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3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the Factors Affecting Nitrification Inhibition of Dicyandiamide(DCD) in Latosol 被引量:3
1
作者 史云峰 赵牧秋 张丽莉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1年第10期1505-1508,1516,共5页
[Objective] This research aimed at studying the effects of application amount of DCD and physics and chemistry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such as temperature,moisture content,organic matter content and pH on the inhibiti... [Objective] This research aimed at studying the effects of application amount of DCD and physics and chemistry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such as temperature,moisture content,organic matter content and pH on the inhibition of nitrification when applying nitrification inhibitor DCD in latosol.[Method] The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under aerobic incubated conditions.[Result] A significant delay period of nitrification was observed when the application amount of DCD was 10 mg/kg soil,and the inhibition can at least last for 56 d.When the cultural temperature had increased from 10 to 30 ℃,the duration of nitrification inhibition was shortened from 90 to 30 d.The nitrification inhibition of DCD was reduced with the increasing soil moisture content,organic matter content and soil pH,while the duration of nitrification inhibition was prolonged with the decreasing soil moisture content,organic matter content and soil pH.[Conclusion] Nitrification inhibition of DCD can be improved by increasing the application amount or reducing soil temperature,moisture content,organic matter content and p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rification inhibitor dicyandiamide LATOSOL TEMPERATURE Moisture content
下载PDF
长期施肥配施DCD处理对菜地土壤N_(2)O短期排放影响的模拟研究
2
作者 陈安琦 郑祥洲 +2 位作者 郭宝玲 王煌平 张玉树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07-815,共9页
为研究长期不同肥源配施双氰胺(Dicyandiamide,DCD)对菜地土壤氧化亚氮(N_(2)O)等温室气体短期排放规律的影响,本研究以长期不同肥源配施DCD的定位试验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短期室内模拟培养试验,研究牛粪(OM)、化肥(F)、牛粪+DCD(OMD)... 为研究长期不同肥源配施双氰胺(Dicyandiamide,DCD)对菜地土壤氧化亚氮(N_(2)O)等温室气体短期排放规律的影响,本研究以长期不同肥源配施DCD的定位试验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短期室内模拟培养试验,研究牛粪(OM)、化肥(F)、牛粪+DCD(OMD)、化肥+DCD(FD)和1/2化肥+1/2牛粪(FOM)5个处理在不同温度下15 d内的CO_(2)、N_(2)O、CH4动态变化特征和累积排放量。结果表明:15℃和25℃条件下各施肥处理CO_(2)累积排放量分别为25.39~52.01 mg·kg^(-1)和62.35~122.80 mg·kg^(-1),N_(2)O累积排放量分别为6.02~16.60μg·kg^(-1)和14.45~117.78μg·kg^(-1),CH4累积排放量分别为-3.17~14.87μg·kg^(-1)和4.09~23.56μg·kg^(-1)。与15℃相比,25℃条件下除FOM处理外,其他处理N_(2)O与CO_(2)累积排放量均显著增加(P<0.05)。相比于OM和OMD处理,F、FD、FOM处理在两种温度条件下CO_(2)排放都显著降低;在25℃下,OMD、FD、FOM处理N_(2)O排放峰值和累积排放量较OM和F处理显著降低(P<0.05),在15℃下,所有处理N_(2)O累积排放量差异均不明显。短期排放模拟研究显示,CO_(2)排放量与土壤pH、总氮(TN)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速效磷(Olsen-P)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15℃条件下CH4累积排放量与土壤有机质(SOM)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研究表明,较高温度条件下,与有机肥或化肥单施相比,长期配施DCD或有机无机配施能显著减少菜地土壤N_(2)O排放。研究结果可为长期施用DCD的菜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dcd N_(2)O排放 温度 培养试验
