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TP修正的R3DGM建模与可视化方法 被引量:19
1
作者 车德福 吴立新 +1 位作者 陈学习 徐磊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76-580,共5页
将广义三棱柱(GTP)的辅助几何要素———对角线———修正为四面体,解决了R3DGM(真三维地学模型)中数据组织与几何要素的不一致和空间操作中的几何裂缝问题.修正后的GTP模型集成了TIN,GTP和四面体模型的优点,构建算法简单且空间操作无缝... 将广义三棱柱(GTP)的辅助几何要素———对角线———修正为四面体,解决了R3DGM(真三维地学模型)中数据组织与几何要素的不一致和空间操作中的几何裂缝问题.修正后的GTP模型集成了TIN,GTP和四面体模型的优点,构建算法简单且空间操作无缝.R3DGM过程分3步进行:①根据钻孔孔口数据点与断层露头约束,按约束Delaunay法则生成地表不规则三角网(CD-TIN);②按地学推理规则,将CD-TIN中三角形沿钻孔迹线向下扩展生成GTP;③根据最小顶点标识法,将GTP模型转换成四面体.介绍了基于GTP修正构建的三维数字地质模型的任意平面剖切、虚拟开挖、空间查询等可视化方法.并结合北京CBD地下三维集成建模与空间操作,展示了模型构模及空间操作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矿山 广义三棱柱(GTP) 真三维地学模型(R3dgm) 可视化 四面体
下载PDF
Estimation of Ground Deformation Caused by the Earthquake (M7.2) in Japan,2008,from the Geomorphic Image Analysis of High Resolution LiDAR DEMs 被引量:2
2
作者 MUKOYAMA Sakae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1年第2期239-245,共7页
In this study, a new method for quantitative and efficient measurement for the ground surface movement was developed. The feature of this technique is to identify geomorphic characteristics by image matching analysis,... In this study, a new method for quantitative and efficient measurement for the ground surface movement was developed. The feature of this technique is to identify geomorphic characteristics by image matching analysis, using the intelligent images made from high resolution 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 This method is useful to extract the small ground displacement where the surface shape was not intensely deform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变形 图像分析 高分辨率 地貌特征 DEM 激光雷达 日本 地震
下载PDF
基于势能信息熵的黄土小流域地貌演化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卫东 王淑琴 +2 位作者 田剑 季斌 马雷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5-75,共11页
黄土高原流域地貌系统的地貌演化特征十分复杂,尚有诸多科学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往研究大多集中在流域地貌演化的侵蚀和发育特征等某一方面,缺乏从流域地貌系统及其势能信息熵的视角深入剖析野外多岩土层黄土小流域地貌演化特征... 黄土高原流域地貌系统的地貌演化特征十分复杂,尚有诸多科学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往研究大多集中在流域地貌演化的侵蚀和发育特征等某一方面,缺乏从流域地貌系统及其势能信息熵的视角深入剖析野外多岩土层黄土小流域地貌演化特征的研究。为此,基于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构建多岩土层黄土小流域地貌系统及其势能信息熵的数学模型,并以辛店沟小流域为例,对其地貌演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构建的野外多岩土层黄土小流域地貌系统的概念模型及其势能信息熵的数学模型能够有效对辛店沟小流域进行数值模拟。(2)以黄土侵蚀作用为主的辛店沟小流域从2000—2019年的地貌演化过程是其势能信息熵的熵减过程和黄土地貌不断侵蚀的过程。(3)辛店沟小流域的势能信息熵能较好地反映该小流域的地貌演化阶段和地貌侵蚀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DEM) 数字地形分析 势能信息熵 流域地貌系统 辛店沟小流域
下载PDF
基于流域地貌熵的黄土流域地貌侵蚀时空演化特征
4
作者 赵卫东 刘洋 +2 位作者 田剑 季斌 马雷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84-1494,共11页
