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luence of maximum principal stress direction on the failure proces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shaped tunnels 被引量:3
1
作者 Linqi Huang Xuefeng Si +2 位作者 Xibing Li Fengqiang Gong Yong Lu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5期1125-1143,共19页
To investigate the failure proces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shaped tunnels under different maximum principal stress directions θ, true-triaxial tests were conducted on cubic sandstone samples with a through D-shaped ... To investigate the failure proces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shaped tunnels under different maximum principal stress directions θ, true-triaxial tests were conducted on cubic sandstone samples with a through D-shaped hole.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failure process can be divided into 4 periods:calm, buckling deformation, gradual buckling and exfoliation of rock fragment, and formation of a Vshaped notch. With an increase in θ from 0° to 90°, the size of the rock fragments first decreases and then increases, whereas the fractal dimension of the rock fragments first increases and then decreases. Meanwhile, the failure position at the left side shifts from the sidewall to the corner and finally to the floor, whereas the failure position at the right side moves from the sidewall to the spandrel and finally to the roof,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failure position in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In addition, the initial vertical failure stress first decreases and then increases. By comparing the results,the failure severities at different maximum principal stress directions can be ranked from high to low in the following order: 90°>60°>30°>4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 D-shaped tunnel ROCKBURST maximum principal stress direction True-triaxial test V-shaped notch
下载PDF
Shear wave splitting analysis of local earthquakes from dense arrays in Shimian,Sichuan 被引量:2
2
作者 Sha Liu Baofeng Tian 《Earthquake Science》 2023年第1期52-63,共12页
The Shimian area of Sichuan sits at the junction of the Bayan Har block.Sichuan-Yunnan rhombic block,and Yangtze block,where several faults intersect.This region features intense tectonic activity and frequent earthqu... The Shimian area of Sichuan sits at the junction of the Bayan Har block.Sichuan-Yunnan rhombic block,and Yangtze block,where several faults intersect.This region features intense tectonic activity and frequent earthquakes.In this study,we used local seismic waveform data recorded using dense arrays deployed in the Shimian area to obtain the shear wave splitting parameters at 55 seismic stations and thereby determine the crustal anisotrop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gion.We then analyzed the crustal stress pattern and tectonic setting and explored their relationship in the study area.Although some stations returned a polarization direction of NNW-SSE.a dominant polarization direction of NW-SE was obtained for the fast shear wave at most seismic stations in the study area.The polarization directions of the fast shear wave were highly consistent throughout the study-area.This orientation wa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irection of the regional principal compressive stress and parallel to the trend of the Xianshuihe and Daliangshan faults.The distribution of crustal anisotropy in this area was affected by the regional tectonic stress field and the fault structures.The mean delay time between fast and slow shear waves was 3.83 ms/km.slightly greater than the values obtained in other regions of Sichuan.This indicates that the crustal media in our study area had a high anisotropic strength and also reveals the influence of tectonic complexity resulting from the intersection of multiple faults on the strength of seismic anisotro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ear wave splitting polarization direction of the fast shear wave regional principal compressive stress dense array Citation:Liu S and Tian BF(2023).Shear wave splitting analysis of local earthquakes from dense arrays in Shimian Sichuan.
