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双链DNA抗体水平和抗体亲和力与SLE患者疾病状态的关系以及对两种方法检测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田野 张云聪 +10 位作者 冯珍如 闫惠平 张岩 张海萍 李佩 郑芳芳 聂秋燕 刘晴 王晓宁 张国军 谭延国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2期151-153,156,共4页
目的探讨抗双链DNA(dsDNA)抗体水平和抗体亲和力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性的关系,分析两种抗dsDNA抗体检测方法检出能力差异的原因。方法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同时测定300例SLE患者(SLE组)和495例非... 目的探讨抗双链DNA(dsDNA)抗体水平和抗体亲和力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性的关系,分析两种抗dsDNA抗体检测方法检出能力差异的原因。方法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同时测定300例SLE患者(SLE组)和495例非SLE自身免疫疾病患者(非SLE疾病组),以及300例健康人(健康对照组)血清中的抗dsDNA抗体,然后进一步测定ELISA检测为阳性标本的抗dsDNA抗体亲和力指数。结果 (1)SLE组抗dsDNA抗体水平[285.8(164.5~463.3)IU/mL]明显高于非SLE疾病组[172.9(135.3~200.1)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SLE组抗体亲和力指数[32.3(19.2~50.7)]与非SLE疾病组[15.5(9.5~4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9);SLE组抗dsDNA抗体水平和抗体亲和力指数分别与SLEDA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00、0.002)。(2)ELISA和IIF同时检测为阳性的标本,其抗dsDNA抗体水平和亲和力指数均明显高于单独ELISA检测为阳性标本的抗体水平和抗体亲和力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dsDNA抗体水平及抗体亲和力指数与SLE疾病活动性密切相关,表明较高的抗体水平和抗体亲和力可能影响疾病进程,可作为病程监测的指标。IIF相对于ELISA,更倾向于检测出相对较高亲和力的抗dsDNA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双链DNA抗体 抗体亲和力 间接免疫荧光法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120例血液学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朱静 周彬 +2 位作者 吴小丹 刘建 龙武彬 《西部医学》 2003年第1期47-48,共2页
目的 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的血液学变化。方法 对 1 2 0例 SLE患者外周血、骨髓象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SL E可合并多种血液学异常 ,发生率达 72 .5% ,贫血占 61 .7% ,单纯贫血占 2 5.0 % ,单纯血小板减少占1 0 .8% ,贫血合并白... 目的 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的血液学变化。方法 对 1 2 0例 SLE患者外周血、骨髓象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SL E可合并多种血液学异常 ,发生率达 72 .5% ,贫血占 61 .7% ,单纯贫血占 2 5.0 % ,单纯血小板减少占1 0 .8% ,贫血合并白细胞减少占 1 1 .7% ,贫血合并血小板减少占 1 6.7% ,全血细胞减少占 8.3%。经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后 ,外周血和骨髓象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液学变化 合并症 自身免疫性疾病 血小板减少 贫血
下载PDF
红斑狼疮性脑病的MRI诊断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桂华 伍炳华 莫永丰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4年第10期787-789,共3页
目的 :探讨红斑狼疮性脑病的MRI表现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1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脑损害患者的MRI图像。全部病例均符合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 ,临床有神经、精神异常而行颅脑MRI检查。结果 :红斑狼疮性脑病的MRI检查阳性率为... 目的 :探讨红斑狼疮性脑病的MRI表现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1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脑损害患者的MRI图像。全部病例均符合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 ,临床有神经、精神异常而行颅脑MRI检查。结果 :红斑狼疮性脑病的MRI检查阳性率为 88.2 % (15 / 17)。主要MRI表现包括 :弥漫性白质或灰质异常信号 (13/ 17) ;局灶性异常信号 (2 / 17) ;病灶无强化或边缘轻微强化 ;基底节脑梗塞 ;病灶边界清晰 ,周围无水肿带 ,亦无占位效应 ,全部病例无脑萎缩表现。结论 :MRI检查可显示红斑狼疮性脑病患者脑内病变的位置、数目、大小、范围 ,对指导治疗及评价疗效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 MRI检查 病灶 MRI诊断 患者 治疗 数目 大小 神经
下载PDF
氯喹/羟氯喹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口腔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林琳 吴开慧 王文梅 《口腔疾病防治》 2021年第3期198-201,共4页
氯喹/羟氯喹同为4⁃氨基喹啉类的经典抗疟药物,两者化学结构相似,作用机制相近,由于羟氯喹的毒性和副作用低于氯喹,目前临床应用以羟氯喹为主,具有良好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氯喹和羟氯喹因具有免疫抑制、抗炎、抗病毒、抗肿瘤、光保护等作... 氯喹/羟氯喹同为4⁃氨基喹啉类的经典抗疟药物,两者化学结构相似,作用机制相近,由于羟氯喹的毒性和副作用低于氯喹,目前临床应用以羟氯喹为主,具有良好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氯喹和羟氯喹因具有免疫抑制、抗炎、抗病毒、抗肿瘤、光保护等作用而在临床中应用广泛。氯喹/羟氯喹免疫抑制作用的主要机制包括:抑制溶酶体活性和自噬;抑制免疫反应的信号通路;抑制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氯喹具有稳定溶酶体膜,减少溶酶体酶释放的作用;同时其作为前列腺素拮抗剂,减少前列腺素及白三烯的生成,从而发挥抗炎作用。氯喹/羟氯喹可通过抑制病毒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受体糖基化,在病毒复制的早期阶段抑制增殖,发挥抗病毒的作用。目前发现羟氯喹在盘状红斑狼疮、口腔扁平苔藓、慢性唇炎、落叶型天疱疮、干燥综合征等口腔疾病中均有显著疗效,然而眼部损害是羟氯喹最需关注的不良反应,其发生与药物的累积剂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喹 羟氯喹 免疫抑制 口腔疾病 盘状红斑狼疮 口腔扁平苔藓 慢性唇炎 落叶型天疱疮 副作用
下载PDF
儿童神经精神性狼疮头颅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特征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马明圣 崔瑞雪 +2 位作者 宋红梅 魏珉 何艳燕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分析儿童神经精神性狼疮(NPSLE)头颅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CT)的特点。方法对2012年4月至2014年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儿科确诊为NPSLE,且在6个月内出现神经精神症状的患儿行头颅^(18)氟-脱氧葡萄糖PET/CT检查,并对其神经精神症状、头... 目的分析儿童神经精神性狼疮(NPSLE)头颅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CT)的特点。方法对2012年4月至2014年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儿科确诊为NPSLE,且在6个月内出现神经精神症状的患儿行头颅^(18)氟-脱氧葡萄糖PET/CT检查,并对其神经精神症状、头颅PET/CT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NPSLE患儿共19例,其中女13例、男6例,发病年龄7~14岁,中位年龄为11.3岁。神经精神症状表现依次为头痛(8/19)、惊厥发作(7/19)、认知功能障碍(2/19)、精神病(1/19)、运动失调(1/19)。所有患儿均行头颅磁共振成像检查,仅4例异常。NPSLE患儿头颅^(18)氟-脱氧葡萄糖PET/CT检查均有大脑皮质糖代谢减低,其中最容易受累区域是颞叶(17/19),其他受累区域依次为顶叶(16/19)、枕叶(14/19)、额叶(10/19)。8例有基底节糖代谢相对增高,3例伴丘脑糖代谢相对增高。结论 NPSLE患儿PET/CT脑显像主要表现为大脑皮质糖代谢减低,伴或不伴局部糖代谢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精神性狼疮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系统性红斑狼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