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中古音看陕西山阳中原官话方言韵母的演变
1
作者 赵萍君 《商洛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21-29,共9页
以中古音为参照,探讨陕西省山阳县中原官话方言韵母的演变情况,总结其韵母演变规律。认为其在演变的过程中,出现了合流、分化、消变和鼻化的现象,反映了古今韵母由繁到简、合流归并的规律,符合汉语语音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 山阳方言 中原官话 韵母演变 中古音
下载PDF
潮汕澄海方言地方性普通话语言特征分析
2
作者 余梓瀚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3年第2期43-50,共8页
潮汕澄海地区的地方性普通话具有明显的当地特色,而且生活在不同年代的当地人所表达的语言特征也不尽相同。通过对二百多位潮汕澄海地区的原住民进行田野调查,总结出20世纪50-60年代、20世纪70-80年代、20世纪90年代-21世纪00年代三批... 潮汕澄海地区的地方性普通话具有明显的当地特色,而且生活在不同年代的当地人所表达的语言特征也不尽相同。通过对二百多位潮汕澄海地区的原住民进行田野调查,总结出20世纪50-60年代、20世纪70-80年代、20世纪90年代-21世纪00年代三批潮汕人的具体的地方性普通话发音特征并做分析,试从该地方性普通话中发掘潮汕话和普通话的主要差异和寻找借此提高当地普通话教学效率的方法。主要结论如下:随着世代的交替,越年轻的澄海人所说的普通话中所附带的地方性语言特征越少,其中至今最顽固地存在于发音特征中的地方话语音特征有后鼻音代替前鼻音、翘舌音和儿化音发音不到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汕话 澄海话 地方性普通话 汉语方言
下载PDF
普通话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泉 关蕾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2-78,共7页
本文在分析"淡化普通话"教学的各种观点的基础上,讨论国际汉语教学的性质、基本目标和基本任务,论述普通话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并强调普通话教学在国际汉语教学中应占有核心地位,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应成为国际汉语... 本文在分析"淡化普通话"教学的各种观点的基础上,讨论国际汉语教学的性质、基本目标和基本任务,论述普通话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并强调普通话教学在国际汉语教学中应占有核心地位,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应成为国际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话 方言 第二语言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
下载PDF
论二十世纪我国的汉英语音对比研究 被引量:39
4
作者 许高渝 王之光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0-55,共6页
20世纪 3 0年代至 40年代 ,赵元任等学者已经开始对英汉语音的异同进行研究。自那时起 ,英汉语音对比成了我国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涉及发音语音学、音位系统构成、语流中的音变、音节、音高体系以及重音和节奏等七个方面 ... 20世纪 3 0年代至 40年代 ,赵元任等学者已经开始对英汉语音的异同进行研究。自那时起 ,英汉语音对比成了我国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涉及发音语音学、音位系统构成、语流中的音变、音节、音高体系以及重音和节奏等七个方面 ,其中绝大部分成果为英语和汉语普通话的语音对比分析 ,但也有一些成果是对英语和汉语主要方言的比较 ,个别成果从历时的角度对英汉语音的异同进行了讨论。尽管我们在英汉语音对比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依靠实验手段的研究十分不够 ,生成音系学的汉英对比也尚无人涉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英语音对比 英汉方言比较 英汉语言异同史
下载PDF
清中叶以来北京话的被动“给”及其相关问题——兼及“南方官话”的被动“给” 被引量:22
5
作者 李炜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5-40,共6页
“给”字表被动义在北京话里从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90年代前都属于罕见用法,但在“南方官话”里则始终是常见用法。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给”字表被动义在北京话里成了常见用法。这种情况的出现既可能有外部动因——受“南方官话”的影响... “给”字表被动义在北京话里从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90年代前都属于罕见用法,但在“南方官话”里则始终是常见用法。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给”字表被动义在北京话里成了常见用法。这种情况的出现既可能有外部动因——受“南方官话”的影响,也可能有内在动因——北京话系统内部语法、语体的优胜劣汰规则在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话 南方官话 被动“给” 历时变化
下载PDF
东北方言与普通话附加式合成词对比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柳英绿 盛丽春 《东疆学刊》 CSSCI 2016年第1期91-95,112,共5页
附加式合成词是东北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中都具有的一种构词类型。通过对东北方言与普通话中的附加式合成词进行细致的分析,运用对比方法,找出对应规律,可以揭示出二者之间的共性特征和个性差异。
