渐降低,显示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DBP对斜生栅藻的24、48、72、96h的EC50值分别为3.31、15.49、1.95、2.21mg·L-1.叶绿素a、b及类胡萝卜素含量随着DBP暴露浓度的增大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均为低浓度(5~10mg·L-1)上升,高浓度(10~100mg·L-1)下降.随DBP暴露浓度的增大,斜生栅藻SOD活性表现为先激活后抑制,在20mg·L-1时SOD活性达到最大值(与对照比较,p<0.05);当DBP暴露浓度≥10mg·L-1时,MDA含量随DBP浓度的增大显著增加(与对照比较,p<0.05,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斜生栅藻 光合色素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丙二醛(MDA)
下载PDF
四种蔬菜对DBP和DEHP及其代谢物的吸收累积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晓贝 张腾 +2 位作者 周昌艳 白冰 陈珊珊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7-94,共8页
以不同浓度DBP和DEHP处理的土壤对青菜、菠菜、莴苣和萝卜进行盆栽实验,采用加速溶剂萃取,Qu ECh ERS方法和硅烷衍生化对土壤和蔬菜样品进行前处理,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检测技术,分析了4种蔬菜中DBP、DEHP及其单酯代谢物MBP... 以不同浓度DBP和DEHP处理的土壤对青菜、菠菜、莴苣和萝卜进行盆栽实验,采用加速溶剂萃取,Qu ECh ERS方法和硅烷衍生化对土壤和蔬菜样品进行前处理,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检测技术,分析了4种蔬菜中DBP、DEHP及其单酯代谢物MBP、MEHP从土壤中吸收的残留量分布规律和富集系数。结果表明,生长在高、低两个不同浓度DBP和DEHP土壤中的4种蔬菜都有DBP、DEHP及其代谢物MBP和MEHP的检出。萝卜中DBP和DEHP残留总量(Σ2PAEs)及其代谢物残留总量均明显高于其他3种蔬菜。4种蔬菜对土壤中的DEHP的生物富集因子BCF值都大于1,有明显的富集效应;而对于土壤中DBP有富集效应的则只有萝卜,其他3种蔬菜对DBP的BCF值都远小于1。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的DBP、DEHP能被蔬菜产品吸收富集,并且在体内代谢出毒性比母体更高的单酯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已基)酯 邻苯二甲酸单丁酯 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已基)酯 蔬菜 吸收累积
下载PDF
辣椒DBP/DIBP胁迫及其修复剂优化和机理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任旭琴 高军 +1 位作者 陈伯清 骆丹丹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21-1126,共6页
在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对辣椒生长胁迫效应的基础上,选择凹土、蜂窝煤渣、腐植酸组成混合修复剂,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构建回归模型,优化修复剂配方,进而探讨了修复机理。结果表明:土壤中DBP/DIBP... 在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对辣椒生长胁迫效应的基础上,选择凹土、蜂窝煤渣、腐植酸组成混合修复剂,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构建回归模型,优化修复剂配方,进而探讨了修复机理。结果表明:土壤中DBP/DIBP含量达到20 mg·kg-1以上时,对辣椒生长和干物质积累有显著抑制作用;回归模型极显著(P<0.01),可用于分析预测DBP/DIBP的修复效果;修复剂最佳配方为15.91 g·kg-1凹土+16.40 g·kg-1蜂窝煤渣+1.67 g·kg-1腐植酸;施用修复剂后,土壤酶活性显著增强,根系的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提高,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增大,根系活力增强,辣椒干重增加20.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土 辣椒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
下载PDF
DBP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和抗氧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刘春晓 王平 +2 位作者 李海燕 王新春 袁玮良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12,共6页
文章研究不同浓度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叶绿素a含量、藻液中可溶性磷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和对照组相比,DBP在较低浓度范围内(1~4 mg/... 文章研究不同浓度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叶绿素a含量、藻液中可溶性磷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和对照组相比,DBP在较低浓度范围内(1~4 mg/L)促进铜绿微囊藻的生长特性、SOD和CAT的活性;然而较高浓度的DBP(8 mg/L)却对藻类的生长表现出抑制作用,同时还会降低SOD、CAT的活性。这表明:随着浓度的增加,DBP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效果。研究结果可为水华化感抑制剂的研发和安全使用提供理论指导作用,同时对全面了解水华暴发机制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酯二丁酯 铜绿微囊藻 叶绿素A 可溶性磷 SOD CAT
下载PDF
环境激素DBP对拟南芥试管形态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晓娟 金樑 陈家宽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1889-1893,共5页
