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9—2022年珠海市腹泻患者A组轮状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强郑 刘鑫 +3 位作者 王山杉 梁锦炎 唐娅琴 周心怡 《激光生物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569-576,共8页
为分析珠海市腹泻人群中A组轮状病毒(RVA)检出情况与患者性别、年龄及感染时间的相关性,收集珠海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腹泻患者粪便样本,采用抗原试剂盒检测RVA抗原,对其结果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在收集的11... 为分析珠海市腹泻人群中A组轮状病毒(RVA)检出情况与患者性别、年龄及感染时间的相关性,收集珠海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腹泻患者粪便样本,采用抗原试剂盒检测RVA抗原,对其结果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在收集的11385例样本中,RVA总检出率为9.170%(1044/11385),性别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年龄段均检出RVA,29 d~<1岁婴儿的RVA阳性率最高,为9.962%(369/3704),显著高于6~<12岁学龄期儿童、≥18岁成年人(P<0.01),6岁以下儿童各年龄间RVA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RVA感染全年均有发生,从月份看,2月阳性率最高,为15.456%(117/757),显著高于除1月、3月、5月的其他月份(P<0.01);从季节看,春季阳性率最高,为11.666%(341/2923),显著高于夏季和秋季(P<0.01)。研究表明,2019―2022年珠海地区RVA感染呈明显的季节性和人群分布特征,应在晚冬、初春季节加强对6岁以下儿童的重点防控。本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RVA在珠海地区的传播特点和规律,为本地区的RVA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腹泻 A组轮状病毒 流行特征 婴幼儿阳性率 流行病学分析
下载PDF
基于目标管理理论的护理模式对迁延性腹泻患儿症状改善、炎性因子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小珍 邬梦停 《全科护理》 2023年第1期79-82,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目标管理理论的护理模式对迁延性腹泻患儿症状改善、炎性因子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医院2018年1月—2021年2月收治的86例迁延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各43例。参照组实... 目的:探讨基于目标管理理论的护理模式对迁延性腹泻患儿症状改善、炎性因子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医院2018年1月—2021年2月收治的86例迁延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各43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目标管理理论的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症状改善情况、炎性因子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儿的D-乳酸含量、尿乳果糖/甘露醇(L/M)值、血清内毒素(ET)、二胺氧化酶(DAO)、肠杆菌群数均明显低于参照组,且肠球菌群数、乳杆菌群数及双歧杆菌群数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将基于目标管理理论的护理模式应用于迁延性腹泻患儿,能够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降低其炎性因子水平,提升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管理理论 护理模式 迁延性腹泻 患儿
下载PDF
2009至2010年南京儿童医院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分子流行病学特点 被引量:43
3
作者 林谦 金玉 +4 位作者 周进苏 陆芬 李晓乐 李玫 段招军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1期31-36,共6页
目的对南京儿童医院(我院)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HRV)、人杯状病毒(HuCV)、星状病毒(AstV)和肠道腺病毒(AdV)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进行研究,为病毒性腹泻的防治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于我院消化科门诊就诊... 目的对南京儿童医院(我院)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HRV)、人杯状病毒(HuCV)、星状病毒(AstV)和肠道腺病毒(AdV)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进行研究,为病毒性腹泻的防治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于我院消化科门诊就诊的5岁以下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A组HRV,阳性标本采用RT-PCR法进行毒株分型鉴定;HuCV、AstV和AdV采用RT-PCR或PCR法进行检测。结果研究期间共收集病毒性腹泻患儿粪便标本300份,其中男188例,女112例。年龄1~59月龄,平均(10.5±9.2)月龄。4种病毒检测阳性率依次为HRV(37.7%,113/300)、HuCV(23.7%,71/300)、AstV(4.0%,12/300)和AdV(2.7%,8/300)。①HRVG血清型以G3型(38.9%)最常见,其次为G2型(8.8%);P基因型以P[8](33.6%)为主。G血清型和P基因型组合以G3P[8](15.9%)为主。113份HRV阳性标本中,7~12月龄儿童占43.4%(49/113),高发季节为2009年10月至2010年1月。②HuCV感染中诺如病毒检出67份,扎如病毒4份。