基于流域地貌熵和室内人工降雨条件下的9期人工模拟黄土小流域地貌演化DEM数据,从小流域、子流域和坡面与沟谷3个尺度开展流域地貌熵熵变量及其空间分异性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阐明室内黄土小流域地貌的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①在人工降... 基于流域地貌熵和室内人工降雨条件下的9期人工模拟黄土小流域地貌演化DEM数据,从小流域、子流域和坡面与沟谷3个尺度开展流域地貌熵熵变量及其空间分异性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阐明室内黄土小流域地貌的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①在人工降雨条件下的黄土地貌演化过程中,流域地貌熵的局部熵增过程是该区域黄土堆积或以黄土堆积为主的地貌演化过程;②在时间上,该流域幼年期的熵变量变化速率大于壮年期的熵变速率,反映出其幼年期的黄土侵蚀速率快于壮年期的演化特征;③在空间上,坡面侵蚀具有在幼年期逐渐增强而在壮年期逐渐减弱的特点;沟谷侵蚀在黄土侵蚀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具有幼年期以沟谷边缘侵蚀为主,壮年期以沟头侵蚀为主的演化特征;④黄土小流域具有位于下游的子流域侵蚀能力更强,位于主沟谷左右两侧相同位置的子流域侵蚀能力相近的演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地形分析 DEM 流域地貌熵 黄土小流域 流域地貌演化
下载PDF
高精度LiDAR技术在活动断层断错地貌研究中的应用——以沂沭断裂带莒县至郯城段为例
5
作者 杨彬 王华林 +3 位作者 吴洪斌 葛孚刚 邹昊 苏思丽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7-68,共12页
郯庐断裂带是我国东部地区最为重要的大型活动断裂之一,具有较强的发震能力,断裂带沿线多处穿过人类活动及聚集的城市。为了研究郯庐断裂带的几何展布及活动性特征,选取郯庐断裂带的沂沭断裂莒县至郯城范围为研究对象,考虑东部地区植被... 郯庐断裂带是我国东部地区最为重要的大型活动断裂之一,具有较强的发震能力,断裂带沿线多处穿过人类活动及聚集的城市。为了研究郯庐断裂带的几何展布及活动性特征,选取郯庐断裂带的沂沭断裂莒县至郯城范围为研究对象,考虑东部地区植被覆盖,采用机载激光雷达和地基激光雷达手段采集了断裂带沿线左山(一步涧)段、钟华山段、岌山段、马陵山段以及蒋家岭等地高精度地形数据,对断裂的滑动分布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对测量得到的点云数据进行点云匹配、镶嵌、植物滤除以及不规则三角网建模处理,得到了0.1 m空间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实现了对断裂微地貌形态的高清晰度三维再现,提取了断裂断错冲沟右旋水平位错量和断层陡坎垂直位错量,结合地质填图和探槽揭露的古地震事件进行验证和对比,对郯庐断裂带莒县至郯城段的断层活动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沿断裂带左山(一步涧)段、钟华山段、岌山段和马陵山段的水平和垂直位错量具有分级特征,晚第四纪以来可能发生过多期(3~5次)活动和多次古地震事件。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研究郯庐断裂运动学和几何学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也说明地基激光雷达和机载激光雷达技术在活动断层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沂沭断裂带 激光雷达(LiDAR) 数字高程模型 断错地貌 定量分析 郯庐断裂
下载PDF
Morphodynamics and sediment connectivity index in an unmanaged,debris-flow prone catchment:a through time perspective
6
作者 Loris TORRESANI Guillaume PITON Vincenzo D’AGOSTINO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23年第4期891-910,共20页
Torrential processes are among the main actors responsible for sediment production and mobility in mountain catchments.For this reason,the understanding of preferential pathways for sediment routing has become a prior... Torrential processes are among the main actors responsible for sediment production and mobility in mountain catchments.For this reason,the understanding of preferential pathways for sediment routing has become a priority in hazard assessment and mitigation.In this context,the sediment Connectivity Index(IC)enables to analyse the existing linkage between sediment sources and the selected target(channel network or catchment outlet).The IC is a grid-based index that allows fast computation of sediment connectivity based on landscape