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融合视域下中国小说诗学话语体系建构
1
作者 焦鹏帅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09-117,共9页
中国小说理论体系要立于中国,面向世界,需要融通中西学术的视野,以“中国”为方法,以“世界”为目的,超越中国小说研究的传统子史框架,构建中国小说的起源、本体论、认识论、概念视域、写作模式、形式技巧和阐释学实践的系统框架,然后... 中国小说理论体系要立于中国,面向世界,需要融通中西学术的视野,以“中国”为方法,以“世界”为目的,超越中国小说研究的传统子史框架,构建中国小说的起源、本体论、认识论、概念视域、写作模式、形式技巧和阐释学实践的系统框架,然后进入概念分析、哲学反思、本质探究、机制剖析等深层次研究,从而形成自成一体的非西方叙事的中国小说诗学话语体系。中国小说诗学话语体系的建构需要理性批判、形而上学、中庸调和、中西融合、系统思维以及历时与共时整合的综合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小说 诗学话语体系 非西方叙事
下载PDF
中西戏剧“曲唱体”与“对话体”的叙事比较
2
作者 欧阳江琳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4年第3期61-70,共10页
中西戏剧语言及其运作形式互不相同,中国戏曲以“曲唱”为中心,西方话剧以人物“对话”为主要手段。依据戏剧语言的双重属性,在文本语言层面上,中西戏剧无论是“曲”还是“话”,都属于诗歌语言形态,形成了诗性叙事传统。二者皆表现为深... 中西戏剧语言及其运作形式互不相同,中国戏曲以“曲唱”为中心,西方话剧以人物“对话”为主要手段。依据戏剧语言的双重属性,在文本语言层面上,中西戏剧无论是“曲”还是“话”,都属于诗歌语言形态,形成了诗性叙事传统。二者皆表现为深层义的隐喻叙事,积淀出诗体语言与角色话语相适应的规则。在口头语言层面上,中西戏剧因“唱”“说”的声音媒介不同,话语功能与语言速率各自有异,这导致中国戏曲叙事内容倾向艺术化、娱乐化,叙事节奏偏慢,西方戏剧侧重故事本位叙述,叙事节奏偏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戏剧 曲唱体 对话体 戏剧语言 戏剧叙事
下载PDF
从比较到对话的异质文论研究路径
3
作者 马子茹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24年第2期96-99,共4页
从1988年《中西比较诗学》到2021年《中西诗学对话》,曹顺庆比较诗学研究呈现出从比较到对话的异质文论研究路径转变。在比较视域中审视诗学问题,《中西比较诗学》采用中西诗学范畴比较的方法,是重中西诗学比较的产物;《中西诗学对话》... 从1988年《中西比较诗学》到2021年《中西诗学对话》,曹顺庆比较诗学研究呈现出从比较到对话的异质文论研究路径转变。在比较视域中审视诗学问题,《中西比较诗学》采用中西诗学范畴比较的方法,是重中西诗学比较的产物;《中西诗学对话》以变异学的理论视野,坚持中西互释对话原则,是异质文论对话的成果。从《中西比较诗学》到《中西诗学对话》的路径转换,使从比较到对话的异质文论研究对重建中国当代文论话语体系和重塑东方文论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顺庆 中西诗学 比较对话 异质文论
下载PDF
中西“空白”之比较 被引量:22
4
作者 李克和 张唯嘉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0-106,共7页
中西美学家都高度肯定“空白”的美学价值和意义 ,但他们所理解的“空白”并不尽相同 :中国古代的“空白”是一个模糊而无限的概念 ,而西方当代文论的“空白”清晰且有限。中国文论家认为“空白”的审美效应是由“道”的性质决定的 ,而... 中西美学家都高度肯定“空白”的美学价值和意义 ,但他们所理解的“空白”并不尽相同 :中国古代的“空白”是一个模糊而无限的概念 ,而西方当代文论的“空白”清晰且有限。中国文论家认为“空白”的审美效应是由“道”的性质决定的 ,而西方学者则认为“空白”通过破坏可联结性来实现一种潜在的联结 ,并由此而获得审美意味。中西都认为创作主体心灵的虚空是创造艺术空白美的前提 ,但中国古代的虚空是出尘以屏除自我 ,而西方则是去蔽以找回纯粹的自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空 创造艺术 当代文论 中国文论 审美意味 创作主体 自我 中西 有限 心灵
下载PDF
中西诗学对话——德里达与中国文化 被引量:5
5
作者 曹顺庆 李斌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8-84,共7页