HuCV感染于2009年8月出现一个小高峰,发病年龄高峰为7~12月龄(38/71),24月龄以下患儿占95.8%(68/71)。③10/12例AstV感染发生于2009年10月至2010年1月,月龄分布为2~16月龄。④8例AdV阳性标本PCR产物经克隆测序,AD2、3、5、7、12和41型各1例,AD31型2例。AdV感染高发于2010年1至6月,发病高峰为7~12月龄(4/8)。⑤60.0%(180/300)至少检出4种病毒中的一种。混合感染23份,其中12份(52.2%)为HRV+HuCV,5份(21.7%)为HRV+AstV,2份为HuCV+AstV,HRV+AdeV、HuCV+AdeV、AdeV+AstV、HRV+AstV+HuCV各1份。结论 HRV是引起婴幼儿病毒性腹泻最主要的病毒病原,以G3P[8]为主要优势株。HuCV、AstV和AdV也是重要的病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腹泻 儿童 轮状病毒 杯状病毒 星状病毒 腺病毒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南宁地区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 被引量:26
4
作者 江蕙芸 陈红慧 李柏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49-1051,共3页
目的研究南宁地区5岁以下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流行状况及临床特征,为轮状病毒疫苗的研制及有效控制轮状病毒腹泻发病率提供基础资料。方法收集2005年9月至2007年8月到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5岁以下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对确诊为轮... 目的研究南宁地区5岁以下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流行状况及临床特征,为轮状病毒疫苗的研制及有效控制轮状病毒腹泻发病率提供基础资料。方法收集2005年9月至2007年8月到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5岁以下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对确诊为轮状病毒感染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观察,分析轮状病毒腹泻流行及临床特点。结果共检测标本1 176例,其中轮状病毒阳性416例。每年12月到次年1月为发病高峰。12~24月龄发病率最高,为199例(47.83%)。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表现以水性腹泻和发热、呕吐为主,重症轮状病毒腹泻以6~24月龄的婴幼儿多见,占95.6%。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肠外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91%(87/416),其中最常见的是呼吸系统并发症(70/87,80.46%)。结论轮状病毒感染是南宁地区5岁以下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因;加强轮状病毒监测和研制有针对性的轮状病毒疫苗,对预防婴幼儿腹泻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轮状病毒 腹泻 流行病学 肠外并发症
下载PDF
酶免疫吸附法检测北京地区婴幼儿腹泻标本中的Noro病毒 被引量:13
5
作者 陈冬梅 张又 +2 位作者 邓莉 贾莉英 钱渊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3期199-203,共5页
目的用酶免疫吸附试验(EIA)法检测北京地区婴幼儿腹泻标本中的Noro病毒,试图找到一种简便易行的检测方法,以期应用于临床检测。方法2003年10月至2004年12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腹泻患儿粪便标本中抽取167份应用EIA进行N... 目的用酶免疫吸附试验(EIA)法检测北京地区婴幼儿腹泻标本中的Noro病毒,试图找到一种简便易行的检测方法,以期应用于临床检测。方法2003年10月至2004年12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腹泻患儿粪便标本中抽取167份应用EIA进行Noro病毒抗原检测,其中有61份同时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轮状病毒。结果167份粪便标本中,Noro病毒阳性46份,阳性率为27.5%。其中,GⅠ型阳性标本20份,占阳性标本总数的43.5%(20/46);GⅡ型阳性标本19份,占阳性标本总数的41.3%(19/46);另有7份标本为GⅠ和GⅡ型同时阳性,提示为混合感染,占阳性标本总数的15.2%(7/46)。发病年龄以2岁以下患儿为主,占总感染人数的93.5%(43/46)。本组Noro病毒感染性腹泻未见明显的季节性规律。在检测轮状病毒的61份标本中,轮状病毒阳性29份,阳性率为47.5%。在29份轮状病毒阳性标本中,11份(11/61,18.0%)标本检出Noro病毒阳性,提示存在Noro病毒和轮状病毒的混合感染。结论Noro病毒感染在北京地区婴幼儿腹泻中占有重要地位,仅次于轮状病毒。EIA检测Noro病毒简便易行、利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细菌性腹泻 Nora病毒 轮状病毒 婴幼儿腹泻 酶免疫吸附法
下载PDF
兰州地区婴幼儿轮状病毒和杯状病毒腹泻的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董巧丽 金玉 +2 位作者 章菁 谢华萍 方肇寅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64-367,共4页
