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Usage of “xiaojie (小姐)” in Contem porary Chinese: Synchronic Differences in Distribution and Possibilities for Diachronic Change 被引量:1
1
作者 Hu Fanzhu Fan Xiaoling 《宏观语言学》 2007年第1期130-140,共11页
xiaojie(小姐, miss) is a popular form of address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generally speaking, it is defined as a title for ―unmarried girl. This form has multiple connotations,. Given recent changes in society, some... xiaojie(小姐, miss) is a popular form of address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generally speaking, it is defined as a title for ―unmarried girl. This form has multiple connotations,. Given recent changes in society, some think that, xiaojie (小姐) will become a widely-used form of address, while others think that young females will come to consider the title repulsive. None can have the final say, this is because the synchronic language differences are not only the result of the synchronic change but also possibly its sign. Since synchronic differences could not only be a result of diachronic change but also could herald further change, it is not clear what direction xiaojie (小姐) will take. In the language conflicts, When two language varieties conflict, the more common variety usually influences the less common. A field investigation in large cities throughout China thus allows us not only to draw A Distributional Map of Pragmatic Features of the Title xiaojie(小姐) ,but also enables us to see its diachronic possibil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dress XIAOJIE PRAGMATICS SYNCHRONIC DISTRIBUTION diachronic CHANGE
下载PDF
秦国东周青铜器矿料来源研究
2
作者 张睿祥 欧秀花 朱思齐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4-159,共6页
甘肃东部及关中地区是秦文化遗址分布的密集区,这一地区发现的秦国青铜器对于研究其风格、冶铸技术、矿料来源等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对已发表的礼县、凤翔、陇县、陈仓、秦陵等地秦国青铜器铅同位素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表明:春秋时... 甘肃东部及关中地区是秦文化遗址分布的密集区,这一地区发现的秦国青铜器对于研究其风格、冶铸技术、矿料来源等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对已发表的礼县、凤翔、陇县、陈仓、秦陵等地秦国青铜器铅同位素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表明:春秋时期,秦国青铜器矿料特征相近,主要来自大冶铜绿山、皖南沿江及小秦岭一带。春秋早、中、晚期表现出明显的交替,这一变化与中原及汉淮地区趋于同步。战国晚期秦陵出土青铜器的矿源不同于秦国其它遗址,这一时期矿料来源地与小秦岭一带关系密切。研究结论揭示了东周时期秦国与南方地区的楚国、曾国在青铜资源流通方面的交流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国青铜器 铅同位素 历时性变化 矿料来源
下载PDF
全运会新闻叙事的历时性特征研究
3
作者 张汝莹 刘贺娟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7,87,共12页
