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结核性脑膜炎(TM)是临床常见的中枢性感染的一种,其起病较慢,症状不典型,病原学诊断困难,误诊率高。目前有效的TM诊断工具较少。利用常见的临床症状、检查指标等建立诊断评分系体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目的建立TM临床诊断评...背景结核性脑膜炎(TM)是临床常见的中枢性感染的一种,其起病较慢,症状不典型,病原学诊断困难,误诊率高。目前有效的TM诊断工具较少。利用常见的临床症状、检查指标等建立诊断评分系体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目的建立TM临床诊断评分体系(TMCDS),并对其应用价值进行初步评价。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21年9月在柳州市人民医院感染病科住院并诊断为脑膜炎的患者18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将患者随机分成建模组(147例)和验模组(40例)。根据是否为TM将建模组分为非TM亚组(76例)和TM亚组(71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主要包括性别、年龄、临床症状(发热、头痛、意识障碍、颈抵抗),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CD_(4)^(+)T淋巴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颅内压、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糖、氯、蛋白、细胞数)。建模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TM的影响因素;根据每个因素的β值所占比重设立相应分值,建立TMCDS;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TMCDS诊断TM的价值。结果两亚组头痛、HIV感染、CD_(4)^(+)T淋巴细胞计数<200/μl、C反应蛋白升高、颅内压>200 mm H_(2)O(1 mm H_(2)O=0.0098 kPa)、脑脊液糖降低、脑脊液氯降低、脑脊液蛋白升高、脑脊液单核细胞升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头痛、CD_(4)^(+)T淋巴细胞<200/μl、C反应蛋白升高、脑脊液糖降低、脑脊液蛋白升高均是TM的影响因素(P<0.05)。将以上5个影响因素同时结合临床经验纳入脑脊液氯、脑脊液细胞数再次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头痛、CD_(4)^(+)T淋巴细胞<200/μl、C反应蛋白升高、脑脊液糖降低、脑脊液蛋白升高均是TM的影响因素(P<0.05)。根据上述7个因素β值建立评分系统,将脑脊液氯降低β值设定为1分,其他因素β值与其的倍数即为该因素所对应的分值,因2个影响因素评分为负值,为方便临床,每个因素对应分值增加2.5分,最终建立TMCDS。TMCDS诊断建模组TM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07〔95%CI(0.735,0.879),标准误=0.037,P<0.001〕,最佳诊断界值为21.50分。TMCDS诊断验模组TM的AUC为0.766〔95%CI(0.610,0.921),标准误=0.079,P=0.004〕,灵敏度为0.789,特异度为0.667。结论通过7个变量建立的TMCDS简单易行,对于早期TM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展开更多
文摘背景结核性脑膜炎(TM)是临床常见的中枢性感染的一种,其起病较慢,症状不典型,病原学诊断困难,误诊率高。目前有效的TM诊断工具较少。利用常见的临床症状、检查指标等建立诊断评分系体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目的建立TM临床诊断评分体系(TMCDS),并对其应用价值进行初步评价。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21年9月在柳州市人民医院感染病科住院并诊断为脑膜炎的患者18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将患者随机分成建模组(147例)和验模组(40例)。根据是否为TM将建模组分为非TM亚组(76例)和TM亚组(71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主要包括性别、年龄、临床症状(发热、头痛、意识障碍、颈抵抗),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包括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CD_(4)^(+)T淋巴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颅内压、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糖、氯、蛋白、细胞数)。建模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TM的影响因素;根据每个因素的β值所占比重设立相应分值,建立TMCDS;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TMCDS诊断TM的价值。结果两亚组头痛、HIV感染、CD_(4)^(+)T淋巴细胞计数<200/μl、C反应蛋白升高、颅内压>200 mm H_(2)O(1 mm H_(2)O=0.0098 kPa)、脑脊液糖降低、脑脊液氯降低、脑脊液蛋白升高、脑脊液单核细胞升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头痛、CD_(4)^(+)T淋巴细胞<200/μl、C反应蛋白升高、脑脊液糖降低、脑脊液蛋白升高均是TM的影响因素(P<0.05)。将以上5个影响因素同时结合临床经验纳入脑脊液氯、脑脊液细胞数再次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头痛、CD_(4)^(+)T淋巴细胞<200/μl、C反应蛋白升高、脑脊液糖降低、脑脊液蛋白升高均是TM的影响因素(P<0.05)。根据上述7个因素β值建立评分系统,将脑脊液氯降低β值设定为1分,其他因素β值与其的倍数即为该因素所对应的分值,因2个影响因素评分为负值,为方便临床,每个因素对应分值增加2.5分,最终建立TMCDS。TMCDS诊断建模组TM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07〔95%CI(0.735,0.879),标准误=0.037,P<0.001〕,最佳诊断界值为21.50分。TMCDS诊断验模组TM的AUC为0.766〔95%CI(0.610,0.921),标准误=0.079,P=0.004〕,灵敏度为0.789,特异度为0.667。结论通过7个变量建立的TMCDS简单易行,对于早期TM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文摘目的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的定性诊断十分困难,PET/CT是目前评价良、恶性病变最具优势的影像学手段之一。文中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评价18F-脱氧葡萄糖(18Fluorodexglucose,FDG)PET/CT显像诊断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方法以孤立性肺结节、FDG、PET/CT等为检索词,检索1994年1月至2009年7月的Medline数据库、西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服务系统、外文生物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等相关中英文文献。对符合标准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估,用MetaDisc1.4软件进行异质性检验,综合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优势比,绘制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summary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和计算曲线下面积(the area under the curve,AUC),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共检索相关文献29篇,其中11篇符合标准纳入分析,A级1篇,B级10篇,各研究之间存在异质性,按照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敏感性、特异性、诊断优势比(diagnostic odds ratio,DOR)及其95%可信区间分别为91%(87%~93%)、83%(78%~87%)和51.04(23.33~111.66),AUC为0.9383,Q值为0.875 3,纳入文献稳定性较好。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能灵敏、准确地诊断恶性孤立性肺结节,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