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7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ability and oscillations in a slow-fast flexible joint system with transformation delay 被引量:8
1
作者 Shan-Ying Jiang Jian Xu Yao Yan 《Acta Mechanica Sinica》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5期727-738,共12页
Flexible joints are usually used to transfer velocities in robot systems and may lead to delays in motion transformation due to joint flexibility. In this paper, a linkrotor structure connected by a flexible joint or ... Flexible joints are usually used to transfer velocities in robot systems and may lead to delays in motion transformation due to joint flexibility. In this paper, a linkrotor structure connected by a flexible joint or shaft is firstly modeled to be a slow-fast delayed system when moment of inertia of the lightweight link is far less than that of the heavy rotor. To analyze the stability and oscillations of the slowfast system, the geometric singular perturbation method is extended, with both slow and fast manifolds expressed analytically. The stability of the slow manifold is investigated and critical boundaries are obtained to divide the stable and the unstable regions. To study effects of the transformation delay on the stability and oscillations of the link, two quantitatively different driving forces derived from the negative feedback of the link are conside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one of these two typical driving forces may drive the link to exhibit a stable state and the other kind of driving force may induce a relaxation oscillation for a very small delay. However, the link loses stability and undergoes regular periodic and bursting oscillation when the transformation delay is large. Basically, a very small delay does not affect the stability of the slow manifold but a large delay affects substantial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exible joint - Slow-fast system - transforma- tion delay Geometric singular perturbation
下载PDF
Pulse Wave Analysi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Based on Hilbert-Huang Transformation and Time-domain 被引量:4
2
作者 LI Fu-feng WANG Yi-qin +3 位作者 SUN Ren XUE Song YAO Di SHEN Hai-dong 《Chinese Journal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English Edition)》 2013年第2期47-54,共8页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ulse tracings in CHD, and objectively evaluate the significance of pulse signal in diagnosis and appreciation of therapeutic effect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C...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ulse tracings in CHD, and objectively evaluate the significance of pulse signal in diagnosis and appreciation of therapeutic effect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 and accordingly provide with theoretic proofs for developing non-invasive technique of pulse diagnosis. Methods: By using the pulse detection system, pulse graphs in CHD patients, patients without CHD and "health" adults were collected and compared. Then characters of the pulse signal were analyzed with Hilbert-Huang transformation routine (HHT) and time-domain method respectively. Results: There existed characteristic change in pulse graph in CHD. ① h1,h3,h4,h3/h1,t,t5/t4 in time domain parameters of pulse graph increased and w1 was widened. ② 44% of C2 wave in HHT display showed chaotic and disorderly wave and irregularly wave amplitude in CHD. And 72% of C5 Wave exhibited in irregular wave with average wave amplitude over 10 gram-forces. These change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health adults. Conclusion: Characteristic wave of pulse graph extracted with methods of time domain or HHT routine might be considered as proofs for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tion in CHD. Our researches prognosticate that pulse diagnosis can be used as an ancillary determination in occurrence of CHD for reasons of the advantage of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non-inva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 pulse graph Hilbert-Huang transformation(HHT) time-domain method