新闻媒体报道是大型体育赛事推广的重要途径,能影响公众对大型体育赛事的认知和态度。采用新闻叙事学理论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相结合的分析框架,通过文本挖掘与人工编码,以我国主流报纸近十多年的全运会新闻报道为例,探究全运会新闻叙... 新闻媒体报道是大型体育赛事推广的重要途径,能影响公众对大型体育赛事的认知和态度。采用新闻叙事学理论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相结合的分析框架,通过文本挖掘与人工编码,以我国主流报纸近十多年的全运会新闻报道为例,探究全运会新闻叙事的历时性特征。经研究发现,全运会新闻从关注赛事的竞技属性与社会效益向人才培养、群众体育等以人物为中心的主题转变,叙事模式从事件叙事、属性叙事向情感叙事转变,信息源与叙述方式日趋多样。全运会新闻叙事的历时性特征变化主要体现为:1)报道立场由结果导向转向过程导向;2)叙事内容由叙述赛事的外部性特征转向体验性特征;3)叙事模式从宣传模式转向人文关怀模式。这主要受我国生产力水平、体育文化软实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受众体育观念的影响,但是与我国主流报纸对国际体育赛事的新闻报道相比,全运会的新闻报道在叙事方式上仍有待进一步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运会 新闻叙事 主题建模 叙事特征 历时性变化
下载PDF
常用词“曾”对“尝”的历时替换及其动因
4
作者 温晓文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2-58,共7页
表示“曾经”义的常用词“尝”和“曾”之间存在历时替换关系。先秦时期“尝”占据主导地位,两汉时期随着“曾”的用例逐渐增多,“尝”和“曾”展开同义竞争。魏晋时期“尝”在中土文献中仍占优势,但佛经文献中“曾”的使用频率远高于... 表示“曾经”义的常用词“尝”和“曾”之间存在历时替换关系。先秦时期“尝”占据主导地位,两汉时期随着“曾”的用例逐渐增多,“尝”和“曾”展开同义竞争。魏晋时期“尝”在中土文献中仍占优势,但佛经文献中“曾”的使用频率远高于“尝”,说明“曾”在口语中已完成对“尝”的更替。到了唐代,“曾”逐渐在中土书面文献中取代“尝”。词义负担过重、方言对通语的渗透以及使用者求变创新的心理是促使“尝”“曾”更替的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用词 历时替换 动因
下载PDF
重庆方言“遇得到(X)”构式的共时历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健平 郑胜男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04-112,共9页
习语构式一直是认知语言学关注的重点,但是相关文献表明,方言中的习语构式研究有待进一步拓展。在构式语法的视角下,探究重庆方言习语“遇得到(X)”构式的共时与历时特征和认知理据;分析“遇得到(X)”构式的构件组成与语音、句法、构式... 习语构式一直是认知语言学关注的重点,但是相关文献表明,方言中的习语构式研究有待进一步拓展。在构式语法的视角下,探究重庆方言习语“遇得到(X)”构式的共时与历时特征和认知理据;分析“遇得到(X)”构式的构件组成与语音、句法、构式义及功能等语言特征;从历时角度探析该构式的演变过程;从认知语言学的话语选择理论等视角出发,认为“遇得到(X)”构式形成的语言理据包括过度分析、不足分析和隐性分析,其非语言理据包括具身体验性、认知经济性和语言生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方言 “遇得到(X)”构式 共时特征 历时演变 理据
下载PDF
清中叶以来北京话的被动“给”及其相关问题——兼及“南方官话”的被动“给” 被引量:22
6
作者 李炜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5-40,共6页
“给”字表被动义在北京话里从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90年代前都属于罕见用法,但在“南方官话”里则始终是常见用法。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给”字表被动义在北京话里成了常见用法。这种情况的出现既可能有外部动因——受“南方官话”的影响... “给”字表被动义在北京话里从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90年代前都属于罕见用法,但在“南方官话”里则始终是常见用法。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给”字表被动义在北京话里成了常见用法。这种情况的出现既可能有外部动因——受“南方官话”的影响,也可能有内在动因——北京话系统内部语法、语体的优胜劣汰规则在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话 南方官话 被动“给” 历时变化
下载PDF
饮食义动词“吃”带宾情况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18
7
作者 谢晓明 左双菊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1-96,共6页
