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演员的身体要跟上角色的灵魂——表演专业形体课程探究
1
作者 杨华 《中国舞蹈学》 2024年第1期99-108,351,352,共12页
形体台词是演员的两个翅膀,决定了演员飞翔的高度和宽度。身体训练是演员走向舞台的必修课,也是一个漫长而持续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戏剧舞台对演员的身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形体课程教学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困境。如何迎接挑战并走... 形体台词是演员的两个翅膀,决定了演员飞翔的高度和宽度。身体训练是演员走向舞台的必修课,也是一个漫长而持续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戏剧舞台对演员的身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形体课程教学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困境。如何迎接挑战并走出困境是我们不断前进探索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 形体 表演 戏剧 舞蹈
下载PDF
论汉代画像石乐舞百戏场景及其艺术表现特点 被引量:1
2
作者 郑立君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3-133,共11页
汉代画像石上的乐舞百戏场景内容丰富,数量众多。西汉中晚期和东汉早期在一座画像石墓葬中刻画两三处乐舞百戏场景的情况较多,而东汉中晚期在一座墓葬中刻画多处乐舞百戏场景的现象大量出现。西汉中晚期至东汉早期小型乐舞百戏场景占据... 汉代画像石上的乐舞百戏场景内容丰富,数量众多。西汉中晚期和东汉早期在一座画像石墓葬中刻画两三处乐舞百戏场景的情况较多,而东汉中晚期在一座墓葬中刻画多处乐舞百戏场景的现象大量出现。西汉中晚期至东汉早期小型乐舞百戏场景占据大部分,在东汉中晚期小型乐舞百戏场景继续发展的同时,不少大型画像石墓葬中出现了演员众多的综合性大型乐舞百戏场面。在汉代画像石上刻画乐舞百戏场景,有着表现墓主人生前宴乐生活、希望死后能像生前一样继续享受歌舞娱乐等生活和祈求升仙的目的,同时也是画像石墓葬系列图像完整叙事的需要。汉代画像石乐舞百戏场景在墓葬中所处位置、画面构成、艺术形象刻绘、艺术表现思想与方法等方面,体现了诸多共性特征和鲜明地域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舞百戏 汉画像石 墓葬艺术戏剧表演艺术
下载PDF
传承红色基因的历史舞剧服装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周磊 易群燕 《丝网印刷》 2023年第13期37-39,共3页
在历史舞剧服饰设计中传承红色基因,融合舞蹈服装和面料、色彩结合的各种设计方式,讲好红色故事。文章结合舞蹈服饰的特点,运用服装设计专业知识,提出了真实性、流动性、符号性等服装设计创新方式,为历史舞剧服装增强表现力、传播力、... 在历史舞剧服饰设计中传承红色基因,融合舞蹈服装和面料、色彩结合的各种设计方式,讲好红色故事。文章结合舞蹈服饰的特点,运用服装设计专业知识,提出了真实性、流动性、符号性等服装设计创新方式,为历史舞剧服装增强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生动传播红色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基因 舞剧服装设计 创新表现
下载PDF
西晋故事体歌诗与后代说唱文学之关系考论 被引量:7
4
作者 刘怀荣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8-65,共8页
我国表演艺术的发展,在汉代就已产生了以音乐伴唱演述故事的相和曲、横吹曲和杂曲歌,同时还出现了以讲说和唱诵故事为主的俗赋,以及将歌、乐、舞等多种艺术形式融为一体、表演故事的歌舞艺术雏形。西晋时期出现的一批故事体歌诗,正是汉... 我国表演艺术的发展,在汉代就已产生了以音乐伴唱演述故事的相和曲、横吹曲和杂曲歌,同时还出现了以讲说和唱诵故事为主的俗赋,以及将歌、乐、舞等多种艺术形式融为一体、表演故事的歌舞艺术雏形。西晋时期出现的一批故事体歌诗,正是汉代表演艺术进一步发展的结果,这些歌诗或歌咏正史中史实,或敷衍民间故事,或为前代表现历史题材的歌诗的改写,均为历史题材,具有一定的情节,并与音乐或歌舞密切相关。其所歌咏的历史故事和人物,成为后来说唱文学的常见题材;其集故事性与表演性为一体的特点,也被后者所继承。因此,西晋故事体歌诗不仅对说唱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说唱文学的重要源头。对它在文学史上的意义,有必要进行重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事体 歌诗 歌诗表演 说唱文学 歌舞戏