关键词 东北方言 普通话 附加式 合成词 对比
下载PDF
文言 白话 普通话 方言 被引量:9
7
作者 李如龙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9,共8页
中小学语文教学要根据现代语的要求 ,处理好文言、白话和普通话、方言之间的关系。文言要少而精、易懂 ,且利于沟通传统文化精粹和欣赏艺术创作。白话文是书面语训练的重点 ,应以当代白话为主体 ,适当保留一些 30年代美文和近代白话小... 中小学语文教学要根据现代语的要求 ,处理好文言、白话和普通话、方言之间的关系。文言要少而精、易懂 ,且利于沟通传统文化精粹和欣赏艺术创作。白话文是书面语训练的重点 ,应以当代白话为主体 ,适当保留一些 30年代美文和近代白话小说 ;加强非文学性书面语的训练。要充分重视普通话口语的听说训练 ,改变过去只重书面语的弊病。正视方言的存在 ,适当利用 ,排除干扰 ,依据不同方言区的特点确定不同的教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文言 白话 普通话 方言 中小学教育
下载PDF
关于方言基本词汇的比较和方言语法的比较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如龙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7-62,96,共6页
本文对《汉语官话方言研究》中的比较研究方法表示赞赏,并就汉语方言基本词汇的比较和方言语法的比较研究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关键词 方言 基本词汇 语法 比较 汉语官话方言研究
下载PDF
普方古视角下的“了_1”“了_2”“了_3”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史冠新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6年第3期53-59,共7页
目前语法学界的主流观点是把“了”分为“了1”“了2”,“了1”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完成,一般认为是动态助词;“了2”用于句末,表示语气,是语气词。但在临淄方言中,“了”却呈现为三分样态,无论在语音形式还是语法功能上,都有不同的... 目前语法学界的主流观点是把“了”分为“了1”“了2”,“了1”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完成,一般认为是动态助词;“了2”用于句末,表示语气,是语气词。但在临淄方言中,“了”却呈现为三分样态,无论在语音形式还是语法功能上,都有不同的特点。现代汉语其他方言和近古汉语也都有支持将“了”三分的语言例证。最后,我们倾向于普通话的“了”也应该三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了1 了2 了3 二分 三分 样态 方言 近古汉语 普通话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化制度与语言演变 被引量:4
10
作者 游汝杰 《语言战略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6-35,共10页
语言的演变和它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本文探讨中国古代的文化制度与汉语历史演变的关系。内容包括: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造成汉语方言中的文读音;自秦代以来延续至今的“书同文”政策是汉语各大方言保持同一性的中流砥柱;古代的... 语言的演变和它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本文探讨中国古代的文化制度与汉语历史演变的关系。内容包括: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造成汉语方言中的文读音;自秦代以来延续至今的“书同文”政策是汉语各大方言保持同一性的中流砥柱;古代的言辞规范和异地为官制度是官话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原因;汉语方言地理格局的形成与古代的行政区划密切相关。由此可见,现代汉语是历代汉语演变发展的结果,汉语及其方言的现状,不仅与语言本体发展规律相关,也与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化制度 文读音 汉语方言 官话
下载PDF
重庆方言疑问句与普通话的差异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科凤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149-153,共5页
重庆方言疑问句与普通话疑问句存在着较大差异。文章拟从是非问、特指问、选择问、正反问、反问句等五个方面来分析二者的具体差异,进而找出对应规律,为重庆人学习普通话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重庆方言 普通话 疑问句 异同
下载PDF
论壮汉语s-与t-的对应 被引量:2
12
作者 蒙元耀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8-170,共3页
壮语里t-(t‘-)>s-的音变现象是存在的,不论是汉语,或者是壮语,它们的内部或两者之间都存在着s-与t-(t‘-)对应的规律。
关键词 壮语 汉语 音变 对应规律
下载PDF
清代翻译、改编的汉语口语课本类型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丹丹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2012年第1期25-31,共7页
本文介绍了清代包括中国人在内的各国译者翻译改编的汉语口语课本的5种类型及其代表作品,并讨论了其在汉语第二语言教学史和中国翻译史上的地位。
关键词 清代 口语课本 翻译 官话 方言
下载PDF
安徽颍上方言中的平比句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晓红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94-96,共3页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安徽颍上方言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具有特殊性的语法现象。文章通过与普通话的比较,分析了颍上方言中评比句的几种主要形式的语法意义和独特功能。
