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ipolar hemiarthroplasty for femoral neck fracture using the direct anterior approach 被引量:11
1
作者 Tomonori Baba Katsuo Shitoto Kazuo Kaneko 《World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13年第2期85-89,共5页
AIM: To evaluate whether walking ability recovers early after bipolar hemiarthroplasty(BHA) using a direct anterior approach.METHODS: Between 2008 and 2010, 81 patients with femoral neck fracture underwent BHA using t... AIM: To evaluate whether walking ability recovers early after bipolar hemiarthroplasty(BHA) using a direct anterior approach.METHODS: Between 2008 and 2010, 81 patients with femoral neck fracture underwent BHA using the 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 or the posterior approach(PA). The mean observation period was 36 mo. The age, sex, body mass index(BMI), time from admission to surgery, length of hospitalization, outcome after discharge, walking ability, duration of surgery, blood loss and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age, sex, BMI, time from admission to surgery, length of hospitalization, outcome after discharge, duration of surgery and blood los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wo weeks after the operation, assistance was not necessary for walking in the hospital in 65.0% of the patients in the DAA group and in 33.3% in the PA group(P < 0.05). As for complications, fracture of the femoral greater trochanter developed in 1 patient in the DAA group and calcar crack and dislocation in 1 patient each in the PA group.CONCLUSION: DAA is an approach more useful for BHA for femoral neck fracture in elderly patients than total hip arthroplasty in terms of the early acquisition of walking 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rect ANTERIOR approach BIPOLAR HEMIARTHROPLASTY posterior approach FEMORAL neck fracture Muscle presentation Walking ability
下载PDF
不同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步态及髋关节活动能力的比较 被引量:7
2
作者 潘云春 卫红军 +1 位作者 任国清 张其亮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846-2851,共6页
背景:在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入路的选择上,有关直接前入路与后侧入路在术后步态、肢体平衡及髋部运动能力方面是否存在差异还有很大争议,因此,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目的: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评估直接前入路与后侧入路人... 背景:在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入路的选择上,有关直接前入路与后侧入路在术后步态、肢体平衡及髋部运动能力方面是否存在差异还有很大争议,因此,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目的: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评估直接前入路与后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早期患者的步态及髋关节活动能力恢复情况。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青岛市市立医院收治的单侧股骨头坏死患者61例,其中男40例,女21例,平均年龄(64.83±5.52)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直接前入路组(n=28)与后侧入路组(n=33),分别经直接前入路、后侧入路进行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术前及术后1,3,6个月对患者进行步态分析(步长、步频、单足支撑时间、足底压力差等步态时间-空间参数)及髋关节活动能力(站立-行走计时测试与2 min步行测试)测评。结果与结论:①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的步态时间-空间参数逐步改善,直接前入路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步长、步频、单足支撑时间、足底压力差测试结果均显著优于后侧入路组(P<0.01),术后3个月的步频、单足支撑时间、足底压力差测试结果显著优于后侧入路组(P<0.05),术后6个月的足底压力差测试结果优于后侧入路组(P<0.01);②随着术后时间延长,两组患者的站立-行走计时测试及2 min步行测试结果逐步改善,直接前入路组患者术后1,3个月的站立-行走计时测试及2 min步行测试结果优于后侧入路组(P<0.05);③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步态和髋关节活动能力恢复情况不一致,直接前入路组患者术后早期步态和髋关节活动能力优于后侧入路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前入路 后侧入路 全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头坏死 步态 髋关节活动能力
下载PDF
不同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宋华伟 石岩 +1 位作者 孟令鑫 许猛子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890-892,896,共4页
目的 比较不同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HHA)对移位性股骨颈骨折(FNF)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140例移位性FN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70例,2组均行HHA治疗,A组采用直接前入路(DAA),B组采用... 目的 比较不同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HHA)对移位性股骨颈骨折(FNF)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140例移位性FN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70例,2组均行HHA治疗,A组采用直接前入路(DAA),B组采用后外侧入路。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术后24、48、72 h时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及术前、术后6个月时髋关节功能[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表(HHS)评估]。结果 A组手术切口长度较B组短,术中出血量较B组少,术后可持续坐位1 h所需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较B组短,手术时间较B组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24、48、72 h时VAS评分均较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2组HHS评分均高于术前,且A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后外侧入路,采用DAA的HHA治疗对移位性FNF患者造成的手术创口较小,术中出血量较少,能缩短患者坐立、下床活动时间,减轻术后疼痛程度,促进髋关节功能改善,但DAA的手术时间较长,部分患者无法耐受,临床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HHA的入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位性股骨颈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直接前入路 后外侧入路
