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ritoneal dialysis associated infections: An update on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被引量:14
1
作者 Jacob A Akoh 《World Journal of Nephrology》 2012年第4期106-122,共17页
Peritoneal dialysis (PD) is associated with a high risk of infection of the peritoneum, subcutaneous tunnel and catheter exit site. Although quality standards demand an infection rate 〈 0.67 episodes/patient/year o... Peritoneal dialysis (PD) is associated with a high risk of infection of the peritoneum, subcutaneous tunnel and catheter exit site. Although quality standards demand an infection rate 〈 0.67 episodes/patient/year on dialy-sis, the reported overall rate of PD associated infection is 0.24-1.66 episodes/patient/year. It is estimated that for every 0.5-per-year increase in peritonitis rate, the risk of death increases by 4% and 18% of the episodes resulted in removal of the PD catheter and 3.5% re-sulted in death. Improved diagnosis, increased aware-ness of causative agents in addition to other measures will facilitate prompt management of PD associated infection and salvage of PD modality. The aims of this review are to determine the magnitude of the infection problem, identify possible risk factors and provide an update o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PD as-sociated infection. Gram-positive cocci such as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 other coagulase negative staphy-lococcoci, and Staphylococcus aureus (S. aureus ) are the most frequent aetiological agents of PD-associated peritonitis worldwide. Empiric antibiotic therapy must cover both gram-positive and gram-negative organ-isms. However, use of systemic vancomycin and cip-rofoxacin administration for example, is a simple and efficient first-line protocol antibiotic therapy for PD peritonitis - success rate of 77%. However, for fungal PD peritonitis, it is now standard practice to remove PD catheters in addition to antifungal treatment for a minimum of 3 wk and subsequent transfer to hemodi-alysis. To prevent PD associated infections, prophylactic antibiotic administration before catheter placement, adequate patient training, exit-site care, and treatment for S. aureus nasal carriage should be employed. Mupi-rocin treatment can reduce the risk of exit site infection by 46% but it cannot decrease the risk of peritonitis due to all organis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it site infection peritonitis Tunnel infec-tion polymicrobial infection Catheter removal dialysis modality change Fungal peritonitis Sclerosing encap-sulating peritonitis peritoneal dialysis
下载PDF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及药敏试验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刘静 高玉伟 +5 位作者 王兴华 胡秀红 崔红蕊 徐保振 杨洪娟 王涛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183-187,191,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该院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的病原菌谱特点及预后转归情况,为该院腹膜炎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69例PDA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原因、病原菌谱特点及预后转归情况。... 目的回顾性分析该院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的病原菌谱特点及预后转归情况,为该院腹膜炎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69例PDA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原因、病原菌谱特点及预后转归情况。结果69例PDAP患者腹膜透析透出液共培养出病原菌43例,阳性率为62.32%,43例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23例(53.49%),革兰阴性菌17例(39.53%),真菌3例(6.98%)。43例病原菌感染原因包括肠道感染18例(41.86%),换液操作不规范11例(25.58%),呼吸道感染8例(18.60%),原因不明6例(13.95%)。革兰阳性菌以表皮葡萄球菌(10例)为主,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7例)为主。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替考拉宁、莫西沙星均敏感,对克林霉素(52.17%)、红霉素(56.52%)、阿莫西林/克拉维酸(60.87%)、青霉素G(78.26%)耐药;革兰阴性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黏菌素均敏感,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47.06%)、头孢呋辛(47.06%)、头孢唑啉(52.94%)、氨苄西林(82.35%)耐药;真菌对氟康唑、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和卡泊芬净均敏感。69例PDAP患者共治愈53例,退出14例,死亡2例,治愈率为76.81%,真菌性PDAP患者退出率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及培养阴性的PDAP患者。结论该院腹膜透析患者发生PDAP的主要原因为换液操作不规范和肠道感染,PDAP相关致病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真菌性PDAP患者退出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 腹膜透析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 药敏试验 治愈率
