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ies on Human Dietary Requirements and Safe Range of Dietary Intakes of Selenium in China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the Prevention of Related Endemic Diseases 被引量:14
1
作者 YANG GUANG-QI AND XIA YI-MING (Department of Trace Element Nutrition, Institute of Nutrition and Food Hygiene, Chinese Academy of Preventive Medicine, Beijing 100050, China)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87-201,共15页
The human dietary selenium requirement in China has been estimated by various methods. The minimum dietary selenium requircment for the prevention of Keshan disease (KD) was found to be around 17 μg/d. On the other h... The human dietary selenium requirement in China has been estimated by various methods. The minimum dietary selenium requircment for the prevention of Keshan disease (KD) was found to be around 17 μg/d. On the other hand, an intake of 40 μg/d is required to maintain the plasma glutathione peroxidase (GPx) activity at plateau. Hence 40 μg/d is considered as the adequate dietary selenium requirement. Studies conducted in a chronic selenosis area indicate thai the toxic dietary selenlum inlake (adverse effect level), which would maintain the characteristic fingernail changes, was approximately 1600 μg/d. The mean value of dietary selenium intakes, which enabled the five patients to recover from fingernail lesions, was found to be 819 ±126μg/d. At a 95% confidence limit, the lower limit is around 600μg/d. Therefore, 600 and 400μg/d were suggested as the individual daily maximum safe selenium intake and the safe dietary selenium intake, respectively,The results were used in the prevention of Se-related endemic KD and Kashin-Beck disease (KB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udies on Human dietary Requirements and Safe Range of dietary intakes of selenium in China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the Prevention of Related Endemic Diseases
下载PDF
Dietary Selenium Allowances and New Threshold Intakes With Respect to Toxicity
2
作者 GERALDF COMBSJR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1997年第2期356-358,共3页
关键词 USA dietary selenium Allowances and New Threshold intakes With Respect to Toxicity