下载PDF
直接前入路与后外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早期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邹士东 陈山成 +3 位作者 胡克正 孙付杰 汪明星 邓亦奇 《系统医学》 2023年第3期94-97,102,共5页
目的探讨在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期间,以直接前入路及后外侧入路方式施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月单县中心医院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施治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采取数字奇... 目的探讨在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期间,以直接前入路及后外侧入路方式施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月单县中心医院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施治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采取数字奇偶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后外侧入路术式,观察组采用直接前入路术式,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下地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24、10.468、4.776、12.099,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15.34±23.17)min长于对照组(79.47±20.6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09,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5);术后1、3 d,观察组血清学指标CK、CR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828、24.388、12.711、12.880、15.864、23.277,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髋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48、4.876,P<0.05)。结论通过以直接前入路及传统后外侧入路方式实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可得到一定手术效果,然而应用直接前入路方式所得早期疗效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老年患者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直接前入路 后外侧入路
下载PDF
侧卧位DAA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张涛根 赵学辉 夏卫民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6期65-69,共5页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侧卧位直接前入路(DAA)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心医院收治的9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采用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侧卧位直接前入路(DAA)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心医院收治的9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采用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8例)。两组均采用THA治疗,对照组采用后外侧入路(PLA),观察组采用DAA。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时疼痛程度;术后1个月入院复查X线比较两组髋臼假体角度;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1、3、6个月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统计两组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1个月时,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时,观察组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髋臼假体前倾角、外展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17%,低于对照组的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股骨颈骨折患者THA术中采用DAA的手术时间较长,但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缩短切口长度、卧床及住院时间,缓解术后疼痛,快速恢复髋关节功能,且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 直接前入路 后外侧入路
下载PDF
侧卧位DAA入路和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张子阳 《系统医学》 2023年第5期114-118,共5页
目的探讨研究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与后外侧入路(posterolateral approach,PLA)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对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于徐州仁慈医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70例,依... 目的探讨研究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与后外侧入路(posterolateral approach,PLA)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对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于徐州仁慈医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7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取侧卧位DAA入路,对照组采用PLA入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疼痛程度、髋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57.69±10.98)mL、住院时间(11.34±2.67)d、切口长度(7.02±1.24)cm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90、5.604、5.204,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5 d、1个月、3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5、7 d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采取侧卧位DAA入路进行手术,整体疗效相对PLA入路更优,不仅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切口较小,还能加快其术后健康恢复进度,减轻疼痛的同时提高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进度,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 后外侧入路 全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功能 疼痛 手术指标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直接前方入路与后外侧入路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1
7
作者 张永进 李甲 +2 位作者 綦珂 薛晨晨 徐卫东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1-205,共5页
