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时序InSAR的卫星任务规划框架设计
1
作者 玉龙飞雪 刘国栋 +4 位作者 邱虎 孙静宜 张钊 屈炜 白晨 《上海航天(中英文)》 CSCD 2024年第2期137-144,共8页
随着国内自主雷达卫星和差分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技术(D-InSAR)及衍生的时序InSAR技术的发展,以时间序列上重复观测为主的长周期形变监测的应用与日俱增。对遥感卫星地面任务规划系统来说,规划和管理大量有时序关联的重复任务,从而最大限... 随着国内自主雷达卫星和差分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技术(D-InSAR)及衍生的时序InSAR技术的发展,以时间序列上重复观测为主的长周期形变监测的应用与日俱增。对遥感卫星地面任务规划系统来说,规划和管理大量有时序关联的重复任务,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观测要求,是提升以形变监测为使命的雷达卫星运控效率的关键。在综合考虑雷达差分干涉任务序列性、一致性、周期性特征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面向雷达卫星时序InSAR类型任务的规划框架,旨在规划序列任务时,考虑序列整体特性,进行序列任务组间的冲突检测。基于此方法,对现有的地面任务规划系统进行了优化升级,验证了框架的有效性。结果证明:该方法可快速、自动进行序列任务冲突消解,可为长周期序列任务的规划和管理提供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卫星(sar) 任务规划 序列任务 差分干涉合成孔径雷达(d-insar) 规划框架
下载PDF
D-InSAR技术对地表形变的监测与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褚芊芊 刘承旭 《山东煤炭科技》 2020年第4期175-177,共3页
本文选取山东省彭庄煤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波段的Sentinel-1雷达数据和双轨法差分干涉测量方法,将形变前后两幅干涉图相位差分从而得到地表形变,获取断面下沉曲线,将三期地表形变情况进行叠加处理从而获取两个月内总下沉量,并与实际测... 本文选取山东省彭庄煤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波段的Sentinel-1雷达数据和双轨法差分干涉测量方法,将形变前后两幅干涉图相位差分从而得到地表形变,获取断面下沉曲线,将三期地表形变情况进行叠加处理从而获取两个月内总下沉量,并与实际测量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其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矿区地表沉陷 d-insar 精度分析
下载PDF
基于小基线DInSAR技术监测太原市2003-2009年地表形变场 被引量:35
3
作者 吴宏安 张永红 +4 位作者 陈晓勇 Lu Zhong 都洁 孙中惠 孙广通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73-680,共8页
基于高相干点目标反演缓慢地表形变已成为当前DInSAR技术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融合PS方法和相干目标法优点,采用小基线DInSAR技术提取城市地表形变场,并重点分析了地表线性形变的反演.在此基础上,以太原市为研究区,利用23景ENVISAT ASAR... 基于高相干点目标反演缓慢地表形变已成为当前DInSAR技术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融合PS方法和相干目标法优点,采用小基线DInSAR技术提取城市地表形变场,并重点分析了地表线性形变的反演.在此基础上,以太原市为研究区,利用23景ENVISAT ASAR影像,提取了该市2003~2009年的地表形变场.研究结果表明:(1)在该阶段太原市存在有4个明显的沉降中心,即下元、吴家堡、小店、孙家寨,其中最大沉降中心孙家寨的平均沉降速率为-77.28 mm/a;(2)老沉降中心万柏林沉降趋于缓和,北部地区沉降停止,甚至出现反弹;(3)沉降中心的变化说明太原市采取的"关井压采"控沉措施取得初步成效;(4)水准数据验证了监测结果,精度达到2.90 mm,表明小基线DInSAR技术可满足城市地表形变监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nsar) 小基线 地表形变场 太原市
下载PDF
百年煤城地表沉降融合PS/SBAS InSAR监测——以徐州市为例 被引量:25
4
作者 姜德才 张继贤 +2 位作者 张永红 吴宏安 康永辉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8-64,共7页
融合PS/SBAS算法成为当前InSAR技术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融合PS/SBAS的优势,利用128景ALOS PALSAR影像和24景Radarsat-2影像获取了百年煤城徐州地区2007—2015年的地表形变场及变化趋势。试验结果表明:12007—2011年,徐州主要有4个沉降区... 融合PS/SBAS算法成为当前InSAR技术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融合PS/SBAS的优势,利用128景ALOS PALSAR影像和24景Radarsat-2影像获取了百年煤城徐州地区2007—2015年的地表形变场及变化趋势。试验结果表明:12007—2011年,徐州主要有4个沉降区,分布在沛县、丰县、铜山区和贾汪区。22012—2015年,沛县、丰县和铜山区地表沉降范围有所扩大;贾汪区地表沉降范围和速率明显减小,说明近年来贾汪区重点治理采矿塌陷工作已初步见效;另外,睢宁县县城出现明显沉降。3已有文献对沛县大屯中心区的沉降监测结果验证了试验结果是可靠的。4首次提取了徐州近8年间地表沉降的信息,可为该地区开展地表沉降调查监测与防治工作提供参考;试验方法可为全国开展地表沉降调查监测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差分干涉测量 煤城 地表沉降 徐州