饮食义动词"吃"从产生至今,带宾情况变得越来越复杂,主要表现在:(一)宾语的语义类型越来越丰富,由带受事宾语发展到以带受事宾语为主,非受事宾语类型越来越多;(二)受事宾语的所指范围从食物类名词逐渐扩大到非食物类名词,食... 饮食义动词"吃"从产生至今,带宾情况变得越来越复杂,主要表现在:(一)宾语的语义类型越来越丰富,由带受事宾语发展到以带受事宾语为主,非受事宾语类型越来越多;(二)受事宾语的所指范围从食物类名词逐渐扩大到非食物类名词,食物类名词经历了"固态食物名词→固态、非固态食物名词并存→以固态食物名词为主"这样一种发展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吃” 宾语类型 历史变化
下载PDF
共时材料中的历时分析——从《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看汉语词汇的发展 被引量:12
8
作者 俞理明 谭代龙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6-71,共6页
根据专书作语言研究 ,通常把它作为一个共时对象进行描写研究 ,如果要在专书研究中引入历时的分析 ,就要与其他时期的文献作比较。尝试用一种新的方法 ,以唐人义净翻译的佛经《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为例 ,探讨在专书的研究中展... 根据专书作语言研究 ,通常把它作为一个共时对象进行描写研究 ,如果要在专书研究中引入历时的分析 ,就要与其他时期的文献作比较。尝试用一种新的方法 ,以唐人义净翻译的佛经《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为例 ,探讨在专书的研究中展开历时的分析 ,着重分析该书中各时期产生的词语个体数量与词语使用率总和之间的区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时材料 历时分析 词汇变化 词量 词次
下载PDF
女子配偶称呼语的历时考察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丁崇明 荣晶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1-157,共7页
从历时的角度考察女子配偶称呼语,"夫、丈夫、良人、郎君、夫君、官人、相公、老公、男人"。"夫"是出现得最早的女子配偶称呼语。南宋时的杂剧中出现了"丈夫"作为女子配偶称呼语用法,从此"夫"... 从历时的角度考察女子配偶称呼语,"夫、丈夫、良人、郎君、夫君、官人、相公、老公、男人"。"夫"是出现得最早的女子配偶称呼语。南宋时的杂剧中出现了"丈夫"作为女子配偶称呼语用法,从此"夫"与"丈夫"开始了竞争。明代口语中"丈夫"完全战胜了"夫"。"良人"是出现得最早的配偶称呼语之一,最早的是出现在《诗经》中,但它使用频率不高,唐诗是"良人"出现频率最高的文献,它的使用范围主要限于诗歌。"郎君"在唐代出现了女子配偶称呼语的用法。"夫君"到唐代可以用来称呼女子配偶。宋代"官人"才有了女子配偶面称称呼语的功能。作为"丈夫"意义的"老公",最早出现在南宋。中古时期,"相公"成为妻子对丈夫的敬称,主要出现在戏曲作品中。作为女子配偶称呼语的"男人",最早是在《红楼梦》中查到。从历史演变加上近10年间《人民日报》中使用的女子配偶称呼语使用情况,把历时考察与共时考察结合起来,又可总结出六条规律。女子配偶称呼语的历时演变一方面反映这一类词在语言系统中功能配置的演变,同时也折射出夫妻之间相互关系的时代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称呼语 女子配偶 历时考察 语言演变
下载PDF
西北民族人口的纵向变动与族际差异(2000~2010)——人口变迁与社会治理创新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忠才 郝苏民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9-64,共6页
基于人口普查数据,本文对西北民族人口的纵向变动与横向差异进行了全面透视。研究发现,十年间,西北民族人口的结构和质量都有优化或提升的趋势,但与理想状态仍有差距。从人口结构的角度看,2010年时西北少数民族人口的老龄化趋势初显,加... 基于人口普查数据,本文对西北民族人口的纵向变动与横向差异进行了全面透视。研究发现,十年间,西北民族人口的结构和质量都有优化或提升的趋势,但与理想状态仍有差距。从人口结构的角度看,2010年时西北少数民族人口的老龄化趋势初显,加之少儿人口比重高,导致总抚养比过大。从人口质量看,一些民族的文盲率还比较高;有些民族的农业人口比重偏高,超过80%,而白领人口比重过小,不足3%;部分少数民族的健康水平还不尽人意。从族际差异看,各族人口的质量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上述人口问题会成为制约民族社会发展的羁绊,因而,创新社会治理政策,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质量,力促各民族均衡发展,是西北民族社会治理创新的着力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 人口 纵向变动 横向差异 治理创新
下载PDF
大华语视域中“帮忙”用法的共时差异与历时变化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李计伟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20,共10页