下载PDF
不同植物中硒含量及存在形态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刘海远 杨伟 +3 位作者 徐波 祝振洲 朱定祥 丛欣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4期109-113,120,共6页
硒是一种微量元素,主要以硒蛋白的形式在人体内发挥重要作用。自然界中的无机硒经过各种生物吸收转化为不同有机形态的硒化合物,从而在生物体内有不同的存在形态;通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文献,介绍不同植物包括谷物类、蔬菜类、豆类... 硒是一种微量元素,主要以硒蛋白的形式在人体内发挥重要作用。自然界中的无机硒经过各种生物吸收转化为不同有机形态的硒化合物,从而在生物体内有不同的存在形态;通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文献,介绍不同植物包括谷物类、蔬菜类、豆类、水果类、茶叶及其他植物中硒的含量及其存在形态,同时简要介绍了硒元素及不同植物硒形态的营养安全性,以期为今后有机硒的应用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硒含量 硒形态 无机硒 有机硒
下载PDF
富硒猴头菇中硒含量分布和赋存形态研究
4
作者 徐聪 周高新 +3 位作者 王勇 马俊 杨柱 刘丙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6期182-184,共3页
研究了富硒猴头菇中硒的含量分布和赋存形态,结果表明,猴头菇中总硒含量为205.98μg/g,其中有机硒含量占总硒的91.39%,而有机硒中最主要的赋存形态为蛋白硒,含量占有机硒的66.18%,其次是多糖硒和其他有机硒,占比分别为18.90%和14.30%,... 研究了富硒猴头菇中硒的含量分布和赋存形态,结果表明,猴头菇中总硒含量为205.98μg/g,其中有机硒含量占总硒的91.39%,而有机硒中最主要的赋存形态为蛋白硒,含量占有机硒的66.18%,其次是多糖硒和其他有机硒,占比分别为18.90%和14.30%,另有少量的核酸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头菇 含量分布 赋存形态
下载PDF
不同富硒微生物菌剂对有机肥养分和硒含量的影响
5
作者 苏博雅 李永慧 +2 位作者 李伟 李玉成 姚锞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53-260,共8页
为探究富硒微生物在堆肥过程中对有机肥养分、硒含量及形态的影响,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产富硒农产品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将菌渣、菜粕和秸秆混合进行堆肥试验,设置对照组(CK)、EM菌(有效微生物群)组(T1)、富硒枯草芽孢杆菌组(T2)... 为探究富硒微生物在堆肥过程中对有机肥养分、硒含量及形态的影响,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产富硒农产品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将菌渣、菜粕和秸秆混合进行堆肥试验,设置对照组(CK)、EM菌(有效微生物群)组(T1)、富硒枯草芽孢杆菌组(T2)、富硒圆褐固氮菌+富硒枯草芽孢杆菌组(T3)研究不同富硒微生物的堆肥效果,分析有机肥的养分变化及硒含量并在菠菜种植上验证富硒肥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堆制38 d后,堆肥试验均满足《有机肥料》(NY/T 525—2021)农业标准,其中T3处理的总养分含量相较于CK增加了13.70%,总氮含量增加了26.06%,有机质的分解能力提高了4.88%,总硒(以纯Se计)提高了1.93倍,并改变了有机肥中硒的赋存形态。盆栽试验表明:F1(施T1有机肥)、F2(施T2有机肥)、F3(施T3有机肥)的菠菜株高、根长、叶宽、鲜重、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OF(施CK有机肥),F3处理中菠菜总硒含量以126.72μg·kg^(-1)达到试验的最高含量,比OF提高3.27倍。综合来看,T3处理中富硒复合微生物组合的堆肥效果最好,是废弃物堆肥工程化应用中发展富硒功能农业理想的富硒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微生物堆肥 硒含量 硒形态 产品品质 菠菜种植
下载PDF
陕西紫阳富硒地层硒赋存形式及地球化学意义研究
6
作者 周徐维 田欢 +3 位作者 谢淑云 Diego Armando Pinzon Nunez 马真真 张宏宇 《贵州地质》 2023年第1期78-87,共10页