information derived from a single Digital Terrain Model(DTM).The index computation is based on the log-ratio between an upslope and a downslope component,including information about drainage area,slope,terrain roughness,and distance to the analysis target(e.g.outlet).The output is a map that highlights the degree of structural connectivity of sediment pathways over analysed catchments.Until now,these maps are however rarely used to help defining debris-flow hazard maps,notably due to a lack of guidelines to interpret the IC spatial distribution.This paper proposes an exploitation procedure along profiles to extract more information from the analysis of mapped IC values.The methodology reli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IC and its component variables along the main channel profile,integrated with information about sediment budgeting derived from Difference of DEMs(DoD).The study of connectivity was applied in the unmanaged sub-catchment(without torrent control works)of the Rio Soial(Autonomous Province of Trento–NE Italy)to understanding the geomorphic evolution of the area after five debris flows(in ten years)and the related changes of sediment connectivity.Using a recent DTM as validation,we demonstrated how an IC analysis over the older DTM can help predicting geomorphic changes and associated hazards.The results show an IC aptitude to capture geomorphic trajectories,anticipate debris flow deposits in a specific channel location,and depict preferential routing pathwa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diment Connectivity Index Debris flow Hazard assessment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geomorphic evolution DEMs of Difference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山前水系提取实验:以济南市及邻区为例
7
作者 王泽利 许洪泰 +1 位作者 肖泽后 倪永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2期13688-13700,共13页
河流水系的准确提取是研究构造地貌与水文地质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以济南及邻区作为研究区,以SRTMDEM(shuttle radar topography mission digital elevation model)90 m分辨率原始高程数据和Landsat 8 OLI_TIRS卫星影像作为源数据,通... 河流水系的准确提取是研究构造地貌与水文地质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以济南及邻区作为研究区,以SRTMDEM(shuttle radar topography mission digital elevation model)90 m分辨率原始高程数据和Landsat 8 OLI_TIRS卫星影像作为源数据,通过对比不同方法[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NDWI)、改进的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modified 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MNDWI)]的特点及在各地貌区的应用效果,尝试了一种能够自动提取上述地区水系的方法。结果表明:在区内的山地丘陵区和平原区,所对应的最优水系提取方法分别为基于DEM和MNDWI的提取方法,二分区的分界线可通过地形起伏度进行确定。通过对比研究区的断层和水系分布,认为研究区内的早中更新世断裂对河流造成的影响已经衰减,并且河流已达到了新的平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提取 地貌分区 山前地带 构造地貌 数字高程模型(DEM) 改进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MNDWI)
