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际差序关系对智能机器道德决策期望的影响
1
作者 吴明证 严梦瑶 +3 位作者 林铭 熊天航 李阳 孙晓玲 《心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04-1211,共8页
本文聚焦于我国的差序格局文化,将人际差序关系引入道德机器研究,通过两项实验探讨了人际差序关系对智能机器道德决策期望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研究1发现,智能机器与其决策所涉及对象之间的人际差序关系越近,人们越期望其做出偏私决策,... 本文聚焦于我国的差序格局文化,将人际差序关系引入道德机器研究,通过两项实验探讨了人际差序关系对智能机器道德决策期望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研究1发现,智能机器与其决策所涉及对象之间的人际差序关系越近,人们越期望其做出偏私决策,对偏私行为的道德评价也更高;研究2发现,这一效应主要体现在分配性偏私情境中,并且人们对智能机器的感受性感知在其间发挥着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机器 人际差序关系 道德决策 心智感知
下载PDF
亲亲相隐:检验道德认知的差序效应
2
作者 许文涛 张蕾 汪凤炎 《心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29-936,共8页
“亲亲相隐”是一桩饱受争议的道德公案,实证考察其中的道德认知机制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人的道德结构。研究1直接验证了道德决策中“亲亲相隐”现象的存在,研究2进一步考察了道德判断与决策的差序效应及个体社会价值取向的调节作用,研究... “亲亲相隐”是一桩饱受争议的道德公案,实证考察其中的道德认知机制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人的道德结构。研究1直接验证了道德决策中“亲亲相隐”现象的存在,研究2进一步考察了道德判断与决策的差序效应及个体社会价值取向的调节作用,研究3探究了道德义务感的中介作用。整个研究表明,“亲亲相隐”根植于中国人“应然”和“实然”两个层面的道德认知中,不同社会关系下所感知到的人际道德义务差异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亲相隐 差序格局 道德认知 社会价值取向 道德义务感
下载PDF
差序公正与差序关怀:论中国人道德取向中的集体偏见 被引量:19
3
作者 燕良轼 周路平 曾练平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68-1175,共8页
在中国传统的道德取向中,既有皮亚杰、科尔伯格的"道德公正",也有吉利根、诺丁斯的"道德关怀",但是,这两种道德取向在中国社会是以"差序格局"的样态运作的,即以"差序公正"和"差序关怀&qu... 在中国传统的道德取向中,既有皮亚杰、科尔伯格的"道德公正",也有吉利根、诺丁斯的"道德关怀",但是,这两种道德取向在中国社会是以"差序格局"的样态运作的,即以"差序公正"和"差序关怀"的形式存在于中国人的道德判断中。"差序公正"和"差序关怀"的概念准确地表征了中国人道德取向的集体偏见。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项制度的不断建立和完善,人们的现代化层次不断提高,这种集体偏见正在逐渐得到克服和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取向 差序公正 差序关怀 面子道德
下载PDF
5~12岁儿童人际关系差序性对道德公正与道德关怀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卞军凤 燕良轼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8-44,共7页
人际关系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发展内容,包括早期的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以及个体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其他社会关系。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儿童在人际交往互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关系会表现出特定的差等序列。这种差序性表现会影响儿... 人际关系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发展内容,包括早期的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以及个体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其他社会关系。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儿童在人际交往互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关系会表现出特定的差等序列。这种差序性表现会影响儿童道德公正和道德关怀取向的决策判断。本研究通过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焦点团体法,发现儿童人际关系呈现出以血缘为核心、关系亲疏由近及远依次排列的特点,其道德公正和关怀的决策判断亦呈现出相应的差等序列。可见,受传统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我国当代儿童无论是在人际交往互动中还是个体道德判断决策中仍然留有"差序"思想的烙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际关系差序 道德公正 道德关怀