下载PDF
DCD肾移植术后并发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开展血液透析治疗的护理方法及价值探讨
3
作者 汪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148-0151,共4页
探讨DCD肾移植术后并发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开展血液透析治疗的护理方法及价值。方法 选取时间段区间为2021年2月-2023年10月,均为至我院接受DCD肾移植术后并发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开展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 探讨DCD肾移植术后并发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开展血液透析治疗的护理方法及价值。方法 选取时间段区间为2021年2月-2023年10月,均为至我院接受DCD肾移植术后并发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开展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选择不同的护理模式,将两组的护理指标纳入统计学软件中,对比两组数据差异性。结果 护理前,两组营养学指标水平(TC、TP、BMI)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TC低于对照组,TP、BMI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用于DCD肾移植术后并发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开展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便于改善负性情绪与机体营养状态,提高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综合护理 dcd肾移植术 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
下载PDF
DCD不同施用时间对水稻生长期CH4和N2O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李香兰 马静 +3 位作者 徐华 曹金留 蔡祖聪 K.Yagi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675-3681,共7页
硝化抑制剂传统的施用方法是在作物移栽或播种前与基肥配合施用。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相同施肥条件下,硝化抑制剂双氢胺(dicyandiamide,DCD)不同施用时间(与基肥混施、分孽肥后施入、穗肥后施入)对水稻生长期CH4和N2O排放的影响。结果... 硝化抑制剂传统的施用方法是在作物移栽或播种前与基肥配合施用。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相同施肥条件下,硝化抑制剂双氢胺(dicyandiamide,DCD)不同施用时间(与基肥混施、分孽肥后施入、穗肥后施入)对水稻生长期CH4和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入DCD能同时降低CH4和N2O排放量。就整个水稻生长期而言,与基肥混施DCD分别降低21.41%的CH4排放量和8.00%的N2O排放量;调节DCD施用时间至分孽肥后显著降低30.30%的N2O排放量,同时降低5.24%的CH4排放量。就施入DCD到水稻收获的特定生长阶段而言,缓施DCD分别降低32.65%的N2O排放量和11.18%的CH4排放量;晚施DCD对CH4和N2O排放的影响不大。CK、早施DCD、缓施DCD及晚施DCD处理CH4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0.95、0.75、0.87mg/(m.2h)及0.94 mg/(m.2h),N2O平均排放通量为155.67、143.24、108.50μg/(m.2h)及153.24μg/(m2.h),缓施DCD显著降低CH4和N2O排放量(p<0.01)。土壤温度是影响N2O排放的主要因素,而CH4排放通量与土壤Eh呈显著负相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抑制剂 双氢胺(dcd) CH3和N2O 水稻土
下载PDF
血清DCD、CA199、CA724和CEA联合检测对大肠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0
5
作者 陈舒颖 邱芳华 +2 位作者 李秋明 梁冬艳 闵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2482-2485,共4页