下载PDF
刘师培戏曲观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晓兰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0-46,共7页
从戏曲的起源——古之乐舞与祀神,戏曲的发展与成熟——戏与曲剧的关系,刘师培戏曲观对王国维乃至后来戏曲史学者的影响,刘师培戏曲观的形成与戏曲改良思潮之间的关系等几个方面考察了刘师培的戏曲观,认为刘师培的戏曲观具有开拓性、系... 从戏曲的起源——古之乐舞与祀神,戏曲的发展与成熟——戏与曲剧的关系,刘师培戏曲观对王国维乃至后来戏曲史学者的影响,刘师培戏曲观的形成与戏曲改良思潮之间的关系等几个方面考察了刘师培的戏曲观,认为刘师培的戏曲观具有开拓性、系统性、完整性和现实性等特点,应充分认识其在中国古典戏曲理论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师培 戏曲起源 乐舞 祀神 曲剧 戏曲
下载PDF
学科视阈下舞蹈表演理论原理建构及方法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周蓓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1年第3期98-103,共6页
在中国舞蹈学的学科体系中,舞蹈表演理论还有很大的空间需要填补。在舞蹈表演研究中,方法论的重要性及其价值所在是研究重点。舞蹈表演最一般、最本质的规定是身体在特定空间下的当众表演,这是舞蹈表演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舞蹈表演的... 在中国舞蹈学的学科体系中,舞蹈表演理论还有很大的空间需要填补。在舞蹈表演研究中,方法论的重要性及其价值所在是研究重点。舞蹈表演最一般、最本质的规定是身体在特定空间下的当众表演,这是舞蹈表演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舞蹈表演的研究范畴包括作为舞蹈表演者自己对表演过程的总结与思考,作为观察者对于舞者或者舞蹈表演的行为及全过程所进行的思考和研究,作为舞蹈表演教学对舞蹈表演进行反思和反馈的三种范畴。在逻辑起点和研究范畴基础上建构的方法论主要有动作分析理论、身心学理论和控制与反馈理论。从舞蹈学科建设以及内容范畴等现实需求而言,对于舞蹈表演的经验总结和梳理是非常重要的学科建设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学科 舞蹈表演 方法论 舞蹈表演原理
下载PDF
《粉墨春秋》:民族舞蹈与戏曲艺术的结合 被引量:2
7
作者 闫雪清 刘文 崔勇前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114-116,共3页
自大型原创舞剧《粉墨春秋》首演以来,得到业内外人士和观众的广泛好评。《粉墨春秋》的演出与制作以创新为主旨,突破了舞剧以男女主角的爱情故事为线索的情节模式,有着以戏化舞的特点;同时它又将戏曲表演艺术融入到民族舞蹈的语汇之中... 自大型原创舞剧《粉墨春秋》首演以来,得到业内外人士和观众的广泛好评。《粉墨春秋》的演出与制作以创新为主旨,突破了舞剧以男女主角的爱情故事为线索的情节模式,有着以戏化舞的特点;同时它又将戏曲表演艺术融入到民族舞蹈的语汇之中,创造了独特新颖的舞蹈语汇;它的舞美设计把戏曲的综合性特点与时代风尚融为一体,使得此剧不仅演绎了戏剧人生的故事,还承载着戏曲绝技和民族精神。这种创新与探索,不仅有利于戏曲艺术的普及和传播,而且对于世界人民了解中国以及中国的文化艺术走出国门也起着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墨春秋》 民族舞蹈 戏曲艺术
下载PDF
陇南白马藏族傩舞戏服饰艺术研究——白马藏族文学整理与研究之三 被引量:2
8
作者 蒲向明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88-95,共8页
陇南白马藏族傩舞戏主要包括池哥昼、甘昼和麻昼三大类,其服饰最富特色的是生活化和滑稽性结合统一的池哥昼、甘昼傩舞戏服饰。相比而言,麻昼服饰在艺术性和丰富性方面则更胜一筹,显示着白马藏族傩舞戏独特而深刻的文化内涵。整体来看,... 陇南白马藏族傩舞戏主要包括池哥昼、甘昼和麻昼三大类,其服饰最富特色的是生活化和滑稽性结合统一的池哥昼、甘昼傩舞戏服饰。相比而言,麻昼服饰在艺术性和丰富性方面则更胜一筹,显示着白马藏族傩舞戏独特而深刻的文化内涵。整体来看,艺术化和程式化是白马藏族傩舞戏服饰发展变化的两极,在白马藏族娱神和娱人的傩舞戏表演中,服饰穿着则遵守着其独有的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南白马藏族 傩舞戏 表演服饰 池哥昼 麻昼