下载PDF
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影响因素分析及病原菌分布特点
3
作者 毛雨河 肖丹 +1 位作者 邓声京 薛少清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57-261,共5页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的影响因素及病原菌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2年10月于梅州市人民医院行腹膜透析(PD)治疗并规律复查的257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是否发生PDAP将患者分为PDAP组(n=102...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的影响因素及病原菌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2年10月于梅州市人民医院行腹膜透析(PD)治疗并规律复查的257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是否发生PDAP将患者分为PDAP组(n=102)和非PDAP组(n=155)。用无菌注射器抽取透出液5~10 mL,采用血培养法进行病原菌鉴定。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疾病、文化程度、是否合并高血压、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合并心血管疾病、豢养宠物或家禽、体质量指数(BMI)及透析龄等一般资料。于确诊次日清晨抽取空腹肘静脉血,检测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血钾、血磷、血钙水平,并记录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eGFR)及尿素清除指数(UCI)。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D患者发生PDAP的危险因素。结果102例PDAP患者共发生PDAP 217例次,病原菌培养阳性124例次,培养阳性率为57.14%;共分离出12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84株(66.14%),革兰阴性菌39株(30.71%),真菌4株(3.15%)。培养出的84株革兰阳性菌中,表皮葡萄球菌25株(29.76%),金黄色葡萄球菌17株(20.24%),溶血葡萄球菌12株(14.29%),沃氏葡萄球菌8株(9.52%),唾液链球菌10株(11.90%),血链球菌5株(5.95%),其他7株(8.33%);39株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20株(51.28%),铜绿假单胞菌6株(15.38%),鲍曼不动杆菌6株(15.38%),肺炎克雷伯菌5株(12.82%),阴沟肠杆菌2株(5.13%);4株真菌中,近平滑假丝酵母菌3株(75.00%),光滑念珠菌1株(25.00%)。PDAP组与非PDAP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疾病、文化程度、BMI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AP组豢养宠物或家禽患者占比高于非PDAP组,透析龄长于非PDAP组(P<0.05)。PDAP组与非PDAP组患者的血磷、血钙、eGFR、UC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AP组患者的Hb、ALB、血钾水平显著低于非PDAP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豢养宠物或家禽、透析龄长是PD患者发生PDAP的危险因素(P<0.05);高Hb、ALB水平是PD患者发生PDAP的保护因素(P<0.05);血钾与PD患者发生PDAP无相关性(P>0.05)。结论革兰阳性菌为PDAP的主要致病菌,其中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豢养宠物或家禽、透析龄长是PD患者发生PDAP的危险因素,高Hb、ALB水平是PD患者发生PDAP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 病原菌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和高敏C反应蛋白在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中的临床应用
4
作者 王月洪 由天辉 +5 位作者 吴志敏 锁丹 黄柳齐 高丽梅 戴美芬 郑晶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2期108-113,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3年8月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65例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培养...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3年8月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65例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培养结果将其分为革兰氏阴性菌组和非革兰氏阴性菌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革兰氏阴性菌感染PDAP发生的影响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PCT、hs-CRP对革兰氏阴性菌感染PDAP的预测价值。结果165例腹膜透析患者共发生268例次PDAP,其中革兰氏阳性菌127例次、革兰氏阴性菌69例次、真菌5例次、分枝杆菌1例次、混合感染11例次、未找到病原菌55例次。两组PCT、hs-CRP、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共线性分析显示,方差膨胀因子均<10,提示各自变量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CT(OR=1.085,95%CI:1.038~1.134,P<0.001)、hs-CRP(OR=1.008,95%CI:1.003~1.013,P=0.003)是革兰氏阴性菌感染PDAP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PCT联合hs-CRP对革兰氏阴性菌感染PDAP的诊断预测价值高于各项单独预测。结论PCT、hs-CRP是革兰氏阴性菌感染PDAP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CT联合hs-CRP对革兰氏阴性菌致PDAP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 革兰氏阴性菌 降钙素原 高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老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革兰阴性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其耐药性
5