随着中国特色学术话语建设的不断推进,学术界对于中西诗学对话的愿望越发强烈。而"对话"不仅要乐于对话,更要有话可对。德里达作为解构大师,其颠覆语音中心主义的理论主张,与中国汉字"一音多字""一字多音"... 随着中国特色学术话语建设的不断推进,学术界对于中西诗学对话的愿望越发强烈。而"对话"不仅要乐于对话,更要有话可对。德里达作为解构大师,其颠覆语音中心主义的理论主张,与中国汉字"一音多字""一字多音""一字多义"等特征不谋而合。更进一步,德里达利用"延异"挑战"言语"符号作为外在"真理"的权威性,发现不存在纯粹的真理,这与中国文化的"言意之辨""言不尽意"等有异曲同工之妙。此外,德里达虽然为"元书写"赋予"意义之源"的美名,却使其无法"言传"。而中国文化通过"立象尽意""以象破象"等"达意"方式苦寻"真意",对于德式解构亦是补充。不可否认,德里达解构理论与中国文化的相通与相异成为彼此平等对话的前提,而对话的最终目的在于互惠互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诗学对话 解构主义 中国文化 变异学
下载PDF
话语分析的文化转向:试论建立当代中国话语研究范式的动因、目标和策略 被引量:72
6
作者 施旭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1期131-140,共10页
西方的话语分析被引入中国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近年来,我国社会科学领域陆续有学者提出了学科中存在着照搬西方和文化失语问题。话语分析工作者和教师也应该开始考虑本学科的本土化以及学术的文化多元化问题。从东方文化的角度去揭示... 西方的话语分析被引入中国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近年来,我国社会科学领域陆续有学者提出了学科中存在着照搬西方和文化失语问题。话语分析工作者和教师也应该开始考虑本学科的本土化以及学术的文化多元化问题。从东方文化的角度去揭示话语分析中西方中心论的倾向及其学术和文化后果,分析建立当代中华文化话语研究新范式的内在原因和动机,并提出具体的工作目标和行动策略。我们有确切的外部原因、真实的内部必要和条件去构建适用于当代中华文化话语的研究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中心论 本土化 中华语境 多元文化 对话
下载PDF
“对话范式”视域中中西文化的对话与会通 被引量:5
7
作者 胡军良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5-109,共5页
"对话范式"业已成为一种全新的哲学范式。它的异军突起无疑是对独白主义思想范式的纠偏与反拨,也是对迷执于主客二元、非此即彼的哲学探究方式的彻底拒斥与消解。其核心要义是平等协商、真诚沟通、宽容互让、悬置中心、和而... "对话范式"业已成为一种全新的哲学范式。它的异军突起无疑是对独白主义思想范式的纠偏与反拨,也是对迷执于主客二元、非此即彼的哲学探究方式的彻底拒斥与消解。其核心要义是平等协商、真诚沟通、宽容互让、悬置中心、和而不同。援用"对话范式"审视中西文化,不仅可以走出中国文化本位论或者西方文化本位论等中西文化之争的偏执与狭隘,而且可以使中西文化在彼此认同其差异的基础上圆融会通、达成共识、走向共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话范式 中西文化 差异 对话 会通
下载PDF
中西译论对话的不可能、可能及其他 被引量:8
8
作者 朱桂成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6-89,共4页
西方译论在世界近、现代的译论史上一直占着霸权话语的地位。它对我国译论正面影响是拓宽了我们的思维视野 ;其负面影响则是 ,它既导致了我们对民族译论记忆的淡薄 ,又束缚了民族译论的原创性。我们的当务之急是 ,在发现中西译论差异性... 西方译论在世界近、现代的译论史上一直占着霸权话语的地位。它对我国译论正面影响是拓宽了我们的思维视野 ;其负面影响则是 ,它既导致了我们对民族译论记忆的淡薄 ,又束缚了民族译论的原创性。我们的当务之急是 ,在发现中西译论差异性的基础上寻求其间有效对话 ;在对话的基础上建构我们自己的原创性译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译论 差异性 独白 制约 对话
下载PDF
中西文化差异与文艺摹仿论的普遍意义 被引量:15
9
作者 顾明栋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8,共18页