下载PDF
Investigation of third-grade non-Newtonian blood flow in arteries under periodic body acceleration using multi-step differential transformation method
3
作者 M.HATAMI S.E.GHASEMI +3 位作者 S.A.R.SAHEBI S.MOSAYEBIDORCHEH D.D.GANJI J.HATAMI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SCIE EI CSCD 2015年第11期1449-1458,共10页
In this paper, a non-Newtonian third-grade blood in coronary and femoral arteries is simulated analytically and numerically. The blood is considered as the third- grade non-Newtonian fluid under the periodic body acce... In this paper, a non-Newtonian third-grade blood in coronary and femoral arteries is simulated analytically and numerically. The blood is considered as the third- grade non-Newtonian fluid under the periodic body acceleration motion and the pulsatile pressure gradient. The hybrid multi-step differential transformation method (Hybrid-Ms- DTM) and the Crank-Nicholson method (CNM) are used to solve the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 (PDE), and a good agreement between them is observed in the results. The effects of the some physical parameters such as the amplitude, the lead angle, and the body acceleration frequency on the velocity and shear stress profiles are conside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creasing the amplitude, Ag, and reducing the lead angle of body acceleration, 9, make higher velocity profiles on the center line of both arteries. Also, the maximum wall shear stress increases when Ag incr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lsatile blood third-grade non-Newtonian fluid differential transforma-tion method (DTM) femoral artery coronary artery
下载PDF
论数字经济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的路径 被引量:12
4
作者 焦方义 杜瑄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3,F0003,共12页
本文采用2013~2022年我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从数据要素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治理4个维度出发,实证检验了我国数字经济对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有... 本文采用2013~2022年我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从数据要素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治理4个维度出发,实证检验了我国数字经济对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在我国东部地区最为明显,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较为不明显。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基础与我国新质生产力水平关联度最强。考察作用机制发现,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治理是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有效路径。大力发展数字化产业,促进数字技术创新;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数字治理能力,缩小新质生产力地区差距,成为推动我国新质生产力形成的重要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数字经济 数据要素化 数字产业化 产业数字化 数字治理
下载PDF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基于“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军 王励铧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160,共9页
本文基于我国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6~2021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实施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内在机制及异质性表现。研究发现:(1)“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实施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 本文基于我国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6~2021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实施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内在机制及异质性表现。