报道了酞酸酯类化合物DBP对拟南芥试管形态发生的影响。利用不同浓度的DBP处理拟南芥茎段外植体,切片观察拟南芥茎段试管形态发生过程中脱分化、分化及再分化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拟南芥茎段外植体在对照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首先是愈... 报道了酞酸酯类化合物DBP对拟南芥试管形态发生的影响。利用不同浓度的DBP处理拟南芥茎段外植体,切片观察拟南芥茎段试管形态发生过程中脱分化、分化及再分化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拟南芥茎段外植体在对照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首先是愈伤组织产生,而后愈伤组织块增大,颜色呈淡绿色,生长旺盛,并有分化出芽现象;添加0.01mg/L、0.1mg/L和1.0mg/LDBP,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率低,且高浓度时愈伤组织出现褐化、活力差的现象;培养12h、24h、2d、3d、7d、14d、21d和28d茎段显微切片结果显示,DBP具有抑制拟南芥试管形态发生的作用,随着DBP浓度的增加呈现剂量抑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菜 dbp 分化 脱分化 形态发生
下载PDF
乙酸钙不动杆菌TS2H对DBP降解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段星春 易筱筠 +3 位作者 党志 陶雪琴 吴惠勤 黄晓兰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46-849,共4页
邻苯二甲酸酯(PAEs)是一类具有一般毒性和致畸、致突变性的有机化合物,它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被大量地用于塑料生产,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文章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为PAEs生物降解研究的模型物,通过驯化富集培养,分离出1... 邻苯二甲酸酯(PAEs)是一类具有一般毒性和致畸、致突变性的有机化合物,它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被大量地用于塑料生产,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文章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为PAEs生物降解研究的模型物,通过驯化富集培养,分离出1株能降解DBP的乙酸钙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TS2H,研究了TS2H对DBP的生物降解特性。结果表明,该菌可在好氧条件下高效降解DBP,在最佳pH值7时,150r·min-1振荡培养48h对DBP初始质量浓度为40mg·L-1的降解率可达到98.64%;TS2H对100mg·L-1内较高质量浓度的DBP均具有较高的降解效能,但当DBP质量浓度达到300mg·L-1时,降解效能受到一定的抑制;加入营养物蛋白胨能促进菌株TS2H对DBP的降解,而葡萄糖和苯甲酸钠的加入对DBP的降解有延缓作用;菌株TS2H在一定浓度的Zn2+、Cd2+和Cu2+条件下仍可较高效地降解DB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微生物降解 乙酸钙不动杆菌属
下载PDF
饮用水中微量内分泌干扰物质(DBP)的O_3氧化去除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海燕 曲久辉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70-574,共5页
以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 (简称DBP)为典型内分泌干扰物质的代表物 ,采用静态反应方式对饮用水进行了不同反应条件下的O3 氧化研究 .结果表明 ,当O3 投加量仅为 0 5 3mg L时 ,水中 10 0 μg LDBP 4 0min后就能去除 6 0 %以上 ,较高的溶液pH。
关键词 饮用水 内分泌干扰物质 dbp 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 氧化 O3 降解
下载PDF
饮用水中DBP的臭氧氧化效能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海燕 曲久辉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8-282,共5页
以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 (DBP)为典型内分泌干扰物质的代表物 ,对饮用水中大量存在的不同物质在不同反应条件下对O3氧化DBP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O3单独作用于DBP时 ,在反应进行 30min后就能去除 90 %以上 ;O3对DBP的氧化降解除了O... 以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 (DBP)为典型内分泌干扰物质的代表物 ,对饮用水中大量存在的不同物质在不同反应条件下对O3氧化DBP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O3单独作用于DBP时 ,在反应进行 30min后就能去除 90 %以上 ;O3对DBP的氧化降解除了O3的直接氧化外 ,还有·OH的作用机制 ;HCO-3 和腐殖质都通过影响·OH的产生而影响DBP的O3氧化 ,水中的浑浊度由于对疏水性的DBP会产生吸附作用而对DBP的去除有促进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dbp 内分泌干扰物质 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 降解方法 浑浊度 臭氧氧化技术
下载PDF
DBP对大鼠睾丸支持细胞内Ca^(2+)、线粒体膜电位及Caspase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环 赵金昌 +1 位作者 徐一波 张晶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4期454-457,共4页