目的研究兰州地区婴幼儿轮状病毒和杯状病毒腹泻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2001年12月~2002年11月在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集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粪便标本244份,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轮状病毒抗原,阳性标本用逆转录聚合酶... 目的研究兰州地区婴幼儿轮状病毒和杯状病毒腹泻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2001年12月~2002年11月在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集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粪便标本244份,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轮状病毒抗原,阳性标本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巢式PCR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进行基因分型;阴性标本用ELISA和RT-PCR进行杯状病毒病原检测。结果224份标本轮状病毒检出率为45.5%(111/244份),G分型中G3为58.6%,G1为18.0%,G2为4.5%,G9为2.7%,混合型为6.3%,11例未能分型。P分型中P[8]为61.0%,P[4]为7.3%,混合型为2.4%,14例未能分型。133份轮状病毒阴性标本杯状病毒检出率为15.8%,其中ELISA检测阳性率为11.3%,RT-PCR检测阳性率为9.0%。结论轮状病毒是兰州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2002年流行株为G3型,发现了G9型轮状病毒感染;杯状病毒也是引起兰州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病原之一,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轮状病毒 杯状病毒 婴幼儿
下载PDF
90例非轮状病毒腹泻患儿粪便中诺瓦克样病毒的检测 被引量:17
7
作者 刘满清 谭慧 +5 位作者 王斌 周玲 康世秀 彭劲松 杨北方 杨继红 《疾病监测》 CAS 2005年第7期362-363,共2页
目的了解90份婴幼儿腹泻病人轮状病毒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阴性的粪便标本中诺瓦克样病毒感染状况。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方法(ELISA)进行诺瓦克样病毒抗原检测。结果90份粪便标本中诺瓦克样病毒I型(G1)和Ⅱ型(G2)阳性分别检出6例和19... 目的了解90份婴幼儿腹泻病人轮状病毒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阴性的粪便标本中诺瓦克样病毒感染状况。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方法(ELISA)进行诺瓦克样病毒抗原检测。结果90份粪便标本中诺瓦克样病毒I型(G1)和Ⅱ型(G2)阳性分别检出6例和19例,阳性率分别为6.67%和21.11%,两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诺瓦克样病毒感染可能是武汉地区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因之一,其中基因Ⅱ型为主要流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瓦克样病毒 婴幼儿腹泻 轮状病毒
下载PDF
辅食补充对贫困农村婴幼儿呼吸道感染和腹泻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于冬梅 王玉英 王福珍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5-357,共3页
目的 探讨强化辅助食品对婴幼儿呼吸道感染和腹泻两周内患病的影响。方法 从甘肃省5个贫困县选取4~12个月的婴幼儿分成两组,所有儿童均在保持其家庭习惯的辅助食品添加的前提下,每天再补充1包不同配方的营养补充物,其中配方Ⅰ组补... 目的 探讨强化辅助食品对婴幼儿呼吸道感染和腹泻两周内患病的影响。方法 从甘肃省5个贫困县选取4~12个月的婴幼儿分成两组,所有儿童均在保持其家庭习惯的辅助食品添加的前提下,每天再补充1包不同配方的营养补充物,其中配方Ⅰ组补充了蛋白质和微量营养素。每隔6个月对全部儿童补充一次大剂量的维生素A,两组儿童观察到满24个月为止。补充期间,每3个月进行一次体格测量,记录此期间儿童患呼吸系统疾病和腹泻的情况。结果 补充12个月随访调查时,儿童近两周呼吸系统疾病和腹泻患病率下降明显,与基线调查比较,呼吸系统疾病和腹泻患病率的差异有显著性(P〈0.001),同一次调查两配方组儿童疾病患病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配方Ⅰ组婴幼儿每次患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程逐渐下降。呼吸系统疾病和腹泻总的医疗费是明显下降的。结论 补充营养素强化的辅食和大剂量维生素A,可以降低儿童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减少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食补充物 婴幼儿 腹泻 呼吸道感染
下载PDF
思连康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20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庆忠 胡祥英 石霖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8期942-943,947,共3页
目的:探讨思连康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206例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静脉滴喜炎平注射液,口服思密达;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思连康(<6个月,2次/d,每次1片;~1岁,2次/d,每次2片;~3岁,2~3次/d,... 目的:探讨思连康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206例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静脉滴喜炎平注射液,口服思密达;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思连康(<6个月,2次/d,每次1片;~1岁,2次/d,每次2片;~3岁,2~3次/d,每次2片),观察两组的总有效率、止吐时间、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和总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8.0%),退热、止泻、总疗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止吐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连康对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连康 婴幼儿 轮状病毒 肠炎