研究发现:(1)“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实施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并且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稳健;(2)劳动力流动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是“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实施提高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两种机制;(3)“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实施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城市、大规模城市、非资源型城市中更强;(4)正式环境规制和非正式环境规制正向调节“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实施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驱动作用。本文为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提升提供了重要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宽带中国” 城市绿色创新效率 环境规制 劳动力流动 生产性 服务业集聚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企业数字创新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吕越 田冀霖 《南开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4-91,共18页
本文采用2009—2019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测度了企业层面的数字创新水平,从而得以使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企业数字创新的影响效应问题。研究发现,首先,中国上市企业的数字创新水平在2009—2019年总体呈现出上升趋势。... 本文采用2009—2019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测度了企业层面的数字创新水平,从而得以使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企业数字创新的影响效应问题。研究发现,首先,中国上市企业的数字创新水平在2009—2019年总体呈现出上升趋势。其次,“一带一路”倡议显著促进了企业的数字创新水平提升,这一结论通过了安慰剂检验及Bacon分解等多重稳健性检验。此外,机制分析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可以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促进合作创新及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三种渠道提升企业的数字创新水平。最后,异质性分析表明,这一积极效应对于新兴优势行业企业、中西部地区企业及非国有企业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数字创新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合作创新
下载PDF
以数字经济为依托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路径研究
7
作者 王楠 孟凡凡 裴童心 《创新科技》 2024年第6期1-10,共10页
在当前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新质生产力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新质生产力是由原创性颠覆性创新培育而成的新的生产力。通过深入分析数字经济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发现数字经济在提高信息流动效率、增... 在当前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新质生产力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新质生产力是由原创性颠覆性创新培育而成的新的生产力。通过深入分析数字经济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发现数字经济在提高信息流动效率、增强数据分析能力和促进技术创新等方面具有关键作用,提出以数字经济为依托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多条路径,为企业利用数字技术和数据资源加速自身转型升级提供了实际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数字经济 数字技术 颠覆性创新
下载PDF
数字基础设施是否提升了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
8
作者 张梦婷 鲍子文 《南开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9-147,共19页
作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件支持,数字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已得到了日益广泛的论证。日趋严峻的国际形势对出口产品质量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那么,数字基础设施发展能否有效促进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本文首先从信息... 作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件支持,数字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已得到了日益广泛的论证。日趋严峻的国际形势对出口产品质量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那么,数字基础设施发展能否有效促进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本文首先从信息基础设施与融合基础设施两个维度对城市数字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全面准确刻画了数字基础设施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与融合应用情况,然后基于中国海关数据库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匹配数据,从微观企业层面系统考察了数字基础设施发展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显示,数字基础设施发展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且该结论在独立样本(2016—2020年)、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处理内生性问题后始终成立;机制探究结果显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便利了要素流通和降低了交易成本,是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促进效应的两个作用机制;异质性分析发现,这种促进效应在非国有、融资约束水平较低及位于外围城市的企业中更为显著。在数字经济迅猛发展背景下,本文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政府更好地规划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助推外贸高质量发展等提供了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 企业出口产品质量 要素流通 交易成本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下危化品物流管理创新发展策略