作者 朱冬菊 李瑞丰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84-1090,共7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老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RP)革兰阴性(G-)菌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变化及相关临床特征,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22年12月某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就诊治疗的老年PDRP患者,对G-菌PDRP的病原菌分布、... 目的回顾性分析老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RP)革兰阴性(G-)菌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变化及相关临床特征,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22年12月某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就诊治疗的老年PDRP患者,对G-菌PDRP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性、PDRP发病率、临床特征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共有247例老年腹膜透析(PD)患者发生PDRP 406例次;PD老年患者PDRP总发病率和革兰阳性(G+)菌PDRP的发病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均P<0.05),而G-菌PDRP发病率随年份变化无明显下降趋势(P>0.05)。PD老年患者共发生G-菌PDRP 96例(106例次),以大肠埃希菌为主(38.68%)。与2015-2018年相比,2019-2022年老年PDRP患者分离的G-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敏感率无明显变化,均高度敏感;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增加(P=0.03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反应蛋白高、腹膜透析液第1天白细胞计数高、腹膜透析液白细胞计数降至正常的时间长是老年PD患者发生G-菌PDRP的危险因素(均P<0.05)。G-菌组老年PDRP患者的治愈率(83.96%)低于G+菌组(93.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老年患者G-菌PDRP发病率无明显下降趋势,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作为G-菌PDRP经验性治疗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腹膜炎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 老年 革兰阴性菌 影响因素 耐药性
下载PDF
腹膜透析相关性多重感染性腹膜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薄其凤 梅小斌 +6 位作者 郭志勇 李娟 赖学莉 张鹂 汪海燕 王铁云 王明珠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46-649,共4页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多重感染性腹膜炎的临床分析多重感染性腹膜炎的致病菌、抗生素敏感性及转归,为防治多重感染性腹膜炎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9月间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收治的81例腹膜透析相关性多重感染性...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多重感染性腹膜炎的临床分析多重感染性腹膜炎的致病菌、抗生素敏感性及转归,为防治多重感染性腹膜炎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9月间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收治的81例腹膜透析相关性多重感染性腹膜炎的临床分析腹膜炎住院患者共151例次感染中多重感染性腹膜炎的致病菌、抗生素敏感性及转归。结果151例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培养阳性98例次,培养阳性率64.9%。多重感染性腹膜炎20例次,占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13.2%,其中单纯2种及以上G+菌感染3例次(15%);单纯2种G-菌感染1例次(5%);G+菌和G-菌混合感染6例次(30%);细菌和真菌混合感染9例次(45%),G+菌和真菌混合感染6例次(30%);单纯2种真菌感染1例次(5%)。多重感染性腹膜炎中G+菌抗生素敏感性为万古霉素100%、左氧氟沙星61%、头孢唑林52%;多重感染性腹膜炎中G-菌抗生素敏感性为美罗培南100%、头孢哌酮/舒巴坦100%、庆大霉素70%、头孢他啶60%。多重感染性腹膜炎20例次,治愈的15例次继续腹膜透析(75%),4例拔除腹膜透析管改永久血液透析(20%),1例死亡(5%)。结论本腹膜透析中心多重感染性腹膜炎主要由G+菌和G-菌混合感染、G+菌和真菌混合感染引起;多重感染性腹膜炎G+菌敏感抗生素为万古霉素,G-菌敏感抗生素为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可作为多重感染性腹膜炎经验用药参考。对于真菌性腹膜炎或难治性腹膜炎,需及时拔除腹膜透析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腹膜炎 多重感染 致病菌
下载PDF
单发性和多发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对比分析 被引量:27
7
作者 张蓓茹 田密 +5 位作者 于锐 白瑜 吴岩 张静娟 李丹 李德天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79-882,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单发性和多发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3年3月于盛京医院腹膜透析中心行腹膜透析的患者中发生单发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与多发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特... 目的对比分析单发性和多发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3年3月于盛京医院腹膜透析中心行腹膜透析的患者中发生单发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与多发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共67例患者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其中35例患者发生1次腹膜炎(单发组),27例患者发生2次腹膜炎、5例患者发生2次以上腹膜炎(多发组)。两组腹膜透析操作方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发组血红蛋白和清蛋白水平〔(88.3±19.9)g/L,(28.4±8.1)g/L〕低于单发组〔(98.2±16.4)g/L,(32.6±6.3)g/L,P<0.05〕。单发组和多发组第1次腹膜炎的致病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多发组第2次腹膜炎的致病菌以真菌为主。单发组完全缓解21例、拔管8例、死亡6例,多发组完全缓解16例、拔管11例、死亡5例,两组预后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08,P=0.575)。结论由保姆辅助腹膜透析操作、贫血及低蛋白血症患者易发生多发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且第2次腹膜炎时真菌感染增加,单发性和多发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预后相当,但仍需要采取有效措施纠正易患因素,进而控制多发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腹膜炎 预后 致病菌
