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人文视域下国内科技典籍英译研究回顾与展望(2000—2023)——以VOS Viewer、CiteSpace、Voyant Tools和Python为工具
1
作者 刘雨蓉 郑玉荣 《中国科技术语》 2024年第3期74-83,共10页
科技典籍是传播中国科技成果和文化的重要途径,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把握国内科技典籍英译研究的特点,客观反映该领域各个学者和发文机构的影响力,文章以VOS Viewer、CiteSpace、Voyant Tools和Python为可视化分析工具,... 科技典籍是传播中国科技成果和文化的重要途径,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把握国内科技典籍英译研究的特点,客观反映该领域各个学者和发文机构的影响力,文章以VOS Viewer、CiteSpace、Voyant Tools和Python为可视化分析工具,绘制知识图谱,基于发文主体、主题、热点、趋势和典籍分布,对2000—2023年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国内科技典籍英译研究可分为萌芽期、快速增长期和稳定增长期三个阶段;发文最多的作者为张焱,引领机构是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主要集中在《黄帝内经》《茶经》、翻译策略和译介等主题;医学类典籍和农学类典籍研究数量最多,仍有67%的英译典籍未受到学者关注。要进一步推动科技典籍英译研究向前发展,应拓展研究和理论视野,聚焦多元文本,充分整合类型典籍,加强合作研究,并强调方法创新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文 科技典籍英译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数字时代下身体的两种向度——反身操纵与主动控制
2
作者 王婉晴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07-114,共8页
人类迈入数字时代,各类媒介技术为身体提供便捷体验的同时,也带来了技术对身体由内到外的表征异化改写。对技术发挥其运作效力逻辑的剖析则进一步揭示个体已然无意识陷入资本与技术合谋构建的伦理困境。在双向度的背离中,身体焦虑无以复... 人类迈入数字时代,各类媒介技术为身体提供便捷体验的同时,也带来了技术对身体由内到外的表征异化改写。对技术发挥其运作效力逻辑的剖析则进一步揭示个体已然无意识陷入资本与技术合谋构建的伦理困境。在双向度的背离中,身体焦虑无以复加,而在当下人机协同发展新常态里,则指出身体的两种向度并非导向二元对立,而是提供另一种可能,即对身体与技术关系的两相平衡意义的探求,能唤起人们对身体主体性的重视,有助于缓解身体失控引发的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算法 数字技术 身体主体性 身体焦虑 内在平衡
下载PDF
身体在场·形塑化身·共时展演:真人主播及其“数字孪生”的人-技关系 被引量:6
3
作者 郝君怡 周勇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23年第2期17-25,共9页
“数字孪生”人工智能主播将播音员主持人首次引入媒介技术生产场域,使这一媒介角色首次与人工智能技术产生了直接的身体关系。通过对作为数字孪生人工智能主播原型的播音员主持人及播音主持专业人才进行深度访谈,一方面可部分揭开数字... “数字孪生”人工智能主播将播音员主持人首次引入媒介技术生产场域,使这一媒介角色首次与人工智能技术产生了直接的身体关系。通过对作为数字孪生人工智能主播原型的播音员主持人及播音主持专业人才进行深度访谈,一方面可部分揭开数字孪生人工智能主播生产过程的“黑箱”,一方面能展现真人主播与其数字孪生人工智能主播之间身体在场-形塑化身-共时展演三个阶段身体关系的演变。播音员主持人的劳动场域向上游拓展,通过具身劳动成为一定意义上的技术建构者;但人工智能技术以去主体化为目标,造成了技术化身与原型的离身性关系,真人主播的身体困境问题显现。双方共时在场进行主持传播活动实质上是对社会技术想象的迎合和建构,回归理性才是人工智能主播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人工智能主播 身体 人-技关系
下载PDF
图书馆和档案馆数字人文研究比较分析与互鉴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婉莹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6-77,85,共3页
数字人文学在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提出了许多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也对学术研究带来了重大影响。数字人文研究的本质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化手段对人文领域的文本、图像、音视频等信息进行挖掘、分析和呈现,并通过多重... 数字人文学在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提出了许多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也对学术研究带来了重大影响。数字人文研究的本质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化手段对人文领域的文本、图像、音视频等信息进行挖掘、分析和呈现,并通过多重视角展开深入研究。而如何促进数字人文研究发展,则成为当前学术界和图书馆、档案馆工作者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其中,图书馆、档案馆在数字人文研究中的作用及其合作方式,是值得深入探讨的主题。本文旨在分析图书馆和档案馆在数字人文研究合作中的优势和合作方式,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合作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文 图书馆 档案馆 合作交流 信息技术 关系数据 可视化
下载PDF