下载PDF
“伦理”与“道德”辨析 被引量:21
5
作者 王仕杰 《伦理学研究》 2007年第6期42-46,共5页
在日常使用中,"伦理"与"道德"往往被当作同义词或近义词使用,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学术理论的混乱,本文归纳了学术界目前现存的几种有代表性的理论观点,并对"伦理"与"道德"的东西方涵义及二者的... 在日常使用中,"伦理"与"道德"往往被当作同义词或近义词使用,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学术理论的混乱,本文归纳了学术界目前现存的几种有代表性的理论观点,并对"伦理"与"道德"的东西方涵义及二者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辨析与梳理。笔者认为,西方的伦理与道德的涵义相近,但与中文里伦理与道德的涵义有别;中文里伦理与道德的涵义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东西方的词源词义不可能完全对应,更不能以西方文化中伦理与道德的词源学涵义来取代中国文化里伦理与道德的基本涵义。对二者的正确理解必须依赖于相应的文化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 道德 涵义 辨析
下载PDF
论慈善与道德的关系及其他 被引量:13
6
作者 石国亮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7-53,156-157,共7页
作为人性最显良知、最具光辉的一面,慈善从本质上是属于道德范畴的。无论从本意要旨、发生动机看,还是从文化源头、功能发挥看,慈善都被赋予了鲜明的道德意义。步入现代社会,人们慈善参与动机的日趋多元化、差异化,决定了慈善行为并非... 作为人性最显良知、最具光辉的一面,慈善从本质上是属于道德范畴的。无论从本意要旨、发生动机看,还是从文化源头、功能发挥看,慈善都被赋予了鲜明的道德意义。步入现代社会,人们慈善参与动机的日趋多元化、差异化,决定了慈善行为并非都是道德的。笼统将一切慈善行为当成道德范畴,是慈善洁癖,更是常识性的错误。用道德来衡量一切慈善行为,容易导致慈善"泛道德化"。不过,慈善却是最具广泛性的道德实践,不论持何种动机,只要参与了慈善,也就开始了道德积累和发展。厘清慈善与道德的关系,有必要对慈善与恩赐、同情、仁爱、人道主义等道德领域相关概念给予辨异,这是正确认识和理性判断慈善与道德的关系的重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善 慈善意识 慈善行为 道德 概念辨异
下载PDF
转型期农村社会道德整合机制的分化与构建 被引量:2
7
作者 吴业苗 许佳君 《桂海论丛》 2002年第5期89-91,共3页
当代中国农村社会正处在加速转型期。道德作为社会整合手段的一些功能或在弱化或在强化 ,道德规范体系、道德调节方式、道德传播方式和道德评价标准等正在不断分化 ,目前农村社会很难形成稳定具有权威性的道德规范体系 ,人们的道德行为... 当代中国农村社会正处在加速转型期。道德作为社会整合手段的一些功能或在弱化或在强化 ,道德规范体系、道德调节方式、道德传播方式和道德评价标准等正在不断分化 ,目前农村社会很难形成稳定具有权威性的道德规范体系 ,人们的道德行为出现多样化选择混乱 ,道德的社会整合力降低。为保证农村社会的良性运行 ,必须更新思想观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期 农村社会 道德整合 机制
下载PDF
环境责任保险的负面效应及其规避 被引量:6
8
作者 贾爱玲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87-790,共4页
环境责任保险除了具有分散损失和强化环境管理的功能外,还可能引发道德风险:如环境责任保险会淡化被保险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引发企业间的不公平竞争,削弱民事责任制度的惩戒功能。分析了环境责任保险引发的道德风险的实质,并提出了相应... 环境责任保险除了具有分散损失和强化环境管理的功能外,还可能引发道德风险:如环境责任保险会淡化被保险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引发企业间的不公平竞争,削弱民事责任制度的惩戒功能。分析了环境责任保险引发的道德风险的实质,并提出了相应的规避措施,如加强保险公司的监管,限定承保范围,采取差别保险费率和最高限额赔偿等制度,以求抑制环境责任保险的负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责任保险 道德风险 差别保险费率 限额赔偿
下载PDF
央视《道德观察》栏目差异化策略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小娟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2-134,共3页