目的探究联合检测皮离蛋白(DCD)、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与癌胚抗原(CEA)肿瘤标志物对大肠癌早期诊断的可能性。方法 81例明确诊断的大肠癌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纳入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 目的探究联合检测皮离蛋白(DCD)、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与癌胚抗原(CEA)肿瘤标志物对大肠癌早期诊断的可能性。方法 81例明确诊断的大肠癌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纳入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DCD的表达情况,并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中CEA、CA199、CA724的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DCD在大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病例组血清中CA199、CA724以及CEA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诊断大肠癌的ROC曲线下面积:CA199、CA724、CEA联合诊断为0.930,DCD、CA199、CA724、CEA联合诊断是0.942,均高于单独使用时的曲线下面积;病例组TNM分期越高,血清中CA199、CEA的表达量越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DCD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浓度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肠癌组织DCD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血清中DCD、CA199、CA724以及CEA的表达有可能作为肿瘤联合诊断的标志物,对大肠癌的辅助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dcd CA199 CA724 CEA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尿素与DCD和有机物料配施条件下氮素的转化和去向 被引量:51
6
作者 巨晓棠 刘学军 张福锁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1-186,共6页
采用好气土壤培养试验 ,研究了尿素配施有机物料和DCD条件下土壤不同氮库的动态。结果表明 ,尿素、尿素与小麦秸秆、苜蓿秸秆、鸡粪配施的条件下 ,硝化作用在 7d之内完成。DCD处理的NH4 N一直保持较高水平 ,说明DCD对土壤硝化过程有强... 采用好气土壤培养试验 ,研究了尿素配施有机物料和DCD条件下土壤不同氮库的动态。结果表明 ,尿素、尿素与小麦秸秆、苜蓿秸秆、鸡粪配施的条件下 ,硝化作用在 7d之内完成。DCD处理的NH4 N一直保持较高水平 ,说明DCD对土壤硝化过程有强烈的抑制作用。与单施尿素相比 ,C N高的小麦秸秆显著地降低了NH4 N、NO3 N的含量 ;C N低的苜蓿秸秆和鸡粪显著地增加了NH4 N、NO3 N的含量。土壤易矿化有机态氮不仅含量低 ,且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与对照相比 ,施肥后土壤微生物氮的含量有所增加 ,但处理间没有达到显著水平。15N标记结果表明 :肥料氮的回收率在 84 .1%~ 92 .0 %之间 ,加入DCD显著提高了肥料氮的回收率 ,其他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DCD处理肥料氮主要以有机固定态或粘粒矿物固定态存在 ,其次以NH4 N形式存在 ;其他处理肥料氮在土壤中主要以NO3 N形式存在 ,加入秸秆增加了化肥氮被土壤固定的比例 ,鸡粪中的氮素几乎全部以极易矿化的形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 dcd 氮素转化 氮素去向 双氰胺 配施
下载PDF
不同浓度DMPP和DCD对石灰性土壤中氮素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石美 梁东丽 +3 位作者 满楠 郭璐 赵文龙 王朝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4635-4642,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DMPP)和双氰胺(DCD)对石灰性土壤中氮素转化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石灰性土壤施用的DMPP和DCD最佳浓度,为其进一步在生产实践中的施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室内培养的试验方法,在相同...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DMPP)和双氰胺(DCD)对石灰性土壤中氮素转化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石灰性土壤施用的DMPP和DCD最佳浓度,为其进一步在生产实践中的施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室内培养的试验方法,在相同培养条件(土壤水分含量为田间持水量(WHC)的60%,温度为25℃)下,通过测定不同浓度DMPP(含氮量的0.5%、1%、2.5%和5%)和DCD(含氮量的2.5%、5%、10%和15%)处理土壤中各种形态氮素含量,评价不同浓度DMPP和DCD的抑制效果。【结果】施加不同浓度DMPP和DCD的土壤铵态氮含量均显著高于CK,而硝态氮和亚硝态氮含量显著低于CK。石灰性土壤中施用DMPP和DCD均能显著降低土壤的氨氧化速率,土壤铵态氮的半衰期从CK处理的3.6 d分别增加到14.1—17.1 d和13.1—26.8 d。不同浓度的DMPP间氨氧化速率差异不显著;而DCD处理的氨氧化速率随其浓度的增加而下降,亦即土壤铵态氮浓度的半衰期随施用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除CK外,各处理氨氧化速率常数k相比,以2.5%DCD最小,15%DCD最大;DMPP与DCD相比较,除DCD最低浓度处理外(2.5%),所有DCD处理的氨氧化速率均大于DMPP。【结论】硝化抑制剂DMPP和DCD均能显著抑制铵态氮向硝态氮的氧化进程,DMPP各浓度处理抑制效果差异不显著,DCD各浓度处理间差异显著,5%DCD与DMPP各浓度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因此,建议DCD的施用量为含氮量5%,而DMPP的施用量为含氮量的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抑制剂 氨氧化速率 DMPP dcd