下载PDF
数字高程模型及其数据结构 被引量:48
8
作者 王家耀 崔铁军 苗国强 《海洋测绘》 2004年第3期1-4,共4页
简要介绍了DTM的提出和应用情况,并对数字地面模型(DTM)、数字高程模型(DEM或DHM)、数字地形模型(DGM)等三个概念进行了论述,说明了它们的区别和联系,详细论述了离散点、不规则三角形、等高线、断面线和规则格网等几种数字高程模型的数... 简要介绍了DTM的提出和应用情况,并对数字地面模型(DTM)、数字高程模型(DEM或DHM)、数字地形模型(DGM)等三个概念进行了论述,说明了它们的区别和联系,详细论述了离散点、不规则三角形、等高线、断面线和规则格网等几种数字高程模型的数据结构,并对不同数据结构的数字地面模型的特征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地面模型 DTM 数字高程模型 DEM DHM 数字地形模型 dgm 不规则三角网 TIN 规则格网
下载PDF
数字高程模型在构造地貌形态分析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0
9
作者 常直杨 孙伟红 +2 位作者 王建 白世彪 张志刚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9-136,共8页
构造地貌形态分析法是构造地貌学的基本方法之一,近年来随着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发展,国内外对构造地貌形态分析的研究随之增多.本文重点从基本地形因子研究、水系流域地貌、夷平面与古地貌面、构造活动评估、构造地貌分区、地貌发育模... 构造地貌形态分析法是构造地貌学的基本方法之一,近年来随着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发展,国内外对构造地貌形态分析的研究随之增多.本文重点从基本地形因子研究、水系流域地貌、夷平面与古地貌面、构造活动评估、构造地貌分区、地貌发育模式及地貌参数计算工具开发等7个方面,总结了DEM在构造地貌形态分析中的研究应用现状和主要不足,以及存在的关键和难点问题.总的来看,研究对象多集中在典型河流及流域、山前活动断裂带、板块交接构造活跃处、古地貌面;研究过程经历了从初期地貌形态的简单分析到多种地形参数的分析应用及其在地貌发育中应用的转变;研究尺度从几百平方千米的小流域至几十万平方千米的地貌体不等.但在构造活动带的内陆地区,构造活动等级划分的方法、多层次、多角度地貌参数研究等方面仍需改进及深入拓展.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对DEM在今后构造地貌形态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构造地貌形态 地貌参数 构造活动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海南岛成土母质的地形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8
10
作者 张学雷 陈杰 +2 位作者 张甘霖 檀满枝 Juan José Ibáez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0-175,共6页
多样性指数、多度分布模型等统计手段长时间以来在生态学领域被用于分析不同生态体的发生规律。本研究中将类似手段用于地形多样性 (作为地多样性的研究案例 )分析中 ,讨论基于海南岛土壤—地形体数字化数据库 (SOTER) ,通过对不同成土... 多样性指数、多度分布模型等统计手段长时间以来在生态学领域被用于分析不同生态体的发生规律。本研究中将类似手段用于地形多样性 (作为地多样性的研究案例 )分析中 ,讨论基于海南岛土壤—地形体数字化数据库 (SOTER) ,通过对不同成土母质上地形类别的丰富度指数 (S)、多样性指数 (Shannon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 (PielouE)的计算 ,不同成土母质上地形类别多度分布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 成土母质 地形多样性 丰富度指数 多样性指数 均匀度指数 多度分布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由DEM确定Nash汇流模型的参数 被引量:8
11
作者 石朋 芮孝芳 瞿思敏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8-381,共4页
针对推求Nash汇流模型参数的传统方法中需要有足够数量的流域降雨径流资料,而目前在大部分地区并没有足够的水文资料这一情况,提出了一种确定Nash模型参数的新方法.首先由DEM提取地形地貌参数,然后推算Nash模型的参数.选择长江三峡沿渡... 针对推求Nash汇流模型参数的传统方法中需要有足够数量的流域降雨径流资料,而目前在大部分地区并没有足够的水文资料这一情况,提出了一种确定Nash模型参数的新方法.首先由DEM提取地形地貌参数,然后推算Nash模型的参数.选择长江三峡沿渡河流域为例进行模拟计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表明本文方法在实用上是可行的,完全避开了大量降雨径流资料的处理和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深化缺少资料情况下汇流计算方法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sh汇流模型 数字高程模型 降雨 径流 水文资料 地貌
下载PDF
基于DEM的活动构造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利波 徐刚 +1 位作者 胡健民 于新兵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95-604,共10页