下载PDF
85例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曹颖 赵占正 +2 位作者 魏二虎 申万琴 刘章锁 《临床荟萃》 CAS 2010年第5期405-408,共4页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及其对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腹膜透析中心2006~2009年间收治的85例次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致病菌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85例次cAPD引流液培...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及其对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腹膜透析中心2006~2009年间收治的85例次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致病菌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85例次cAPD引流液培养中,58例次(68.2%)培养阳性,致病菌中革兰阳性球菌34例次(58.6%),革兰阴性杆菌18例次(31.1%),真菌6例次(10.3%)。药敏试验结果表明,革兰阳性球菌对头孢唑啉耐药率达61.8%,对万古霉素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为2.9%。革兰阴性杆菌对庆大霉素耐药率达50.0%,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5.6%。腹膜炎的退出率为23.5%。结论CAPD相关腹膜炎致病菌仍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但革兰阴性杆菌及真菌所致腹膜炎比例有上升趋势。致病菌对头孢唑啉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和万古霉素的耐药率较低可作为经验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腹膜炎 细菌 抗菌药
下载PDF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及其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张蓓茹 吴岩 +4 位作者 张静娟 李丹 刘佳 孙继梅 李德天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54-1256,共3页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及其药物敏感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疗效以及转归。结果 69例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腹透流出液培养,48例培养阳性,阳性率为69.60%,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及其药物敏感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疗效以及转归。结果 69例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腹透流出液培养,48例培养阳性,阳性率为69.60%,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9例(39.59%),革兰阴性杆菌18例(37.50%),真菌11例(22.91%)。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均敏感,对青霉素的耐药率最高,达80.00%,对苯唑西林和左氧氟沙星也有较高的耐药率,分别为63.64%和52.63%。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达75.00%,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较低,仅为18.75%,对亚胺培南均敏感。真菌中以近平滑念珠菌所占比例最高。革兰阳性球菌感染预后较好,真菌感染预后差。结论虽然革兰阳性球菌仍是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主要致病菌,但是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所致腹膜炎的比例明显增加。真菌感染临床预后差,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腹膜炎 细菌 抗菌药
下载PDF
肠源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官继超 龚淑文 +1 位作者 汪艳艳 王时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1781-1785,共5页
目的探讨肠源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致病菌种类及耐药情况,分析危险因素,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9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行规律腹膜透析的患者143例为研究对象。以是否发生肠源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分为... 目的探讨肠源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致病菌种类及耐药情况,分析危险因素,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9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行规律腹膜透析的患者143例为研究对象。以是否发生肠源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分为腹膜炎组(24例)和对照组(119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记录肠源性细菌的鉴定及耐药性分析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肠源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血红蛋白(Hb)水平、血清清蛋白(Alb)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合并糖尿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例腹膜炎组患者共发生肠源性细菌感染27例次,其中最多见的为大肠埃希菌(13例次,占48.2%),其次为粪肠球菌(5例次,占18.5%)。肠源性细菌对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头孢唑林、青霉素、红霉素耐药率>50.0%,而对丁胺卡那、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考拉宁耐药率≤20.0%,未发现对亚胺培南、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Alb水平降低、hs-CRP水平升高、合并糖尿病为肠源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肠源性细菌以大肠埃希菌和粪肠球菌为主,且其耐药率高;对于存在肠源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危险因素(高龄、Alb水平降低、hs-CRP水平升高、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推荐使用万古霉素联合丁胺卡那作为经验性初始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炎 腹膜透析 肠道细菌 耐药性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谱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赖玮婧 黄艾晶 +1 位作者 高芳 王少清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612-615,620,共5页