下载PDF
DCD不同施用时间对小麦生长期N_2O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纪洋 余佳 +3 位作者 马静 李小平 徐华 蔡祖聪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7151-7160,共10页
通过田间试验,采用静态箱法研究相同施肥条件下,DCD不同施用时间(基肥配施,追肥配施,基追肥按比例配施)对麦季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生长期施肥配施DCD减少麦季N2O排放。从小麦整个生长季来看,与尿素处理相比,基肥配施减少N2O排... 通过田间试验,采用静态箱法研究相同施肥条件下,DCD不同施用时间(基肥配施,追肥配施,基追肥按比例配施)对麦季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生长期施肥配施DCD减少麦季N2O排放。从小麦整个生长季来看,与尿素处理相比,基肥配施减少N2O排放21%,追肥配施减少N2O排放26%,基追肥按比例配施减少N2O排放35%,方差分析均达显著水平(P<0.05),其中基肥配施主要减少小麦播种-返青期N2O排放,追肥配施主要减少小麦返青-成熟期N2O排放,而基追肥按比例配施DCD减少整个小麦生长季N2O排放。在小麦的整个生长阶段,施加DCD处理的土壤NH+4-N浓度和表观硝化率均高于未施加DCD的处理,且土壤NH+4-N浓度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在小麦播种-返青期,基肥配施处理和基追肥按比例配施处理土壤NH+4-N浓度和表观硝化率高于追肥配施处理和对照处理;在小麦的返青-成熟期,追肥配施处理和基追肥按比例配施处理土壤NH+4-N浓度和表观硝化率高于基肥配施处理和对照处理。从小麦产量来看,与尿素处理相比,基肥配施和基追肥按比例配施显著增加小麦产量,而追肥配施处理小麦产量无显著性差异。基追肥按比例配施DCD在提高小麦产量的同时显著减少N2O排放,具有大田推广的现实意义;基肥与追肥配施DCD对N2O减排效果除了与施用时间有关外,还应将降雨或灌溉量的年际变化考虑在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 施用时间 N2O排放 麦季
下载PDF
抑制剂NBPT/DCD不同组合对灌区碱性灌淤土中氨挥发及有效氮积累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惠 王志国 +3 位作者 张晴雯 丁金英 尹爱军 左莹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06-612,共7页
脲酶抑制剂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和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对抑制尿素土壤氨挥发损失和提高土壤有效氮积累量有很大潜力,但2种抑制剂配合施用对灌区强碱性灌淤土尿素施用后氨挥发损失和有效氮积累量的抑制作用尚不明确。为此,选取灌... 脲酶抑制剂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和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对抑制尿素土壤氨挥发损失和提高土壤有效氮积累量有很大潜力,但2种抑制剂配合施用对灌区强碱性灌淤土尿素施用后氨挥发损失和有效氮积累量的抑制作用尚不明确。为此,选取灌区碱性灌淤土为研究对象开展室内试验,设置NBPT与不同浓度DCD组合下的6个处理,对照为单施尿素,研究NBPT及其与不同浓度DCD组合下的尿素土壤氨挥发和有效氮积累量的变化特征及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在没有添加抑制剂的碱性灌淤土中,尿素施用后短期内(3 d左右)土壤氨挥发速率和NH+4-N积累量达最大值;在施肥后第8 d土壤氨挥发总量和NO-3-N积累量达最大值;添加抑制剂NBPT/DCD可显著降低施肥初期(5 d内)氨挥发速率,且有效减少施肥初期累积氨挥发量;单独添加相当于尿素氮量0.1%的NBPT,累积氨挥发量较CK降低了64%,施肥初期土壤NH+4-N和NO-3-N积累量显著低于CK。NBPT和DCD组合研究结果表明,在NBPT添加浓度为尿素氮量的0.1%,DCD为1%的低浓度水平下,土壤累积氨挥发量较CK降低了16.7%,同时土壤NH+4-N积累量增加趋势缓慢,但硝化抑制率在施肥的第5 d后快速下降,土壤NO-3-N积累量快速增加,氮素淋溶损失的风险加大;随着DCD添加浓度增加(2%~5%),其硝化抑制率显著增加,土壤NO-3-N积累量显著降低,但氨挥发损失量显著增大;相关性分析得出,土壤氨挥发速率与NH+4-N积累量呈正相关,与NO-3-N积累量呈负相关。综合分析得出,0.1%NBPT配施2%~3%的DCD时,土壤氨挥发损失量相对较低,土壤有效态氮积累量较高,且在土壤中滞留时间相对较长,可推荐为灌区碱性灌淤土尿素氮肥与2种抑制剂配施的最佳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灌淤土 NBPT dcd 氨挥发 NH+4-N积累量 NO-3-N积累量
下载PDF
移植协调员在DCD工作中的角色和作用 被引量:28
10
作者 黄伟 叶啟发 +1 位作者 李育玮 谢文照 《医学与哲学(B)》 2011年第10期62-64,共3页