下载PDF
粪便镜检脂肪球与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杰 岳颖 +1 位作者 李娇 郭丽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152-153,共2页
目的:分析粪便镜检脂肪球与A群轮状病毒引起的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集5 187例腹泻患儿新鲜粪便标本,进行粪便常规检查,同时用A群轮状病毒诊断试剂盒对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A群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5 187例腹泻患儿中... 目的:分析粪便镜检脂肪球与A群轮状病毒引起的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集5 187例腹泻患儿新鲜粪便标本,进行粪便常规检查,同时用A群轮状病毒诊断试剂盒对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A群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5 187例腹泻患儿中检出A群轮状病毒阳性标本1 287例,阳性率为24.8%。A群轮状病毒阳性标本中粪便镜检出脂肪球882例,阳性率68.5%。轮状病毒阳性组与阴性组粪便镜检脂肪球数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533.6,P<0.01)。结论:粪便镜检脂肪球与A群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感染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婴幼儿 腹泻 粪便脂肪球 抗原
下载PDF
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付丽娟 付海龙 +2 位作者 孙占宇 徐红 王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对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轮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腹泻婴幼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PCR反应对肠道腺病毒进行检测,对轮状病毒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检测,并对阳性标本进行G、... 目的对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轮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腹泻婴幼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PCR反应对肠道腺病毒进行检测,对轮状病毒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检测,并对阳性标本进行G、P分型。结果本组共收治的150例婴幼儿中,轮状病毒的阳性检测率为47.33%,肠道腺病毒阳性检测率为11.33%。结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中轮状病毒是主要病原体,肠道腺病毒也是造成患儿腹泻的重要病原,应该加强对这2种病毒的检测研究,重点保护2岁以下婴幼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病毒性腹泻 流行病学
下载PDF
轮状病毒感染致婴幼儿多系统损害142例病例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姜明 刘俊举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117-117,119,共2页
目的讨论轮状病毒感染引起婴幼儿消化道外系统损害机率。方法有轮状病毒感染患儿分别给以心电图、脑电图、心肌酶谱、肝功能、肾功能,部分给以脑脊液等检查。结果呼吸道感染84例,循环系统损害45例,肝损害27例,肾损害31例,神经系统损害1... 目的讨论轮状病毒感染引起婴幼儿消化道外系统损害机率。方法有轮状病毒感染患儿分别给以心电图、脑电图、心肌酶谱、肝功能、肾功能,部分给以脑脊液等检查。结果呼吸道感染84例,循环系统损害45例,肝损害27例,肾损害31例,神经系统损害18例。结论表明轮状病毒感染后除可引起消化道损害外,亦可引起其它多系统损害,部分病例病情较重,临床上应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感染 多系统损害 婴幼儿
下载PDF
湖南省永州市婴幼儿肠道腺病毒感染的调查 被引量:1
13
作者 罗四维 周帅锋 周秦 《中国医药》 2011年第8期983-985,共3页
目的 了解肠道腺病毒(EAdv)在湖南省永州市腹泻患儿中的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2008年3月至2010年12月在永州市收集的324例5岁以下腹泻患儿标本进行EAdv核酸检测.结果 在324例腹泻患儿中检出腺病毒阳性标本16例,阳性率4... 目的 了解肠道腺病毒(EAdv)在湖南省永州市腹泻患儿中的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2008年3月至2010年12月在永州市收集的324例5岁以下腹泻患儿标本进行EAdv核酸检测.结果 在324例腹泻患儿中检出腺病毒阳性标本16例,阳性率4.9%,腹泻的发病出现春季(4月)和秋季(10月)两个季节性升高现象,与非流行季的检出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泻患儿以24月龄内小儿多见,占患儿总数的95.4%(309/324).EAdv感染均在24月龄以内,其中12~17月龄EAdv阳性率最高为7.6%(7/92);男女性别比例为1.67∶1,EAdv发病男女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Adv感染是导致永州市腹泻患儿的重要病原之一,EAdV主要威胁的人群为24月龄以下婴幼儿,尤其12~17月龄的婴幼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肠道腺病毒 婴幼儿
下载PDF
免疫层析快速法检测肠道腺病毒和轮状病毒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付丽娟 付海龙 +2 位作者 孙占宇 徐红 王力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1期110-111,共2页