下载PDF
大倾角煤层开采顶板主应力方向分布特征及力学分析
3
作者 罗生虎 任浩 王同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7-113,共7页
为了分析大倾角煤层开采顶板最大主应力方向旋转对顶板变形破坏的影响,以新疆焦煤集团2130矿25221工作面为背景,采用物理相似模拟实验、FLAC^(3D)数值模拟方法对大倾角煤层开采过程中顶板破坏及岩层结构演化特征、最大主应力方向等值线... 为了分析大倾角煤层开采顶板最大主应力方向旋转对顶板变形破坏的影响,以新疆焦煤集团2130矿25221工作面为背景,采用物理相似模拟实验、FLAC^(3D)数值模拟方法对大倾角煤层开采过程中顶板破坏及岩层结构演化特征、最大主应力方向等值线分布及其对顶板破坏影响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顶板力学模型,讨论了顶板挠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随工作面推进,顶板破坏包络线上方承载拱拱体范围逐渐增大,拱顶逐渐向岩层中上部延伸;顶板的最大主应力方向等值线分布形态由“m”逐渐向“n”型演化(采空区中、上部区域顶板最大主应力方向偏转程度较大),在主应力方向偏转和最优扩展裂隙角协同作用下,促使顶板中上部发生破坏并逐步向高位岩层迁移;建立顶板力学模型,通过Python编程将顶板数据代入计算可得,在顶板岩层倾向4/5处出现挠度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倾角煤层 顶板承载结构 最大主应力方向 顶板破坏特征
下载PDF
大巷合理布置受地应力影响规律及其应用研究
4
作者 吴延成 王艳飞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8期68-72,共5页
基于地应力实测结果,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和BP神经网络对李村矿地应力场进行反演,得到矿区最大、最小以及中间主应力空间分布规律。数值模拟分析了巷道围岩稳定性随最大主应力与巷道轴向夹角α增大演变规律:浅部围岩最大主应力逐渐增大... 基于地应力实测结果,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和BP神经网络对李村矿地应力场进行反演,得到矿区最大、最小以及中间主应力空间分布规律。数值模拟分析了巷道围岩稳定性随最大主应力与巷道轴向夹角α增大演变规律:浅部围岩最大主应力逐渐增大,呈“对称→不对称→对称”变化,且等值线密集由顶底板转向两帮;顶板最大拉应力与α呈正相关,其深度与α呈负相关;顶板浅部拉应力随α增大而增大,顶板更易发生拉伸破坏。应减小大巷轴向与最大主应力方向的夹角,据此李村矿设计大巷布置方向与最大主应力方向夹角约为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反演 巷道合理布置 BP神经网络 最大主应力方向
下载PDF
延怀盆地活动断裂运动与现代构造应力场 被引量:26
5
作者 谢富仁 张红艳 +2 位作者 崔效锋 荆振杰 李瑞莎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93-705,共13页
延怀盆地包括延矾、怀涿两个相互连通的次级盆地。野外地震地质调查和断裂滑动观测表明:延矾盆地NE向活动断裂以右旋走滑为主,兼具正断层分量;怀涿盆地NE向活动断裂以正断为主,兼具右旋走滑分量;盆地内NW向断裂以左旋走滑为主,兼具正断... 延怀盆地包括延矾、怀涿两个相互连通的次级盆地。野外地震地质调查和断裂滑动观测表明:延矾盆地NE向活动断裂以右旋走滑为主,兼具正断层分量;怀涿盆地NE向活动断裂以正断为主,兼具右旋走滑分量;盆地内NW向断裂以左旋走滑为主,兼具正断层分量。采用野外观测取得的10个测点337条活断层擦痕数据,利用由断层滑动资料反演构造应力张量的方法,计算获得了研究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的主要特征:延矾盆地现代构造应力场以NEE—近EW向挤压、NNW向—近SN向拉张为主要特征,应力结构均为走滑型。其最大主压应力(σ1)方向为N74°~88°E,平均倾角18°;最小主压应力(σ3)方向为近SN,近水平;中间主应力(σ2)倾角较陡,近垂直。怀涿盆地以NNW向拉张为主要特征,应力结构为正断型为主。其最大主压应力(σ1)平均倾角68°,近垂直;中间主应力(σ2)倾角较缓,最大的不超过35°;最小主压应力(σ3)方向为NNW—近SN向,近水平。断层滑动反演的结果与北京及周边地区由震源机制解资料反演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怀盆地 构造应力 断层滑动 最大主应力方向
下载PDF
初始应力场对爆破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1
6
作者 肖正学 张志呈 李端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97-501,共5页