地形地貌参数指标是分析区域活动构造的有力工具。本文以渭河上游流域的活动构造研究为例,通过提取地貌的参数指标,如面积-高程积分(Hi)、流域盆地不对称度(AF)、山前曲折度(Smf)以及谷底宽度与谷肩高度的比值(Vf)、盆地形状指数(Bs)等... 地形地貌参数指标是分析区域活动构造的有力工具。本文以渭河上游流域的活动构造研究为例,通过提取地貌的参数指标,如面积-高程积分(Hi)、流域盆地不对称度(AF)、山前曲折度(Smf)以及谷底宽度与谷肩高度的比值(Vf)、盆地形状指数(Bs)等,然后对地貌参数指标等级进行算术平均化(S/n),可得到区域的相对构造活动程度(Iat),分为:低、中等、高、较高四类等级。研究认为渭河上游流域的构造活动程度相对高(Iat=1.50),这种方法对探讨整个区域活动构造的差异性具有很好的效果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貌参数 活动构造 构造地貌 DEM 渭河上游流域
下载PDF
基于GIS的岷江上游地貌形态初步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会平 张恒兵 +2 位作者 杨农 张岳桥 孟晖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4年第3期116-119,共4页
近些年来,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理论及技术方法等方面日臻完善,同时GIS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地质工作的各个领域。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平台,利用矢量化地形高程数据,构建岷江上游地区数字高程模型(DEM),并对数字图像进行了几何校正,镶嵌... 近些年来,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理论及技术方法等方面日臻完善,同时GIS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地质工作的各个领域。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平台,利用矢量化地形高程数据,构建岷江上游地区数字高程模型(DEM),并对数字图像进行了几何校正,镶嵌配准,实现了岷江上游地区地形地貌的三维模拟显示;利用DEM分析探讨地貌形态,生成一系列地貌分析专题图如地貌高程图、地形坡度图等,并进行了初步的讨论分析,得出岷江上游地区主体属于中高山陡崖地貌,地形地貌总体呈现由NW向SE倾斜的分布趋势。而岷江源头地区东侧则由于新构造活动强烈,具有隆升幅度较西侧剧烈的特征。通过对岷江上游地区地貌形态的分析研究,为中国东西部地貌边界带的新构造研究做了有益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GIS) 数字高程模型(DEM) 岷江上游 地貌形态
下载PDF
基于势能信息熵的黄土小流域沟谷网络演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卫东 周文怡 +2 位作者 马雷 田剑 王淑琴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共6页
沟谷网络是黄土高原流域地貌的重要侵蚀产沙区和最主要的产沙运移通道,深入了解沟谷网络的形成过程和演化特征,对黄土高原小流域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生态恢复和流域地貌演化过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流域内部沟谷网络的发育演化过... 沟谷网络是黄土高原流域地貌的重要侵蚀产沙区和最主要的产沙运移通道,深入了解沟谷网络的形成过程和演化特征,对黄土高原小流域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生态恢复和流域地貌演化过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流域内部沟谷网络的发育演化过程与整个流域地貌演化过程的相互作用机制尚未得到有效揭示。该文基于室内人工降雨试验条件下获取的9期人工模拟黄土小流域DEM数据,提出一种表征流域地貌系统内部沟谷网络演化有序程度的方法,并利用小流域地貌系统的势能信息熵及其熵变规律对沟谷网络演化过程及其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该实验条件下,以侵蚀为主的均质黄土小流域在地貌发育的幼年期,势能信息熵呈不断减小态势,沟谷网络有序性不断增强,在幼年期末达到最高;进入壮年期后,势能信息熵呈缓慢增加态势,沟谷网络有序性受到一定程度破坏,演化特征与该系统势能信息熵的熵变特征及流域地貌侵蚀发育阶段高度一致,流域地貌的势能信息熵和沟谷网络有序演化特征能有效指示流域地貌的侵蚀发育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 沟谷网络 黄土高原 势能信息熵 地貌演化 流域地貌系统
下载PDF
基于DEM的淮河源地貌形态类型划分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耕 李素娟 张兴国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92-296,共5页