下载PDF
魏晋至隋唐时期神仙题材歌舞论略 被引量:1
9
作者 田桂民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61-66,共6页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神仙题材歌舞表演,是随着汉代以后神仙道教思想的流行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历代帝王长生不死的心理期盼,对这种歌舞形式的流行有着巨大的影响;唐代精美的歌舞演技,更把神仙题材歌舞推向了高潮,并为综合性的戏剧艺术正式...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神仙题材歌舞表演,是随着汉代以后神仙道教思想的流行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历代帝王长生不死的心理期盼,对这种歌舞形式的流行有着巨大的影响;唐代精美的歌舞演技,更把神仙题材歌舞推向了高潮,并为综合性的戏剧艺术正式形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仙题材 歌舞表演 霓裳羽衣舞 泛戏剧形态
下载PDF
郜大琨民族舞蹈观述评
10
作者 于平 《民族艺术研究》 2017年第1期76-86,共11页
郜大琨是建立中国古典舞体系团队的中坚人物,是"中国古典舞教程"的主要编写者之一。用这一学科带头人李正一的话来说:"郜大琨是创建中国古典舞全过程的核心实践者。"郜大琨的民族舞蹈观,立足点在于"建立一套... 郜大琨是建立中国古典舞体系团队的中坚人物,是"中国古典舞教程"的主要编写者之一。用这一学科带头人李正一的话来说:"郜大琨是创建中国古典舞全过程的核心实践者。"郜大琨的民族舞蹈观,立足点在于"建立一套为今天服务的民族舞蹈训练体系",支撑点在于"从规律上去抓住教材建设的本质与核心",升华点则在于"拆开来练、整体配合的突破性教学方法"。最终通过民族舞蹈语言的构建,来促进民族舞蹈剧目创作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舞学科 民族特性 组合表演课 中国古典舞身韵
下载PDF
“武舞结合”下舞台艺术创作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昂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20-524,528,共6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个案分析法等,分析"武舞结合"下舞台艺术创作的历史依据:从原始社会时期的武舞相生,到西周时期的以舞象功,再到汉代的以武为舞、以舞相属,又到唐代的武舞相融,最后到宋元、明清的武舞相传、武舞...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个案分析法等,分析"武舞结合"下舞台艺术创作的历史依据:从原始社会时期的武舞相生,到西周时期的以舞象功,再到汉代的以武为舞、以舞相属,又到唐代的武舞相融,最后到宋元、明清的武舞相传、武舞相承,探讨中国武术与中国舞蹈2种典型的身体文化,分析中国武术与中国舞蹈的特性、内容、形式,同时以首都体育学院原创武舞结合舞台剧《武动巅峰》创作实践为例,结合分析武舞结合的舞台作品、武术题材的舞台剧及大型实景武术剧等,研究武舞结合的舞台艺术创作所具有的结构特点、创作手段、文化特征等。在实践探索中寻找武舞结合的切入点,发现武术与舞蹈的共性,取两者的优势,进行有机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舞结合 武舞同源 艺术创作 武术编排 舞蹈编排 舞台剧 武术表演 武术与舞蹈
下载PDF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展现伟大时代风采——第十二届全国舞蹈展演综述 被引量:4
12
作者 唐白晶 《民族艺术研究》 2018年第5期132-144,共13页