通过对存在不同初始应力场的几种材料的室内试验和地下矿山爆彼实例的分析,发现初始应力场对爆破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初始应力场的存在改变了爆轰波的传播规律,同时,对裂纹发展起着导向作用。正确认识和掌握初始应力场的规律,通过合... 通过对存在不同初始应力场的几种材料的室内试验和地下矿山爆彼实例的分析,发现初始应力场对爆破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初始应力场的存在改变了爆轰波的传播规律,同时,对裂纹发展起着导向作用。正确认识和掌握初始应力场的规律,通过合理布置炮孔位置,正确选取爆破参数,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资源损失和改善爆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应力场 静应力场 应力叠加 爆破 爆破效果
下载PDF
强震近震中区地电阻率变化速率的各向异性 被引量:60
7
作者 杜学彬 阮爱国 +1 位作者 范世宏 郝臻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9-297,共9页
用归一化月速率方法处理了 6次强震前近震中区 1 1个台的地电阻率数据 ,得到在孕震中短期至短临阶段 ,与主压应力方向正交 (或近于正交 )测向的地电阻率下降变化的速率大于平行 (或近于平行 )主应力方向的变化速率 .产生变化速率各向异... 用归一化月速率方法处理了 6次强震前近震中区 1 1个台的地电阻率数据 ,得到在孕震中短期至短临阶段 ,与主压应力方向正交 (或近于正交 )测向的地电阻率下降变化的速率大于平行 (或近于平行 )主应力方向的变化速率 .产生变化速率各向异性的原因可能是 :在孕震后期的扩容阶段 ,裂隙走向沿主压应力方向优势排列 ,导电流体活动产生真电阻率变化速率的各向异性 ,表现为地表视电阻率变化速率的各向异性 .本文为视电阻率各向异性的实验结果提供了震例支持 ,物理解释比较清晰 ,可能成为研究某些强震孕育晚期震源区及其附近地壳应力状态的参考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近震中区 地电阻率 真电阻率 各向异性 主压应力 地震前兆 导电流体
下载PDF
三峡水库重点监视区蓄水前后震源机制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王墩 姚运生 +2 位作者 薛军蓉 陈俊华 宋琛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3-107,共5页
利用2000~2006年三峡工程诱发地震监测系统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监测数据,对其水库重点监视区内震源机制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蓄水前震源机制为走滑-逆断性质,水平最大主压应力方向近东西向,P轴仰角较小,近水平,与区域主压应力一致;蓄水... 利用2000~2006年三峡工程诱发地震监测系统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监测数据,对其水库重点监视区内震源机制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蓄水前震源机制为走滑-逆断性质,水平最大主压应力方向近东西向,P轴仰角较小,近水平,与区域主压应力一致;蓄水后震源机制为走滑-正断性质,水平最大主压应力方向各异,P轴仰角较大,明显不受区域应力场控制,这种现象可能与水库诱发地震成因机制的复杂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重点监视区 蓄水 震源机制解 水平最大主压应力 孔隙压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区域应力状态研究综述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开洋 王成虎 +1 位作者 邢博瑞 李凤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13,共9页
系统梳理和总结了前人对郯庐断裂带区域应力状态的研究成果,包括最大主应力方向、稳定性及动力机制分析等。郯庐断裂带北段最大主应力以NEE方向为主,中段以EW方向为主,南段以NEE方向为主。说明郯庐断裂带整体受东西方向的挤压作用,其活... 系统梳理和总结了前人对郯庐断裂带区域应力状态的研究成果,包括最大主应力方向、稳定性及动力机制分析等。郯庐断裂带北段最大主应力以NEE方向为主,中段以EW方向为主,南段以NEE方向为主。说明郯庐断裂带整体受东西方向的挤压作用,其活动受太平洋板块和东亚大陆板块控制。研究成果揭示了郯庐断裂带整体的应力状态,为防震减灾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 地应力 应力状态 最大主应力方向 断层稳定性
下载PDF
宁夏及其邻区地震活动带与小区域构造应力场 被引量:20
10
作者 赵知军 刘秀景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31-46,共16页
本文利用宁夏及其邻区地震台网记录的18099个初动符号,以单个地震震源机制解和小震综合解的平均解,求得7个小区的区域构造应力场。全区主压应力场的平均方位为39°左右。各小区的平均主压应力方位为:西(吉)、海(原)、固(原)地区60&#... 本文利用宁夏及其邻区地震台网记录的18099个初动符号,以单个地震震源机制解和小震综合解的平均解,求得7个小区的区域构造应力场。全区主压应力场的平均方位为39°左右。各小区的平均主压应力方位为:西(吉)、海(原)、固(原)地区60°;银川平原及石咀山地区42°;石咀山以北、以西地区26°;(中)卫、(中)宁地区17°。各区均以来自西南方向的压应力为主。并认为当弱震活动带走向与主压应力方位成25°—30°夹角时,未来在这些条带上发生中强地震的可能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活动带 构造 应力场 主压应力