器官捐献是器官移植事业发展的基石,而协调员在器官捐献工作中则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自2010年3月我国推行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工作以来,适合中国国情的DCD工作成为器官捐献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充分发挥协调员在DCD工作中的作用,提... 器官捐献是器官移植事业发展的基石,而协调员在器官捐献工作中则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自2010年3月我国推行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工作以来,适合中国国情的DCD工作成为器官捐献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充分发挥协调员在DCD工作中的作用,提高DCD捐献率和供体转化率,以有效地促进和推动DCD工作,是急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作者单位DCD工作经验,通过对DCD捐献成功率、捐献拒绝率和供体流失率的定量分析,探讨和分享协调员在DCD工作中的角色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捐献 dcd工作 协调员 器官移植
下载PDF
DCD格式在破碎发射药床两相流内弹道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贠来峰 芮筱亭 +1 位作者 王国平 陈涛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5-300,共6页
利用DCD(dispersion controlled dissipative scheme)格式,提出了一种研究发射装药发射安全性问题的两相流内弹道计算方法。将内弹道气固两相流动力学方程组中与压力有关的项进行变形,实现了用同一种格式对气相和固相统一处理,而无须分... 利用DCD(dispersion controlled dissipative scheme)格式,提出了一种研究发射装药发射安全性问题的两相流内弹道计算方法。将内弹道气固两相流动力学方程组中与压力有关的项进行变形,实现了用同一种格式对气相和固相统一处理,而无须分别对待,采用DCD格式无须数值粘性和人工滤波,提高了计算精度。实例计算了某榴弹内弹道两相流动力学,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把破碎发射药床视为混合装药结构,用DCD格式计算了发射药床不同破碎程度对发射安全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现出了通常计算方法难以反映的破碎发射药床内弹道压力极为剧烈的变化过程和极高的危险膛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力学 两相流 发射装药 dcd格式 内弹道 发射安全性 差分格式
下载PDF
秸秆和DCD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期施入尿素的土壤行为的影响Ⅱ:硝态氮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伟 宋建国 +1 位作者 梁爱萍 贾敬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176-5177,共2页
[目的]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秸秆和DCD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期施入尿素土壤行为的影响。[方法]试验设5个处理:对照(不施秸秆、DCD和尿素,CK);单施尿素(U);尿素+秸秆(U+S);尿素+DCD(U+DCD);尿素+秸秆+DCD(U+S+DCD)。[结果]在田间条件下,在尿素配... [目的]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秸秆和DCD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期施入尿素土壤行为的影响。[方法]试验设5个处理:对照(不施秸秆、DCD和尿素,CK);单施尿素(U);尿素+秸秆(U+S);尿素+DCD(U+DCD);尿素+秸秆+DCD(U+S+DCD)。[结果]在田间条件下,在尿素配施DCD的处理中,在一定时间内土壤NO3-N数量明显低于未加DCD处理;在配施秸秆处理中,秸秆加入后,延缓了硝化作用的发生以及土壤NO3-N的积累速率。[结论]该研究为揭示尿素在土壤中的行为特征及合理施用尿素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dcd 尿素 土壤NO-N
下载PDF
PAN-DCD用于染料废水的脱色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王艳 高宝玉 +1 位作者 于慧 隋华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531-536,共6页
本文以聚丙烯腈为高分子链,用双腈双胺与聚丙烯腈大分子上的腈基改性,制得含有多种活性基团的聚合物PAN-DCD.研究了PAN-DCD对活性染料、分散染料及酸性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并初步探讨了其脱色机理.实验结果表明,PAN-DCD的脱色效果与染... 本文以聚丙烯腈为高分子链,用双腈双胺与聚丙烯腈大分子上的腈基改性,制得含有多种活性基团的聚合物PAN-DCD.研究了PAN-DCD对活性染料、分散染料及酸性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并初步探讨了其脱色机理.实验结果表明,PAN-DCD的脱色效果与染料的种类、废水的酸度以及脱色剂的用量有关.PAN-DCD对染料颜色的去除率在pH=3.0和pH=13.0时达到极大值,显示了它的两性特征.脱色机理的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分子中的胍胺结构与染料分子发生了化学作用,通过静电键和分子间氢键的形成以及聚集作用,将分布于水中的有色物质絮凝、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dcd 脱色 废水处理 染料废水
下载PDF