[目的]对淮河源地貌形态类型进行划分研究,为该区土地利用、旅游和城市规划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淮河源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分辨率为30m的DEM数据,采用地貌形态划分方案中具有代表性的柴宗新方案、徐汉明方案和高... [目的]对淮河源地貌形态类型进行划分研究,为该区土地利用、旅游和城市规划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淮河源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分辨率为30m的DEM数据,采用地貌形态划分方案中具有代表性的柴宗新方案、徐汉明方案和高玄彧方案,运用空间分析中的邻域分析、重分类、地图代数以及转换工具等,分别对各方案下的淮河源地貌形态类型进行划分并与实际勘察地形进行对比与分析,探寻适合淮河源地貌基本形态划分的最佳方案。[结果]柴宗新方案要素单一,不能确切反映地貌的基本特征;高玄彧方案中的2级分类对研究区并未发挥其作用,该方案比较适合高程高,地貌形态类型多的地区;徐汉明方案采用相对高度和海拔高度2个条件作为地貌基本形态划分的依据,此方案即兼顾了绝对高度的客观作用,又考虑了人们观察山地的真实感受,因此徐汉明方案比较适合淮河源地貌形态的划分。[结论]根据徐汉明方案将淮河源地区地貌形态划分为平原、丘陵、低山和中低山4种类型,主要以平原和丘陵为主,表现为东低西高,北低南高的地势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地貌形态类型划分 淮河源
下载PDF
2009—2017年南沙群岛珊瑚礁砾洲演变 被引量:6
16
作者 周胜男 施祺 +2 位作者 郭华雨 杨红强 严宏强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94-708,共15页
通过对南沙群岛永暑礁、西门礁和安达礁3个砾洲结合现场实测数字高度模型(DEM)的遥感影像分析,重建了2011 (2009)、2013、2015、2017年4个时段的砾洲DEM,分析揭示出珊瑚礁砾洲不同时段的地形地貌特征及其演变过程。结果显示:2009—2017... 通过对南沙群岛永暑礁、西门礁和安达礁3个砾洲结合现场实测数字高度模型(DEM)的遥感影像分析,重建了2011 (2009)、2013、2015、2017年4个时段的砾洲DEM,分析揭示出珊瑚礁砾洲不同时段的地形地貌特征及其演变过程。结果显示:2009—2017年间,安达礁砾洲以侵蚀为主,砾洲不断缩小,平均高度、面积和体积呈下降趋势;2011—2017年间,永暑礁砾洲以水平和垂直加积为主,砾洲不断扩大增高,平均高度、面积和体积呈增长趋势;西门礁砾洲以水平加积为主,面积呈增大趋势,而平均高度呈下降趋势,体积变化趋势不明显。2011—2017年间,永暑礁和西门礁砾洲呈现向东或东南礁坪内侧潟湖方向的移动,而安达礁砾洲2009—2017年间则向西北方向礁坪外侧移动,移动距离明显大于永暑礁和西门礁砾洲。3个砾洲的演变主要受季风浪和台风浪的控制,表现为砾洲缩减向礁坪外侧迁移和砾洲扩展向礁坪内侧潟湖迁移的2种不同演变模式,这与砾洲各自所在礁坪在珊瑚环礁中的位置,以及礁坪形态造成的礁坪水动力环境的差异有关。南沙群岛珊瑚礁砾洲地貌的演变为深入研究南海珊瑚礁灰沙岛地貌发育演化及动力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礁 砾洲 数字高度模型(DEM) 多光谱遥感 地貌特征与演变 南沙群岛
下载PDF
四维地貌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东锐 杨景春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0-23,F003,共5页
地貌模型在地学数量化研究和GIS研究中作用非常关键。在三维模型基础上增加了时间维的四维地貌模型 ,能够模拟地貌景观随时间的演变。如何动态表现这种演变 ,一直是地貌模型研究的难点之一。本文探讨四维地貌模型研究的地学理论和意义 ... 地貌模型在地学数量化研究和GIS研究中作用非常关键。在三维模型基础上增加了时间维的四维地貌模型 ,能够模拟地貌景观随时间的演变。如何动态表现这种演变 ,一直是地貌模型研究的难点之一。本文探讨四维地貌模型研究的地学理论和意义 ,推导出一种四维地貌模型的建立方法 ,介绍以该方法建立的一个四维地貌模型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维地貌模型 数字高程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GIS 地理空间
下载PDF
基于融雪及地貌特征的伊犁地区地质灾害发育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金海 谢良甫 乔伟 《水力发电》 CAS 2022年第7期34-38,共5页
为得到新疆伊犁地区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在数字高程模型(DEM)、雪深及地质灾害调查数据的基础上,根据海拔与地形起伏度,利用ArcGIS对伊犁地区进行地貌分类,得出伊犁地区地貌类型特征;再对雪深数据采用克里金插值法得出伊犁地区融雪演化云... 为得到新疆伊犁地区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在数字高程模型(DEM)、雪深及地质灾害调查数据的基础上,根据海拔与地形起伏度,利用ArcGIS对伊犁地区进行地貌分类,得出伊犁地区地貌类型特征;再对雪深数据采用克里金插值法得出伊犁地区融雪演化云图,叠加地貌与融雪演化云图,得出融雪地貌分区;最后根据各类灾害点所在位置提取地貌融雪分区,得出各类灾害点发育规律。结果表明,伊犁地区地质灾害多发育在小起伏中山地貌;泥石流发育最多的分区为中海拔丘陵、较低融雪区;地面塌陷与滑坡发育最多的分区为小起伏中山地貌、中融雪区;崩塌发育最多的分区为小起伏中山地貌、低融雪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融雪 地貌特征 GIS 数字高程模型 伊犁地区
下载PDF