硒是与生物密不可分的微量元素,其含量和赋存形态对人们的生产生活至关重要,本文选择典型富硒地区陕西紫阳,测定该地区地层中29个不同岩性岩石样品的Se含量,探明了该区岩石组合主要以富硒的碳质板岩、硅质岩、黑色页岩和含黄铁矿煤样为... 硒是与生物密不可分的微量元素,其含量和赋存形态对人们的生产生活至关重要,本文选择典型富硒地区陕西紫阳,测定该地区地层中29个不同岩性岩石样品的Se含量,探明了该区岩石组合主要以富硒的碳质板岩、硅质岩、黑色页岩和含黄铁矿煤样为主,而在灰岩中硒的富集程度不强。选取14个典型富硒岩石和煤样品,通过四步五态顺序提取法,阐明了硒的五种赋存形态特征及其环境地球化学意义:陕西紫阳地区岩石硒形态以硫/硒化物结合状态为主,残渣态、有机结合状态硒次之,紫阳地区沉积环境偏还原性。本文为深入认识陕西紫阳地区富硒岩石硒含量和硒迁移转化行为及富硒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数据基础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紫阳 富硒地层 硒含量 硒形态 四步五态顺序提取法
下载PDF
滁菊硒含量与根际土壤硒赋存形态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娜 喻格 +3 位作者 胡丹 秦莉 马玲 张玲 《中南药学》 2023年第8期2115-2119,共5页
目的研究滁菊硒含量与根际土壤硒及不同赋存形态硒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连续浸提技术提取滁菊生长根际土壤中5种形态硒,运用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AFS)测定滁菊植株不同器官中硒、根际土壤中硒和不同形态硒的含量,应用SPSS 26.0软件分... 目的研究滁菊硒含量与根际土壤硒及不同赋存形态硒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连续浸提技术提取滁菊生长根际土壤中5种形态硒,运用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AFS)测定滁菊植株不同器官中硒、根际土壤中硒和不同形态硒的含量,应用SPSS 26.0软件分析滁菊植株不同器官硒含量与根际土壤硒及不同形态硒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滁菊植株不同器官硒含量由高到低顺序为花序>叶>根>茎;根际土壤中硒的赋存形态主要为酸溶态,其次为残渣态,而水溶态、可交换态和有机结合态硒含量较低;滁菊植株不同器官中硒含量与根际土壤中硒含量之间无相关性;滁菊花序和叶中的硒含量与根际土壤中水溶态硒、可交换态硒和有机结合态硒含量成显著性正相关,滁菊根中的硒含量与根际土壤中水溶态硒含量成显著性正相关,滁菊茎中的硒含量与根际土壤中有机结合态硒含量成显著性正相关。结论滁菊中硒的含量与根际土壤中水溶态硒、可交换态硒和有机结合态硒密切相关,为探究滁菊中硒的来源和提高滁菊中硒的含量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滁菊 根际土壤 硒含量 硒赋存形态 相关性
下载PDF
广州市食物硒含量及居民硒摄入量 被引量:22
8
作者 余光辉 温琰茂 +2 位作者 何树悠 张磊 董汉英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600-2604,共5页
调查了广州市常见食物中的硒含量.结果表明:动物性食品内脏、水产品、蛋类和羊肉等食品中的硒含量最为丰富(>150.0μg.kg-1);谷物与豆类中的硒含量相近(46.5~98.3μg.kg-1);蔬菜(15.8μg.kg-1)和水果(4.97μg.kg-1)中硒含量均较低;... 调查了广州市常见食物中的硒含量.结果表明:动物性食品内脏、水产品、蛋类和羊肉等食品中的硒含量最为丰富(>150.0μg.kg-1);谷物与豆类中的硒含量相近(46.5~98.3μg.kg-1);蔬菜(15.8μg.kg-1)和水果(4.97μg.kg-1)中硒含量均较低;菌类在植物性食品中的硒含量最高(46.0μg.kg-1).广州市居民硒摄入量为98.5μg.d-1.其中,动物性食品占总硒摄入量的73.7%;植物性食品占26.3%;水产品和猪肉均占22.0%以上;大米占17.2%.广州市食品中的硒含量和居民每日硒摄入量能满足人体生理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 食物 硒含量 膳食摄入
下载PDF
中国主要落叶果树果实硒含量及其膳食暴露评估 被引量:37
9
作者 聂继云 匡立学 +6 位作者 李志霞 庞荣丽 杨莲 陈秋生 李安 赵旭博 徐维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3015-3026,共12页