第十二届全国舞蹈展演于2018年7月11日至21日在昆明举办。本文以10场专家研讨会为基本视角,集纳专家的发言要点,从舞剧创作、舞蹈节目创作以及云南的舞蹈创作三个方面对本届全国舞蹈展演进行综述。此次展演集中的热点问题在舞剧创作方... 第十二届全国舞蹈展演于2018年7月11日至21日在昆明举办。本文以10场专家研讨会为基本视角,集纳专家的发言要点,从舞剧创作、舞蹈节目创作以及云南的舞蹈创作三个方面对本届全国舞蹈展演进行综述。此次展演集中的热点问题在舞剧创作方面主要有:要加强现实主义的舞蹈创作、以人民为中心的当代中国舞剧的使命、舞剧创作要高度重视结构要素与结构形态、优秀作品的打磨是一个不断推翻自我的过程;在舞蹈节目创作中存在着:中国舞蹈创作"超稳定结构"问题、舞蹈表演需要把握戏剧人物与肢体形象塑造之间的度、民族民间舞的创新和发展、舞蹈创作要突出形象性和意象性等问题;云南的舞蹈创作表现出: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借助外力形成优势团队、坚守民族舞蹈现实题材的当代性追求等特点。我们的舞蹈创作要加强现实题材创作,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舞蹈展演 现实题材创作 中华文化立场 中国舞剧使命 中国舞蹈创作 云南舞蹈创作
下载PDF
论黄南民间藏戏表演艺术及审美特征 被引量:2
13
作者 当周才让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64-66,共3页
本文通过对黄南地区民间藏戏表演艺术的表现身法、韵律风格及语言艺术的研究,描述了黄南地区传统民间藏戏的美学特征,从而为研究黄南独特而多元的民间藏戏戏种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民间藏戏 舞蹈 表演艺术 审美特征
下载PDF
探析歌舞在维吾尔戏剧中独特的地位与作用
14
作者 木亚赛尔.托乎提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52-54,共3页
维吾尔戏剧以音乐为基础,民族歌舞为特色,融合话剧表演手法而形成独特的舞台风格。本文简要论述维吾尔戏剧当中民族歌舞的独特地位及其在维吾尔戏剧表现中的作用。
关键词 维吾尔戏剧 民族歌舞 舞台风格
下载PDF
舞蹈在莆仙戏曲旦角表演形式中的应用
15
作者 龚艳珊 《艺术家》 2018年第6期60-62,共3页
流行于古称兴化的莆田、仙游二县和闽中、闽南兴化方言地区的莆仙戏是沿袭南戏艺术形成的,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为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它以古朴、典雅、细腻、独特的表演风格饮誉剧坛,并拥有一套以歌曲、舞蹈相结合的综合表... 流行于古称兴化的莆田、仙游二县和闽中、闽南兴化方言地区的莆仙戏是沿袭南戏艺术形成的,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为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它以古朴、典雅、细腻、独特的表演风格饮誉剧坛,并拥有一套以歌曲、舞蹈相结合的综合表演形式的科介。尤其是在现在的表演形式中舞蹈的应用更为突出。本文从戏曲舞蹈形态学的角度,对莆仙戏曲旦角表演程式中舞旦角蹈特点进行初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莆仙戏 旦角 舞蹈表演
下载PDF
艺术职业教育民族舞剧青年表演人才培养计划的意义
16
作者 姜涛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9年第10期112-113,116,共3页
结合民族舞剧青年表演人才培养计划,对艺术职业教育提出见解,认为青年舞剧演员是活跃在当今舞台上最具艺术展现力和传承创新塑造艺术角色的群体,艺术职业教育的意义和功能就是提升青年舞剧演员的能力。从艺术职业教育方面出发,从执行国... 结合民族舞剧青年表演人才培养计划,对艺术职业教育提出见解,认为青年舞剧演员是活跃在当今舞台上最具艺术展现力和传承创新塑造艺术角色的群体,艺术职业教育的意义和功能就是提升青年舞剧演员的能力。从艺术职业教育方面出发,从执行国家艺术基金资助舞台艺术人才培养的角度,尝试讨论舞剧青年表演人才提升舞台表演的普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职业教育 培养计划 民族舞剧 青年表演人才
下载PDF
《霓裳羽衣舞》在明清戏曲中的“缥缈仙体”与“风流肉身”
17
作者 盛亦惠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7-123,共7页