《道德观察》栏目的成功运作,很大程度上在于它回归并遵循了电视内容生产的普遍规律,从而从一大堆相互模仿、缺乏个性的社教类专题栏目中脱颖而出。
关键词 《道德观察》栏目 差异化策略
下载PDF
论适才教育与我国学校德育改革 被引量:3
10
作者 高静 冯文全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96-101,共6页
适才教育的提出对我国教育改革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目前无论在教育理论界还是实践界,人们对于适才教育的认识都只是局限于学生智力和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其实,它的基本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也同样适用于德育。适才教育运用于学校德... 适才教育的提出对我国教育改革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目前无论在教育理论界还是实践界,人们对于适才教育的认识都只是局限于学生智力和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其实,它的基本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也同样适用于德育。适才教育运用于学校德育有其充分的现实条件的支撑,同时,学生品德发展规律和德育过程的多端性规律,以及德育内容的丰富性和复杂性都为其提供了学理依据和客观基础。此外,Rt I也为适才教育运用于学校德育提供了策略指导。然而,要将适才教育有效运用于学校德育还必须采用分层教学策略,具体包括教师适教策略和学生适学策略,以促进学校德育改革的深化和实现学生个性与品德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才教育 学校德育 反应干预教学 分层教学
下载PDF
具“辨证论治”特色的中药药剂学课程思政实践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臻 张星 +10 位作者 杨莎莎 林夏 胡慧玲 高飞 黄友 傅舒 廖婉 何瑶 刘芳 章津铭 傅超美 《药学教育》 2022年第6期23-27,共5页
以中医药“辨证论治”理论为指导,对中药学专业核心主干课程中药药剂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进行研究。结合中药药剂学的学科特色及教学现状,阐述了中药药剂学教学过程引入课程思政理念的必要性,提出以“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 以中医药“辨证论治”理论为指导,对中药学专业核心主干课程中药药剂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进行研究。结合中药药剂学的学科特色及教学现状,阐述了中药药剂学教学过程引入课程思政理念的必要性,提出以“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定位国际”四位一体有机融合为目标开展中药药剂学课程思政。通过“特色党建”引领、“守正创新”改革、“盐溶于食”导向和树立国际思维等途径,以“水飞朱砂”等精湛工艺的一批经典案例为具体实例导入,提升中药药剂学课程的教学与育人效果,全面推进中药药剂学课程思政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药剂学 课程思政 辨证论治 立德树人
下载PDF
“立德”“树人”之辨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伍喆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79-82,共4页
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全社会共同关心的大事。通过对"立德"、"树人"语源语义和语境的比较,以及对正确理解"立德"、"树人"内涵及要求的意义的分析,进一步明晰了"立德&q... 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全社会共同关心的大事。通过对"立德"、"树人"语源语义和语境的比较,以及对正确理解"立德"、"树人"内涵及要求的意义的分析,进一步明晰了"立德"、"树人"的思想和观念,为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为提高学校立德树人的水平和全社会道德素养,以及人才产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立德 树人 辨析
下载PDF
新闻职业伦理四大争议问题评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展江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9-54,共6页
