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游艺”之学入圣贤之域——南宋理学家的文艺美学精神 被引量:1
1
作者 杨万里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16-221,共6页
南宋理学家将志道精神贯彻于"游艺"活动之中,除诗文外,于书画和琴乐亦颇多致力,并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理学文艺美学。强烈的正统观念与复古意识使其推崇雅正醇古的文艺风貌;崇阳抑阴的哲学思想及对君子人格的追摹令其提倡清劲雄健的文艺... 南宋理学家将志道精神贯彻于"游艺"活动之中,除诗文外,于书画和琴乐亦颇多致力,并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理学文艺美学。强烈的正统观念与复古意识使其推崇雅正醇古的文艺风貌;崇阳抑阴的哲学思想及对君子人格的追摹令其提倡清劲雄健的文艺笔力;对闲淡简远与洒落冲融心境的向往又促使其推许自然淡泊的文艺意境;对浑成无迹、从容中道之圣贤气象的尊崇则形成了其对于浑然天成的文艺气象的祈尚。唯有以理学思想为根柢,才能彰显其文艺美学区别于传统文人的特征;只有对他们的诗美理想与书画艺术美学作通观阐释,始得深入认识理学文艺美学的基本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学家 文艺美学 朱熹 书画 游艺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文艺实践与审美引导 被引量:1
2
作者 傅守祥 邵叶敏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7-134,158,共9页
中国式现代化重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从高质量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角度看,当代文艺实践在放手发展文艺产业、传媒企业与坚守审美精神、价值底线之间产生了创作业余化、审美茧房化、发展失衡化等现象。针对文艺生产领域出现... 中国式现代化重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从高质量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角度看,当代文艺实践在放手发展文艺产业、传媒企业与坚守审美精神、价值底线之间产生了创作业余化、审美茧房化、发展失衡化等现象。针对文艺生产领域出现的技术主义、消费主义等倾向,亟需我们以经典文艺的诗性正义和丰富、深邃的审美引导来促进文艺的健康发展。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科技,特别是迭代发展的数字媒介技术,灵活多样地传承中华美学精神、融通全球文明涵养、重塑文艺教化功能,形成国家宏观调控、市场制度管控、民众素养提升等多层面互补共享的“文化治理”格局。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算法技术应用与资本深度介入对文艺生态产生的深刻影响,重视价值引导,逐步完善治理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文艺实践 审美引导 数字媒介 文化治理
下载PDF
艺术终结论的警钟
3
作者 王波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4年第4期44-46,共3页
艺术终结的预言是对当前文艺理论的严峻挑战。艺术终结论敲响的不是对未来艺术的丧钟 ,而是对现代文艺状况的警钟 ,产生艺术终结的观点有其深层次的社会心理原因和艺术现象的事实依据 ,同时也存在认识方法论上的偏颇。剖析这一观点必须... 艺术终结的预言是对当前文艺理论的严峻挑战。艺术终结论敲响的不是对未来艺术的丧钟 ,而是对现代文艺状况的警钟 ,产生艺术终结的观点有其深层次的社会心理原因和艺术现象的事实依据 ,同时也存在认识方法论上的偏颇。剖析这一观点必须结合文艺现状的实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终结 文艺状况 辩证 挑战 挑战
下载PDF
数字文艺审美实践的内容缺漏及其修正策略——以网络小说跨影视媒介改编实践为例
4
作者 王青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45-52,共8页
数字技术时代,融合式发展的全媒介格局与泛娱乐化的文化生态大背景共同推动了以网络小说跨影视媒介改编为代表的数字文艺审美实践的蓬勃发展,然而繁华之下暗流汹涌。细究具体作品的实践境遇,网络小说IP改编佳作及其原著亦可能存在重重... 数字技术时代,融合式发展的全媒介格局与泛娱乐化的文化生态大背景共同推动了以网络小说跨影视媒介改编为代表的数字文艺审美实践的蓬勃发展,然而繁华之下暗流汹涌。细究具体作品的实践境遇,网络小说IP改编佳作及其原著亦可能存在重重内容困境,更遑论其它。数字语境下的美学发展需要对成功实践案例进行问题抽丝剥茧的逆向研析,察觉文艺作品潜隐共在的缺漏指标,引导实践层面有效修正策略的探究,助力数字文艺审美实践评价系统的构建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文艺审美实践 网络小说影视改编 内容困境 应对策略
下载PDF
文艺反映论、艺术生产论、审美实践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三维结构 被引量:6
5
作者 金永兵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0-89,159,共11页
在长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讨论和建设中,逐渐形成一种三维结构:文艺反映论、艺术生产论、审美实践论。它们在理论史上虽表现出阶段性特征,理论旨趣也各有胜场和侧重,但三者之间的关系并非绝对对立,而是互相阐释、互为基础的辩证关... 在长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讨论和建设中,逐渐形成一种三维结构:文艺反映论、艺术生产论、审美实践论。它们在理论史上虽表现出阶段性特征,理论旨趣也各有胜场和侧重,但三者之间的关系并非绝对对立,而是互相阐释、互为基础的辩证关系。其内在理路实则是在不同语境下不断揭示、凸显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不同侧面,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史不是以一种马克思主义反对另一种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而是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不同侧面不断被发现的历史。在不同时期对不同维度的强调,应被视为在特定时代的问题意识下,某一维度恰好被作为特定矛盾的主导要素的表现。随着历史语境的变化,三维结构的重点必然要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强调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三维结构实则就是在强调和维护马克思主义文论唯物、辩证和历史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反映论 艺术生产论 审美实践论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