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滇黄芩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53
- 1
-
-
作者
肖丽和
王红燕
宋少江
张广平
宋海秀
徐绥绪
-
机构
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
-
出处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81-183,193,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30 0 70 919)
-
文摘
目的研究滇黄芩 (ScutellariaamoenaC .H .Wright)化学成分。 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 ,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 8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 :5 ,7 二羟基 6 甲氧基二氢黄酮 (dihydrooroxylinA ,Ⅰ )、5 ,7,4′ 三羟基 8 甲氧基黄酮 ( 5 ,7,4′ trihydroxy 8 methoxyflavone ,Ⅱ )、千层纸素A(oroxylinA ,Ⅲ )、汉黄芩素 (wogonin ,Ⅳ )、白杨素 (chrysin ,Ⅴ )、黄芩素 (baicalein ,Ⅵ )、去甲汉黄芩素 (norwogonine ,Ⅶ )、( 2S) 5 ,7,2′ ,6′ 四羟基二氢黄酮 [( 2S) 5 ,7,2′ ,6′ tetrahydroxyflavanone ,Ⅷ ]。 结论化合物Ⅰ。
-
关键词
滇黄芩
化学成分
5
7-二羟基-6-甲氧基二氢黄酮
5
7
4′-三羟基-8-甲氧基黄酮
-
Keywords
Scutellaria amoenaC.H.Wright
chemical constituents
dihydrooroxylin A
5,7,4′trihydroxy 8 methoxyflavone
-
分类号
R284.2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带叶卷瓣兰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 2
-
-
作者
朱秀英
晏和贵
胡军
付欢
杨明惠
-
机构
大理大学药学与化学学院
-
出处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2-105,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160393)
大理大学创新团队(ZKLX2019216)。
-
文摘
目的:研究带叶卷瓣兰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聚酰胺、Sephadex LH-20凝胶等柱色谱技术对带叶卷瓣兰80%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带叶卷瓣兰8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gymconopin B(1)、(2S)-二氢木蝴蝶素A-7-O-[β-D-芹菜糖基(16)]-β-D-葡萄糖苷(2)、2(S)-5,7-二羟基-6-甲氧基二氢黄酮(3)、(-)-丁香脂素(4)、p-coumarate(a)(5)、豆甾醇(6)、β-谷甾醇(7)、3,4′-二羟基-3′,5-二甲氧基联苄(8)、7-羟基-4-甲氧基-2,3-二氧亚甲基菲(9)。结论:其中,化合物2、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关键词
带叶卷瓣兰
化学成分
gymconopin
B
(2S)-二氢木蝴蝶素A-7-O-[β-D-芹菜糖基(16)]-β-D-葡萄糖苷
-
Keywords
Bulbophyllum taeniophyllum Par.et Rchb.f.
Chemical constituents
Gymconopin B
(2S)-dihydrooroxylin A-7-O-[β-D-apiosyl(16)]-β-D-glucoside
-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R284.2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基于网络药理学的黄芩抗炎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81
- 3
-
-
作者
雷奇林
黄雅兰
钟茜
梁杰
吴雨晴
苏青
-
机构
成都医学院药学院
成都医学院临床医学院
结构特异性小分子药物研究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出处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3523-3530,共8页
-
基金
四川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01613705079)
四川省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201613705091)
-
文摘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究黄芩抗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搜索黄芩中的成分,结合"类药五原则"与"口服生物利用度>30%"筛选黄芩活性成分。采用PharmM apper网络服务器预测其作用靶点,并采用Cytoscape 3.4.0软件构建黄芩活性成分-预测靶点网络。在TTD数据库中以"Anti-inflammatory"为关键词搜索抗炎靶点,使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将其与活性成分-预测靶点融合,获得黄芩活性成分的抗炎作用靶点。使用DAVID数据库对黄芩抗炎作用靶点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以探究黄芩抗炎的作用机制。结果获得黄芩中具有类药性、口服吸收良好的28个成分,包括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等黄酮类成分,表小檗碱、黄连碱等生物碱类成分以及二氢木蝴蝶素等酚类物质。黄芩抗炎作用的主要靶点有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4(MAPK14)、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1A(TNFRSF1A)、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E-选择素(SELE)等。其中丹参素、表儿茶素、黄连碱等成分主要作用于MAPK14;红花素等作用于TNFRSF1A;二氢木蝴蝶素A、5,7,4′-三羟基-8-甲氧基黄酮、5,7,4′-三羟基-8-甲氧基黄烷酮、黄芩苷等成分主要作用于EGFR。KEGG分析得到与黄芩抗炎作用有关的通路11条,主要涉及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结论黄芩中的活性成分主要通过MAPK14、EGFR、TNFRSF1A、SELE等靶点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抑制炎症因子与相应受体结合、阻断炎症反应的启动等,最终发挥抗炎效应。
-
关键词
黄芩
抗炎
黄芩苷
表小檗碱
二氢木蝴蝶素
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1A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
Keywords
Scutellarlae Radix
anti-inflammatory
baicalin
epiberberine
dihydrooroxylin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tumor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superfamily member 1A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