数字人文影响下数字艺术史的研究实践与创新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斌 《媒介批评》 2023年第1期390-405,共16页
进入数字时代后,与数字人文相结合似乎已经成为人文艺术学科的重要发展路径。在数字人文理念影响下,图像识别、目标分类、深度计算等数字技术与艺术史研究深度交融,不断催生新的学术认知。一方面,数字艺术空间打破时空限制,使艺术史研... 进入数字时代后,与数字人文相结合似乎已经成为人文艺术学科的重要发展路径。在数字人文理念影响下,图像识别、目标分类、深度计算等数字技术与艺术史研究深度交融,不断催生新的学术认知。一方面,数字艺术空间打破时空限制,使艺术史研究从静态走向动态,呈现“历史视角”。另一方面,“数值化”打破数字图像限制,使艺术史研究实现基于生成模型与深度学习的自主分析,摆脱“主观影响”。随着数字技术与艺术史研究的进一步交叉融合,数字艺术史将成为艺术学领域交叉学科建设的重要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文 数字艺术史 视觉相似性 数字技术
下载PDF
数字化虚拟人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6
作者 张彦 王惠 李振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年第4期414-416,共3页
人体信息的数字化是将医学与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的科技前沿性研究课题,是一项信息技术与医学等学科相互交叉、综合发展起来的前沿性交叉学科。本文介绍了:数字化虚拟人体的国内外研究概况;目前数据集的特点和局限... 人体信息的数字化是将医学与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的科技前沿性研究课题,是一项信息技术与医学等学科相互交叉、综合发展起来的前沿性交叉学科。本文介绍了:数字化虚拟人体的国内外研究概况;目前数据集的特点和局限性;数字化虚拟人体数据集的开发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技术 数字化可视人体 可视人计划 虚拟中国人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在体育运动技术仿真中的应用 被引量:52
7
作者 陈健 姚颂平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34-39,共6页
虚拟现实技术借助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集成技术可以实现对真实世界进行动态模拟,产生的动态环境能对用户的姿态、语言命令等做出实时响应,使得用户和模拟环境之间建立起一种实时交互关系。近年来,它已广泛地应用于... 虚拟现实技术借助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集成技术可以实现对真实世界进行动态模拟,产生的动态环境能对用户的姿态、语言命令等做出实时响应,使得用户和模拟环境之间建立起一种实时交互关系。近年来,它已广泛地应用于竞技体育领域,如跳水、体操、蹦床、举重、篮球、滑雪、高尔夫球等项目,尤其在跳水、蹦床项目上取得了较大成功,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现有成果的交互性差,由于计算机专家与教练各自的先天缺陷而造就的“来料加工”攻关模式导致成果的实用性不强,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多限于表现难美性、分道竞速性项群,而对同场对抗性项群鲜见涉及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技术 运动技术 三维仿真 数字人体
下载PDF
基于VOXEL-MAN平台天池穴的三维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延祥 严振国 +6 位作者 王媛媛 杨浩 邵水金 郭春霞 张黎声 王海生 庄天戈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46-248,共3页
目的通过建立内含天池穴三维形态结构的可视化人体模型,进一步探讨穴位的三维重建的方法和进针的安全性。方法基于VOXEL-MAN平台结合腧穴解剖知识,利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学技术对天池穴相关肌肉组织进行交互式分割,对神经血管以数学建模的... 目的通过建立内含天池穴三维形态结构的可视化人体模型,进一步探讨穴位的三维重建的方法和进针的安全性。方法基于VOXEL-MAN平台结合腧穴解剖知识,利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学技术对天池穴相关肌肉组织进行交互式分割,对神经血管以数学建模的方式进行重建;以运行脚本的方式来获取天池穴的三维进针动画。结果完成了相关解剖结构的分割与可视化,实现了天池穴在可视人体中的定位与表达。结论数学建模有助于立体显示天池穴的解剖结构和逼真模拟针刺过程,从而可为探讨穴位进针的安全性、提高临床针刺疗效奠定较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池穴 可视化 三维重建 数字化虚拟人体 计算机图形学
下载PDF
数字人体可视化技术的探讨 被引量:7
9
作者 吴斐 毕思文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5年第1期94-97,89,共5页
本文阐述数字人体-人体系统数字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并重点探讨了数字人体的可视化技术,主要内容包括人体系统数字建模、数字人体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信息可视化、数字人体经络信息可视化、数字人体脏腑信息可视化、数字人体动态信息可视... 本文阐述数字人体-人体系统数字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并重点探讨了数字人体的可视化技术,主要内容包括人体系统数字建模、数字人体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信息可视化、数字人体经络信息可视化、数字人体脏腑信息可视化、数字人体动态信息可视化、数字人体的整体信息可视化。文章最后提出了数字人体可视化技术的难点和前景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动 脏腑 经络 信息可视化 数字人体 人体系统 可视化技术 前景展望 难点 目的