9
作者 张磊 冯金垚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2期78-84,共7页
管理观念陈旧和管理手段落后加重了危化品物流环节的安全隐患,也影响其运行效率。在数字经济发展趋势下,加快危化品物流管理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任务急迫。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可视化、区块链等先进科技创新危化品物流管理模式,提升危... 管理观念陈旧和管理手段落后加重了危化品物流环节的安全隐患,也影响其运行效率。在数字经济发展趋势下,加快危化品物流管理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任务急迫。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可视化、区块链等先进科技创新危化品物流管理模式,提升危化品物流管理水平势在必行。因此,有必要研究数字经济与危化品物流管理的作用机制,结合危化品物流管理发展现状和问题,归纳出当前我国危化品物流管理转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寻加快我国危化品物流管理创新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危化品物流 物流管理 管理创新
下载PDF
ChatGPT与数字孪生教师融合:模型、应用及反思
10
作者 刘军 兰卓越 +2 位作者 李汶璇 张弦 聂昌勇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24年第4期407-415,共9页
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及虚拟现实等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个性化教学的需求愈加迫切。ChatGPT与数字孪生技术作为新型人工智能技术,使大规模个性化教学成为现实。基于此,文章探索了ChatGPT与数字孪生教师融合的可行性,构建包括人体形象、情... 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及虚拟现实等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个性化教学的需求愈加迫切。ChatGPT与数字孪生技术作为新型人工智能技术,使大规模个性化教学成为现实。基于此,文章探索了ChatGPT与数字孪生教师融合的可行性,构建包括人体形象、情感支持、动作控制、智能代理四个模块的ChatGPT与数字孪生教师融合模型,分析此融合模型在教学、教研、管理、评价四个场景的应用,进而设计乡村教学场景应用框架。最后,探讨ChatGPT与数字孪生教师融合模型在教育领域面临的技术、情感和伦理挑战,提出未来ChatGPT与数字孪生教师融合模型应用可从合理运用技术、促进情感交互、恪守伦理规范三个方面进行改进,以保证该融合模型应用于教学的可行性,从而推动教学个性化,拓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数字孪生教师 个性化教学 人机交互 虚拟现实
下载PDF
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对民营企业合作创新的影响
11
作者 尚洪涛 王斯彤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0-91,共12页
数字经济的发展需要数字技术支撑,数字技术水平的提升源于创新。为集合创新人才和资源,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与融合创新,2019年10月,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正式启动。民营经济是我国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 数字经济的发展需要数字技术支撑,数字技术水平的提升源于创新。为集合创新人才和资源,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与融合创新,2019年10月,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正式启动。民营经济是我国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是民营经济的重要载体,是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但多数民营企业规模偏小,资金、技术、人才相对匮乏,独立自主创新能力较弱,而合作创新能有效降低研发创新中的风险和成本,切实提升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创新成效。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双重差分模型,基于2015—2022年我国上市民营企业数据,以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设立为准自然实验,实证分析试验区设立对民营企业合作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试验区设立对民营企业合作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该结论在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企业数字化转型、知识吸收能力在试验区设立对民营企业合作创新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即试验区设立通过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高企业知识吸收能力促进企业合作创新;市场竞争程度、经济开放程度在试验区设立对企业合作创新的影响中发挥调节作用,市场竞争程度、经济开放程度越高,试验区设立对民营企业合作创新的促进作用越强。因此,要鼓励民营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与科技人才培养,开展合作创新;要充分发挥试验区辐射示范作用,带动其他地区发展;要综合市场竞争和经济开放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政策,精准施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民营企业 合作创新 倾向得分匹配法 双重差分模型
下载PDF
元宇宙技术近期发展动态
12
作者 孙新 米永清 张浩然 《无人系统技术》 2024年第3期93-100,共8页
元宇宙是一种能够映射现实世界并且可深度交互的虚拟环境,在诸多应用领域具备技术引领性。对近期元宇宙技术领域的主要发展动向进行了综合评述。首先介绍元宇宙技术的最新进展,随后分析元宇宙技术的军事应用进展和挑战,最后概述元宇宙... 元宇宙是一种能够映射现实世界并且可深度交互的虚拟环境,在诸多应用领域具备技术引领性。对近期元宇宙技术领域的主要发展动向进行了综合评述。首先介绍元宇宙技术的最新进展,随后分析元宇宙技术的军事应用进展和挑战,最后概述元宇宙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综述表明,扩展现实、数字孪生、区块链、“人-机”交互控制等元宇宙核心技术,近来研发进展明显、应用加速;元宇宙技术对军事训练、作战指挥控制、战场数据融合处理等任务均有较好的改进前景,但是目前依然面临数据流通不畅、生理舒适度不佳、信息安全隐患加剧、监督立法进程滞后等发展挑战。综述认为,强化数据互通和互操作能力、提升人机交互的友好性和便捷性、保障信息安全和保护措施、完善伦理和法律监管能力等,正在成为未来元宇宙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扩展现实 数字孪生 区块链 “人-机”交互控制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冬小麦不同品种萌发特性差异的研究