本文基于伦理和道德问题的分殊,重点探究当代新闻伦理四个基本问题。本文认为,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许多社会基本问题充满了伦理争议,对于深刻影响社会的新闻传播职业来说,情况尤其是如此。如果说人们对于虚构造假、漠视生命等新闻职业... 本文基于伦理和道德问题的分殊,重点探究当代新闻伦理四个基本问题。本文认为,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许多社会基本问题充满了伦理争议,对于深刻影响社会的新闻传播职业来说,情况尤其是如此。如果说人们对于虚构造假、漠视生命等新闻职业道德问题通常可以明辨是非的话,那么新闻传播职业伦理问题则复杂得多,而且即便经过"百家争鸣"式的讨论,也难以求得一致意见。但是,我们通过这种以反思批判为特征的讨论,至少可以建立这样的共识:伦理思考和争论是一种极好的思维和表达训练,它对新闻从业者个人人格的完善、职业伦理以及公共伦理的养成和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职业伦理和道德的分殊 救死扶伤与新闻本职 知情权与隐私权 媒体自由与公正审判
下载PDF
领域融合社会公共生活之愿景与隐忧——兼论一场新的启蒙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国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1-80,共10页
现代性正处于重构的历史之中,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变动中互构着其内在与边界。在后现代社会中,社会生活领域以系统性再分化的逻辑在分离与融合中再生产着社会生活的主体、生活领域以及公共生活本身。这一过程使个体重返公共生活并以总... 现代性正处于重构的历史之中,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变动中互构着其内在与边界。在后现代社会中,社会生活领域以系统性再分化的逻辑在分离与融合中再生产着社会生活的主体、生活领域以及公共生活本身。这一过程使个体重返公共生活并以总体性的方式再生着自身,公共领域以及公共性也在量与质上成长着。诸多愿景使我们对后现代领域融合社会的公共生活充满期待。但领域互动、融合之时也在衍生着隐忧,公共人的衰落、公共生活价值的迷失以及公共领域的碎片化等现实,都以一种消解的方式冲击着我们对道德共同体的追求。而我们只能期待一场以伦理自治为主旨的、塑造具有公共精神的道德人的新启蒙,走出这一自相矛盾的困局,使领域融合的社会成为总体性的,由道德的人构成的伦理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域融合社会 公共生活 系统性再分化 道德的人 启蒙
下载PDF
道德分化与主体建构——论王小波的道德观及其文学表达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川平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94-103,共10页
王小波将道德问题和知识分子问题结合在一起,揭示了两者的关系:道德(过分)泛化和道德(无限)升华使道德成为对知识分子构成极大钳制的规训力量。与义利关系畸轻畸重的观念认同相一致,以拔高为信仰的"善"辖制"真"以... 王小波将道德问题和知识分子问题结合在一起,揭示了两者的关系:道德(过分)泛化和道德(无限)升华使道德成为对知识分子构成极大钳制的规训力量。与义利关系畸轻畸重的观念认同相一致,以拔高为信仰的"善"辖制"真"以及从事"求真"活动的知识分子,使道德代行宗教和法律的职能,将对错问题等同于善恶问题,苛求私德,忽视公德,等等。这一系列道德内涵和职能的混乱和悖谬,是道德均质化和一体化之总体要求的重要表征,这造就了两类失去主体意识和自由意志的知识分子,一类是道德灌输的对象,在"格调低下"、"动机不纯"之类的道德诘难压力下,弃守自我,不断"高雅"其格调、"崇高"其动机,成为被道德愚弄和摆布的"玩偶"。另一类则属道德的"中介传输者",惯于"拿着已有的道德体系说别人",为了在"意义上层"和"权力上层"争得一席之地,自动沦为挥舞道德"大棒"向民众施暴的打手。王小波痛揭这两类自我塌缩、自我异化的知识分子的精神症候,指示了"分化"原则在主体建构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道德分化 社会性道德 宗教性道德 知识分子 王小波
下载PDF
孔子思想的基本结构及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文义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4-27,共4页
孔子思想产生于西周末年"天"与"德"相分离的文化背景中,立足于原有的"德"规范,通过"崇德辩惑"而推演出一套以"仁""礼"为核心概念的思想体系。崇德为仁,辨惑为礼,仁与礼是... 孔子思想产生于西周末年"天"与"德"相分离的文化背景中,立足于原有的"德"规范,通过"崇德辩惑"而推演出一套以"仁""礼"为核心概念的思想体系。崇德为仁,辨惑为礼,仁与礼是双向互含的统一体,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孔子通过对仁礼关系的阐述,建立了自己"礼--命--仁"的思想结构,其中"命"影响着仁与礼能否合一。应把孔子思想的这种整体结构置放于特定的社会背景之中,在特定社会实践中予以检验和把握,从而真正理解孔子思想的现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崇德辨惑
下载PDF
社会阶层结构变迁背景下道德教育的困惑及其解脱 被引量:2
17