摹仿说是西方诗学最根本的思想之一。摹仿论构成了西方美学的主流。然而,在中西诗学的对比研究中存在一种被广为接受的观点,即摹仿论是西方诗学传统特有的文化创新。在此学术共识的基础上产生了一种基本的二分法,其结果是衍生了一系列... 摹仿说是西方诗学最根本的思想之一。摹仿论构成了西方美学的主流。然而,在中西诗学的对比研究中存在一种被广为接受的观点,即摹仿论是西方诗学传统特有的文化创新。在此学术共识的基础上产生了一种基本的二分法,其结果是衍生了一系列的中西二元对立:西方艺术具有隐喻性、象征性和先验性特性,而中国艺术具有转喻性、字面本意性和内在性特性。文章批判地审视有关摹仿论的对比研究,列举出反对上述被普遍接受观点的种种理由,并从认识论、本体论和方法论等角度考察中国诗学传统中摹仿说与西方传统相关的各个方面,重新确立模仿是跨文化的人类本能,因此艺术摹仿论也是跨越文化传统的普遍性观念;还考察了艺术理念如何在中西表现系统中得以形成、中国诗学摹仿论与西方诗学摹仿论的差异以及对该差异的理解会给西方和非西方文学的对比研究带来哪些启发诸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摹仿论 中西诗学 文化差异 二元对立范式 普遍性
下载PDF
全球化语境中的对话文化学的建立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再林 王冬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5期70-75,共6页
文化是永远朝向自我认同而存在的人的现实生活。由全球化凸现出来的文化冲突反映了人面对异质性存在而产生的自我认同危机。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内容上,而且表现在它们在当今人类文化格局中所处地位的不同上,即西方... 文化是永远朝向自我认同而存在的人的现实生活。由全球化凸现出来的文化冲突反映了人面对异质性存在而产生的自我认同危机。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内容上,而且表现在它们在当今人类文化格局中所处地位的不同上,即西方文化处于权力话语地位,而中国传统文化却岌岌可危。文化对话不仅是人类共建一种异中求“和”的世界文化新格局的正确途径,而且是中国文化健康发展的正确途径。在当代,建立对话的文化学已刻不容缓。建立对话的文化学不仅是一种普遍的对话范式在文化理论中的确立,而且要求我们在文化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展开对权力话语的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冲突 权力话语 中国传统文化 西方文化 对话的文化学 文化的公共空间
下载PDF
中西比较诗学如何可能?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耘华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66-72,共7页
文章首先从不同诗学之同异关系及其表现形态入手对中西比较诗学的逻辑依据做出了阐析 ,接着对中西比较诗学在“求同”与“辨异”上的价值体现进行了具体论述。文章指出 ,中西比较诗学的方法论就是以对话诗学的建构为指归 ,而在对话诗学... 文章首先从不同诗学之同异关系及其表现形态入手对中西比较诗学的逻辑依据做出了阐析 ,接着对中西比较诗学在“求同”与“辨异”上的价值体现进行了具体论述。文章指出 ,中西比较诗学的方法论就是以对话诗学的建构为指归 ,而在对话诗学的建构中 ,理应注意在中西诗学比较领域广泛存在的诸种问题 ;文章尝试性地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比较诗学 逻辑依据 价值依据 对话诗学
下载PDF
论中国文论的三部曲——兼及中国文化诗学的建构 被引量:7
12
作者 顾祖钊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2-100,共9页
"五四"以来,中国文论明显经历了"全盘西化"和"西方文论中国化"的阶段,目前正走向"中西融合"的新阶段。这一阶段的到来,已做好了三项理论准备:"新理性主义"在价值论和方法论上实现了... "五四"以来,中国文论明显经历了"全盘西化"和"西方文论中国化"的阶段,目前正走向"中西融合"的新阶段。这一阶段的到来,已做好了三项理论准备:"新理性主义"在价值论和方法论上实现了中西融合;"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突出了中西融合的任务和方式;"中国式文化诗学"是中西文艺理论融合之路通过上述二者实现创造性建构和超越的最终模式和必然归宿。揭示了这样的"三部曲",也就揭示中国文化诗学产生的历史合理性,以预测中国文论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论 中西融合 中国文化诗学
下载PDF
研究中国美学的若干方法论问题 被引量:9
13