关键词 颍上方言 平比句 普通话
下载PDF
普通话与方言:现代汉语发展的前景 被引量:6
15
作者 林华东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58-61,共4页
普通话作为汉民族的共同语,已经全面适应了我国的社会发展,汉语规范化也已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汉语的国际推广正在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在这种“推普”的浪潮中,汉语方言是否会走向消亡?同时,汉语国际化走向究竟是虚是实?针对当前的这... 普通话作为汉民族的共同语,已经全面适应了我国的社会发展,汉语规范化也已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汉语的国际推广正在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在这种“推普”的浪潮中,汉语方言是否会走向消亡?同时,汉语国际化走向究竟是虚是实?针对当前的这些热门话题,本文就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讨论:1.从闽台文化的历史传承解析方言存在的价值。2.从方言与共同语的互为依存关系深入论述方言存在的理由。3.从现实社会发展推定普通话必将走向国际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话 方言 闽台文化 汉语国际推广
下载PDF
云南方言“V掉”的用法与普通话的异同 被引量:3
16
作者 茅维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7年第3期64-66,共3页
在云南方言中,“V掉”的用法普遍存在,从结构形式到意义内容,云南方言“V掉”都与普通话存在着差异。“V+补+掉+了”、“形+掉+了”、“形+补+掉+了”等在普通话中从不使用的结构形式在云南方言中成为一种习惯用法;此外,... 在云南方言中,“V掉”的用法普遍存在,从结构形式到意义内容,云南方言“V掉”都与普通话存在着差异。“V+补+掉+了”、“形+掉+了”、“形+补+掉+了”等在普通话中从不使用的结构形式在云南方言中成为一种习惯用法;此外,“掉”与单音节动词的组合能力和使用频率在云南方言中远远超过了普通话的使用频率。在具体使用过程中,“V掉”所表达的意思与普通话也不完全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方言 “V+掉” “形+掉” 否定形式 普通话 异同
下载PDF
确定外国学生学习汉语难点探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小克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6-129,共4页
在确定外国学生学汉语的难点时,其母语和汉语之间的差异是一个应该考虑的重要因素,但是首先必须明确外国学生所学的汉语应该是汉语普通话,因而没有必要把那些只是属于某种汉语方言(包括北京方言)的现象作为难点。同样,汉语普通话中正待... 在确定外国学生学汉语的难点时,其母语和汉语之间的差异是一个应该考虑的重要因素,但是首先必须明确外国学生所学的汉语应该是汉语普通话,因而没有必要把那些只是属于某种汉语方言(包括北京方言)的现象作为难点。同样,汉语普通话中正待规范的现象也没有必要作为难点看待。这样,就可以降低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难度,减轻师生的负担,提高教学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学生 普通话 北京话 汉语规范化 难点
下载PDF
汉语同素逆序词研究综述 被引量:5
18
作者 韩书庚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30-33,共4页
学者对同素逆序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汉语同素逆序词的界定与分类、词义与结构、演变与成因、应用与规范等方面。目前的考察还存在不足,一是某些过渡时期同素逆序词尚未考察分析,如清末白话报刊的同素逆序词研究还是空白;二是对同素逆... 学者对同素逆序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汉语同素逆序词的界定与分类、词义与结构、演变与成因、应用与规范等方面。目前的考察还存在不足,一是某些过渡时期同素逆序词尚未考察分析,如清末白话报刊的同素逆序词研究还是空白;二是对同素逆序词产生原因与古今演变的规律的理论阐释还显欠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同素逆序词 普通话 方言 跨语言
下载PDF
通语词汇与方言词汇竞争概说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康澄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47-50,共4页
汉语通语词汇和方言词汇在相互竞争中发展。前者对后者的竞争方式主要是冲击和扩散,而后者对前者的竞争主要是渗透。二者竞争结果主要有三种:通语进入方言、方言转化为通语、通语和方言合璧成词。通语词汇和方言词汇存在表层和深层两个... 汉语通语词汇和方言词汇在相互竞争中发展。前者对后者的竞争方式主要是冲击和扩散,而后者对前者的竞争主要是渗透。二者竞争结果主要有三种:通语进入方言、方言转化为通语、通语和方言合璧成词。通语词汇和方言词汇存在表层和深层两个竞争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通语词汇 方言词汇
下载PDF
南方方言中的“动叠+补”结构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文浩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2期54-56,共3页
现代汉语北方官话区和普通话中,动词重叠式的后面不能带补语。南方方言区却广泛存在“动叠+补”这类用法。本文主要介绍南方方言中这种特殊的语法现象,并且尝试从认知语法和语言类型学的角度对其做出解释。
关键词 动词重叠 补语 南方方言 北方官话 普通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