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辽盆地早白垩世淡水沟鞭藻类 被引量:13
1
作者 乔秀云 何承全 高瑞祺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30-38,137-139,共9页
本文描述了松辽盆地早白垩世沙河子组一登娄库组(别里亚士期—阿普第早期)淡水角藻类沟鞭藻囊孢4属、5新种和2个未定种,并对拟蝙蝠藻属(Vesperopsis Bint, 1986)进行了修订。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早白垩世 淡水 沟鞭藻类
下载PDF
松辽盆地阿尔必期微体浮游植物新属种 被引量:7
2
作者 何承全 高瑞祺 乔秀云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83-196,253-254,共14页
该文描述了松辽盆地中白垩世阿尔必期泉头组三段的微体浮游植物化石1新属7新种,隶属于微咸水沟鞭藻类2属5新种(含4新亚种),淡水绿藻1属1种和疑源类1新属1新种。并对沟鞭藻 Ngktericysta Bint,1986进行了修订。
关键词 新属一新种 松辽盆地 微体浮动植物
下载PDF
南海表层沉积沟鞭藻孢囊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7
3
作者 吴国瑄 孙湘君 《热带海洋》 CAS CSCD 2000年第1期8-16,T001,共10页
为研究沟鞭藻孢囊含量和组合的分布规律 ,分析了南海 38个站位的表层沉积样品。共鉴定得沟鞭藻孢囊 1 6属 2 7种 ,孢囊含量变化在 8至 92 5粒·g- 1 之间。研究区北部及靠近巴士海峡的样品孢囊含量较高 ,而南海南部的样品孢囊含量... 为研究沟鞭藻孢囊含量和组合的分布规律 ,分析了南海 38个站位的表层沉积样品。共鉴定得沟鞭藻孢囊 1 6属 2 7种 ,孢囊含量变化在 8至 92 5粒·g- 1 之间。研究区北部及靠近巴士海峡的样品孢囊含量较高 ,而南海南部的样品孢囊含量较低。孢囊含量的这一分布型式与南海表层水中浮游植物的分布特征具有一致性 ,似受表层海水营养因素控制。Spiniferites是沟鞭藻孢囊组合的优势组分 ,主要有S .ramosus,S .hyperacanthus,S .mirabilis等。孢囊组合中其它较重要的属种包括Impagidinium ,Operculodiniumcentrocarpum ,Polysphaeridiumzoharyi,Lingulodiniummachaerophorum ,Protoperidinium孢囊和Tuberculodiniumvancampoae。Spiniferites和Impagidinium的含量从陆坡往深海有增多之趋势 ,而其它类型则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鞭藻孢囊 表层沉积 南海 古植物
下载PDF
桂山岛海域甲藻孢囊的分布与浮游植物休眠体萌发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康伟 王朝晖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3-40,共8页
为了了解珠江口桂山岛海域甲藻孢囊的分布及浮游植物休眠体的萌发状况,以揭示赤潮发生潜势,于2009年1月采集了珠江口桂山岛海域表层沉积物样品,对沉积物中甲藻孢囊的种类和数量进行分析,并对浮游植物休眠体进行了萌发试验。结果表明,桂... 为了了解珠江口桂山岛海域甲藻孢囊的分布及浮游植物休眠体的萌发状况,以揭示赤潮发生潜势,于2009年1月采集了珠江口桂山岛海域表层沉积物样品,对沉积物中甲藻孢囊的种类和数量进行分析,并对浮游植物休眠体进行了萌发试验。结果表明,桂山岛海域甲藻孢囊有21种,原多甲藻类孢囊在种类数上占优势。甲藻孢囊密度较低,为110-315个/g,平均为202个/g,养殖区密度高于非养殖区。异养型甲藻孢囊百分比含量较高,表明了该海域较高的富营养化程度。活体孢囊密度百分比达61.8%,说明表层沉积物中存在大量未萌发的活性孢囊,为赤潮暴发埋下了隐患。萌发的浮游植物种类数较少,为19属22种。20 d和40 d萌发的浮游植物细胞平均密度分别为490个/g和264个/g。萌发的甲藻优势种为Biecheleriopsis adriatica,其次为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萌发的硅藻主要以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curvistus)和舟形藻(Navicula sp.)占优势。桂山岛海域有毒有害甲藻孢囊的广泛分布以及潜在赤潮种类的大量萌发,表明该海域有较高的赤潮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藻孢囊 浮游植物休眠体 萌发 桂山岛海域 珠江口