【目的】针对苹果、梨、桃、葡萄、枣、猕猴桃等6种主要国产落叶果树开展果实硒含量及其膳食暴露评估研究,明确硒含量水平及其对消费者健康的风险水平,为水果生产和消费提供参考。【方法】从主产区(包括安徽、河北、河南、江苏、辽宁、... 【目的】针对苹果、梨、桃、葡萄、枣、猕猴桃等6种主要国产落叶果树开展果实硒含量及其膳食暴露评估研究,明确硒含量水平及其对消费者健康的风险水平,为水果生产和消费提供参考。【方法】从主产区(包括安徽、河北、河南、江苏、辽宁、山东、陕西和新疆)共采集760个水果样品,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样品硒含量。分别以硒耐受上限(UTL)、硒最高用量(UIL)和硒适宜膳食摄入量(AI)为评价标准,对中国成人和哺乳妇女每日从6种水果中摄入硒的量(包括平均摄入量、最高摄入量、中间摄入量和最低摄入量)进行风险评估。【结果】⑴测定的760个水果样品,平均硒含量为4.3μg·kg-1,最高硒含量为38.0μg·kg-1,硒含量<5μg·kg-1的样品占78.2%,富硒(硒含量≥10μg·kg-1)样品占14.2%;⑵样品间硒含量有异,变异系数分别达到80.0%(枣)、110.0%(葡萄)、116.8%(梨)、125.7%(猕猴桃)、126.0%(苹果)、148.2%(桃)和136.5%(总体);⑶硒平均含量依次为枣(7.3μg·kg-1)>葡萄(6.4μg·kg-1)>桃(5.5μg·kg-1)>猕猴桃(5.3μg·kg-1)>梨(4.7μg·kg-1)>苹果(1.3μg·kg-1);⑷陕西的梨和桃以及陕西和新疆的葡萄,其硒含量均明显高于其他省份同类水果;⑸中国居民来自6种水果的硒平均摄入量分别为0.032μg·d-1(猕猴桃)、0.120μg·d-1(苹果)、0.183μg·d-1(葡萄)、0.197μg·d-1(枣)、0.213μg·d-1(桃)、0.222μg·d-1(梨)和0.968μg·d-1(总体);⑹风险评估结果显示,中国居民从6种水果中摄入硒的量是安全的,风险指数均低于100%,为0.001%—99.702%(成人)和0.001%—31.847%(哺乳妇女)。【结论】中国6种主要落叶水果的硒含量均普遍较低,富硒产品比例均不高。枣硒含量最高,苹果硒含量最低,其他4种水果之间硒含量差异不明显。有的省份之间水果硒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哺乳妇女来自6种水果的硒摄入风险均较成人低。中国居民从6种水果中摄入硒的量是安全的,不会影响人体健康。生产富硒水果是增加中国居民硒膳食摄入量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果 含量 膳食暴露 评估
下载PDF
硒的土壤化学特性及有效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0
作者 王勤锋 解启来 +2 位作者 杨彬 舒四平 黎冰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0-224,共5页
从含量、形态和有效性等方面综述了硒的土壤化学特性研究进展,分析了影响土壤硒有效性的因素,并对硒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土壤 含量 形态 有效性
下载PDF
广州市不同人群硒摄入量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余光辉 张磊 +3 位作者 何树悠 温琰茂 董汉英 骆海萍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43-1048,共6页
通过酸消解、原子荧光-氢化物发生法测定了广州市市售109种常见食物中硒的含量,结合膳食结构计算了广州市不同人群的每日硒摄入量.结果表明,广州市不同食品硒含量有较大差异,均值为4.97~457.3μg·kg-1,其中动物性食品硒含量明显... 通过酸消解、原子荧光-氢化物发生法测定了广州市市售109种常见食物中硒的含量,结合膳食结构计算了广州市不同人群的每日硒摄入量.结果表明,广州市不同食品硒含量有较大差异,均值为4.97~457.3μg·kg-1,其中动物性食品硒含量明显高于植物性食品硒含量,硒含量较高的食品有动物内脏、鱼虾类、蛋及蛋制品、猪肉等,均大于150μg·kg-1.广州市不同人群膳食硒摄入量有明显差别,不同收入人群的摄入量为高收入人群(102.6μg·d-1)>中收入人群(83.8μg·d-1)>低收入人群(66.6μg·d-1);老人硒摄入量为73.3μg·d-1,儿童为44.3μg·d-1,大学生为86.8μg·d-1,工人为69.7μg·d-1;标准人摄入量为98.5μg·d-1.动物性食品是广州居民硒摄入量的主要来源;其次是大米;蔬菜、水果和豆类及制品等植物性食品贡献很小.广州市不同人群每日硒摄入量处于良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 不同人群 膳食摄入
下载PDF
中国煤中硒的环境地球化学 被引量:15
12
作者 张莹 刘桂建 +2 位作者 郑刘根 Chou Chen-Lin 齐翠翠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89-398,共10页