目的通过对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谱和耐药性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2013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122例次... 目的通过对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谱和耐药性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2013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122例次,病原菌培养阳性84例次(68.85%),共检出菌株88株,包括G+菌63株,G-菌21株,真菌3株,抗酸杆菌1株。G+菌以表皮葡萄球菌最常见,G-菌以大肠埃希菌最常见。G+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均敏感,对头孢唑林的耐药率为42.86%。G-菌对美罗培南、莫西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噻肟均敏感,对头孢唑肟的耐药率为12.50%。结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及耐药性已发生很大变化,虽然G+菌仍为主要致病菌,但头孢唑林已不再适合经验性治疗,可考虑选择万古霉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腹膜炎 致病菌 耐药性
下载PDF
革兰阴性菌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预后及危险因素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洋 王亚芬 吴玉梅 《临床误诊误治》 2019年第6期76-80,共5页
目的:探讨革兰阴性菌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预后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2例革兰阴性菌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完全治愈51.2... 目的:探讨革兰阴性菌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预后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2例革兰阴性菌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完全治愈51.22%(42/82),复发、再发或重现26.83%(22/82),拔管或死亡21.95%(18/82)。不同预后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及透析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非条件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透析时间过长、既往有心脏病和糖尿病、体质量指数过低、年龄过大、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水平过低及钙磷乘积和C-反应蛋白水平过高的革兰阴性菌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拔管或死亡的发生率均显著升高(P<0.05)。经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既往糖尿病病史、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过低及C-反应蛋白水平过高是革兰阴性菌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拔管或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龄、既往糖尿病病史、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过低及C-反应蛋白水平过高是革兰阴性菌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拔管或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炎 腹膜透析 革兰氏阴性菌 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84例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单中心致病菌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冯婷 金刚 +3 位作者 王晓明 鲁艳博 孙晓蕊 李振江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6期874-876,共3页
目的分析单中心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致病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指导腹膜炎治疗中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1日至2015年3月31日陕西省人民医院肾内科腹膜透析中心接受治疗的62例(84例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临... 目的分析单中心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致病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指导腹膜炎治疗中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1日至2015年3月31日陕西省人民医院肾内科腹膜透析中心接受治疗的62例(84例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腹膜炎相关致病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重现性和复发性腹膜炎的病原菌特点。结果 84例次致病菌中培养阳性71例次,阳性率为84.50%,其中革兰氏阳性菌49例次,革兰氏阴性菌18例次,混合菌感染2例次,真菌感染2例;革兰氏阳性菌中最多为表皮葡萄球菌,占51.85%,革兰氏阴性菌中最多者为大肠埃希菌,占50.00%;真菌感染2例次,包括近平滑念珠菌1例及光滑念珠菌1例。革兰氏阳性菌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均敏感,对头孢唑林的耐药率为41.67%,革兰氏阴性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耐药率均较低,分别为5.56%、16.67%。重现性和复发性腹膜炎的病原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结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致病菌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头孢唑啉因为耐药率高已不适合作为初始治疗用药,推荐万古霉素代替头孢唑啉,并与头孢他啶或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作为腹膜炎的初始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腹膜炎 致病菌 耐药性
下载PDF