目的:比较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直接前方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和后外侧入路(posterior approach,P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12月期间收治的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92例,分为DAA组44例,PA组48例,随... 目的:比较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直接前方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和后外侧入路(posterior approach,P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12月期间收治的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92例,分为DAA组44例,PA组48例,随访时间7~13个月,平均10.2个月。比较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髋臼假体位置、术后停止使用助行器时间、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并发症等。使用软件SPSS 13.0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DAA组与PA组年龄[(58.0±11.9)岁vs.(61.0±10.4)岁]、体重指数(25.1±3.7 vs.24.7±3.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AA组与PA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区别[(76.0±17.4)min vs.(71.0±14.3)min,P>0.05],但住院时间明显缩短[(3.8±1.7)d vs.(4.9±2.3)d,P<0.05],出血量明显减少[(238.0±55.3)m L vs.(387.0±61.2)m L,P<0.05]。髋臼位置方面,DAA组和PA组髋臼前倾角(17.3°±5.3°vs.18.6°±5.1°)、髋臼外展角(38.5°±5.7°vs.37.7°±5.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AA组使用助行器时间明显缩短[(24.6±7.8)d vs.(31.7±10.2)d,P<0.05],术后6周随访时DAA组Harris评分更高[85.7±5.4 vs.81.3±6.1,P<0.05],但末次随访时两组间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4±4.7 vs.92.3±5.3,P>0.05)。DAA组出现1例(2.2%)大转子骨折,1例(2.2%)股外侧皮神经损伤,未出现脱位病例;PA组出现1例(2.1%)髋关节后脱位,1例(2.1%)腹股沟区疼痛。两组均未出现假体松动、下肢深静脉血栓、坐骨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直接前方入路明显比后外侧入路疼痛轻、出血量少、下床时间早、住院时间短、假体位置更佳,短期效果肯定,可获得快速康复及良好的关节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治疗结果 直接前方入路 后外侧入路
下载PDF
直接前入路与后方入路对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及安全性影响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被引量:17
8
作者 刘新光 王卫国 +1 位作者 张念非 郭万首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6年第2期128-134,共7页
背景:经直接前入路(DAA)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疗效及安全性尚不明确。目的:应用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度过学习曲线后DAA和后方入路(PA)对THA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各数据库内关于DAA与PA对THA疗效及安全性影... 背景:经直接前入路(DAA)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疗效及安全性尚不明确。目的:应用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度过学习曲线后DAA和后方入路(PA)对THA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各数据库内关于DAA与PA对THA疗效及安全性影响的对照试验,按照既定的纳入、排除标准检出文献,严格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数据,采用Rev Man 5.2软件对可以合并分析的指标进行meta分析,对不能合并的指标采用描述性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1篇,共入选患者1612例,其中DAA组817例,PA组795例。DAA组患者术后需使用助行设备的时间明显短于PA组(WMD=-11.05,95%CI:-17.79^-4.31,P=0.001)。描述性分析发现DAA在术后早期功能恢复以及活动能力上优于PA。两组术中及术后1年的并发症发生率(OR=1.48,95%CI:0.69~3.20,P=0.32)、术中骨折发生率(OR=1.31,95%CI:0.50~3.45,P=0.58)、术后脱位发生率(OR=0.34,95%CI:0.09~1.28],P=0.11)、异位骨化发生率(OR=1.01,95%CI:0.26~3.94,P=0.99)、腹股沟区疼痛发生率(OR=2.73,95%CI:0.62~12.06],P=0.19)均无统计学差异。而且两组的手术时间(WMD=10.25,95%CI:-6.33~26.83],P=0.23)、住院时间(WMD=-0.34,95%CI:-0.76~0.07],P=0.10)、Lewinnek安全区内髋臼假体的数量(OR=2.08,95%CI:0.65~6.72,P=0.22)也无统计学差异。同时,DAA具有预防术后脱位的潜在优势,DAA术中使用X线透视会避免出现明显异常的髋臼假体位置。结论:在熟练掌握DAA THA技术的前提下,DAA是具有一定优势的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入路 直接前入路 后方入路 全髋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微创直接前入路与后外侧小切口入路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王磊 董喆 +4 位作者 马延辉 呼芳 马改平 王凤凤 张杰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8年第7期27-35,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微创直接前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与后外侧小切口入路(posterior lateral approach,PLA)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Pubmed、SCI、Embase、维普信... 目的系统评价微创直接前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与后外侧小切口入路(posterior lateral approach,PLA)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Pubmed、SCI、Embase、维普信息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集国内外DAA与PLA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文献,检索时限为1966年1月至2017年6月。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后,提取疗效评价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髋关节HHR评分、髋关节脱位情况),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个研究,总病例数3877例,其中DAA组2085例,PLA组1792例。经Meta分析,与PLA组比较,DAA组手术时间(SMD=1.74、95%CI:1.08~2.40、P<0.000 01)显著增加,术中出血量(SMD=-2.65、95%CI:-4.18^-1.13、P=0.000 7)、手术切口长度(SMD=-1.83、95%CI:-3.36^-0.30、P=0.02)、住院时间(SMD=-1.54、95%CI:-2.28^-0.80、P<0.000 1)、术后髋关节HHR评分(SMD=0.53、95%CI:0.04~1.01、P=0.03)均显著减少;2组术后并发症、髋关节脱位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OR=1.06、0.28,95%CI:0.59~1.92、0.07~1.05,P=0.84、0.06)。结论与后外侧小切口入路相比,微创直接前入路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在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后髋关节HHR评分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在术后并发症与髋关节脱位发生率方面二者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前入路 后外侧小切口入路 全髋关节置换术 临床对照试验 META分析