下载PDF
利用岩石磁组构恢复沉积盆地古构造应力场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2
11
作者 曾联波 漆家福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28-632,共5页
由于缺少应力标志,沉积盆地覆盖区的古构造应力场定量恢复一直是个难题。为了探讨岩石磁化率各向异性在恢复沉积盆地古构造应力场的最大主应力方向方面的可行性,首先对岩石缓慢加压变形前后的磁化率各向异性的变化进行了实验研究,受力... 由于缺少应力标志,沉积盆地覆盖区的古构造应力场定量恢复一直是个难题。为了探讨岩石磁化率各向异性在恢复沉积盆地古构造应力场的最大主应力方向方面的可行性,首先对岩石缓慢加压变形前后的磁化率各向异性的变化进行了实验研究,受力以后岩石的磁化率各向异性参数H,P,q值都相应增大,最大和最小磁化率主轴产状也有明显的变化,反映了浅层次的构造变形过程可对岩石磁组构产生明显的影响。然后,在塔里木盆地北部,将用最小磁化率主轴所求得的最大主压应力方位与用构造变形分析所求得的最大主压应力方向进行了对比分析,二者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在构造变形较强的沉积覆盖区(σ1),用岩石的最小磁化率主轴方向来确定沉积盆地古构造应力场的最大主压应力方位是可行的。最后,还对该方法的适应范围和构造应力场的分期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组构 最小磁化率主轴 最大主压应力方向 古构造应力场 沉积盆地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基于钻孔应力、应变连续实测资料研究新疆相对应力场 被引量:8
12
作者 蒋靖祥 尹光华 吴国栋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4-163,共10页
利用1985年以来新疆地区钻孔应力、应变连续观测资料研究相对应力场,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地区相对应力场的主压应力方向近NS,呈现区域性分布特征。西昆仑中、西段近NS向,西昆仑东段、北天山、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为NNE向;南天山西部为NW向,... 利用1985年以来新疆地区钻孔应力、应变连续观测资料研究相对应力场,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地区相对应力场的主压应力方向近NS,呈现区域性分布特征。西昆仑中、西段近NS向,西昆仑东段、北天山、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为NNE向;南天山西部为NW向,南天山东部为NE向。新疆的压应力作用极强,剪应力作用较大,张应力作用较弱。应力量值有西大东小、南强北弱的特点;帕米尔弧与天山交汇的喀什地区主压应力值、剪应力值最大,北天山中部的石河子的主张应力值最大,乌鲁木齐的应力值最小;应力变化量值差别大,且在空间上呈现不均匀性。相对应力场的主压应力方向与区域构造线走向、山脉延展方向交角较大,表明新疆的山脉及构造主要受挤压应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力学 钻孔应力 应变连续实测 相对应力场 主压应力方向 应力变化量值
下载PDF
大断面隧道深浅埋划分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吴铭芳 章慧健 仇文革 《现代隧道技术》 E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26,共6页
在中国现行的铁路和公路隧道设计规范中,隧道深、浅埋的划分是以松弛荷载概念作为基础的,并具有统计上的意义,但这种划分方法线条较粗,并没有充分考虑围岩的自承能力。文章以隧道围岩能否形成安全有效的压力拱为基本原则进行了隧道深、... 在中国现行的铁路和公路隧道设计规范中,隧道深、浅埋的划分是以松弛荷载概念作为基础的,并具有统计上的意义,但这种划分方法线条较粗,并没有充分考虑围岩的自承能力。文章以隧道围岩能否形成安全有效的压力拱为基本原则进行了隧道深、浅埋的划分。对于地表水平或近似水平情况,按平面应变假定,认为面内最大主应力的最大值出现在压力拱的内边界处,而将面内最大主应力方向发生偏转(拱体内最大主应力方向为水平方向,拱体外部最大主应力将恢复为开挖前的竖直方向)的点作为压力拱的外边界;当地表有较大坡度时,由于地形对自重应力场分布产生的影响,这里以等效埋深代替实际埋深,用以修正按地表水平情况计算的深、浅埋分界值。根据上述思路,对目前在建的某四线大断面车站隧道,通过数值模拟,建议取30 m埋深作为隧道深、浅埋分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拱 最大主应力 方向偏转 自重应力场 浅埋分界 等效埋深
下载PDF
福州盆地断层擦痕构造解析及其应力场反演 被引量:4