13
作者 乔志新 张杰道 +5 位作者 王雨 郭启芳 刘燕静 陈蕊 胡文浩 孙爱清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68-1583,共16页
干旱是影响小麦生产的重要逆境,可以造成萌发成苗质量下降。为了解当前小麦品种在干旱胁迫下的种子萌发特性,采用沙培控水法研究了生产上应用广泛的128个小麦品种的干旱萌发特性;筛选出干旱萌发特性差异显著的6个小麦品种(山农28号(SN28... 干旱是影响小麦生产的重要逆境,可以造成萌发成苗质量下降。为了解当前小麦品种在干旱胁迫下的种子萌发特性,采用沙培控水法研究了生产上应用广泛的128个小麦品种的干旱萌发特性;筛选出干旱萌发特性差异显著的6个小麦品种(山农28号(SN28)、长6878(C6878)、烟农19(YN19)、山农23号(SN23)、鑫麦296(XM296)和新麦38(XM38))进行干旱胁迫下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分析。结果表明,根据活力指数的耐旱系数进行聚类分析,将128个小麦品种的干旱萌发特性分为好、较好、中等、较差、差5类。山农28号和长6878等18个干旱萌发特性好的小麦品种种子萌发快,幼苗整齐健壮;新麦38、乐麦185等26个干旱萌发特性差的小麦品种种子萌发慢、萌发时间分散、发芽率低且幼苗整齐度差。进一步对不同干旱萌发特性的小麦品种进行生理生化指标测定表明,干旱萌发特性好的山农28号和长6878干旱萌发前期大分子修复基因TDP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干旱萌发前期POD活性也显著高于对照;α-淀粉酶和半胱氨酸蛋白酶活性受干旱影响较小,萌发后期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而干旱萌发特性差的鑫麦296和新麦38在干旱胁迫下种胚DNA和蛋白质修复基因表达水平上升相对滞后;在干旱胁迫下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活性显著降低。上述结果表明,干旱萌发特性好的小麦品种在干旱胁迫下萌发成苗过程中种胚大分子修复能力和种子抗氧化能力强,贮藏物质动员早,最终种子萌发速度快,出苗质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干旱胁迫 种子萌发特性 贮藏物质分解转化 大分子修复能力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平台经济赋能实体经济发展研究——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 被引量:1
14
作者 冯卓 吴奇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3-112,共10页
随着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平台经济逐渐成长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经济模式,其特性为实体经济的增长赋予了新的动能。本文采用2012~2022年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平台经济是否能够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实证结果表明,平台经济能够显著地对实体... 随着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平台经济逐渐成长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经济模式,其特性为实体经济的增长赋予了新的动能。本文采用2012~2022年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平台经济是否能够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实证结果表明,平台经济能够显著地对实体经济发展产生正向影响。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产业结构、数字普惠金融和财政分权度均能强化平台经济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正向影响,上述因素在推动平台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的研究为理解当前我国平台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经济 实体经济 产业结构 数字普惠金融 财政分权度 融合发展
下载PDF
欧盟国家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困境、路径与启示
15
作者 李会荣 欧阳忠明 +1 位作者 顾宇娇 袁舟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95,共13页
职业教育教师是欧盟国家建设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处于核心优先发展领域。工业4.0时代教师的专业发展面临诸多难题:职业教育师资结构不平衡、产教融合破壁不足阻碍师资交流、师资难以满足教育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的需求。为解决重... 职业教育教师是欧盟国家建设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处于核心优先发展领域。工业4.0时代教师的专业发展面临诸多难题:职业教育师资结构不平衡、产教融合破壁不足阻碍师资交流、师资难以满足教育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的需求。为解决重重困境,欧盟国家提出了以下举措:增强职教教师行业吸引力、继续加强专业发展、深化校企合作战略、提升数字技能行动和提供绿色技能发展平台。这些举措为推进我国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方向,应以制度建设为根基,保障专业发展良好生态;以职前职后一体化专业发展体系为保障,提升专业发展质量;以校企交流为动力,促进专业发展联动;以数字+绿色技能孪生转型为目标,更新专业发展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国家 职业教育教师 专业发展 产教融合 数字化转型 绿色技能
下载PDF
流域演化过程中天文辐射空间分布
16
作者 万佳旭 陈楠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268-277,共10页
基于九期人工降雨模拟流域DEM数据,运用MATLAB进行了演化条件中的流域天文辐射计算,并模拟了流域内各阶段年天文辐射量空间分布.采用统计学中均值、变异系数、峰度及偏度量化了天文辐射的数量特征,运用景观生态学指标量化了其空间结构特... 基于九期人工降雨模拟流域DEM数据,运用MATLAB进行了演化条件中的流域天文辐射计算,并模拟了流域内各阶段年天文辐射量空间分布.采用统计学中均值、变异系数、峰度及偏度量化了天文辐射的数量特征,运用景观生态学指标量化了其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流域演化各阶段年天文辐射的数值变化在2~12596 MJ∙m-2之间.辐射量景观格局的变化特征方面得出:斑块层次上各景观指数在小流域不同演化阶段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而景观层次上的各指数则呈现波动性变化特征.此外,活跃演化阶段(实验阶段Ⅳ~Ⅵ)天文辐射量的数量特征及空间结构特征的变化程度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文辐射 演化条件 空间分布 景观指数 数字高程模型
下载PDF
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的三重向度
17