下载PDF
微创直接前入路和后外侧小切口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对比 被引量:5
10
作者 安佰京 姜川 王振宇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7年第5期427-429,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直接前入路和后外侧小切口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差异。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6年5月武警总医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分为研究组(接受微创直接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对照组(接受后外侧小切口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 目的探讨微创直接前入路和后外侧小切口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差异。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6年5月武警总医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分为研究组(接受微创直接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对照组(接受后外侧小切口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比:①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及输血量。②两组术前与术后3月Harris评分。③两组术后首次双拐行走时间、弃拐行走时间。结果①两组切口长度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输血量比较有差异(P〈0.05)。②两组术前Harri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术后3月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术后首次双拐行走时间、弃拐行走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直接前入路手术创伤小,在手术出血量、输血量及术后Harris评分上明显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直接前入路 后外侧小切口入路 全髋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手术入路对双髋关节同时置换下肢长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唐竞 周一新 +1 位作者 张纪 柳剑 《中国医刊》 CAS 2018年第6期616-619,共4页
目的探讨前入路和后入路两种手术方法对双侧髋关节同时置换术后患者下肢长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8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行双髋关节同时置换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按照手术入路不同分为前入路组和后入路组。前入路... 目的探讨前入路和后入路两种手术方法对双侧髋关节同时置换术后患者下肢长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8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行双髋关节同时置换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按照手术入路不同分为前入路组和后入路组。前入路组22例(44髋),其中男17例,女5例,年龄34~67岁,平均(50±9)岁;股骨头坏死Ⅲ期或Ⅳ期17例,髋关节发育不良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后入路组24例(48髋),其中男18例,女6例,年龄37~62岁,平均(48±7)岁;骨性关节炎7例,股骨头坏死Ⅲ期或Ⅳ期12例,髋关节发育不良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分析患者手术前后的影像学资料,测量肢体长度,比较两组患者下肢长度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全部使用生物固定型假体。术前测量两组患者下肢长度差异无明显差别。术后前入路组下肢长度差异为0.5~6.8mm,平均(2.0±1.5)mm,后入路组下肢长度差异为0~14.8mm,平均(4.6±4.0)mm,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后入路组患者中出现功能性不等长的比例(13%)明显高于前入路组(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后入路手术相比,采用平卧位的前入路双髋关节置换术重建下肢长度更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下肢长度 前入路 后入路
下载PDF
不同手术入路对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髋臼假体外展角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唐竞 周一新 +1 位作者 柳剑 王达成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18年第4期225-229,共5页
目的探讨直接前方入路(前入路)和后外侧入路(后入路)对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髋臼假体外展角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行小切口THA治疗的115例患者(151髋)的临床资料。按手术入路不同将病例分为... 目的探讨直接前方入路(前入路)和后外侧入路(后入路)对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髋臼假体外展角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行小切口THA治疗的115例患者(151髋)的临床资料。按手术入路不同将病例分为前入路组和后入路组。前入路组包括55例患者(72髋),后入路组包括60例患者(79髋)。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和病因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后3 d内摄双髋正位X线并测量髋臼假体外展角。随访观察患者术后人工髋关节脱位的发生情况。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2组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全部患者使用生物固定型人工髋关节假体。手术切口长度前入路组(9.3±0.8)cm,后入路组(8.9±1.0)cm。髋臼假体外展角前入路组(39.1±4.2)°(30.1°~47.8°),后入路组(44.2±6.3)°(31.8°~62.1°)。前入路组髋臼假体外展角全部在30°~50°内,后入路组中11髋(13.9%)的髋臼假体外展角>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前入路组髋臼假体外展角误差为(3.3±2.5)°,小于后入路组的(5.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随访(22.2±3.5)个月,未见人工髋关节脱位病例。结论与后外侧入路小切口THA相比,直接前方入路小切口THA髋臼假体外展角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对比研究 直接前入路 后外侧入路 髋臼外展角
下载PDF
“筋骨并重”理论指导下微创直接前方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 被引量:7
13