作者 劳承万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3-40,共8页
中国现当代美学,大体上说,是“西方美学在中国”,其时代大背景是“西方文化在中国”。这里的“西方美学”主要是指西方的传统认识论美学,而不是由康德道德形上学(神学)所突破的道德美学本体论。后者正是架接中国心性哲学美学,即道德形... 中国现当代美学,大体上说,是“西方美学在中国”,其时代大背景是“西方文化在中国”。这里的“西方美学”主要是指西方的传统认识论美学,而不是由康德道德形上学(神学)所突破的道德美学本体论。后者正是架接中国心性哲学美学,即道德形上学哲学美学的直接参照系。美学学科应有两种不同形态:哲学体系型美学与诗性智慧型美学。当务之急,是引入康德的美学智慧(美是道德的象征),去梳理、建构中国道德美学本体论;诗性智慧型美学是中国美学的特长,我们已洞开大门。我们面临着一体两面的难题:一方面要建构道德形上美学(外),另一方面又要相应地转换思维方式(内),“合内外之道”,这才是我们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美学 中国美学:道德形上美学 诗性智慧型美学 方法论
下载PDF
人文医学的学理建构与实践拓展——由叙事医学的平行思维触发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一方 耿铭 《医学与哲学》 2019年第7期10-13,共4页
医学人文与人文医学的基本区别在于医学的人文性揭示与人文化推进的不同镜像,而以人文化为特征的人文医学当下及未来都得益于叙事医学的平行思维而不断丰富其学理建构。其基本路径是由平行(人文)病历书写逐渐拓展到平行(人文)病理、平行... 医学人文与人文医学的基本区别在于医学的人文性揭示与人文化推进的不同镜像,而以人文化为特征的人文医学当下及未来都得益于叙事医学的平行思维而不断丰富其学理建构。其基本路径是由平行(人文)病历书写逐渐拓展到平行(人文)病理、平行(人文)药理、人文-技术并行的双轨诊疗与医患共同决策,使得人文医学实践更加具有操作性。同时,也将更加契合急-慢病时代的转型,丰富理论医学的学术内涵,促进中西医并用情境中的叙事参照、价值对话与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人文 人文医学 叙事医学 理论医学 中西医对话
下载PDF
程抱一的文化对话诗学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重岗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1-121,共11页
被视为中西文化摆渡人的程抱一,以中西文化对话的方式,重塑开放性的心灵,建立了开放性的思想架构。他借助结构主义、符号分析学的方法,分析中国古典诗歌和绘画的结构功能,创造性地诠释中国的文化思想,从哲学的高度激活了中国的宇宙论和... 被视为中西文化摆渡人的程抱一,以中西文化对话的方式,重塑开放性的心灵,建立了开放性的思想架构。他借助结构主义、符号分析学的方法,分析中国古典诗歌和绘画的结构功能,创造性地诠释中国的文化思想,从哲学的高度激活了中国的宇宙论和生命观;并在诗歌和小说创作中,把经验生活和超验沉思融汇在一起,展示了对有生宇宙和近现代中国生存状况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抱一 文化对话诗学 中国诗歌 中国绘画 小说诗学
下载PDF
论中西比较诗学的“超越”意识 被引量:4
16
作者 高玉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5年第4期153-158,共6页
“中西比较诗学”中的“比较”具有翻译、对话、联系、阐发、影响、接受以及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等特殊涵义,它以全球文明作为本位,而不是以某一文明作为本位,本质上是一种具有双语背景和双语意识的跨语际文论研究。我们既不能用中国... “中西比较诗学”中的“比较”具有翻译、对话、联系、阐发、影响、接受以及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等特殊涵义,它以全球文明作为本位,而不是以某一文明作为本位,本质上是一种具有双语背景和双语意识的跨语际文论研究。我们既不能用中国文论的标准来衡量西方文论,也不能用西方文论的标准来衡量中国文论,而要超越中西方两种文论视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 超越 比较诗学 中国古代文论 西方文论
下载PDF
中西哲学对话的一个尝试性设想——从茶道建立世界性的中国哲学的“一期一会”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兴国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9-47,共9页