单中心五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萍 王少清 +1 位作者 高芳 杨满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21期3031-3034,共4页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化,从而指导PDAP治疗中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并探讨降低PDAP发生率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腹膜透析中心2012年5月至2017年5月5年期间收治的42例PDAP患者...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化,从而指导PDAP治疗中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并探讨降低PDAP发生率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腹膜透析中心2012年5月至2017年5月5年期间收治的42例PDAP患者的一般情况、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疗效及转归,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5例次腹膜炎病原菌培养阳性29例次,阳性率为64.4%,其中革兰氏阳性菌(G+)21例次,占72.4%,以葡萄球菌属为主;革兰氏阴性菌(G-)5例次,占17.3%,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真菌3例次,占10.3%;革兰氏阳性菌对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耐药率高,对万古霉素、利福平、利奈唑胺、替考拉宁等耐药率低。革兰氏阴性菌对哌拉西林耐药率高,对阿米卡星、美罗培南、氨曲南均敏感;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培养阴性腹膜炎的患者治愈率分别为90.4%、80.0%、87.6%,三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真菌性腹膜炎患者均拔管。结论 PDAP病原菌及耐药性会发生变化,临床中需重视病原菌检测,结合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同时需进一步改善检测方法,提高培养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脏病 腹膜透析 腹膜炎 细菌 药敏试验 耐药性
下载PDF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细菌学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田娜 马小琴 +1 位作者 尤云 陈孟华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8期730-732,共3页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病原菌及耐药性。方法调查分析56例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病因、细菌学及细菌耐药情况。结果①引发腹膜炎的主要原因是无菌操作不严格(39.3%)和肠道感染(37.5%)。②本研究56例次PD相关性腹膜炎病例有3...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病原菌及耐药性。方法调查分析56例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病因、细菌学及细菌耐药情况。结果①引发腹膜炎的主要原因是无菌操作不严格(39.3%)和肠道感染(37.5%)。②本研究56例次PD相关性腹膜炎病例有37例次进行了细菌学培养,其中阳性35例次,阳性率达94.6%。所有致病菌中革兰氏阳性菌为28例次,占80%;革兰氏阴性菌为6例次,占17.1%;真菌1例,占2.9%。③在28例次革兰氏阳性菌的药敏试验中,红霉素(90.91%)、头孢唑林(85.71%)、青霉素(77.78%)为耐药率最高的三种抗生素,阿莫西林(0.0%)、替考拉宁(0.0%)、万古霉素(5.0%)为三种最敏感的抗生素。在6例次革兰氏阴性菌的药敏试验中,耐药率最高(100%)的有妥布霉素、氨曲南、头孢唑林、青霉素,而敏感的抗生素则较多。④56例次病人经抗感染治疗后,49例次(87.5%)治愈,6例(10.7%)死亡,1例(1.8%)转为血液透析。结论强化无菌操作观念和及时治疗肠道感染是有效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预防措施,病原菌的种类仍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未发现特殊耐药菌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腹膜炎 细菌 耐药
下载PDF
南方沿海地区季节变化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麦美芳 李璐璐 +3 位作者 江银莲 欧春霞 刘耿容 夏雨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1年第9期599-603,共5页
目的探讨南方沿海地区的季节变化特点对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0年12月入院治疗的腹膜炎患者的一般资料和疾病相关资料,按照腹膜炎发生的季节将患者分组,比较组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eritoneal dia... 目的探讨南方沿海地区的季节变化特点对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0年12月入院治疗的腹膜炎患者的一般资料和疾病相关资料,按照腹膜炎发生的季节将患者分组,比较组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eritoneal dialysis-associated peritonitis,PDAP)的发生率以及腹膜炎发生率与月平均温度、湿度和降水量的相关关系。比较各致病菌所致的腹膜炎的构成比在季节间的差异。结果178例患者共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323例次,平均发生率为0.24次/风险年。将患者按照发生季节分组后,对比发现,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率无季节差异(χ(2)=0.019,P=0.995),与月平均温度(r=0.226,P=0.479)、月平均湿度(r=-0.180,P=0.576)以及月平均降水量(r=0.070,P=0.828)之间均不存在相关性。PDAP的致病菌中,G+菌所致的腹膜炎占比最高(51.4%),且在夏季发生率更高,G-菌所致的腹膜炎秋季发生率较高,但各类致病菌的构成比不存在季节差异(χ(2)=19.004,P=0.088)。结论南方沿海地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率无季节差异;与月平均气温、湿度和降水量无相关性;致病菌无季节差异。未来可深入研究,探讨导致腹膜炎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 气候特点 致病菌分布
下载PDF
带涤纶套经隧道双腔导管为通路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及与腹膜透析患者感染率比较 被引量:13
17
作者 马特安 叶朝阳 《中国血液净化》 2005年第10期529-530,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理想的血管通路。方法选择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自1999年3月~2004年7月以来所有进行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的患者,对比以内瘘为血管通路的血液透析患者与以带涤沦套经隧道双腔导管为通路的血液...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理想的血管通路。方法选择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自1999年3月~2004年7月以来所有进行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的患者,对比以内瘘为血管通路的血液透析患者与以带涤沦套经隧道双腔导管为通路的血液透析患者的Kt/v值。比较以带绦沦套经隧道双腔导管为通路血液透析患者的导管相关性菌血症感染率与作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腹膜炎感染率。结果以内瘘为血管通路患者的Kt/v值与以带Cuff双腔导管为通路患者的Kt/v值无显著差异。以带Cuff双腔导管为通路血液透析患者的导管相关性菌血症的感染率与CAPD患者腹膜炎的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以带涤纶套经隧道双腔导管为通路是血液透析比较理想的血管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 KT/V值 导管相关性菌血症 腹膜炎