新加坡华语、马来西亚华语、中国台湾地区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帮忙+NP对象"等结构为当前现代汉语普通话所无,这些用法在民国时期的汉语中均较为常见,进入新中国之后逐渐衰退。当前新加坡、马来西亚华语中的"帮忙+NP对象&qu... 新加坡华语、马来西亚华语、中国台湾地区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帮忙+NP对象"等结构为当前现代汉语普通话所无,这些用法在民国时期的汉语中均较为常见,进入新中国之后逐渐衰退。当前新加坡、马来西亚华语中的"帮忙+NP对象"等结构并非受英语影响或传承语习得偏误所致,亦非受新时期现代汉语变异影响而产生,其主要来源是早期现代汉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帮忙 用法 共时差异 历时变化
下载PDF
“副+是”的历时演化和共时变异——兼论现代汉语“副+是”的表达功用和分布范围 被引量:62
12
作者 张谊生 《语言科学》 2003年第3期34-49,共16页
本文从“F是”的历时演变和共时变异的角度探讨了其历时变化发展和共时同形异构的关系,分析了导致“F是”语法化的机制和诱因,讨论了“F是NP”和“F是VP”的区别和联系,考察了“F是”的内部结构、表达功用和分布情况。
关键词 历时演化 共时变异 同形异构 表义功用
下载PDF
美语中be-passive与get-passive的变化趋势分析——基于大型美语语料库COHA和COCA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华勇 龙得银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136-140,共5页
对美语中be-passive和get-passive两种类型的被动语态进行了基于大型美语语料库的历时和共时语料检索,以期回答如下三个问题:一是be-passive和get-passive的历时变化情况;二是be-passive和get-passive在共时层面及不同篇型(genres)中的... 对美语中be-passive和get-passive两种类型的被动语态进行了基于大型美语语料库的历时和共时语料检索,以期回答如下三个问题:一是be-passive和get-passive的历时变化情况;二是be-passive和get-passive在共时层面及不同篇型(genres)中的分布特征;三是造成be-passive和get-passive上述历时变化和共时分布特征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语态 趋势 英语语料库 历时变化
下载PDF
“大不了”的表达功用与演化过程 被引量:3
14
作者 谢晓明 刘渝西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0-48,96,共9页
文章主要对"大不了"的使用情况进行历时共时的考察。考察表明,现代汉语里有三个"大不了":短语"大不了_1"、形容词"大不了_2"和副词"大不了_3"。这三个"大不了"都不是来源... 文章主要对"大不了"的使用情况进行历时共时的考察。考察表明,现代汉语里有三个"大不了":短语"大不了_1"、形容词"大不了_2"和副词"大不了_3"。这三个"大不了"都不是来源于五代时期的状中结构"大不了",而是在清代受自身组合成分的语义变化和"V不了"结构的类化作用产生的,形容词"大不了_2"产生在前,副词"大不了_3"稍后,表示比较和判断的述补短语"大不了_1"出现最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不了” 表达功用 历时演变
下载PDF
基于网络游记内容的西安旅游品牌个性历时性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隋丽娜 郭凤杰 +1 位作者 程圩 吴筝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4-98,110,共6页
通过内容分析法对携程和马蜂窝在2009—2019年的7815篇关于西安的网络游记进行文本分析,从游客感知角度识别西安旅游品牌个性,并以5年为界分析其历时性变化。对其旅游品牌个性和旅游要素进行相关性和对应分析,以此解释西安旅游品牌个性... 通过内容分析法对携程和马蜂窝在2009—2019年的7815篇关于西安的网络游记进行文本分析,从游客感知角度识别西安旅游品牌个性,并以5年为界分析其历时性变化。对其旅游品牌个性和旅游要素进行相关性和对应分析,以此解释西安旅游品牌个性来源。研究发现:(1)游客对西安旅游品牌个性感知主要集中在“仁”“雅”“智”3个维度,但在不同阶段,游客感知到的品牌个性维度存在差异,表现为“仁”降“雅”“智”升,“智”“乐”词汇增加。(2)西安旅游品牌个性与旅游要素相关关系显著,游客对西安旅游品牌个性感知的变化主要集中于社会旅游资源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客感知 品牌个性 历时性 旅游要素 西安市
下载PDF
我国教师身份认同历史流变研究:内容性维度的考察 被引量:7
16
作者 容中逵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7-102,共6页
通过对先秦至今统治阶级、普通社会民众、教育思想家和教师自身眼中教师身份认同流变的系统历史分期考察,发现先秦至今我国中小学教师身份认同历史流变,在内容维度上大致经历了如下四种变化趋向:身份认同的动力来源由自决性到受制化;身... 通过对先秦至今统治阶级、普通社会民众、教育思想家和教师自身眼中教师身份认同流变的系统历史分期考察,发现先秦至今我国中小学教师身份认同历史流变,在内容维度上大致经历了如下四种变化趋向:身份认同的动力来源由自决性到受制化;身份认同的角色地位由尊崇性到污名化;身份认同的职业倾向由变动性到固着化;身份认同的目的价值由本体性到工具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身份认同 流变 历时总态