下载PDF
地基SAR差分干涉测量大气扰动误差校正 被引量:19
5
作者 张祥 陆必应 宋千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11年第6期502-506,512,共6页
在地基SAR(GB-SAR)差分干涉测量中,大气扰动影响是其测量精度误差的重要来源。提出了一种基于角反射器的地基SAR差分干涉测量大气扰动误差校正方法;该方法利用角反射器作为稳定控制点,根据其干涉相位的变化情况来分析观测区域大气扰动影... 在地基SAR(GB-SAR)差分干涉测量中,大气扰动影响是其测量精度误差的重要来源。提出了一种基于角反射器的地基SAR差分干涉测量大气扰动误差校正方法;该方法利用角反射器作为稳定控制点,根据其干涉相位的变化情况来分析观测区域大气扰动影响,从而实现对其扰动误差的校正。为了检验该校正方法的实用性,进行了三面角反射器外场形变测量中大气扰动误差校正实验,并将其校正结果与基于气象参数补偿法的校正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校正方法具有很好的可靠性和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sar 差分干涉测量 大气影响 形变监测
下载PDF
聚类分析用于序列SAR干涉像对选取 被引量:4
6
作者 潘斌 舒宁 《应用科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01-506,共6页
该文分析了干涉像对选取过程,提出一种利用聚类分析进行序列SAR干涉像对选取的方法.选择合适的去相干因素构建特征空间,将序列SAR影像所有干涉组合的去相干因素映射到该特征空间,从而将干涉像对选取问题转换为特征空间的聚类分析.根据... 该文分析了干涉像对选取过程,提出一种利用聚类分析进行序列SAR干涉像对选取的方法.选择合适的去相干因素构建特征空间,将序列SAR影像所有干涉组合的去相干因素映射到该特征空间,从而将干涉像对选取问题转换为特征空间的聚类分析.根据干涉像对选取原则设计合适的聚类方法对去相干因素进行聚类,聚类结果对应于符合要求的干涉像对,实现序列SAR干涉像对的选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分析 sar差分干涉测量(d-insar) 时间序列 sar干涉像对选取
下载PDF
InSAR相位分解及其在生成DEM和研究地震形变场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罗小军 黄丁发 刘国祥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4-209,F0002,共7页
InSAR是极具发展潜力的微波遥感新技术,可应用于数字高程模型的产生、制图和大范围微小地表形变的测量。考虑参考面、地形和地表形变等因素,本文从几何角度分析和讨论了In-SAR的相位分解,并给出了各相位分量的函数表达式,阐述了地表高... InSAR是极具发展潜力的微波遥感新技术,可应用于数字高程模型的产生、制图和大范围微小地表形变的测量。考虑参考面、地形和地表形变等因素,本文从几何角度分析和讨论了In-SAR的相位分解,并给出了各相位分量的函数表达式,阐述了地表高程和形变信息提取的基本原理。最后以JERS和ENVISAT卫星数据为例,展示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在生成数字高程模型和提取地震形变场中的应用及其数据处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 差分干涉 干涉相位分解 数字高程模型 地震
下载PDF
干涉雷达在获取地震同震位移场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新武 郭华东 +1 位作者 刘浩 王长林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9-34,共6页
给出了干涉雷达位相构成的表达式 ,其次对干涉雷达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且对一些数据处理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最后以 1 997年 1 1月 8日西藏玛尼发生的 7.5级地震前后的 ERS- 1 / 2干涉雷达数据为基础 ,介绍了干涉雷达... 给出了干涉雷达位相构成的表达式 ,其次对干涉雷达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且对一些数据处理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最后以 1 997年 1 1月 8日西藏玛尼发生的 7.5级地震前后的 ERS- 1 / 2干涉雷达数据为基础 ,介绍了干涉雷达在获取西藏玛尼地震同震位移场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干涉雷达 差分干涉条纹 同震位移场 数据处理 干涉相位
下载PDF
发展中的三维成像合成孔径雷达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直中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6-13,共8页
第1 节简述了二维SAR的方位和距离高分辨率的方法。第2 节论述了用干涉仪法获得成像单元的相位差以及三维成像的基础干涉条纹图。由相位差值和其他可测知值推导出目标高度。机载SAR通常采用双天线,因此它一次飞行即能三维成像... 第1 节简述了二维SAR的方位和距离高分辨率的方法。第2 节论述了用干涉仪法获得成像单元的相位差以及三维成像的基础干涉条纹图。由相位差值和其他可测知值推导出目标高度。机载SAR通常采用双天线,因此它一次飞行即能三维成像,称为单航过法。星载SAR采用双天线很困难,已进行过的三维成像均为单天线双航过法。第3 节讨论了测高误差。第4 节指出了测高中遮挡和重叠的影响。第5 节论述了如何选择参数仪相位值不模糊以及差相位值模糊怎样解开相位重叠。第6 节说明了机载干涉仪SAR理论上虽能得到很好的测高精度,但气流使机身产生俯仰、横滚和偏转,因此必须设法解决气流影响问题。第7节讨论了差分干涉仪有可能对地震和火山喷发等重大灾害作出事前预报。第8节简述了发展趋势。第9 节指出了三维成像的机理同样可在声纳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成像 合成孔径雷达 误差 干涉仪法 遮挡