下载PDF
冲绳海槽北部全新世沟鞭藻孢囊组合及其古环境意义
5
作者 覃军干 吴国瑄 +1 位作者 王吉良 斋藤文纪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5-294,共10页
通过B-3GC柱状样84个样品的分析,获得了冲绳海槽北部全新世高分辨率沟鞭藻孢囊记录。B-3GC柱状样中沟鞭藻孢囊化石丰富,包含14属28种孢囊。其中的Spiniferitesspp.和Operculodiniumcentrocarpum是沟鞭藻孢囊组合的优势组分,此外最常见... 通过B-3GC柱状样84个样品的分析,获得了冲绳海槽北部全新世高分辨率沟鞭藻孢囊记录。B-3GC柱状样中沟鞭藻孢囊化石丰富,包含14属28种孢囊。其中的Spiniferitesspp.和Operculodiniumcentrocarpum是沟鞭藻孢囊组合的优势组分,此外最常见的种类是Protoperidinium孢囊。通过与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指标对比,可以确定全新世Spiniferitesspp.和Operculodiniumcentrocarpum的含量变化主要与表层海水温度变化相关,Spiniferitesspp.是较暖水的标志,Operculodiniumcentrocarpum则指示了偏凉的海水。根据这一指标推测冲绳海槽北部早全新世的表层海水温度偏低,约6500aB.P.后由于黑潮及其分支(主要是对马暖流)的影响增强,导致海水温度升高。但在3700—2300aB.P.期间因黑潮及其分支强度有所减弱而引起该区域表层海水温度降低。孢囊组合中异养型沟鞭藻Protope-ridinium孢囊含量随时间逐渐降低,这一趋势可以作为海平面上升引起冲绳海槽北部陆源物质输入减少的有力证据。黑潮及其分支影响的加强造成约6000—3700aB.P.和约2300aB.P.以后两个时期冲绳海槽北部表层海水相对贫营养低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鞭藻孢囊组合 全新世 古环境 高分辨率 冲绳海槽北部 沟鞭藻孢囊 早全新世 古环境意义 表层海水 含量变化
下载PDF
ASTURIAS地区森诺曼-土仑期沟鞭藻及古环境分析
6
作者 董玉珊 茅绍智 殷勇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41-447,共7页
研究剖面位于西班牙西北部ASTURIAS地区 ,该区富含沟鞭藻化石 ,共发现沟鞭藻 4 5属 114种 ;在森诺曼 土仑 (Cenomanian Turonian)界线附近沟鞭藻的丰度、分异度显著降低 ,所作的指示环境的其他半定量数据在此也均有变化。通过研究对沟... 研究剖面位于西班牙西北部ASTURIAS地区 ,该区富含沟鞭藻化石 ,共发现沟鞭藻 4 5属 114种 ;在森诺曼 土仑 (Cenomanian Turonian)界线附近沟鞭藻的丰度、分异度显著降低 ,所作的指示环境的其他半定量数据在此也均有变化。通过研究对沟鞭藻所反映的古环境变迁进行了详细分析 ,证实在森诺曼 土仑期本区明显受到了全球缺氧事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诺曼-土仑界线 沟鞭藻 古环境
下载PDF
英国北海盆地北部侏罗系微体浮游藻类组合带
7
作者 姜钦华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634-643,共10页
研究基于英国北海盆地北部两个钻孔剖面的侏罗纪地层,发现大量的多样化的沟鞭藻及其它有机质藻类(统称为微体浮游藻类),描述了各组的微体浮游藻类组合,建立了10个沟鞭藻组合带,并与其它地区同时代地层中的沟鞭藻组合带进行了对比.