下载PDF
地理变化对方言分布格局的影响——以江苏邳州方言为例 被引量:5
17
作者 苏晓青 许井岗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31-39,共9页
同言线表示语言(方言)现象的分布,是语言分区的重要依据之一。方言分布的格局往往受到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影响。总体而言,一个方言地区主要的同言线通常会有一个大致相同的走向,形成同言线束。邳州是江苏省北部的一个县级市。以往的... 同言线表示语言(方言)现象的分布,是语言分区的重要依据之一。方言分布的格局往往受到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影响。总体而言,一个方言地区主要的同言线通常会有一个大致相同的走向,形成同言线束。邳州是江苏省北部的一个县级市。以往的研究认为邳州方言可以分为邳南和邳北两片,即邳州方言的内部差异主要是南北差异。语言地理学的调查结果表明,情况并非完全如此。邳州境内20个语言条目的同言线可以分别汇合成四条同言线束,这些同言线束的走势有些与古老行政区划布局大体一致,有些与山川走向大体一致,反映出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对语言的影响。就邳州来说,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对今天方言格局的影响更为显著。从共时的角度看,邳州方言现存的四条同言线束反映着现实语言的实际差异;从历时的角度看,四条同言线束却极可能是不同时间层次方言格局积淀的反映,有些层次相对较早,有些层次相对较晚。愈晚出现者则距离眼前的现实就会愈近,当地人感觉南北差异大于东西差异的原因就在于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地理学 邳州方言 分布格局 历时变化
下载PDF
动词性并列式复合词的历时发展特点与词化程度的等级 被引量:21
18
作者 董秀芳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57-63,共7页
汉语的复合词最初是由短语演变而来的 ,其形成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词化的过程 ,正因如此 ,汉语中短语和词的划界才困难重重。共时状态下存在的复合词有着词化程度的差别 ,而历时地考察复合词的形成发展中表现出的特点 ,则有助于确定... 汉语的复合词最初是由短语演变而来的 ,其形成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词化的过程 ,正因如此 ,汉语中短语和词的划界才困难重重。共时状态下存在的复合词有着词化程度的差别 ,而历时地考察复合词的形成发展中表现出的特点 ,则有助于确定共时状态下复合词的词化等级。可以汉语中最具特色的并列式复合词为考察对象 (以动词性并列式复合词为例 ) ,根据其历时演变中表现出的特性 ,对其共时状态下的词化程度做大致的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动词性并列式复合词 词化程度 共时状态
下载PDF
《毛泽东选集》英译中的策略变化 被引量:11
19
作者 巫和雄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3-27,35,共6页
《毛泽东选集》的英译延续了数十年的时间,期间翻译环境的变化导致了翻译策略的改变。本文从译本语言对比入手,对此作了历时和共时的考察。研究发现,《毛泽东选集》英译策略呈现出由"松"到"紧"、由"意译"... 《毛泽东选集》的英译延续了数十年的时间,期间翻译环境的变化导致了翻译策略的改变。本文从译本语言对比入手,对此作了历时和共时的考察。研究发现,《毛泽东选集》英译策略呈现出由"松"到"紧"、由"意译"为主到"直译"为主、由"译语"取向到"源语"取向的历时变化过程。从共时的角度看,正文和注释的翻译也存在类似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选集》 英译策略 历时变化 共时变化
下载PDF
试论疑问代词“若为”、“若箇”的来源 被引量:5
20
作者 冯春田 《语言科学》 CSSCI 2008年第6期573-579,共7页
"若为"、"若箇"是先后出现于南北朝时期和唐代的疑问代词,对这两个疑问代词的来源以往罕有论及。文章基于语料的调查,在吕叔湘(1985)的基础上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得出了与以往不同的结论。认为上古汉语里就有的指示... "若为"、"若箇"是先后出现于南北朝时期和唐代的疑问代词,对这两个疑问代词的来源以往罕有论及。文章基于语料的调查,在吕叔湘(1985)的基础上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得出了与以往不同的结论。认为上古汉语里就有的指示词"若"可能来源于"像似"义动词"若"在特定语法关系中的变化;"若为"、"若箇"的"若"也与"像似"义动词"若"有关,但在历史变化中经历了"若何"(即受疑问词"何"影响)的阶段,从而获得了疑问功能,然后与"作为"义动词"为"、名量词"箇"复合,形成了"若为"、"若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问代词 指示代词 动词 若为 若箇 历史演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