下载PDF
革兰阴性菌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顾芳 熊朝磊 刘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8年第5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革兰阴性菌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012年12月至2016年1月我院行腹膜透析的146例患者,记录一般临床资料和革兰阴性菌致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情况,将其分为对照组(未发生相关性腹膜炎)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影响革兰阴性菌致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012年12月至2016年1月我院行腹膜透析的146例患者,记录一般临床资料和革兰阴性菌致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情况,将其分为对照组(未发生相关性腹膜炎)和观察组(革兰阴性菌所致相关性腹膜炎),分析影响腹膜透析患者发生革兰阴性菌相关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结果 146例腹膜透析患者中有36例发生革兰阴性菌所致的相关性腹膜炎,占24.66%;观察组男性比例及年龄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原发疾病为慢性肾炎、既往病史有心脏病/糖尿病比例、Hb、Alb和CRP水平及钙磷乘积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既往糖尿病史及Alb和Hb水平过低是导致革兰阴性菌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对于高龄合并糖尿病的腹膜透析患者应密切关注病情变化,监测相关临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兰阴性菌 腹膜透析 相关性腹膜炎 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67例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宁方 赵崇山 +4 位作者 尤月明 陈超 麦李明 王丽 石峰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13期1681-1683,1693,共4页
目的:分析67例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感染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并比较单发感染(Single Infection,SI)、多发感染1(Multiple Infection 1,MI1)、多发感染2(Multiple Infection 2,MI2)组临床特点间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腹膜透析腹... 目的:分析67例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感染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并比较单发感染(Single Infection,SI)、多发感染1(Multiple Infection 1,MI1)、多发感染2(Multiple Infection 2,MI2)组临床特点间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腹膜透析腹膜炎患者感染情况,并分析不同感染组间临床特点的差异。结果: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感染菌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G耐药率最高,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SI、MI1、MI2各组间,第1天腹水常规白细胞逐渐下降。血小板、血小板压积逐渐减少,而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大型血小板比例逐渐增大。白蛋白水平逐渐增加。以上P值均<0.05。结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感染菌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腹水常规白细胞、血常规白细胞、血小板、血小板压积、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大型血小板比例等可预测多发性腹膜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腹膜炎 病原菌 单发感染 多发感染 临床特点
下载PDF
单中心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致病菌谱与药敏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刚 卜玲 +1 位作者 毕光宇 刘昌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7年第11期957-960,共4页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致病菌谱及其药敏特点,以指导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4年01月~2016年09月收治的PDAP病例42例次,统计分析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透出液致病菌分布与药敏、治疗转归情况。结果...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致病菌谱及其药敏特点,以指导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4年01月~2016年09月收治的PDAP病例42例次,统计分析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透出液致病菌分布与药敏、治疗转归情况。结果:透出液致病菌培养阳性率78.57%,其中G+球菌占69.70%、G+杆菌占3.03%、G-杆菌占27.27%。G+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烷及替加环素敏感,未发现耐药菌株;G+球菌对青霉素(86.96%)、苯唑西林(57.14%)、红霉素(50.00%)、克林霉素(47.83%)、复方新诺明(47.62%)、环丙沙星(31.82%)耐药率高。G-杆菌对替加环素、厄他培南与亚胺培南敏感,未发现耐药菌株;对丁胺卡那霉素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皆为11.11%;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西丁、复方新诺明和庆大霉素耐药率高,分别为85.71%、77.78%、66.67%、62.50%、50.00%、44.44%和33.33%。PDAP总治愈率为85.71%,透出液培养阴性组退出率最高达22.22%,其次是G-杆菌组为11.11%,G+球菌组最低为8.70%。结论:本中心PDAP的致病菌以G+球菌为主,推荐万古霉素联合丁胺卡那霉素作为本中心经验性治疗,治愈率达9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腹膜炎 致病菌 药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