关键词 侏罗纪 浮游藻类 体古生物
下载PDF
沟鞭藻被囊作用的产生机制
8
作者 杨宝兰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5-58,共4页
根据近期研究成果,如孢囊个体数量及被囊作用的季节性变化、被囊或生殖作用的受控因素、孢囊成分、结构及空间分布等特点,推测被囊作用的产生机制可能包括:①抵御不利的气候条件;②摄食时;③抗御营养供应不足时;④逃避捕食;⑤生殖过程... 根据近期研究成果,如孢囊个体数量及被囊作用的季节性变化、被囊或生殖作用的受控因素、孢囊成分、结构及空间分布等特点,推测被囊作用的产生机制可能包括:①抵御不利的气候条件;②摄食时;③抗御营养供应不足时;④逃避捕食;⑤生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⑥利于分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鞭藻 孢囊 被囊作用 产生机制 生殖作用 空间分布
下载PDF
柘林湾表层沉积物中甲藻孢囊的分布与浮游植物休眠体萌发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朝晖 康伟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043-2050,共8页
于2008年11月采集了广东柘林湾表层沉积物样品,对沉积物中的甲藻孢囊进行分类鉴定,同时对沉积物进行了直接萌发,并对萌发的浮游植物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以了解柘林湾海域甲藻孢囊的分布状况,揭示赤潮发生潜势.研究结果显示,柘林湾海域... 于2008年11月采集了广东柘林湾表层沉积物样品,对沉积物中的甲藻孢囊进行分类鉴定,同时对沉积物进行了直接萌发,并对萌发的浮游植物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以了解柘林湾海域甲藻孢囊的分布状况,揭示赤潮发生潜势.研究结果显示,柘林湾海域甲藻孢囊种类多样性较低,仅分析鉴定出甲藻孢囊16种,有毒有害赤潮藻类亚历山大藻和链状裸甲藻的孢囊分布广泛.孢囊组成以异养型甲藻的孢囊占优势,其中,原多甲藻孢囊种类和密度最为丰富,显示了该海域较高的富营养化程度.孢囊密度较低,在16.59~83.37 cysts·g-1(以干重计,下同)之间,平均为39.52 cysts·g-1.空孢囊百分比均较高,平均百分比达到56.3%,说明大部分孢囊已经萌发.萌发的浮游植物种类数较少,共萌发出浮游植物26属33种,硅藻优势种类主要有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spp.)、角毛藻(Chaetoceros spp.)、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圆筛藻(Coscinodiscus spp.)等.甲藻种类数较少,其中以woloszynskioid类中的Biecheleriopsis adriatica为优势甲藻.萌发的浮游植物中还出现了大量金色藻(Chrysochromulina spp.)及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aosa)等其他类别的潜在有毒种类.本研究结果表明,柘林湾海域沉积物中有毒有害赤潮藻类孢囊分布广泛,并萌发出大量的潜在有毒藻类,说明柘林湾海域具有较高的有害赤潮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藻孢囊 沉积物 休眠体 萌发 柘林湾 南海
原文传递
台湾海峡中北部陆架区表层沉积的近代沟鞭藻囊孢组合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瑞芳 陈芳 +1 位作者 祝幼华 周洋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2-100,共9页
文中研究台湾海峡中北部大陆架区表层沉积的近代沟鞭藻囊孢组合特征及其与海区环境的关系。沟鞭藻囊孢组合由膝沟藻类和多甲藻类的12属19种和裸沟藻类的一个未定囊孢属种组成,还包含丰富或较丰富的微体有孔虫壳体内膜。该组合代表一种... 文中研究台湾海峡中北部大陆架区表层沉积的近代沟鞭藻囊孢组合特征及其与海区环境的关系。沟鞭藻囊孢组合由膝沟藻类和多甲藻类的12属19种和裸沟藻类的一个未定囊孢属种组成,还包含丰富或较丰富的微体有孔虫壳体内膜。该组合代表一种适应温暖内浅海环境的沟鞭藻生物群落。文中还对首次在我国发表的沟鞭藻囊孢种进行了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鞭藻囊孢 表层沉积 近代 大陆架 台湾海峡
原文传递
Study of the varve record from Erlongwan maar lake, NE China, over the last 13 ka BP 被引量:9
11
作者 YOU HaiTao LIU JiaQi +3 位作者 LIU Qiang CHU GuoQiang Patrick RIOUAL HAN JingTai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8年第2期262-266,共5页
在来自跨越最后 13 ka BP 的 Erlongwan maar 湖的一个沉积序列,二种主要纹泥类型能被认出:源於生物的纹泥(从礼品到 -11.2 ka BP, 0-632 厘米) 并且碎屑状的纹泥(从 -11.2 到 -12.7 ka BP, 632-700 厘米) 。基于在沉积包含的水藻... 在来自跨越最后 13 ka BP 的 Erlongwan maar 湖的一个沉积序列,二种主要纹泥类型能被认出:源於生物的纹泥(从礼品到 -11.2 ka BP, 0-632 厘米) 并且碎屑状的纹泥(从 -11.2 到 -12.7 ka BP, 632-700 厘米) 。基于在沉积包含的水藻的主导的类型,源於生物的纹泥能被分类进 dinocyst 源於生物的纹泥(0-63 厘米) 并且混合(dinocyst 和硅藻) 源於生物的纹泥(214-632 厘米) 。在这篇论文,纹泥的形成过程和部件被描述,为纹泥在整个记录变化的类型的可能的原因被讨论,一张高分辨率的纹泥年表被建立跨越最后 13 ka BP。尽管进一步的纹泥数和错误评价被需要,这里介绍的结果为学习 Erlongwan maar 湖的 palaeoclimate 记录代表一个稳固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纹泥 碎屑状纹泥 腰鞭毛虫 纹泥年代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