目的通过测定DBP对大鼠睾丸支持细胞内Ca2+、线粒体膜电位及Caspase活性的影响,探讨DBP是否通过影响线粒体膜电位而引起支持细胞凋亡.方法建立支持细胞原代培养体系,将细胞分为0.1%DMSO(对照组)、1 mg/L(低剂量组)、10 mg/L(中剂量组)、... 目的通过测定DBP对大鼠睾丸支持细胞内Ca2+、线粒体膜电位及Caspase活性的影响,探讨DBP是否通过影响线粒体膜电位而引起支持细胞凋亡.方法建立支持细胞原代培养体系,将细胞分为0.1%DMSO(对照组)、1 mg/L(低剂量组)、10 mg/L(中剂量组)、100 mg/L(高剂量组),分别处理细胞24 h;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支持细胞内Ca2+的浓度,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酶标仪测定Caspase-9和Caspase-3的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中Ca2+浓度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中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DBP导致的线粒体膜电位升高在中、高剂量组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DBP浓度的增加,Caspase-9与Caspase-3的活性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BP能显著降低支持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改变线粒体膜的通透性,进一步升高Caspase-9及Caspase-3的活性,并最终导致睾丸支持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支持细胞 线粒体膜电位 Caspase活性
下载PDF
固定化微生物降解环境内分泌干扰物DBP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琳 罗启芳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302-1303,共2页
目的 研究固定化微生物降解环境内分泌干扰物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DBP)的生物特性。方法 将驯化活性污泥用聚乙烯醇包埋 ,并制成固定化小球。增殖培养后 ,在不同溶解氧、pH值、温度下对不同浓度的DBP水样进行降解试验。结果 固定化微... 目的 研究固定化微生物降解环境内分泌干扰物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DBP)的生物特性。方法 将驯化活性污泥用聚乙烯醇包埋 ,并制成固定化小球。增殖培养后 ,在不同溶解氧、pH值、温度下对不同浓度的DBP水样进行降解试验。结果 固定化微生物增殖培养后对DBP的降解率较游离活性污泥高 ,并且对温度、pH值的适应范围变宽 ,其降解过程符合酶促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结论 驯化获得的DBP降解优势菌群经固定、增殖培养后能有效降解底物DBP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微生物 生物降解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dbp 废水处理
下载PDF
DBP介导Cx43对大鼠睾丸Leydig细胞睾酮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燚 李环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2期191-194,共4页
目的观察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成年大鼠睾丸Leydig细胞连接蛋白43(Cx43)及其引起睾酮分泌变化的影响,探讨DBP对睾酮(T)的调节是否与Cx43有关.方法将原代培养纯化的leydig细胞分为3组:50μg/mL DBP处理组,50μg/mL DBP+10μmol/L前列... 目的观察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成年大鼠睾丸Leydig细胞连接蛋白43(Cx43)及其引起睾酮分泌变化的影响,探讨DBP对睾酮(T)的调节是否与Cx43有关.方法将原代培养纯化的leydig细胞分为3组:50μg/mL DBP处理组,50μg/mL DBP+10μmol/L前列腺素E2(PGE2)组及DMSO处理组,分别同时处理细胞24h;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膜Cx43表达变化,Western印记法观察Cx43总蛋白量的变化,应用睾酮试剂盒测定睾酮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BP处理24h后,Cx43表达与睾酮值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加入Cx43增强剂(PGE2)组与DBP组相比,CX43表达明显恢复,但T值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DBP对睾酮及Cx43均有影响,但对Leydig细胞睾酮合成抑制作用并不一定是通过调节Cx43的表达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CX43 LEYDIG细胞
下载PDF
芦竹固相反硝化反应器脱氮效能及去除尾水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研究
17
作者 魏有芳 关姝琪 +4 位作者 王欢 王海燕 张艳杰 凌宇 郭璠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75-1985,共11页
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 esters,PAEs)类污染物不可避免地共存于污水厂尾水,其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DBP)是尾水中毒性和浓度较高的一类PAEs。目前固相反硝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厂尾水深度脱氮,本研究构建了以芦竹为... 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 esters,PAEs)类污染物不可避免地共存于污水厂尾水,其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DBP)是尾水中毒性和浓度较高的一类PAEs。目前固相反硝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厂尾水深度脱氮,本研究构建了以芦竹为植物碳源的固相反硝化反应器,探究了反应器的尾水脱氮和DBP去除效能。结果表明:①芦竹固相反硝化反应器能有效去除60μg/L DBP。实验组出水浓度为(3.50±0.38)μg/L,去除率为93.67%±0.72%。DBP出水浓度随着反硝化反应器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并在330 mm处基本实现对60μg/L DBP的完全去除。②DBP的存在不影响芦竹固相反硝化反应器对NO_(3)^(-)-N和TN的去除效果,实验组NO_(3)^(-)-N和TN出水浓度分别为(2.31±0.29)和(3.51±0.40)mg/L,去除率分别为84.49%±1.99%和79.35%±2.43%。③添加和无添加DBP反应器中,以有机物和氮代谢为主的Proteobacteria、Bacteroidota、Chloroflexi和Firmicutes仍为优势菌门,反硝化菌属(如Rhodocyclaceae、Sphaerotilus、Candidatus_Competibacter及Thauera)为优势菌属,其中编码硝酸盐还原酶的napA基因丰度最高。研究显示,芦竹固相反硝化反应器基本能够完全去除60μg/L DBP,并同时具有良好的反硝化脱氮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竹 固相反硝化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尾水 脱氮