长久以来,我们对于古代戏曲、舞蹈之表演以及表演性的了解都依赖大量的文本材料,但文本材料并不能充分体现舞台表演集文字、音乐、动作于一体的多媒介属性。基于文本材料的局限,是否可以从文本材料中发掘表演史非文字的一面?文章以历史... 长久以来,我们对于古代戏曲、舞蹈之表演以及表演性的了解都依赖大量的文本材料,但文本材料并不能充分体现舞台表演集文字、音乐、动作于一体的多媒介属性。基于文本材料的局限,是否可以从文本材料中发掘表演史非文字的一面?文章以历史上颇具盛名且在戏曲作品中被频繁涉及的《霓裳羽衣舞》作为线索,以“身体”作为切入点,整合并比较明清时期较具代表性的两部表演《霓裳羽衣舞》的剧目:明刊元代杂剧《唐明皇秋夜梧桐雨》以及清代传奇《长生殿》,通过分析舞蹈身体,提出“缥缈仙体”与“风流肉身”两个概念,这两个概念虽然始于对舞蹈身体的文学性描写,但最终指向的却是剧作家、演员(舞者)以及观众通过“身体”对历史的解读和构建。这种解读与构建为以往以文本或者文字记录为主的历史叙述提供了另一种想象,其重点在于为历史中的“人”重塑可观、可感之身体,使其成为沟通当下与过去的媒介。这既是将古人置于今人之目前,也是将今人带入古人的世界。在开发研究文本材料之新视角的同时,结合文本与图像等其他类型的材料,探讨对“身体”的关注可以怎样启发我们对古代舞蹈与戏曲表演多媒介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 明清戏曲 霓裳羽衣舞 表演 多媒介性
原文传递
学科建设视野中的中国古典舞(下编) 被引量:4
18
作者 于平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7,共25页
当前,对于"中国古典舞"这一学科的言说、论说乃至界说纷至沓来——但其中不乏缺失历史深度的平面言说,不乏缺失逻辑关联的盲目论说,不乏缺失实践理性的空洞界说……笔者认为,"中国古典舞"是欧阳予倩先生针对京剧、... 当前,对于"中国古典舞"这一学科的言说、论说乃至界说纷至沓来——但其中不乏缺失历史深度的平面言说,不乏缺失逻辑关联的盲目论说,不乏缺失实践理性的空洞界说……笔者认为,"中国古典舞"是欧阳予倩先生针对京剧、昆曲中的舞蹈提出的一个概念。这一概念从一开始、并且在相当长时间内,就是着眼于"民族舞蹈学科建设"的"专有名词"。对于这一名词内涵的把握,鲜活的实践比尘封的教条更具常识性也更具生命力。更何况这是聆听时代召唤、解决时代问题、镌刻时代印记并绽放时代风采的实践。时代的实践有时代的境遇和条件,或许也有时代的促狭与局限……但事实上,以李正一为主帅的学科建设视野中的"中国古典舞",创造了一个真正属于他们、并影响了共和国民族舞蹈文化建设的"李正一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建设 中国古典舞 戏曲舞蹈 芭蕾训练 系统性 科学化 民族舞剧 李正一时代
原文传递
中国红色经典舞蹈作品演艺形态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胡伟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24,共3页
"红色经典"主要是指新中国成立以来广为流传的反映中国革命历史的优秀文学艺术作品,由于涉猎的艺术门类众多、表现的形式多样及创作的数量繁多,因此成为新中国文艺发展史上一个新的研究视点。本文从演艺形态的视角切入,一方... "红色经典"主要是指新中国成立以来广为流传的反映中国革命历史的优秀文学艺术作品,由于涉猎的艺术门类众多、表现的形式多样及创作的数量繁多,因此成为新中国文艺发展史上一个新的研究视点。本文从演艺形态的视角切入,一方面对新中国舞蹈史上具有较大影响的红色经典舞蹈作品进行了一定的梳理;另一方面对这些作品进行了一定的演艺形态分析。基于新中国舞蹈史上红色经典舞蹈创作的两个历史高峰,笔者运用对比研究的方法,把前后两个时期划分为两种演艺形态,即"舞剧类型的红色经典"与"红色经典题材的舞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经典 演艺形态 舞剧类型的红色经典 红色经典题材的舞剧
原文传递
学科建设视野中的中国古典舞(上编) 被引量:3
20
作者 于平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2,共12页
当前,对于"中国古典舞"这一学科的言说、论说乃至界说纷至沓来——但其中不乏缺失历史深度的平面言说,不乏缺失逻辑关联的盲目论说,不乏缺失实践理性的空洞界说……笔者认为,"中国古典舞"是欧阳予倩先生针对京剧、... 当前,对于"中国古典舞"这一学科的言说、论说乃至界说纷至沓来——但其中不乏缺失历史深度的平面言说,不乏缺失逻辑关联的盲目论说,不乏缺失实践理性的空洞界说……笔者认为,"中国古典舞"是欧阳予倩先生针对京剧、昆曲中的舞蹈提出的一个概念。这一概念从一开始、并且在相当长时间内,就是着眼于"民族舞蹈学科建设"的"专有名词"。对于这一名词内涵的把握,鲜活的实践比尘封的教条更具常识性也更具生命力。更何况这是聆听时代召唤、解决时代问题、镌刻时代印记并绽放时代风采的实践。时代的实践有时代的境遇和条件,或许也有时代的促狭与局限……但事实上,以李正一为主帅的学科建设视野中的"中国古典舞",创造了一个真正属于他们、并影响了共和国民族舞蹈文化建设的"李正一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建设 中国古典舞 戏曲舞蹈 芭蕾训练 系统性 科学化 民族舞剧 “李正一时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