作者 季卫锋 董玉鹏 +1 位作者 尚美妍 曾森炎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533-539,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筋骨并重"理论的微创直接前方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108例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资料,根据手... [目的]探讨基于"筋骨并重"理论的微创直接前方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108例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资料,根据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其中DAA组46例,在"筋骨并重"理论指导下,采用微创DAA全髋关节置换术;传统后侧入路组62例,采用传统后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中术后假体角度、术后首次下地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各阶段髋关节Harris评分、并发症等。[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27个月,平均(25.5±3.2)个月。DAA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传统后侧入路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地时间早于传统后测入路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传统后测入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81)。DAA组术中、术后髋臼前倾角、外展角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443,P=0.457);传统后侧入路术中、术后髋臼前倾角、外展角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AA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Harris评分优于传统后侧入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1年、2年Harri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中医"筋骨并重"理论指导,微创DAA全髋关节置换术相较于传统后侧入路术式,能够避免对关节周围"筋"的损伤,具有减少软组织损伤和加快术后康复的优势,但远期康复疗效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骨并重 关节置换 直接前方入路 后侧入路 中医骨伤
下载PDF
直接前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潘月兴 《中国伤残医学》 2018年第24期23-24,共2页
目的:分析直接前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对比.方法:选择来我院就诊的120例病患为研究对象,依照就诊顺序,分成2组,每组60例.对照组开展后外侧入路,观察组接受直接前入路.分析2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患的各项评分... 目的:分析直接前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对比.方法:选择来我院就诊的120例病患为研究对象,依照就诊顺序,分成2组,每组60例.对照组开展后外侧入路,观察组接受直接前入路.分析2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患的各项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病患,开展直接前入路方案,能提升病患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前入路 后外侧入路 全髋关节置换术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经直接前方入路与后方入路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7
15
作者 彭永刚 任姜栋 +3 位作者 张坤 宋星来 苗润清 张晓岗 《实用骨科杂志》 2018年第6期510-515,共6页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评价直接前方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和后方入路(posterior approach,PA)对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评价直接前方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和后方入路(posterior approach,PA)对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和万方等数据库,检索年限均为从建库至2017年10月,无语言限制,全面检索经DAA或PA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对比研究,由两名研究员独立筛选及纳入研究,提取数据资料及方法学质量评估,采用Cochrane协助网提供的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前瞻性研究文献10篇,入选患者812例,其中DAA组407例,PA组40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DAA组术后早期功能恢复、活动能力、步态优于PA组,DAA组术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低于PA组(P<0.05),DAA组发生股外侧皮神经损伤的发生率高于PA组(P<0.05),DAA组中髋臼假体在Lewinnek安全区的数量多于PA组(P<0.05),DAA组较PA组软组织损伤小。两组在术中骨折、术后脱位、切口并发症、异位骨化、腹股沟区疼痛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髋臼前倾角和外展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DAA行THA在术后早期功能的恢复优于PA,术后疼痛轻,但股外侧皮神经损伤的发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入路 直接前方入路 后方入路 全髋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关节镜下双后内侧入路与后方直接入路治疗腘窝囊肿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方锋助 牒军 李展奇 《海南医学》 CAS 2022年第18期2377-2380,共4页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双后内侧入路与后方直接入路治疗腘窝囊肿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西安市第四医院骨科收治的208例腘窝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双后内侧入路组和后方直接入路组,每组104例。双...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双后内侧入路与后方直接入路治疗腘窝囊肿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西安市第四医院骨科收治的208例腘窝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双后内侧入路组和后方直接入路组,每组104例。双后内侧入路组患者采用经双后内侧入路囊肿切除治疗,后方直接入路组患者采用经后方直接入路囊肿切除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恢复情况,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Lysholm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auschning-Lindgren分级情况,以及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和囊肿复发情况。结果双后内侧入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49.01±4.30)min,明显长于对照组的(46.45±3.12)min,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术后6个月,双后内侧入路组Rauschning-Lindgren分级0~Ⅰ级率、Lysholm评分分别为94.23%、(87.27±5.42)分,明显高于后方直接入路组的85.58%、(82.45±4.67)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后内侧入路组术后6个月Rauschning-Lindgren分级Ⅱ~Ⅲ级率、VAS评分、囊肿复发率分别为5.77%、(1.70±0.29)分、1.92%;明显低于后方直接入路组的14.42%、(3.25±0.86)分、8.6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双后内侧入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8%,略低于后方直接入路组的4.8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双后内侧入路治疗腘窝囊肿相比于后方直接入路治疗虽手术时间稍长,但患者术后疼痛感较轻,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更好,其复发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腘窝囊肿 关节镜 双后内侧入路 后方直接入路 疼痛 关节功能 疗效
下载PDF
前方入路与后方入路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7
作者 梁显星 区国集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19期19-22,共4页