中田舍流域的产汇流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纪小敏 周毅 +1 位作者 胡尊乐 贺晓婧 《江苏水利》 2017年第10期37-39,43,共4页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中田舍流域数字高程模型(DEM)进行提取,获得地貌单位线中所需的地貌参数及其他流域信息,建立该流域的地貌单位线汇流模型,并利用实测资料验证其精度。结果表明:中田舍流域2016年3场洪水的模型模拟确定性系数均达...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中田舍流域数字高程模型(DEM)进行提取,获得地貌单位线中所需的地貌参数及其他流域信息,建立该流域的地貌单位线汇流模型,并利用实测资料验证其精度。结果表明:中田舍流域2016年3场洪水的模型模拟确定性系数均达到了0.9以上,模拟的洪峰与径流深的数值也较为相近,峰现时间的误差均在1 h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数字高程模型 地貌参数 汇流模型
下载PDF
Assessing gully erosion and rehabilitation using multi temporal LiDAR DEMs:Case study from the Great Barrier Reef catchments,Australia
20
作者 Sana Khan Rebecca Bartley +1 位作者 Anne Kinsey-Henderson Aaron Hawdon 《International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Research》 SCIE CSCD 2024年第1期184-199,共16页
Millions of dollars are being spent on gully rehabilitation to help reduce excess fine sediment delivery to the Great Barrier Reef(GBR).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i)prioritisation of active gullies for rehabilitation... Millions of dollars are being spent on gully rehabilitation to help reduce excess fine sediment delivery to the Great Barrier Reef(GBR).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i)prioritisation of active gullies for rehabilitation and(ii)the development of methodologies to inform the effectiveness of remediation.In this study we analyse DEMs of Difference derived from 0.5 m resolution 2-3 year interval multi-temporal LiDAR data collected pre and post rehabilitation at three variable gully morphologies in the Burdekin catchment.Our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highest annual average fine sediment erosion rates for the untreated control gullies occur at the linear gully(53.38 t ha^(-1)y^(-1))followed by linear-alluvial gully(34.24 t ha^(-1)y^(-1))and least at the alluvial gully(14.41 t ha^(-1)y^(-1)).The proportional loss or export of fine sediment from the gullies in their un-treated condition ranges from∼68 to 90%of what is eroded,and when the gullies are treated the proportion of fine sediment that is retained in the gully proportional to what is eroded increases to∼60%at all sites.Without pre-treatment baseline erosion rates,and additional post treatment LiDAR captures,it is difficult to quantify the treatment effectiveness.Our results offer insights in the erosion mechanisms within different geomorphic gully morphologies and rehabilitation effects in these erosional landforms.This study provides crucial knowledge of gully dynamics that can be coupled with other lines of evidence for better prioritisation of rehabilitation in the GBR catch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 (dis)connectivity RESTORATION geomorphic change detection geomorphic effectiveness GI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