下载PDF
数字人体与中医药现代化 被引量:5
10
作者 毕思文 吴广林 《中医药学刊》 CAS 2006年第4期584-588,共5页
首先概述了数字人体与中医药现代化的意义和作用;然后结合中医药工程和医学领域阐述了数字人体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在此基础上,概述了数字人体与虚拟人的区别;详细论述了数字人体理论,包括人体系统的连续动态系统、人体系... 首先概述了数字人体与中医药现代化的意义和作用;然后结合中医药工程和医学领域阐述了数字人体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在此基础上,概述了数字人体与虚拟人的区别;详细论述了数字人体理论,包括人体系统的连续动态系统、人体系统的离散动态系统、人体系统的随机性、人体系统的自组织、人体系统的简单巨系统和人体系统的复杂巨系统;数字人体原型与模型,包括数字人体原型、数字人体物质模型、数字人体力学模型、数字人体数学模型和数字人体信息模型;数字人体技术,包括数字人体信息采集技术、数字人体信息处理技术和数字人体信息表达技术;以及数字人体标准化;最后以经络为例,简述了数字人体研究示范。为数字人体与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体 中医药现代化 数字人体理论 原型与模型 数字人体技术 数字人体标准化 研究示范
下载PDF
数字人体信息获取的热红外探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毕思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z1期83-85,共3页
本文首先阐述了数字人体信息获取的热红外探测技术的研究意义 ;然后讨论了数字人体信息获取的热红外探测技术基础 ,主要内容有 :电磁辐射的度量、热红外辐射性质的基本概念、热红外辐射的基本定律和数字人体的热红外信息获取的探测技术 ... 本文首先阐述了数字人体信息获取的热红外探测技术的研究意义 ;然后讨论了数字人体信息获取的热红外探测技术基础 ,主要内容有 :电磁辐射的度量、热红外辐射性质的基本概念、热红外辐射的基本定律和数字人体的热红外信息获取的探测技术 ;为数字人体研究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体 热红外 信息获取 探测技术
下载PDF
数字人体经络信息获取的多光谱探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毕思文 汪湘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z1期86-88,共3页
本文首先阐述了数字人体的多光谱探测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意义 ;然后讨论了数字人体经络信息获取的多光谱探测技术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人体经络系统物质流、信息流探测获取的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等 ... 本文首先阐述了数字人体的多光谱探测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意义 ;然后讨论了数字人体经络信息获取的多光谱探测技术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人体经络系统物质流、信息流探测获取的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等 ;为数字人体经络的信息获取提供了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体 经络 多光谱 信息获取 探测技术
下载PDF
媒体技术本体化的歧路与审美思考低限化的隐忧 被引量:1
13
作者 傅守祥 应小敏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12,9,共4页
以媒体技术本体化与视觉文化审美化为表征的新意识形态的弥散,深刻影响着当代文化的发展。物质性存在的强势与观念性存在的低限之间的博弈,是数字艺术以及电子视觉文化无法回避的现实。"数字化生存"的技术和"艺术化生存&... 以媒体技术本体化与视觉文化审美化为表征的新意识形态的弥散,深刻影响着当代文化的发展。物质性存在的强势与观念性存在的低限之间的博弈,是数字艺术以及电子视觉文化无法回避的现实。"数字化生存"的技术和"艺术化生存"的人文相互协调,才能实现数字艺术的平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技术本体化 视觉文化审美化 数字艺术 技术与人文
下载PDF
对推动我国数字医学发展的几点认识与思考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绍祥 《中国数字医学》 2009年第1期15-18,共4页
全面总结近年来我国开展数字医学研究和实践的现状、经历与成果,在此基础上阐述与探究数字医学在知识结构、学科内涵、研究内容、探索方法、体系构成、发展规律等多个方面的特点和现象。并分析了形成数字医学新型前沿学科的条件与因素... 全面总结近年来我国开展数字医学研究和实践的现状、经历与成果,在此基础上阐述与探究数字医学在知识结构、学科内涵、研究内容、探索方法、体系构成、发展规律等多个方面的特点和现象。并分析了形成数字医学新型前沿学科的条件与因素,就构建相关学术组织、开展学术活动等方面,深刻认识了推动我国数字医学快速发展的作用、意义、方法及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医学 医学数字技术 数字化虚拟人体 数字人 数字化技术
下载PDF
数字化虚拟人体在医学中的应用进展(综述) 被引量:6
15
作者 方琼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81-83,共3页