目的:评价与分析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THA)患者采用前方入路(DAA)与后方入路(PA)术式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诊断为股骨缺血性疾病、髋关节发育不良及髋部骨性关节炎的患者共60例,随机分配30例患者... 目的:评价与分析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THA)患者采用前方入路(DAA)与后方入路(PA)术式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诊断为股骨缺血性疾病、髋关节发育不良及髋部骨性关节炎的患者共60例,随机分配30例患者为DAA组。另外的30例患者为PA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HS)、西安大略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及术后满意度。结果:对60例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平均为6个月。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A组比较,DAA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术后6个月HHS评分、WOMAC评分更有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A患者采用DAA术式的早期疗效令人较为满意,而且具有髋部组织损伤少、出血量少、恢复时间短、回归日常活动时间提前等优势,患者术后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手术 前方入路 后方入路
下载PDF
直接前侧入路与后侧入路在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3
18
作者 江文锦 周思远 +1 位作者 王武炼 林文韬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23期8-11,16,共5页
目的比较直接前侧入路与后侧入路在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关节外科的61例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直接前侧入路组(DAA)32例,后侧入路组(... 目的比较直接前侧入路与后侧入路在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关节外科的61例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直接前侧入路组(DAA)32例,后侧入路组(PA)29例。DAA组患者采用直接前侧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PA组患者采用后侧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臼杯前倾角误差与外展角误差;比较两组患者的双下肢长度差异、Harris髋关节评分(HHS)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DAA组患者的麻醉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P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3、6个月的HHS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AA组患者术后1、3个月的HHS评分高于P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HH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影像学评价中,DAA组患者的髋臼前倾角误差、髋臼外展角误差、双下肢绝对长度差均小于P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AA组中存在4例单侧股外侧皮神经症状,2例单侧股骨假体内翻。PA组中发生1例单侧股骨假体内翻。结论直接前侧入路在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优于后侧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前侧入路 后侧入路 全髋关节置换术 同期手术
下载PDF
直接前方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髋关节炎的效果
19
作者 李鹏鹤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32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直接前方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THR)治疗强直性髋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在我院拟实施THR的60例强直性髋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直接前方入路,对照组采用后... 目的探讨直接前方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THR)治疗强直性髋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在我院拟实施THR的60例强直性髋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直接前方入路,对照组采用后外侧入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疼痛、功能、活动、畸形评分及总分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患肢外展、外旋角度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4周及术后3、6个月,观察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对照组,肌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结局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直性髋关节炎患者THR术中,采取直接前方入路可改善患肢活动度,减少不良结局的发生,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髋关节炎 直接前方入路 后外侧入路 全髋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直接前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效果比较
20
作者 李育康 《世界复合医学》 2019年第8期60-62,共3页
目的比较直接前入路(DAA)和后外侧入路(PLA)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临床疗效。方法用“随机分配法”将该院从2016年7月—2018年12月收治的48例接受THA治疗的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种,对照组予以PLA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予以DA... 目的比较直接前入路(DAA)和后外侧入路(PLA)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临床疗效。方法用“随机分配法”将该院从2016年7月—2018年12月收治的48例接受THA治疗的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种,对照组予以PLA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予以DAA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观察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10.5±22.1)min、(120.6±23.2)min]和并发症总发生率(20.83%、16.67%)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44,χ^2=0.137,P=0.129、0.712),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142.2±35.4)mL]和切口长度[(10.0±1.2)cm]要低于对照组[(203.3±42.1)mL、(12.9±2.6)cm],住院时间[(9.3±2.4)d]比对照组[(13.6±2.9)d]短,疼痛[(3.3±0.6)分]和髋关节功能评分分数[(92.6±18.7)分]均低于对照组[(4.9±1.3)分、(79.56±1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42、4.961、5.596、5.475、2.854,P=0.001)。结论 DAA下THA比PLA更能减少患者术后的住院时间和疼痛感受,更有利于早期髋关节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前入路 后外侧入路 全髋关节置换术 临床观察指标 并发症发生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