作者 栾茂峰 《大连大学学报》 2009年第5期125-128,共4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呈现出剧烈的重新分化和整合过程。基于不同阶层背景的道德价值取向存在的现实差距,导致不同阶层间形成隔阂和矛盾对立,影响社会稳定发展。寻求社会道德共识的底线,引导道德价值取向趋同,才能走出道德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呈现出剧烈的重新分化和整合过程。基于不同阶层背景的道德价值取向存在的现实差距,导致不同阶层间形成隔阂和矛盾对立,影响社会稳定发展。寻求社会道德共识的底线,引导道德价值取向趋同,才能走出道德生活面临的困惑。培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底线的共同道德,是社会阶层分化背景下道德教育走出困境的理性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分化 道德共识 社会和谐
下载PDF
道德风险防范视角下的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亚南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2015年第3期12-16,共5页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历经20年发展即将推出,而与之相随的道德风险防范问题也被提上议事日程。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各参与主体的道德风险形成机制和循环机制,进而从不同参与主体角度提出降低其道德风险的防范措施。具体的防... 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历经20年发展即将推出,而与之相随的道德风险防范问题也被提上议事日程。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各参与主体的道德风险形成机制和循环机制,进而从不同参与主体角度提出降低其道德风险的防范措施。具体的防范措施主要有以强制保险原则取代政府的"软保险",对投保银行进行独立的综合风险等级评估,实施限额理赔和差别保险费率原则,存款人和投保银行风险共担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款保险制度 道德风险 风险等级评估 限额理赔 差别保险费率 风险共担
下载PDF
影响农民工职业安全困境的自身因素分析——基于博弈的视角 被引量:1
19
作者 崔庆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93-97,共5页
基于博弈的视角分析农民工企业在工伤预防方面的策略,并结合农民工自身因素分析其职业安全困境的深层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在企业与农民工的职业安全博弈中,由于农民工自身补偿性工资的缺失及"道德风险"诱使下的自身工伤预防... 基于博弈的视角分析农民工企业在工伤预防方面的策略,并结合农民工自身因素分析其职业安全困境的深层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在企业与农民工的职业安全博弈中,由于农民工自身补偿性工资的缺失及"道德风险"诱使下的自身工伤预防投入降低,使得企业消极应对工伤事故预防,增加了工伤事故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职业安全 博弈 补偿性工资 道德风险
下载PDF
先秦儒家仁礼关系的嬗变与当代学校德育观照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洪霖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9年第3期3-8,共6页
儒家提倡的"仁"与"礼"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关系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们之间的关系经历了一个嬗变的过程。先秦时期已经呈现出关系变化的趋势:从"仁礼"的统一到"仁"与"礼"各自... 儒家提倡的"仁"与"礼"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关系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们之间的关系经历了一个嬗变的过程。先秦时期已经呈现出关系变化的趋势:从"仁礼"的统一到"仁"与"礼"各自异军突起而造成分化。分化一方面适应时代理论发展和个体理论主张的需要而具有认知上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也存在关系异化导致道德实践的风险。仁礼分化带来的学校德育问题表现为忽视道德现实而盲目追求道德境界和只守道德底线而缺乏超越和个体道德享用的道德庸俗主义。基于学校德育的实效性追求,一种适应于时代道德发展要求的仁与礼的内涵及其关系的重构是当代学校德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道德基本范畴的仁与礼,在学校德育实践中必须走向互补与整合,并形成一种互为体用、内外并进、多向发展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德育 先秦儒家思想 仁礼关系 仁礼分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