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侨建筑遗产作为旅游吸引物的侨乡村落振兴模式:特征与困境——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广东台山5座村落的实证
1
作者 黎丽华 曾娟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12-1825,共14页
侨乡村落是中国乡村的特殊类型,华侨建筑遗产作为核心旅游吸引物是目前侨乡村落振兴的主要模式,但现有研究对该模式下各类侨村发展特征与困境、侨产承担的角色功能及对侨村的影响关注不足,侨乡振兴所面临迫切问题未能在学理层面得到充... 侨乡村落是中国乡村的特殊类型,华侨建筑遗产作为核心旅游吸引物是目前侨乡村落振兴的主要模式,但现有研究对该模式下各类侨村发展特征与困境、侨产承担的角色功能及对侨村的影响关注不足,侨乡振兴所面临迫切问题未能在学理层面得到充分解释。文章运用观察与访谈等方法,在广东省台山市20座侨村进行为期45 d的实地调查,聚焦于5座典型侨村,依据振兴动力特征将侨村振兴类型识别为“自组织型”“双驱动型”与“多联动型”3类。进一步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剖析以侨产为旅游吸引物的不同类型侨村的振兴模式主要特征及所面临各自困境。研究发现:1)3类侨村在侨产角色与关键行动者方面具有迥异特征,即侨产的角色与功能分别为“具有生活性和象征性的离散旅游原真性纪念物”“具有示范性和吸引性的地方政府示范村展示物”与“具有生产性和盈利性的企业特色景区生产物”。关键行动者分别为“村民、华侨与侨联”“村委会与政府”与“企业”。2)3类侨村面临的主要困境分别聚焦于“建设话语权争夺”“侨产归属权流散”与“侨产收益权冲突”。文章提出需重点关注“华侨-侨产经纪人-侨房实际使用者”的侨产资源开发利用链条。未来侨村振兴研究应聚焦于侨产作为离散旅游吸引物的角色与特征、华人华侨作为游客的需求及侨房产权背后涉及的权力冲突的演变与影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侨乡 乡村振兴 华侨建筑遗产 产权 行动者网络理论 离散旅游 江门五邑
下载PDF
旅外社群旅游:演化、发展及展望 被引量:1
2
作者 丁蕾 赵倩倩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9-54,共16页
旅外社群旅游经常被认为是一种“回家”的形式,但这些背井离乡、散居他国的群体回乡旅游的经历更为复杂和多样化。随着旅外社群研究开始在地理学和旅游学领域迅速发展,旅外社群旅游成为学术界一个新的焦点。在对近20年的相关文献和已有... 旅外社群旅游经常被认为是一种“回家”的形式,但这些背井离乡、散居他国的群体回乡旅游的经历更为复杂和多样化。随着旅外社群研究开始在地理学和旅游学领域迅速发展,旅外社群旅游成为学术界一个新的焦点。在对近20年的相关文献和已有实证研究基础上,从旅外社群旅游研究的演变出发,结合旅外社群特征及旅游行为对其进行界定和分类,并归纳出研究视角,重点梳理了旅游动机、体验、代际差异以及亚类的相关研究内容。事实上,旅外社群旅游可以整合人种学、社会学、心理学的研究来理解,即使未来面临各种挑战,学者们仍可以采用不同的范式和一系列跨学科研究方法以及多渠道的数据资料来推动旅外社群旅游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外社群旅游 旅游体验 旅游动机 代际差异 旅外社群亚类
下载PDF
离散旅游研究进展及研究框架 被引量:1
3
作者 徐晓晟 刘培学 +2 位作者 张建新 丁蕾 马莉 《世界地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6-188,共13页
离散旅游经常被认为是一种'回家'的形式,而随着交通与通信技术的发展,旅游活动变得愈发便捷,也愈发国际化,这些背井离乡、散居他国的群体回到故乡的旅游体验更为复杂和多样化。这个趋势使得离散研究开始在地理学和旅游学的领域... 离散旅游经常被认为是一种'回家'的形式,而随着交通与通信技术的发展,旅游活动变得愈发便捷,也愈发国际化,这些背井离乡、散居他国的群体回到故乡的旅游体验更为复杂和多样化。这个趋势使得离散研究开始在地理学和旅游学的领域迅速发展,离散群体的旅游行为成为学术界一个新的焦点,也同样逐渐得到旅游市场的重视。文章在对近20年的相关文献和已有实证研究基础上,从离散研究范式的演变入手,梳理了离散旅游的研究进展并归纳其研究视角:地方依恋为内在心理驱动,跨国主义为外在地理特征。结合其他学者研究,从离散旅游活动的空间性和旅游活动的参与者角度对离散旅游进行了界定与分类。重点分析了离散旅游的时空特征、离散群体的旅游体验以及这一细分市场对祖国旅游市场的影响。最后将离散旅游的概念引入中国,指出现有华侨旅游研究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构建了符合我国实际的研究框架,阐明我国发展华人华侨离散旅游研究的意义和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群体 离散旅游 地方依恋 跨国主义 华人华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