目的研究免疫层析快速法检测肠道腺病毒和轮状病毒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56例腹泻病婴幼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层析快速法检测患儿的肠道腺病毒和轮状病毒抗原,分析不同季节、患儿年龄下肠道腺病毒和轮状病毒检测的阳... 目的研究免疫层析快速法检测肠道腺病毒和轮状病毒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56例腹泻病婴幼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层析快速法检测患儿的肠道腺病毒和轮状病毒抗原,分析不同季节、患儿年龄下肠道腺病毒和轮状病毒检测的阳性率。结果 256例患儿中,肠道腺病毒的阳性率为1.6%,轮状病毒的阳性率为23.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夏季、秋季的腺病毒检出率均为0.0%;轮状病毒一年四季均有检出,冬季的检出率最高。年龄分布中,肠道腺病毒和轮状病毒检测的阳性率随患儿年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0~1岁、1~2岁、2~3岁、>3岁患儿腺病毒和轮状病毒检测的阳性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1岁患儿轮状病毒的检出率最高。结论免疫层析快速法检测肠道腺病毒和轮状病毒的应用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层析快速法 腹泻病 婴幼儿 肠道腺病毒 轮状病毒
下载PDF
克雷伯氏菌致婴幼儿腹泻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吴惠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4年第2期178-180,共3页
目的 :探讨克雷伯氏菌致婴幼儿腹泻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按常规方法取新鲜粪便 ,将其接种在SS与EMB琼脂平板上放置 3 6℃过夜 ,挑取可疑菌落进行生化反应与血清学鉴定 ,确定细菌种类后作药敏试验。结果 :我院自 2 0 0 1... 目的 :探讨克雷伯氏菌致婴幼儿腹泻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按常规方法取新鲜粪便 ,将其接种在SS与EMB琼脂平板上放置 3 6℃过夜 ,挑取可疑菌落进行生化反应与血清学鉴定 ,确定细菌种类后作药敏试验。结果 :我院自 2 0 0 1年 5月~ 2 0 0 2年 5月住院和部分门诊腹泻病例共检出机会菌感染粪便 45 8例 ,在肠道菌选择性培养基上纯培养出克雷伯氏菌株 13 6株 ,占 3 9 69%。其中肺炎克雷伯臭鼻亚菌 12 5株 ( 91 91% ) ,产酸克雷伯氏菌 11株 ( 8 0 9% )。克雷伯氏菌致婴幼儿腹泻临床流行病学特点 :1岁以内小儿发病率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以夏、秋季为发病高峰 ,分别为 3 2 3 %、2 0 5 8%。临床表现不典型 ,可表现急性腹泻 ,也可迁延不愈、慢性腹泻。大便多呈黄稀水样便、黄绿粘便 ,未见脓血便。每日 5~ 6次 ,严重者达 10次以上。出现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多见低钠血症。大便常规检查多正常或镜检脂肪球 +~++,白细胞 +,临床上很难作出病原学诊断。结论 :对小儿腹泻病人应常规作粪便培养 ,合理使用抗生素及微生态药物 ,以维持正常肠道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雷伯氏菌 婴幼儿 腹泻 流行病学 病原学
下载PDF
儿科轮状病毒感染163例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先红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5年第3期300-301,共2页
目的:研究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婴幼儿轮状病毒(RV )感染的流行特征,为RV腹泻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本课题采用胶体金法对320例腹泻患儿进行RV抗原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出RV抗原阳性163例,其中男108例... 目的:研究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婴幼儿轮状病毒(RV )感染的流行特征,为RV腹泻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本课题采用胶体金法对320例腹泻患儿进行RV抗原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出RV抗原阳性163例,其中男108例,女55例,总检出率为50.93%。来自农村的患儿RV抗原阳性率最高,为62.03%,几乎是市区的2倍。发病高峰期为每年10月至次年2月,以1月最高,阳性率达到65.31%,有明显季节性。患儿发病年龄集中在2岁以内,其中以6~12个月RV阳性检出率最高,为63.36%。结论 RV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胶体金法检测RV具有简单、快速、特异性高的特点,适合在各级医疗单位尤其是基层单位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轮状病毒感染 腹泻 流行特征
下载PDF
儿童感染轮状病毒及腺病毒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蓝叶彬 谭珊 +1 位作者 蒋雅咪 张小薇 《浙江临床医学》 2022年第7期1006-1007,共2页
目的分析丽水地区儿童轮状病毒(RV)及腺病毒(AdV)感染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胶体免疫层析技术,对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5,680例腹泻儿童粪便标本进行RV及AdV抗原检测.分析本院检测儿童感染RV及AdV的分布特点.结果腹泻患... 目的分析丽水地区儿童轮状病毒(RV)及腺病毒(AdV)感染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胶体免疫层析技术,对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5,680例腹泻儿童粪便标本进行RV及AdV抗原检测.分析本院检测儿童感染RV及AdV的分布特点.结果腹泻患儿5,680例粪便标本,RV检出861例,阳性率15.16%;AdV检出142例,阳性率2.50%.其中RV在13~24个月龄组患儿阳性率最高为26.37%,RV阳性率随年龄增加而下降(P<0.001).RV感染主要集中在1月至3月,共736例,占RV总感染患儿的85.48%,高于其他月份(P<0.001);AdV全年月份感染阳性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儿童RV、AdV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为轮状病毒,且冬春季高发,具有明显季节差异,腺病毒感染率低且为全年散发.对于小月龄婴幼儿腹泻应着重展开轮状病毒和腺病毒抗原的筛查,选择简便准确的诊断方法,在临床诊治中十分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婴幼儿 轮状病毒 腺病毒