施氮量和DCD对蕹菜生长、硝酸盐累积及土壤氮素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何盈 蔡顺香 +1 位作者 何春梅 罗涛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0-13,共4页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氮肥不同施用量及添加硝化抑制剂DCD对蕹菜生长、硝酸盐累积和土壤氮素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0.00~0.30g/kg,蕹菜单株重和株高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但当施氮为0.40g/kg,蕹菜单株重和株高出现了下降趋势;随着施氮...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氮肥不同施用量及添加硝化抑制剂DCD对蕹菜生长、硝酸盐累积和土壤氮素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0.00~0.30g/kg,蕹菜单株重和株高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但当施氮为0.40g/kg,蕹菜单株重和株高出现了下降趋势;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蕹菜硝酸盐累积量增加;土壤硝态氮的累积量与施氮量成线性相关关系(关系式为y=45.7x+2.82,R2=0.9435);从整个蕹菜生长周期来看,0~20cm土体铵态氮含量呈现出波浪形变化,且整体显下降趋势。在施用等量氮肥情况下,添加10%DCD能显著提高蕹菜的单株重与株高,而且可抑制土壤铵态氮向硝态氮转化,使氮肥较长时间以铵态氮形式保留在土壤中,从而减少硝态氮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dcd 硝酸盐 硝态氮 铵态氮
下载PDF
DCD-1L在毕赤酵母中的克隆和表达 被引量:14
15
作者 赖玉平 彭沂非 +2 位作者 郁正艳 黄静 吴自荣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61-65,共5页
由于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 ,迫切需要寻求一种新的抗菌剂来代替它。DCD是最近从人汗腺中发现的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抗菌肽。与抗生素不同 ,它不会在生物体内富集 ,也不会诱导产生耐药菌株。为了能快速并低成本地获得该肽 ,DCD 1L基... 由于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 ,迫切需要寻求一种新的抗菌剂来代替它。DCD是最近从人汗腺中发现的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抗菌肽。与抗生素不同 ,它不会在生物体内富集 ,也不会诱导产生耐药菌株。为了能快速并低成本地获得该肽 ,DCD 1L基因 ,第一次被克隆到毕赤酵母载体pPIC9中 ,并在毕赤酵母GS1 1 5中进行表达。实验结果显示毕赤酵母GS1 1 5系统所表达的DCD 1L在pH5 5~ 7 4范围内具有抗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性。这个结果说明在毕赤酵母中表达的DCD 1L能够抗部分革兰氏阴性和阳性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1L 毕赤酵母 克隆 表达 抗生素耐药性 抗茵肽
下载PDF
DCD微信伦理审查的优越性、困惑与对策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兰 陈桂淑 +5 位作者 余少鸿 赵永恒 李超 张瑞宏 张鸿青 蒋文虎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6年第2期288-290,共3页
开展DCD微信伦理审查有其必要性、优越性,但也存在问题与困惑,如微信审查时间紧急有限,微信审查讨论不够充分甚至难以开展,审查方式有限,审查意见的真实性难以把握,审查资料的保密性存在隐患,审查质量的保证,微信会议内容存档存在困难... 开展DCD微信伦理审查有其必要性、优越性,但也存在问题与困惑,如微信审查时间紧急有限,微信审查讨论不够充分甚至难以开展,审查方式有限,审查意见的真实性难以把握,审查资料的保密性存在隐患,审查质量的保证,微信会议内容存档存在困难等。对此,提出如下对策:尽可能给予伦理审查时间上的保证,由主审委员发起审查讨论交流,将审查资料尽可能上传至微信群,伦理委员实名发言与表达意见,确保资料保密和隐私保护,加强器官移植伦理委员培训交流,提高委员审查素质和道德修养,将微信会议资料存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 微信 伦理审查 优越性 隐私保护
下载PDF
絮凝剂PAN-DCD的结构和性质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余颖 庄源益 +4 位作者 邹其猛 辛宝平 满悦芝 李莹 谷文新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SCI CSCD 1999年第3期8-10,共3页
以聚丙烯腈(PAN)和双腈双胺(DCD)为原料,合成了有机絮凝剂PAN-DCD。用IR、1HNMR和13CNMR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PAN-DCD溶解度随pH值变化的规律,研究了PAN-DCD对活性染料的... 以聚丙烯腈(PAN)和双腈双胺(DCD)为原料,合成了有机絮凝剂PAN-DCD。用IR、1HNMR和13CNMR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PAN-DCD溶解度随pH值变化的规律,研究了PAN-DCD对活性染料的絮凝脱色和去除CODCr的性能。结果表明,PAN-DCD是侧链带有多种极性基团的聚合物;在酸性条件下溶解度较小,碱性条件下溶解度较大;在加入量较少的情况下使活性染料的脱色率接近100%,并对CODCr的去除有较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dcd 结构 溶解度 絮凝脱色 絮凝剂