作者 林雍 蒋平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79-85,102,共8页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是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交流的重要场域,也是加强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更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平台,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环节中贴近学生的“最后一公里”。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是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交流的重要场域,也是加强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更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平台,是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环节中贴近学生的“最后一公里”。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在价值向度上,是拓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厚植青年学生爱国情怀的现实要求以及铸牢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工程;在目标向度上,要遵循融入导向的政治性原则、融入范围的全面性原则和融入形式的创新性原则;在实践向度上,在准确把握爱国主义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基础上,以党建领航确保融入的“政治性”导向,以空间重塑构建融入的“场景式”支撑,以技术赋能提升融入的“数字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 爱国主义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数字赋能
下载PDF
后脱贫时代绿色减贫的应然性分析、现实考察与转型策略
18
作者 李晓夏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241-249,共9页
为更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抓好后脱贫时代的减贫实践、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综合考量后脱贫时代乡村发展的未来路径,指出未来乡村减贫发展必须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以保护生态为前提、绿色增长为基准、可持续发展为指向,通过统筹协调减... 为更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抓好后脱贫时代的减贫实践、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综合考量后脱贫时代乡村发展的未来路径,指出未来乡村减贫发展必须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以保护生态为前提、绿色增长为基准、可持续发展为指向,通过统筹协调减贫过程中人、自然、社会三者间的关系,推动贫困地区的减贫与振兴、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首先,分析了后脱贫时代绿色减贫发展的应然性:符合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填补经济发展绿色缺位引发的生态缺口、巩固脱贫成果促进长效发展、提供乡村振兴与现代化建设可行方案。其次,指出了当前面对的现实挑战:相对贫困长期存在、返贫和新致贫现象时有发生、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的潜在影响、减贫工作转向带来的挑战、城乡减贫差异性并存。最后,提出了推动转型升级的策略:实时对标问题,变革配套机制;瞄准贫困根源,阻断代际传递;聚焦人类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脱贫时代 绿色减贫 贫困治理 应然性 现实考察 转型策略
下载PDF
“震慑”还是“依靠”:地理距离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
19
作者 王钰 王建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102,共12页
“双碳”背景下,企业环境信息强制披露拉开序幕。根据地理经济学理论,企业与生态环境监管部门之间地理距离越近,可能对企业形成“震慑”(监督成本的“距离衰减效应”),也可能让企业有所“依靠”(寻租成本的“距离衰减效应”)。基于2015... “双碳”背景下,企业环境信息强制披露拉开序幕。根据地理经济学理论,企业与生态环境监管部门之间地理距离越近,可能对企业形成“震慑”(监督成本的“距离衰减效应”),也可能让企业有所“依靠”(寻租成本的“距离衰减效应”)。基于2015—2020年重点排污上市公司数据,该研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企业与生态环境监管部门之间的地理距离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方向及影响路径。研究表明:①企业与生态环境监管部门之间的地理距离越近,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质量越高,支持了监督成本的“距离衰减效应”假说。②地理距离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是通过省级层面监察监测力度和地市级层面执法力度实现的。③地方人民政府环境治理力度的增强、地区数字化水平的提升和媒体关注的提高均可以抑制监督成本的“距离衰减效应”。为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全区域均衡发展,应增强地方人民政府环境治理力度、提升地区数字化水平和提高媒体关注。该研究从地理经济学的视角,拓展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丰富了地理经济学“距离衰减效应”的理论实践,为促进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均衡发展提供了解决方案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信息披露 地理距离 环境治理 数字化水平 媒体关注
下载PDF
盗窃法定数字货币行为的刑法认定
20
作者 李立丰 张鑫蕾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39,共11页
法定货币数字化在技术上实现了货币从法律意义上的种类物到特定物的跃迁,可以有效提高货币运行效率、充分发挥反洗钱等国家治理功能。法定数字货币虽然安全系数较高,但仍然存在遭遇盗窃等侵财犯罪的风险。针对以法定数字货币为犯罪对象... 法定货币数字化在技术上实现了货币从法律意义上的种类物到特定物的跃迁,可以有效提高货币运行效率、充分发挥反洗钱等国家治理功能。法定数字货币虽然安全系数较高,但仍然存在遭遇盗窃等侵财犯罪的风险。针对以法定数字货币为犯罪对象的新型侵财犯罪,重点关注“打破旧占有、建立新占有”的传统刑法认定模式明显力有未逮。考虑到法定数字货币的技术属性与法律属性,在判断其权属时,应分别针对法定数字货币的表达式和作为货币财产的内容加以讨论。具体来说,应结合法定数字货币的不同应用场景,在危害行为类型、危害结果表现以及非法占有目的与法益和行为相呼应三个层次,重构盗窃数字人民币行为的司法认定标准,并将其作为完善数字时代侵财犯罪刑法认定模式的初步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定数字货币 盗窃罪 司法认定 民法意涵 刑法意涵 数字人民币 量子计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