下载PDF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菜心代谢产物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唐崇杰 冼陈洁 陈梦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6-798,共13页
为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n-butyl phthalate,DBP)胁迫对菜心代谢产物组成的影响,本文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通过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DBP胁迫下菜心不同组织代谢产物的差异及其关键通路进行研究。结果... 为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n-butyl phthalate,DBP)胁迫对菜心代谢产物组成的影响,本文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通过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DBP胁迫下菜心不同组织代谢产物的差异及其关键通路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不同DBP浓度胁迫下菜心不同组织存在明显差异的代谢产物有105种,主要分布在36条代谢途径中。P<0.05的代谢途径有3条,即色氨酸代谢(Tryptophan metabolism)、苯丙氨酸代谢(Phenylalanine metabolism)和丁酸代谢(Butanoate metabolism)。研究表明,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可直观反映DBP对菜心代谢产物组成的影响,为后续开发农作物关键通路上的靶向化学调控剂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靶向代谢组学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菜心 不同组织 代谢产物
下载PDF
DBP与DBAA低剂量联合作用对雄性大鼠生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晶 胡殿兴 +1 位作者 陈威 李环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6期657-661,共5页
目的探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与溴乙酸(DBAA)联合作用对雄性大鼠睾丸功能影响.方法将28只6周龄清洁级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玉米油)、DBP组(DBP250 mg/kg,1/32LD50)、DBAA组(DBAA125 mg/kg,1/32LD50)、联合组(DBP... 目的探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与溴乙酸(DBAA)联合作用对雄性大鼠睾丸功能影响.方法将28只6周龄清洁级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玉米油)、DBP组(DBP250 mg/kg,1/32LD50)、DBAA组(DBAA125 mg/kg,1/32LD50)、联合组(DBP250 mg/kg+DBAA125 mg/kg);灌胃量为10 mL/kg体质量,1次/d,连续灌胃5周;对睾丸脏器系数、附睾脏器系数及精子质量进行检测.结果 DBP和DBAA联合组的睾丸、附睾脏器系数与对照组比较均下降(P<0.05);DBP和DBAA联合组的精子密度、精子活率与对照组比较均下降(P<0.05);各组精子畸形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升高(P<0.05).析因分析结果显示:DBP和DBAA可致大鼠脏器系数降低及精子畸形率升高,并存在交互作用.结论 DBP和DBAA均能影响大鼠睾丸功能,且DBP与DBAA联合损伤作用更强,表现为协同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二溴乙酸 联合作用 生殖毒性
下载PDF
DBP对雄性小鼠睾丸标志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玲 樊学敏 刘桂珠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3-5,共3页
目的观察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雄性小鼠睾丸标志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成年雄性昆明种小鼠130只,随机分为13组,每组10只。分别对小鼠进行相同作用时间、不同剂量及相同剂量、不同作用时间的DBP腹腔注射染毒。相同作用时间、不... 目的观察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雄性小鼠睾丸标志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成年雄性昆明种小鼠130只,随机分为13组,每组10只。分别对小鼠进行相同作用时间、不同剂量及相同剂量、不同作用时间的DBP腹腔注射染毒。相同作用时间、不同剂量染毒组5组,即0(对照组)、250、500、1000和2000mg/(kg.bw),1次/d,连续染毒3d。相同剂量[4000mg/(kg.bw)]、不同作用时间染毒组共8组,即0(对照组)、0.5、4、12、24、36、48和72h。测量小鼠脏器湿重、睾丸细胞乳酸脱氢酶(LDH)、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结果DBP可引起小鼠睾丸组织匀浆中LDH、G-6-PD活性升高;DBP一次进入体内所引起的睾丸标志酶活性变化可在72h恢复正常水平。结论DBP对雄性小鼠具有一定的生殖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乳酸脱氢酶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