下载PDF
秸秆和DCD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期施入尿素的土壤行为影响Ⅰ:——铵态氮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伟 宋建国 +1 位作者 梁爱萍 贾敬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767-5768,共2页
[目的]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秸秆和DCD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期施入尿素后土壤铵态氮的动态变化。[方法]试验设5个处理:对照(不施秸秆和尿素,CK);单施尿素(U);尿素+秸秆(U+S);尿素+DCD(U+DCD);尿素+秸秆+DCD(U+S+DCD)。[结果]在田间条件下,在尿... [目的]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秸秆和DCD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期施入尿素后土壤铵态氮的动态变化。[方法]试验设5个处理:对照(不施秸秆和尿素,CK);单施尿素(U);尿素+秸秆(U+S);尿素+DCD(U+DCD);尿素+秸秆+DCD(U+S+DCD)。[结果]在田间条件下,在尿素配施DCD的处理中,在一定时间内土壤NH4-N含量明显高于未加DCD处理;在尿素配施秸秆处理中,土壤NH4+-N含量均低于未加秸秆处理;在不同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尿素的水解速率亦有较大的差别。[结论]秸秆和DCD对通过不同时期施入尿素的土壤行为均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dcd 尿素 土壤NH4+-N
下载PDF
胆道闭锁患儿家庭拒绝DCD肝脏移植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娟 张桂芳 +2 位作者 唐艳 任志美 汪英 《医学与哲学(B)》 2016年第3期45-48,共4页
通过了解胆道闭锁患儿家庭拒绝心死亡供者(DCD)肝脏移植的理由,为实施针对性帮助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拒绝DCD肝脏移植的52个胆道闭锁患儿家庭进行非结构式访谈。得出胆道闭锁患儿家庭拒绝DCD肝脏移植的原因复杂多样,... 通过了解胆道闭锁患儿家庭拒绝心死亡供者(DCD)肝脏移植的理由,为实施针对性帮助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拒绝DCD肝脏移植的52个胆道闭锁患儿家庭进行非结构式访谈。得出胆道闭锁患儿家庭拒绝DCD肝脏移植的原因复杂多样,并可同时拥有多项。与成人肝移植不同,儿童肝移植更依赖家庭的选择,因此更应给予整个家庭全面、长期且针对性强的帮助与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闭锁 dcd肝脏移植 定性研究
下载PDF
76例DCD肝移植病理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邓菊庆 于璐 +4 位作者 刘杰 廖丽琼 范方淑 孙洁 许赟赟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0期40-44,共5页
目的观察公民在心脏死亡之后进行器管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供肝的病理形态学变化,探讨DCD供体肝尤其是脂肪变性供肝在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DCD供肝在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中的病理形态学... 目的观察公民在心脏死亡之后进行器管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供肝的病理形态学变化,探讨DCD供体肝尤其是脂肪变性供肝在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DCD供肝在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中的病理形态学检查结果,其中脂肪变性分级为无脂肪变性(S0级)、轻度(S1)、中度(S2级)、重度(S3级)脂肪变性,各级例数分别为36例、21例、14例、5例.观察术后3 d、14 d肝、肾功能等主要影响指标及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1、S2级脂肪变性组的肝、肾功能等指标在手术后3 d、14 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3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1、S2组与对照组比较,出血、感染、肝动脉栓塞、腹水、败血症等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S3组与S1、S2组及对照组比较,出血、感染、肝动脉栓塞、腹水、败血症等并发症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患者存活率,分别为对照组94.4%,S1组、S2组、S3组分别为90.5%、85.7%和60%.结论移植后术后早期主要指标观察,在慎重选择受体的情况下DCD轻中度脂肪变性供体肝可以用于移植,对于重度脂肪变性DCD供体肝还是DCD肝移植的难以克服的危险因素,应该尽量选择不要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 肝移植 脂肪变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