下载PDF
鞣酸蛋白酵母在婴幼儿急性腹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精华 袁圣福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8年第12期1632-1634,共3页
目的探讨鞣酸蛋白酵母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婴幼儿急性非细菌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浙江省余姚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100例急性非细菌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54)和对照组(n=46),两组患儿均给予补... 目的探讨鞣酸蛋白酵母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婴幼儿急性非细菌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浙江省余姚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100例急性非细菌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54)和对照组(n=46),两组患儿均给予补液+口服消旋卡多曲片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服鞣酸蛋白酵母治疗。比较两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IL-6、TNF-α、hs-CRP的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97、6.63、18.23,均P<0.05)。观察组患儿止泻、大便恢复正常、止吐、脱水纠正、退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3.39、9.84、8.55、6.83、8.60,均P<0.05)。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5,P<0.05)。结论鞣酸蛋白酵母联合消旋卡多曲应用于急性非细菌性腹泻婴幼儿,可明显降低患儿的炎症因子水平,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提高临床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鞣酸蛋白酵母 消旋卡多曲 急性非细菌性腹泻 婴幼儿
下载PDF
秋泻灵联合复方维生素B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丽萍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94-95,共2页
目的:探讨秋泻灵联合复方维生素B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26例小儿病毒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予以秋泻灵合剂治疗,研究组予以秋泻灵合剂联合复方维生素B治疗,观察治疗... 目的:探讨秋泻灵联合复方维生素B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26例小儿病毒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予以秋泻灵合剂治疗,研究组予以秋泻灵合剂联合复方维生素B治疗,观察治疗全程。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4.1%,对照组为69.0%,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秋泻灵联合复方维生素B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疗效显著,优于单用秋泻灵合剂治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腹泻 轮状病毒 婴幼儿 秋泻灵
下载PDF
百色市婴幼儿秋冬季腹泻轮状病毒检测报告
20
作者 温平城 范联 +6 位作者 谢龙山 凌柳云 黄日平 农绍汉 李椿 刘运广 韦建能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4期31-34,共4页
为查明广西百色市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发病情况,为进一步开展对本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用ELISA对百色市108例婴幼儿腹泻患儿进行了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阳性65例,占60.2%,其中以6个月至1岁半组阳性率最高,达66.2%;12月及元月为发病高峰... 为查明广西百色市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发病情况,为进一步开展对本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用ELISA对百色市108例婴幼儿腹泻患儿进行了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阳性65例,占60.2%,其中以6个月至1岁半组阳性率最高,达66.2%;12月及元月为发病高峰月份。首次证实轮状病毒是百色市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主要病原。认为应用ELISA检测轮状病毒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腹泻 轮状病毒 ELIS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