数字化虚拟人体为基础医学和临床研究提供了形象直观、立体感强的三维动态图像资料及形态学参数,重建的三维图像不仅能再现器官组织的整体三维空间形态,也可以任意角度展示或切割显示内部结构的立体图像,还可以进行任意方向的动态旋转,... 数字化虚拟人体为基础医学和临床研究提供了形象直观、立体感强的三维动态图像资料及形态学参数,重建的三维图像不仅能再现器官组织的整体三维空间形态,也可以任意角度展示或切割显示内部结构的立体图像,还可以进行任意方向的动态旋转,借此三维立体视觉,可以精确、定量化地研究各结构的空间关系、提供人体解剖结构三维参数、设计手术入路、模拟手术,以及为生物材料(如假肢、电子耳蜗、人工关节等)的设计制造提供形态及生物力学方面的数据资料,还可以用于解剖教学、辅助医学培训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技术 数字化可视人体 可视人计划 虚拟中国人
下载PDF
数字人体信息获取的热红外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毕思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10期1610-1611,共2页
本文主要阐述了数字人体信息获取的热红外技术基础和数字人体信息获取的热红外技术应用。在热红外技术基础中介绍了热红外、黑体、比辐射和辐射照度及热惯量 ;在热红外技术应用中概述了方法和优点等。
关键词 数字人体 热红外 信息获取 技术
下载PDF
基于LabVIEW平台的彩色图像数字水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7
作者 华宇宁 张志明 杨青川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6-47,共2页
采用适用于静态彩色图像的小波域水印算法,结合人眼视觉系统的特性,将一幅标识版权信息的水印图像嵌入到一幅彩色图像中,使水印具有不可见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嵌入的水印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利用LabVIEW和MATLAB相结合设计开发了基... 采用适用于静态彩色图像的小波域水印算法,结合人眼视觉系统的特性,将一幅标识版权信息的水印图像嵌入到一幅彩色图像中,使水印具有不可见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嵌入的水印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利用LabVIEW和MATLAB相结合设计开发了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彩色图像数字水印系统。主要用于解决当前网络信息和各种数字媒体的版权保护以及身份鉴定问题,具有积极的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水印 小波变换 视觉系统特性 虚拟仪器技术LabVIEW
下载PDF
基于数据库的DELMIA虚拟人姿势参数化建模
18
作者 袁允伟 乔玉炜 陈品华 《机电一体化》 2011年第7期28-31,共4页
数字虚拟人是DELMIA人机工程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DELMIA二次开发和DELMIA人体姿势的参数化建模的原理,研究了应用C#.NET编程语言在VS.NET开发环境下,基于数据库对DELMIA二次开发的关键技术和基本架构,最后给出了数字虚拟人... 数字虚拟人是DELMIA人机工程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DELMIA二次开发和DELMIA人体姿势的参数化建模的原理,研究了应用C#.NET编程语言在VS.NET开发环境下,基于数据库对DELMIA二次开发的关键技术和基本架构,最后给出了数字虚拟人姿势参数化建模的实例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MIA 二次开发 数据库 数字虚拟人 人体姿势
下载PDF
论数字人体-人体系统数字学
19
作者 毕思文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5年第1期80-89,共10页
本文概述了“数字人体-人体系统数字学”提出背景,阐述了数字人体与数字化虚拟人的区别;从数字人体信息获取、信息处理和数字人体系统模型与计算方面介绍了数字人体方法体系。作者重点阐述了数字人体理论和数字人体原型和模型;较全面地... 本文概述了“数字人体-人体系统数字学”提出背景,阐述了数字人体与数字化虚拟人的区别;从数字人体信息获取、信息处理和数字人体系统模型与计算方面介绍了数字人体方法体系。作者重点阐述了数字人体理论和数字人体原型和模型;较全面地介绍了数字人体技术及其应用,并简述了数字人体微观研究-量子人体和量子人体中远红外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体学 人体系统 虚拟技术 智能科学
下载PDF
人机交互技术在数字媒体移动端界面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洋 谢继武 刘波 《现代电子技术》 2021年第6期155-158,共4页
为了能够设计满足用户界面多样化、全面性功能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人机交互技术的数字媒体移动端界面设计思路。通过介绍研究人机交互界面,对人机交互界面评估测试可用性展开重点分析,并与GOMS模型相结合优化改进该模型,提出新型优化GOM... 为了能够设计满足用户界面多样化、全面性功能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人机交互技术的数字媒体移动端界面设计思路。通过介绍研究人机交互界面,对人机交互界面评估测试可用性展开重点分析,并与GOMS模型相结合优化改进该模型,提出新型优化GOMS层化量化模型。详细分析多屏互动人机交互的数字媒体界面信息展示方式,以及电视、手机多屏人机交互数字媒体系统界面,包括系统信息架构、栅格化系统、绘制界面框图、多屏互动交互模型,以及保证一致性视觉风格、详细界面设计、图表和焦点状态。将设计系统应用于实际测试中,发现该系统设计思路可以基于人机交互技术,实现多屏互动和数字媒体之间的有效结合,也为未来数字媒体移动端发展创造更优的前景交互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媒体移动端 界面设计 人机交互技术 信息展示 多屏互动 视觉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