自中国哲学进入近现代的自我转型期以来,特别是谋求其在本土的自主地位与国际性的世界化的时候,其超语言性受到了空前的挑战,有人梦想着在"语言分析"中解决中国哲学的一切问题,愈加暴露出中国哲学在现代化与世界化过程中的两... 自中国哲学进入近现代的自我转型期以来,特别是谋求其在本土的自主地位与国际性的世界化的时候,其超语言性受到了空前的挑战,有人梦想着在"语言分析"中解决中国哲学的一切问题,愈加暴露出中国哲学在现代化与世界化过程中的两难抉择与尴尬处境。如何使人从语言之外了解中国哲学的言外之意,此道正需探讨。从茶道建立世界性或国际性的中国哲学的"一期一会",是一条以审美经验和亲身体证的方式进入中国哲学与文化的"绿色通道",它很可能成为中西方哲学或世界哲学的一种重要和有效的"对话"或交往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哲学 对话 茶道 世界性或国际性的中国哲学 “一期一会”
下载PDF
艾略特诗歌与中西诗学传统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平远 余艳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7-129,共3页
艾略特无可比拟的“对当代诗歌作出的卓越贡献和所起的先锋作用”是以其诗作中所蕴涵的中西诗学传统为根基的。西方文学的叙事传统和中国诗歌的简约风格珠联璧合,使其诗作既具有了深厚的历史积淀,又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从而产生了深... 艾略特无可比拟的“对当代诗歌作出的卓越贡献和所起的先锋作用”是以其诗作中所蕴涵的中西诗学传统为根基的。西方文学的叙事传统和中国诗歌的简约风格珠联璧合,使其诗作既具有了深厚的历史积淀,又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从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略特 《荒原》 西方诗学传统 中国诗学传统
下载PDF
比较视野中的中西诗学——美藉学者陈世骧的中西诗学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志啸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3-60,共8页
对美藉华裔学者陈世骧的中西比较诗学的研究,可以立足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宏观方面,陈世骧通过中西文学尤其是诗歌传统的比较,认为中国文学乃是抒情传统,它迥异于西方的叙事传统;微观方面,陈世骧对中西诗论中的字词作了深入的辨析比... 对美藉华裔学者陈世骧的中西比较诗学的研究,可以立足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宏观方面,陈世骧通过中西文学尤其是诗歌传统的比较,认为中国文学乃是抒情传统,它迥异于西方的叙事传统;微观方面,陈世骧对中西诗论中的字词作了深入的辨析比较,俾助于人们认识中西诗学概念在文字表达上的异同。陈世骧的中西诗学研究,实际上并非宏微观绝然分割,而是两者有机地互为融合。通过剖析陈世骧的论著,能使读者充分认识中国诗学的抒情传统特色和中西诗学概念在文字上的异同表述,从而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国传统诗学的内涵及其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世骧 宏观 微观 中西诗学
下载PDF
优美地说出全新的诗意 被引量:2
20
作者 沈检江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3-119,共7页
中国当代诗坛焦虑和期望并存 ,从诗史角度客观地对这一现状进行辨析 ,提出诗歌振兴的思路是新世纪社会与时代的双重文化课题。第一 ,当代现实题材的开掘与主旋律崇高内涵的深化是构建诗歌新境界的本源和基础 ;第二 ,以语言构建的新姿态... 中国当代诗坛焦虑和期望并存 ,从诗史角度客观地对这一现状进行辨析 ,提出诗歌振兴的思路是新世纪社会与时代的双重文化课题。第一 ,当代现实题材的开掘与主旋律崇高内涵的深化是构建诗歌新境界的本源和基础 ;第二 ,以语言构建的新姿态表述诗歌新境界能够达到理想的审美效果 ,也能够营造出优美的审美空间 ;第三 ,在汉语写作的前提下 ,必须对中国诗歌传统和西方现代主义诗学进行积极审视与删汰 ,清除盲从与屈从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 当代诗坛 中国诗歌传统 西方现代主义诗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