硒是煤中易挥发元素之一。伴随煤炭的开采、利用,煤中硒可能进入环境并引起环境质量的变化,影响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本文在全面综合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煤中硒在不同省份、不同成煤时代中的含量及分布规律,总结了硒在煤... 硒是煤中易挥发元素之一。伴随煤炭的开采、利用,煤中硒可能进入环境并引起环境质量的变化,影响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本文在全面综合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煤中硒在不同省份、不同成煤时代中的含量及分布规律,总结了硒在煤中的赋存状态、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概括了煤在燃烧和淋溶过程中硒的迁移转化及其环境影响,指出中国煤中硒的含量在不同煤田、不同成煤时代及不同变质程度的煤中,含量差别较大,全国平均值约为5.6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量 赋存状态 形成机理 环境影响
下载PDF
茶叶中硒含量、浸出率及浸出液中硒的存在形式 被引量:6
13
作者 荫士安 周瑞华 +2 位作者 满荣娥 徐建茹 李雄伟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9-31,共3页
本文分析了正常地区、较高硒水平地区和慢性硒中毒地区的28份茶叶样品中硒的含量,并对其在水中溶解度、存在形式以及对硒摄入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三个地区的茶叶样品中总硒含量分别为0.085±0.030,0.206±0.186和4.027±3.... 本文分析了正常地区、较高硒水平地区和慢性硒中毒地区的28份茶叶样品中硒的含量,并对其在水中溶解度、存在形式以及对硒摄入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三个地区的茶叶样品中总硒含量分别为0.085±0.030,0.206±0.186和4.027±3.033ppm。茶叶中硒的浸出率分别为20.2%,20.8%和13.5%;范围分别为11.9~30.1%,14.2~24.4%和10.0~16.9%。浸出茶水中硒的存在形式,主要有无机Se^(6+),Se^(4+)和Se^(4+)以下硒,在正常地区分别占61.4±12.2%,13.8±7.7%和24.8±14.9%,较高硒水平地区分别占59.5±18.7%,11.3±9.0%和29.2±26.4%;慢性硒中毒地区分别为36.8±8.4%,9.5±3.5%和53.7±11.3%。与当地居民的其它食物的进食量相比,饮茶水对每日硒摄入量的影响甚微。如果把慢性硒中毒地区所产的茶叶转运到低硒地区,似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硒存在形式
下载PDF
硒的生理功能、摄入现状与对策研究进展 被引量:84
14
作者 袁丽君 袁林喜 +1 位作者 尹雪斌 秦立强 《生物技术进展》 2016年第6期396-405,共10页
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甲状腺素脱碘酶、硒蛋白K、硒蛋白W等多达25种硒蛋白的重要组分,与抗氧化、激素调节、矿质元素代谢等功能密切相关。综述了近10年来国内外对微量元素硒在人体中的生理功能、参考摄入量标准、硒摄入不足所导致的... 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甲状腺素脱碘酶、硒蛋白K、硒蛋白W等多达25种硒蛋白的重要组分,与抗氧化、激素调节、矿质元素代谢等功能密切相关。综述了近10年来国内外对微量元素硒在人体中的生理功能、参考摄入量标准、硒摄入不足所导致的"硒隐性饥饿"问题的现状及其相应的对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硒的营养强化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功能 摄入量 隐性饥饿 生物营养强化 应对策略
下载PDF
外源硒肥对小麦籽粒产量及植株硒元素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卢鹏飞 高志强 +4 位作者 孙敏 董石峰 任爱霞 候非凡 尹雪斌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7-22,共6页