14
作者 强祖基 王辉 王洪涛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17-322,共6页
本文通过野外测量众多的断层擦痕,经过计算机反演应力场,并结合地质资料分析,认为本区自中生代末至第四纪存在着四期构造应力场。
关键词 盆地 断层 擦痕 构造 应力场
下载PDF
唐山地区剪切波分裂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孙勇 郑斯华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60-67,共8页
本文利用唐山地区的数字化地震资料,研究了唐山地区的剪切波分裂现象。通过对唐山强地面运动台网中七个台的三分向数字化记录资料的研究发现,1982—1984年发生的大部分地震都有较明显的S波分裂现象。七个台站的初至分裂S波的极化方向都... 本文利用唐山地区的数字化地震资料,研究了唐山地区的剪切波分裂现象。通过对唐山强地面运动台网中七个台的三分向数字化记录资料的研究发现,1982—1984年发生的大部分地震都有较明显的S波分裂现象。七个台站的初至分裂S波的极化方向都在近东西方向,这与该地区的主压应力场方向相一致。各台慢S波延时的平均值在0.005—0.008s/km之间,由此可以粗略地估计得到各个台站的裂纹密度为:0.019(TS01,TS02,TS15),0.015(TS03,TS07,TS18)和0.024(T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剪切波 应力 唐山地区
下载PDF
基于不同岩石抗拉强度值确定最大水平主应力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春权 王成虎 +2 位作者 江英豪 张杰 刘卓岩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1-47,共7页
水压致裂原地应力测量系统的柔性对最大水平主应力的结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提高最大水平主应力的测量精度对各种地下等工程设计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进行直接拉伸试验、"垫条加载"和"角锥荷载"形式的圆盘劈裂实验... 水压致裂原地应力测量系统的柔性对最大水平主应力的结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提高最大水平主应力的测量精度对各种地下等工程设计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进行直接拉伸试验、"垫条加载"和"角锥荷载"形式的圆盘劈裂实验、弯曲拉伸实验获得岩石抗拉强度,结合实测破坏压力、孔隙压力数据及相关理论计算出最大水平主应力,并与利用经典水压致裂公式计算得到的最大水平主应力进行数据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角锥荷载"圆盘劈裂实验、直接拉伸试验、"垫条加载"圆盘劈裂实验、三点弯曲实验所获得的最大水平主应力均大于经典水压致裂公式计算得到的最大水平主应力,且偏差依次增大,由此也说明测试系统的柔性会导致利用经典公式计算的最大水平主应力偏小。4种实验中,通过"角锥荷载"圆盘劈裂实验所获得的数据较其他3种方法更接近经典公式计算得到的最大水平主应力,且偏差较小,可以作为估算最大水平主应力的一种替代方法。在未来的工作研究中,可以为避开系统柔性对实测最大水平主应力的影响、提高测量精度提供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压致裂 最大水平主应力 岩石抗拉强度 直接拉伸 弯曲拉伸 圆盘劈裂
下载PDF
中国地震科学台阵两期观测资料近场记录揭示的南北地震带地壳剪切波分裂特征 被引量:21
17
作者 张艺 高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181-2199,共19页
利用中国地震科学台阵第一期(2011-01-2014-06)及部分中国地震科学台阵第二期(2013-02-2015-12)的流动地震台阵记录到的小震波形资料,运用剪切波分裂系统分析(SAM)方法,分析南北地震带的地壳各向异性,对剪切波分裂参数所反映的区域应力... 利用中国地震科学台阵第一期(2011-01-2014-06)及部分中国地震科学台阵第二期(2013-02-2015-12)的流动地震台阵记录到的小震波形资料,运用剪切波分裂系统分析(SAM)方法,分析南北地震带的地壳各向异性,对剪切波分裂参数所反映的区域应力环境及构造特征,以及区域内主压应力方向与断裂分布的关系展开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南北地震带快剪切波偏振方向自北向南由NE向逐渐转变为NNW向,与南北地震带区域主压应力的方向变化具有一致性.区域内分布的大量NE及WNW或NW向断裂构造同样对快波偏振方向有比较大的影响,位于走滑断裂附近的台站,其快波方向与断裂走向大致平行,部分位于走滑断裂附近的台站其快波方向几乎垂直于断裂走向,而与构造应力场方向一致性较好.个别台站表现出复杂快波优势方向特征,反映出研究区内构造环境的复杂性.慢波时间延迟结果显示,南北地震带南段的平均时间延迟高于北段,反映了受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挤压作用,南段地壳介质各向异性程度更大,构造变形更加剧烈.对比南北地震带上地幔各向异性特征,推测在川滇菱形块体内部可能存在复杂的壳幔耦合现象,地壳剪切波分裂除了反映区域应力特征,还可以揭示出区域构造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地震带 地壳各向异性 剪切波分裂 快波偏振方向 慢波时间延迟 构造 区域主压应力方向