下载PDF
2010年青海玉树Ms7.1级地震地表破裂带和形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25
10
作者 张桂芳 屈春燕 +2 位作者 单新建 刘云华 宋小刚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1-127,共7页
通过对SPOT卫星影像上地表破裂的目视解译,以及对ALOS PALSAR卫星数据进行D-InSAR形变提取和分析,结合地震活动性、震源机制、活动构造等资料,确定了发震断层空间分布、断层性质和同震形变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玉树地震发生在甘孜玉树... 通过对SPOT卫星影像上地表破裂的目视解译,以及对ALOS PALSAR卫星数据进行D-InSAR形变提取和分析,结合地震活动性、震源机制、活动构造等资料,确定了发震断层空间分布、断层性质和同震形变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玉树地震发生在甘孜玉树断裂带上,总体走向约为300°,断层近乎直立.根据相干性强弱将Ⅰ区地表破裂划分为三段:北段长22 km,中段长5 km,南段长6 km,破裂带总长度约33 km.Ⅱ区内非相干带长约10 km.同震形变场分布在78 km×55 km范围内,主震所在的形变Ⅰ区断层两侧视线向相对位错约为0.78 m,转换成水平位错约为1.5 m;余震所在的Ⅱ区形变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树地震 差分干涉测量 地表破裂带 同震形变场
下载PDF
The coseismic displacement field of the Zhangbei-Shangyi earthquake mapped by differ-ential radar interferometry 被引量:10
11
作者 WANG Chao LIU Zhi +1 位作者 ZHANG Hong Shan Xinjia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1年第6期514-517,530,共5页
The coscismic deformation produced by 1998 earthquake (M8 = 6.2) in Zhangbei-Shangyi of northern China is measured by the differential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terferometry (D-InSAR) technique using the European Rem... The coscismic deformation produced by 1998 earthquake (M8 = 6.2) in Zhangbei-Shangyi of northern China is measured by the differential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terferometry (D-InSAR) technique using the European Remote Sensing satellite (ERS) SAR data. Interferograms are constructed from the ERS-1/2 SAR data by the three-pass method. The line-of-sight displacement map indicates that the deformation center of the earthquake is located at E114°20’, N40°57’, with the maximum uplift of 25 cm. The extent of the displacement is around 300 km2. The focal mechanism and earthquake-induced structures a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deformation. The results give new insights into the seismic mechanism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differential interfero- metric sar (d-insar) Zhangbei EARTHQUAKE displacement.
原文传递
永久散射体雷达干涉研究综述 被引量:18
12
作者 高胜 曾琪明 +1 位作者 焦健 童庆禧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6-94,共9页
传统D-InSAR技术虽然在地表形变测量应用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其测量精度容易受失相干、大气效应、DEM误差等的影响,测量结果有时甚至不可靠。为了突破这些限制,在D-InSAR技术中引入时间维,筛选出时序SAR图像上受失相干影响较小的像元,建... 传统D-InSAR技术虽然在地表形变测量应用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其测量精度容易受失相干、大气效应、DEM误差等的影响,测量结果有时甚至不可靠。为了突破这些限制,在D-InSAR技术中引入时间维,筛选出时序SAR图像上受失相干影响较小的像元,建立并解算相位模型,从而提取形变信息。PS-InSAR技术自出现以来,经过不断改进,在受失相干影响较大的长期缓慢形变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直是近年来雷达干涉领域研究的重点问题。详细梳理了PS-InSAR技术的发展历史,总结了关键技术环节的改进算法以及应用领域,指出现有PS-InSAR技术仍然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散射体雷达干涉 sar时序分析 差分干涉测量 INsar P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