为明确不同种类硒肥对小麦富硒能力的影响,本研究以山西中部大面积推广的优质小麦品种‘中麦175’为材料,在开花期叶面喷施3种不同种类硒肥(无机硒肥、有机硒肥、纳米硒肥),对小麦农艺性状、产量形成、籽粒硒积累、硒强化指数等进行测... 为明确不同种类硒肥对小麦富硒能力的影响,本研究以山西中部大面积推广的优质小麦品种‘中麦175’为材料,在开花期叶面喷施3种不同种类硒肥(无机硒肥、有机硒肥、纳米硒肥),对小麦农艺性状、产量形成、籽粒硒积累、硒强化指数等进行测定计算。结果表明:小麦开花期叶面喷施硒肥较不喷硒植株干物质量显著增加,千粒重显著提高,产量显著提高,达5.7%~10%,且以喷施有机硒肥最高;成熟期各器官硒含量及其累积量显著提高,籽粒中硒含量达236~275μg/kg,均达到富硒稻谷标准。喷施有机硒肥较纳米硒肥和无机硒肥成熟期茎、颖壳+穗轴及籽粒硒含量及其积累量显著提高,叶硒含量及其积累量显著降低;籽粒中硒代蛋氨酸、甲基硒代半胱氨酸含量显著提高,硒酸盐降低。此外,喷施纳米硒肥和有机硒肥植株和籽粒硒强化指数均显著高于喷施无机硒肥,且籽粒及籽粒有机态硒强化指数均以喷施有机硒肥显著最高。综上所述,小麦开花期喷施有机硒肥有利于通过提高千粒重提高产量,有利于促进植株中硒素向到籽粒中运转,有利于减少籽粒中无机态硒积累,促进有机态硒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纳米硒 有机硒 产量 硒含量 硒形态 硒强化指数
下载PDF
中国不同地区畜禽水产品硒含量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薛勤 梅晓宏 +1 位作者 袁长梅 石文婷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8年第6期15-19,共5页
目的:检测中国不同地区普通和富硒猪肉、鸡肉、鱼肉中总硒含量,为评估居民硒摄入量以及指导富硒产业发展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7—9月采集中国10个地区代表城市普通和富硒样品共516份,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总硒含量。结果:普通和富硒... 目的:检测中国不同地区普通和富硒猪肉、鸡肉、鱼肉中总硒含量,为评估居民硒摄入量以及指导富硒产业发展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7—9月采集中国10个地区代表城市普通和富硒样品共516份,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总硒含量。结果:普通和富硒产品中,鱼肉总硒含量最高,其次猪肉,鸡肉与猪肉接近;西安三种产品总硒水平最高,克山和安康总硒水平最低。富硒产品与普通相比,猪肉和鸡肉总硒水平显著提高,富硒鱼肉略高于普通鱼肉。结论:鱼肉是很好的居民膳食硒来源,但富硒作用不显著;富硒猪肉和鸡肉产业发展不平衡,亟需制定相应的科学技术与国家相关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硒含量 富硒产品 原子荧光光谱法 膳食硒
下载PDF
富硒区补硒对黑小麦植株硒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白雪 孙敏 +4 位作者 董石峰 卢鹏飞 侯非凡 刘昊 高志强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4-39,46,共7页
为提高黑小麦籽粒硒含量,达到富硒标准,于2017-2018年在天然富硒区山西省洪洞县马三村开展大田试验,以黑小麦为供试材料,依据研究区域黑小麦的籽粒硒含量范围,研究增补硒肥(开花期叶面喷施有机硒肥)对3个品种黑小麦植株硒积累、籽粒硒... 为提高黑小麦籽粒硒含量,达到富硒标准,于2017-2018年在天然富硒区山西省洪洞县马三村开展大田试验,以黑小麦为供试材料,依据研究区域黑小麦的籽粒硒含量范围,研究增补硒肥(开花期叶面喷施有机硒肥)对3个品种黑小麦植株硒积累、籽粒硒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富硒区黑小麦籽粒硒含量在159~175μg/kg之间,但仅达富硒标准的最低水平(150~300μg/kg)。开花期喷施有机硒肥后,黑小麦成熟期各营养器官的硒含量、硒积累量和干物质量均显著提高,茎秆硒积累量占比降低,籽粒硒代蛋氨酸、硒代胱氨酸含量显著提高,且‘冀紫496’和‘临黑131’2品种籽粒硒酸盐含量降低,最终黑小麦籽粒硒含量达246~258μg/kg,不超人体吸收籽粒硒含量的推荐量。富硒区开花期喷施有机硒肥较不喷施硒肥黑小麦产量提高6%~8%,主要通过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来提高产量,以‘冀紫496’表现较好。总之,富硒区开花期补有机硒肥有利于促进黑小麦植株吸收积累硒元素,促进茎秆硒运转,提高籽粒硒含量,同时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从而提高籽粒产量,以‘冀紫496’表现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小麦 有机硒 富硒区 硒含量 硒形态 产量