下载PDF
广东省及邻区活动断裂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颜玉定 李亚林 +2 位作者 刘特培 欧阳立胜 官幼雄 《华南地震》 2006年第4期14-25,共12页
从实验应力分析和岩石力学的角度,综合其它学科的相关理论,给出了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活动断裂的新定义及其判据。其定义为:在现代构造应力场中,存在沿原断裂面破裂和扩展的断裂。其判据为:①某断裂走向与主压应力1σ方向所夹的锐角0°... 从实验应力分析和岩石力学的角度,综合其它学科的相关理论,给出了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活动断裂的新定义及其判据。其定义为:在现代构造应力场中,存在沿原断裂面破裂和扩展的断裂。其判据为:①某断裂走向与主压应力1σ方向所夹的锐角0°≤β≤50°时,其为活动断裂;②β=25°的断裂为最活动的断裂。通过对广东省及邻区活动断裂的实验研究还得到其1σ方向分布图(广东省域从东到西,1σ方向大致为305°~360°~15°)、活动断裂或活动断裂分段的走向范围以及主要活动断裂分段内潜在的最大地震。大致为:①NW走向的断裂,除西部极少数外,全部是活动断裂。各断裂分段内潜在的最大地震在MS 5.1~7.4级之间:②研究区东部的近EW向断裂、西部NE向断裂的部分分段和SN向断裂,也是活动断裂。各分段内潜在的最大地震在MS6.8~7.5级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断裂 断裂走向 主压应力方向 最大潜在地震
下载PDF
强震前视电阻率月速率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相平 张建国 +1 位作者 李晓鹏 张英杰 《华北地震科学》 2016年第3期68-72,共5页
用归一化月速率方法处理了2次强震前周边7个地电阻率台的观测数据,并结合震源机制解计算结果,研究了强震前后视电阻率各项异性变化及映震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与震源机制解最大主压应力方位正交(或近于正交)测道的视电阻率,在地震前1年内... 用归一化月速率方法处理了2次强震前周边7个地电阻率台的观测数据,并结合震源机制解计算结果,研究了强震前后视电阻率各项异性变化及映震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与震源机制解最大主压应力方位正交(或近于正交)测道的视电阻率,在地震前1年内,大部分台站视电阻率月速率值出现下降和短临阶段上升变化,而与主压应力方位一致(或近于该方位)的测道变化则相反。基于这一物理现象,若能加大观测台网密度、合理布设电极方位,就有可能推断出地震震中的大致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电阻率 归一化月速率 各向异性 最大主压应力 地震预测
下载PDF
用震源机制分析长白山天池火山未来喷发的动力背景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庆英 李春锋 +1 位作者 郑志丰 李爱莉 《地质与资源》 CAS 2008年第4期245-249,共5页
把震源机制的分析结果和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成果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来揭示长白山天池火山未来喷发的动力背景.深源地震的震源机制表明,西太平洋板块向我国大陆的俯冲作用,使研究区处于近E-W向的挤压状态.从浅源地震的震源机制分析发现... 把震源机制的分析结果和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成果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来揭示长白山天池火山未来喷发的动力背景.深源地震的震源机制表明,西太平洋板块向我国大陆的俯冲作用,使研究区处于近E-W向的挤压状态.从浅源地震的震源机制分析发现,研究区平均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为NEE-SWW向.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显示,天池周边NWW向的断层在更新世晚期以来较发育.天池火山未来的喷发可能受西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及NWW向断裂的走滑活动控制.根据以上分析,提出了天池火山未来喷发的可能动力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池火山 板块俯冲 震源机制 最大主压应力方向 北西西向断裂 动力背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