下载PDF
吉林省部分地区大米中硒含量调查及其对健康水平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吕相甲 石绘 +2 位作者 孙军 黄越 卢刚 《中国地方病防治》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29-430,共2页
目的缺硒可导致多种疾病,吉林省大米中硒含量和昌邑富硒大米的含量目前还是空白,通过本调查研究以明确我省富硒大米是否具有比普通大米显著增高的硒含量,以指导富硒稻米的生产和人群食用。方法采用湿式消化的方法,通过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目的缺硒可导致多种疾病,吉林省大米中硒含量和昌邑富硒大米的含量目前还是空白,通过本调查研究以明确我省富硒大米是否具有比普通大米显著增高的硒含量,以指导富硒稻米的生产和人群食用。方法采用湿式消化的方法,通过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我省部分地区普通大米和昌邑富硒大米中的硒含量,并对居民膳食中硒摄入量进行估算。结果我省低硒地区大米中硒的含量(平均值X为8.0658μg/kg)均很低;昌邑富硒大米中的硒含量(平均值X为42.4590μg/kg)明显增高。结论我省部分地区大米中硒含量较低,昌邑富硒大米的硒含量较高,食用此米对我省低硒地区居民补硒有显著作用,并可对克山病等地方病的发生具有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 硒含量 富硒大米 硒摄入量
下载PDF
食物中硒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9
作者 梁克红 卢林纲 +2 位作者 朱宏 朱大洲 王晓红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4-138,共5页
硒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功效不仅与含量相关,而且与硒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相关。本文总结了硒的摄入量标准,论述了不同类型食物中硒总量和硒形态研究进展,以期为开发和利用富硒食物、合理指导硒营养摄入与补充提供参考。
关键词 推荐量 硒含量 硒形态
下载PDF
渭北典型大骨节病区居民膳食硒营养调查评价 被引量:4
20
作者 尹丹 李欣雨 +4 位作者 刘苡轩 蒙元永 黄冬琳 邱炜红 王朝辉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91-999,共9页
为了解陕西省渭北黄土高原大骨节病区停止硒盐防治措施6年后居民硒营养水平,明确病区居民膳食硒摄入量是否达到人体需要量,比较现阶段大骨节病区与非病区人群膳食硒摄入量差异,为陕西省渭北大骨节病区居民保障其硒营养摄入状况和预防控... 为了解陕西省渭北黄土高原大骨节病区停止硒盐防治措施6年后居民硒营养水平,明确病区居民膳食硒摄入量是否达到人体需要量,比较现阶段大骨节病区与非病区人群膳食硒摄入量差异,为陕西省渭北大骨节病区居民保障其硒营养摄入状况和预防控制大骨节病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在渭北选择2个大骨节病典型县区(永寿县、麟游县),以位于陕西关中地区的非病区杨凌区作为对照,共9个自然村,270户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食物频率调查问卷收集成年居民的基本信息及过去1年食物摄入情况,食物硒含量采用文献检索数据,计算问卷区域居民每日硒摄入量。结果表明:非病区杨凌居民每日硒摄入量明显高于病区永寿县、麟游县,其值分别为61.8、25.0、35.0μg。日摄入硒较低的病区居民人均收入较杨凌低,膳食结构仍然以粮谷类食物为主,每日小麦(面粉)的摄入量较大,分别占所有食物的46%和37%,杨凌区为24%;但因3个县区土壤均低硒,小麦籽粒中硒含量极低,其对杨凌、永寿、麟游居民硒摄入量贡献值仅为7%、13%和12%。渭北大骨节病区居民膳食结构仍以粮谷类食物为主,非病区杨凌区居民膳食多样性优于病区,主食小麦的摄入量显著低于病区居民,动物性食物中鱼虾类、蛋类、乳类的摄入量是病区居民的1.62~5.4倍。杨凌区、永寿县、麟游县居民膳食硒摄入量虽高于人体最低膳食硒需要量,但病区居民膳食硒摄入量远未达到人体膳食硒适宜需要量,此差异与病区土壤和农产品低硒、膳食结构、居民经济收入关系密切。亟需强硒营养宣传、利用经济有效的农艺措施提高小麦硒含量、增加经济收入、完善膳食结构以提高该区域居民硒摄入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硒摄入量 膳食多样性 大骨节病 土壤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